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4月 29, 2023

考試報告2023

無事不登五層樓,星期一負責編考試當值表的同事突然找我。因為人手調動,原本安排星期三校內監考的在下,調了去外校監考。

(所有送學生考公開試的學校都要派老師赴外監考,這是考評局要求。每天考試雖以本校監考員為主,但總會有少量外校監考員協助。尤其現時防疫,安排較多學生回原校考試。跨校應試少了,更容易滋生弊端,派員跨校互相監察實有必要。)

聽後一驚。由於不教公開試班(畢業班同事這段時間少了堂,通常會安排他們往外校監考),在下任職十幾年從來沒試過去外校監考。而且還要第一次去外校就要監特別試場。

現時教育界對「特殊教育需要」(SEN)比以往關注多一點,有不少學生被診斷有各種學習障礙或者過度活躍、自閉譜系之類,程度或輕或重。現在基本上每間學校每一班多少都總有幾個SEN學生,往往有教育心理學家建議的各種「調適」。
考評局也會因應其建議,公開試中提供各種支援,例如特別版試卷、增加休息和考試時間之類。(我們讀書的年代,大概只有很嚴重的殘障如視障、聽障、肢體殘障之類才會有這類支援,所以很少聽見有特別試場。)

在校內會議已經得知特別試場要求也「特別」多(因為每個人獲得的「調適」都不同),所以外校監考員如果做不好,比一般試場更易累事。雖然負責同事說到時聽試場主任指揮就好,但始終擔心自己出事「做壞招牌」。

(開會也聽過外校監考員不負責任的事件,據聞補習學校日校的外派監考員較易出事。在下猜想一般官津學校外派監考員,應該多像敝校般是畢業班老師,應試和監考經驗較豐富,而且通常想長遠留在教育行業,行事會小心一點。補習學校日校如果派出一年半載短期合約的教學助理,未必有心戀戰,也就可能心不在焉了。)

---

派往外校的位置不算太遠,遲一個地鐵站下車,再上山穿過兩個商場就是。

地鐵站上蓋那個商場我曾經去過,不過已是廿幾年前。九七年畢華流贏了大富翁世界冠軍後,老麥乘勢找他搞了個大富翁比賽,分初賽複賽決賽(大概因為花錢,後不復矣)。當年因為未有「專業玩家」出現,方某幸運晉身決賽,就是去這個商場的分店玩(結果拿季軍,變成當年生化系面試的談資)。由於時間太多四處逛,所以連這個商場接駁去上一個屋邨商場的位置,其實我也到過。

但廿幾年前走過的路,已經記不清了。結果這一天我就誤上上蓋屋苑的平台走了一大段冤枉路,之後再落兩層樓兜回商場才找回上屋邨商場的路。
幸而因為預留時間很多(報到時間本來就比平日上班遲大半小時,而我照平常時間出門),所以再經屋邨商場上山,穿越目的地學校再到旁邊另一屋邨商場吃早餐,仍有充裕時間。

到了學校,原來還有另外兩位外校監考員協助。不過因為學校同時開了三間課室作特別試場,所以他們兩位去了另一間房,我就跟試場主任留在第一間房。

---

開會簡報見過,那些被「調適」得非常複雜的時間表,終於見到真身。

(沒圖沒真相﹖當然沒有,我不想在試場拍照,之後被考評局公開譴責。以下是考評局中文科特別試場手冊p.23提供的例子﹕)

其實聆聽卷已經不算最麻煩,因為沒有同一天分卷導致中間出現休場時間。

正如以前提及,平常監考(無論校內試還是公開試)其實是很悶的事,因為要做的只是﹕
1. 開考前約三十分鐘﹕準備試場和派發用品
(聆聽卷是開考前一小時以上)
2. 放考生進場,讀宣佈(公開試尤其沉悶,因為新科技令到要讀出的禁用器具清單越來越長,又好像從來沒把過時的東西刪掉),然後派卷
(聆聽卷這部分佔時會更長,因為要留時間給考生調校收音機)
3. 開考時間﹕宣佈開考,推算後三項宣佈的時間
(聆聽卷就等播放完畢再按當時實際時間計算)
4. 「考試尚餘十五分鐘」
5. 「考試尚餘五分鐘」(現在還要加句提考生貼電腦條碼,總有考生忘記貼要寫報告)
6. 宣佈停筆收卷,數齊答卷放人,整理好物品交回試場主任(如果有人要寫報告就同時帶去見試場主任)

以上這些事情,按表操課(和照稿讀),找誰做都可以。之所以要教師去做,除了因為是職責,亦因為如果有違規/例外事件發生就需要受過訓練的人去處理而已,而這些事情往往也會通知(更有經驗的)試場主任協助。所以監考員在開考後到「十五分鐘」宣佈之前那段時間,除了自己看著試卷心中試做、看看課室壁報、望望考生(的頭殼,因為都在垂頭作答)之外,實在悶到發瘋。

(當然監考員的重要職責是防止學生作弊啦,但現實中很少有人在公開試作弊的,所以考生仍然要看著,但你通常不會看到甚麼。公開試違規的人其實不多,最多就是忘記貼電腦條碼……)

可是在特別試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考評局提供那張,還只是貼在每個SEN考生桌前的便條,事實上為了方便跟進,學校還預備了一張大時間表。大時間表上寫了由開考到收卷之間要做事的所有時間點。

我們這次的SEN考生,調適還算是比較簡單的,但同一課室已經分成三個組合﹕
A. 純粹增加25%答卷時間 (七人)
B. A. + 每30分鐘要敲枱一次提醒 (做打更佬﹖可能這位同學專注力不足之類) (一人)
C. A. + 每45分鐘有5分鐘休息時間 (五人,有兩個沒出現)

因為C餐有休息時間,所以他們正式完卷時間會比A/B餐考生遲(A/B餐本來已經比一般學生遲)。像一般試場用口頭宣佈的話,就變成有幾套「十五分鐘/五分鐘/收卷」宣佈,恐防影響「不關事」的考生,所以改為用一疊A4大、不同顏色的提示紙。於是方某就要像拳賽中場出來舉牌的女士般,拿著提示紙到「相關的」考生桌前提醒。

跟一般試場不同,這裡的考生座位不按原有考生編號的順序排列(但考評局那張點名表仍是按順序排列)。因為把不同「餐」的考生分開坐,比較容易跟進、沒那麼易搞錯。而且有些考生還有特別需要,例如這場有個考生寫明不要陽光直射,所以學校乾脆把所有同一「餐」的考生都安排坐在最靠門口的一行。

於是大時間表變得複雜,要做的事相當多﹕

1. 開卷前一小時以上﹕準備試場和派發用品
2. 放考生進場,讀宣佈,然後派卷
(特別試場不用收音機,改以USB經課室喇叭播放,所以只需播另一支試音USB,讓考生確認在座位聽得清楚就行。試音USB一樣有Greensleeves,只是不會有電台那些打氣內容。)
3. 開考時間﹕播USB
4. 播完後,按USB實際播完時間和原先預計的差距,把大時間表後面所有時間點修改。再到每個考生枱前那張便條(上圖),寫上乙部正式開始時間和他完卷的時間。(之後有考生說看不清楚時間,抱歉方某字太醜,而且因為他們正在作文,我不能直對著那張紙寫,於是更醜。)
5. 大約三十分鐘後,到B餐考生面前敲枱。
6. 再過約十分鐘後,拿來提示紙提醒C餐考生休息(還要確認他們合上試卷沒作答,因為這不是額外考試時間)
7. 五分鐘後,拿起提示紙提醒C餐考生休息結束繼續作答。
8. 又過了大約十五分鐘,再到B餐考生面前敲枱。
9. 再過大約十五分鐘,拿來提示紙提醒C餐考生休息。
10. 五分鐘後,拿起提示紙提醒C餐考生休息結束繼續作答。同時要拿提示紙提醒A/B餐考生「尚餘十五分鐘」。
11. 拿提示紙提醒A/B餐考生「尚餘五分鐘」。同時拿提示紙提醒C餐考生「尚餘十五分鐘」。
(在下覺得「休息結束繼續作答」比「尚餘十五分鐘」重要,「尚餘五分鐘」又比「尚餘十五分鐘」重要,所以時間表上這些宣佈同時出現,我就先拿提示紙提示前者,走完那幾張枱再拿另一張提示紙走另外幾張枱。)
12. 大約一分鐘後,再到B餐考生面前敲枱。
13. 拿「考試結束」提示紙請A/B餐考生停筆,再提醒有拿補充答題紙的人綁起試卷,然後收卷。點齊卷後放人。
14. 提示C餐考生「考試尚餘五分鐘」。
15. 提示C餐考生停筆收卷,數齊答卷放人。
(一般試場大概十二時正已經完成,這裡大約搞到十二點半)
16. 等試場主任數齊和封好試卷和其他物品(例如要還給考評局的USB和文字稿),才放人。
(大約已經十二點九)

可見跟一般試場不同,可以給你「悶」的時間不多,除了開頭有半小時左右的間場外,幾乎都是以十分鐘甚至幾分鐘的間距追著時間表跑。緊張下還試過太早把後面的提示紙拿出來(幸好很快就發現,之後再補提示,而且不是遲了)。

---

算是有驚無險順利完成,之後所有特別試卷拿回來封袋,才見到原來這間房有十三人(最後十一人出現)已是最多,另一間房只有幾個,最後一間房是單人房(可能這考生不能被騷擾吧)。
這間房的考生全部是女生(而且有幾個都是來自同一中學),不知是故意只把女生派來女校應考,還是碰巧這幾個都是女生而已。
(不要問我樣貌,現在考公開試全部都要戴口罩。)

最慘的是,此校對面是一間國際學校。當這邊在考聆聽試的時候,對面的國際學校小學部學生照常出來活動。小朋友的尖叫聲就算開了冷氣、隔了玻璃也聽得見,幸好隔後已經不算吵耳。心想當年自己考試沒冷氣,如果試場旁邊有人這樣尖叫,實屬不幸。

外校監考通常當成全天在外工作,反正我這天都做到12:40後才能離場。而且上面的特別試場時間表太緊湊,監考後整個腦都倦到不行。負責同事本來說下午的課找人代課,不過電腦堂一周兩課,如果一延就延一個星期了,怕進度趕不上。既然由外校走路回敝校也只是半小時內就行,要趕及吃午飯和回校上課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星期六, 4月 22, 2023

Mooink Plus 2C試用

不算開箱文,因為沒由開包開始拍照。

被朋友「導」了看電子書後,前年買了一部mooink 6S黑白電子紙閱讀器。用起來感覺不錯,因為在下主要都是讀文字書,用電子紙比螢幕「養眼」得多。
只是電量跌得有點兇(開著半天就掉了一半電),跟廠商聯絡後寄回去送修,他們乾脆換一部新機,但現在用起來還是用電用得頗快。當然跟智能手機比起來還是持久力長一點,但沒有在下原先設想的長。如果間中開來揭幾頁還好,可以隔幾天才充電﹔長時間開著還是每天或隔天充電比較保險。

之前有6吋彩色機團購,但由於才買了黑白機不久,所以沒有理會。那次大概是試水溫,看看市場接納度,所以團購後沒再公開發售。

今年二月見到7.8吋的Mooink Plus 2C預售,連保護殼和保護布包,早鳥價新台幣NT$9500,連香港運費則為NT$10350。
我看之前買電子書省的錢都已經抵銷了6S的開支,所以就留意一下。相比上次用家現場實測貼出來的彩圖顯示質素,這次的確有進步,我覺得用來看漫畫之類的彩圖已經可以滿足到,所以就入手,心想除了自己看彩色圖書,日後待方包大一點給他看童書也可以。(藉口,這包只會把所有東西掟爛。)
(以信用卡埋單實收港幣$2791.31。因為我下單較遲,新台幣匯率已升,大概多付了幾十元。)

跟上次6吋機只設團購、不公開發售不同,廠商似乎已有足夠用戶。據報將於5月5日全台公開發售。觀乎現時原預售頁的單機價格已調整為NT$10999,如果要配保護殼和布包(未計運費)就盛惠NT$12470了。即是公開發售比預購貴三成左右。

---

預售說是第二季出貨,理論上四至六月都是「第二季」。但最後四月十二日就出貨了,所以上個周末就收到機。
充飽電後的休睡圖就是左圖,附售的膠保護殼是中間這幅,右圖是有可愛五花的泡棉保護布包﹕

暫時未試用布包所以沒有感想。保護殼就有些用家不滿充電位置的假皮殼沒穿孔,甚至自己開一個。不過6S的保護殼也是沒穿孔的,在下充電時都是翻開蓋來插,如果不是在多人來往的地方充電應該也沒問題。當然如果廠商考慮一下用家意見開個孔,也是好事。
(廠商剛剛公佈說部分布包拉鏈有問題,將安排更換。但在下那個試拉似乎沒問題。)

跟6S一樣,保護殼也是可以摺起架高閱讀器的,可見閱讀燈有沒有開的分別﹕

照片下看,不開閱讀燈似乎很暗。好像是因為電子紙彩色版比黑白版多了濾色板的緣故,所以反射外來光線的效果一定弱一點。不過在下在戶外光線下是不需開閱讀燈的,室內燈光夠強也不需要,但較暗的時候就要。
相比而言黑白版在最後一個例子也不需要閱讀燈,只有在關上室內燈光的時候才需要開閱讀燈。

廠商有提供一系列休眠圖供下載,例如右邊這幅頗有港台特色。
看倌也可以自行載入適合的圖片,例如左圖就只是我把買電子書後的五花感謝圖順道下載了放上去。雖然不符休眠圖的建議尺寸,但顯示起來也不錯。

在窗邊充足光線下,可見就算沒閱讀燈(休眠自然會關燈),休眠圖也足夠鮮艷。
(用家還可選擇「最近閱讀的書籍封面」或「螢幕截圖」作休眠圖。)

讀者群組中很多人都關注「比較暗」這一點,擔心開閱讀燈始終有藍光影響睡眠(雖然廠商說藍光量比上一代低了60%,但畢竟最好避免)。以下嘗試用不同種類的圖片,在不同狀態下拍照,給大家看看效果。

---

以下是書櫃的「封面圖」比較。每幅的背景都是電腦螢幕(網頁版),前面左側為新機Plus2C、右側為6S。左圖是新機不開燈的效果,中圖是開閱讀燈的效果,右圖是把閱讀燈開到最光的效果。

由於背後電腦螢幕強光和室內燈光較弱,手機拍照自動調光後,不開燈的照片顯得很暗。正如上文提及,如果在較強環境光線下,看倌應該可以看到上一幅休眠圖的效果,其實可以接受。閱讀燈全開對在下反而太光了(當然廠商照顧不同需要,光線強度的幅度應該要廣),所以我把光度調到一半左右,而且色調偏黃一點(其實色溫也是調到中間左右)。閱讀燈全開的效果,照片中好像反而比電腦螢幕更亮了,不過肉眼看其實沒有那麼誇張。

另一個較多人詬病的問題就是殘影。
電子紙平常揭頁時用較低電壓改變電子墨型態以節省電量,所以有些上一頁「黑」位置的墨點未必全部反轉,就會留下殘影。這個問題通常會在連續揭幾頁後用較強電壓把全部電子墨點強制轉換解決(屆時會見到畫面突然閃一閃,然後頁面變得完全清晰)。用家可按照自己需要,設定每幾多頁刷新一次。看漫畫的人可能著緊一點,看文字書的話一般按廠商預設的頻率就足夠。

黑白板電子紙只有黑色墨點,殘影問題相對輕微。但彩色版就有四種墨點(加三原色),可以想像殘影只會更嚴重。試用時發現殘影的確較多(後面各圖均可見到殘影),而殘影問題較嚴重的正是書櫃。因為書中圖片通常至少佔半頁,少量墨點的殘影通常不影響觀看整幅畫像(充其量對要求高的讀者會影響觀感),但書櫃的封面圖每幅都很小,像素本來就不多。在書櫃裡翻幾次後,殘影真的可以令那些封面變得花花的。

現時廠方預設的刷新頻率是「6頁」一次,下一個選項是「12頁」,上一個選項已是「1頁」(即每頁刷新)。「6頁」一次對黑白版足夠有餘,但對彩色版恐怕不夠,而每頁刷新又恐怕太耗電。建議廠方在「1頁」和「6頁」之間增加選項,例如「3頁」、「4頁」之類,觀賞體驗會好一點。

以下是童書《安靜﹗這裡是圖書館》的示範,最左圖是不開閱讀燈,左二圖是閱讀燈全開(色調偏黃),右二圖是閱讀燈調低到接近一半,最右圖把6S的閱讀燈也開了(在下習慣就算開也開很暗、色調偏黃)作比較。
正如之前看其他用家在台北書展現場拍攝的效果一樣,「粉彩」的圖片效果最好。彩色電子紙未做到全彩,模仿粉彩倒是足夠有餘。

以下找兩本有彩圖的書作比較,前一本是《大人的地圖學》(竟然下了架)的特別版世界地圖,後一本是《有趣到睡不著的生物學》的DNA結構圖。看倌會發現「閱讀燈全開」和「半開」的照片倒調了,不過不影響理解就行。
彩圖因為通常用色有限,所以效果也不錯,只是看起來顏色都會偏粉粉的(笑)。


那麼掃描色彩較多的繪畫或圖片又如何呢﹖以下試了三本,《愛.慾浮世繪》(這本十八禁,當然我找了幅沒色情的一般畫作)、《大人的地圖學》裡的倫敦原始路線圖、和《臺灣老桌遊》的棋盒照片。效果其實還是不錯的。



最後,直接顯示全彩的照片又如何﹖以下是最新一期《犢月刊 No.121》的照片,看起來還是OK的。不過這是物件照片,如果小幅人像還好,如果是大幅人像照片就真的不行了。因為彩色電子紙始終不是全彩,皮膚會變成有幾截顏色。(不過手上有大幅人像照片的是寫真集,就不便放出來了。XD)

整體而言,個人覺得除了屏幕偏暗和觸碰反應較6S鈍之外,其餘都很好。(如前述,環境光線夠強下看其實也不用開閱讀燈。色彩當粉彩看就好,其實一般彩圖都行,只是真人照片會看到層次不足而已,但不用來看寫真集就OK囉。:P)

---

比較驚魂的是,電量顯示似乎不準確。
星期三開了幾次,到夜晚電量都是91%,所以沒有充電。
本來還想說相比6S跌電慢得多。怎料第二天拿到學校打開蓋都沒有磁感應自動醒來,按開關掣沒有反應、再戳reboot也沒反應。心想如果不是不幸遇上嚴重故障的「機王」,應該就是沒電了。
可是學校沒放充電線,回家才能充電。充電一開始連燈都不亮(嚇死寶寶了),充了十五分鐘以上終於見到綠燈,電量顯示為15%。可見昨晚它應該餓昏了,但誰叫它不喊肚餓(顯示低電量)﹖

由於星期三晚根本沒見到像6S般出現低電量警示,所以似乎是電量顯示出錯。
廠商於星期四已放出更新,加入省電模式,有些用家回報的確把用電量壓低不少。不過已知省電模式會令觸碰功能變得遲鈍,由於6S和2C的觸碰本身已經比智能手機鈍(有時劃不到線,重複嘗試終於劃到後,日後再看才發覺變成重複劃線),如果再鈍一點不知能否接受﹖
剛剛試過開了省電模式,又不覺得「鈍度」跟之前有明顯分別。

有朋友說磁感應開關功能也會耗電,關掉比較好。雖然磁感自動開關配合廠商保護殼是很方便的。

---

(如果閣下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5opIRZhttps://moo.im/a/8hoAHJhttps://moo.im/a/0tuCPXhttps://moo.im/a/9pHKWZhttps://moo.im/a/16pvIJ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些連結購買的。)

星期六, 4月 15, 2023

宮西達也的兩本新書

(這是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訊寫的)


宮西達也《你真的很棒》,邱瓊慧譯,台北﹕小魯文化,2022
宮西達也《地下鐵小子》,邱瓊慧譯,台北﹕小魯文化,2022

宮西達也是很受歡迎的童書作家,之前來香港見讀者,據聞同工還要「搶」入場券。方某向來很少接觸童書,而且主要看非小說作品,所以不大認識。碰巧獲會長贈送幾本樣書,可以藉機感受一下其魅力。

作者似乎很喜歡畫恐龍(反正小朋友也喜歡),之前已有很受歡迎的《你看起來很好吃》,而《你真的很棒》也是以霸王龍為主角的故事。龍如其名是四處霸凌其他恐龍的歹角。描述霸凌受害者的圖書很多,從霸凌者角度出發的書也不是沒有,可是寫童書沒有大團圓結局的卻不多。霸凌者也有認識到真心朋友的機會,卻不希望對方知道自己醜陋一面,於是百般隱瞞。為何最後竟然自揭瘡疤﹖而結局也不怎麼像結局,可以給霸王小讀者很多想像空間。

地下鐵小子的故事簡單得多,只是描述擬人的地下鐵如何想像地面世界的種種,充分發揮兒童式想像力。結尾駕駛員向前指的姿勢,是日本知名的指差呼稱,日本小朋友應該很熟悉,但香港的小朋友就未必見過。

當然,如果小朋友是鐵路迷,應該會思疑﹕為何東京地下鐵大江戶線的小鐵會遇上遠方城市的車卡﹖而小鐵不是在地底誕生的,車廠應該也在地面,為何會對地面世界一無所知﹖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你真的很棒》p.9 「霸龍王」應為「霸王龍」,手民之誤。

《地下鐵小子》p.2 那個「大阪<-新宿->東京」的路線牌有點離奇,因為大江戶線只是東京內行走,來回光丘站到都廳前站。又不是新幹線,怎會去大阪那麼遠﹖而且大江戶線雖然的確有新宿站,卻不會前往東京站。

星期六, 4月 01, 2023

基因或教養﹕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之前才讀前著,但這本後著反而一早讀了,不妨重貼比較一下。原刊於2008/08/14。)


Judith Rich Harrison《基因或教養》(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洪蘭譯,台北﹕商周,2007 (舊版,左圖)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洪蘭譯,台北﹕商周,2019 (新版,右圖)

這本書雖然略厚,但其實早就讀完。不過看倌見到後面有多長的筆記,就應該知道為何拖了那麼久。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心理學中有一個爭論日久的問題﹕先天對後天 (nature vs. nurture),爭論先天(遺傳)、後天(環境)因素,對人的心理影響孰輕孰重。

以往的心理學家,主要研究後天因素。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學者認為環境是影響人格最重要的因素,可惜這在研究中得不到支持(兩者的相關系數其實很低)。

後來遺傳學興起,縱使科學家未能仔細分析每一個基因,但仍然可以分析遺傳和人格的關係。根據現有研究,遺傳和人格的關係比較大,但人格的差異仍有很大部分未能解釋。

本書中的「人格」是專業名詞,英文是personality,舊稱「個性/character」。並不是我們罵人「沒人格」的那種道德判斷 。其實裡面包括的攻擊性、服從性之類,大抵就是我們慣用的「性格」。

作者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連體雙胞胎有一樣的遺傳基因,也面對完全相同的環境,為何也會有不同的性格、長成不同的人﹖

作者認為現有的理論都無法解釋這一點,所以她在本書中,先找出了五條「紅鯡魚」(源自Dorothy Sayer的小說,此處指「錯誤的線索」,即是解釋人格差異的錯誤線索),然後才提出自己的理論﹕
1. 人格差異主要來自環境差異
2. 基因和家庭環境混合的結果
3. 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4. 出生次序和其他家庭中的環境差異
5. 基因和環境的相關 (非直接的基因效應)

此處有一個問題﹕因為書中的描述不很清晰,不知道是作者還是譯者的問題﹕

p.43 「在本章中,我要先檢視兩個嫌犯﹕人格差異主要是來自環境變異,或是來自『先天』(基因)和『成長方式』(父母提供的環境部分)兩者的交互作用。」

p.73 「基因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是我的第三條紅鯡魚。」

很明顯這兩句不對頭。所以沒有清楚指出「第二條紅鯡魚」,那是我自己猜度的。

最後作者發展的理論,以演化心理學的「心智器官」為基礎,認為人應該有三個心智器官﹕「關係系統」、「社會化系統」和「地位系統」。而人格差異就是由這三個心智器官互相影響造成。
關於這個理論的詳情,當然就像看故事一樣,要留待看倌自己發掘囉﹗

---

作者把這本書寫成偵探小說的樣子,有趣的是,作者本身其實也有點偵探小說主角的影子。

家母說以前有一套很出名的偵探小說,主角是個老婆婆。她自己不會出門查案,每次都只靠鄰居小朋友捎來的消息,一邊織毛冷一邊推論,就可以破案。(我當然沒看過,可能是Miss Marple)

奇特的是,有點像小說情節,這個「反轉學術界」的作者亦非大學學者。她是真正的民間學者、兼且身患殘疾。(近來太多人自稱民間學者了,寫得出本咁精彩既書先算啦……)

作者讀博士時被哈佛大學「踢出校」,又有硬皮病和狼瘡這些自體免疫疾病,所以行動不便(出遠門就要坐輪椅)。她只在家中當主婦、兼職寫心理教科書。她的情況雖然比霍金好一點,但其實兩者都一樣,有顆被身軀囚禁的心。但他們的心智,撼動了世界。

由於不可能自己做實驗,所以只能靠網絡和朋友帶來的書刊資料。她卻告訴大家,現在的兒童發展理論,根本不符合證據。

因為這篇論文,美國心理學會頒了一個「喬治.米勒獎」給她。更「抵死」的是,喬治.米勒(George A. Miller)正是當年把她趕出校的哈佛大學心理系代主任。

---

讀這本書之前,我先提出一個可能的答案(生態位原則﹕同一環境中人格多樣化的必要)﹕

我的看法是近年很喜歡掛在口邊的「生態觀點」。即是說,導致相同基因、環境的人長成不同性格,是基於他們處於不同的 niche (生態位)。

同一環境之中,有很多不同的生態位,例如草原上有生產者(草)、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分解者等等(還可以仔細分下去,例如吃肉也有不同方式)。在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同一環境之中,應該也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例如領導和跟隨者、反抗和順從……等等。

生態學中有一個「競爭排除原則」,說兩種生物不能同時佔領同一個生態位。所以不同的生物要有適當的分化,才可以共同生存,否則就會競爭到其中一種滅絕為止。

同樣道理,就算兩個相同基因的人生於同一環境,也有需要融入不同的角色——他們不可能兩人都扮演同一角色,否則就無法顯示自己的獨特和生存下去(如果兩個人真的「完全一樣」的話,只需要有一個存在就夠了,另一個就算死了也沒有人會留意到)。於是這種「生態位」的壓力會促使他們發展成不同的角色。

如果有一個偏向好動,另一個就會偏向好靜。一個喜歡讀書,另一個可能專注運動。總之在同一環境中的人,有趨向「不同」的驅力。

教養之所以困難,是因為「生態位」是很難控制的。正如我們不能隨便老虎來取代非洲草原的獅子一樣,畢竟他們有少許不同的,這少點不同就可能做成生態位的不配合。任何被視為「生態的」問題都是複雜問題,牽一髮動全身。

莫說像作者所言﹕父母教養的影響不及同儕影響。就算教養對兒童有影響,我們也無法為教養的問題找到簡單的方案。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調校生態位。

作者在討論出生次序時,指出「增加相異」不一定最有利,因為對年長孩子最有利的,應該是模仿幼兒。(事實上有些兒童在遇到情緒困擾、需要父母注意時,也會出現一些「返童」現象,包括遺尿。)

以作者的看法,現有「行為遺傳學上的證據並沒有顯示,在同一家庭長大會使兄弟姊妹不一樣——只有顯示不能使他們(方按﹕比其他家庭的小孩)更相似」(p.122),亦即是說生態位原則並不適用於人格差異。(不過作者不排除在選擇興趣或職業上,會有這種效應。)

倒是沒看過作者另一本據聞很出名的《教養的迷思》。就說到這裡好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34syFZ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骨頭﹕

p.11 「受訪者都傾向把人的行為歸因到性格上,他們都低估情境會迫使一個人做出某些他本來不會做的行為,這應該與他的人格無關。但是大多數人不會這樣想,只有在歸因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把環境因素考量進去。社會心理學家把這個大部分人從來沒有聽過的現象取了一個很眩的名字,叫做『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決定抄幾句有關自閉症的描述給大家看﹕

p.27-29「自閉症兒童失去了辨識面孔的能力,或者這種能力會嚴重受損。現在有神經生理上的證據顯示,自閉症患者視覺處理臉的方式,是正常人處理無生命物體的方式。如果區辨人臉的方式與區辨物體的方式一樣,你就難怪自閉症孩子對面孔辨識沒興趣了。」

另 p.226「自閉症患者辨識面孔的能力也非常差。大腦造影的研究顯示,他們大腦的梭狀迴沒有正常地活化,所以他們只好把臉當作物件來處理。」

(方某到二十歲才能把八位叔伯的樣子完全分別開來。到現在我還是認書勝於認人,找書勝過找學生/同事。)

p.27-29「這些孩子不但不能了解別人有心智,他們也不能了解人的心智會有不同。他們對於人有不同的人格並不自覺,也沒興趣。他們不了解人有人格﹔如果知道人格,就能預測未來的行為。他們同時也缺乏動機去與別人分享個人資訊。自閉症兒童不與人哈拉(即八卦)。」

(「童年陰影」對這句應該有感覺,因為當我得知他們拿我家事當閒話時,反應是﹕你們竟然有興趣講我閒話﹖)

p.170 「(學習語言情境)這個現象跟調節社會行為有關,我們可以從英國認知科學家巴隆科恩(Simon Baron-Cohen)研究自閉症孩子的實驗中看出。他發現,外來移民父母所扶養的自閉症兒童會和他們的父母一樣有外國腔調和口音。……這種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的需求,從童年到成年都一直存在。」

(我可不大懂得「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難聽點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實是多數人的本能。)

我拿那篇阿斯伯格症的文章來調侃,並非純粹開玩笑,我的確認為自己有這個病。

p.57 「在行為遺傳學家拿了他們所有能夠拿的(45%的人格變異來自基因)之後,這塊派還剩一半以上。在過去發表的論文中,他們把這部分歸因到『未分享的環境因素』(nonshared environment)……行為遺傳學家無法也不知如何解釋那55%的人格或行為變異性。這個變異性基因無關,所以他們就稱它為環境的因素。其實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不能解釋的變異性』(unexplained variance),而這也是我會選用的名詞。」

我倒覺得譯成「未能解釋的變異性」比較好,畢竟她寫這本書不就是想解釋這個嗎﹖
Unexplained 只是 not yet explained,不是 can't be explained / unexplainable。

p.59 「當研究的變項是智慧時,假設同卵雙胞胎或異卵雙胞胎有相同的環境是合理的……但是這個『同樣相似的環境假設』,在人格上就比較行不通了。事實上,父母對同卵雙胞胎的態度與對異卵雙胞胎有所不同,對親生子女又跟對養子女或繼子女不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有部分是對於孩子行為的反應

(補按﹕她在《教養的迷思》裡很強調這一點,因為心理學家的關聯研究總以為父母教養影響子女性格,但忘記了可以是反過來子女性格影響父母。)

p.70 「我提一天半抵達舊金山」

應為「提早」。

p.81 「《教養的迷思》剛問市時,許多報章雜誌的標題都是斗大的『父母有關係嗎﹖』,以致於許多讀者都認為我的回答是『沒有關係』。但我從來沒說過父母是沒有關係的﹔他們當然有關係﹗這是為什麼演化提供父母要照顧孩子的動機。」

p.82 「結果發現,不論養母的好壞,冷靜型的小猴長大後是正常的﹔但是緊張、高反應性的猴子就對養母的照顧方式很敏感。由不好的養母照顧的高反應性猴子,後來變成社會行為失敗的猴子,牠們不能應付壓力。但是好媽媽的效應在小猴子跟養母分離、與同齡小猴子關在一起後,仍然存在」

p.83 「在二十世紀前半期與後半期出生的人,雖然教養孩子的方式已截然不同,親子關係也經歷過一番徹底革命,他們在人格上並沒有系統化的差異。雖然體罰已大大減少,在二十世紀後期出生的成人並未因此減少他們的攻擊性。雖然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親密了許多(尤其是孩子跟父親之間),他們並沒有比較快樂或比較不神經質。雖然他們接受到比較多的稱讚和比較少的批評,他們並沒有比較自信。」

其一,我想起自己。
倒不是說家母「不好」,文中「不好」的意思是指「緊張型」,與「冷靜型」相對。家母是出名「緊張大師」的典型處女座。

其二,對比現在要求家長老師多讚少彈,我倒認為,一開始時會有點效果。因為在一個多彈少讚的環境,讚許會很突出,於是小朋友給予良好反應。
但「過猶不及」,就像在下經常聲稱「多給嬰兒刺激提高智商,只會製造過度活躍症」的批評一樣(註﹕我手上沒有證據,純屬推論),過多的讚許只會飽和、令小朋友不懂珍惜。(事實上現在我經常面對一些「不想上台領獎」的學生,這在我當學生的時候頗難想像——當然,我們讀中小學的時候是罰多獎少。「記缺點」倒聽得多,「記優點」是全校人「十年一遇」的事。)

p.88 「這個長期研究包含了多少隻猴子﹖書中沒有交代(你就明白為什麼我想要的是期刊論文了),不過文章中各種零碎線索讓我覺得總數少於八。」

我倒覺得不一定,可能用了多於八隻猴子,但有些猴子配合不來,所以最後可以分析的減少了﹖

p.90 「蒸氣產品」(vaporware)

這段令我想起另一大困局(如果不是騙局的話)﹕冷聚變 / 室溫核聚變 (cold fusion)

p.97 「舉例來說,蘇歐米的交替養育實驗最近出現在神經科學家奎茲(Steven Quartz)和索諾斯基(Terrence Sejnowski)的新書《騙子﹖情人﹖英雄﹖》(Liars, Lovers and Heros)中。」

我沒有看那本書(在書局見過,不過沒有買),在這裡留個註是讓那本書的讀者也看看本書。

又,作者提及蘇歐米在《發現》雜誌有一篇報道(失效連結)。碰巧我在讀完這段之後幾天,就在發現科學頻道(Discovery Science)上見到蘇歐文和猴子的報道。

p.103 「我只需面對五十年來深信不移的信念。六十七年前,當我出生時,孩子不乖,沒有人會怪罪父母。那時一般人認為壞孩子是天生就壞。就像愛麗思.詹姆士把她的憂鬱症歸因到她的遺傳,而不是她父母的教養方式。」

p.178-179 「目前所有流行的人格理論都是建立在這個基本假設上,即孩子在一個情境學到的行為,會自動移轉到另一個情境去,特別是從家庭移轉到其他的社會情境。如果這個假設是錯的,為什麼這麼多人相信它﹖

最明顯的原因是,他們錯把基因的效果當成學習的效果。……直到最近,才有研究的證據顯示,大多數的行為一致性其實是由於基因對行為的影響﹔證據來得太晚,晚到來不及被納入現行的人格發展理論中。

然而,那些很熟悉行為遺傳學證據的人,也對學習和類化做出錯誤的假設,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基本歸因錯誤。」

這也許只是西方人的看法。中國人一向都有「養不教父之過」、「有爺生冇乸教」的說法。(儘管中國一樣有性格天生的觀念)
無論父母教養的方式對小朋友影響是大是小,我們總會強調父母的責任,因為我們總要盡力而為——尤其是在我們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

p.121 「所以他說,『老大通常都有統御慾和攻擊性,野心較大、忌妒心較強,也比較保守。』」

譯者想寫「妒忌心」還是「嫉妒心」﹖

p.122 「但是行為遺傳學上的證據並沒有顯示,在同一家庭長大會使兄弟姊妹不一樣——只有顯示不能使他們(方按﹕比其他家庭的小孩)更相似。」

p.123-124 「那麼『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又怎麼說呢﹖行為遺傳學家的確有用這個名詞,但他們的意思是父母親傾向於認為孩子比他們實際上更不相像。對比效應就像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而不是孩子本身。……在父母的口中,兄弟姊妹間的差異常被放大。」

p.124 「我應該講一下,這種手足差異的討論可以應用到人格和其他反映出人格的行為上,例如攻擊性。我在尋找的證據,並沒有排除區辨性或相異性可以作用在別的領域的可能性,例如興趣或事業的選擇。」

p.125 「然而雙胞胎讓蘇洛威感到頭痛,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根據他的理論,驅動手足相異性的是競爭。手足競爭,是因為他們的興趣不一致。而他們的興趣不一致,是因為他們只共享50%的基因。然而,雙胞胎共享的基因達100%,為什麼他們還是會不一樣﹖」

1. 共享基因即共享利益。

2. 雙胞胎的基因其實也不是完完全全一樣,這是近年的發現。但應該不影響作者的推論,因為雙胞胎的基因還是近乎一致。

p.126-127 「蘇洛威理論的第三個問題在於手足變異性的比例。『跟其他動物長期以來產生變異的理由一樣﹕在資源匱乏時,相異性會使資源的競爭降至最低。』有證據可以證明孩子的相異性是好的生存策略嗎﹖假如他們的行為與兄弟姊妹不同,是否會引起父母更多的注意,或得到更多的家庭資源﹖據我所知是沒有。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預期兄弟姊妹不一樣會增加演化心理學家所說的『父母的投資』,是否有任何理論上的原因﹖

假如有的話,理論上的推論得到的會是與我們預期相反的結果﹕年紀大的孩子行為愈像弟妹,好處愈多。我前面說過,演化心理學家崔佛士說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因為愈小的孩子愈是無助、易受傷害。」

若是這樣的話,即是說我一開始提出的猜測,一下子就被推翻了﹖

p.131 「獨生子女在社交上也不見得比較失敗﹔孩子不會因為沒有與兄弟姊妹互動的經驗,而導致跟同儕的關係不良。我所討論的研究都顯示,出生別對孩子在家裡的行為有影響……然而,證據顯示,這些行為不能類化到家庭以外的社會情境。」

p.176 「『跟我們預期的相反,』佛加區和狄加模承認說,『我們沒有看到介入法在孩子適應上的直接效應。』從學校老師的評估看來,兩組學童在學校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這兩個應該放在一起看。

p.136 「對於這兩個例外的解釋是一樣的﹕青少年喜歡跟兄姊以及兄姊的朋友在一起。研究者觀察到,生理上已經成熟的青少女,通常都跟年齡比自己大的朋友在一起。」

「蘇洛威說,老大很保守,很不願意接受新的科學理論﹔老么則很可能變成政治上的自由派和異議分子。」

兩個令人生疑的說法。

p.138 「物理學家派克(Robert Park)在他的書《偽科學》(Voodoo Science)中說﹕『科學要保密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科學有問題,怕別人查問。』」

這其實就是我上次介紹過的《我們上了科學的當 / 巫毒科學》。

p.154 「孩子有機會時會不會作弊,跟他在做道德判斷的紙筆測驗上的作答,幾乎沒有關係。米契爾結論道﹕『道德行為的資料並未支持大家普遍接受的心理動力學概念,認為道德與超我(superego)有關。』」

這倒是個大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做問卷調查所得的結果就變成廢物了。

p.157 「當米契爾否認人格有恆常性時,他不但否認了早期的學習有類化作用,同時還否認了人天生會傾向用某種方式做事情﹔換句話說,基因對人格有影響。……我們現在知道,米契爾認為人格沒有先天成分是錯的。但是其餘的部分他是對的……」

應該「基因對人格有影響」。

p.160 「因此,嬰兒的設計者必須在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的風險以及類化不足(undergeneralization)的無效中取得平衡。

但是,只有在心智的儲存空間超出它應有的容量時,類化不足才會是個嚴重的缺點。假如嬰兒心智的儲存空間是無限的——他可以學會任何新的行為型態,並知道在何時、何地表現出來——那麼類化不足就顯得是種安全的策略。」

有些大腦比較簡單的動物,會較為依賴先天的程式﹔智慧較高的動物就有很多活動靠學習而來。

p.168 「最初接觸到的語言是波蘭語、韓語或手語的幼兒,如果後來發現他的生活語言是英語時,並不會學習得比較不好。……孩子最早學的是什麼語言,其實都不要緊,只要是語言即可。孩子很可能碰到家門外的語言跟家門內的是不一樣的情境。」

p.246 「所以,這些不同文化之間的人格差異不是由於基因的關係,也不是透過訓練和模仿而從父母傳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加拿大被香港出生的父母養大,最後會變成加拿大人,而影響他們人格的不是父母的文化,而是他們所生長的社會文化。」

p.267-268 「許多移民的後代常常忘記如何說父母的語言,除非他們在家庭以外有機會用到。他們使用社區語言時完全沒有任何口音…」

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社會的整體語境。香港人學英文難,不是因為家裡說廣東話,而是因為整個社會都是說廣東話的(根據統計,香港按近九成人以廣州話為母語)。只要跟移民外國的家庭比較就知道,華人移民澳紐美加,就算在家中講中文、送小朋友去習字,想小朋友學好中文也難。因為整個社會都是說英語的,小朋友為了融入同儕群體自然就會用英語了。所以,不要以為在家跟小朋友講英文(或者請個菲傭),他們就會學好英文。

由此可知,所謂「英語教學」根本是事倍功半之舉。因為只有老師會跟他們在課堂時用英語,他們平時都是用廣東話的,下課後所有人都是用廣東話的。學校花多少人力物力營造的語境,影響力都不會超過整個社會的語境。某些學校的學生英語講得好,並不是「因為」師資優良,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較多能操英語的學生。

除非你有能耐令整個社會的人大部分改為講英文(或者像新加坡,因為種族混雜有另選共同語的必要),否則很難令整個社會的英語水平提升。教育當然可以讓學生學會英語,但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說得像母語那麼好,這是必須承認和接受的事實。

p.168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目標應該是盡量減少早期不幸經驗的傷害。」

不是因為嬰兒的記憶根本就未發展好嗎﹖我倒有點懷疑這是把「演化」勉強擴大解釋的說法。

p.177 「路徑分析會造成流行病學家所謂的『順從決定的感受性偏見』(compliance-determined susceptibility bias)。」

p.180 「天生的偏見使我們預期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中會有一致性﹔文化的偏見則使我們把這個一致性歸因到學習上。」

p.180-181 「這兩種偏見同時也影響了專家(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的研究和看法。傳統的心理治療是從病人與父母或兄弟姊妹的早期互動中,找出病人目前不快樂的原因﹔這就像是香腸工廠一樣,從香腸中製造出香腸來。心理治療師鼓勵病人重溫和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童年往事,推敲出病人對於這些家庭關係的感覺。病人在這種情況下所講的話,很可能增強了治療師的信念——家庭關係強而有力地塑造(或傷害)孩子的人格。」

這是一種「共同建構」。就像催眠一樣,病人受催眠之餘可能連治療師本身也催眠了。

沙根在《魔鬼盤據的世界》裡就曾提及,美國有個催眠治療師(無意中﹖)引導女孩編出一個「受父親以邪教儀式性侵犯」的故事,致使那個父親身陷冤獄。直到多年後才發現原來那女孩有妄想症,但這個男人的家庭和事業已經完蛋。

可見對於催眠這類手段所得的證據,並不能隨便相信。(英文維基也提及這類問題)(失效連結)

p.199 「心智的模組會選擇性地對刺激作反應……老鼠因為照了X光而嘔吐,但是牠會把不舒服的感覺跟吃下去的食物聯結在一起,而不是聲音或亮光。這個反應機制是設計使老鼠(人類也是)不會再去吃曾經使牠們生病的食物,所以它選擇性地對味道作出反應,從此不敢吃這個味道的東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達爾文式重述。

p.201 「我要了解的是,未成熟的人類心智的適應功能是什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的心會需要完成什麼,才能使他平安成長、生存下去﹖換句話說,就是童年的目的是什麼﹖

我要知道這一點對家長、老師,特別是教育政策制訂者,都很重要。
不要把我們的目的代替了他們的目的。

p.202 「我們的祖先絕對不敢落單,否則就可能變成別人的晚餐。在當時,『數大便是安全』,所以他們都是團體行動。」

即所謂「羊群心理」。
我的問題倒是﹕人有羊群心理也算了,那麼厭惡那些「不跟隨羊群者」的心理,又從何而來﹖

p.204 「孩子學習當地的語言,就跟學習當地的社會行為一樣,是從比他們大一點的孩子身上學習的。下面是德國人類學家艾伯斯費爾德(Irenaus Eibl-Eibesfeldt)描述他所研究的一個狩獵採集部落社會的童年生活﹕

……在團體中遊戲時,孩子學會什麼行為會激怒別人,什麼規則一定要遵守。這個現象出現在大多數人以小團體形式生活的文化中。」

小圈子的起源﹖
我倒是想,方某小時候很少跟其他人玩,大部分時間都對著大人……所以有個幼稚園老師說方某是「沒有童年」的。

p.205 「雖然這個世界有許多的危險,像是獵食者、饑荒、疾病,對狩獵採集的人來說,最大的生存威脅還是來自附近的團體。」

Xenophobia﹖(中文維基譯成「仇外」,其實我覺得「懼外」或「恐外」較妥。)

p.205-206 「珍.古德發現,黑猩猩跟人類一樣嚐血,牠們也會系統化地消滅其他的黑猩猩群。主要的差別是,黑猩猩只能一對一地廝殺,而人類透過科技的幫助可以將競爭對手一舉殲滅。」

「種族滅絕」的起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稀矣﹗

P.206 「這(瀰)可以合理解釋團體內發生的事,但要解釋團體間發生的事,我們就需要『反瀰』(anti-memes)的觀念了。」

不見得,正如種化也是由基因變異累積而來。只要兩個「瀰」有隔離的話,就像隔離的基因一樣,差異會逐漸擴大。

可是,以 meme 喻 gene 的最大問題一向是,兩者的機制太不同。瀰的散播和基因亦不同,瀰演化是近乎拉馬克主義,而非基因演化的達爾文主義。兩個文化間通常亦不可能有真正的隔離。

p.218 「為什麼我們聽到幾百人死於地震時,我們只會聳聳肩,而看到一張受傷孩子的相片卻會流眼淚﹖為什麼喜歡一個人並不會使我們連帶喜歡他所屬的那個團體﹖」

有沒有想起「冷血女」和憤青﹖
(憤青本質上跟「冷血女」沒分別,都是自私,對認為與自己無關者冷淡。所以他們才可以嘲笑完美國九一一、風災是「天譴」,然後又因為莎朗史東問一句「Is that karma」而震怒。簡言之,即是「我是人,你不是人」。)

p.222 「阿茲海默症的一個典型症狀是,患者無法想起他要用的那個字,但仍能跟你聊天,說的句子都非常符合文法。他們會用『東西』、『你知道的』來替代找不到的字。」

p.228 「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會先忘記專有名詞(人名和地名),然後才忘記一般名詞。腦傷病人有時也會出現同樣的病症……對我來說,這種現象表示儲存人名和地名的地方不一樣。」

我不得不想起,中風的失語症狀也是差不多。

p.222 「由於來自各方的不同證據,平克認為語言系統包含兩個可區分的部件﹕可記憶字彙的心理詞彙,外加可聯合或變化這些字彙的一組規則。這個理論與本文有關的部分是心理詞彙。同樣的道理,我認為正常人的心智包含了關於人的心理詞彙,而對於我們已經知之甚詳的每一個體,也有一個獨立的項目列表。」

p.254 「內隱知識,大部分並不會意識到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取得的。雖然沒有人認為關於椅子、魚、狗、手錶或動詞的內隱知識有什麼不對,但是有關人的社會類別的內隱知識卻會讓人皺眉頭——也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相反地,關於不認識個體組成的群體,我們則以規則概括之,於是形成「民族性」的認知和偏見。但「民族性」的認知其實不能反推到「個人」。

p.226 「無疑地,我們也認得出熟悉的聲音。而人類主要是靠視覺來作區辨,所以大腦中有辨識面孔的模組。」

就像相機的 face detection﹖只是人類先進得多。

p.235 「下面是演化生物學家E.O.威爾遜(E.O. Wilson)的紀錄﹕

『你不可能誤認狼群中的首領,因為牠抓頭、抓耳朵、抓尾巴的方式,牠的自信,還有牠正面迎向狼群中其他成員的姿態,你都不可能誤認的。牠不用展露出敵意就能控制牠的屬下。……同樣地,恆河猴中的猴王也是有一套讓別人立即知道牠是王的方法﹕頭和尾巴高高翹起,睪丸下垂,身體緩慢地大動作移動,眼光銳利地掃過經過牠視野的猴子。』」

p.236 「猴王毫不遲疑地監視著牠統御的猴子,是牠宣示地位的方式。在權力階層中,眼睛直視對方是一種挑戰。假如兩個個體(無論是猿、猴或人類)目光交會,位階較低的一方會馬上低下頭,移開眼光以示臣服。假如繼續維持目光的接觸,就等於送出了挑戰書。」

想起電影那句﹕「啤咩呀啤﹖﹗」嗎﹖(我猜這其實是「睥」字)

我倒是想起老師跟學生,我常說有威嚴的老師是天生有個「格」,並非能輕易學來。其實他們的「格」是否就跟猴王一樣﹖
在下一向不喜歡跟別人有眼神接觸(又是自閉﹖),看來要向猴王學習,才可以管好學生﹖(反正學生一向被稱為「馬騮」)

p.239 尼基這隻黑猩猩,明明只排第三,但竟然可以靠謀略先後把老大老二趕下台。這難道不證明了黑猩猩也有智慧﹖

p.247 「社會化是由魚類游泳、同類的鳥會一起展翅高飛的機制所流傳下來的。人類的版本當然比較精緻(添加了一些新的裝飾品),但是提供的動機仍然一樣——跟我的團體成員一起,做團體成員所做的事。」

大屠殺的精神構造﹖

p.247 「一個孩子必須學校如何在社會中舉止恰當﹔怎樣的行為才不會被別人嘲笑、捉弄或避之不及。」

反之是否社教化不足之過﹖

p.248 「孩子跟其他孩子交談時會用略有不同的詞彙,但跟大人說話時卻不會。遊戲團體的語言常會有髒話在內﹔這些字不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在父母跟前也不敢用。」

在香港恐怕並非如此,因為香港的孩子很容易從父母身上學會髒話,「潮語」才符合這描述。

p.251 「類別的一個心理效應是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類別的平均數不只是最典型的,也最有吸引力。」

p.257 「社會化主要是內隱而非外顯的學習,而這個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儲存各種不同社會類別成員的行為。

這些儲存的資訊會被平均,類別機制會以這個平均數來形成刻板印象,而忽略統計學家所謂的『界外者』(outlier)。社會化系統利用的就是這些『原型』(prototype)。我認為,孩子的社會化不是模仿某個特定的人,而是裁剪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原型』的行為。」

p.259 「人類的問題是,一個人可以屬於好幾個不同的類別,而類別又取決於社會情境。……根據澳洲社會心理學家特納(John Turner)的說法,這種『自我分類』(self-categorization)會使她偏向自己的社會類別,並用這個社會類別去設定自己的行為準則。根據我的理論,她用來做行為模範的,是根據自己在社會類別中所收集的公共資訊處理過後而得到的原型。」

潮流次文化可能就是來自這種自我分類下的原型。

p.260-261 「…原始社會通常都規模很小,孩子不多,沒辦法依性別分類。所以當男生和女生一起玩時,性別差異的行為就很少。但是在農業社會中,當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多到足以形成不同的團體時,性別差異的行為就非常顯著。」

還要加上文化的影響。

p.261-262 「人類甚至可以認同一個主要是陌生人組成的團體(例如共和黨和民主黨)。他們甚至可以在不知道有誰在裡面時,就認同那個團體。」

民族、政權與之。

p.262 「珍.古德描述她所觀察的黑猩猩分裂成兩個大小不等的團體時,大的團體不停騷擾小的團體,有系統地把小團體的成員一個個抓出來痛毆成重傷,最後全數殲滅。牠們本來屬於同一個團體(牠們彼此熟識,曾經一起玩耍,一起覓食),但這不足以改變被殲滅的結果。當推擠變成打擊時,團體的認同就超越了關係系統。」

人類也差不多。

p.263 「善心的索馬利亞人」

應為「善心的撒馬利亞人

p.263-264 「在打群架的動物中,如黑猩猩、人類和螞蟻,大的團體可以把小的一舉殲滅。因此適應在大團體中生活的個體,有演化上的優勢。」

既是大屠殺的起源,亦似乎跟中國文化習慣的差別對待(親疏有別)有關。

p.265 「我其不是完全缺乏順從的動機,只是很弱而已。後來我或多或少還是被社會化了。不過,我懷疑我的情況其實是學習如何『不』怎麼做,以避免社會處罰。」

也是方某的寫照。

p.267 「…這些相似性有部分是遺傳的。對死刑的態度或看法的遺傳性有50%,對宗教的態度是46%,閱讀書籍則為37%。」

這一點真是耐人尋味,儘管我父母對宗教真的不太固執,但我看書應該歸因於基因﹖

p.268 。「遊戲團體用傳承兒童遊戲的同樣方式傳下了語言和習俗。小的孩子從大的孩子身上學會詞彙和遊戲規則。這些遊戲、語言和規則可以好幾百年都不變。」

「兵捉賊」、「紅綠燈」之類便是例子。

p.269 「這些不同的行為或信仰大多數是次文化中的一種,而說話者是屬於這個次文化團體的。」

p.272 「這個例子(復興希伯來文)顯示出,當同樣理念的父母聚在一起時,他們的力量有多大﹔他們可以改變一個孩子。這個方法在社會化的其他層面也有同樣的功效。阿米胥人(Amish)和胡特爾社群不准孩子上外面的學校,只能上他們自己的學校,以免被主流文化所同化。一般的美國父母在決定住哪個社區、送孩子上哪所學校時,做的也是同樣的事,只是沒有這麼戲劇化而已。」

p.308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的確有長期的效應,但是這個效應是間接的﹕透過社會化系統。父母可以決定孩子在哪裡、被誰社會化。他們決定了孩子所處的社會、成長的文化,以及就讀哪一所學校。就某種程度來說,父母甚至決定了孩子會變成哪個團體的成員。」

名校的起源﹖
另一點倒是,作者沒聽過的「孟母三遷」。

p.275 「我常看到球員(高爾夫球)在最重要的關頭失誤,有時也看到他們把情緒顯露出來。但我從沒看過有人氣到折斷球桿。普來斯平常是個很容易相處的人,從來不失去他的『酷』。但是團隊比賽引發出比個人賽更高的情緒,即使這個團隊是由六個不同國家的選手臨時組成,有些人甚至在比賽開始前都不認得對方。」

所以分組好﹖(於是大家都愛分組,例如學校的四個「社」)

p.280 「艾胥的實驗有時稱為『團體壓力』實驗,但並沒有真的對受試者施加壓力﹔那些假的受試者只是被動地坐在那裡,不苟言笑。這個壓力是來自受試者本身,因為他想要跟別人一樣,他會屈從於團體一致的錯誤答案,最後自己也給了錯誤的答案。」

有沒有想起狂熱民族主義和迎火炬活動﹖
還有﹕「自我審查」

p.281 「就如演化心理學家寇克派屈克(Lee Kirkpatrick)和艾力斯(Bruce Ellis)所指出的,贏得團體的接納和在團體中爬到高位不是同件事,甚至作用的方向相反。『可能會高處不勝寒﹔爬到了了頂端會很寂寞,因為劇烈的競爭會使你失去很多朋友。』」

p.282 「一個專門欺負弱小的孩子不會受到歡迎,所以許多發展心理學家都以為他們的自尊一定很低。但是他們沒有﹔那些具有攻擊性的成人也沒有缺乏自尊。喜歡打人的人在團體接受度上可能有負回饋,但他們的統御階級很高,而這個正回饋補償了很多負回饋的感覺。」

「~~無敵是最寂寞~~」﹖
可堪對照的還有一個很有愛心、又受歡迎,但官運不見得特別好的前民政總署署長。

p.282 「實驗結果再度支持了『地位和接受度是不同的』的假設。覺得自己地位比別人高的受試者,比一般人更有攻擊性﹔覺得自己在社交上被人接受的受試者,攻擊性比一般人低。如寇克派屈克和他的同事所指出的,只有對那些可以欺負得了別人的人,攻擊性才是一項有用的策略﹔也就是有自信可以打敗對手的人,才敢有攻擊性。反過來說,對於那些認為自己的社會接受度很高的人來說,攻擊性的代價太大,會弄壞他在團體中可靠、合群的好名聲。」

那麼團體壓迫呢﹖群體欺凌者也包括地位較低的人。
是否有地位高的帶頭,大家融入團體後認為自己沒責任﹖
如果團體裡沒有一個地位特別高的,是否就不會集體欺凌﹖

p.283 「在操場上有高地位的孩子是因為他體型大、力量強,但是他在課堂中可能因為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而地位低。」

技安和出木杉﹖
抑或,這也是破壞搗蛋鬼的一個方法﹖

p.283 「有二十五年的研究發現,孩子在都是好學生的班上學到比較多的東西,原因是對學業成就的態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孩子透過社會化習得這些態度。」

如果是這樣的話,即是我根據 big fish small pond 推論的看法並不正確。

p.283 「地位系統和社會化系統的內在鬥爭,其實是受到社會化的影響。跨文化心理學家將世界分成個人型(或競爭型)及合作型兩類。……艾胥的團體順從實驗在許多國家都做過,那麼結果支持了這個區別﹕在合作的文化中,順從度很高。」

這才是「民族性」的根源﹖

p.288-289 「現在的問題是,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經驗會不會有長期的效應﹖為了要讓你相信地位系統有我所說的力量,我需要提出證據,說明孩子跟同儕在一起的經驗(這裡指的是攻擊性和統御性)的確會對人格產生長期的效應。」

p.290 「他們發現的是另一個想不透的現象﹕老闆給多少薪水並不是依照那些人成年後的身高,而是青春期的身高。……他們發現,薪水最高的人不一定是那些在三十歲時身高最高的﹔是十六歲時最高的人。」

「這無法用童年的健康差異來解釋,也與受試者父母的社經地位無關。在他們檢視的所有因素中,最有關係的是高中時課外活動的參與程度,尤其是體育活動﹔這大約可以解釋三分之一的青春期身高效應。請注意,參與體育活動需要具備體型和力量的優勢,而高中運動員通常在同儕中地位較高。」

p.291 「在受過訓練的觀察者評估下,早熟孩子的『自我接受度』(self-acceptance)得分較高﹔相反地,晚熟的孩子很渴望給人留下好印象、緊張、不停地說話,出現了瓊斯形容為『尋求他人注意力』的行為。」

這似乎又出現了文化差異。需知道在中國有權勢的人,並不見得長得高。
鄧小平出名矮,曾蔭權也比較矮(其弟曾蔭培高得多,則成為前警務處長)。反而董建華算是長得高,卻不受歡迎。
更有趣的是,上次特首選舉,泛民主派推舉參選的也是看來跟曾蔭權差不多矮的梁家傑,而不是長得高大的余若薇(儘管後者是公民黨黨魁)。
可見「牛高馬大」在中國並不見得是優勢,除非你走「武」這條路,但中國的主流是「文」。

著重體育是美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的習慣卻是鬥智(例如下棋,中國體育亦以體操、跳水、乒乓球之類著重靈活者佔優,而不是足球賽跑之類鬥力的)。連中國兵法(如孫子)也強調力敵不如智取,與西方兵法著重力量大為不同。所以得到權勢的人往往不是靠「食力」,而是靠「食腦」。

p.292 「要在擇偶上做出明智的選擇,這個女生必須知道自己在擇偶市場中的地位。假如她高估了自己,她可能拒絕了一些不該拒絕的機會,而機會稍縱即逝,不會再來﹔假如她低估了自己,她可能跟第一個上門的男士結婚,錯過了更好的人。演化心理學家鄧巴注意到,配偶地位高的女生多半很年輕就結婚了,這表示那些還沒有找到白馬王子的女生在等待,說不定理想伴侶晚一點就會出現。但是時光不留情。」

這是港女研究﹖

p.293-294 「在求偶市場或決定團體中的地位時,關鍵的不是你如何看自己,而是別人如何看你「當你長大後需要選擇一個好的人生策略時,你最需要的訊息是別人如何看待你。」

p.297 「被別人行注目禮會使你比較有自信,比較敢在團體中發言。……受試者接受到這個影像直接注日的次數越多,他愈勇於發言。目光注視到受試者的時機並沒有關係,是誰在注視他也沒有關係,只有被注視的次數有關係。在我們的意識層面之下有一個計次器,定決定了你在開會時會一言不發,還是你會說出一些將來會後悔的話。」

儘管方某經常說了話又後悔,但恐怕跟被注視沒有關係,只是因為對社會潛規則的不知不覺。

p.299 「這個能力發展得很慢,從事不會非常準確,而且有些人的這個能力比別人好,但是大部分的青少年及成人都知道別人對他們的反應為何。我們通常會知道跟我們講話的人喜不喜歡我們、重不重視我們,或覺不覺得我們很性感。」

我就是能力很差的那類。

p.301 「如果沒有心智閱讀機制,我所提出的系統效果便不會好。它可以仰賴目光注視及個體在統御競爭中輸贏的次數,但是你幾乎無法依賴這些去制定出長期行為的修正模式。因此,我不認為沒有心智閱讀機制的動物,會有跟人類地位系統一樣的心智器官。」

p.305 「結果是當唐諾想要讀在你的心智資料庫中所登錄的他的訊息時,他會看到跟喬治看到的不一樣的資訊,尚跟強納森也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他們沒有得到同樣的社會回饋,因為在你的系統關係(按﹕應為關係系統)中,他們是不同的網頁。我們的關係系統對人的差異的興趣,遠大於人的相似處。」

「所以,起初一點點的差別,以後就會愈來愈大。」

p.306 「塑造人格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這個事件所帶來的持續性經驗。」

作者以「地位系統」解釋同卵雙胞胎性人差異。

p.311 「簡單地說,這就是演化的兩難﹕我應該盡量想辦法成功,即使犧牲團體成員也在所不惜﹖還是我應該盡力去支持、保衛我的團體﹖我的目標是盡量使我的基因傳下去,假如團體不存在了,我的基因也沒有存活的機會。」

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利用的漏洞。
(因為在一個「民族」裡的基因差異,其實往往大於「民族」之間的基因差異。民族作為一個「基因共同體」,其實沒有說服力。)

p.316 「絕對不要告訴別人我們需要什麼,永遠都要說這樣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亞當.史密斯)

自由資本主義的要義。

p.317 「所以地位系統搜尋由他人提供的自我知識的線索,然後藉以做出長期策略,使個體只在有機會贏的地方去競爭,盡量避免到別的領域去比賽。結果,個體會尋求還未被佔領的地方﹔他在別的領域變成專家。」

這正是我所指的「生態區位」(niche)。

p.335 「鄧巴和他的學生聽別人談話,發現三分之二的談話時間都花在『社會新聞上,誰對誰做了什麼』。這些談話的人都不在談公事,而是在談別人的事,他們在交換儲存在人際關係資料庫裡的那些訊息。假如我們大部分的談話內容是來自關係系統,這就表示關係系統占據我們大部分的意識思想,所以是我們可以提取到的記憶。」

這即是所謂「social」(社交),就是交換「八卦」的行為。亦是之所以有人「用八卦做人情」的原因。
這亦反映了,不「八卦」對建立人際關係可能是不利的。

p.344 「假如你改變團體看待這個孩子的方式,而這個改變既確實又持久,結果就會導致孩子人格的改變。」

p.345 「被排擠的孩子通常會聚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團體——大部分的情況是反社會團體。」

這點尤其值得教育工作者留意。這也是我不喜歡分 banding 的原因之一,因為有一批學生感覺被「遺棄」了。如果得不到恰當的誘導,他們反而會自我放棄、越來越差。

p.346 「雖然我的理論原則上是可以驗證的,但是執行上的困難和道德議題卻不容易解決。研究者不太可能找到又快又容易的檢驗方法。然而,或許這個理論可以提供一個觀察人格發展和社會行為的新方法。這個觀點可以使我們更容易了解既有的研究,並為未來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策略。」

p.348 「學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表現有什麼不同,但他們就是傾向於偏往他們期待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潛意識的實驗者偏見』(unconscious experimenter bias)。」

「想出新理論的人,是最不該去驗證這個理論的人。一個新理論應該由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獨立研究者來驗證。這也是化工﹕提出理論的和驗證理論的,應該由不同的人來做。」

亦即是說,心理學也應該像物理學般,理論家與實驗家分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