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二, 7月 13, 2010

近來看了的書

近來看了的書,都沒時間寫,還有幾本在排隊。現在先簡短介紹幾本﹕

跟著達爾文去旅行:第二次環遊世界之旅(巴塔哥尼亞高原和火地島)》(IN VIAGGIO CON DARWIN: IL SECONDO GIRO ATTORNO AL MONDO Patagonia e Terra del Fuoco),Luca Novelli,台北﹕臉譜,2009

之前提過, 是受精美包裝吸引而買的,中文科普書有這種裝潢(甚至把硬皮的書角造成圓角)算是罕見。作者跟隨國際團隊,重走達爾文二百年前環遊世界的路線。作者以達爾 文為第一身,把他由二百年前拉到現代,帶大家一起重歷這段旅程。書中有很多今昔對比,有很多達爾文當年抓來做標本甚至當食物的特有種,現在不是已成為不准捕捉的瀕危受保護動物就是已經絕了種。

按書名看來,這屬於旅途的第一段,作者應該還會寫出隨後各段路程。但中文出版商還會不會繼續翻譯下去呢﹖似乎要看這本書銷量如何了。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龍應台,台北﹕天下,2009

轟動書壇的著作,很多人都讀過了。單是xanga這裡已有九百篇文,方某多說應該也不會有更好的觀點。

那些認為戰爭很好玩的人,應該讀這本書,看看那些人—每一個人—是怎樣死的。這不是戰棋或電腦遊戲裡的一堆數字,是一個個「都有阿媽生」的人。
而且,戰爭中受害最深的,往往還是孩子。那些自願的、被抓去當兵的少年,那些跟著師長走難的「聯中」小孩……那些爭權奪利的大人物,憑甚麼要小朋友受這種苦﹖

我對著老媽讀聯中小孩的故事,說他們跟著老師走,在火車上會有幾個跌死了、在戰場上有幾個走失了、跨過中越邊境「十萬大山」時又死一批。就算不用受「十萬大山」之苦的孩子,到了澎湖也被軍隊抓去當兵,師長保護他們還被當成「匪諜」槍斃。

老媽問﹕他們幹啥不留在父母身邊﹖

但留在家裡也是戰場呀,老共殺來的時候也一樣沒好過,也是抓大家去當炮灰、去批鬥。再不然像包圍長春一樣,就是設封鎖線不給你逃難,讓你全家活活餓死在兩軍之間……要不是「走又死唔走又死」,父母怎會捨得讓子女流離四方﹖師長又怎需要捨命保護這些故鄉子弟﹖

莊炭頭說這本書比張純如那本《南京大屠殺》更無奈,畢竟後者還可以要求日本人負其責,但前者是「天地不仁」,要追究報仇也不知找誰。
如果說日軍虐殺中國人,是因為自視高人一等、不把我們當人。那麼我們自己殺來殺去,不就是我們也不把國人當人了嗎﹖

我倒覺得這本書比《南京大屠殺》讀起來沒那麼悲慘,因為龍應台以訪問在生者為主,不像張純如大部分篇幅都只對著已死了的人們。再悲慘的故事,只要留得青山 在,有時還可能有些不幸中之大幸、大團圓之類。就像蔣震等人,縱使受過苦,但沒死去的話,還有些高興的結局,令人慶幸。張純如的故事就幾乎沒有這種可以緩 和情緒的情節了。

心理學家教你59秒變A咖》(59 Seconds: think a little, change a lot),Richard Wiseman,台北﹕漫遊者文化,2009

Richard Wiseman是先前介紹過的《怪咖心理學》作者。在我看來,今次這本甚至比之前那本更重要。因為這本書直接針對很多人都感興趣的題目﹕就是心理學對成功、愛情和家庭關係的看法。

很久之前,我就說對於那些只叫「正面、樂觀」的說法很不爽,覺得這根本是自欺欺人。在《科學人》也有文章指出「正向心理學」其實沒甚麼科學根據(雖然那些人也是心理學家……)。

本書同樣指出在研究中,一味叫人樂觀和夢想成功,其實沒有效果。叫人壓抑負面思想反而還令人想得更負面。作者提出了其他較有效的方法,例如﹕

培養感恩
—想像如何達成目標的過程,而非達成目標之後的感覺
對重要的人寫信表達感情
做善事
—花錢買經驗而非買東西
—多微笑
—別對自己的錯誤太在意,讓它影響之後的表現
—想讓人喜歡你,就請他幫忙
少講八卦閒話,尤其是別人的缺點
—加點幽默
—禮尚往來
—把工作拆成細項,可免拖延
—為自己寫悼詞
—想節食的話,寫飲食日誌、在廚房掛一面鏡子
多為人祈禱 (注意是對祈禱者有好處而不是得到別人祈禱者有好處)
—不想憤怒持續的話,與其發洩不如找這壞事有甚麼正面影響
—聽古典音樂和開懷大笑也有助減輕壓力
—多面對植物,盆栽也好
—養動物,不養的話看動物節目也有益處
—想要創意的話,放鬆不一定有用,倒可以找其他事給自己忙
—仰臥著思考比較能激發創意
—想從身體語言看別人是否說謊,應留意思考徵兆而非焦慮緊張的徵兆,寫電郵又優於講電話
—讚美小朋友的「努力」而非「能力」

當然更詳細的原因和做法,就請自己看書啦。

……看來看去,怎麼就像劉三好的「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想來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裡說艾瑟羅德辦的囚犯困局策略電腦比賽引證了「不率先背叛但以眼還眼」是較好的策略。
我們覺得老掉牙的道德規條,有時也可能是永經考驗的真理,雖然理由未必是傳統說的那樣。
但在《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與數學天才馮紐曼的故事》中,艾瑟羅德卻說「如果寄望一報還一報策略卻不先建立它的必要條件,我們將不可能促進合作,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衝突。」(p.331)
正在寫但未寫完的《剪刀、石頭、布:生活中的賽局理論》書介,引述了一句﹕ 「不要假設其他人是理性的,而要假設他們偶爾就是會犯錯,這就是賽局理論家所謂的『顫抖的手』假設("trembling hand" assumption)」(p.83)
這大概也是答案。(後一本書會進一步討論到更多在艾瑟羅德比賽中的有效策略)
另一個大家有很有興趣的話題,當然就是愛情和家庭關係啦。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觀察﹕

—女人玩欲擒故縱,其實不見得比隨和更吸引男人
—輕輕觸碰異性的上臂,可以增加異性答應要求的機會 (當然程度要掌握得好也不容易)
—留意自己是情慾型、友誼型或多情型戀愛者,同類一起的關係會比較長久一些
—約會時說問有創意的問題,適度地模仿對方
—男人想找長期伴侶的話,不要讓自己看來太完美
—女人見到有其他女人對你笑的話,會認為你較有魅力
—餓的男人會比較喜歡豐滿的女性
—約會一開始時不用太熱情,之後再加溫
—做些令大家心跳加速的事 (終於明白為何以前有女友要我陪她看恐怖片,因為我沒能耐令她心跳加速吧,偏偏恐怖片是我討厭的片種)
—可以討論一下大家都討厭的事,有同仇敵愾之效
—透露個人資訊可以增加親密感
—「積極聆聽」沒甚麼用,倒不如接受對方的一些建議,分享權力
—多點互相對望 (又一個自閉症的死穴)
—找機會做點新奇、合作性質的活動 (難怪那麼多夫妻喜歡去旅行)
—要明白男人和女人對甚麼是「浪漫」的看法很不同
—多稱讚少批評,要批評的也請找些可以讚的地方
—多在身邊放些能勾起對另一半回憶的物件

還是那句啦,「奇兵有異於仁義,王道迂闊而莫為」。

1 則留言:

方潤 說...

貓頭鷹﹕

睇完<>, 發現最唔當中國人係人既, 就正正係中國人.
日本人係二戰中, 就算處境幾艱難, 都會盡力幾死者既屍體, 最不濟都會將死者既指甲寄返日本既靖國神社.
中國人呢? 只會將死者隨便埋葬, 更無恥既係會將死者既屍體用黎做秀.
中國想強大? 請先反思對人既態度. 否則冇可能得到其他人既尊重!



Bonbon0920﹕

多謝分享! 你都真係睇左好多書.

o個d心靈雞湯類書, o係我小學/初中時都會睇下, 但人大大o下就覺得呢d書好難頂.

我個人覺得有時睇哲學類書籍比睇心理學類書籍, 更能夠幫助自己解開心結.

另外睇到一句: 「不率先背叛但以眼還眼」是較好的策略.

我唔係覺得較好, 不過往往事情就係咁, 老公出去滾, 然後老婆出去偷食. 當然可以話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啦. 但並唔能夠justify個老婆都去偷食o既事實, 反而可以比人話人衰你就學人一樣咁衰ga喇咩.



XOX﹕

First off, I have serious mistrust for any self help books with suedo psychology theory. I have seen this book in English version, but have no desire to read it.

Regardding the heart beat faster thing. It is closer to Discovery channel have done ages ago. That the feeling of affection could be trigger by having both heart beats increase, tis roller coaster ride would not go out of fashion for young couples.



henrychiu01﹕

有左理論,是時候去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