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0月 10, 2020

長青奇譚

梁啟智開了一個系列叫「走遍香港252條公共屋邨」,其中青衣篇提及方某住了很久的長青邨﹕

走在長青邨,感覺有點怪異。這條邨在空間上明顯分成兩部分,「下四座」在山腳圍繞屋邨商場,「上四座」則是四座在山頂和山後面的「井字型」大廈,兩者中間夾住新建的青俊苑。翻查資料,原來以前的長青邨還包括現在長康邨的數座大廈,後來才分拆成長康邨。我不明白的是「上四座」在空間和生活上都比較靠近長康邨,為何當年分拆的時候卻把它們留在長青邨?

而他對長康邨的評語是﹕

不過延續剛才長青邨的討論,長康邨的佈局也是很奇怪的。圍繞這中央平台的舊長型和雙工字型大廈是一個聚落,山上有四座Y型大廈(再加上青盛苑)則是另外另一個聚落,而山上的聚落自設另一個屋邨商場⋯⋯長青邨和長康邨加起來,就好像是空間上明明是三條邨,中間的一條邨卻被中間斬開併入另外的兩條邨。

方某有同感。雖然我和他的說法有少許不同,但多年前其實已經對長青邨下了類似的評語。我會說長青邨其實分了「三部分」。

1. 長青

(底圖取自政府地理資訊地圖,自行加色)

圖上在下以啡色線標示斜坡,00是接近海平面,然後01、02、03是三種不同高度的台階,04就是青衣中央山地。圖中標了綠色的是長青邨,你可以見到其實長青邨分成五個台階﹕

南部第一個01台階是邨辦事處所在地,即是梁啟智說的「下四座」(青槐、青榕、青葵、青桃)。
然後上面有一個台階(02),以前是小學校舍(也屬於長青邨),殺校多年後改建為青俊苑。
後面就是山丘頂(03)的兩座(青松、青柏)。
然後的02台階是長青巴士總站、長青社區會堂、另外一間中學和兩間小學校舍(其中一間殺校後改成國民教育中心,現在好像拆了準備起樓)。
最後才是另一01台階的兩座(青梅、青楊)。

可見梁啟智說的「上四座」,地勢其實差了兩個台階,梅楊兩座一點也不「上」,而且也不相連。

(從這些命名也可以見到當年命名有花心思,「高處不勝寒」的就叫松柏,地勢低一點的就叫槐、葵、桃、梅、楊,地勢最低的叫榕。)

據聞方爸爸年輕時到過青衣郊遊游泳,但顯然「古時」的青衣墟和之後新市鎮發展已經完全不同,所以他的經驗用不著。到方家剛剛編配長青邨公屋時,青衣還只有一條南橋(當時稱大橋),北部海岸填海完成不久,長安邨才剛開始入伙、長發邨未入伙,北橋自然也未建成。(運動場、泳池之類到高中才有,之前連學校運動會也要去葵涌搞。)

於是方家就乘地鐵到葵芳轉43M循環線巴士入青衣。這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因為路線牌上寫著「長青」。但香港盛產「亂指路」的人在這次也發揮作用,就是把問「哪兒下車」的我們指示在入島第二個站下車。(紅色是當時43M巴士路線,箭頭是中途站)

青梅樓的確也是「長青邨」沒錯,但我們首次入邨,目的地當然是去邨辦事處搞手續。再問路人才知道原來辦事處在山丘另一邊﹗其實我們應該在離開青衣島前的尾二站下車,卻變成第二站已下了車。結果有如王敏德在《飛虎》的那句台詞﹕「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行橙色路線爬上山坳再落山。

之所以產生這個誤會,正正是因為長青邨只是在「平面地圖上」看來像一條邨,但現實地形中根本是被山丘劈開兩邊的邨。(分別只是梁啟智把山丘和北邊山腳當同一部分,我就當成兩部分)
結果那條43M路線竟然是先經長青邨(北部)、入長康邨,再經長青邨(南部)那麼怪。
(所以那個亂指路的人,如果明知巴士這樣走,就應該先問清楚我們要去長青邨的「哪裡」。)

甚至「長青巴士總站」和社區會堂叫「長青」都一樣怪,因為它們根本在長康商場旁邊。正如青梅青楊一樣,去長康商場比長青商場更方便。從生活圈的角度看,巴士總站、社區會堂和青梅青楊,根本應該當成長康邨更合理。

(當然,聽聞住得更久的人說,其實剛開邨時只有南部那四幢,巴士總站其實就在辦事處外的停車場。是後來北部開發了才搬上去的。)

2. 長康邨

梁啟智對長康邨的評語我也覺得很易理解,因為當地人很容易看出長康邨分了兩部分。我在地圖上標示了淺藍和深藍色,它們隔著一條斜坡,分別以長康商場和長康第二商場為中心。

(中間有點尷尬,青盛苑其實本來應是長康邨一部分,但當時抽出來當居屋發售。而旁邊是中學和小學校舍,非住宅,似乎最方便的反而是這裡,因為去一期商場或二期商場都可以。)

但我記得曾經看過一些文件或水牌之類,雖然我們口頭把它們稱為「長康一期」和「長康二期」,但其實官方文件並不這樣叫。政府分的期數不只一二期那麼少,但我不清楚總共分多少期,但從維基百科看至少分三期。

維基百科的說法是「為了管理需要」所以從長青邨分拆出來。但奇怪的是,如果長青邨「太大」所以要分拆,那麼「更大」的長康邨戶數已經幾乎是長青邨的兩倍,為何不用拆﹖無論按照梁啟智還是在下的劃分(分別只是青松青柏歸哪邊),長青長康都可以看成三條邨。

3. 舊文獻

其實我看過有趣的舊文獻。梁啟智提起這個問題,我就再看看。

政府發展新市鎮時出了一批介紹新市鎮規劃的書籍,當時還是叫PWD (Public Works Department 工務司署),其中一本講荃灣新市鎮的就這樣叫《Hong Kong's new towns: Tsuen Wan》。敝校圖書館還有一本,雖然陳舊,但因為反映舊時政府對新市鎮規劃的描述,所以我還保留。

(註﹕香港殖民時期那麼多「司署」,中譯搞得那麼複雜又難聽,是因為舊時翻譯英語官職時,師爺搞錯了把「司」當官稱。其實中文「司」本身是指衙門,例如省官布政使,衙門叫布政使司。他們卻把 Colonial Secretary 譯了做輔政司,於是他的「衙門」就變了「輔政司署」。)

政府出版物似乎從來都不像商業出版習慣有版權頁,這本小書竟然連出版資料也欠奉,所以根本連出版年份都搞不清。但如果以我手上那本看,書中的統計數字是以1978年末為準,所以它一定是1979年或稍後出版。(所以公共圖書館目錄的出版年份也是標示為[1979?])

(Tsuen Wan附錄部分)

見到嗎﹖當時政府真的把長青邨(連長康)視為分三期發展,可見「三條邨」的看法並非毫無根據。

(另一點是當時三期合共預期可住77300人,現在兩邨人口大約合共38623人,就算把青盛苑計算在內也是40000左右。大概是時代進步降低了公屋人口密度標準的結果吧﹖)

(Tsuen Wan規劃圖之一)

根據這幅地圖(大概只是概念圖,所以連道路分佈都跟後來正式的不一樣),長青邨第一期似乎像在下所指的青松青柏到「下四座」一帶,而第二期似乎就是青梅青楊、長青社區會堂一帶加上長康商場、康榮康富康華和康和樓一帶,而康和樓以西的(連同另一03斜坡上的青華苑)就當第三期。

另外地圖上還有「Tsing Yi Area 2」(圖中22)和「Tsing Yi Area 8」(圖中23),後者顯然就是長安長發一帶,但Area 2和現時地圖就不能對應(青敬路西側應是漁民村和聖保祿村的山丘),而且Area 2南邊那條橫向的路也不存在。

但如果結合上面那個表看就可以看出,Area 2原訂給屋協發展用,預計1986年完成。事實上屋協在青衣沒有那麼早的樓盤,最早已經是1991年入伙的偉景花園。位置大概比圖中的Area 2再偏西一點,而且不會連結到Area 8。規劃師大概沒留意到它們中間有座大山丘。(我猜他們規劃長青邨時也沒理會過中間那座大山丘,只顧在兩邊開鑿台階就算,所以才搞出那麼奇怪的版圖。)

如果我們把Area 2和長青邨之間的那邊彎路視為現在的楓樹窩路,那麼Area 2南邊那條路大概就是大幅南移變成現在的青綠街(中間變了青怡花園和青衣公園)。

---

P.S. 其實還有另一奇趣﹕青衣英譯是拼成「Tsing Yi」,青衣邨也是直接叫「Tsing Yi Estate」,但長青邨卻是一開始就拼成「Cheung Ching」而非「Cheung Tsing」的,不知何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