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6月 20, 2020

自由之夏

先前看《1987》聽到片尾的《當那天來到》非常感動,所以收集了資料。看《頭條新聞》最後一集才知道原來林夕為黃耀明填了廣東話版,第一次看《頭條新聞》看到流眼淚。

雖然他們修改了音調,聽起來很「達明」,我還是覺得原版本的調比較好。不過要遷就廣東話的詞大概不能避免。

 《自由之夏》
原曲:그날이 오면       詞:林夕   主唱﹕黃耀明

‭何止像造了幾十年夢‬
‭覺醒原来活於驚恐‬
‭如手足失散但所有面容‬
‭似水倒映星空‬

‭無非用汗血追我逆權夢‬
‭還祈求無名氏也認同‬
‭如果枷鎖會換取到自由‬
‭記憶的傷口痛都不覺痛‬

‭若那天出現    也不枉這年‬
‭如詩短促青春閃爍若電‬
‭如夢仍沒有如煙‬
‭能令世界改變的初心不變‬
‭你我都未枉命中這一戰‬
‭會看到那天    ‬
‭要看到那天‬
‭我信有那天‬

-----------------------------------------------------------------

比較原歌詞﹕(按Lvcatable Cat Chan譯本)
港﹕何止像造了幾十年夢‬,‭覺醒原来活於驚恐‬。
  ‭如手足失散但所有面容‬,‭似水倒映星空‬。
韓﹕那不是一個經歷過長久痛苦之後,
  了無痕跡的幻夢。
(方按﹕「夢」的內容不同但意境相似。此處按時序並排,中文密度高於韓文,所以港版第二句其實已經在呼應下一句,「同胞」鍾樂偉譯成「兄弟」,所以套用「手足」亦通。「所有面容似水倒映星空」是很感人的佳句。)
港﹕‭無非用汗血追我逆權夢‬,‭還祈求無名氏也認同‬。
韓﹕我們同胞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匯聚成一道激流。
(方按﹕以「汗血」對「淚與汗」。不過填「無名氏」就有點怪,意指誰﹖「希望所有人都認同」的意思﹖)
港﹕‭如果枷鎖會換取到自由‬,‭記憶的傷口痛都不覺痛‬。
韓﹕滿載著公義的夢想,流向和平大同的海洋。
(方按﹕韓版這句似乎直接被跳過,港版是在呼應後句的「沉痛的回憶」。「痛都不覺痛」邏輯上不通,因為你知道痛就是感覺痛。不過大概可理解為「就算痛都不理」或者「就算痛都不枉痛」的意思,呼應後面「未枉命中這一戰」。)
(後話﹕再想清楚,「痛都不覺痛」似乎應該是「不再覺得痛」之意。)
港﹕‭若那天出現,也不枉這年‬。
韓﹕當那天來到,當那天來到。
(方按﹕港版顯然不願像韓版重複句子,但其實重複句子是強調之意,正所謂「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不重複反而有所削弱。正如上次所言,我認為這一句如果唱成「若那天出現,若那天到了」可符合原歌調,不需修改音調。)
港﹕如詩短促青春閃爍若電‬,‭如夢仍沒有如煙‬。
韓﹕我們同胞充滿渴望的臉孔,以及那沉痛的回憶。
(方按﹕「短促青春」直接對下句「我短暫的青春」。「夢沒有如煙」呼應「並非徒勞無益的夢」。
由「不枉這年」到這一句,聽起來音調就是全首港版最「達明」的部分,感覺不知是達明《石頭記》還是王菲唱的《暗湧》,而暗湧也是林夕填詞的。)
港﹕‭能令世界改變的初心不變‬,‭你我都未枉命中這一戰‬。
韓﹕啊﹗我短暫的青春,並非一個徒勞無益的夢。(第一段)
  啊﹗那以血刻寫的等待,也並非一個徒勞無益的夢。(第二段)
(方按﹕以「初心」對「夢」,「未枉一戰」呼應「並非徒勞無益」。)
港﹕‭會看到那天,‭要看到那天‬,‭我信有那天‬。
韓﹕當那天來到,當那天來到。
(方按﹕雖然說重複三次很重要,但這裡港版也寫出更細緻複雜的意思。韓版只是抱持希望「若」那天來到,港版就不只「我信有」那天,還要很肯定說「會看到」那天,而且暗示請手足保重生命,跟極權鬥長命「要看到」那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