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去了第一天(15/4),因為先前大會還未公佈第二天的題目,所以根本決定不了去不去。還是點列自己的筆記算了,不記講者名稱,因為記得太瑣碎了。
1. Partnership 21 framework﹕21st century skills
小學的四類老師合作﹕常識科(research skills)、資訊科技科(中文輸入、辦公室軟件)、圖書館主任(information
literacy)、中文科(讀寫)研究指這類 inqui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除了增進學生成績,亦有助增進親子關係。
免費偵測抄襲工具﹕www.smallseotools.com/plagarism
TRAILS﹕Tool for Real-time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2. http://wearesocial.sg/ 整理的各國社交媒體統計數字。
社交媒體的 conversation prism。
在學校使用社交媒體的可能問題﹕
--privacy
--cyber-bullying
--avoiding face to face interaction
--distraction
--anonymity
--explicit content
(以ask.fm導致的自殺案為例)
外國亦有老師在公民教育課要求學生,在 twitter follow 本地民選政客,留意並回報他們在上面說了甚麼。
若干推介教學網站﹕
--Cocktail Physics (Jennifer Ouellette)
--Bad Astronomy (Phil Plait)
--The Tech Guy (Leo Laporte)
--Grammar Girl
紐約市教育局有一份運用社交媒體的指引﹕#SoMeGuidelinesNYC
有一點講者沒有提及,我卻很擔心的是,網絡上的自相分隔。
正如講者所言,我們對於學生使用社交網絡,總是害怕他們遇上有歹心的陌生人。可是,我們現在也有另一種情況,就是社交網絡上的爭議越來越激烈,遇上一些政
治意見不同,甚至會連認識的人都 unfriend / block
掉,於是圈子裡只剩下一批意見相近的人「塘水滾塘魚」。公共討論本來就需要有不同的意見互相溝通交流,雖然搞不好時會像現在的城市論壇那麼令人煩躁。可是
在小圈子裡所謂的 crowd wisdom
都不再存在,只是一批看法類似的人在加強彼此的偏見。這樣運用社交媒體亦不理想,如何可以平衡保護孩子和面對公共討論的需要﹖
講者的回應當然也很「大路」,雖然現在有很多科技讓我們可以在受控的環境中給學生探索(例如 google education domain),亦有些家長以美國的COPPA限制孩子上網。可是保護孩子只是為了幫他們做 scaffolding,讓他們在受制的環境學會批判思考、尊重不同意見和保護自己,他們最終還是要被逐漸放出「公海」。
講者認為禁止 facebook 之類的應用是沒有用的,因為學生乾脆就用自己的設備上網。讓學生用學校的裝置上網,學校至少可以監察內容,例如發現學生太沉迷於面書,還可以找他談談。否則連學生去了哪兒都不知道,就更沒可能保護和開導了。
3. 在課室運用資訊科技的 SAMR model﹕
--Redefinition
--Modification
--Augmentation
--Substitution
Scaffolding 的三方面﹕
--pedagogy scaffolding
--technology scaffolding
--affective scaffolding
4. Hong Kong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Association 的代表介紹遊戲學習軟件。
有利於學習動機﹕
--Students have control over their actions
--Experimental learning
Bottle Bank Arcade 的實驗說明了遊戲對人們的吸引力,一個簡單的遊戲也有利於環保。
幾個有關的公司和軟件﹕
--Gamedesk
--Quest to learn
--Dojo,一個配合手指心跳監測器學習 emotional management 的遊戲。
--Aqua Republica 由聯合國環境署牽頭設計的遊戲,以模擬城市式的遊戲教育學生保育水資源。
學生亦可以學習製作自己的遊戲。
5. 在圖書館系統應用社交媒體的嘗試,成功的案例還不多見。並不是技術上做不到,而且用家的反應一般。例如仿傚網上書店的 see also 或網上評分之類會較多人使用(因為不花力),其餘的如推介按鈕用的人就很少。
以
folksonomy vs. classic classification (如 social tagging vs. subject
heading)為例,也許把複雜的圖書分類,改為用書店式的簡單分類,會較易為讀者所用。可惜的是除了學生用得比較多之外,反應其實不太大。
另一個應用是「公開書單」,讓讀者選擇在不公開全名的情況下公開自己的借閱紀錄,與其他讀者互相參考。
Reading map 閱讀地圖 的應用,講者舉了衛理女中的網站為例(網上找不回那一頁,有個很萌的眼鏡娘…)。
老師透過圖書館系統可以分析每個學生的閱讀分類是否「偏讀」或者獲得了那類能力。(前者其實我們的系統也做得到,只是我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去逐個看。後者則是他們的系統已內建了不同圖書涉及的幾類能力,之後分析就不難。)
電子書系統,亦可以分析究竟學生讀了多少頁,讀到哪一頁停了,就知道那本電子書是否受學生歡迎。
現在圖書館系列做的很多都是 lonely silo,有很多與知名 apps 的連結方式,只待一個好時機、在讀者需要時推出去。
亦可以是 O2O (online to offline),就如前陣子反服貿運動的集資賣廣告籌款活動,就是O2O的好例子。(當然類似的事高登也發生了多次)
我想首次我要再研究,是否可以把書的封面先放上系統中,因為這樣的確比較吸引。可惜的是,就算不講版權問題,工作量上也是不少。
-----------------------------------------------------------------------------------------------
這幾天在翻看《圖書館戰爭》的動畫和電影系列。
雖然朋友說電影拍得不好看,不過身為擁躉我一定不會說不好的。其實我最喜歡的是那兩首主題曲(図書隊のテーマ、Library Wars)配合英雄救美的那個鏡頭 :P
(還有幾首音樂都不錯﹕堂上の想い 、ランチタイム、仁科の願い、本を焼く国等等……這套高見優作曲的音樂集在唱片舖好像一直沒見到。)
竟然還同時製作了一個叫『図書館mini戦争』的兩節短片小故事(clip 1, clip 2)。
圖書館戰爭的故事起源自日本圖書館協會圖書館自由宣言(中文譯本),協會還有一份圖書館員倫理綱領,我看比香港圖書館協會專業守則全面得多。
(也不要提當年中大學生報事件,兩個協會面對著政府審查都沒出手相助了。箇中袞袞諸公應該被抓去看完整套《圖書館戰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