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中大也曾經有暫取生制(1982),類似於拔尖。會考生成績好獲中大暫取,讀完中六就可直升中大,其餘未獲暫取的也可以中七後憑高考成績報讀。但這已是前四年制時代的事,後來被迫四改三就沒了回事(雖然在下的學生手冊裡仍有遺留了中六入學和中七入學畢業所需學分不同的條款),在下考公開試時又未到後來學界重新「拔尖」的潮流,所以根本沒「拔尖」這回事。(儘管個人其實不喜歡這種制度,除非真的是天才,單看會考成績好而取錄其實不能確保是人才。因為相對於高考課程內容以大學一年級為本比較密集艱深,會考課程本身很基礎,成績好可以只是肯操練而已,考得好也不等於特別聰明。)
不過見朋友也寫了篇講放榜。雖然身處這行,如何面對公開試和放榜這類話題,早在xanga年代已經談過了,但或許也有翻炒重寫的價值。至少可以把內容整理得比較有系統。
---
首先為了讓不同年代的讀者明白背景,有必要解釋一下我們那個年代的教育制度是甚麼一回事。朋友提到現在DSE下的學生畢業前大概無法理解「撲學校」是甚麼一回事。不過這其實不關DSE這個公開試的事,而是在於「平衡班制」。
DSE前的英式學制,是三年初中+兩年高中(會考)+兩年預科(高考)+三年大學。英式學制是精英主義,以篩選學術成績優良的學生進入大學為本。(所謂「預科」本身就是「大學預科」的意思,即是讓學生預備好讀大學的課程,所以預科課程的深度是以大學一年級為本。)
所以當時中學也有分流。大部分學校是「文法中學」,當年在下頗不明白為何注重學術課程就要叫「文法中學」,直到讀了《拉丁文帝國》才發現原來是基於歐洲精英教育都要教習拉丁文法的緣故(當年歐洲學生面對拉丁文和我們面對英文一樣苦不堪言)。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升讀主流文法中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會派到「工業學校」(如九龍工業學校)學習工藝學科,成績更差的就會進入「職業先修中學」學習職業導向課程。
一則因為學制本身是篩選為本,並不期望所有學生都會讀五年、甚至七年中學。「九年免費教育」政策只強制學生留校到中三。高中和預科課程都收學費(雖然金額不多),所以中三畢業成績不好的學生,要不轉投工業學院(即後來的IVE)學習技術課程準備就業,要不就直接投身社會出作。那個年代香港反正有很多工作不需要甚麼學歷就能做。(那時連樓下看更也可以幫人賣樓,現在保安和地產代理都要牌照。)
二則因為香港政府七十年代才開始大幅擴充中學學額落實九年免費教育,所以根本沒有足夠資源去開設足夠的高中學額。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百業興旺,而且通貨膨脹動輒一年十幾%(當時許冠傑的《加價熱潮》和後來林敏聰在《狂野的蕃茄》裡面加插「家得豉油公司宣佈,由午夜起,生抽每支加價兩蚊,老抽價格維持不變」就是在調侃百物騰貴),公務員加薪往往滯後。大學生投入商界有十幾個月糧和豐厚花紅,當公務員和教師會被人認為沒出息(跟現在公務員被認為是穩定鐵飯碗很不同,因為現在經濟沒以前那麼好嘛)。所以就算政府想擴充高中學額,也很難找大學畢業生來教。
(因為教師難找而且流失率高,所以幾乎甚麼人想入職都可以。政府為了留人推出了現在看來很優厚,當時則只屬雞肋的教師公積金制度。因為欠英文教師所以不是英文科系畢業的也會派去教英文,種下了九七後被垢病水平參差和引入語文基準試的伏線。)
(方按﹕那段移民潮下「水鬼升城隍」的年代,為現在留下了不少「穿起龍袍不像太子」的各行各界「精英」權貴,這是後話。)
結果當時的中學全部都是屬於「非平衡班制」,意思是不同級別的班數並不一樣。當年的母校大概跟大部分的文法中學一樣,舉例如下﹕
中一至中三﹕六班
中四至中五﹕四班 (兩班理科 + 兩班文商科)
中六至中七﹕兩班 (一班理科 + 一班文商科)
由這個班數安排,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篩選」是甚麼一回事,就是每一關都要篩走兩班學生的意思。
所謂理科和文商科是選科不同,DSE鼓勵文理兼修(雖然到最後很多學生還是集中選科),但英制因為著重精英教育,所以要求集中選科。文法中學學生中三後就會篩走兩班成績最差的學生,他們可能轉到收生成績較差的中學繼續讀高中(那些學校原校生被篩走的當然更多,否則哪有空位),又或者轉到工業學院就讀基礎文憑課程學一門手藝。
順利升讀中四的學生就要選擇文科、理科、或商科(除了專開商科的學校,否則商科因為科目組合較少一般以文商科或理商科的合併模式出現)。因為中六預科收生會考慮最佳六科成績的積點,所以一般會考課程要報考最少六科,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生修讀和報考七至八科,少數人會報考九至十科(最多十科,十科全部考獲A級的就是所謂「十優狀元」)。
科目組合並沒有強制規定,但學制目的是為了分流,而且日後報讀大學時,不同科系都有修讀科目的要求(例如我們當年生物化學系就要求學生生物科和化學科都及格,你沒其中一科的成績連報讀也沒資格),所以通常都會分開文理商科的「科目組合」。
在下當年會考報考的科目組合就是這樣﹕
全校必修﹕中文、英文、數學
理科必修﹕物理、化學、生物
選修﹕附加數(類似現在的數延伸)、電腦
(當年電腦好像是跟經濟同一組,即是學生需從中選擇其中一科,而不能選另一科。但我忘記了附加數是跟另外哪一科同組了)
文商科的安排大概差不多,只是科目不同。文科當然都是那些中西史、地理、中國文學之類的科目。奇就奇在地理科一直都當成文科,而自然地理的內容(岩石呀、天氣呀)很明顯都是科學問題。當年母校好像商科分別有會計和打字,「打字」這一科自從打字機被電腦取代後亦消失了。
完成中四中五之後就是會考,會考後要尋找中六學位就是朋友所指的「撲校」過程。因為預科是直接準備升讀大學的入場券,所以中六學位競爭很大(你看非平衡班制就明白有一半中五學生不會有原校中六學位),中六學位分配辦法也是一套十分複雜的程序,在此不贅。簡單而言,雖然會考最佳六科達14點(A=5點、B=4、C=3、D=2、E=1)有資格在第一第二階段報讀中六,但因為學生高考成績會直接影響學校畢業生升讀大學的比率,所以學校會盡量錄取成績最好的學生。有些學校如母校希望中六擔任領袖的學生是本校生(比較熟悉校內情況和有歸屬感),本校會考成績符合要求的學生也足夠填滿中六學額,所以通常不會招收外校生(這些事先都已公佈,讓外校生不用撲空)。有些學校比較希望揀蟀收到成績更好的學生、又或者本校生成績太差,就會寧願不要本校生而招收外校生。成績較好的中學本來就會篩走大量成績本身不錯(但因為有學霸同學所以沒被取錄)的學生,這些學生就會四出到學生成績較差的學校爭學位。中六學位分配辦法之所以如此複雜,就是因為這個「校揀生生揀校」(當然主要是學生求學位)的過程很容易出現貪腐或衝突的緣故,每年是否有學校偷步收生也是新聞關注焦點之一。
由於中六學位十分緊張,所以後來開辦了在會考生中鼎鼎有名的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只提供預科學位。由於沒有初中高中對老師任教科目造成的限制(這點較難解釋,教書的自會明白,一般資助學校因為老師數目有限、課時也有限,不可能開設很多選修科目組合),他們可以開辦很多一般中學難以開辦的科目(例如心理學)。所以除了在成績較佳學校被篩走的學生會到這裡報名一試之外,也有些人是因為母校預科沒有開辦心儀科目而特意轉來升學的。(後來新學制取消了預科,高中也變成平衡班制,再沒有「撲學位」這回事。此校唯有轉型為高中書院,找保良局的初中學校結盟。)
除了投身社會,無法獲得中六學位、或者不打算循預科升學的學生,亦可以選擇到工業學院或科技學院(現在都合併叫IVE)報讀高級文憑課程。高級文憑課程都是屬於技術和實用性質,修讀完成後可以投身社會工作,成績優秀者亦可獲大學取錄修讀相關的科系,直接進入大學第二年課程。(例如電腦高級文憑的成績可以用來報讀大學的電腦科系,但無法用來報讀其他無關的科系。所以相對於高考成績可以用來報讀所有相關科系、甚至是沒特定科目要求的科系,高級文憑在升學時限制較大。)
預科課程更麻煩的是區分了AL高級程度和AS高級補充程度課程,有興趣的自己看維基百科,在此不贅。母校當年理科班相對簡單,組合如下﹕
所有學生必修﹕AS中國語文及文化、AS英語運用
理科必修﹕AL物理、AL化學
選修﹕AL生物 (另一組是AL純數學)
文商科的組合大概差不多,但理科比較簡單全部人都會選修3AL,文商科則有AS科目。大學聯招要求的組合可以很複雜,理論上應該是中英文以外加2AL及格成績就可以,但這個成績也可以1AL+2AS達成。只要AL和AS的組合達到聯招要求就可以,所以文科大概可能是修2AL+1AS,又或者有些學校會修2AL+2AS之類。
(「中國語文及文化」即是我們這些老人家說的「中化科」。AS高級補充程度科目「理論上」等同半科AL的課程,這一點在其他科目而言大概是事實。可是中英文兩科雖號稱AS,但事實上無論課時、課業或考試卷數都比其他AL科目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兩科叫AS完全是騙人的。)
很多人會以為,因為DSE改為六年中學、四年大學的新制度,DSE以普及教育為本(乾脆變成十二年免費教學),所以非平衡班制才改為平衡班制。但其實平衡班制在DSE前已經出現,主要是基於初中人口縮少而縮班、高中擴班而來。那時的平衡班制例子﹕
中一至中三﹕四班(或五班)
中四至中五﹕四班(或五班)
中六至中七﹕兩班
所謂「平衡」只是指初中和高中之間班數相同。預科因為人手和課時需要太大,在一般中學都只能開到兩班。(這就是當年莊啟程受考生歡迎的原因)
---
教書就是長氣,講背景用了大半篇文的長度。就算是舊制考生,「撲校」亦與在下無關。倒不是因為像朋友般群A拱照,純粹就是成績過得去而已。
舊文說過,直到大學畢業之前,在下生活相當平穩。中學時一向懶於溫習,只管看課外書。雖然我看的課外書範圍遍及文理各科,所以預科前的內容對我而言大多都是「常識」。就除了英文、電腦和附加數真的不懂,在其他科目我都只是需要背英文生字和記一些要點就行,其餘內容自己讀課外書就學到了。所以也沒理會甚麼「讀書方法」、不用貼(tip)題,考試前隨便拿課本筆記讀一兩次就算。
中學時投放最多時間的就是圖書館,其次就是中四被小米奇拉下水搞聯校電子電腦比賽,幫手執頭執尾焊電路之類。母校校長著重學業成績,所以規定中五中七應屆考生不能報名參與課外活動,但中五時沒名銜的在下還是天天在圖書館走來走去。
最接近「撲校」的經驗反而在中五。
因為中五升中六校內理科班由兩班變一班是已知,而且中五每班四十人所以總共八十人,但預科一班只有三十人,所以「理論上」應該是理科班三十名內才能原校升讀。
方某卻偏偏是全級三十多名的邊緣狀態,懶得背書(亦背不到書)的在下成績往往都只是中游。
所以當時我有心理準備要「撲校」,放榜前預備了推薦信和所有身份證、成績表、證明等等的副本,準備原校不收就找附近的學校。
我沒想到的是,日常校內考試測驗範圍都是有限,所以同學背書比我在行,成績比我好﹔可是公開試要考那麼多東西,卻很難全部死背下來。結果並不真的很聰明或者很能背的同學,成績就會比校內差。可是因為這些對我都是「常識」,所以背不下都沒所謂,隨便「吹水」都可以吹得到,公開試成績反而比校內好。
派成績表時我一望,完全超乎我預期,竟然有25分﹗(1A5B,那五科只得B拿不到A大概就是因為懶背書少操卷之故,因為唯一一科A就是被老師抓了去操卷的生物科。)
(後來輝兄老是開玩笑叫我「一優和尚」。當然medium朋友們隨口說出來的A都比一副啤牌多,一優真的沒甚麼大不了。)
問題來了,雖然母校以往理科班收生底線是18分左右,25分當然是非常理想,但中六收生是人比人的遊戲。既然我在理科班只排三十多名,那麼會不會這年我們成績特別好,所以25分也留不下來﹖(後來我才知道25分原校升不到大概是名校才會發生的事,而八三只是校長口中的「青衣名校」——青衣本來就只有幾間中學,就算青衣第一只要離開青衣島就「識你老鼠」。就算只講荃葵青區名校,當時都未輪到我們。)
傻傻這樣想的在下,唯有向敬愛的陳老師問﹕「25分返唔返到黎架﹖」
陳老師雙眼一瞪,簡直不想回答我的樣子。
阿斯伯格如在下當然不會理解老師在幹甚麼,直到同班麥老兄走來補一句﹕「25分梗返到啦,你問黎都多餘,陳 sir 梗係嬲﹗」
所以我唯一要「撲校」的可能也消失於萌芽狀態。
後來預科,繼續在圖書館當大內總管、幫手搞聯校電子電腦比賽,也沒有怎樣落力溫習。高考反而比會考更不緊張,除了因為有經驗,更重要的是我想讀純理科,本來就被其他人視為「水泡科」。在下想升讀中大,收生更把會考成績作50%計算(即是高考計另外50%),我的會考成績已經不錯,只要高考表現穩定不掛掉,應該可以穩入中大理學院。所以就更不怕全力搞課外活動。
(那幾年高考生物科試卷改革,增加了申論題,對在下這種「吹水怪」又更有利。再次令我公開試成績超越了校內成績比我好的同班同學,又是後話。)
結果就連升大學也沒掙扎過,在大學「快樂」地四處選修不同科目。聽起來好像是「曬命」,其實不然。
塞翁得馬失馬,焉知禍福。例如高考後跟同年會考的師妹開始初戀,放榜時她成績不好我也沒經驗不知如何幫她,只能靠小米奇教她去報讀IVE。大學時還像中學般懶得溫習只看課外書和搞代表會,當然本科成績也就平平。到大學最後一年,老爸中風、失戀和無法讀研究院三大「慘劇」接踵而至,加上之後失業。那兩三年成為最痛苦難熬的年頭。禍要來始終要來,當年沒遇上問題,只不過是之後和其他問題同時一次過撲過來而已。
---
另一篇舊文不是講放榜,但講考試的「後勤」準備,雖然貼得遲一點,但也許也有點用﹕
我想「後勤」方面,有很多同學會忽略了。
平日校內考試,已經有很多學生忘記帶文具。連會考當中,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而且上年監考時,覺得現在考生入場平均時間,似乎比我們讀書的時候遲了。(倒沒留意遲到的人有沒有多了,因為當年應考,開考當然顧著作答,哪有空去理別人遲到﹖)
或者在「後勤」方面,有些東西可以說說。
雖然無助於答考題,但至少可以維持較好的「作戰狀態」。
當年,我收到准考證後,第一件事就是「實地偵察」。(搞不清楚交通和位置,就算找到的士,也白費錢、白擔心。)
所以當我開始放試前假,就抽出幾天去找試場學校。就算明知在哪,也要親身去一次(除非就在自己學校隔壁吧﹖)。除了對照地圖和實地、熟習環境外,還要測試記錄交通情況。
所以一定要在早上出發(和考試時間相若),以便親身體驗該時段交通所需時間。為了避免考試當天有意外,還要把測試所用的交通時間,加十五分鐘作緩衝。
當年沒有上網,不過我一向有買地圖的習慣,所以找位置方便沒甚麼困難。
現在的學生,就算不買地圖,到網上已經可以查到所有地圖和交通資料了。再不然,各學校的網頁也有相關資料(但資料通常很有限,還是買一本地圖比較好)。
不過實際情況,仍然要親身去一次才能作準。
把由家中出發到試場的整條交通路線實習一次,到考試當天就不會因為焦急而影響心情了。
第二件事就是文具。就算可以借到文具,也會花時間,所以可免則免。
早就過,老媽有一種「模組化」傾向,把各種物品分開一包包,再入袋的。考試用的文具也是一樣,各種所需文具找一個專用筆袋裝起,每天考試都用那個。考試前一晚,再檢查是否充足。
所有文具(包括擦字膠、塗改液)都要有備份,以免臨場用完。(至於計算機,我見過有人多帶一部以防不測的。不過方某家貧,沒有這樣做。其實現在的計算機基本上很可靠,可以用超過十年。所以沒有兩部計算機,也不打緊。)
第三件事,錢。
當年還沒有八達通,所以零錢要準備充足。(「充足」的意思是指,從家中到試場至少來回兩次)
現在雖然有八達通,但除了為八達通「入足錢」外,還是要準備零錢,以防不測(有些交通工具不用八達通的)。
還要準備多一點錢(例如一百塊),以便臨時需要的士之用。
(據聞現在的學生「很有錢」,與方某這種窮學生不可同日而語。不過世上總有窮學生,還是要提醒他們準備。何況,在學校老是碰到學生八達通「乾塘」的,可見他們對於「控制儲備」,毫無觀念。)
第四件事,睡。
平時不努力,之前那晚也無謂死讀了。按上學時間作息,早點睡養足精神比較好。
臨入試場前還讀不讀,我沒定論。有些人說不好,但我也試過(因為沒信心)。
不過,如果可以的話,考試當天令自己輕鬆一點,考試表現應該比較好。
(進大學之後,我甚至試過,考試當天帶課外書去讀的)
第五件事,早餐。
一定要吃早餐。這一點父母親長總有提醒,但學生可以忘記的。
血糖不足,就算不昏倒,也保證令你大腦反應變得遲鈍,溫習得多好也沒用。
睡好覺、吃一個暖和的早餐(不要吃刺激性或太油膩的東西),精神飽滿去考試。
第六件事﹕不要後悔。
若然考得差,就算了。與其後悔,不如準備好下一科。
當然,考試過後,同學間總是忍不住要「賽後檢討」的。我也不能完全免俗,間中參加一下。
但最緊要記住,下一場考試才是最重要的。
2 則留言:
我會考嗰年係母校會考成績最好嗰年,出齊6/7/8/9/10A,但我高考嗰年就係成績最差嘅一年。除咗因為有我呢種懶人,亦都因為叻嘅全部拔尖,中六嗰年瞓身搞學會搞活動,連平時最勤力嗰批都唔讀書,我哋呢啲更加玩得勁。
BTW,我係因為會考好而高考差,所以揀中大,哈哈。嗰陣睇過網上流傳社工聯會嘅統計,我嘅grade同早一年中大EE lower quartile 一樣,所以搏 CU EE,哈哈。
拔尖害人 LOL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