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這並非博物館主辦的講座,而是教育局。不過那是為歷史科教師辦的,方某只是見題材有興趣,而且很久沒見過卜博士,所以去八卦一下而已。
於是同場撞到同事Y sir。不過這天身體不適,狀態麻麻,連卜博士跟在下聊幾句時,反應也十分遲鈍。所以連筆記也由十二月中拖到現在。
---
由於遲了入場,所以第一部分開頭沒聽到。仍是點列筆記,抄傳有錯漏的請不要算入講者的帳。
A. 虎門之戰 (1841)
1. 近年的史學界質疑,白銀流失是否因為鴉片貿易。亦質疑是否因為林則徐禁煙行動太粗暴,侵犯了商人的正當權益,致啟戰端﹖
2.
3. 當時清朝於虎門駐軍一萬,包括陸上虎門寨駐軍,設三線防禦。
第一線﹕大角—沙角。由於江面太寬,火炮射程不及江心,設信炮台(即是主要作放哨報信用的炮台)。
第二線﹕橫檔。設置了阻艦用的排鏈,並集中了三分之二的炮位。設鎮遠、靖遠、威遠三炮台。(跟後來北洋艦隊的艦名一樣,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名字)
第三線﹕大虎炮台(有32炮位)。無法覆蓋全部江面。
清軍的作戰想定,是敵艦為穿越虎門要塞進入廣州,防衛以炮台為主,而非軍艦為主。
當時江中的三座小島有兩座設了臨時炮台,但下橫檔島一兵一炮不設,事後證明是一大漏洞。
4. 英國軍官雖然有立場,但因為受軍事專業訓練,所以記載反而比較仔細。中方史料對戰事的詳情大多說不清楚。
5. 戰事大概﹕
7/1﹕復仇女神號帶1400陸軍於穿鼻灣登陸,翻山越嶺從後夾擊沙涌炮台。薩馬蘭號(HMS Samarang)炮轟大角炮台一小時,攻陷。英軍的評價認為清兵落後,但並非怯懦。
清軍於晏臣灣停駐的艦隊11艘戰船,後來被消滅。(但它們之前未出動過,卜博士說兩座炮台被攻擊時都不出動,令人感到奇怪)
英軍暫停行動,先兌現了穿鼻草約,派卑路乍佔領香港建立後方基地。
23/2﹕英軍摧毀三門口炮台,拔除江中阻船用的木排,向清軍勸降。
24/2﹕英軍向清軍發最後通牒。
25/2﹕復仇女神後領炮兵和130名步兵佔領下橫檔島,設三門重炮。因為上橫檔島地勢比較高,清軍發現自己的大炮反而打不到下橫檔(因為炮位原本是以江面為目標,所以炮彈只會飛越下橫檔上空)。
英軍炮轟後登陸上橫檔島。英軍官記載有印度兵違反軍令屠殺投降的清兵。(卜博士笑說﹕「總之不關我們英國人事」)
26/2﹕英軍避開了第二線炮台的交叉火力位,轟炸三大炮台。隨後威遠、靖遠失陷,而鎮遠而炮位不對發揮不到作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陣亡。
6. 清軍武備落後。1836年(五年前)關天培報告鑄炮,便指出四十門炮第一炮試射已經炸裂了九門,即22.5%。可見清朝的大炮質量有多差。
相信曾參加義勇軍的Philip Bruce私人編輯H.K. Military Notes, No.6 (1981) pp.17-23,亦引述英軍報告指﹕
—清軍的七噸重大炮只能發射42磅彈,而且還經常炸裂。
—火炮有準星,部分亦有升降螺絲,但英軍懷疑清兵究竟是否懂得用。
—炮台後挖了大坑,是供炮兵貼火後躲避用。(因為炸裂實在太危險了)
—炮架至為拙劣,根本無法瞄準目標,只能隨便開炮搏打中。
—(有一個論點抄不到)
—火繩槍和歐洲的看起來一樣,但清兵不愛用,因為危險(火藥袋還要腰,易被波及)。而且清兵背火藥袋粗心大意,易生意外。所以他們寧願用箭。
—清軍工事選擇地點不錯,但工程學落後。看來他們沒有野外演習和列隊訓練。
自認征華指揮官(其實只是測量船指揮官)的卑路乍亦奇怪為何清軍不駐防下橫檔。
英軍的評價是﹕虎門地勢得天獨厚,若果由歐人防守當真的變成「虎門」。如果把防守重點放在上下橫檔島,則英軍要付出更大代價。
B. 黃海海戰 (1895)
1. 首先卜博士質疑名稱有語病﹕因為在「黃海」發生的怎會不是「海戰」﹖但查考後看來是襲自日方的名稱。
2. 清朝沒有統一的軍事指揮,李鴻章也只能指揮手下部隊,動不了其他人。
(方按﹕這點是事實。開戰前其實也向南洋、粵洋調了艦艇支援,不過數目不多。李鴻章沒法調動全國水師跟日軍決一死戰。)
3. 丁汝昌雖是主帥,但實際指揮戰事的是旗艦艦長劉步蟾。
另一邊廂,日軍主帥伊東祐亨其實同樣不熟海軍,實際指揮的是東鄉平八郎。
所以舊時批評清朝以騎兵將領指揮海軍導致戰敗,不符事實。因為雙方高層都是找自己信任的人出掌艦隊,然後再由真正受海軍訓練的專業軍官實際指揮。
4. 雙方重炮的數目相近,但日方速射炮數目較多,炮彈數目亦較多。
5. 對北洋艦隊陣式的批評,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已經反駁過﹕當時海軍戰法,非橫即直,根本不能說誰較優勝。
6. 鐵血網的黃海海戰圖美工很好,但根據甚麼史料﹖似乎不清楚。
戰爭翌年,曾於北洋軍艦任顧問的McGiffin(馬吉芬)於Century Magazine 585-604發表了the Battle of Yalu。
日方則出版了《日清戰爭實記》。近年宗澤亞翻譯日方史料(《清日戰爭》,商務,2014),可惜註釋不夠詳細,較難追查原文。
7. McGiffin認為,中日雙方的命中率皆低。不過如果扣除小炮,只看主炮的話,中方(20%)的命中率勝於日方(12%)。
—北洋艦隊只有廣平艦裝了三門速射炮。而且清軍開戰後幾艘船很快就中炮脫隊,真正戰鬥的只有八艘艦,而日方有十二艘。
—清方軍艦和炮位(尤其速射炮)都少,無法頻密攻擊。
—日方較善於公關,用帆布遮住彈孔才讓人參觀。清方則任人參觀戰艦。於是國際輿論認為清方大敗。
8. 日軍一小時發射了46242發炮(但大部分都是小炮),清軍只有2368發。
而日軍認為清軍的指揮較為混亂。
C. 香港保衛戰 (1941)
1. 這部分有較多資料是來自鄺智文博士那本書。
2. 英軍1897年的戰略構想,是俄法南北夾攻香港。所以1919-1930年間欲加強香港防務,但受限於資金不足和一戰後華盛頓條約的限制,沒有實施。到1934-1938始修建醉酒灣防線。
1930年的作戰想定,認為受地形所限,日軍難以動用炮兵。
醉酒灣防線分為四個防區,預計各以一營防守,另預留兩三營在後方作預備隊。
3. 有關香港保衛戰的三大迷思﹕
3.1 英軍是匆忙興建醉酒灣防線——其實1920年已有此計劃。
3.2 英軍打算靠醉酒灣防線防守半年——其實英軍只預計防線可支撐兩周(雖然防線提早失守,但整場戰爭打了十八日才投降也不算太差),旨在延長攻方所需的時間,以待後援。
3.3 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十八日就失陷——其實那只是英方「靠嚇」的宣傳手法。
4. 日方兩個關鍵人物,分別是第228聯隊長土井定七、和第10中隊長若林東一,都是行為大膽見機行事的年輕軍官。
反之,他們的上司酒井隆是保守派,要求下屬行事依循計劃,減少風險。
5. 當時英軍在醉酒灣防線只有兩營約2500人,一團炮兵、一連工兵(主要是華人)。
而日軍第38師團共13509人、戰馬3395匹,分為228、229、230聯隊。
日軍在陸空方面均有優勢,但因為香港已依置較多海防炮台,所以日本海軍在攻略香港沒有起甚麼作用。日軍早已有詳細準備九龍作戰的計劃,但他們不知道其實英軍在九龍旨在拖延,於是根本沒有預備攻略港島的作戰計劃。
6. 開戰初期,英軍工兵已成功炸毀橋樑道路等設施,令日軍重武器進度落後,要時間等待就位。
日軍最後用了四小時推進到大埔—元朗一線。
7. 在醉酒灣防線,因為天雨關係,英軍只發現到從西邊進侵的230聯隊,卻未能發現228聯隊已從東邊而至。228聯隊不理總部要求停止進攻,等待炮兵前來支援的原有指示,突襲英軍陣地成功。
期間英軍也不幸發生了「蝦碌」事件,蘇格蘭營A連連長派通訊兵出外聯絡,但通訊兵卻忘記留下鎖匙,結果連長排長都被反鎖在通訊站內。
與此同時,蘇格蘭營營長亦與旅長爭論是否繼續反抗,最後由印度兵頂住了日軍的進攻。
8. 結論﹕
8.1 日軍有明顯人力優勢。
8.2 日軍前線指揮官當機立斷保住戰果。(方按﹕當然日軍軍官慣了不聽軍令也是一大問題)
8.3 城門碉堡設計無法駐守太多士兵,就算想反攻也不夠人手。
8.4 英軍因為主動放棄陣地,所以損失不大,絕大部分人力順利轉移至港島防衛。但棄守對英軍和華人士氣有損。而且日軍經此一役輕敵,後來在攻略港島時付出重大代價。
Q&A﹕為何早在三十年代之前,英國就已經想加強香港防務﹖
雖然英日同盟,但到1919年巴黎和會日本已爭取成為亞洲強權,所以1920年英國人明白日方野心也不出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