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利申﹕易汶健乃本人網友,但本書由在下購自書店。
簡介倒不難,我們可以說這本書是試圖勾劃一套左翼的本土主義。
大家從網上獲得的右翼印象,就是以族群為本,反對中共殖民。左翼者通常被譏為「大愛」無限,拒絕劃界把關。不過有點諷刺的是,近年本地民眾運動中率先提出 本土訴求的,其實是一批左翼社運人士。現在被批為「左膠」或「社運膠」的一批社運人,在諸如清拆天星皇后碼頭或反高鐵拆菜園村等事無役不與,並提出了保育 本土文化的口號。不過去到新移民或蝗蟲比喻之類的主題上,左翼的態度立即就跟右翼起衝突。
左翼的本土主義和右翼本土主義的最大區別,在基於左翼傳統的批判資產階級進路。正如右翼習慣把問題歸咎於「族群」,左翼的習慣就是歸咎於「階級剝削」。
本書內容就是分析政府的人口政策,指出這個只是「人力資源政策」,把市民當成商業經濟的工具,所有人都削足適履投入為商家賺盡每一分錢的位置,只顧眼前蠅頭 小利,不顧(或不惜犧牲)香港的長遠發展。而所有不配合這個想像的,就會被視為阻礙而需要排除,聲稱窮人可以去大陸住、叫青年去大陸發展、叫老人去大陸養 老……等等的「人口政策」其實都是同出一轍。為了商家可以引入外勞,但本地對商家「沒用」的人就趕去大陸。
於是本書同樣批評大學收生(見筆記)或自由行之類的政策。但他們批評自由行的角度就不是針對某些自由行旅客的不良行為,而是強調﹕過於熱衷賺快錢、破壞市場的資訊回饋機制(因為無論如何 只要中央不斷供應自由行就行,中國有那麼多人沒來過,何需提升服務﹖)、劣化本地經濟形態、過分傾向自由行減少經濟多樣性,最終令香港經濟越賺錢反而做得越差。
易汶健尤其指出了單 程證政策不讓港方參與的荒謬﹕如果因為以往不承認英國對香港主權,所以不讓港英政府審批「誰可來香港」,那麼為何「回歸」後香港仍不能擁有與其他省市相同 的權力﹖更矛盾的是,《基本法》規定了中央在港設立機構須經港方同意,為何香港政府有權決定是否同意機構駐港,反而無權決定是否同意某人來港定居﹖
亦正如作者所言,如果要質疑家庭團聚是滲透渠道的話,必須要留意單程證當中有0.63%非家庭團聚個案。而且不靠單程證,現在還有很多投資移民、工作簽證的渠道可以利用。大抵除非能夠選出一個真正立足於本土利益的政府,執行審批工作,否則收回單程證審批權、甚至截停家庭團聚個案,也不見得阻止到「滲透」。
(當然,無論民主運動結果如何,收回審批權仍是重要目標,畢竟就算沒阻止到滲透,至少可以讓排隊的團聚家庭免於貪污之害。而香港亦可以不時調節配額,以適應香港的發展進度,讓他們可順利融入本港。)
當然,以家庭團聚理由來港的單程證個案,大多是低技術勞工。對於這一批人如何融入香港經濟,而不會變成不斷擴大福利需求,左翼提供的答案(如有)仍是模糊不清的。
對於有右翼人士聲稱「他們可以回大陸團聚」的說法,我認為跟「窮人就回大陸養老吧」的說法差不多無情。因為回大陸娶妻生子的人本身多是窮人,他們正正需要 香港的工資才能養家,叫他們回大陸的建議本身就不設實際,與棄之絕域無異。如果我們要怪這批窮人「為何要回大陸娶妻」,倒不如問「為何香港多年來不能讓這 批人在本地娶到老婆﹖」
隔山買牛,總有風險。跨境結婚,實屬同樣。港男陸女配的問題,每天打開報紙都見得到。雖然方某不贊成某些朋友因此限制跨境婚姻自由的念頭,但本身也是跨境 婚姻「出品」(雖然方向相反,變了南洋),對跨境婚姻的風險其實身同感受。而正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們不是更應該明白,那些選擇北上娶妻的男人, 其實在香港根本沒甚麼選擇可言﹖我想除非我們絕情到認定「窮人娶不起本地老婆就不要結婚,要不結了莫進來」,否則很難排除跨境婚姻的到港團聚需求。畢竟這 種需求就是由兩地經濟差異形成的。
不過,話說回頭,這不代表右翼的憂慮不真實。香港要保持對投資的競爭力,可以加稅的幅度很有限。就算我們鼓勵創意創業,真正貢獻到的稅收又有多少﹖人口老 化或高齡化帶來的福利需要只會越來越高,他們的需要和新移民融入的需要,是否有矛盾或互爭資源之嫌﹖如何才能令家庭團聚不只停留在「人權」口號,而能夠幫 助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是左翼必須回答的問題。
本書強調老人和婦女的「非金錢經濟」家庭/社區服務的貢獻,可以是思考的切入點。例如新移民雖 然以低技術為主,但是否可以協助社區安老﹖現在的兒童法例和福利政策,只容單親媽媽領取綜援照顧兒童,令她們被外界指斥。雖然左翼認為家庭服務也是貢獻, 但很明顯「人人有頭家」,外界只有興趣理會他們對「自家以外」的貢獻。如果我們可以令外界接受「非GDP」的貢獻,那麼左翼是否可以提出一套政策,讓這些 新移民不只收取福利,亦可以直接為社區作貢獻﹖我想他們需要從這方向構思一下,才有可能回應到外界的質疑。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
p.52 「一個相當普遍的通俗說法,是不少尤其與科研相關的學科,本地生根本不願意投入時間精力做研究,因此大學只能
p.55 「在參觀過首爾市政府大力推動的社會創新和青年創業項目後,不少成員均紛紛驚覺到,過往十多年在香港推行的種種『展翅』、『青見』計劃,無非狹隘地強調年青一代的市場競爭力、求職必勝術、職場規劃學……卻完全觸碰不到青年人的夢想和創意,和他們所最需要的實驗和發展空間。情況便仿如把老虎困在鐵籠裡,卻硬要牠學習獵殺的技能,能夠得出怎樣的結果,自然早在預料之中。」
p.59 「首先,必須釐清的觀念是,絕大部分的家庭主婦或退休長者,其實並非沒有從事經濟活動,只是她們沒有從事商品化的勞動而已。無論是在家照顧和教養兒女、又 或以祖父母輩的身分照料孫兒,甚至是退休後從事大量義工服務,皆是對香港舉足輕重的經濟活動,只是從統計上無法反映在本地生產總值而已。假如按歐美先進地區的習慣,在政策觀念上會先提出『消除照顧家庭的障礙』,必先強調企業營造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而不會如《人口政策》第2.7節,本末倒置地率先強調『消取(除)就業障礙』,彷彿照顧家庭乃是香港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
p.81-85 「城市經濟作為反饋/調整系統」這一段尤其重要,詳細剖析了「this city is dying」的理由。看倌必讀。
(相關要點包括﹕
1. 未能以創意取代進口
2. 失去貨幣與關稅自主
3. 只顧與水平較落後的城市貿易,以致獲得錯誤的訊息反饋
4. 行業集中,喪失多樣性
5. 集團壟斷)
1. 未能以創意取代進口
2. 失去貨幣與關稅自主
3. 只顧與水平較落後的城市貿易,以致獲得錯誤的訊息反饋
4. 行業集中,喪失多樣性
5. 集團壟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