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瀨利郎,《秒懂過動與自閉的內心世界》(発達障害の人が見ている世界),林詠純譯,台北﹕究竟,2023
見到本書讀墨一天特價,驚覺自己根本未有空寫介紹。所以見到本文才去買的看倌,就無法享受一天特別優惠了。不過本書價錢相對而言不昂貴,所以也沒所謂。
書本身不錯,是日本慣用的那種圖解書,以漫畫輔助講解。更好的一點,是每篇單元用漫畫表達問題行為的同時,也表達這類人內心的感覺。因為他們的不合群行為很容易被視為「沒禮貌」或「沒腦筋」,這些漫畫可以增進一般人對當事人心理的了解和體諒。漫畫同時也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法,鼓勵大家繞過弱點,甚至變成優點,以利他們融入社會。作者講解如何跟這類人相處的方法,對於強調「讀空氣」的日本人而言應該更重要吧。
方某經常自認阿斯伯格,小時候不知為何與別不同,總是惹人厭、甚至被欺凌。自小受教訓太多,長大過程中慢慢「迎合」一些社會常規,我會形容為「磨掉稜角」。成年後朋友提到才發現有阿斯伯格這回事,成長中的痛苦好像都有了解釋。
現今社會對發展障礙關注更多,雖然可能有濫用標籤之弊,但也為身陷其中者帶來更多幫助和資源。如果加上公眾理解和接納,就像書中所提及般,化弱點為優點,無論對當事人還是對公眾,都會帶來更少痛苦、更多益處。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2dpzCH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p.22-23 當然ADHD和ASD的大腦成因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展障礙跟「個性」是兩回事這一點。
p.33-36 有個簡單評估,可以先看看自己接近哪種類型。當然不能取代專家評估。
p.65 當然所謂直接說也不等於應該說難聽的說話。禮貌是該有,但話也應該說清楚。我覺得大眾太會把「禮貌」和「口不對心」混為一談了。(所以才有把禮貌當成虛偽的反彈)
p.69 利用當事人的興趣這點也算巧妙。
p.70 實在我也覺得「最近如何」是很難答的問題,因為「最近」和過得好不好都是很模糊的概念,而就算把「最近」按雙方見面頻率擅自調節時間範圍,發生那麼多事根本不知對方想聽哪樣。(究竟哪些算是要拿來說的事﹖)
除非那是相熟,很清楚跟他有甚麼話題的人,才會立即想到應該說哪些事。
而無論是否有發展障礙,指令本來就應該清晰。(「把玩具放回箱裡」)
方包討厭的一點,就是經常不肯跟著做,老是要人搬出要脅(如「等到我來執拾,明天就沒得玩」)才肯動身。
p.94 ASD欠缺自信是很容易的事,因為太容易與人起衝突和被排擠了。AHDH或者至少還有為他人帶來歡樂的優點。
p.102 ASD往往很難表達情緒,但被人刺激到極點就會突然爆發,反而更易惹麻煩。
p.110 書中說「ADHD的過動與衝動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減輕,長大成人後幾乎就會消失」,但最近好像見到文章(一時找不回)說ADHD也分兩大類,有一類會輕緩,另一類不會。
p.114 用檢查表去避免大意失誤當然是好事,但也要當事人記得去看才行……
p.118 方某也是不擅長運動或美勞,本來想不擅長運動是自幼體弱的緣故,成年後接觸到阿斯伯格這個詞才知道原來還可以有肌肉協調和混合感官的問題。
p.132 其實設開支上限除了用開支apps提醒自己之外,現在更方便的是網上銀行和信用卡都可以靈活設置上限了。只要去設定的話,管理開支應該比以前容易得多。
p.140 倒是真的,在下於學生會做會議紀錄出名仔細。後來見到校友評議會和屋苑業主委員會那種紀錄,心想會議中竟然那麼多事情都被抹掉了。
p.156 作者建議夜貓的活動改在早晨做,本來不錯。可是本身大腦就是夜貓型的人、和生理時鐘就是被成長延遲了的青少年,應該作用有限吧﹖
p.168 就像開支一樣,現在時間管理都有各種apps可以利用,包括網上日曆自動提醒、和時間紀錄讓自己知道每天時間用在哪裡,應該都會有所幫助。問題只是如果是ADHD,能否記得去用也是個問題。(ASD只要建立習慣就不難)
p.171 最離奇的是,方包明明一點也不像自閉,但同樣很怕花灑淋身。
p.178 奇怪的是,多人的時候我會覺得人聲很吵耳,其他學生太多說話會令我很難聽清楚問問題的同學,也很少一邊聽音樂做事,但習慣了一直開電視一邊做事卻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