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一, 9月 29, 2014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本來想寫眾言堂和星期六晚的事,但已經沒心情和時間了。當朋友在街上捱催淚彈的時候,自己只能對著電腦和電視流眼淚,實在難受。

再改一改丘吉爾那段演說吧﹕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中西區作戰,我們將在旺角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銅鑼灣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保皇黨的據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香港或者香港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河蟹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香港市民,在網絡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廣大人民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他們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讓我們勇敢地承擔義務,這樣如果香港和她的文化可以留存千年的話,人們仍然會這麼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再改一下《中國不會亡》﹕

香港不會亡﹗香港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黃之鋒。
香港不會亡﹗香港不會亡﹗
你看那五萬市民孤軍奮鬥守戰場。
四方都是砲火,四方都是豺狼。
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
我們的旗幟在重圍中飄蕩、飄蕩、飄蕩、飄蕩、飄蕩……
五萬市民一條心,十萬公安不能擋。
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
快快趕上戰場,拿五萬市民做榜樣。
香港不會亡﹗香港不會亡﹗
香港不會亡﹗香港不會亡﹗
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

話雖如此,所有在外朋友請小心保重,遇到危險要暫時撤退。同共產黨鬥要鬥長命,就學共產黨當年打游擊咁同佢玩,煩死佢。

我不信有神明,但會每天為各位祈禱,希望事旦有一個存在。

星期三, 9月 24, 2014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基礎氣象知識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方志剛、袁仲昇著,香港﹕花千樹,2007
基礎氣象知識》梁偉鴻、孔繁耀、林啟賓著,香港天文台,2007

每逢風季,大家總是喜歡猜測「會否有八號風球可以放假﹖」,為此「賭牙骹」也不是網絡討論區盛行後才有的事。小時候的我也一樣。

不過當時資訊很少。只有八號風球已懸掛後,電視台才會每小時播放風暴消息。當颱風還在菲律賓一帶,我們已經猜「會否來香港」的時候,就只能等待每日電視傍晚新聞之後,天氣報告裡展示的那幅天氣圖。

要明白那幅天氣圖上的線代表甚麼,唯一方法就是自己去公共圖書館看氣象書。當時這些書籍幾乎都是台灣出版,內容大部分是翻譯外文著作(尤其是日本)。當然它們也會教你讀天氣圖,不過講的是日本常見天氣現象。對於香港人來說總是有點隔靴搔癢,因為日本的天氣模式其實跟香港很不同。

近年終於有針對香港的氣象書出版,讓讀者多了解香港的特色天氣和預報時的「奧妙」之處。對於這一代氣象迷,誠為幸事。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作者之一方志剛,是前天文台員工,更創立了「地下天文台」。他們的討論區甚至有全年估天氣比賽,每次颱風過境時討論都很熱鬧。雖然網上氣象迷不時批評天文台的工作,但地下天文台也做了不少普及氣象知識的工作。這本書除了教氣象,更為氣象迷介紹自設氣象站的資訊。
(更詳細的介紹可以看 http://fongyun.xanga.com/2007/06/12/weather-and-aviation/)

有「地下」壓力,「地上」的天文台自然也不敢怠慢,成立了粉絲會「天文台之友」,並增加了很多公眾教育節目,包括一些氣象入門課程。《基礎氣象知識》其實就是其中一個公眾課程的筆記。(為何我會知道﹖因為我有上課囉﹗ :p )

網絡時代,天文台網頁提供的資訊跟電視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除了每天四幅天氣圖,還有各種雷達、衛星圖片,甚至電腦預報圖。下次再有颱風,同學看了這兩本書,再加上網上眾多天氣資訊,就可以有根據地「猜」了。

當然賭博無益,只是「賭牙骹」圖個高興就好啦。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日, 9月 21, 2014

冷戰初期的香港軍事史

這次啟用了先前好朋友送的 Curious George 記事本,既然 curious 拿來聽講座用正好。 :D
因為趕時間,到理工大學已經沒時間,就在大樓下見到一間京滬小食亭,買個滷肉飯飯盒就算。還以為像台灣滷肉飯般是肉碎,怎料是幾大塊半肥瘦腩肉,咬掉肥肉後大概剩下一半也沒有,醬當然也不行。這樣也可以在尖沙嘴賣,而且在大學裡也賣$29,未免太過分了吧﹖
(後話﹕在大學裡面見到很多學生在跳來跳去,感覺很像神探伽利略第一輯的片尾。)

---

[冷戰初期香港軍事史—鄺智文博士]

1. 講座的五個主題﹕
—英國是否真的打算「放棄香港」﹖
—中、美、英如何看香港﹖(而悲哀的是本地人的看法通常都被忽略)
—英國如何以非軍事方法保住香港﹖
—英國在香港的防衛計劃﹖
—戰前和戰後的香港防衛是否有延續性﹖

2. 講者首先分享 Keith Jenkins 的一番話。大意是﹕歷史是移動的、有問題的論述,由有當下心態的工作者(絕大部分都有受薪)創造。而他們的作品不斷被使用和濫用,而這些使用和濫用常常和權力基礎相對應。
由於沒有人能知道所有事,每個人寫的歷史都是根據他自己認知的故事,而學者和一般人的分別是學者用上一套比較嚴謹和可辨認的模式去寫。講者認為網上的歷史 爭拗,很多時參與者都不看書,只是引述網上資源(如維基百科)罵來罵去,就以為自己代表了事實(當然有些寫歷史的人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告訴你他說的事代表了事實的全部,那麼他不是太天真(不知道歷史的複雜),就是別有用心。

3. 香港在地理上非常特別。

首先,它處於西太平洋地區的中心,四方交通都很方便,同時四方都容易進攻。例如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就攻佔了香港,但後來就受到從大陸後方飛來的盟軍轟炸機威脅,妨礙了南洋經香港到日本的運輸線。

而香港的海岸線非常曲折多灘頭、難以防守,但適合大規模登陸的地點亦很少(只有沙頭角海和青山一帶的沙灘)。

香港的地形崎嶇、市區被群山包圍,難攻、亦難守。因為守軍在群山之中互相聯絡和支援都不易。更危險的是,九龍以北的山脈比香港島的山更高,誰佔領了九龍就可以對港島北的精華地帶一目了然,極受遭到炮轟。換言之守方必須守住九龍,才保護到港島。(這也就是英國佔領九龍和新界的理由,和日軍入侵時九龍失陷後港島亦撐不下去的原因。)

所以,1941年英軍打了十八日才投降,其實未算太差。很多人錯誤引用文獻,指香港預期可守半年,但其實那些文獻只是指為防守儲備了半年用的物資。而防守作戰計劃只預期最多撐五十日。

4. 1941年的防衛計劃,守住九龍只是為了爭取時間把軍隊、重要人物(即英國僑民)撤到港島,然後把所有橋樑和維港船隻炸掉,阻撓敵方前進。把醉酒灣防線宣傳成東方馬其諾防線,只是用來「威懾」日軍拖時間而已,並不真的打算長守下去。

香港的防守計劃並不是旨在就地擊退敵人,而是消耗敵方時間,以待己方派出援軍。(方按﹕當時的計劃是由星加坡馳援,但英國人沒料到日軍會同時攻擊整個東南亞,而且當時連遠東艦隊的威爾斯親王號被擊沉,於是英國首尾不能相顧。)

在大戰期間,由於中國已成為盟國,故中英協議廢除不平等條約特權問題(中英平等新約),國民政府要求收回所有租界。那麼新界算不算租界﹖中方當然認為是,而英方則要求到戰後才談判如何移交,結果新約中只「保留日後提出討論之權」。
(有趣的是,三十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借錢,曾經建議乾脆把新界割讓給英國。但英國因為被德國威脅,防守亞洲殖民地有困難而拒絕,結果留下一個懸案。)

奇怪的是,當時日本對於大戰後香港的地位,究竟是保留作佔領地還是還給汪精衛政權,並無計劃。
而國民政府對於接收香港後要做甚麼,同樣沒計劃。他們就只是認為這是「國恥」所以要收回。

大戰期間羅斯福曾經大力要求英國歸還香港給中國,同時要求中國宣佈香港為自由港。但1944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令國民政府對戰局喪失影響力,於是羅斯富也就不再迫使英國讓出香港。

5. 1945年8月10日日本開始商討投降安排,到15日正式宣佈投降。10日的消息隨即傳到盟國。當時最接近香港的國軍位於雷州,由張發奎率領的新一軍部隊(張發奎留下的紀錄,當時他就認為這是「雪恥」的一刻,十足的民族主義心境)﹔英軍則有艦隊於馬尼拉,並有航空母艦集結於日本附近。雙方都力圖率先佔領香港,但行船比走路快,所以最後蔣介石不得不同意由英軍受降。
(而且當時英軍還有很多補給艦艇,可以立即為香港居民提供救濟,而國軍則缺乏補給,勉強接收香港之後可能徒然釀成民變。張發奎接收廣州後的亂狀便是一例,直接破壞了民眾對國民政府的印象。)

與此同時,那個剛剛走馬上任就「搭沉船」面對香港淪陷的輔政司詹遜,在未收到倫敦指示前已經向日方交涉,並宣稱自己組織「臨時政府」接管香港。
(此君與一眾港英高官在拘留營中就已經在檢討政策和計劃日後改革,甚至跟日本人交涉時還自稱CS,遭日本人反駁時就說只是 Camp Secretary 的意思,方按﹕不知該說是幽默還是阿Q。當然更誇張的是,他們連重光紀念郵票都預先設計好了……)

最後英軍於8月30日登陸香港,並以這一日訂立重光紀念日

6. 有些人認為英國在戰後重新佔領香港,根本就是沒打算把香港交回中國。可是從檔案紀錄可見,英國政府很清楚自己不會永久佔有香港。但英國人的行事方式就是要「循序漸進」有秩序地交還香港,好讓自己「光榮撤退」。(方按﹕當然也包括保持影響力)

但二戰結束後,內戰隨即爆發,而且國民政府還兵敗如山倒,大陸一下子赤化。英國就此失去談判對象,於是本來對香港前途的談判就拖了幾十年。
(事實上香港前途談判還是英國人啟動的,中共一直只是反對香港獨立或民主化,並無主動要求談判。甚至有資料稱中方官員認為不懂管理香港,根本不想收回。只是英國人太尊重「法治」,七八十年代面對「九七大限」主動找上門談判而已。)

而在戰後,英國自己也面臨國力下跌、帝國解體的問題。於是國防政策收縮到以歐洲和中東為核心,並戮力發展核武威懾(nuclear deterrence)蘇聯的策略。在這個背景下,其他開支務必樽節,於是艦隊縮減,1945年派來接管香港的太平洋艦隊改組為遠東分隊,大部分大艦(尤 其是航空母艦)都在五十年代拆毀。

在中國內戰重起前,英國政府已經決定如果「再與任何控制中國內地的列強(power)開戰時,即會放棄香港」。
(當時用「列強」而非「國家」這個字是關鍵,因為在1949年後,英國正是因為判斷當時的中共未算「列強」,所以決定先保住香港再算。)

7. 1949年中共席捲大陸,駐港英軍被認為「坐在火山口旁」。因為英軍軍官一直在觀察共軍的表現(還發生了紫水晶號事件),對共軍軍官的表現和共軍戰力多有好評。但當時中共只有大量軍官和步兵,裝甲兵和海空軍都不足。所以英國決定增援以威懾中共。

當時英國算是不惜工本湊足了一支大軍,包括擁有三個步兵旅的第40師、陸戰隊、第4坦克團、砲兵四個團,另有空軍噴火式兩個中隊、並海軍香港中隊。(後兩者正為糾正1941年守軍欠缺海空支援之弊)

坊間一般的說法是「如果共軍要『解放』香港的話英國根本無法防守」,講者以為不然。因為當時的共軍不如日軍,欠缺海空支援下,只能從深圳河向南侵。而英軍只需要讓出面臨深圳的北區平原,然後讓共軍進入這裡被英軍三面包抄,則共軍只能以步兵人肉面對英軍的炮兵和坦克,而且英國海軍還可以從后海灣和大鵬灣兩邊包夾,輔以空軍攻擊。共軍進攻並不樂觀。
(方按﹕可是,以中共後來打韓戰的經驗,只要可以把收編的國民黨軍推去做炮灰的話,他們並不介意用人海戰術,犧牲大量人命來攻佔他想要的地方。問題只是你的子彈多還是他的炮灰多﹖)

英國的另一策略,就是要作「反宣傳」抗衡中共,強調香港自由和繁榮。因此要增加與外國的貿易(亦因此香港以前的貿易談判間中會獲「放水」),並把美國拉下水支持英方。

8. 可是在另一邊箱,中共卻從來無意進攻香港。因為他們的如意算盤是「長期打算,充份利用」,以香港為套取外匯和統戰華僑的渠道,並盡量增加在香港的勢力。更進一步就是利用香港迫使英國讓步,並離間英美關係

而作為第三方的美國,為了建構「防共島鍊」也需要找一個在大陸上的據點(澳門因為人少地少政府又差所以不抱寄望)。並利用香港接觸大陸上的反抗者,以香港經濟作示範影響大陸。
當然香港的一大功能就是給各方(包括中英美俄等)收集情報,英美在香港自然有很多相關部門。例如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皇家空軍367通訊兵隊、小西灣監聽站、美方的友聯研究所、《中共年報》等。

至於英國,比美國較少意識形態的約束,只打算與中共並存。更擔心美國太強硬的政策會令英國捲入一場對華戰爭。
當時英國政府的一份內部備忘錄,期望與「一個友好、民主、穩定,並控制全國」的中國政府討論香港前途問題。這份備忘錄被呈交首相艾德禮,後者決定取消「民主」一詞,因為要求有民主的中國政府才談判,除了會被中共認為是諷刺自己不民主外,更可能令對方以為英方「沒打算談判」。(講者半開玩笑說,這個詞對香港是否不刪好過刪,就是後話了。)

9. 韓戰後,英美需要合作防守香港。美軍雖然不願正式駐軍,但經常給士兵來香港休假,其實也是一種另類威懾(畢竟他們隨時可以作戰)。

為節省經費,英國在1952年就減少了駐港英軍。改為以「強力抵抗的印象」來威懾中共。

而「澳紐美盟約」(ANZUS)亦排除了英國和香港,澳紐日益靠攏美國。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英國宣佈,如中國入侵,英國會「視之為全面戰爭,並期望美國參戰」,來把美國拉下水。

美國則私下認為「香港只是迫使英國拿出勇氣支援美國的籌碼。」
(方按﹕簡單點說,即是各懷鬼胎,大家都鬥「拋」。)

英國1955年的防衛計劃,訂明要向中方展示,進攻香港等於全面戰爭。但同時駐港英軍餘下三個營,金鐘海軍船塢也在1958年解散。

此時美國發現英國有撤兵企圖,於是提出協防﹕指出英國打算守住香港、英美會協防合作、和英美有使用核武的準備。
但與此同時,美國的內部文件則指美軍戰時只會負責撤僑。(方按﹕真是一對縮骨孖寶)

1958-1960年的外相表示,要使中國認為如果攻擊香港,就會遭到核反擊。並且要避免中國以香港成為美國軍事據點為藉口開戰。
而美國則以發表「高層聲明」和調配B-52轟炸機來往香港展示支持。

10. 在三方都各懷鬼胎之下,1949-1971年的香港大致都是安全的。雖然1953年9月3日發生了HMML1323號遭炮擊事件,後來的雙十暴動和六七暴動,都沒有影響英軍的撤軍計劃。

與此同時,民安隊和義勇軍等支援團體亦增加了本地人(還有華籍英兵,當中有成員甚至參加過二次大戰當特種兵),當然這也是進一步節約資源的考慮。

當時駐軍的首要任務,已經不是作戰,而是「winning hearts and minds」。透過為本地鄉民修橋補路、和居民交誼,爭取本地人的支持。以形象工程贏得市民信心,基本上不具抵抗入侵的能力。
當時的銀河計劃,有事時將於3日內派出四個營(包括一營啹喀兵)來港接管各項基要設施。(即是後來被現在突然為人所知的《基要服務團條例》接手的工作)

在香港的防衛問題上,從來都只是對香港有興趣的幾個大國在盤算,從來沒人問過這塊土地上居民的意見。當然,除了一項,就是軍費

11. 問答時間﹕有人提出中共試爆了原子彈,甚至之後擁有氫彈,有否影響英國的核威懾戰略﹖
講者表示,中國擁有核彈沒影響英國政策。一則因為中共有一段時間都只有核彈而欠缺運載能力(方按﹕更無法打到地球另一倒的英國)﹔二則英國本來就沒打算強留香港,中國想要就會交還,英國只求透過談判體面移交而已。

12. 廣告時間﹕講者出了三本相關的書﹕《老兵不死》、《孤獨前哨》和《Eastern Fortress》,後者將於2015年年尾出中文版。

星期六, 9月 20, 2014

圖書館信箱之版權與審查

(緣起﹕話說圖書館主任協會收到同工來信,問了兩個分別涉及版權和審查的問題。由於方某對版權審查這兩方面意見特多,所以在「先出聲先做」的規矩下被指派回應問題。乾脆轉貼出來讓大家也參詳一下。)

---

Q1﹕同工想把CD-ROM的內容列印出來給學生借閱,然後收起CD-ROM,問這樣有否違反版權條例。

A1﹕謝謝垂詢。以下並非法律專業意見,只是圖書館同工的分享。

首先一般而言,《版權條例》(第528章)容許使用者為私人研習目的而「公平處理」複印材料(第38條),但顯然如果複印大部分內容就不可能屬於「公平處理」。而且一般商業CD-ROM的使用條款應該都不會准許這樣做。

《版權條例》的確容許指明圖書館可以製作替代複製品以作保存(第51條),而指明圖書館包括非牟利學校的圖書館(《版權(圖書館)規例》附件一)。可是第51條訂明,只限購買此項目「並非切實地合理可行」才容許複製,這並不適用於閣下的情況。《版權(圖書館)規例》進一步訂明,只有在原件遺失或損毀的情況下才准許從其他圖書館複製原件(第7條)。

換言之,條例並不容許圖書館在擁有原件的情況下,為了便利讀者閱讀而複印大部分內容。為讀者提供內容,「公平處理」的範圍限制跟一般讀者自行影印的限制相若,以10%為限(《版權(圖書館)規例》第六條)。

您或許聽聞過,《版權條例》修訂後提供了教育豁免,但仍然受「公平處理」原則限制(第41A條)。但第45條進一步規定是要為了「指明課程」的「教學目的」,而在「合理範圍」內複印作品,才受到保護。至於是否引用這個理由複印CD-ROM的內容,只有任教該課程的老師有資格決定,並非圖書館主任的職權。

如果閣下只是把CD-ROM的小部分內容複印,方便師生無需逐隻CD-ROM打開就可以大約了解內容,以決定是否借閱,這樣可能屬於「公平處理」。例如把CD-ROM的封面和封套影印,作目錄和宣傳用途,不少學校圖書館都會這樣做。但如果複印的內容過多,或者試圖以複製本取代CD-ROM(例如令師生不用再借CD-ROM),這樣就很可能超出了「公平處理」的範圍而違法。

閣下可以考慮一下,您的複印活動是鼓勵和方便讀者使用那隻CD-ROM﹖還是乾脆取代了那隻CD-ROM﹖

當然要再次強調,以上並非法律專業意見。閣下可向律師查詢進一步意見。

---

Q2﹕某校視覺藝術科老師購買的圖書中發現有淫褻圖片,同工正考慮是否要把有關頁數撕走或塗黑才開放借閱。想詢問有否更好的處理方法。

A2﹕一般而言,無論根據國際圖書館聯盟《關於圖書館與思想自由宣言》或《香港圖書館協會專業守則》,圖書館都不應該容許審查,並支持資訊自由流通。所有的資訊選擇和展示,都只是基於專業考慮,而非出自政治、思想或道德觀點

當然,因為學校圖書館的主要使用者為未成年人,所以根據法例我們不可以向他們提供屬「淫褻」或「不雅」的物品。換言之如果這些物品在法律上(而非我們個人觀感上)達到「不雅」的程度,我們就不能向學生提供這些物品

從來信中,我們不太清楚閣下是否已經跟視藝科老師溝通過,讓他檢視您認為「淫褻」的內容。如果未的話,應該先找他溝通,讓他檢視這些圖片是否符合教學目的。因為有些藝術裸照或裸圖是學習寫生時需要參考的。這在法律上未必屬於淫褻或不雅。

如果閣下已經與視藝科老師溝通並取得共識,認為這些圖片不適合學生觀看的話。我們亦不建議採用撕毀或塗黑的方式,因為這樣損毀書本,有違圖書館保護藏書的宗旨。而且這樣會令學生得到錯誤的觀念,認為對於他覺得不合適的內容可以同樣撕毀或塗鴉

貴校或可決定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 那本書是否必須列入圖書館館藏﹖或者已經列入﹖還是可以考慮當成視藝科自行購買的教材,放在視藝室由老師決定何時給學生參考哪一幅圖﹖
如果「不適合學生」的圖片較多的話,或者採用這個方式比較容易控制。

2. 如果已經列入圖書館館藏,無法當成視藝科財產,而內容又較多「不適合學生」的部分,會否考慮把它當成教師參考書,不讓學生翻閱﹖(因為有些學校圖書館的教師參考書會另行放置,學生接觸不到。)
這樣的效果和 1. 差不多,視藝科老師可以借出當教材,控制學生看到某幾幅「適合學生」的圖片。

3. 又或者,如果被認為「不適合學生」的圖片只是少數(如幾幅),會否考慮當成一般參考書,但包封部分頁面﹖(例如以不透明的紙包住某一頁,讓學生看不到內容)
學生無法借走的話,擅自拆開包封的機會比較少。
如果怕學生在圖書館裡會拆開包封,還可以把書留在櫃檯內。讓學生只能個別問准圖書館職員借閱,在指定地方翻看(例如櫃檯前可以清楚看到的桌椅)。

以公共圖書館為例,他們收藏一些「不適合兒童」的裸體藝術攝影集,是會收藏在書庫內,只限成年讀者借閱。讀者只能在目錄上查到,然後填寫申請表向館員要求調出。
公共圖書館亦有一些珍貴舊書,除了填寫申請表外,還需要坐在館員指定的地方閱讀,以便監視。
閣下可以參考一下這些實例。

4. 如果那些圖片並非真的去到法律上「淫褻或不雅」的程度,只是比較暴露而可能令人尷尬或招致投訴的話,亦可以考慮只列為參考書不准借出。一般而言,如果一本書不能借出的話,已經可以避開大部分的好事之徒。看書的人都是真正需要這本書的話,招致投訴的機會自然也比較低

希望以上的意見可以幫到閣下,如有需要請不吝聯絡﹗

星期日, 9月 14, 2014

漢語在世界語言中的獨特性:從地理環境及氣候變遷看其成因

[漢語在世界語言中的獨特性:從地理環境及氣候變遷看其成因—張敏教授]

1. 講者一開始就說明,他所說的獨特性是指語法方面的獨特性。
他也提及英文講題「Understanding the Uniquenes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from the (Unlikely)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ical Setting and Climate Change」,為何裡面會用「unlikely」呢﹖因為表面看起來氣候和語言應該不太像有關係的。

2. 所謂「現代漢語」是指標準書面漢語、口頭共同語(普通話)和各種漢語方言的集合。

2.1 現代漢語並不等於中國語言,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少數民族,其語言不下一百種。(中國現在劃分了55個少數民族,這分類是政治性多於學術性)
中國各大民族的語言可分類到多個語系﹕
漢藏語系壯侗語族苗瑤語族被認為包括在內(但有爭議)
阿爾泰語系﹕包括蒙古語族突厥語族
印歐語系
南亞語系
南島語系 (大陸稱為「高山族」的台灣原住民與之焉)
韓語 (日韓語言未能分類到哪個語系之中)

2.2 漢語本身的方言大致以長江為界﹕
長江以北都是講官話的。
長江以南都是講非官話的,統稱東南方言,有吳語湘語贛語閩語粵語客家話,和一些小眾語言如平話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例如部分江北地方也有講吳語,而四川盆地是官話地盤。長江之界大概只適用於華中至華東。

2.3 漢語方言的現代分佈是受兩個方向的移民潮所致﹕
南北向大移民發生於六朝和唐宋,而官話大體形成於北宋南宋之交。
東西向大移民發生於明清兩朝,令官話地區拓展—
—在北方﹕西至新疆、東至遼東以北的東三省
—在南方﹕由於以江西填湖廣(故湖北湖南人稱江西人為「老表」)、湖廣填四川,令南方官話分佈至雲貴川三省。

(方按﹕如果把東南的人移入雲貴川令當地變成官話區,那麼為何現在東南還是非官話區﹖)

3. 語法上看,主語(subject, S)、賓語(object, O)和謂語(verb, V)的基本語序可分為六種,在已知的語言中﹕(這來自維基)
—SOV(我你愛)﹕佔45%,如日語、韓語、印地語、滿語、拉丁語、多種阿爾泰語言、泰米爾語
—SVO(我愛你)﹕佔42%,如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印尼語、多種歐洲語言
—VSO(愛我你)﹕佔9%,如阿美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愛爾蘭語等
—VOS(愛你我)﹕佔3%,如賽德克語、馬拉加斯語、斐濟語等
—OVS(你愛我)﹕佔1%
—OSV(你我愛)﹕佔不到1%
可見最大宗的就是SOV和SVO

如果只看中國,全部漢語都是SVO,除了西北地區有SOV傾向(下續)。
北方的非漢語語言,都是SOV。如滿語、蒙語、顎溫克語、朝鮮語、烏茲別克語、維吾爾語、藏語等。(甚至在中國以外的日語、西伯利亞語言也是)
南方的非漢語語言,都是SVO。如苗語、侗語、壯語、布衣語、京語、泰語、柬埔寨語、老撾過、馬來語等。(除了藏緬語仍是SOV)

Matthew S. Dryer的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 Online (2013)顯示,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都是呈現北方語言為SOV、南方語言為SVO的形勢。(南亞印度另計)

4. 語言史和非語言史出現的重合是巧合還是有關﹖
第一個重合是漢語史和內藤史學中國史的分期吻合。
第二個重合是氣候史上幾次寒冷期和中國史分期的吻合。這些時期都是現代漢語基本結構特點產生的時期,而且與中國移民史中三次南北大移民有關。由氣候、移民到影響語言,可謂是蝴蝶效應

4.1 第一個年代重合。
漢語史分期可參考王力(1957)、呂叔湘(1984)和Peyraube(1988)。當中以呂叔湘最為宏觀,把漢語史一分為二,認為唐宋之交、晚唐五代區分了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現代漢語只是近代漢語的一個分期),亦產生了官話咎和非官話的區隔。
現代漢語的特點在南宋至元朝間定型(方按﹕其實部分只是官話特徵),例如入聲消失、濁音清化鼻音消失,第三人稱用了「他」(南方仍用「k」聲母,如粵語「佢」),複數用「們」(南方都不用,如粵語仍用「地」)。
古代漢語還可以再分為二,以東漢為界。如王力就把先秦至東漢分入上古期中古期至南宋。
高本漢(B. Karlgren, 1928)則以語音分期,把漢語史分為上古(Archaic,詩經時代至東漢—留意也是以東漢為界)、中古(Ancient,六朝至唐)、近古(Middle,宋朝)、近代(Modern?,元明)。

4.2 講者認為,中國史分期是以政治朝代劃分,不應與漢語史分期重合的。
他舉例說,一般人總以為粵語語法改變最大的時間,應該是1949(解放軍佔領廣州)或1997(香港回歸)吧﹖但其實研究顯示不是這樣,最大的改變發生於1910-30年代。
例如他的博士論文就是討論﹕現在問人「係唔係」(如「你睇唔睇書」)並非粵語本來的語法,而是官話的語法(「是不是」),粵語本來是「睇書唔睇」或「睇書唔呢」(方按﹕前者香港老一輩間中還會有,而南洋人講廣東話亦不時如此)。不過如果認為這是「北方壓倒南方」也不對,因為北京話本來也是說「看書不看」,「看不看書」其實是南方官話的語法。亦即是說,其實「是不是」的語法是南方官話同時改變了北方官話和粵語。為何會這樣呢﹖講者認為最大可能是當時通車的粵漢鐵路所導致,加強了南北交通往來的結果,比政治更迭影響更大。

講者舉出很多學者對中國史的分期方式,都是與漢語史分期不重合。唯獨是內藤湖南(1866-1934)的分期重合﹕
—上古(至東漢中期)
—中世(東漢至唐)﹕內藤「唐宋變革說」,認為這段時期相當於歐洲的文藝復興。
—近世(宋至清)﹕內藤「宋代近世說」。
因為他的參照系與標準與其他學者不同,他是植根於整個東亞大陸的大背景,以歷史發展為時代文化發展。內藤認為東亞酣史就是以中原為核心的東亞地區各文化交融、擴散、中心轉移的歷史。他說「余之所謂東洋史,即是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支那上古史,1944)
而有趣的是,橋本萬太郎(1983)身為與內藤所屬京都學派死對頭的東京學派,但也有同樣的看法(東亞史是漢語同化周邊的歷史)。

5. 第二個年代重合。
Huntington (Civilization & Climate. 1935)指出﹕歷史事件和氣候變化之間的緊密關係,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例如公元二世紀(東漢)後歐亞大陸寒冷化,在東方導致匈奴崩潰,在西方則出現日耳曼人大遷徙,導致羅馬衰落。最後拉丁語發生質變和分化,成為日後的羅曼語族
另一例子,國人常說「漢唐氣象」,這個氣象本意是「氣派」,但亦確有「氣象」之功。因為秦至西漢(文景之治)、隋至中唐(貞觀之治)都是溫暖期,以至日後北方人多自稱「漢人」而南方多自稱「唐人」。

6. 上古期,除了殷末周初、西周中晚期兩次出現短暫寒冷期外,其餘都比現代稍暖。相關研究包括胡厚宣(1944)、竺可楨(1972)、葛全勝等(2011《中國歷朝氣候變化》)。

殷代北方氣候與今日江南相近。殷墟曾出土化石象,原先被認為是南方進貢,後來認為是野外狩獵所得。作為印證,河南古稱「州」,《說文解字》曰﹕「豫,象之大者」。
到秦朝北方大量使用竹製品和竹簡,證明黃河流域足夠溫暖,廣泛有竹生長。

而到了東漢冷期,由東漢公元初(方按﹕東漢始於公元25年),南京竟可興建「冰房」儲存大冰塊為食物保鮮,可見其氣候之冷。

唐末至五代為冷期。唐初中期(暖期)長安冬天經常無冷雪,而且還可以種柑橘梅樹之類的亞熱帶植物。而進入五代後華北就再無梅樹了,蘇軾﹕「關中幸無梅」、王安石﹕「北人初不識,渾作杏花看」。

竺可楨指南宋時期,1111年江蘇浙江之間的太湖全部結冰,冰面結實可通車。而1170年北京西山,重陽節已遍地冰雪。

明末清初的小冰期於17世紀帶頂峰,當時無錫段大運河結冰不能通航,以至鄱陽湖、洞庭湖、太湖都結冰,連廣東廣西都冰雪頻繁。

7. 這些寒冷期同時透過人口遷移,導致了官話與非官話之分隔,並形成了東南非官話方言的形式。

這些寒冷期當中的人口遷移主要可分為﹕
—八王之亂、永嘉之亂
—安史之亂
—靖康之難﹕這一次導致東南方言徹底脫離了中原母體自行發展,而且南方人口首次超越北方,經濟重心南移。(根據葛劍雄(1991),秦至宋元初北方和南方人口比為8:2,到元末為2:8。)

漢語有史以來都是SVO (上古漢語為非典型SVO,但仍比後代漢語更典型),「現代漢語基本結構特點」逐步形成,關鍵期就是寒冷期。結果漢語保持是SVO,但不像世上其他的SVO語言,也不像SOV語言,是兩者的混合體。

8. 從地理上看,漢人是農耕民族,而長江以南的SVO南方民族都是農耕民族﹔長江以北的SOV北方民族都是遊牧(或漁獵)民族。

嚴寒對遊牧民族的影響遠大於農耕民族,因為遊牧民族四處遊走並無存糧,所以大風雪可能令牲畜全數死亡而生計無著。

在史前至有史以來,北方漢人(方按﹕華夏)與非漢人長期比鄰而居,語言亦接觸融合(漢語胡化和胡語漢化同時發生),貫穿整段歷史。(今日仍發生,主要發生於太行山以西的西北地區)
而更大的接觸融合就是發生於寒冷期。
在溫暖期中原王朝比較強盛,對北方主要採取「和親」、防禦為主。到寒冷期,遊牧民族南下,影響中國歷史的進程。
葛全勝等(2011)指出,遊牧民族南下與冷暖週期變化是同步共振。

9. 語法獨特性與接觸關係。
馬氏文通(1898)旨在找出「華文所獨」的語法特點,但當時人找出的很多特點都只是相對於印歐語言(甚至只是英語)而言。並非漢語特點,而只是類型特點(因為周邊的SOV語言一樣有)。

講者指出現代研究中的漢語語法特色﹕
9.1 「是非問」用「反復問」(A-not-A),即「是不是」。(這一點周邊語言也有,是受漢語影響,與寒冷期無關)
9.2 「處置式」(「我把飯吃了」把SVO變成「S把OV」形式),同樣僅見於漢語和受漢語影響的周邊語言。
9.3 基本上是SVO,但介詞短語多前置於動詞(如「我"用刀"吃肉」,其他語言會放後面,如英文 I cut the beef "with the knife")。只有三種語言是這樣的﹕官話、粵語、客家話。
9.4 (抄不到)

10. 漢語其中特色是「動後限制」(post verbal constraint),動詞如果帶有其他成份,賓語就會被擠走,令動詞後只餘下一個成分。例如我們不會說—
—「他看書很快」(he reads very fast),而是「他看書看得很快」。
—「他看書兩個鐘頭」,而是「他看書看了兩個鐘頭」。
要強調「書」的話就變成「書,他看了兩個鐘頭」。
又或者把時距前置,「他看了兩個鐘頭的書」。
—「他洗衣服乾乾淨淨」,而是「他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

其他SVO語言都沒有這種限制,動詞後可以無限加上去(英語就是如此)。
上古漢語沒有這種限制。
南方方言也不嚴格。
現代北方話就很嚴格。
西北方言更為極端,例如他們會說「把你恭喜」,乾脆令動詞後面甚麼都沒有,變成類似SOV語言的模式。(SOV語言動詞前可帶無數短語,而動詞後不能有任何短語。)
「動後限制」就是漢語在SVO和SOV之間的一種折衷,讓動詞後只帶一個成份。

11. 以地理解釋這一些特點很困難,因為缺乏足夠證據,而且學者有認識誤區。內因論和外因論者二元對立。例如認為「北方漢語阿爾泰化」的說法就忽略了兩者之間的互動。但因為兩者已經融合為現代北方漢語的特點,找不到單純屬於漢語或阿爾泰語的證據而難以說服。

漢語和阿爾泰語的廣泛接觸是始於遼金元,但漢語本身的特點是始於漢代。
把重點放在阿爾泰語會忽略了漢語和藏緬語(氏、羌)、突厥語(胡、匈奴)的關係。(方按﹕即是漢語早已吸收了「五胡」的SOV特色,早於阿爾泰語的影響。)
東漢至晉,華北漢胡比例為5:1。(關中在西晉時漢胡比例抄不到)

中國式的語言接觸,兩千年來一再把入侵的非漢語民族轉為用漢語,這一點世界上少有(日爾曼入羅馬後採用拉丁語即如此)。
漢語是由內部演變和外部驅動共同形塑而成,但非漢語的影響不一定直接影響了語序(例如變成「我把飯吃」)。可謂「不借之借」,兩邊的核心都保留了一些。

12. SOV語言的核心是「動詞結句」。
漢語的核心則為「動在賓前」。

假設日美長期混居,日本人採用英語,可能發生的情況有三種﹕
第一種,兩者不協商、不妥協﹕I the book am reading (S O be V-ing) (方按﹕借英語字詞,但用日語原有的SOV語法)
第二種,兩者不協商、但妥協﹕I am reading the book (S be V-ing O) (方按﹕完全採用英語語法)
第三種,兩者協商且妥協﹕I am read-the-book-ing (S be VO-ing) (方按﹕大體採用SVO語序,但動詞拆開了,遷就SOV語法。)

當然上述只是純假設,但西北地方卻發生了類似的事。
在漢語的非西北方言,我們會用「V著O呢」的語序,如「他寫著作業呢」。
可是在西北,人們卻會用「VO著呢」,說「他寫作業著呢」。這種傾向越往西走越發達。

這類特殊情況就是原自不同語言之間的妥協。
漢人的語言,本來是動詞後不單有賓語、而且有兩個。
非漢人的語言,動詞後不能帶賓語。

於是兩者混合後,就用「了」、「過」之類加進語序中作妥協,用這些字偽裝遮蓋了其中一個賓語。於是動詞之後有賓語,但只限一個。

例如關中話會說「他給他媽了八十塊錢」,陝西中榗話說「他給我了三十塊錢」。
(方按﹕我們會說「他給了某某若干塊錢」,但這樣動詞完成式「給了」之後就有兩個賓語﹕「某某」和「若干塊錢」。於是在這些跟SOV語言有較多接觸的地方,就把「給了」拆散,用「了」字遮了後一個賓語,令動詞「給」之後只見「某某」一個賓語。)

又例如能性補語,如「吃得飽」這種說法主要見於南方官話和東南方言(除了閩語的補語不發達之外),北方話多用「吃飽了」或「能吃飽」。

---

其實講義的內容很豐富,有很多的東西都抄不來。
而且之後時間不足,其餘的內容沒說下去了。

日本太空科技發展史

[日本太空科技發展史—李豪先生]

這篇比較短,先扒了另外兩篇的頭。

多謝九巴繼43號後,連41A都偷減班次,讓我等了半小時才有車(不要賴路面狀況,其他同路的線都有車,證明交通暢順,只是你偷了班),所以遲了二十分鐘,一開頭聽不到。

1. 日本戰後被禁止所有航空研究,五十年代後由東京大學主導開始火箭研究,富士精密工業和日本油脂參與研究。

第一支被稱為鉛筆火箭(pencil rocket),的確也只有鉛筆大小。
然後就是略大一點的 Baby rocket。這兩種火箭原本的名稱是 Tiny Lance和Baby Lance,另外還有一個叫 Flying Lance。

2. 在Baby rocket之後,本來就把計劃中的實驗火箭順序命名為 Alpha, Beta, Gamma, Delta……
但為了趕上國際觀測年(我想他想說的是國際地球觀測年),他們在Beta後就一下跳到Kappa。K8是日本第一支到達太空(射高160km)的火箭,但一直都是用固態燃料

3. 東京大學的發射場於道川,面向日本海。但隨著火箭射程越來越遠,就像北韓現在射飛彈到日本海一樣,會引起外交問題。(從道川飛一千公里就已經到北韓沿岸)
所以要改於太平洋岸繼續實驗,最後找上鹿兒島內之浦。與外國多找平地作發射場不同,內之浦是山區。選址主要是考慮接近赤道節省燃料,和當地人口比較少。

開始時地方政府也歡迎,因為想借發射場的追蹤雷達用於颱風探測。而當時鹿兒島這些遠離日本核心區,是被視為「南國」的落後地方。一般認為這裡的女孩子漂亮,但民風較保守,所以甚至規定了機構員工晚上十時前要回宿舍「宵禁」,也不准跟當地女子搭訕。

當時的火箭研究,對安全不大著重(方按﹕大家回想戰時的日本裝備如零戰,就會料到這點)。直到K-8-10號機試射時發生大爆炸(幸無死傷),才開始改進安全措施。

4. 下一階段的Lambda火箭,是為了探測距離更遠的范艾倫帶(內帶約1000-2500km)而設計。1962年10月糸川教授給研究生一個挑戰﹕5年內把30kg的人工衛星(即人造衛星)送到太空,後來開發出Mu系列火箭。

Lambda系列仍是「無誘導發射」,即是火箭沒有誘導,像煙花般自己飛到適合高度位置,就把衛星射出來,讓它自己調整軌道。

5. 鹿兒島的漁民,終於在1960-67年開始反對作發射場,稱火箭試射影響漁獲。當時得到社會黨議員的支持,他們同時擔心這些研究會轉為軍事用途(這是事實,後來的確有轉軍用)。於是在1967年4月至1968年9月期間暫停了研究,直到賠償問題獲解決為止。

東京大學長期主導火箭研究,後來到日本的太空研究機構改組時才被政府接收。改組計劃包括三個機構﹕
—宇宙開發委員會(負責製訂政策方針)
宇宙開發事業團(負責製造衛星)
—宇宙開發局(負責太空拓展,並未成立)後來在隸屬科學技術廳的宇宙開發事業團外,還成立了隸屬於文部省的宇宙航空研究所(還有原屬東京大學的宇宙科學研究所改隸政府)。

6. L-4S-5是第一支載運人造衛星的日本火箭。

1971-2006 年M1到MV(不知為何到5就用羅馬數字)火箭系列,是以探測遠達10000km的外范艾倫帶為目標。由於國會預算規定,所以Mu1到Mu3都是直徑 1.4m,直到新預算計劃中的Mu5才加粗。但Mu5仍是固態燃料火箭,被批評為落後(通常遠程火箭只以固態為第一段,其後各段會用液態)。不過這型號已 有能力到達月球,算是火箭中的異數。

K-10火箭因為有軍事目的,所以在1965年發展之後,持續用了很多年直到八十年代。

Sigma系列本來是作為M系列的後備,現正活躍中。

7. 宇宙開發事業團建立了種子島宇宙中心。當時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已經證實固態遠程火箭不實用,必須開發液態火箭

於是日本在取得美國支援下開發了N-IN-II火箭,N-I的第一、三段和N-II的第一、二段都是採用美國Delta火箭技術,而N-I的第二段和N-II的第三段就用日本技術。

美國人並沒有把液態引擎技術提供給日本,只是提供不准逆向工程的 火箭組件給日本製作火箭。後繼的H-I和H-II火箭(1986-1999)分別採用LE-3到LE-7各號液態引擎,而H-I的第一段還是掙用美國技術,直到H-II才是全日本國產。(一開始時日本不計較費用,都要研究到液態火箭技術,成功後則因經費問題改買外國零件)
H-II被認為是成功率最高的運載火箭,後來就連續兩次發生意外。其後改為H-IIA和H-IIB型仍是成功率最高的火箭。

8. 2003年,ISAS(宇宙科學研究所)、NASDA(宇宙開發事業團)和NAL(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最後合併為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9. 幾款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分別是﹕
H-IIA(2001)﹕LEO 10-15噸
H-IIB(2009)﹕LEO 19噸
Epsilon(2013)﹕LEO 1.2噸 (是故意設計用來運送小型籌載的小火箭)
H-III(預計2020)

10. 民間也有火箭研究。
其一是HASTIC(北海道宇宙科學技術創成中心),借大樹町多目航空公園為發射場。
另一是同樣位於北海道的植松電機公司。
還有一間SNS Inc.,員工只有三人,但有很多「夏天的火箭團」義工。

日本有一批科幻小說家、漫畫家組織了一個科幻作家會(SAC)。主要人物包括淺利義遠(漫畫家,EVA使徒的設計者之一)、笹本祐一(著有《迷你裙宇宙海盜》這本硬科幻作品)等。
1998年他們邀請了JAXA的工程司野田篤司演講,席間淺利提出了一個問題﹕最小的衛星可以有多少。於是野田回去計算,認為最小的尺寸是罐頭大小,火箭要三米左右。於是這批小說家漫畫家就以野田的藍圖、實行DIY自製小火箭。
夏天的火箭」是來自川端裕人的同名小說,由淺利義遠漫畫化(不過漫畫化後「夏」字改用平假名)。

夏天的火箭團還有製作其他火箭,包括はるいちばん(春一番)、Pocky Rocket等﹕


11. 日本較重要的人造衛星包括﹕

11.1 GMS-5(向日葵5號),GMS 是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之意。負責亞洲的氣象觀測和救難訊號轉接。故障後由MTSAT-2(向日葵7號)接手,香港天文台亦有取用其實時衛星圖片

11.2 Planet-A彗星號Ms-T5先鋒號,都是哈雷彗星重返時的觀測衛星。
後者負責探測太陽風離子、磁場和電漿,前者負責紫外光攝影機、太陽風、和哈雷大氣探測。

11.3 ETV-VII菊花7號是雙子衛星,被稱為「牛郎」、「織女」,用來測試全自動會合對接技術(1997)後,由牛郎「追」織女,三接三放。實現至現時最精確和最溫柔(低速)的交接。

11.4 ADEOSII綠色2號是地球觀測衛星,於南極設有收訊站。2003年故障後由ALOS大地衛星接手。曾經在環球多次天災出動提供衛星圖片,包括中國的四川大地震和水災等(當然中國官方通常不願提),當然亦包括本國的三一一大地震。

11.5 MUSES-A飛天,是測量重力加速(swing-by)的,帶有一枚子衛星「羽衣號」,並有探測宇宙塵的功能。

11.6 USERS (Unmanned Space Experiment Recovery System,無人太空實驗回收系統),於太空微重力環境中實驗冶煉高溫超導合金,然後由回收艙帶回地面。

11.7 隼烏號(Hayakusa),因為在重重故障下(而且向以日本太空先驅命名的糸川小行星施放探測車失敗)仍能成功返航,被視為日本「永不放棄」的象徵,而備受傳頌。

11.8 Planet-C 金星探測器。

11.9 Hiruka

11.10 Selene 輝夜姬月球探測器,原於2000年因預算問題被凍結,到2004年因美國重新計劃登月而重新啟用。但因為經費問題取消了登陸車,改用兩部分機著陸。

11.11 計劃中的Bepi Colombo是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合作的水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