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的講座,講者表示在2016時接獲仁濟醫院委託,適逢50周年編寫仁濟金禧誌。
仁濟醫院成立於戰後新社區,成立過程可見到政府與市民互動、和市民之間互動互助,並不如表面所見那麼和諧。
2. 眾所周知,荃灣舊稱淺灣。理民府官員許舒在其《荃灣二百年》指荃灣村落分佈稀疏,「當時區內很少鄉村人口超過三百人。其他較小的村落通常只有一百人,而根據不少個案,有些還不足五十人。」除了荃灣本部(港口附近)外,大多集中於城門谷(有將近一千人居住),另外有少量漁民。
許舒指荃灣主要「自給自足耕種稻米﹔採用樁上漁網及舢舨捕魚﹔小規模農村工業,如製造豆腐、腐竹和豉油,涼果業和蒸酒業等。這些工業都需要大量的清水供應。村民還用香木大量製造香粉,以供應香燭業的需求﹔村民利用湍急的溪水推動水車,用石槌來研製香粉。」(方按﹕可見村民充分利用了荃灣的水資源)
3. 旅行家黃佩佳於《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介紹了1930年代的荃灣,指出政府「計劃將荃灣村建設成一新式之市集……該村之建設,屋宇將全為兩層樓式,有寬敞之街道,及種種衛生之設備,務使荃灣在新界中成為一中心之市集。前所填塞之海面,即備將來建設之用。」
1940年代的《香港地理》教科書(蘇子夏著)亦指,「荃灣不但當新界西南部公路衝要,且其西之急水門,仍為香港與廣州、澳門汽船往來之要道。荃灣以南有青衣島為屏障,故實一天然避風港,沿峰為一墟市,年來有工廠設立漸多,濱海填土工程亦進行不輟,故將來頗有發達之希望。」
講者指出,四十年代背景正是大陸抗戰,不少工廠南移。很多工廠先於土瓜灣落腳,稍後有不少來到荃灣,就是看中荃灣「公路衝要」和「近急水門要道」的地理優勢。
4. 1920年代荃灣地圖大概如圖示﹕
地圖中可見荃灣村落的分佈情況,和當時已開始的填海工程。
圖下方的崖鷹洲即後來填海後與青衣島相連的牙鷹洲。
圖右下的海角有個奇怪地名「三百錢」,傳說是因為船隻經過此處要交三百錢才可通過,故名。
作者表示,荃灣自古經濟狀況「一般」,所以不少村民出洋工作,移民多、聯繫亦廣。
從天后廟重修碑記可見到很多海外捐款(只是那些音譯地名與現今大多不同,要花點時間猜),所以跟新界其他地區相比,荃灣原居民較不排外。這一點也影響到日後發展。
5. 新市鎮於十九世紀由荷畏特提出「
花園城市」概念開始,在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建議設立衛星城市並以綠色帶分隔,以便居民可呼吸新鮮空氣。
政府委託亞拔高比發表「初步規劃報告書」(1954),決定發展觀塘為第一個衛星城市,當時主要看上觀塘鄰近啟德機場、土瓜灣(已有工業區),移山填海需要較少的優勢。
1930年代發展的九龍塘其他就是花園城市綠化區的典型,當然這最後只是豪宅區,一般人住不起。
華僑日報1956-2-10文章強調綠化地帶的必要性,並展望未來的花園城市,認為對經濟和工業發展都很重要。(講者按﹕最後反而是新加坡成功做到「花園」城市的效果。)
講者認為,輿論對未來展望的討論並無結果。因為新市鎮發展涉及大量利益,各區都爭奪「城市發展」大餅,大家都齊齊發展工業、設工廠。
結果政府宣佈荃灣成為第二個衛星城市。(工商晚報1948-6-4)
當時大陸工業家逃避內戰南遷到香港,國民政府甚至要求香港減少接收這些工業以避影響內地經濟。港府雖然答應但結果廠商繼續南來,而由於荃灣有水道連接大陸、方便通商運貨,更受南來廠商歡迎。
1948-10-20工商晚報表示,港府將於荃灣大搞填海興建工廈。
6. 1950年代,由於荃灣仍是地勢偏僻、耕地有限、人口稀少,主要操潮州話和圍頭話。
到1960年代,由於地價低吸引工廠開設,新移民紛紛湧入,人口激增。這些新人口主要都是操普通話。
舊照片中的五十年代荃灣街市街,右上角是現時千色店位置,左邊就是後來仁濟醫院所在地。
當時巴士班次稀疏,所以居民生活都是自給自足、少有跨區活動。
1954年荃灣人口四萬人,到1966年便增至二十多萬,但新市鎮缺乏服務設施。
居民收入也只是由五十年代每天一元數角,增至六十年代的一至兩元。
1956年
雙十九龍暴動,荃灣是重災區。國民黨勢力主要在市區(當時荃灣有些黑市醫生,本身就是原本的軍醫),而工廠林立的地區又會多共產黨人潛伏。由於燒死了瑞士領事夫婦引起很大事端,政府就事件提交報告。
其中英國議員藍金認為,當時生活環境惡劣、工資微薄,都是暴動成因之一,建議增加社會建設和服務。
比較六十年代前後期兩幅照片,便可見荃灣填海發展之迅速﹕
7. 荃灣一向缺乏醫院和西醫服務。1932年6月新界贈醫會(聯合書院創院院長
蔣法賢有份創立)在荃灣成立了荃灣醫局,提供診症及留產所服務(地址於大鵬頂,但講者說自己無法考證確實地點)。一年後便併入聖約翰,直到1945年停辦(但此時人口卻增加了)。以下是開幕報導﹕
1949年1月,政府成立荃灣救傷隊,負責把傷病者送往九龍就醫。試想當年只能跨越青山公路出九龍,有急病還要長途跋涉,自然很不理想。當時荃灣的工廠駐有廠醫,但只為工人服務,不包家屬,所以仍有大量人口缺乏醫療服務。
1952年5月,工聯會開設荃灣工人醫療所,但只限會員。並不是人人都願意加入左派工會,所以也不是全民服務。
1953年荃灣商會創辦荃灣商會坊眾診療所,全面向荃灣市民開放服務﹕
荃灣商會背景以小商販為主。商會指他們開設診療所之前,荃灣只有兩個無牌醫生,但講者笑說其實他們聘請的也是無牌醫生。(講者亦指,戰前港府並未限制醫生持牌行醫,所以有牌無牌是到戰後才有合法與否之分。)
1954年政府注資30萬,並由鄧肇堅、何賢等捐出15萬,成立葛量洪夫人健康院。但仍然不敷需要﹕
8. 1959年,荃灣商會理事長葉德範倡議建設醫院。
葉德範,曾居帝汶、地們,都是葡屬地區,講者指當地鈔票仍是由
大西洋銀行發行。
為此身為原居民的他找上不同居民組別的領袖共商,潮州人、北方人都網羅在內。
1960年,他們會見新界民政署商討建院事宜。
葉德範雖是首倡者,但真正落實者是
邱德根。邱德根為寧波人,到香港白手興家,以租用荃灣戲院發明「工餘場」吸金聞名。講者笑說,你看亞洲電視唯有在邱德根手上賺到錢,就知道他營商有道。
(方按﹕但他在亞視聞名的是連員工去廁所用多少格廁紙也管,或者亞視真的要這樣才賺到錢。)
仁濟醫院之名,其實是襲自
上海的仁濟醫院,當然正是來自寧波的邱德根所選。
口號為﹕「仁者存心,痌瘝在抱,濟世利眾,保健為先。」
講者笑問大家「痌瘝」二字怎麼讀﹖答案是「通關」,感同身受之意。
據聞早年仁濟醫院護士學校還會考這句口號怎麼讀,有人因為讀得出而獲得入職機會。
1962-10-12《
仁濟醫院條例》刊憲。
1962-12-5,仁濟董事局新總理首次會議。第一屆董事局連續了六年(1963-1969),而這批總理甚至連任六屆共十年(1963-1973)。
1963-12-20報載舉行茵基禮,但其實離醫院真正建基還遠。
這一批總理名字算是星光熠熠,除了邱德根還有
董之英、
查濟民、
何傳耀、
鄭植之。(方按﹕五個人已經出了三間學校名)
比較幾個慈善團體,可以看出他們背景有所分別﹕
「東華」原意就是「廣東華人」代表,所以初時十分排外。
「博愛」位處元朗,以鄉坤為主。
「仁濟」在荃灣,主事人卻是以北方人為主。這亦與荃灣原居民習慣出洋、較不排外有關。
9. 仁濟第一批總理連任十年,正是因為建院遇上很大困難。
1963-3-7 華僑日報報導,荃灣兩大醫院分別籌建,一間是仁濟,另一間是教會興辦的療養院。後者只用一年,於1964-5-21就落成,即是
港安醫院。
但仁濟醫院直到1971-3-5才正式建院打樁(仁濟成立已有九年),1973年才落成。
邱德根於自傳《
我這一輩子》說是「一言難盡」。政府內部計劃於北九龍興建大型醫院(即
瑪嘉烈醫院),於是官員就質疑荃灣是否還需要多建一家仁濟醫院,醫務衛生署內部就討論了三年。邱認為這些都是政治問題。
(後話﹕這本自傳只有上冊,有人問為何沒下冊。講者笑謂後來邱被控造假賬,以醫生證明患老人痴呆為由申請終止起訴,當然也就沒可能再寫下冊了。)
有趣的是,講者在教會醫院方面見到支持邱德根想法的材料。
甘穎軒《
全人醫治半世紀—香港浸信會醫院史》中明言,港府雖然重視華人領袖,但擔心共產黨滲透,也擔憂華人領袖出於民族情感,同情甚至支持共產政權。反之,港府認為基督教團體意識形態上傾向反共,而且推動慈善有豐富經驗。所以港府更傾向與教會團體合作推廣社會服務。
講者指出,尤其仁濟由北方人主導,更容易招港府所忌。所以建院一事才屢屢受阻。
直到麥理浩新政(他是1971年尾上任),港府由傳統的「消極」不干預轉為「積極」不干預,向各方提供方便但不給錢的形式推動。港府放下政治包袱,於是跟仁濟談妥了雙方建院款項劃分安排。
但由於建院拖延日久,仁濟醫院於1973年落成時,原有設計就已經追不上人口增長帶來的新需求。所以落成不久後的1978-1979就開始了第一期擴建。
1980-1983第二期擴建,興建三層分科診所,並於上建二棟14層高醫護宿舍。
標誌政府由原本堅持仁濟「只提供窮人無條件者最急需服務」(有錢可看私家醫生),轉為向居民提供更多服務。
1984-1989第三期擴建﹕周卓明護士學校(A座)。
1989-1993第四期擴建﹕19層醫護大樓(B座)。仁濟漸漸由一所分科醫院,轉為急症醫院,再成為一所綜合全科醫院。
2015年再完成第五期擴建﹕C座新大樓。
10. 由於仁濟是因應社區需求而成立,所以街坊亦一向踴躍捐款。而且籌款方式亦多元化。
邱德根以其商業頭腦,為仁濟籌款貢獻新招,首炮就是電影義演。反正戲院就是他的,用來籌款最簡單。圖為1963-8-3華僑日報報導。
繼電影義演後,陸續還有京劇、粵劇、歌唱會等。
同時還有遊藝會籌款,很明顯又是邱德根的主意,反正
荔園也是他的。
一元獎券頭獎竟有洋樓一層,現在也再沒有這麼好康的事。(現在六合彩頭獎基本獎金八百萬也未必買到樓)
(華僑日報)
而且各位總理和夫人還要拋頭露面上街賣獎券。
邱德根動員了自己的商業網絡(如銀行、荔園、戲院等)作分銷站,所以效果很好,一元獎券售出廿萬。
(1963-10-22華僑日報)
仁濟除了向各界發出勸捐信,
他們還拉理民府下水,分批上門勸捐。官員和大老闆都上門勸捐,你也很難拒絕吧﹖
(1966-5-31華僑日報)
其中一家特別落力的是周家園涼茶,圖為1960年開張照﹕
他們由手推車到上樓開舖,都幫手義賣籌款,甚至答應以後每逢初一十五都義賣。恐怕沒哪間店舖熱心到這個地步。
(1966-1-12華僑日報)
另一新猷是設年宵市場為仁濟籌款。當時地點和現時也差不遠,在大河道和青山道交界。(現在是旁邊的沙咀道遊樂場)
(1965-11-5華僑日報)
1962年起募捐,至1965年10月籌得五十餘萬。
至1973年建院費用為550萬,當時政府撥款175萬、仁濟歷年籌得294萬。尚欠近81萬由總理自己填補。
在荃灣發展多年的加德士,重建油站時也向仁濟捐款。
仁濟慈善雙周是另一個重點節目。梅艷芳曾任仁濟董事,仁濟與娛樂界曾經關係良好,例如圖左就有李珊珊參與﹕
有趣的是義賣還可以疊在一起。圖為龍都餐廳(現時仍在川龍街)發出的飯盒換領券,是給義載的小巴的士司機換領。(方按﹕的確,司機已經捐了整天收入,還要倒賠飯錢,未免不近人情。找到餐廳義務供餐,可謂兩全其美。)
還是收現金為主的時代,往往要動員大量員工負責點算善款。
總理/夫人們沿路勸捐圖﹕
慈善餐宴當然也是常見的籌款手法。
11. 經歷多年,仁濟服務逐漸多元化。醫院管理逐步交給醫管局後,仁濟便成為以社會服務為主的慈善團體。
1977﹕首設董伯英幼兒中心
1982﹕首設友愛老人宿舍
1982﹕首設林百欣中學
1985﹕首設何式南小學
1988﹕開設牙科服務
1998﹕開設中醫服務
2005﹕開設眼科服務
2013﹕開設
思親公園靈灰安置所(與逢瀛仙館合作,講者指未合作前仁濟已有計劃)
仁濟另設四大基金(1992年仁濟緊急援助基金、2004年仁濟永強全癱基金、2011年仁濟傳心傳義基金、2011年仁濟明日更生慈善基金),都是屬於補漏性質,旨在對政府福利忽略的人提供援助。
12. Q&A
12.1 有聽眾提及仁濟有總理走數的新聞。講者指因為參選仁濟總理的門檻較其他大型善團為低,(大概是吸引了財力較勉強的商人參與)所以較易出現走數問題,而有關總理已被開除。
12.2 由於戰後醫療是由西醫設標準,所以初期少有中醫服務。
12.3 有人問東華有
義莊,仁濟有沒有類似服務﹖
講者指義葬有做,但沒有公開(否則可能吃不消﹖),只是個案式援助。而且東華義莊也是戰前的事。(方按﹕現在仍有遺體存放,大概都是先前存入但一直沒人領回的。)
12.4 鄉事勢力呢﹖講者指主要是商會主辦,因為戰後工廠發展,鄉村崩解。雖然葉德範本人是原居民,但鄉事勢力在仁濟角色不大。
12.5 有聽眾指石籬邨多年來都是籌款冠軍。
12.6 有聽眾指出葉德範後母所生的弟弟,正是戰時
南洋機工隊成員。
12.7 講者指邱德根身為仁濟創辦人,他甚至堅持臨終也要送入仁濟。(即是死也要死在仁濟)
於是鬧出了老婆埋怨仁濟沒盡力搶救的八卦新聞。
而因為邱曾經傾心共產主義、甚至想當共產黨,所以更令政府猜忌。
由於仁濟籌建受阻,他曾氣憤稱要辭職不幹,於是全體北方商家總理都辭職挽留。因此令政府不敢過度打壓仁濟董事局。
我有點不明白,眾所周知亞視電視是由邱德根收購麗的電視而成,既然政府對邱德根這人有懷疑,怎麼會讓他買到電視台這種敏感企業﹖
講者說其實七十年代後期政府已對他逐漸放下戒心,而且中美關係轉好,亦令港府可以放鬆防備,所以讓他購入電視台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