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不止於閱讀,同工也試過要求同學以科幻題材作文,同學的反應都很好(如果我們讀書時也有這種題目多好﹖)。同工還慷慨提供自己製作的工作紙和資源給各位參考。
這裡不討論講座內容,只就他提及的資源,補充幾點。
1. 《牛頓雜誌》雖然吸引學生,但自從之前台灣出版社倒閉之後,重新出版的新出版社似乎沒有在香港做發行,以致講者要自己向台灣訂。其實大陸也有簡體中文版,不過老師說學生不喜歡簡體這一點在下也一樣,而在下也認為簡體版夾雜的大陸文章品質並不好,當然這只是在下幾年前看了其中一期的觀感。
不過相對於《牛頓》而言,在下更推介講者也放在投映片中,但沒有特地提及的《科學人》。在下於十年前的書海潛遇系列已經提過﹕
據聞有很多諾貝爾獎得獎者,得獎前都已經為《科學美國人》撰稿,介紹他們的發現。這點對於讀者似乎不太重要,我想,和《牛頓雜誌》的比較能突顯它的價值。
就圖片的吸引性而言《牛頓雜誌》首屈一指,圖多字少頗能吸引學生。
不過如果興趣不只在漂亮圖片的話,《牛頓》就很難滿足您。因為它總是每年都有一兩期講相對論,經常都翻炒這些「熱門」題目,看得多會嫌悶。(但不可否認,對於大眾,相對論是一個很「誘人」,百看不厭的題目。)
不過如果興趣不只在漂亮圖片的話,《牛頓》就很難滿足您。因為它總是每年都有一兩期講相對論,經常都翻炒這些「熱門」題目,看得多會嫌悶。(但不可否認,對於大眾,相對論是一個很「誘人」,百看不厭的題目。)
相反《科學美國人》的圖片沒有《牛頓》那麼多(其實也做得很好,對於了解內文很有幫助),但報導的都是科學界的近年發展,而且都是由科學家撰寫的第一手文章。對於想了解科學界進展的人,《科學美國人》自然是更好的選擇。
2. 講者會拿1977年的《Powers of Ten》出來介紹是令人驚喜。不過在下會補充一點,就是這段片曾是太空館未裝修前會展示的片段。這裡又抄舊文,2006年的介紹﹕
學生出世後可以見到的太空館,已經是翻修過後的太空館﹔他們沒有見過第一代的展館,而那個展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
太空館比我小一歲。那時的展覽不收費,所以老媽經常帶我來。我最喜歡的,除了一個英國巨石陣模型(有不同方向的光源示範其天文用途),還有展館內播放的一套電影。
這套電影配有一個數字顯示器,把電影裡不同尺度影像的長度(十的倍數)標示出來(為遷就一般遊客,沒用上科學記數法)。整套電影由一個人開始,逐漸拉遠到整個宇宙的闊度,再回頭到那個人身上,拉近放大到原子內部的活動(當然幾歲時的在下就算聽了夸克也無法記住)。這種大千世界式的影像、難以想像的尺度差距,給予方某很大的刺激。有點自閉的在下,百看不厭。
太空館比我小一歲。那時的展覽不收費,所以老媽經常帶我來。我最喜歡的,除了一個英國巨石陣模型(有不同方向的光源示範其天文用途),還有展館內播放的一套電影。
這套電影配有一個數字顯示器,把電影裡不同尺度影像的長度(十的倍數)標示出來(為遷就一般遊客,沒用上科學記數法)。整套電影由一個人開始,逐漸拉遠到整個宇宙的闊度,再回頭到那個人身上,拉近放大到原子內部的活動(當然幾歲時的在下就算聽了夸克也無法記住)。這種大千世界式的影像、難以想像的尺度差距,給予方某很大的刺激。有點自閉的在下,百看不厭。
太空館當時就是在上面加了個數字顯示器,以一串很長的數字來顯示宇宙尺度之大。
(給關注組組員的service﹕這篇舊文有提及方某初戀的糗事。)
3. 講者介紹《空想科學讀本》,在下自然認為可以順道介紹新出版的中譯《What if?》,也是很有「生活趣味」的科學狂想曲。上次介紹﹕
Randall Munroe《如果這樣,會怎樣?:胡思亂想的搞怪趣問 正經認真的科學妙答》(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黃靜雅譯,台北﹕天下文化,2015
作者是xkcd網站創辦人,有些看倌或許已是他的網站常客。此君經常畫一些「火柴人」漫畫,其中一個專欄 What if? 就是以誇張的問題討論科學,有一些問題根本就是「空想科學」一類,例如「用近乎光速投球」或者「在乏燃料池游泳」會發生甚麼事。「空想科學」的精神不就是用這種「懶認真」的態度去討論一些「別人覺得沒意義」的問題麼﹖
正如上述例子,雖然作者自己沒提及(也許根本沒知會他﹖),但其實大陸的科學松鼠會一直有人跟著翻譯他的作品,讓在下這種懶得讀英文的人也方便欣賞。但這樣並不損失本書出版的價值,因為本書不只是「新曲加精選」,添加了細節,而且也加入了其他一些沒有詳細解答的古怪提問。
4. 講者提到「人體冬眠」的科幻概念,我想起有一篇舊文,中文老師會喜歡的。首次要提短命的《科學與科幻叢刊》,十年前介紹﹕
《無盡之旅》(科學與科幻叢刊 1),杜漸等編,三聯(香港),1990-1(1)
《宇宙的風采》(科學與科幻叢刊 2),(同上),(同上),1990-4(1)
《飛向群星》(科學與科幻叢刊 3),(同上),(同上),1990-7(1)
《拯救地球》(科學與科幻叢刊 4),(同上),(同上),1990-10(1)
這是香港科幻迷的一個嘗試,以書本形式出版了四期的雜誌。一季一期,透過三聯出版,剛好一年就因為反應不好而被出版社砍掉。
編輯包括杜漸、李逆熵、潘昭強、黃景亨,都是科幻發燒友。
編輯包括杜漸、李逆熵、潘昭強、黃景亨,都是科幻發燒友。
每期都有一些科學新知、科學散文、智力遊戲、書評、訪問,當然少不了科幻小說。除了西方科幻翻譯和本地科幻創作以外,也有不少科幻討論和科幻介紹、評論的文章。
我認為有些介紹和評論文章是值得特別列出來的,因為對於有興趣研究的人會有用(以前我寫報告時也用過),這些文章的價值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例如﹕
我認為有些介紹和評論文章是值得特別列出來的,因為對於有興趣研究的人會有用(以前我寫報告時也用過),這些文章的價值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例如﹕
第一期﹕八十年代世界科學大事回顧、從機械人到人造人、八十年代西方科幻小說回顧
第二期﹕九十年代太空探險展望、日本科幻動畫的成就、時空穿梭旅程、香港的新雅科幻創作獎
第三期﹕時間科幻、科幻中的奇異世界
第四期﹕綠色科幻巡禮、兩本精彩的科幻中譯
第三、四期「特輯化」,除了以上各欄目以外,開設科學和科幻的特輯。
科學方面分別是「太空探險的反思」和「綠色特輯﹕拯救地球」。
科幻方面,則分別有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特輯﹕
這兩個特輯都包括了有關作家的簡略傳記(當時他們還在生),和若干作品的選譯。
由於編輯都是科幻迷,所以雜誌得到兩位大作家的簽名信函。
(李逆熵甚至跟克拉克有兩面之緣……於是有一篇「克拉克與我」的一手文章。)
科學方面分別是「太空探險的反思」和「綠色特輯﹕拯救地球」。
科幻方面,則分別有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特輯﹕
這兩個特輯都包括了有關作家的簡略傳記(當時他們還在生),和若干作品的選譯。
由於編輯都是科幻迷,所以雜誌得到兩位大作家的簽名信函。
(李逆熵甚至跟克拉克有兩面之緣……於是有一篇「克拉克與我」的一手文章。)
時間太久,現在這套書在三聯書店都找不著了。不過剛查過公共圖書館還借得到的,雖然大部分已經不在架上,要填表調出。
這套書第二冊《宇宙的風采》出了一篇東瑞寫的〈紅樓噩夢〉,說科學家找到方法把曹雪芹起死回生,曹老之後卻發現世人都在借他賺錢,最後叫幫他的人把他送回去就算了。文章其實沒甚麼科學意念,只是借一個科幻橋段來諷刺世情和「紅學」閉門造車。我想中文老師應該會喜歡的。
5. 講者介紹BBC的《霍金漫遊宇宙》,我倒認為他們也值得留意一下現正於明珠台播放,向Carl Sagan《Cosmos》(成書後有中譯)致敬的最新《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主持人Neil deGrasse Tyson(也是個科學家)於第一集結尾就提到,自己小時候曾蒙Sagan接納參觀其實驗室(還有Sagan的日記為證),令他一直堅持當科學家、投入科普至今,大有今天「接棒」延續前人之志的味道。
6. 其實不需要只介紹《圖解太空船》這本書,
這本書的出版社「奇幻基地」和「楓書坊」都翻譯了一系列的日本袋裝書,都是這種「兩頁介紹一個項目,一邊圖解一邊文字」的形式。其實都是很易讀的入門書。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現正遷往google sit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