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Oster《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父母最關鍵的教養決策》(Cribsheet : A Data-Driven Guide to Better, More Relaxed Parenting, from Birth to Preschool),廖建容譯,台北﹕天下文化,2020
親子教育閱讀馬拉松中發現的。在下常說,教育在很多人眼中並非一門「專業」,因為很多人都有小朋友,於是人人都覺得自己懂教育,甚至比學校裡的老師更懂。因為養過小孩的人都有意見,於是育兒建議何其多。難得有人去爬梳論文,做meta-analysis(統合分析)看看研究結果支持哪種方法,對於不知如何是好的家長十分有價值。
本書包括哪些課題,看倌自己去看看目錄就知道。倒有兩個課題令在下特別有感覺,就是入睡訓練(11章)和看電視(14章)。
如何令嬰兒安然入睡這點,幾乎令所有父母頭痛。大概除了少數嬰兒一開始就是「懶瞓豬」之外,或多或少都有點「扭計」。有些嬰兒逐漸就拉長夜間睡眠、縮短全日睡眠時間、戒夜奶,有些像方包般快一歲了還睡不好而且晚晚在吵。
其實現在無論衛生署或醫生,都會建議你讓嬰兒自行入睡的,只要確保嬰兒安全、吃足奶、不用換尿片的話,是不應該嬰兒一哭鬧就去抱,要讓他學會自行入睡。反正你忍一段時間他總會習慣,衛生署甚至明言﹕
「不良的睡眠習慣是妨礙嬰幼兒順利學習自行入睡的最常見原因,例如,必要用吸吮乳頭、吃奶、抱他在懷中輕搖、輕拍或步行的方法來哄他才肯入睡。這些模式一旦成為習慣,寶寶便會過分依賴你的注意和陪伴才肯入睡,令家長花上不少不必要的時間和精神。」
可是這種「忍心」很多人都接受不到,尤其是自己懷胎十月的那個(畢竟嬰兒哭鬧本身就是演化成令人不耐的,而且媽媽大腦受懷孕影響會變得更敏感)。而在方家就連嫲嫲也不能接受,堅持要抱著入睡,結果方包到現在還要人哄、而且沒幾個鐘就會醒來吵鬧。而有些心理學家甚至會認為有害(例如有位朋友兼KOL引用的說法)。
本書厲害之處,就是分析了各種相關的研究,發現這種稱為cry-it-out的睡眠方法,根本沒發現甚麼壞處。不只沒影響父母和子女的關係(#2816,研究說孩子的安全感反而提高了,對比方包少抱一會就扭計喊),反映壓力的皮質醇水平也沒比較高(#2842-2861,即是孩子沒因為晚間沒人抱變得緊張),甚至追蹤到五歲都沒發現小孩表現有問題(#2842,這樣還不接受要不要觀察到五十歲﹖)。
而最大的好處不是在小孩,而是在大人,因為研究同時還發現媽媽的皮質醇水平下降了(因為睡得好嘛)。正如作者所言,產婦抑鬱也是傷害小孩的因子之一,可以降低媽媽壓力的方法,自然減少了抑鬱的機會。
當然不信者恆不信,朋友對此的反應就是「即係無結論,風險自負囉」,無視作者提出的要點﹕
#2861-2872 「一個相關的論點是,雖然孩子在五、六歲時看起來很好,但或許睡眠訓練的後遺症要成年後才會顯現出來。同樣的,這個論點也難以用研究證實。比較公允的說法是,如果能獲得更多資料會更好,資料永遠不嫌多!是的,如果得到了更多資料,或許會發現一些輕微的負面影響。我們能取得的研究並不完美。然而,基於這種不確定性就反對睡眠訓練,這樣的看法是有瑕疵的。因為你同樣可以提出相反的論點:睡眠訓練或許對某些孩子有很大的好處(他們非常需要不中斷的睡眠),不讓孩子接受睡眠訓練反而可能對孩子有害。研究資料無法支持這個論點,但研究資料同樣無法證明,睡眠訓練是有害的。你也可以說,產後憂鬱症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因此睡眠訓練會為孩子帶來長遠的益處。這個論點反而比較可能成立。
總之,你必須在資料不夠完美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其實所有的教養決定都是如此,去怪研究教養議題的人吧!)。不過如果有人說,不接受睡眠訓練是「最安全的選項」,那就是個錯誤的說法。這是否代表你一定要做自行入睡訓練?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不同,你有可能一點也不想讓你的孩子哭到睡著。你必須自己做決定,每個決定都是如此。但如果你想進行自行入睡訓練,也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不自在。研究資料(雖然不完美)是站在你這邊的。」
真的要從學術角度看,根本沒人能「保證」任何一種育兒方法「就是好」,只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以為好的方法。(古人也說「棒下出孝兒」,還講了幾百年呢。)
你想抱著小孩入睡,當然可以,只是辛苦自己(如方宅)。嬰兒越長越大,總有一天你抱不到,近日連嫲嫲也開始手痛了,但抱慣了他就不准你不抱。這種結果我在第一個月就指出了,但正如很多事情(就如先父中風)一樣,我說了也沒人聽,而結果我預視的情況仍會發生。
至少研究結果很清楚﹕聲稱cry-it-out對嬰兒有害,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樣聲稱對父母製造內疚,和增加父母壓力(甚至影響產婦抑鬱),卻是很明顯的害處。
「看電視」自方某小時候都被視為「不好」。就像現在認為小孩用手機或上網不好,或者更早以前師長覺得看武俠小說不好一樣(當然現在金庸成為經典,現在的小朋友反而不讀了),都是反映了大人對新事物的恐懼。當然恐懼不一定毫無理據,相對於電視內容還有監管,網絡資訊的確可以有很大問題,演算法更會放大問題。就算解決之道是教導資訊素養,年紀太小的小孩似乎還是無需急於使用最新科技。正如我們先帶小孩去游泳池,而非一下子讓他去大浪灣滑浪一樣。
而對身為「電視精」自小早晚對著電視吃飯做功課的方某而言,書中提及的研究結果倒是頗切合方某的狀況。「看電視」本身並不帶來危害(當然「看哪些節目」還是重要),但如果父母只讓子女看電視而忽略跟子女溝通互動,那就會有很大害處。就像方某向來說﹕問題不在電視,而在於餘下多少時間、而那些時間你又跟孩子做甚麼。所謂「只看電視忽略溝通」,其實就像現在父母把手機當「數碼奶嘴」一樣,沉迷電視或手機都是父母逃避互動的表徵。扔掉電視或手機不等於解決到問題,因為沒電視沒手機不代表就有良好溝通。所以重點仍是「父母本身做甚麼」。
本書針對嬰幼兒,作者還有本新書《機智教養生活﹕經濟學教授媽媽教你做出最佳教養決策》針對較大的學童,有興趣的看倌可留意。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8bewJP、http://moo.im/a/4klxA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125 推薦序「作者在書中明確提出研究文獻指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體罰有助於改善行為」、「有證據顯示體罰會造成負面影響」。」
但有沒有發現一個盲點﹖沒人研究父母沒管教帶來的負面影響。
如果父母懂得不用體罰管教,固然最好。如果不懂,卻沒有任何研究去比較「以體罰管教」和「不用體罰也沒管教」兩者誰的效果更負面。
#237 序言「你的決定可能非常適合你,但未必適合其他人。為什麼?因為你不是其他人。每個人的處境和偏好都不同。套用經濟學的說法,你們的限制條件不同。」
但經濟學家有時也忽略這點變成唯金錢論。
#327 01章「有割包皮的男孩比較不會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沒有割包皮的男孩約有1%在童年期會發生泌尿道感染,有割包皮的男孩中,發生率只有0.13%。這是顯著的差別,而且大家普遍認為這種預防作用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就絕對值來說,這樣的好處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你必須為一百個男孩割包皮,才能預防一個男孩得到泌尿道感染。」
嚴格而言,是割包皮令發生泌尿道感染機會降低約7.7倍。原本一萬個男孩會有一百個感染,割了之後變成一萬個男孩有十三個感染罷了,即是割一萬個男孩預防了八十七宗感染,每割一百個預防到0.87個感染。
#340 「缺乏一種可以將苯丙胺酸分解成胺基酸的酵素」
其實苯丙胺酸(和分解後產生的酪胺酸)都是胺基酸。
#387 「當時我自己一個人待在醫院,腦袋還轉不太過來,也搞不太清楚狀況。我沒料到自己需要面對這種決定。我想給你的忠告是,千萬不要讓你先生回家去睡覺。」
慘,連回家睡個覺也不行。(幸好我不用)
#705 02章「這意味著當你的孩子逐漸長大(例如,進入學步期之後),你就不太需要經常用乾洗手幫小孩擦手,或是到餐廳吃飯時使用幼兒拋棄式餐桌墊。」
我要上網查一下才知道譯者是指酒精搓手液,只看字面還以為是濕紙巾。
#1035 04章 「她七週大的時候,我們去參加我弟弟的婚禮。我還記得我們待在餐廳後方的衣櫃裡,那裡熱到爆,而我試著餵她母奶,但她不斷尖叫,不肯喝奶。」
餐廳後方有衣櫃,還要躲在裡面﹖想來不大可能吧。
原文究竟是甚麼﹖如果是wardrobe,那除了衣櫃,還可以指保管衣物的地方,即衣帽間(雖然正式應該叫cloakroom)。如果是closet,那除了壁櫃,還可以指儲物室。
我想無論躲在儲物室或者衣帽間餵奶,都會比躲在衣櫃合理得多。
#1086 「品質比較不好的研究是,研究者只控制一、兩個項目,例如,只排除出生時的體重造成的影響。這種研究的結果就比較令人質疑」
越大型的研究(參與者越多),才越能控制到更多因素。因為要有足夠的樣本才能得到統計學上有意義的結果,而你要比較的因素越多,需要的樣本數就越多。
#1406 05章「但哺乳最令媽媽感到痛苦的是,努力也不見得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努力可以獲得回報的原則在其他領域通常是成立的)。你努力找工作,或是申請大學,甚至是努力懷孕,這些通常可以成功;然而面對新生兒,以及一些生理上的限制時,你的勝算就變得無法預期。」
其實育兒的大部分事情皆如此,現在科技發達很多人以為自己控制到結果,所以變成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
#1575 「你也可以上美國國家圖書館資料庫LactMed網站查詢,那裡找得到幾乎所有藥物的資料。」
那是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2155 07章「過度期間相當長」
是過渡時期。
#2200 08章「平均來說,在教育程度較高的社群中,疫苗接種率反而比較低。這表示民眾不接種疫苗並不是因為缺乏資訊。」
沒缺乏資訊,但缺乏科學知識。
#2226 「許多資料是偽造,有些細節遭到竄改,使自閉症的症狀發生時間更接近接種疫苗的時間。事實上,症狀發生的時間是接種疫苗之後六個月以上,但那篇論文卻說是接種疫苗後一、兩週之內。」
其實我覺得相隔久一點,這個相關看來會更合理吧。畢竟如果你真的相信疫苗可導致自閉症,而自閉症涉及腦部複雜的病變,那不太像會在一兩星期內發生。當然,如果時間相隔越長,中間發生的事越多,就越難聲稱有關。這就是那人作假的原因。
#2579 10章「如果瑞典的大學願意提供我們工作機會,我可能會叛逃到那裡,至少待到潘妮洛碧上小學前。只可惜,我沒有等到那樣的機會。」
#3054 12章「當然,你的孩子或許比較能接受米精,但紅蘿蔔其實比較有味道。芬恩覺得米精簡直是在開他玩笑,他唯一能接受的米糊類食物是中國餐館的米粥。」
通常不會是齋粥(白粥)吧﹖因為齋粥連大人都嫌味道太寡(縱使已加了鹽和油)。
#3361 13章「往好處想,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感冒次數會減少(每年二至四次),所以你不會一輩子與鼻涕為伍的。」
對鼻敏感的方某而言這是笑話。
#3628-3635 15章「以一歲大的孩子來說,表現最突出的人也只能說少數幾個字。而八個月大的孩子完全不會說話或認得任何手勢。我對最後一點特別感興趣,因為我婆婆一再堅持,傑西在六個月大時就會說「魚魚」(fishy)。」
大概只是發出近似音,不代表懂。(正如舍下「方曳曳」)
#3635 「值得注意的是,成長於雙語環境的孩子(父母或是照顧者對孩子說不同語言)通常比較晚才會說話,不過,一旦他們開始說話,就可以說兩種語言。」
在下是這種情況﹖但我的雙語並不靈光。
#3733 16章「我婆婆不甘示弱,她也堅稱,傑西在十八個月大就會自己上廁所,而且十三個月大就會排便在馬桶裡。」
華人對親屬的稱呼雖然細緻,但不同地區之間卻容易搞混,尤其北方。他們對家翁(/家公)和家姑稱「公公」和「婆婆」,但公公可以同時用來稱呼祖父和外祖父,婆婆也可以是祖母或外祖母,在廣東人看來十分混亂(不看上文下理怎知道你叫的是誰﹖)。因為廣東話叫「老爺奶奶」,祖父母是「爺爺嫲嫲」,外祖父母才叫「公公婆婆」,口頭上不會混淆。(當然也可以叫「外公外婆」,但其實我們不會叫祖父母「公公婆婆」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加個「外」字區分。)
#4090 18章「有一套名為「教你的寶寶識字」(Teach Your Baby to Read)的教材告訴你,可以在寶寶三個月大時開始教他識字。你可以運用這套價格不菲的DVD光碟和抽認卡來教孩子識字。」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
#4108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有些四、五歲的孩子能識字。以這個年齡族群為對象的研究顯示,教四歲孩子學會字母的發音以及將字母組成單字的概念是可行的。」
香港的幼稚園生都可以吧。
#4224 第四部「成為好父母不代表你要為了孩子完全磨滅自己的人格性(personhood)。」
維基百科是這樣譯的,但看起來很怪。Personhood是指身為獨立個體的特質,我想譯成「個人性」或者「獨特性」比較易明﹖(再不然譯成「個性」﹖又會被當成是personality,雖然維基百科指personhood也可以寫成personality,但personality在心理學又有另一意思,指人格/性格。)
#4455 20章「較晚出生的孩子在智力測驗的表現和教育程度上,都比哥哥姊姊差了一點。原因可能是父母能撥給他們的時間和資源比較少,而不是子女人數造成的。不論有一個還是兩個手足,排行老大的表現都差不多。」
那麼似乎是頭兩年比較重要﹖畢竟再過幾年子女就長定了,相對不需要父母那麼密集的照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