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方稱接受團體預約,但其實沒預約也可以去。只是不會有導賞服務,而且如果館內已經太多人就會拒絕未有預約者進入。)
(特派員Patrick表示門口拍得不好看,所以交給之後跟媽媽一起去的家騮家馬報導。)
(家騮家馬博覽館大門報導﹕唔該晒Patrick。佢地話必列啫士街街市係戰後街市之一,與中環街市、灣仔街市時間相若。由於附近一帶係報業發源地、有多間報館原址,所以成功獲批成為香港新聞博覽館館址。新聞博覽館LOGO的五條線就是來自街市外牆的五線通風窗圖案,同時象徵新聞事業有如五線譜一樣可以譜出不同聲音。交返畀館裡面既Patrick。)
(Patrick繼續報導﹕呢個係模仿舊時報攤,展出既係1969年3月8日當日真正有發行的報紙報頭—裡面沒有複印。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據聞沒有特別原因,可能只是因為那天找到的報頭夠齊。)
(新聞部方某人按﹕這個報攤只是模仿中環那邊的報攤。因為方媽媽講過,七十年代末她初到香港時,油麻地連一份英文報都買不到,要去尖沙咀才有。南洋人雖然不少識廣東話,但面對當時把廣東話口語印成字的本地報紙,跟「不懂讀」沒分別。)
--------------------------------(我是講座的分隔線)--------------------------------
[多角度觀察和分析時事﹕新聞博覽館的取向]
(蘇鑰機教授、陳涵薇女士主講)
1. 對講座的內容沒甚麼意見,但似乎以陳女士為代表的「正義傳媒人」一提到「禁止電子煙」,就會強調「有人」有背後混淆視聽,發放支持電子煙的訊息。當然「正義」的不只傳媒人,教協身為保守的教師工會,早就跑出來反對電子煙了。
我當然也相信煙草商為生意會暗地裡出力支持電子煙,卻不同意他們那種把所有「反對全禁」電子煙的言論都當成是商家操縱的陰謀論。因為事實上我有朋友私下表達了相同的意見,而他們並不見得收了煙草商錢。甚至沒收過煙草商錢、並且自小受煙害、極度厭惡二手煙的本人,也反對全禁電子煙。
我的理由很簡單﹕暫時觀察電子煙造成的二手煙比傳統紙煙少(至少氣味較淡),如果反正都有人吸煙、反正都會接觸到二手煙(政府在禁煙區也沒抓到幾個人,就別再說加強執法了),我寧願那些煙民用電子煙。我不認為電子煙真的有助戒煙,亦同意電子煙有可能吸引青少年嘗試吸煙。但既然傳統紙煙可以規管並令青少年吸煙人口大減,只要政府對電子煙嚴加管制,也可以達到相若效果。至少,從源頭規管跑不掉的煙草商(例如只准持牌煙草商進口政府批准的產品、不准加水果味之類),一定比規管滿街跑的煙民容易得多(反正現建議只是禁賣不禁用,有人偷偷買電子煙用,裡面的成份政府管不著,我們受二手煙的影響可能更大)。
雖然,我還想知道究竟現在那些大陸煙或走私煙的二手煙味更濃更嗆鼻,是因為紙質問題還是煙草問題﹖是因為焦油含量不同嗎﹖過去三十年香港的煙草焦油含量一直下跌,是否跟二手煙的濃度有關﹖而根據大陸官方消息,大陸煙草產品焦油含量比香港的高,這是否大陸煙氣味普遍較惡劣的原因﹖如果是的話,立法收緊市面煙草焦油含量上限可能更實際﹖當然質量較差的大陸煙產品就會受壓,特區政府敢不敢做就是後話了。
(註﹕必須留意的是,我只是懷疑焦油含量和二手煙味的關係。醫學界並不認為焦油含量低的煙草健康危害較少,所以消委會亦早就不再轉載政府化驗所的煙草化驗報告。)
要求全禁的人一直都說不清楚的道理是,若然電子煙害處與傳統紙煙相若,為何電子煙要全禁,傳統紙煙卻可以繼續賣﹖兩樣害處相若的東西,一禁一不禁,在公共政策上完全說不通。他們只會說這是煙商的藉口,卻從來都沒解答到。
以下回到講座內容﹕
2. 就算是一張相片也可以採取不同角度去拍或者修飾。所以我們要立體看新聞﹕
2.1 角度﹕政治是左中右﹖階級取向是精英/中產/基層﹖
2.2 正反﹕報導目的是告知、教育、連繫、還是監察﹖新聞也可以是工具、偏差或不公義的,例如偏幫老闆說話。
2.3 表裡﹕是描述還是解釋﹖新聞事件的深層意義﹖討論的是現象還是本質﹖
2.4 盡量全面(但不可能絕對全面)﹕受限於時間、資源
3. 講者以幾宗新聞,展示如何多角度分析不同傳媒的報導。
3.1 六七暴動﹕膠花廠罷工的新聞
很明顯左派報章的報導必然是殖民地政府「血腥鎮壓」「愛國」群眾,不會提及左派使用暴力的情況。
而右派報章就只會集中於左派工人阻礙工廠生產、衝擊警方的角度,並稱警察只是從旁觀察罷工示威,沒提及警察打示威者。
3.2 四川地震﹕大公報用上救援部隊「終入汶川」。有同工懷疑用「終」字是否指解放軍辦事不力(他也不年輕了,我倒懷疑為何他會這樣想),並指六四時文匯大公也有批評中共。陳女士指六四是特例(方按﹕當時報館根本是全員叛變了),平時的文匯大公是不大可能這樣做,「終」字亦可以理解為「解放軍排除萬難後終於到達」,這點與報章其他報導的方向吻合。
溫家寶當時是「溫情流淚」還是「怒擲電話」,不同報紙描述也不同。
另一點可留意的是,在這種「大事件」中記者通常會互通消息(大概是因為沒人能掌握全局),所以現在回望往往可發現他們對傷亡人數之類的估計是「一齊錯」的。
3.3 逃犯條例修訂﹕傳媒是否深入到政治、法律、歷史各個層面去分析﹖
4. 看新聞的時候應注意﹕
4.1 新聞機構的性質 (政治經濟取向、規模等)
4.2 新聞顯著性 (新聞出現的位置、長短、標題等)
4.3 誰是製造者﹖ (消息來源、新聞人物、渠道)
4.4 提供了什麼訊息 (5W1H,是否完整﹖強調什麼﹖引用片段)
4.5 (抄不及)
4.6 (抄不及)
4.7 公正客觀 (是否分清楚事實和意見)
4.8 新加坡編排的次序
4.9 新聞圖片 (角度、相關性、新聞標題)
4.10 語言運用 (如綽號)
4.11 誰是贊成者、受益者、受害者
4.12 什麼資料不見了﹖
4.13 是否反映宏觀社會情況﹖ (例如逃犯條例修訂的新聞,是否反映到中港台關係和信任問題﹖)
5. 受眾應該對新聞有基本知識﹕
5.1 知悉新聞生產過程的各種限制 (如時間限制、能力限制、個人限制、機構限制、運作限制、理論限制)
5.2 要留意甚麼才是「必需」的消息 (即是「重要」和「趣味」的分別、「需要」和「欲求」的分別)
5.3 新聞是一種「建構」(construction)
5.4 每則新聞都是一個「故事」(story) (所以多少有點加鹽加醋或側重某些方面以吸引受眾)
5.5 電視新聞是一場「表演」(show) (眼看未為真,或者至少不是真相的全部)
6. 讀者亦要留意新聞報導難免有偏差,例如媒體慣常聚焦負面消息﹕
投影片提出了不少值得留意的偏差,但因為沒時間所以沒有討論。
(目擊偏差、個案偏差、肯定偏差、自由派偏差、支持偏差、經濟實力偏差、近期偏差、建制偏差、機械平衡偏差、壞新聞偏差、動作圖像偏差。)
7. 新聞博覽館的使命除了展示香港新聞歷史和促進市民了解新聞專業,亦希望推動新聞資計素養(方按﹕又稱媒體素養),稍後將推出課程希望學校參與。蘇教授表示兩岸政府都早已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8. 可怕的是,Q&A有同工問甚麼是新媒體……(當然好學都係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