analysis

星期一, 10月 05, 2015

新一期聯合報及博物館節目表

二零一五年第四號《聯合報》已出版﹕HTML版 / PDF版

由於藝術館和太空館先後閉館維修,博物館節目篇幅減少了。可是時局卻越來越差。當一班權貴不惜抓爛面子去有權盡用的時候,這是他們最跋扈、最令人絕望的時候。但也是他們已經褪下文明面具、剩下赤裸權力的時候。就看有多少人醒覺了。

新聞版﹕
1. 棋王府即將搬遷

據悉棋王府將於本月底遷出長居二十七年的屋邨。棋王府並未公佈具體搬遷日期,惟棋王仍將駐在青衣,並繼續提供網上服務。

新棋早期曾有學校及地方分區,以舊府為準,所以青衣南區的分區較細,而北部各區則較為闊 大。十八年前棋王於邨內遷居、棋民亦陸續他遷後,區劃已不符需要, 但棋王國運動沉寂後分區工作需要亦少。後來棋王提議分區專員制一直未有具體方案,遑論落實。至於今次遷府會否同時提出新的分區方案,棋王府對此未有回應。

2. 對外社評—中共的蠍子本能

還記得這個童話寓言嗎﹖

從前有隻蠍子想過河,但牠自己不懂游泳,唯有求青蛙載牠過河。青蛙覺得蠍子會用毒刺螫死牠,所以不肯。蠍子說假如自己螫牠的話,自己也會溺死,所以牠絕對不會這樣做的。青蛙被說服就載牠過河。

怎料渡河一半,蠍子卻突然用毒刺螫青蛙。青蛙很震驚,臨死前爭扎著問﹕為何你自己會死也要螫我﹖蠍子答﹕因為這是我的天性。

對照這十幾年的時局,有沒有想起這個故事﹖
中共就是那隻蠍子。

就是中共建政之前,香港雖是英國殖民地,但對中國的事同樣關心。國難當前港人出錢出力,由晚清荒災到支援抗日,無役不與。

到了中共建政之後,儘管港人多為避共而來,但仍然關懷鄉親。由中共製造出來的大饑荒到各場天災,都有香港人在救濟。文革漸弭,港人又在支援中國改革開放。中國大陸的現代化是依賴香港走出去,香港這個現代化法治社會的模範,就像青蛙一樣載著中國到海外去。

對於這隻青蛙,蠍子也曾經保證「一國兩制」,因為香港對中國前途很重要,不會在這裡用牠那可怕的毒刺,好讓港人願意載牠到對岸。

可是,蠍子天性就是要螫人。中共的本性就是要控制一切。自零三年後,非旦沒有自省,保留香 港與中國不同之特色﹔反而變本加厲,違反基本法,插手到每區角 落。非旦借人大釋法之名擅自添加新規,而且到去年八三一決定更違反自己釋法時訂立的規則。再到最近,就連大學自治都被梁振英有權盡用之下委任的黨羽破壞殆 盡。從此各大學不受中共歡迎的人物,都注定要面臨困難、無法自由研究和發表。

香港大學就是香港的縮影。中共沒有現代民主政權的胸襟,管理一座西化都市的結果,就是以國 家安全為名抹殺這個城市的特色,將之大陸化。中共自以為得到安 全,卻是以毀滅這座城市和中國長遠現代化的模範為代價。就像蠍子螫死青蛙後要遇溺一樣。最後那些權貴會得到利益,但沒有人是安全的。

前人看不穿這個互害循環深陷其中,猶謂可憐人亦有可恨處。到今天那些鼠目寸光的權貴,為求蠅頭之利,助紂為虐拆毀香港這生養之地,又令香港大陸化握殺中國未來現代化之生機。誠可謂漢奸港賊也。

副刊版﹕
1. 棋藝天地—Zombicide

這是朋友提供試玩的遊戲,主題是恐怖片迷至愛、在下興趣缺缺的——喪屍。

整個遊戲有點像多年前新雅出版的科幻戰棋《危險任務》, 後者是特務團隊在前有攔阻後有追兵下殺出重圍,前者則為一隊倖存者要衝出喪屍包圍完成任務,都是在崇尚競爭的圖板遊戲中較少有的合作賽局。兩個遊戲還有一 點相似,就是都有多樣化的情境,透過多塊圖板組合和不同設定,就可用來提供不同情境、不同難度的任務給玩家完成。(當然,現在的喪屍棋子比當年的科幻戰棋 更美觀、也更昂貴了。)


回到喪屍遊戲,一隊玩家飾演不同角色自然有不同能力。他們有不同裝備、也可以在圖板中尋找 新裝備,由威力強勁的機槍汽油彈到聊勝於無的平底鍋都有。這些玩 家要合作、利用不同角色互補長短,才可以完成任務。就像我們試玩的局,有人負責破門、有人負責打喪屍、有人負責搜索裝備。最後當喪屍越來越多,我們當中 「打得」的留後吸引和拖延喪屍,把擁有「凌波微步」能力的角色送到終點,才能完局。當然現實中被包圍的人最後應該都要死吧﹖但在遊戲中算是勝出了,也算是 「不寒而慄」中的一點安慰。

知識版﹕
1. 節目預告
2. 雋語錄

---

今季wishlist﹕

展覽﹕
科學館﹕海洋怒吼—塑膠垃圾關注計劃 (27/11-17/2/16)
文化博物館﹕祝福的印記—傳統童服裏的故事 (18/12-21/3/16)
孫中山紀念館﹕韶光麗影—民國月份牌與摩登社會 (23/10-30/3/16)
歷史博物館﹕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 (16/12-11/4/16)

講座﹕
歷史博物館﹕日據時期的香港—軍事方面的觀察 (11/10)
太空館﹕冥王星上的新視野 (17/10)
科學館﹕系內小行星及系外行星的發現 (17/10)
文物探知館﹕香港精神科發展史—從西營盤說起 (17/10)
海防博物館﹕明清香港海防 (17/10)
科學館﹕太陽系外行星的性質及相關研究 (21/10)
歷史博物館﹕殖民地早期新界土地政策 (7/11)
文物探知館﹕漫談尖沙咀黑頭角訊號塔 (21/11)
歷史博物館﹕好友對談—曾柱昭先生 (6/12)
海防博物館﹕二十世紀以來的文字諜戰 (12/12)
孫中山紀念館﹕民國時代的中華復興建築 (19/12)
歷史博物館﹕好友對談—陳承緯先生 (20/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