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0月 30, 2021

讀懂孩子的情緒話


楊俐容等《讀懂孩子的情緒話﹕小孩不暴走、家長不失控的好EQ養成法》,台北﹕尖端,2018

又是有明確目標的閱讀。(笑)
抱歉本文並非內容介紹,畢竟看網頁也有簡介,看目錄就知道書中討論了哪些兒童心理問題(當然包括給家長的建議)。而且心理互動這類內容非我所長,更沒資格評論專業人士的建議是否適合,所以也沒甚麼評語好講。不如就只講講自己對「家教」的大致感想。

正如書中所指,「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的父母越來越多」(#847),不過這某程度上也是因為家長教育跟不上法律規範所致。舊時社會,父母固然不懂兒童心理、管教也是高壓為主(基本上就是體罰)。雖然也不理想,但至少不至於「不想管、不敢管」(充其量是「不懂得管」的「不會管」)。因為那個年代「沒家教」是很嚴重的指責,父母一般都不希望被人覺得孩子沒家教。方媽媽這位自認「也是方太但不懂煮菜只懂打仔」的緊張大師就是例子。

社會進步,不容虐待兒童,體罰因為物理上「顯而易見」所以一概被視為虐待而禁止。雖然家長體罰其實並未完全禁止(被禁的主要是教師,畢竟不是親生的,體罰更易被濫用),但也普遍被視為一種「不文明」的教養方式,一般父母都有忌憚變成「不敢打」(諷刺的是,真正虐待兒童的家長,根本不會理這點繼續打,只會怕被發現,把傷痕留在不顯眼的地方)。可是家長教育又不普及(至少社會其實不可能要求家長「考到牌才生仔」),家長只聽坊間「專家」叫「不要打、好好談」,但又學不到和平管教的有效技巧,於是就變成以「自由」為名「不想管、不敢管」的「沒家教」父母。

在下對體罰的看法沒那些「進步」的朋友那麼負面。家長如果可以不打,當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沒其他辦法,家長用打來管教,還是比不管教好。正如可以不罰就行,當然沒人想罰,但總可能有罰的需要。體罰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作為一種懲罰方法」本身,而是因為體罰往往在家長脾氣暴躁時實施,容易變成發洩情緒而非教導。這樣孩子沒有真的學到正確的做法,只知道你不高興。可是以此批評體罰亦有偏頗之嫌,畢竟就算沒體罰、不打在身上不代表就沒問題。就算用最「文明」的懲罰方式,也可以是(斯文地)發洩情緒和報復、甚至製造恐懼,不代表就是善導。「精神虐待」比「身體虐待」更厲害、又更難發現。

所以問題的重心應該是「怎樣罰」。體罰作為一種懲罰方法,如果是有程序、有節制地使用,跟「責備一頓」、「自我反省」或者「罰今晚不准玩遊戲機」並無本質上的分別。舉個例,小孩不小心打爛一隻杯,家長如果有耐心解釋打爛東西有何問題、有教導他如何避免打爛東西,用手打他幾下手板讓他記住教訓,不見得是虐待。反之你為這樣的小事大發雷霆,罰他一星期不准玩、或者寫自我反省一千字,難道只因為不打人就是文明、不算虐待嗎﹖

這裡要強調,在下並不是說打小孩好。我只是說可以不打最好不打,但就算打也比不教小孩好。前面提到「好好談」,能夠做到固然最好,但小孩也不是一開始就懂得聽道理,就算聽得懂道理也不代表願意聽道理。那麼遇上僵局,即場可以怎樣做﹖

作者們說的這番話當然沒錯﹕「親子不是買賣關係,教養不該談條件。『談條件』會讓孩子學會逃避、推託自己的責任,而且什麼事都想討價還價。以談條件來達到目標的利益導向,可能會形塑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這不是父母所樂見的。此外,當孩子另有所圖時,可能會使出渾身解數測試父母的底線,以違抗爸媽的指令來達成目標或換取他要的條件。最後看似達成共識,其實孩子學到的是另一種狡詐。」(#895)

可是,學術上的理想狀況到了現實環境往往未必管用。就算你想很「正向」地管教小孩,如果他看穿了你其實不能強制他做事(你要保持理性、正面嘛,就算鬧僵了你也不能/不敢打他、甚至連令他恐懼的事也不能做,因為專家說會令他有童年陰影,你也不想他怕你),既然是兩個平等的人,只要他堅持不理你就沒辦法了。那麼他又何必要聽你的﹖

(你跟老闆也是兩個平等的人,但你不聽話他還可以炒了你,所以你會聽他的。小孩無論如何好說歹說都不聽話,你可以怎樣﹖不讓小孩吃飯或者把小孩趕出家門,那是疏忽照顧+虐待,而且可能比體罰更邪惡。畢竟僱主僱員還有選擇,但父母和子女彼此無法選擇,所以才成為死結。)

換言之,社會叫家長不要打小孩,卻沒有告訴家長,如果有些事情是小孩必須做,他卻抵死不肯做,你如何能不用有負面後果的方法,就讓他聽話﹖現實上有些家長真的做得到,正如有些老師/上司也能不用責備或強制手段,就讓人服從。但這其實是很少見的質素,否則這種上司就不會那麼受歡迎了。做不到這地步的家長還可以怎樣做﹖卻鮮少有人顧及。

人夾人緣,不同性格的家長和小孩互動錯綜複雜。如果有人能提出廣泛有效的方法,讓家長不用頭痛,他大概不是發了達、就是等著拿諾貝爾和平獎了(也會發達,因為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

作者們以學理和經驗,提出一些面對小孩鬧情緒時,家長應注意的地方(當然首先就是自己不要情緒失控吧),還特別提出建議採用和避用採用的應對方法。當然這些建議效果有多大,就非方某現階段可以評價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aetyMP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207第二章分心不是他的錯。學前兒童(3~5歲)需要10~13小時,學齡兒童(6~12歲)則以9~12小時為佳。」

怎睡到12小時那麼多﹖我自己小時候也睡不到吧。

#843第八章我不是故意唱反調「媽媽惜惜﹗」

這是廣東話,香港人一般寫成「錫錫」。當然「惜」可以反映到愛惜之意。

#847「下次就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以更強烈的方式來「」,讓父母就範」

這也是廣東話「扭計」的「扭」吧。

#956第九章「因為沒有經過仔細思考,所以很容易反應過度,當碰到人際衝突時,就會不假思索地出手打人或出口罵人。」

這說法似乎跟文首的個案扯不上邊,如果是因為沒想清楚、衝動打人,事後應該會後悔而非堅持吧。

#1375心理師的話「世界越快,心則定。定心,其實就是專注。在這個容易分心的年代,協助孩子從小養成專注的習慣,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李筱蓉 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很幸運可以和這麼多位厲害的臨床心理師一起寫作出書,期待看過這本書的每位家長都能從書中找到與孩子相處最舒服的方式。」

前面是李心理師的話,後面其實是下一位心理師的話(雖然都是姓李),應該開新段但漏了。

星期六, 10月 23, 2021

教小孩理財﹖


Arun Abey, Andrew Ford《多少才夠﹖》(新編版),劉凱平譯,台北﹕天下雜誌,2021
Rachel Richards《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戴至中譯,台北﹕時報文化,2021

同樣地,是「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方某從來不看,現在才為了教小孩理財看的書。(謎之聲﹕又會不會看得太早了﹖)

《讓可愛的錢自動滖進來》的作者聽起來來頭很猛,是廿七歲就賺夠了被動收入可以退休,之後當理財顧問。這本書是教人跟著做的,利用儲蓄、區別債務、投資、減少預繳稅、保險等方式達到人生目標。當然如果你要學她廿七歲退休的話,支出大概要壓縮得十分厲害。之前的方某儲蓄再多,也不至於有那麼多被動收入,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多少才夠﹖》作者也是理財顧問,他們認為理財規劃重點不是「買甚麼投資產品」而是人生規劃,「其實是為他處理生活」(#146)。現代社會很富有,但很多人都不快樂。作者指出不斷賺錢不能令人快樂,反而是快樂的人會變得有錢。搞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才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理財。(《多》的譯者就提及,巴菲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和理財原則完全一致。)所以本書講的不只是投資,也包括心理學。知道自己生命中甚麼最重要的人,就會知道「多少才夠」,否則多少都不夠。

兩書比較,我認為《多》比較合用,因為真的討論如何培養小孩的價值觀。《讓》內容比較針對美國人,他們好像真的不懂儲蓄要人教。於是要「分四個桶」定義不同需要的儲蓄,甚至要逐步教讀者,哪些債務要先還、哪些儲蓄要先滿足、美國各種退休公積金計劃應該怎樣選。(有那麼多人拖欠那麼高息的信用卡債,究竟是真的不懂﹖還是像粵語殘片當棉被的人一樣,是別無選擇﹖) 可是對於習慣高儲蓄率的華人,還要學作者「分四個桶」儲蓄不是太麻煩了麼﹖

兩書作者對房地產投資的看法也有不同。《多》的作者認為台灣人(香港亦然)太著重房地產,而房地產回報率通常低於股市,但仍認為自住房貸作為「迫人儲蓄」的工具仍然很有用。《讓》作者則認為房貸只是「最不壞」的債,因為買樓太多隱性支出,除非長期持有並自行增值(例如自行維修裝潢),否則並不值得。於是《讓》的作者幾乎只會叫你投資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

不過《讓》對股市分散投資的實戰討論,在下也覺得有幫助。不過那就不是教小孩理財的事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7uBOPhttp://moo.im/a/fhmFSV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多少才夠﹖》

#158專訪作者「我在澳洲某次演講完,有個聽眾來找我,說他以前就是商務法律師,二十四歲決定放棄法律,改行當詩人。我以為詩人不能賺大錢,但他的財務狀況卻很好。他的詩集不賣錢,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場合都需要講話,像是婚禮、喪禮等,他於是替人寫講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賺了不少錢,每年有十萬美元收入。」

用來印證作者「不是有錢令人快樂,而是快樂令人有錢」的論點。
當然要找出自己嗜好和長處如何能賺到錢,也不是易事。

#425第二章「精神治療醫師史帝芬.簡金森(Stephen Jenkinson)則認為,金錢會撩撥人類的「史前欲望」、對安全與富足的渴求,以及永遠無法滿足的焦慮。金錢可以讓各種不可思議的複雜情緒及行為浮現出來,從貪婪到痛苦、傲慢、妒忌、背叛,以及強烈的欲望。這些騷亂讓傳統經濟學家為錢所下的定義「交換的中性媒介」,成為一個笑話。事實上,威爾森說得好,她認為與金錢相關的情緒,可不像法定貨幣的概念那麼單純。」

經濟學家或者一些喜歡談論經濟學的人,很容易會把理性人假設當成是現實。事實上人類對金錢或賺蝕有很多心理反應。這也是行動經濟學告訴大家的非傳統知識。

#439「艾琳的故事說明了同儕可能帶來的龐大壓力,特別是當小集團裡有成員相互排擠以爭奪地位的時候。這個現象代表大家的行為有多麼容易被別人的期望左右,而非來自內心的決定。」

亞斯伯格在這方面弱一點(所以不介意與人不同),但不代表沒感受到那種排擠的壓力。

#457「傑.迦納(Jay Garner)是個作戰經驗豐富的軍人,被指派接管伊拉克戰後辦公室。伍爾德在書中描寫,迦納首度在白宮簡報任務時,向總統及幕僚報告:「我帶領的小組在伊拉克負責九項任務,其中有四項完全超過我方能力所及,包括解除大型毀滅性武器、打敗恐怖分子、重整伊拉克軍隊以及重整伊拉克內部的安全系統。」迦納報告的時候,總統僅頻頻點頭,沒有人打斷,即使迦納在簡報中直言,他無法為伊拉克戰後的關鍵性任務負責,特別是包括當初美國決定出兵的原始動機,因為他的小組無法勝任這些任務。可是,迦納的關鍵諍言卻只被與會人士當成耳邊風。」

決定介入阿富汗時似乎也是這樣。

#465「「拉警報的人」有可能被貼上標籤的危險,足以讓好人卻步,即使他們的所做所為完全正確。……幾乎所有拉警報的人都表示再也不會那樣做了。因為下場不是被炒魷魚就是打入冷宮、受到孤立或是被指派閒差。許多人因此而開始酗酒或是憂鬱症上身。如果這就是站出來的代價,難怪會有許多人寧可選擇追隨團體,過著從眾的生活。」

感同身受。所以才需要有吹哨者法為他們提供起碼的保護。

#482「當你小時候問父母賺多少錢的時候,他們是否以相當開明的態度回答?」

老媽就是相當開放地(甚至打開存摺)說明錢有多不夠用,其實幾歲小孩看不明那堆數字的,只會感受到「錢真的很不夠」。

「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和孩子談性教育要比談金錢教育還自在一些。」

明明很多家長避性而不談。

#505第三章「樂透贏家在中獎之初,確實會經歷飄飄然的快感,但它消退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幾週之內,生活將又回到原點

我想重點其實不是那筆錢,而是那筆錢可以為你做到甚麼。例如你拿它去買奢侈品,當然沒多久就沒提供快感的功效,但那筆錢也可以是為生活提供安全感,那卻是長遠的。

「如果實現自我是人生的最終目標,為什麼不以此做為重大抉擇的評估依據?」

黃子華有云:因為大部分人的都是「潛能」而非「浮能」,潛能和自我、人生目標都是要尋找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怎樣活,於是就由旁人或廣告告訴他們。

#608「在教育大眾重視儲蓄方面,銀行曾經扮演關鍵角色,在放款授信業務上相當謹慎,還會鼓勵借款人儘快償還貸款。短短數十年間,社會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

也不全是銀行的責任,那年代沒有量化寬鬆大量放水。銀根不夠,存款利率也高,所以銀行還經常打廣告叫人存錢進去、連小朋友的利是錢也不放過(還向小存戶送個小錢罌)。現在就只會叫你去借錢,全因銀行錢太多,而可賺錢的機會太少。這方面銀行有部分責任,但更大的是央行的責任,因為大環境是它塑造的。

#625「買到渴望已久的東西,為什麼更失落?」

如同同姓師妹某年生日的感想,好想等待生日比生日當天還快樂。我答她,因為「期望」才是最快樂嘛。

#651「最重要的是,導致消費主義盛行的羨慕與妒忌等反應,就是現代式思路所造成的。比如,我們原來很可能領有年薪六萬元並過著快樂的日子;直到有一天,當我們發現家人或是鄰居竟然做著更輕鬆的工作,還能領十二萬美元年薪時,也許就快樂不起來了。對於會受物欲激發的人而言,一旦發現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其內心對話被啟動以後,會愈來愈大聲且難以停歇。」

此言謬矣,跟人比較、想取得優勢,是本能。反之,你一是要很欠智能(如弱智)、一是很有智慧,才不會(不懂得,或者懂得不)跟人計較。與人比較其實不是「物欲」的問題,套佛家概念,是「分別心」的問題。分別心太重,就算不講物質,你也會跟人「鬥虔誠」、「鬥黃」之類的。

#659「史瓦茲根據席娜.伊安格(Sheena Iyengar)所做的調查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大賣場僅販賣六種果醬時,果醬銷售量是販賣二十四種果醬時的十倍。同理,當儲蓄退休金的方案愈來愈多,人們儲蓄的意願反而下降。」

所以強積金提供「預設投資策略」才重要,否則有些人認為太麻煩就乾脆不去搞。

#881第五章「本書進行過一個實驗,請學生做些簡單練習,比較從各種物質享受中得到的愉快,和從事活動所帶來的長期喜悅。」

似乎是「本書作者」。

#896「今天的孩子很容易以為錢會源源不絕地從牆上的機器裡、或是超市結帳員變出來。」

不奇怪,方某小時候也曾以為「政府會每人發一張卡(提款卡),然後拿去銀行那部機器插進去就會有錢跑出來」。

#939「如果將這筆錢投資,以年均報酬率五%的月複利率計算,每天需要存下來的錢就減到三美元。換句話說,只要每天少喝一罐汽水,就已經往擁有自己汽車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汽水有一罐三美元那麼貴﹖

#961「最好的方法之一,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創意及適應力,這些能力在現今的職場會比其他傳納技巧有用。」

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傳納技巧」是指甚麼﹖就算當錯別字我也想不出原文是甚麼。

#987「高中時代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很幸運碰到教學生動的優秀老師,特別是經濟與歷史。」

這次譯者沒錯,是我錯,因為第一眼見到時想了一會為何要「教—學生—動」﹖(#兒子生性)

#1046第六章「在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企業所產生的報酬率如果低於銀行存款利率,企業終究會失敗。」

所以為何經濟不好的時候,聯儲局就推低利率。

#1093「從進入美國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向分析,發現和早年毀掉牛頓的南海泡沫幾乎沒有差別。隔了這麼久,有史以來最經驗豐富、受過良好教育、善於使用網路、通曉投資理財的一個世代,竟然完全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如果賺錢那麼容易,世上就沒窮人了。

#1150第七章「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考慮到現金的回報率及投資組合的風險之後,投資報酬率若低於七%時(等於初期投資價在十四萬美元以上),相對投資人所承擔的風險來看就不能算是理想的報酬率。」

正如作者在上一章所示(一般人投資股票型共同基金的年均報酬率只有4.48%),要達到7%的回報其實很不容易。

#1157「在第一個問題會選擇較確定的選項A;在第二個問題則會選擇賭博的選項B。」

作者指學者研究發現人們對收益希望確定(第一條選項A)、對損失卻寧願賭一鋪(第二條選項B)。我相信研究結果如此,但抱歉那不是我,我會寧願有確定的損失,總好過冒損失更大的風險,這其實也是保險的邏輯(以確定的付出/損失預防不確定的風險)。

#1210「投資人檢視投資績效愈頻繁,就愈可能做出不適當的短線決定。」

令人疑惑的是,那麼積金局還應該叫人每年注意投資表現嗎﹖(當然在下一章,作者指出每年檢視所產生的「雜音」少得多。)

#1255第八章「有哪位基金經理人真能做到的話,那是純屬意外而絕非其本意。」

經理人的「本意」當然也想成功預測未來賺大錢,應該說成功預測並非其「本事」。

#1276「二次大戰期間,南非有個戰俘對機率有濃厚興趣,據說他曾丟擲銅板一萬次,想確認看看正反兩面出現的機率是否真的會是一半,結果是真的。他把每次丟擲的結果記錄下來,很驚訝地發現連續一樣的最久紀錄是五十六次。」

機率再微的事,時間一長就有機會出現。

#1374第九章「艾金克里森(Elgin Crescent)」

Crescent是一條半圓形的弧路,在香港一般譯成「道」、「路」或「街」都可以。正如應該沒人會把Street音譯的吧。

#1768-1782第十三章「當傑福的女兒在兩項學科競試中獲得全洲首獎、取得醫學院入學許可時;比樂受到激勵,告訴傑福說他也想要念醫學院。……比樂九歲時,贏得了最佳進步獎;畢業前一年,每門功課都是第一名,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

那不是童工嗎﹖不犯法﹖

《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

#1341 第四篇14.退休「retire-ment」和「simp-lified」都是在紙本書跨行才需要的連字號,電子書不需要。

星期六, 10月 16, 2021

假裝是個好爸爸


Michael Lewis《假裝是個好爸爸》,陳重亨譯,台北﹕時報出版,2017

也是現在應該很有用的書(偷笑),而且看書名就知道作者很搞笑。

作者是知名作家,最知名的作品可能是介紹落後棒球隊如何以科學逆轉勝的《魔球》,不只拍成電影,而且方某在其他討論統計學的書上也看過介紹(否則很少看戲的在下大概不會知道有這個故事)。不過在下找到更有興趣的似乎是另一本《第五風暴》,借侵總統接任的混亂為背景,介紹聯邦政府公務員的重要工作,甚至奧巴馬夫婦買下版權改拍成Netflix紀錄片(還找上《阿當話你知》的Adam Conover當主持)。

扯遠了,回到本書,本書其實是作者於生下三個兒女期間,為雜誌寫的專欄結集。作者以惹笑的筆觸,記錄和老婆仔女相處的苦與樂。(可惜維基百科載,二女Dixie於本年五月遇車禍身亡。)

由於懷孕的是女人,所以生產時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為免被人覺得沒貢獻,在老婆旁邊只能像日本特攝片那些嘰嘰一樣郁動「扮」搏鬥中。新子女陸續出世後,母親要集中照顧嬰兒,父親就負責照顧較大的孩子。所以作者自嘲逃避了照顧新生兒的麻煩,只是「假裝」好爸爸。於是中文版改了個很抵死的副題﹕「抓住上場好時機,老婆小孩都愛你」。

而無論你自以為做了多少,別人(包括但不限於老婆)總會認為你做得不夠。作者甚至提出了幾條定律﹕

「你要是不知道老婆在生誰的氣,那肯定就是你!」(#303)

「如果你看不出有什麼問題,那麼問題就是你。」(#451)

「要是發現大家都在笑,但你不曉得他們在笑什麼,那一定是在笑你。」(#544)

「要是在教養孩子時你不感到麻煩、困擾,覺得它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那很可能就是你做錯了什麼事,而且有可能把你的孩子搞得一團糟。」(#1095) 

生了二女,又要應付大女的嫉妒。雖然用盡各種方法教導利誘,但這種妒忌心是天生的,始終避不掉。據聞方某很小的時候,老媽問要不要弟妹,我也回過很難聽的話。但正如作者的大女,其實第二天早上就忘記了。小朋友當場是會很不禮貌,但兄弟姊妹關係如何,還是看日後每天的相處。而無論你有多擔心,他們總會有自己成長的方式。

不過為求傳神,譯者使用了一些台灣俚語,例如「沒心情跟他五四三」(#917),不查一查還真的不知道在說甚麼。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15enyS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星期六, 10月 09, 2021

請問小兒科醫師


陳俊仁《請問小兒科醫師》,台北﹕尖端,2017

本文公開的時候,本書應該快用得著了。希望之後還會有時間寫文吧。
本書似乎應該不用怎麼介紹,因為看書名就知道內容了。會買來看的原因也昭然若揭,無庸贅言。方某之前買的兒科書籍,最遲的都已是九十年代出版,之後沒再看,因為沒需要嘛。(攤手)

不過本書對比以前讀過的書也有個好處,就是因為先前的書主要都是報章專欄結集,稍欠系統。本書則分門別類,按時序解釋,家長讀起來會較易。而且經過二三十年,醫學知識當然也更新不少。而在下讀起來也有不少新發現,或者值得記起來、隨時用得著的地方﹕

p.20 以尿尿的次數看餵奶是否足夠。

p.26 以吐舌反射決定何時開始加固體食品。

p.28, 30 應付過敏食物。

p.31 有關維他命D和鐵質補充營養品。

p.40 如何界定生長遲滯。

p.43 怎麼的大便才有危險。

p.46 便秘的處理。

p.66 如何算穿得太多。(這應該給老媽看)

p.67 千萬別吻初生嬰兒。

p.74 發燒現在還會探耳探額,所以也要留意標準。

p.81 初出生的嬰兒鼻塞可能是母親的荷爾蒙導致。

p.84 判斷腸絞痛的方式。

p.94 處理尿布疹。(不應用爽身粉這點也要給老媽看,醫生說才有用)

p.120 流鼻血需注意的情況。

p.127 「成長痛」這回事我真的從來沒聽過(當然也沒遇過)。

p.132 玫瑰疹的特點。

p.136 玫瑰疹和麻疹的分別。

p.153 腸病毒的處理。

p.164 腸胃炎時可喝無乳糖奶粉。

p.179 不同過敏症會在不同年紀出現。(雖然方某出的順序跟書中的剛好相反)

p.190 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位置會隨著年紀不同。

p.205 非過敏原。

p.222 需要延醫/送院的情況。

本書因為是「版式」電子書,是整頁圖像的形式打開,所以無法像先前的「流式」電子書般劃線(後來讀墨改進了app,現時已經可以在版式電子書劃線)。唯一好處是頁碼跟紙本一模一樣。

電子版最大問題是缺頁。第二章的標題頁錯了,重複了第三章標題頁(不過沒內容所以沒影響)。第153頁後變了重複的153頁,第154頁不見了。239頁也變了重複的229頁。這兩頁(p.154, 239)原先內容都無法看到,已在書中線上回報,希望盡快補回。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gjuxQ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挑骨頭﹕

p.40 身高或體重「下降兩個百分位」應為下降「兩個標準差」之誤。下降兩個百分位字面上是例如85th下降到83rd。只是在圖表上只會用兩條百分位線(85th>50th>15th)來表達兩個標準差,而不會每個百分位都畫一條線(因為沒必要)。所以家長需要看的是「有沒有連續跌穿兩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