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一, 8月 31, 2015

龍津石橋與新安縣海防

[龍津石橋與新安縣海防—吳偉鴻先生(香港考古學會主席)]

本講座主要分為四部分﹕
—龍津石橋的發現
—有關龍津石橋興建的迷思
—新安海防與廣東水師十九世紀的現代化
—龍津石橋的歷史地位

1. 新安縣包括現時深圳(除了龍崗)及香港全境。在民國初年因為河南有同名縣,所以改名寶安縣。大鵬協管理範圍由虎門以南、經蛇口、屯門,一直繞過整段香港海岸線到大鵬灣為止。
龍津石橋位於啟德濱,現時太子道西富豪酒店對面、前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內。

2. 龍津石橋為講者有份發崛,亦為香港第三個原地保留的考古遺址。
2003年首次進行考古勘察,2008年發現遺址。2012年作全面發崛,2014年發展局辦保育設計比賽挑選方案。

3. 從舊照片可見,當時龍津石橋海岸兩側,分別為九龍關和接官亭。
由九龍寨城出來,就是九龍墟(又稱九龍城),一直走出海濱就是龍津石橋。稍東南就是聖山和現在聖公會聖三一堂的位置。九龍寨城背後的靠山,就是今日的九龍華人基督教墳場。
1860年代有龍津橋(木橋)。龍津石橋建於1873年,長224m,橋寬2.5m,橋面為海拔2.65m。近岸為實心橋、離岸有二十個橋躉。最深處食水0.8m。
橋尾有梯級供人上下落船用。1892年以木橋加長。1938年填海後又用石屎再延伸原橋,改稱九龍城碼頭。

有人或會不明白,為何當碼頭用的又稱為「橋」﹖講者解釋,英文的bridge是指橫跨兩地的橋,但中文的橋卻包括碼頭泊位,例如港澳碼頭即有「東橋」和「西橋」。成語「船到橋頭自然直」其實也是指碼頭的「橋頭」。

4. 當然的九龍寨城有九龍巡檢司、大鵬協、九龍關(這總部在匯豐銀行)、九龍炮台等。
有點怪的是,講者強調九龍巡檢司是管田契之類的民事,不是管刑事的。但一般而言,巡檢司是一個管治安的官職,也很難想像在香港這種當時不算繁華的地方要特別派駐一個專管田土的官。
問答時間問了講者,沒有甚麼特別解釋。不過講者提及有書載,明朝某皇帝實錄記載了當時撤官富司(九龍司的前身)至屯門村(現在仍有這條村),是因為屯門近南頭寨的緣故。

5. 1979年魯金(方按﹕即故梁濤先生)曾出版《九龍城史話》,但沒太多人留意。
戰後英文史書有種觀點認為,因為1860年代香港禁賭,很多人「過大海」去九龍城賭錢,所以才建造碼頭。

但如果研究有關石橋的兩段碑文就會發現﹕
光緒元年(1875)的「龍津石橋碑」提及建橋原因為「九龍趁集日夥,蛋民操舟…每潮落,篙師無所逞」,而倡建者包括大鵬協鎮都督彭、中軍都司劉、署新安縣九龍分司巡政廳周。
光緒十八年(1892)的「龍津石橋加長碑」的倡建者除了大鵬協軍官和九龍巡檢外,襄還包括一位「九龍關柏」的英人稅務司(當時中國海關操諸英人之手)。碑中亦提及款項出自樂善堂的善款,而樂善堂亦因此有權收取過橋費以維持橋身。因此仍有碑文留於九龍樂善堂小學中。

石橋初建和擴建,都有中國官員作倡議人。以清廷官方政策禁嫖禁賭,官員不大可能去「倡建」一條為了賭業而修建的橋樑,自找麻煩。

6. 廣東水師的編制,以廣東水師提督為首。與香港水域有關者有二﹕
提標左營(提標即提督直屬部門)﹕負責虎門以南至屯門,駐新安縣城。下轄深圳汛、屯門汛。
大鵬協(方按﹕初駐大鵬所城,後移九龍寨城)﹕
左營下轄元朗汛、吉澳汛、糧船灣汛、九龍炮台、塔門汛、九龍寨城、深水埗汛。
右營下轄長洲汛、大澳汛、東涌所城、榕樹灣汛。大鵬左營初駐佛堂門炮台,後遷至九龍炮台。右營原駐雞翼角炮台(即分流炮台),後遷至東涌所城

(由廣東以東駛來船隻,經大鵬所城炮台、佛堂門炮台入鯉魚門、九龍炮台,再經東涌所城入虎門。廣東以西駛來船隻則經雞翼角炮台入虎門。可見香港境內各炮台都是用以監視航道用。)

7. 新安縣海防的變更,往往是基於歷史事件而起﹕
—1809年中葡聯軍於東涌圍剿趕走張保仔,然後1810年就修建九龍炮台和東涌炮台。
—1811年英國阿爾密提號攻打虎門,東涌隨即增建兩座炮台並建設東涌所城,並設提標左營及大鵬營。
—鴉片戰爭(1840-1842)後,大鵬營升級為大鵬協,並增名官涌炮台、尖沙咀炮台(方按﹕都是對正割讓給英國的香港島),並增設18隻兵船。1846年建九龍寨城。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東涌炮台失陷。之後1866年設福建船政局,為中國自建近代海軍之始。廣東軍需局亦成立,買了六隻(另有資料說七隻)蒸汽炮艇,其中兩隻駐守香港水域,包括提標左營的「安瀾號」和大鵬協的「綏靖號」。
—1873-79廣東機器局、軍火司成立,黃埔船塢建造「海長青號」炮艦。

8. 同期九龍城侯王廟留下了廣東綠營水師送贈的牌匾「至誠前知」,因為當時的大鵬協副將是參拜了侯王廟後才捉到海盜,故留匾謝神恩。

9. 講者認為,龍津石橋的興建應與海防發展有關。
1868-75年開始建造蒸汽船,之前都只是造帆船炮艦。相對而言,蒸汽船的吃水比帆船深得多。
同期照片可見,1870年代灣仔也有1000英呎長的木碼頭(船是水平於橋頭停泊)。清廷是否見到這樣故意在九龍城也建一個碼頭準備對抗﹖
另一照片是1880年代福建船政局碼頭(與灣仔不同,是丁字泊船)。

10. 廣東水師的廣丙號魚雷巡洋艦,曾北上參加北洋水師演習,並留下參與甲午戰爭。艦長(管帶)程壁光投降(後來他當上清朝和民初的海軍高官)後,廣丙號被日軍俘虜。後來派往接收台灣,但去到澎湖就觸礁沉沒了。直到近年才找到船身。

11. 講者認為從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也可見中英角力的痕跡,裡面提及「仍留附近九龍城原舊馬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官民任便行走」,這個是否表示,龍津石橋本來就包括「軍用」﹖

但講者坦承,以上全部都是「環境證據」,並未找到相關文件檔案證實清廷的確有此計劃。唯此等檔案可能已經銷毀、或於廣東某舊檔案、或清朝某檔案中,要有人去逐頁揭看,才有可能找得到了。

12. 順帶一提,九龍關原屬粵海關。因為對外條約規定中國只向中國船隻收稅、不向外國船收稅,所以有很多中國船隻也冒掛外國旗逃稅(尤其是鴉片船),以致後來發生亞羅號事件。為此粵海關於佛堂門、九龍灣、馬灣、長洲四地設關嚴查,令香港商船交往大為受阻,英人認為乃「封鎖香港」之舉。
最後1886年簽署「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1887年4月2日成立九龍關,直轄於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由英人及香港政府協助清廷徵稅,以解香港之圍。

那麼,除了海軍之外,龍津石橋的興建會否亦與海關有關﹖至少擴建時的確包括了九龍關官員為倡建人,而九龍關亦設於九龍城,海關船隻可以直接停靠碼頭而不需靠駁艇當然方便得多。

13. 問答時間。九龍灣還有很多宋元瓷器、竹篙灣也有明朝青花,可說明香港水域當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拆貨點」。很多商船會在此處拆貨重裝,並將爛貨就地丟棄,所以才留下那麼多瓷器。而明朝《粵大記》亦記載了廣東沿海圖,當中香港泊船點有二﹕一處屯門、大嶼山之間,一處尖沙咀與香港島之間(即維多利亞港)。

星期日, 8月 30, 2015

李逆熵﹕中西科技觀與宇宙觀的異同

(先旨聲明﹕習慣看李逆熵的話,都會知道他很長氣,這次也一樣。所以其實用了兩小時只說了個「開頭」,不要指望會說到結論。:P )

1. 李氏開題說自己38年前在港大讀書時,參與學聯辦的中國科技史展覽。發現很多人都在問「中國為何落後於西方」。
他認為當時很多國家和文明都落後於西方,這是個普遍性問題而非只「中國」落後的問題。
如果像當時國粹派跟隨大陸「批林批孔」的論調,說這是「儒家」造成的問題(方按﹕其實也不只中共,新文化運動已是這樣說),那麼就當解釋了「中國」的落後,那麼印度呢﹖埃及呢﹖其他地方呢﹖那些沒有儒家的地方為何又落後了﹖

所以正確的問題,不是問「為何中國(或某個國家/文明)會落後」,而應該問「為何西方會突然跑出﹖」(方按﹕李氏用的形容詞是「西方當時癡左線」,大幅進步到拋離了所有其他文明)

2. 李氏認為「中國落後」要分開兩方面討論﹕
2.1 中國科學長期落後於西方嗎﹖
2.2 中國傳統文化有礙科學發展﹖

西方是受古希臘的哲學和古希伯來的信仰影響。
中國則為孔孟、老莊、墨子、名家等百家爭鳴。可謂不分高下。
本雅明稱這一段時期為「軸心時代」,也是哲學家的時代。

到了後來,西方有亞里士多德(其睿智可稱當時世上之最,對幾乎每一學門都有獨到看法)、Eratosthenes則以陽光角度測量地球大小、還有阿基米德的諸多發現。而羅馬人則比較重實用而不好哲思,所以以工程學見長。
同期的中國,則最終走出個董仲舒獨尊儒術。(方按﹕當然其實是外儒內法)

再後來,歐洲就陷入中世紀的長期停滯和倒退。(李氏說有位朋友是建築師,就曾在其節目上介紹中世紀的建築比之前希臘羅馬的都差得多,因為技術都散失了。)
這段時期中國則仍有進步。最值得一書的大概是1054年宋朝至和客星,即是現在留下蟹狀星雲的超新星爆炸。那麼顯眼的東西中國人有記載,歐洲卻沒有記載。

李氏在此特別提出,叫大家不應該為子弟報讀IB,就算報了IB也應該輔以「家庭教育」。因為他遇到幾個朋友讀IB的子女,都很聰穎,但問起「中國四大發明」和「中國四大名著」,竟然連「粥粉麵飯」也不懂答﹗(這當然是gag :P )
(方按﹕李氏一向嫌通識科不夠「知識性」的內容。很明顯他對通識的「補底」看法跟教育界對通識的「能力為本」看法很不同。)

之後,西方進入文藝復興,繼亞里士多德後又出了達文西這個不世出的天才。同期又有宗教改革、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再之後1543年哥白尼日心說,催生了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最後18世紀工業革命、西方正式崛起。其餘的事都是歷史了。

3. 由於中國近代(大概在明中葉後)一直落後於西方,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就是那麼落後。直到李約瑟牽頭搞出這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的發明多不勝數﹕
—輓馬法 horse harnessing 就是中國先發明,而且因此西方後來才可以用馬耕田,有助於文藝復興。
—馬鐙 stirrup
—尾舵 rudder,沒有尾舵船隻只能造成窄長狀以控制航向,有尾舵才可以造出鄭和寶船那種大船。
—接枝法和輪耕法
—勾股定理證明比 Pythagoras 略早
—楊輝三角形亦遠早於 Pascal Triangle
—韓信點兵亦早於 Remainder theorem (剩餘定理)

中國天文學始於樸素的蓋天說,原本是「天圓地方」,後來已改成大地為「球」。
後來漢朝張衡的渾天說,已經跟托勒密的地心說差不多。(此君又發明了候風地動儀)
再後來元朝發展出宣夜說,認為大地懸於虛空,已經很接近現在天文學的看法。
鄧牧的《伯牙琴》亦有天外有天、多重宇宙的概念。

唐朝虞喜發現了二萬六千年的「歲差」、僧一行測量子午線。
宋朝蘇頌製作水運儀象台、《夢溪筆談》已提及石油應用和類似針孔攝影的原理。
到了明朝,又有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本工藝百科全書)和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約瑟原著大家當然難讀,李氏推介大家讀Robert Temple《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

由此可見,從中世紀開始,中國領先了西方近一千年。
直到文藝復興後西方才迎頭趕上並領先。(以文化計五百年、以經濟計三百年)

4. 有些學者問,宋代中國是否已在工業革命的邊緣﹖(Great Commercial Revolution)
第一個問的應該是1973年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除了一般說宋朝被蒙古消滅阻礙了工業革命外,Elvin等人亦提出「高水平平衡陷阱」(high level equilibrium trap)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中國生產力處高水平,但人口亦多,要維持統一穩定就要避免「患不均」,於是難以產生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所需的資本累積。(方按﹕中國傳統是各房均分遺產,西方和日本都是長子繼承制,長子可獨得大部分財產。)

與此同時,西方則進入一個技術和科學互相支援的加速循環。
例如礦井抽水的技術誘發了真空和熱學發展,發展出紐康門蒸汽機和潛熱理論,然後又催生瓦特蒸汽機和卡諾循環,最後得到內燃機和熱力學。

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時間比哥倫布早(1492),規模也更大。但相對於哥倫布「發現」了整片新大陸(儘管哥倫布本人到死都認為自己是去了亞洲外圍),鄭和下西洋耗費之鉅,對現代世界卻幾乎是零影響。

5. 比較學者估算的全球GDP演變﹕
在1750年(已是文藝復興後),中國佔了全球GDP約33%(三分一﹗)、南亞約25%,西方只有約18%。
到了1900年,中國和南亞合共只佔5-6%,西方佔75%。
可見單純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並未令西方經濟大幅領先中國(和其他地區),是到工業革命後才獨霸全球。

6. 近代西方文明,是始於東羅馬帝國滅亡。拜占庭的學者逃亡到西歐,西方才重新發現古希臘/羅馬的文明,促使了文藝復興。西歐一方面出現科學革命,帶來了實 驗+量化分析的科學方法﹔另一方面人文主義帶來民主制度、三權分立、啟蒙運動。而當時西歐的人也不認為中國落後,啟蒙運動時甚至出現中國熱(sinophilia)。

東西方各種哲學可作個比較﹕
印度﹕佛教 (出世)
中國﹕道家 (出世)
儒家—尚德 (入世)
希臘﹕哲學—尚智 (入世)
那麼為何中國沒有出現現代科學﹖這就是李約瑟問題。
李氏推介陳方正的《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很多學者都懷疑,宗教信仰反而刺激了歐洲的科學研究。

7. 會否有可能,其實每個民族都有機會發展科學,只不過現實中西方先行一步,於是就令其他人都失去機會﹖(因為只要一人領先,其他人就只有從後追。)

余英時亦質疑,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核心價值,是否跟現代有抵觸﹖(當然他認為沒有)
陳克艱《唯識的結構》說﹕儒家是人學,如果儒家開不出科學,就是人義不全。

---------------------(我是過分長氣中途腰斬的分隔線)---------------------

方按﹕我想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還應該看看,中國和印度、中東之類的社會結構,是否妨礙了西方近代那種「技術—科學」互動的循環。
說中國早就有近似現代天文觀念的「宣夜說」,但宣夜說卻只是偉大的玄思,並沒有導致任何可計算的理論成果。中國古代很多玄思就只是「偉大的猜想」而沒有去到科學理論的層次。
至少就中國看,「工匠」一直社會地位不高,政治上有影響力的官員也很少對技術問題有興趣(「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是否會令技術上的突破無以為繼、理論又變成無本之木﹖我有點懷疑。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中世紀的西方,貴族統治者也是目不識丁的。但壟斷了知識的教士卻擁有教權,可與貴族分庭抗禮。這樣會不會西方的技術、理論和高層之間的隔膜,沒有中國那麼闊﹖這點或者留待讀史的朋友評論。

(另文﹕朱曉農教授—為什麼中國產生不了科學﹖)

星期三, 8月 19, 2015

博物館三連擊

趁暑期未完,有一天空閒去「解決」了三間博物館的展覽。

首先去文物探知館看那個「發跡香港」。文物探知館的專題展覽廳本來就是比較小,所以預計很快看完。但這次看得更快,因為根本沒甚麼「文物」展出來。今次找設計學院的學生,去設計一批跟香港工業歷史有關的藝術品,其實跟「文物」沒甚麼關係,感覺比較像是文化博物館的展覽。(那麼為何不放在文化博物館﹖)

除了「工廠妹萬歲」和介紹當年女工生活,倒有三幅舊照可以給大家發「想當年」之情﹕
(題外話﹕在旺角匯豐外曾經見到一張「哪三位美國總統曾經在附近度身訂製西裝」的廣告,感覺十分「唔啦更」——訂西裝關銀行咩事﹖看清楚才知道原來是海事博物館「香港製造」專題展覽的廣告。應該是因為匯豐銀行有份贊助所以才貼廣告吧。這個廣告設計算是頗引人好奇的。)

---------------------------------(我是勞動光榮的分隔線)---------------------------------

然後走去尖東,先解決午餐,然後走上半島中心的樂聲陳列室幫老媽問東問西。問完就去科學館睇西洋奇器

這邊一樣沒有幾張照片,不是因為沒展品,而是因為不准拍。除了開首那些電腦動畫之外,其餘的部分全部不准拍,甚至還有個保安叔叔坐在展廳前舉起「不准拍攝」的牌子……不知為何他們比歷史博物館更嚴格(人家只是不准用閃光燈),不過人家說不要拍就不拍囉,面斥不雅。

其實入口位置頗為浪費空間,一大條走廊沒有擺甚麼東西,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些名詞。然後轉角位十分驚人地擺了個(我猜有一個半人高)的半球,用來投映會轉的立體康熙朝《坤輿全圖》﹕
當時對美洲北端的了解,還比不上澳洲。

然後又是近年廣受歡迎的故宮動畫,故宮那麼大、可以介紹的東西那麼多,趙廣超這條水真係可以吃足十年。
太和殿剖面真的很精細﹕
望著那幅故宮地圖,發現原來在下雖然玩過陞官圖,但只想起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大學士,想不起其他殿閣了。

裡面展品其實很多,可惜的不是不能拍,而是互動展品不多。尤其是天文儀器(只有幾件很簡單的有樣本試用),有很多單看文字介紹其實不太清楚怎樣用的。現場的互動展品仍是太「小朋友取向」,沒甚麼複雜的儀器讓人試用。

中途見到一件清朝人體模型的複製品(其實就像現在的,只是身體更欠線條像根木頭),幾個少年、一對普通話母子、和一個像是導賞員的阿姐圍著在研究怎樣把身上的器官砌回去。聽見其中一個少年說自己在讀高中,明年DSE要考生物。
這件模型對方某來說當然是沒甚麼值得好奇的,因為小時候已經常看人體解剖圖(謎之聲﹕媽呀,好毒呀﹗),對這些模型其實頗熟手。不過我看完附近其他展品, 發現他們還未砌完,於是湊過去八卦一下。如果要考生物科但連人體模型也砌不完,沒問題麼﹖(其實也不一定有問題的,反正考試不會考你砌人體模型。我讀書時 也只有少量問題會涉及器官位置。)

發現少年指著右腎對上的器官,不知道那是甚麼,而旁邊的人(尤其是那個普通話媽媽)在亂猜一通。
於是我決定出口術﹕你記得五臟是哪五臟﹖這是其中一個,你認得其他的就會知道這是甚麼。於是他用排除法就知道這其實是脾臟。
導賞員大姐說起「脾掌消化」,但其實這只是中醫臟腑的看法(再重申﹕中醫臟腑不等於現代科學的器官),在西醫的現代解剖學而言,脾臟只不過是負責收藏和過濾血液淋巴液的地方。由於這甚至不是課程內容,學生認不到脾臟其實不出奇。當然,連心肝肺腎都不知位置的,就真的需要多點教育了。我們初中的科學科有沒有要求學生讀這個﹖

要批評的話,就是準備展品說明時似乎不夠小心。至少我發現兩個問題﹕
1. 「工部」在某展板竟譯成 Ministry of Industry,十分「現代化」的譯法。雖然工部的確有管工匠的,但其實它並不是搞甚麼「工業政策」,而是管公共工程。不過其他展板又會譯成較多人使用的 Ministry of Public Works。(英文維基譯 Ministry of Works)
2. 更扯的是,為展品說明撰文的館長似乎真的把1901年庚子西狩當成是慈禧和光緒去西部狩獵……中英文都是這樣寫。「西狩」只是庚子拳亂之後慈禧挾持光緒逃難的委婉說法呀。(外國使節多偏向有意循西法改革的光緒,慈禧要繼續軟禁光緒、把持朝政,自然不可能讓他留下給外國人「解救」掉。)
科學館館長對歷史不在行不出奇(修歷史的去了歷史博物館吧﹖雖然2.只是初中中史程度的東西),不過給隔壁歷史博物館的同事過目一下不可以麼﹖

---------------------------------(我是漢清兩朝的分隔線)---------------------------------

由於沒多少值得我動手的互動展品,所以一小時就看完,然後走到對面看歷史博物館的漢武盛世展覽。

外頭的抗日戰爭圖片展,感覺是為了敷衍上頭跟隨北京把九月三日列為假期的倉卒之作。因為只有幾塊展板和圖片,連展品也沒有(甚至真實的「相片一張」也沒有展出)。基本上跟讀初中課本那些圖片沒甚麼分別。

外面一塊展板介紹香港的漢代遺址,當然最為人熟悉的就是李鄭屋漢墓吧。(但是否已肯定這是漢代的﹖以前有人認為嶺南屬「化外」,懷疑這是稍後時代才傳來漢朝樣式的嘛。)

另外有個角落讓人穿漢裝拍照,當然方某志不在此。另一邊倒有件頗有趣的,就是模仿未央宮的立體投影模型﹕

利用投影可以很輕易讓觀眾了解宮殿、椒房殿、少府、中央官署(兵工廠)、闕樓等地的相對位置﹕

不看實物沒留意到原來官印可以小成這樣(跌落食物吞埋落肚都未必知…),而封泥除了有方形還有饅頭形的。

幾個南越國的金印玉印。說明採用《史記》的中原論述,既然你是朝貢國又自行稱帝,自然就是「僭越」。不過我對立場興趣不大,倒是驚訝於原來那幾個印都不怎麼大(不如後世的玉璽),尺寸跟「賭神朱古力」差不多。另一有趣的是,原來那時已經流行用龜鈕。

馬馬﹕「呢度D動物陶像幾似我地架,除左馬仲有牛呀、豬呀、羊呀、雞呀……」
(方按﹕其實我覺得漢朝的動物俑比人俑更像真)

傷心大發現﹕你標示現在「廣州」的地方明明是深圳龍崗……廣州不就是在當年南海郡治那個位置嗎﹖

提起漢朝好像總有金鏤玉衣,不過仔細看會發現原來沒有下襠的。

沒有下襠,除了玉覆面外還有塞竅。說明指包括肚塞和陰罩,那支大的應該就是肚塞吧,但陰罩是哪一枚﹖說明牌沒逐塊說明。看來就只有那隻像玉扼的東西用來套著陽具﹖

馬馬﹕「呢幾隻回頭羊咩都好靚架﹗」

這個銅鍾旁邊那支綠色液體,好多人沒看說明牌都不知道是滲了銅綠的古酒。

這幅特別拍下來,因為每個三角形那麼小的空間中都繡了隻水禽,難度十分高。

別說古人沒有創新意念,這個可以合蓋的銅羊尊燈、和收集燈煙的羽紋銅鳳燈,跟現在的產品相比也不分高下。

馬馬﹕「D人成日都搵我地笨,唔止我地,連牛都要拉車喎。」

六博早已失傳(維基有人聲稱知道玩法但看了也不甚了解),單看棋盤看不出怎樣玩的。又沒想到漢朝已有十八面骰

鑄錢有銅範、有陶範。不過你看王莽那些「小泉直一」、「大泉五十」比原本的五銖錢還要小(卻聲稱分別值一個和五十個五銖錢),就會覺得實在太「搵笨」了。在那個商品貨幣時代,發行貨幣的物品價值,不可以跟貨幣面額差那麼遠吧。

古簡要用試管裝起保存,而銅削就是「刀筆吏」用來削去簡上錯字的刀了。

馬馬﹕「呢隻擺明係有翼既馬騮啦。」
(家騮﹕邊個話我﹗)

這個心形燭台(說明牌叫扶桑樹形),現在同樣的造型也應該很受歡迎吧﹖

馬馬﹕「咩咩都有個印喎」(方按﹕這是給羌族酋長的銅印)

原來當時西域已經流行這種大人頭的布,看起來有點像印第安人。

新疆發現貝殼幣,證明當時西域已與沿海地區有貿易。

很少見到瑪瑙雕成動物形的鏈。

傷心大發現之二﹕攝政應該是 regent 而非 acting emperor 吧﹖不過王莽篡漢前曾稱「假皇帝」,這個譯成 acting emperor 倒是傳神,不過中文就應該用「假皇帝」而非「攝政」吧。

有些中史朋友批評說堆了很多展品但不知想說甚麼故事,也有些應該會批評強調嶺南和中國關係的「國民教育」企圖吧﹖不過整個展覽,除了那幾個「僭稱皇帝」的南越王國印章之外,有甚麼展品是真的展示出嶺南跟中原很有關係呢﹖似乎倒見不到了,儘管場內已有部分廣東、廣西的文物。

也有中文朋友批評主題「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像英文多於中文,倒真的很貼切。更不用說,整個展覽沒提過,漢武帝一個人把文景之治留下來 的財富都花光了,他一個人「大頭症」(柏楊語)製造出來的「盛世」形象,其實也就是漢朝「盛極而衰」的開端。與其說這個展覽強調嶺南和中原關係,倒不如說 這種盲目附和「強國」、「盛世」而不知收儉的意識,更為危險。

---------------------------------------------

博物館的回應﹕

方先生:

感謝閣下的寶貴意見,有關閣下提出「西洋奇器」展覽展板文字的問題,我們將會盡快作出修正。
歡迎閣下再次蒞臨科學館參觀。

梁穎恩
香港科學館助理館長

方先生︰

您好!感謝        閣下對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漢武盛世」展覽的支持!

有關地圖上廣州位置的標示,我們其實早已發現問題,並用貼紙改正有問題的地方。惟貼紙可能在閣下觀看展覽期間脫落,我們亦隨即作出修正。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以防止這個情況再次發生。

至於        閣下的第二個建議,我們同意你的說法,一般而言攝政的英文是「regent」。「假皇帝」或「攝皇帝」是王莽攝政時期的稱號,在一些英文著作中亦見「acting emperor」的用法 [例如Denis Twitchett和Michael Loewe合編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A.D. 220,頁229]。根據《漢書‧王莽傳》,當時群臣奏言:

        「……臣請安漢公居攝踐祚,服天子韍冕,背斧依于戶牖之間,南面朝羣臣,聽政事。車服出入警        蹕,民臣稱臣妾,皆如天子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羣神,贊曰『假皇帝』,        民臣謂之『攝皇帝 』,自稱曰『予』。平決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稱『制』,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        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託之義,隆治平之化。其朝見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復臣節。自        施政教於其宮家國采,如諸侯禮〔儀〕故事。臣昧死請。」太后詔曰:「可。」

因此王莽攝政,以及稱為「假皇帝」或「攝皇帝」,兩者其實皆指同一件事。當然,我們下次再作同類展覽時會更審慎用字,使中文及英文的文字更加相符,以避免引起誤會。

我們再一次感謝閣下的支持和意見!

香港歷史博物館
二級助理館長(考古)
陳慶源

星期二, 8月 11, 2015

戰前九龍水務設施發展及現況

[戰前九龍水務設施發展及現況]—主講﹕陳子浩先生 (水務署高級工程師)

1. 講者對水務歷史的研究是始於協助何佩然教授撰寫水務署一百五十周年紀錄集《點滴話當年》。

2. 講者展示一幅1937年的戰前供水圖,顯示了不同階段完成的工程。
2.1 九龍地區供水自1895年開始,只利用三個井供水,因為當時只有駐軍、油麻地和紅磡一帶需要供水,其餘地方都可以自行取得溪水。1929年港島大旱也沒影響九龍,當時政府就在荔枝角取水運往港島,現時(荃灣)萬景峰的位置也設了「水船塢」供運水船停泊。
那三個井是靠燒煤產生蒸氣動力抽水,其實就是包括現在上海街紅磚屋在內的建築群。但其實水務署是直至新鴻基想拆了紅磚屋重建的時候,才發現這是屬於自己的。
2.2 1901年中電成立,1903年開始向九龍供電。
2.3 1910年設立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

3.1 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列依靠京士柏配水庫為紅磡供水。當時是淡水,現在已改為裝鹹水。京士柏配水庫現屬於天文台氣象站範圍,機電工程署的同事還一直以為那是防空洞(講者﹕防空洞怎會挖得那麼高﹖)。
3.2 舊檔案提及「油麻地配水庫」有四拱券。但這個配水庫已出現裂痕,以前只是用筒瓦去補,最後漏水太嚴重無法再用。

4. 1895年的供水工程不會超過界限街,到租借新界簽約後就立即去築水塘。
4.1 九龍水塘群包括﹕
—九龍水塘 (1901動工,1910完成)
—石梨貝水塘 (1926)
—九龍接收水塘 (1926)
—九龍副水塘 (1931)
4.2 仍包括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另增加城門溪谷計劃

5. 1902年工務局長報告p.56提及Messrs Denison, Ran & Gibbs公司承造九龍水塘工程。
5.1 Gibbs此君原為工務局助理工程師,任職九年,後來拿了政府的資料出去搞公司私伙投標。如果放在今天一次是大醜聞,但當時就是這樣。而英國人有趣之處,是他們通常賺完錢退休後就會留下一些學術研究作紀錄,於是今天我們仍可以從中得知這些工程的設計詳情。
5.2 九龍水塘主壩呈雙弧形,可能因為太複雜所以於1908年爛了尾(不知是判頭還是工程師出問題),後來再由另一判頭接水才完成。
5.3 九龍水塘水掣房有一系列的掣,可以控制由不同高度放水。
5.4 水掣房和記錄器房都是粗砌花崗石建築,與Gibbs負責的黃泥涌水塘相近。原為木樑頂,後來因為太難維修,改為石屎頂。
5.5 水掣其實很重,所以每個水掣旁都有重錘以平衡重量。
5.6 九龍水塘溢洪壩(1910)旁邊的就是記錄儀器房。

6. 九龍水塘界石也是個很有趣的故事。
6.1 界石上的「KWW 1902」代表了Kowloon Water Works,跟港島的HKWW (Hong Kong Water Works)標誌不同,其實是區分兩家產業,因為兩地水務原來是不同的。港島供水,本由差餉支使,所以當時港島居民是有權免費從街喉取水的,他們也可以選 擇付費駁喉入屋。而九龍的供水一開始就是收費的,當時也只有駐軍、紅磡火柴廠和少量居民需要供水。
6.2 港島區「免費取水、收費駁喉」也催生了一種新生意,華人自行駁「傍喉」入屋不給錢政府。這些喉質素較差,後來當然也就作廢了。但「傍喉」這個名稱就遺留下來。直到今天,由濾水廠輸水往各區的大喉,再由大喉分支到客戶地界內的水喉,仍稱為「傍喉」。
6.3 水務署同事現正逐步(因為要在水務工作餘下的時間才做)清點界石的數目和位置,重定坐標和測量。這些界石的設計很有趣,每塊石面文字的方向都不同,總之每一塊你看著文字的時候,就會同時望著水塘,因為它們就是集水區的界線。

7. 九龍副水塘附近的公廁對上有間屋,他們懷疑這是圖則上的 KWW Caretaker Bungalow。它的基座跟水務署的建築一樣,但圖則在1902之前,未有Gibbs的簽名。但搞清楚這幢建築是否屬於水務署,有助於尋找其餘的界石。

8. 大埔道沙濾池,1922年完成。旁邊還有 foreman's quarter。


9.1 石梨貝水塘的石砌溢洪漕,奇怪地未有評級。
9.2 石梨貝水塘的東北壩是用預製混凝土建設,溢流道也用上預製花崗石。兩者都是試驗性質,後來就大量運用於其他水塘。
9.3 石梨貝水塘水掣房(1926)是首個用預製混凝土的水掣房。

10. 城門水塘儲水,分別經由北渠和南渠輸入九龍接收水塘,然後再經石梨貝濾水廠送出去。北渠和南渠分別有量水站,以流水速度量度水量,現在用泵已經可以計數,所以不再需要量水站了。

11.1 九龍接收水塘(1926)有最華麗水壩,連扶手都用花崗岩製成。(因為細,所以本錢夠)
11.2 當其他水掣房的門楣年份都是凹字,只有九龍接收水塘水掣房的年份是凸字。(當然也是因為錢多的緣故)

12.1 石梨貝濾水廠分四期,處理量共400000加侖,現在只餘下60000-70000。它跟西區快速濾水廠(就是香港大學後面)一樣,都是使用快速重力過濾池,不需要用人力處理。在當時是先進科技,譚肇源《五十年來香港建築工程回憶錄》(1955)提及,當時英京倫敦也只有兩處快速濾水廠。
(方按﹕網上只查到譚肇康和《香港五十年工程回憶錄》,可能是我抄錯,又或者同一人同一書有不同名稱。)
12.2 西區快速濾水廠(1922)後來因為香港大學興建黃克競樓已拆卸。
12.3 當時的公家設施往往會在年份上面加個皇冠,但其中一個竟然有水管在皇冠正上方穿過。講者笑說當時的人也很反叛。

13. 當時做了兩條輸水管道往港島(因為當時缺水的其實是港島,不是九龍)。第一條是1930年,是當時大旱應急而造的,後來就穿了。到1935年再做了一條,九十年代也穿了。

14.1 中電紀念百周年時出版了本《光耀百年》,裡面拿了石梨貝濾水廠(1928)的照片紀念中電開始向九龍供電。講者說用那幅圖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濾水廠的機器其實不需電,是用水力渦輪推動的。供電其實只是用來點燈。
14.2 另一個戰後興建的東區濾水廠則用了Peterson廠設備。
14.3 照片可見泵房裡面有個「電話亭」,是因為泵房機器實在太嘈,所以要躲進去才可以聽電話。但響鈴是在外面的,所以來電時也會知道。
14.4 講者說石梨貝濾水廠「可能是」世上唯一仍然運作的重力沙濾池。
14.5 濾水廠自己也有個「暗塘」的水掣房。

15.1 九龍副水塘(1931)負責接收九龍水塘的溢流,如果副水塘也溢流就會經荔枝角排出海。
15.2 這是第一個以大規模預製石屎件興建的水壩。(直線式水壩)
但樣式仍造成花崗石形,就連古蹟辦也誤以為是。
15.3 香港仔上水塘(1931)也是建築來額外接收雨水。
15.4 當時的照片解像度很高,不斷放大可以見到很多細節。例如當時已用飛索吊運方便工程,由兩側山邊吊起飛索,中間以三角形吊架吊運重物。

16. 講者說溢洪是好看,但會被市民指責浪費食水(前幾年就有不少這樣的新聞),所以現在水務署已經調節到可以及時把過多的儲水調為沖廁用(香港仍有淡水沖廁),不會再出現溢流現象。大潭水塘仍有很多新人去拍結婚照,但就不會再拍到溢洪的壯觀景象了。

17. 九龍副水塘大壩仍未列入法定古蹟(只是二級歷史建築),但欄杆上的鐵網已爛(一開始時是未有設計鐵網的,但因為欄距較大,為防有人跌落水塘故加鐵網)。他們有意稍後修補鐵網,以便申請成為法定古蹟。

18.1 城門水塘於1923年起分期興建,直到1937年才落成。由於1935年是佐治五世登基廿五年,故臨近落成前港府改名為銀禧水塘。講者說中文報紙仍是大部分時間都叫城門水塘,很少叫銀禧,但我卻有印象聽過銀禧水塘的。
18.2 容量為30億加侖(1360萬立方米),當年港府甚至聲稱有了這個水塘以後不會再制水(當然事實是後來還有多次制水,因為人口和工業都大幅增長了)。到了今日,一次儲滿水仍足夠香港五天用水量。
18.3 城門的水,經過石梨貝濾水廠後,經第三條輸水隧道,於皇后碼頭附近上岸連接港島供水網。於當局拆卸皇后碼頭時也拆掉了。
18.4 奇就奇在,那麼重要的水務設施,竟然只有紀念碑是法定古蹟。
18.5 另一特色是城門水塘的水掣房是在水中間。

19. 未加入水務古蹟前只有八十幾個法定古蹟。但當時要加入的水務古蹟有四十一個,所以當局把它們列為「六個水塘群」當成六個法定古蹟註冊。

20. 雙城記﹕一是上城門下城門,另一是小城門對大城門。
20.1 下城門其實是在城門水塘(上城門)後另建的新水塘。
20.2 小城門其實是英國人應急務實之作。因為當時實在急需用水,不能坐等城門水塘完工,所以先在城門水塘原來的半腰位取水(方按﹕菠蘿壩﹖),經北渠進入九龍接收水塘供應市區使用。
20.3 為了建築工程,中電在現場搭建了22kV變電站,這也是讓中電進入新界獨佔輸發電事業的濫觴。工程最後用了八年才完成。
20.4 英國人另一認真的證據,就是他們1936年在現場旁邊修建了縮尺的溢流水力模型作測試(即是測試溢流會否對大壩和其他設施造成損害)。這些測試的成果有目共睹,因為城門水塘直到現在都沒出過事。

21. 當時的新聞報導﹕
21.1 工商日報
—1935年4月16日﹕「登極紀念期內食水全日開放」
—1935年5月3日﹕水務局報告
—1935年5月4日﹕宣佈改名銀禧水塘(又名租庇利水塘)。講者說同期亦將筲簊灣道其中一段改名英皇道,相對於銀禧之名早已被人淡忘,英皇道則使用至今。
—1935年5月5日﹕「食水全日開放」
21.2 華字日報1922年9月7日﹕政府欲由盛梅谷及大帽山收貯食水。
城門谷本來就沒有城門,那麼為何會叫「城門」﹖這裡似乎提供了一些線索。也許本來是叫盛梅谷的,只是華人太喜歡「城門」這個名才以訛傳訛而已。
21.3 南強日報
—1929年1月11日﹕新界紳士口述城門水塘建築近況,正在搬村賠償階段。
近年有城門谷村民後人投訴說當年賠償不足,他們後來翻查資料才找到這批舊報紙,印證當年賠償相當豐厚,村民亦滿意。
—1929年2月4日﹕金督巡工地,村民請願說沒地方搬村,後來港督指示政府解決了問題。
—1929年9月29日﹕城門谷居民遷往錦田的城門新村

22. 城門水塘紀念碑
(古蹟辦) (方按﹕竟然還有大陸人整段抄了下來)
22.1 碑上刻有拉丁文,和大壩落成的1937年。
(方按﹕講者把這句「Nisi Dominus Frustra」說成「沒有上帝就甚麼都做不成」當然沒錯。不過查起來其實更有趣,因為這句其實也是愛丁堡市徽的銘言。這句拉丁文直譯成英文就是「Except the Lord in vain」,改寫自聖經詩篇127篇,大概可寫成「若無上主,一切徒然」。眾所周知,香港一直有很多蘇格蘭人參與建設,直到現在還留下很多痕跡。用這一句固然是因為聖經原文提及「建造」,但會不會也是主事人跟愛丁堡有點關係﹖這點我從工程師名字上查不到。)
22.2 最奇的是,這個碑是「三無」﹕無水塘名字、無揭幕嘉賓名字、無揭幕日期。
講者認為是因為「時機不好」,因為之前華報稱改名銀禧乃為英皇「登極紀念」,佐治五世到1936年倒真的「登極」了,不過是天極。繼位的愛德華八世又「不愛江山愛美人」旋即遜位,由其弟佐治六世繼任。到1937年完工由港督郝德傑爵士揭幕時,英國人可能已經覺得尷尬到不寫好過寫。
22.3 工商日報1937年1月30日已經是寫﹕「城門水塘今日由港督揭幕」(不再稱銀禧焉),並稱「不愁再有水荒」。
同日報載「失事喪命者有叄十四人」,但這只是官方紀錄的數字,只計算工程意外的死亡人數。應該還有很多人是死於瘧疾的。

23. 總結﹕戰前九龍的供水系統
23.1 油麻地井水供水系統(1895)
23.2 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1901-1931)
23.3 小城門(1927)、大城門(1937)供水系統
還有下城門,六十年代配合船灣淡水湖,向荃灣和沙田供水。
古物古蹟辦事處還把(上城門的)菠蘿壩誤當了下城門的壩。

24. Q&A時段
有一份在台灣的日文《香港水務調查報告書》有助於研究香港戰前供水。因為與日軍攻港後四處搶掠相反,水務設備只有少量被破壞(畢竟日本人佔領後也要飲水),大部分的設備都被保留、文字圖片檔案之類都被保存起來。這本報告書就是日方找人把戰前幾年的水務署報告逐句翻譯成日文而成,因此在檔案原文上面還留下鉛筆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