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2月 24, 2024

機智教養生活


Emily Oster《機智教養生活﹕經濟學教授媽媽教你做出最佳教養決策》(The Family Firm: A Data-Driven Guide to Better Decision Making in the Early School Years),游綉雯譯,台北﹕遠流,2022

上一次介紹《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作者續著,同樣是引用論文,分析研究結果支持哪種育兒方法。前作主要講嬰幼兒時期的事,本書則討論學齡兒童的照顧。

除了討論各種育兒訣擇的研究結果之外,作者於本書中強調在家中建立決策模式,以減少家人之間的爭執。她認為經營家庭就如經營公司,都應該有清晰的使命(mission)。家人要先講清楚各種需求的先後次序,才能每天在互相競爭的選項中作選擇,不講清楚的話只會每天在爭吵。

作者把企業管理的4F(Frame the question, Fact-find, Final decision, Follow-up)套用到家庭中,在每個議題(例如小孩應何時入學、家長應該重返工作等)說明相關研究後,提出4F應用的示例,供讀者參考。書末甚至提供了方便討論用的相關表格,讓讀者試用。

當然,以往績我讀了的東西都沒人理,本書的知識相信也無法對現實有幫助。(微笑)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klxA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119 前言「想像一下,你有兩個孩子。西門九歲(小學二年級);艾莉六歲(小學一年級)。他們在離家不遠的公立學校上學。」

一級差三歲﹖

#222 案例應用﹕延遲入學、提早入學、入學年齡「現在有人認為讓孩子延遲一年進入幼兒園大班,讓孩子年齡稍長再入學,應該更有能力面對學校體制。」

是誰把學校搞到足齡生都應付不了﹖

#293-#308 「論文指出最重要的一點是,入學年齡小一歲,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機率會增加二.九%。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診斷的基準率約為四.一%,所以提早入學者是七%。這數字實在是很高。……這並不是說,入學年齡較小的孩子,先天上就有較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案例,而是說,他們入學年齡較小的這個事實,代表他們更可能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一種可能性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比較無法久坐(這當然為真),而老師(或父母、其他校方人士)很自然地會把這些孩子和同班的其他學生做比較。……研究者也指出,在隨機的情況下,當孩子同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大時,孩子較有可能被診斷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換句話說,即使設定孩子個人的入學年齡,可是如果他們和年齡較大的孩子同班,他們比較可能被認定為有某種學習障礙。」

值得留意的偏見。

#344 Part 1家庭工具箱「你可能會發現,如果有更好的協調方式,開始討論日常行程,那事情會容易許多,而非僅在家中的走廊討論事情,或是把事情寫在便利貼上,或是(傑西個人最討厭的)在熄燈就寢時討論。」

女人好像特別喜歡這樣。

#383 01建構「大局」「我們不該忽視,在一個家庭中有數個決策者(例如兩位家長)的情況下,不能清楚表達這些優先考量,是產生衝突的原因。」

的確婚前輔導也提及這個。

#598 04睡眠「研究者還發現,睡眠不足的孩子說自己白天比較累,而且有比較多憂鬱症的案例。」

那是抑鬱導致睡眠不足吧。

#617 「在孩子的短睡眠週,他們在工作記憶和數學熟練度的測驗中表現較差;家長也說孩子的注意力較為低落,情緒調節能力較差。」

所以睡眠不足也可以導致抑鬱吧﹖

「有些孩子早早在七點二十分就開始上課,有些孩子則遲至八點十分才開始上課。」

香港不會有那麼早呀,是大陸的早自習﹖

#633 「研究發現,比起學區上課時間較晚的孩子,上課時間較早學校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成績也較差。」

師長宜乎知道這點。

#775 05家長就業「生活滿意度可以藉由事業來提升,也可以藉由家庭來提升。但兩者不會有加乘效果,你不會同時獲得家庭與職業滿意度的提升。在高學歷的女性中,有工作並有家庭的女性,往往比待在家裡的女性更不快樂、更有壓力、更疲憊。」

會否因為高學歷工作更易在工餘時間也傷腦筋﹖畢竟藍領工人一般下班就真的下班,可以專心處理家務。高學歷工作通常是所謂「專業」工作,很難指明確切「下班」完全切斷工作的時間。

#788 「我從朋友那裡得到的最好的建議之一,就是事先決定好如果保姆生病了,誰來替代。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接受下面這個現實也會有益:有時候儘管你已經做好最棒的計畫,但還是可能要帶一個身體微恙的孩子到辦公室/休息室/教室裡

疫情前或者行,現在還可以這樣做﹖

#815 06營養「時間快轉到我年輕時期,那時我們了解到,其實低脂飲食並沒有任何益處。我們也看見對碳水化合物強烈抵制,還有對雞蛋等食物的喜愛。我爸爸領先這種趨勢大約二十五年。」

古老當時興罷了。

#830 「人的口味是固定的,並且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這表示你的孩子現在所吃的東西,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喜好。」

印痕效應

#878 「在考量你們家的餐點供應時,這個學校層級的實驗或許會把你導向一種比較獨斷的晚餐模式,像是「在你吃完蔬菜以前,不能再多添義大利麵/吃甜點/看電視。」但是更廣泛的數據觀點卻不認同這種做法。因為像這類的催促,可能在短期間內會增加某種食物的攝取,但是這似乎也會減少對特定食物的長期喜好。基本上,告訴孩子「如果你吃胡蘿蔔,就可以吃冰淇淋」,似乎是促使他們認為胡蘿蔔不甚可口。」

所以不能罰他沒零食囉﹖但又不能讓他多吃呀。

#975 教養風格「早餐吃到七點二十分,然後去刷牙。」

剛吃完東西就刷牙不是好習慣(雖然以前這樣教),反而會令牙齒更易花掉呀。

#1093 08學校「我上一年級的孩子討厭寫回家作業,我應該告訴他不要寫,還是應該和校方談談,或者告訴孩子,無論如何都必須做回家作業呢?」

身為一個教書匠,我反而奇怪為何「作業應該完成」是一個問題。
有孩子喜歡做作業的嗎﹖很多人都不喜歡上班,是否不用上﹖上學就是要學習,學習就需要練習(做作業),這是顯然的。當然「該做多少」可以是個問題,但「不喜歡作業但要做作業」不應該是問題。

#1145 「與特許學校的成果相比,這些結果較不出色,也更為薄弱。一些研究發現,學券有重大的負面影響。同樣的,問題似乎部分出於備選方案。具體的情況是,比公立學校學區品質更嚴重的問題是私立學校選項的品質。學校學券的金額不是特別高,多數情況下僅夠支付比較便宜的私立學校。除此之外,願意參加學券計畫的私立學校,通常是那些需要招收更多學生的學校,但招生人數不足可不是學校品質的好徵兆。」

佛利民不會想聽到這點。
但正如香港的直資學校,除了有些很受歡迎,也有些本來就是收生不怎麼樣,為了在派位遊戲中不被淹沒而改行直資,比較像以前香港的買位學校。

#1252 「我曾經和一位頂尖的成功專業人士聊過,他詳細說明自己拒絕背誦乘法表,而是有效地找出自己的代數算法,讓他能夠知道答案。」

其實兩者(背誦和理解)是沒矛盾的。正如香港小學生要背九因歌,只為方便他們加快計算,不代表老師不會教乘法的原理。英文乘法表也許真的很無聊,但中文九因歌易記得多,讓學生快速得到答案,也可以增強學生計算的信心。

#1286 「從一九六○年代後期開始,有一場運動,歸功於包括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等人,提出以更為「全語言」的方式來教導閱讀或許更好。這個運動特別主張要揚棄字母拼讀的方法,讓孩子沉浸在語言和故事中,他們認為這能讓孩子有效地學習圖形辨識來閱讀文字。」

代價就是經常串錯字吧﹖正如後面提及,學習字母拼讀還是不能避免的。
學習母語和外語的情況可能不同﹔學習外語的話,或者讓學生不怕讀比較重要﹖但香港現在流行讓小朋友學phonics,其實也就是讓他們先學會怎樣讀出聲。

#1327 「根據上頁圖表中的數據,我們知道,到了三年級,幾乎所有孩子多少都能夠熟練地閱讀,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開始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閱讀的內容──從「學習閱讀」漸漸轉為「以閱讀來學習」。」

即香港教改四大關鍵項目之一的「從閱讀中學習」。

#1456 09課外活動「我的印象是,在過去的三十年裡,課外活動有了某些改變。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從事過很多活動,但幾乎沒有一項算是認真的。然而「前專業主義」(pre-professionalism)已經悄悄在孩子的活動中發生。」

只是由不普遍變成普遍吧﹖以前的父母比較少資源,能夠給孩子安排課外活動的不多(於是我們那輩大多是依賴社區青少年中心提供的活動),於是「用課外活動操練孩子」的例子就少一點(多數父母寧願追求學業成績)。現在社會富裕了、父母資源多了,於是連課外活動也操練罷了。

「我的一位摯友傅利曼寫了一本發人深省的書,名為《玩成贏家》(Playing to Win,暫譯),深入討論這種轉變。可以這麼說,現在要成為某項活動的業餘愛好者,比以前更加困難了。」

大富翁某程度上也是如此。以前沒甚麼人特別有興趣研究,於是1999年畢華流拿了世界冠軍後香港也搞本地賽,方某隨隨便便也玩到入決賽(最後季軍)。後來吸引了很多人玩,甚至玩得「如狼似虎」極之進取,方某這種沒特別鑽研的也就再沒機會在本地賽殺入決賽了。

#1733 「為什麼這件事備受矚目呢?根源似乎來自一九八○和一九九○年代,敦促大家注意「暑假學習失落」(summer learning loss)的現象。這項研究的重要研究者是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庫伯(Harris Cooper),這位人士真是每個孩子最懼怕的人物。他成功的事業就是建立在家庭作業很棒的想法上,即使放暑假也要做家庭作業。」

#笑左笑埋右

#1827 10情緒「至少在我的印中,這是新的做法。我以前就讀的學校……我不記得對於這些情緒主題有正式的教導……很難知道是什麼促成了這種轉變。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我傾向基於市場的解釋。也許在市場上,這些人際關係技能的經濟報酬提高了,因此培養這些技能更有價值了。我們對心理疾病與其治療在文化態度上,也產生了明顯的轉變,對兩者的污名化顯著減少,對心理健康的價值有較多討論。」

不只是經濟報酬提高,而且也經過多年來很多人強調,「情緒智能」(通常稱為情緒智商/EQ)才成為教育界關注的議題。
「印像」應為「印象」。

#2503 11娛樂「我的經驗也告訴我,孩子可以從影片中學習到有關北極熊的基本知識(像是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的,不是白色的)。」

不說不知道

#2112 結語「幾週前,疫情的危機波及美國。從中國發跡的類感冒疾病,以及不要握手之類的指示,已經迅速演變成居家命令,以及無限期的遠距學習。」

它不只是感冒那麼簡單啦,比流感還要嚴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