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日, 11月 08, 2020

炒冷飯系列﹕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經濟學與愛情

(因為是一場讀書會的前後兩篇文章,所以一併整理。原文張貼於2013-02-142013-02-17。)

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Tim Harford,尤傳莉譯,台北﹕早安財經,2011

庫老大主辦讀書會,主題以經濟學看愛情。面對庫大和史兄兩大經濟人,方某這種門外漢當然要趕快讀書。幸好庫大推薦的兩本書都大概讀過,算是有少許印象。不過另一位網友介紹的這本書,雖是方某先前推介過的作者,這本卻沒讀過,所以前陣子趕快到公共圖書館借來揭揭

老實說看倌只要看看目錄,就知道這本比上一本「切身」得多。劈頭就是求愛,然後就是求職和家庭,最後是一些生活瑣事的問題。作者說都是讀者投稿問問題,不過在下倒覺得有些問題不像是一般人會問的,比較像是「自問自答」,不過問答爆笑無減本書趣味,非常值得一讀。

倒是作者和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強調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認為政府完全不理產業,任由他們接相對效率決定做甚麼就好,這點我認為是見樹不見林。就算我們不理左翼批評,說產業不穩定會令很多工人追不上而失業這一點(就當政府另行解決好了),政府領導人看的也不只是單純的「效率」。

如果世界是完美的自由市場,沒有國界所限,這樣的假設也許不錯。可惜的是世上有國家,也有「國家安全」的問題。很多國家保護農業,除了變相向農民買票外,也是為了保障本國糧食生產能維持著(危機感深重的日本尤其如此)。試想想像中國般,官僚把大量農地轉為房地產去炒賣,雖然製造了GDP增長,卻令糧食日益依賴外國(留意﹕我不是說農地完全不能發展)。萬一遇上戰爭或天災,各國減少食物出口來滿足本地需求的時候,中國就會突然陷入飢荒了。(你看香港這個自由貿易之都也要限制奶粉出境,便知其他國家因各種原因「限制出境」絕不希奇。)

新加坡不像香港,放任地產金融一枝獨秀,斥鉅資發展高科技工業,又是另一種考慮。李光耀認為(後來的領導人也繼承了類似看法),相對於第三產業,工業能夠長期吸納大量勞動力,要維持「人人有工開」必須留住工業不能讓它們都消失了。低增值工業當然不能跟人工更低的鄰國競爭,這樣「保護」來也是沒效率的(美國正是如此),於是國家轉而投資高科技工業,同時訓練工人轉型。

當然更「誇張」的就是新加坡乾脆自己投資搞軍工業,正常人都會猜小國搞軍工應該沒甚麼效率。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讓自己保持一點國防生產能力也是重要的,總不能事事假手於人受制於人。(幸好的是新加坡通常著重讓企業追求效率而非依賴政府。)

縱使作者在前著早已說明經濟學家眼中不只有「錢」,但經濟學家仍然傾向只看到錢和效率這類東西,而看不到一個國家需要有其他考慮。(情況就像我們對家人有時也不能單純看「錢」而要做點「沒效率」的事情。就像庫老大言,只看到 cost and benefit 的人,多數得不到親情也得不到朋友。)

當然,我們也可以為作者辯解﹕經濟學家的重點是效率,提供了這些分析,要看得多重就視乎國家領導人的考慮了。

後話﹕本書作者也譯過《圖書館的故事》,跟本書一樣譯得不錯(至少沒甚麼錯別字)。

---

筆記﹕

p.184 〈馬桶坐墊該立起還是放下﹖〉這個男女爭執的問題,有數學家指是因為男生有時揭起有時放下,所以早已習慣成本,而沒跟男性同住的女生卻不需要揭起,所以不習慣要放下廁板。又有經濟學家證明了「保持原狀」勝於「次次放下」云云。而作者本人的看法就是女生用「放下」來分辨誰體貼誰自私。

我倒是對幾個看法都不完全同意。因為如果看倌上網日久,應該不難見過這種圖片﹕
(圖片來源)(原連結已死,但這幅圖在網上四處都有,例如這個這個這個,也不知原始來源)

當然這只是誇張法,但製作出這種圖片的女人,顯然認為廁板是「不應該」被揭起的——否則如果只想男人用完後廁板自動放下免麻煩,在廁板後面裝條彈簧就行了。

按邏輯推斷,如果這種女人不跟男人一起住,根本用不著發這種牢騷。既然要跟男人一起住,又認為最佳的廁板應該是「揭不起」的(用鎖鏈繫牢了),那即是這種女人其實認為男人是可以坐著小便的。所以上述數學家那個「只是不習慣」的說法不通,她們的思維中並不認為「只是自己不習慣」,而是「男人根本不需要」揭起廁板。

我猜,這時候一定會有女看倌不滿問道﹕男人站著小便總是弄得一團髒﹗而且男人大便也是坐著的呀,難道大便時不用小便麼﹖

的確,方某同意男人站著小便不時會弄得一團髒。這並不一定是因為自私沒公德心,而是就算你瞄準了,有時竟然還會射偏了——陰莖尿道口的黏膜,有時乾涸了就會黏著,令開口「不完整」(歪了),令射出的水柱大幅偏斜、甚至一分為二,絕非怪事。方某就試過明明瞄準了馬桶但尿卻垂直向下射到腳……(女生不明白的話找個熟稔的男性朋友問問便知,再不然自己去廁所找條水喉,掐緊開口再開水也可以觀察到類似效果。)

通常尿出了之後,黏膜回復濕潤,尿道口就會回復完整、水柱回復正常狀態。至於已陷入狼狽狀態的男生會不會收拾殘局,這才是看他自不自私的時候。


至於男人當然坐著大便時一樣會小便,但就算撇除了這情況和「男人懶得坐下所有站著小便」兩者,男人仍有必須站著小便的時候。

事實上,男人自己了解、面對大小男人日久的媽媽們也應該已經知道,男人的那話兒其實很不聽話,經常會在不需要的時候「擅自」勃起,當然中老年人更怕的是需要的時候它不勃起。

而其中兩種勃起的不當時機,分別是剛睡醒時和非常尿急時。(兩者都不是「一定」勃起,在下只是說「有機會」或「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事實上如果「晨勃」消失了,男人更怕是陽萎了呢﹗)

在無數個靜寂的夜晚,當男人半夜尿急的時候,往往也同時勃起了。在這情況下,其實情況有點兩難。通常的做法是站著嘗試按下那話兒瞄準,甚至整個人俯身去遷就無端勃起了的陰莖,祈禱希望水柱按預期的「彈道」射出別弄髒四周。


如果妳是那種堅持「男人坐著小便」的女人,妳要面對的是已勃起了的陰莖,它是向上挺的,換言之所有的尿都只會像「回歸日升旗禮」那些消防船的水柱一樣,是向上射出的。結果只會比站著撒更混亂和不受控制。

(圖片來源)

(或者有極少數的女人會堅稱,勃起了的陰莖也可以壓下來的。我想她是看AV太多了,那些男優的陰莖經過長時間專人訓練,韌帶拉得很鬆才有可能做到「明明勃起了但壓到低於90度」的出鏡效果,家庭觀眾切勿模仿。一般人的角度都是少於90度,勉強拉斷了韌帶要進急症室的。)


簡單點說,即是說除非妳可以令男人不撒尿(裝個尿袋﹖),否則男人總有些時候要站著小便的。女士們還是參考一下經濟學家的建議吧。

至於作者那個「分辨男人」的解釋,如果未有正經的調查數據,也是說不準的。而且以男人的角度看,這種分辨是「唔啦更」(風馬牛不相及)之至。如果說男人放下廁板就是體貼揭起就是自私,那麼女人用完廁板揭起就是體貼、放下就是自私﹖


p.252 〈拿賞味期限最久的〉作者說零售商不應劃一售價,而是應該按食物的新鮮狀態微調價格,讓著重食物新鮮的人多付點錢,不介意的人買得便宜一點,這樣會更有效率。要不然像現在劃一價格,正常而著重食物新鮮的消費者當然是先找限期最久的,然後任由快到期的食物過期浪費了。


我想作者應該不會把超級市場老闆當成傻瓜的。那麼老闆們不這樣做,當然不是因為他們蠢到想不到,而是因為這樣做的成本高於收益

現行的銷售和物流系統都是以商品上的標籤條碼進行,這些標籤是「每種商品一個標籤」而非「每批次一個標籤」(後者的成本高得多、而且所有食品需要的條碼數目會成幾何級數增加)。簡言之﹕現行的系統無法辨認商品新鮮度。

當然,現在超級市場也不時在快到期的食物上打減價標籤,但這個標籤是獨立於條碼系統的,需要額外的成本,不能普遍推行成「微調」。

雖然現時超級市場為了捕捉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而不斷更改價錢(作者第一本著作討論過),已經夠耗費人力和混亂的了(還經常搞錯價錢被投訴),如果還要針對食物新鮮度不時微調價錢,那麼老闆額外請回來做這工作的人工,能夠被「微調」的收益彌補嗎﹖如果微調對超級市場帶來的收益,不大於老闆需要投入的額外資源,那麼當然就不會發生了。

事實上,在甚麼地方有那麼靈活的定價﹖是街市。攤檔主人對食品的新鮮度很清楚,而且他們生意小,不需要依賴貨品條碼系統,也沒有一大堆員工需要統一協調工作程序,所以大可隨時調整售價以滿足個別老主顧的需要。他們調整售價幾乎為「零成本」,卻能促成交易,不這樣做當然就太傻了。

(例子﹕報販在下午或傍晚「減一蚊」,好像是方某有知以來就已經有的事。至於便利店,反而等到近年才有這樣的安排。與一般貨品不同,賣報紙反而用不著貨品條碼……)

商家規模增大,固然能帶來規模效應,但代價就是協調困難、有點僵化。

當然這問題倒不是永遠無法解決的,如果RFID技術越來越進步、標籤越來越便宜(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十幾年前已開始用RFID一併作借還書和防盜用途),終有一天會便宜到足以用作貨品標籤。到時就可以在個別標籤記錄食品批次,超市電腦系統就可以按時更改售價了。(而且食物衛生出問題時還可以方便回收呢)

不過到那時候,現行的售價標示方式(自從廣泛應用條碼後,一個貨架就只有一個價錢牌,不再花人手在貨品上打價錢了,上述說快到期的新鮮食物除外)就要改變了,要不然消費者根本不清楚哪一包食物賣多少錢……


p.258 〈電影裡的暴力〉﹕

「你可能沒想到的一點是﹕如果讓你們家附近的惡霸小流氓在戲院看《超越死亡第三集﹕復仇》(UltraDeath III: The Revenge),那麼他們就不會去喝啤酒或打架。經濟學家達爾(Gordon Dahl)和德拉維尼亞證明,當多廳式戲院中有一部暴力電影上映時,當天晚上的犯罪率就會下降,而且維持到次日天亮。但如果放映的是文藝愛情片,那些小流氓就會改去酒館,因而可能會鬧事。根據達爾和德拉維尼亞估計,暴力電影上映,使得美國平均每天減少一百七十五起攻擊事件

這表示,如果你打算禁掉這些電影,可能就要找個替代方案,好讓這些暴力分子有別的事情可做。」



上回提要﹕庫老大搞了個讀書會。討論以下幾本書﹕

男女博弈經濟學》王澤基、蘇勇鵬,香港﹕天窗,2012
經濟自然學》(The Economic Naturalist),Robert H. Frank,台北﹕大塊文化,2008
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Tim Harford,尤傳莉譯,台北﹕早安財經,2011

前文已提,方某人既然不是修經濟的,所以當然要找些另類門路。所以另外重點推介兩本書﹕

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Dan Ariely,台北﹕天下遠見,2008
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Matt Ridley,台北﹕時報文化,2000

有別於庫大和史兄正式討論(史兄尤其重點表明男女婚配要雙重配合,並非有效率的市場,情場失敗不必然是品質差劣),在下選擇在幾本書中互相比對,找出一些我認為值得討論的地方。


1. 很多時候我們都強調女性重視婚姻(尤其女生迫婚傳聞甚多),好像是婚姻(尤其一夫一妻制)對女性比較有益。當然婚姻對女性也有穩定下來、得到承諾的好處,但其實婚姻(尤其一夫一妻制)對男性的益處更大。幾本不同著作都有提及調查指,結婚對男性的好處較大,而離婚對女性傷害較多。

當年在中大,交功課時欺負老師,面對哲學教授講生物學(同理,向生物教授講歷史),寫了篇學期論文叫《女生為何愛美﹖》,就提及一夫一妻制其實限制了大部分女性分享「富爸爸」資源的機會(情婦畢竟不像妾侍有正式身份)。一夫一妻制實質是保障了大部分男性都有機會得到伴侶(在生育資源上女性是稀缺一方)。

甚至像香港教授的那本,也提到剩女剩男之別在於﹕剩女是有選擇的,只是眼角高所以認為不嫁更好﹔而剩男可能是求一女而不可得。這是男女平等後,女生繼續渴求「向上嫁」帶來自然結果。(當然更不用說﹕男女平等令女性獨身的代價降低,所以女性更有選擇的餘地。)

香港教授的著作,同時亦提到塗指甲對吸引男性無用。這點男性大多同意(雖然後來有男會眾提出塗指甲也有掩飾健康狀況的功效,不過我想以男性的「著目點」而言塗口紅更重要),但女性可能會反駁說「只是為了自己覺得好看」。換言之由「女為悅己者容」演變為「女為悅己而容」。

不過這個可能是拙論文指,一夫一妻制導致女性「種內競爭」(註)激烈,變成要「鬥靚」的結果。

(註﹕嚴格而言「種」是指生物種,男性女性都同屬一種,這裡只是把兩性當成兩個物種來比喻。)

情況就像男人不解的女人「鬥瘦」競爭。本來在古代營養不良,所以有「少少肥」的女性代表健康,男人喜愛。到近現代垃圾食物增加,反而是「變肥容易保瘦難」,所以男人轉為青睞瘦女也為自然。只是男人喜歡的「瘦」還是有少許脂肪,而不是「流行」的那種瘦。如果女性只為吸引男性注意本來不需要瘦成這樣,其實這已變成是女性內部「誰最有能力控制自己體重」的競爭,所以才去到那麼誇張。


2. 《經濟自然學》提及為何「害羞」者得人喜歡,作者認為是因為這代表跟急躁者相比,當事人對自己「估價高」不輕易屈就的訊號。其實我很懷疑這個說法,因為如果換成香港教授的那個例子,就指「長時間失業者比跳槽者更難搵工」,所以建議大家在情場「騎牛搵馬」。那麼究竟害羞帶來好處還是壞處﹖

如果從「港男港女」喜好「食住」對方的心態看,「害羞」的人可能有另一個好處﹕就是他們看來戀愛經驗較少,沒那麼難應付。


3. 方某在讀中國文化科時,辯論「義利之辯」時已認為﹕但凡合義之事長遠必然合利,凡長遠合利之事亦必然合義。

前幾本書很多討論,其實都是局限於一兩次的短期賽局,這樣的賽局近似零和遊戲,其實會鼓勵背叛。如果把它們變成無窮重複的賽局,情況可能就會很不同。這也很可能是人類道德的起源。

想了解人類的行為,除了經濟學,回頭看看生物學家觀察到甚麼,也會很有幫助。畢竟我們很多沒有解決方案的性愛問題,在演化中都被不同物種試了千年萬年。

順道推薦 Matt Ridley 的另一著作﹕《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台北﹕時報文化,2000

作者討論一般人認為無情和你死我活的演化,為何能夠衍生出道德。


4. 同樣地,《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多次提議用「錢」來解決親人之間的問題。我想如果以行為經濟學觀之,就像 Ariely 說的人類分開 social norm 和 market norm,所以「講錢傷感情」。用錢來解決家務問題未必是好辦法。

不過反過來看,Ariely 同樣提到另一實驗。當要求受試者解答一些麻煩的算術問題,如果即場給現金勝出者,作弊的人未必多﹔但如果改為給代幣,就算在隔壁可以立即兌回現金,作弊率也會大幅增加。那麼家庭內「不講錢」其實是否也會有同樣的效果﹖(例如沒倒垃圾卻說倒了﹖)


5. 香港教授提到「吃回頭草好」,但這個分析(兩人互相熟悉)有沒有計算到兩人分手時已有不少 hard feeling﹖

在這方面,動物可以還理性一點,因為牠們純屬「機械性」。就像一齣動物紀錄片曾拍攝一隻公雀追求雌雀,不停在雌雀面對展示羽毛。過了差不多一分鐘,雌雀無興趣飛走了,剩下公雀「戇居居」失落狀。但牠可能沒甚麼「傷心」,見到下一隻雌雀就會再飛前去做同樣的事。

人類反而多感情,所以才受困於 sunk cost (沉沒成本)。

再者,之前有調查稱在「好朋友」之間,男性往往認為有發展可能,而女性往往認為「沒發展可能」才當朋友。各位又怎樣看﹖


6. 回到「港女」,香港教授說港女是錯誤地把自己定價過高,所以市場失效。但如果我們看行為經濟學的研究,這樣的做法可能是源自「定錨點」的問題。

Ariely 曾在課堂上搞「拍賣」,要求學生標價買一件沒甚麼價值的東西,但起標價是隨機定的。結果發現當起標價高、成交價也高。亦即是說,學生並不是按他們心目中的「真正價值」(如果真的有這回事的話)去競投,「定錨點」對成交價有很大影響。

如果不是港女自覺地採用「定錨點」試圖提高「成交價」,卻搞到市場失效的話,那就可能是整個社會提供了虛假的「定錨點」。因為在香港大眾傳媒和電視劇影響力很大(尤其是二三十年前電視一枝獨秀,沒多少其他娛樂),但肥皂劇的主要對象是主婦(即所謂「師奶劇」),所以內容自然是以討好女性為主。(具體就如年前有套廣告女人可以隨便打男人,如果反過來拍個男人打女人的廣告,婦女團體可能就要示威了。)

香港男女可能就是一直受這些劇集的影響,所以錯誤地把港女「定價」過高。
(有人問為何歐美又不見得是這樣,這個我可不懂得答了。)


7. 最後有個比較容易令人尷尬的話題﹕獻身。

香港教授的著作認為,雖然可以吸引注意,但女人自動獻身是不好的。一則性的邊際效益會越來越低(史兄不同意這個),二則性的可替代性太高、很容易找另一個,並不容易綁住對方,三則男人對性和愛分得比較開,得到了性不一定就有愛。

但如果我們用另一角度看,可能有很不同的結論。

一則,Ariely 曾經研究性興奮對人類(至少男人)決策的影響。在平時受試男性表示不接受的性行為(都是一些較禁忌的事情),在性興奮時就多了人表示接受。既然性興奮令男性的警戒心降低,那麼自然也大有可利用之處。(正如很多以男性為目標廣告都加上性感女郎,就是這個道理)

二則,《經濟自然學》也介紹過「試用」的功效。商家之所以願意提供「用家買了不滿意,N個月內可退回」的保證,正是因為人類通常對自己「擁有」的事物評價較高。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那件貨品,覺得不滿退回的機會其實不高(更何況可能嫌退回手續麻煩)。「虛擬」的擁有權也一樣會提高當事人的滿意度。「獻身」是否也可以達到同樣的功效﹖

(當然,女性獻身策略或可綁住好男人,但也有遇上賤男「噍完鬆」的風險。正如美國商家的試用策略,遇上聰明過分的大陸客人就焦頭爛額,曾有報導說有些大陸客喜歡買走一堆衣服,穿厭了就退回來……)

這樣說當然不是鼓勵人隨便「獻身」,只是說決定獻身的女生可能有不同的考慮。

(當然這樣說更不是否認女性也會享受性愛主動求歡,只是這裡女性「獻身」並不是為了「性」本身,所以不用考慮。)

---

後話,Ariely 之後還出了另一本,直接就用行為經濟學討論愛情了﹕

 《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Dan Ariely,姜雪影譯,台北﹕天下遠見,2011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