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5月 04, 2024

炒冷飯系列﹕香港稅關古今談

(找舊書介見到有趣的文章,原文貼於2013-02-03)

[香港稅關古今談]

請區志堅博士主講,是因為他有份完成了一本《香港海關百年史(1909-2009)》的海關官史。
奇怪在這本書從未公開發售,只是海關私下送給來賓,連香港大學圖書館都沒有。

講者說是公家機關怕有收益不知如何處理之故。

在下於問答環節指出,很多政府機關(如天文台、水務署路政署之類)都出版了官史(何佩然一人搞了幾本),而且都公開發售。天文台甚至出了兩本官史一本回憶錄。所以說不知如何處理收益,實屬官僚迴避責任。博士最好呼籲一下海關把這本書公開發售。

另有觀眾建議把內容轉換為PDF格式放上網頁,乾脆不用買。

(研究了卻收起來,研究來幹什麼﹖)

(﹕朋友提示,海關有一個電子版放上網了。雖然不太方便閱讀……)

區博士講義甚多,亦說得快,所以很多細節抄不及。

海關有趣之處,在於它的工作範圍從來不太固定,很多時都是看當時的政府需要。那個時代政府需要針對哪些事,海關的工作就會轉變。例如香港就曾向鴉片徵稅(那時是合法的),又試過向汽水徵稅(因為財政司本身是肥人,想預防大眾肥胖云云),後來還要管翻版。
當然,世界各地海關工作都有共通點,就是管制出入口物品和徵收關稅。
例如香港海關跟警方有部分工作重疊(如偵查毒品),但海關工作集中於關口,而且跟財稅、經濟關係比較密切,警察就不管稅收而專管治安。

中國關務,記載始於西周。《周禮.地官.司關》載有「司關」一職,負責在各地設關把守,向往來貨物徵收關稅並發放「璽節」(通行證),並管理貨物倉庫、收取租金。《禮記.王制》指關卡在中原內陸作防衛用途,雖然檢查往來行人,但並不向外地人徵稅。

至於西方關務,記載始於公元前413年的雅典。身為古希臘海權霸主的雅典,設關向往來船隻抽5%關稅。跟中國關卡「對內」性質不同,他們針對的是對外貿易。

中國和雅典的分別,除了對內和對外,還包括形式。中國關卡由官員主管,雅典則因為嫌公營開支高、而且關稅不穩定,所以委諸包稅商負責。(講者說包稅商貪腐更嚴重,或許是的,不過官員貪腐也不見得少就是了。)

到唐玄宗,全國設立了二十六關口,由「司即郎中員外郎」掌管。(我懷疑他抄錯,因為我在書中好像沒讀過戶部有「司即」這個名字……)

另於廣州始設「市舶司」向船隻收10%稅。
到明朝,大概由於海禁,市舶司雖管船,但不再負責徵稅。

清初遷海又復界後,於廈門設閩海關,1685年廣州、寧波、上海分別設粵海關、浙海關、江海關,各設海關監督,隸屬戶部。為中國稱「海關」之始。

當時海關負責依船隻大小、長度及重量徵收船鈔,徵收關稅,並登記船隻及執行查禁等。

因為外商多走私漏稅,徵查困難,所以政府委由負責擔保的「行商」包辦,為十三行制度之始。十三行制度的問題間接觸發了鴉片戰爭。

北京條約後,由英人為首的「江海關關稅管理委員會」接管屬中國政府的江海關,形成奇怪的「中國政府機構,歸外國人管」的體制。

(方按,即「中外合治」。1990年商務出版梁伯華的《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曾提及費正清的《條約下的中外合治》(Synarchy under the Treaties),但梁不同意費的說法。)

當時上海縣令兼海關監督曾復設華海關,但被英美法三國領事阻撓而撤除。(畢竟一地有兩個海關實屬繁複)

詳情可參閱《赫德與中國海關》,講者建議看英文原版,因為大陸翻譯不只多錯漏,而且因為意識形態關係,有些地方是有意遺漏的。(例如他們不願承認英國人管海關除了是侵奪中國主權和為英國圖利外,還有為中國引入西方現代化制度之功。)

講者亦建議各位參考香港大學圖書館的英文「中國舊海關檔案」,是館方買來作研究的。

1855年太平天國時期,外國協助收復上海縣城。為保稅收,清政府默許管理委員會存在。

後來各口岸均仿傚江海關,李泰國出任首位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專管中國各口岸的「新關」。新關負責徵收外商關稅、亦向中國商船收登記費,統一稅項、稅額、稅務文件。並以稅款作為清政府借款的擔保金。
原有內陸各關仍由清政府官員管理,稱「常關」。負責徵收本地商人稅款,亦負責防衛和管制來往物資。常額的稅項有規限,但稅額則不統一,各地不同。(其實傳統中國很多稅項都是各地不同)

1854年赫德來華(19歲),李泰國在「阿思本艦隊」事件後失勢,清廷改委赫德為第二任總稅務司(1863年11月15日至1908年4月20日)。赫德於1911年逝世,生前協助籌辦同文館和大清郵政,被清廷贊許為「忠實僕人」。(方按﹕見《赫德傳》)

---

在香港,相關工作則分由兩個部門執行。船政署負責船隻登記、申報貨物和清關。出入口管理處(Imports and Exports Office,1887年成立)則負責緝私和出入口統計,並下轄「緝私隊」,是海關的前身。

講者提及,海關英文名 Customs and Excise Department 的 Excise 並不見於外國海關名號之內,他懷疑跟緝私工作有關。(他想的是 exercise﹖)

不過在下於維基倒找到 Excise 的意思,其實是指一些特定商品稅。這個字留在名稱之中,可能因為早年鴉片煙稅是香港稅收的大宗﹖所以海關查緝走私鴉片對保障政府收入很重要……

1841年,畢打中尉獲委為第一任船政司(我記得叫Harbour Master,即海事處長前身)兼海事裁判官(Marine Magistrate)。政府並通過了下列規則﹕
—Regulations of the Port of Hong Kong (港口管理規則)﹕要求入港船隻由船政司指定停泊處,離港廿四小時前要通知船政司。
—Desertion of Seamen Ordinance (船員擅離職守條例)﹕當中亦規定了一些保護船員的法律要求。並規定船長向船員簽發 Ticket of Leave (上岸許可證)才可上岸。
—中國乘客法﹕所有從香港出發、或者來港而船程至少七日的中國船隻,都受香港法例保護。此法同時管制非法苦力貿易。

1867年廣東常關扣押香港的走私鴉片船,當時麥當奴透過英國駐廣州總領事提出抗議。但被英國政府駁斥,因為英政府認為扣押走私船是中國政府的合法權力。

1871年清政府於汲水門、長洲、佛堂洲、九龍城設四關卡徵收「常關」稅,並嚴厲查緝香港轉口的走私船。史稱「香港的封鎖」(大陸說法)(失效連結)

1886年「管理香港洋藥章程(失效連結)要求外地運來的鴉片,要轉經香港註冊的船才可以進口內地。
為此總稅務司於「中國之九龍地方便宜之地」設「新關」以便發賣洋藥稅單,同時徵收原本中國政府徵收的厘金和正稅,於是取代原本清政府控制的「常關」。
同時香港註冊船隻被中國稅關騷擾的投訴,亦由九龍新關稅務司負責調查。(由於新關由洋人主理,即是說掛香港旗的船隻不再受中國常關阻撓了。)

香港政府同意稅務司於「九龍山」(獅子山到飛鵝山一帶)北面的要道設關。

1887年4月2日,MT Morgan成為第一任九龍關稅務司。雖稱「九龍關」但總部其實於皇后大道中16-18號銀行大廈二樓。上述四個常關關卡由英人接管。

現在馬灣毓季公園仍保留1897年「九龍關借地七英尺」石碑。(當時稱「九龍灣」即馬灣,但馬灣其實亦即汲水門關卡。)

到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九十九年。
九龍關由於是清政府機關(雖由洋人主理),於是馬灣的關廠遷至寶安大剷(於是深圳海關曾稱「九龍海關」),其餘三廠被港英政府於1899年關閉。遷往寶安縣的九龍關仍舊運作,繼續收取運往大陸鴉片的關稅。

香港方面,則開始於大路上每五英里設一關卡。(關卡總數和關員數字抄寫不及)
當時香港方面只有七艘緝私船,以香港水域海岸線之複雜,自然嚴重不足,於是政府關稅收入大減。
在1901-1910年,每年約有30萬人過關,算是相當高的數字。

1909年正式成立緝私隊(Preventive Service)。
香港政府決定限制鴉片,鴉片煙館牌照到期後不再續牌。是以政府將損失60萬稅收,故改開酒精稅。

Liquors Ordinance譯「酒精飯品條例」,講者稱連米飯都徵稅﹖

不過這樣似乎跟香港自由港的身份不符,我想是把「飲」字抄錯了吧﹖

出入口管理處更名為 Imports and Exports Department,處長由助理船政司兼任。

1920年代只有酒精(包括甲醇,但海關網頁說甲醇是稍後才徵稅)、鴉片、煙草等徵稅,其餘都免稅。(這更證明了上面的「飯」是抄錯吧﹖)

1919年首任總緝私督察就任。
1963年原於干諾道中消防局天台的緝私隊學校,遷至觀塘政府合署。訓練期仍為六個月。(1974年再遷入大欖涌)
1977年工商署建議改組,英文名亦由 Commerce and Industry Department 改為 Trade, Industry and Customs Department。緝私隊改名「香港海關」。
1982年海關正式成為獨立部門。(工商署則演變為現時的工業貿易署)

海關改名原因之一相當搞笑,是因為緝私隊英文名 Preventive 被人誤會是 Family Planning (家庭計劃)之類的事(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為免誤會所以改名跟隨各國為 Customs。

中文名方面,由於緝私隊管理貨物出入口的工作越來越重,已不只是「緝私」那麼簡單。市民離港機會日增,一般人過關被「緝私隊」檢查亦感覺不好,所以也有改名「海關」的需要。

到1996年,首位華人關長上任。

之後講者介紹了一些九龍關和艦艇圖片(失效連結)
講者另外介紹一本《中國經濟史》,不過我聽不清楚所以抄不到作者名字。
有人問及厘金,講者表示沒研究。

--------------------

聽完後順道看看他們的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20周年紀念展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