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四, 2月 05, 2015

不孝有三、臨歧

(先打廣告﹕有朋友做教科書出版,要搵人兼職做小學數學科。主要做 IT,間中要上廣州。有興趣請另行聯絡。)

---

面書有位舊生,訴說家中長輩倒行逆施,甚感不忿。方某不懂得說甚麼安慰說話,不過聽到其友諷刺﹕中國文化,長輩不對也不到你指正,這叫孝。

這倒要看是哪個年代的「中國文化」。到今天我們都很熟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很少有人去考究是哪「三不孝」。
讀預科時忘記了是誰問起這個問題(可能其實也是方某﹖),親愛的陳老師叫我自己查。於是我翻過辭淵倒真的查到解釋。

《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漢代趙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
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是指明知雙親有錯也不指正,還扭曲自己的意思(阿意)去服從(曲從),令雙親淪為罪人(陷親不義)。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比較易明,「啃老族」囉(笑)。留意原文「家窮親老」是前提,換言之如果家中富有、父母健壯,那就算不工作也不算不孝囉。(再笑)
「不娶無子」也是前提,換言之如果你娶了妻妾,真的生不出來,那不能算你不孝。(就只是祖上不幸而已 :P )

很明顯,雖然古人有「父子相隱」(孔子)不送父母入法網的人情,但並沒有要求子女扭曲是非,而且很明顯指出子女不應該「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因為子女阿意曲從,助長父母繼續做錯事,最後必然令父母身敗名裂,違反「揚名聲顯父母」的原則,這樣反而才是不孝。

同理,「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其實亦非聖賢真道。
孔子明言「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就是指父母輕輕教訓你(小杖)就順從,如果父母失了常性(大杖),隨時令你非死即傷,這時候應該快點走,等父母怒氣平息了再請罪不遲。任由父母殘害自己生命、又敗壞他們的名聲,這才是不孝。

很明顯,就像黃宗羲說的﹕

明夷待訪錄.原君》﹕「是故武王聖人也,孟子之言聖人之言也。後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窺伺者,皆不便於其言,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

為何朱元璋把孟子逐出孔廟﹖不外乎就是因為孟子主張太「反叛」,不合他們加強君子專制的意圖。歷朝歷代把道德越說越緊,最終搞出「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的變態,才得其所哉。

所謂的劣質「中國文化」,只是後世君權獨大、外儒內法,扭曲先賢原意助長歪風而已。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聖賢遺教。古聖賢根本就沒有那麼違反人性。

(見Chris兄講開,我又貼)

---

港台電視31不時重播舊片(稱《光影我城》),最近有個系列叫《臨歧》。
聽到「臨歧」這兩個字,突然有點感動。

這兩個字顧名思義已經表達了系列的內容(就是主角面「臨」「歧」途囉),但只用文言文兩個字,非常古雅簡潔。

港台說這是1983年的系列,如果遲到九十年代才拍,大概會用我們熟悉的「人生交叉點」吧﹖
「人生交叉點」也很直觀,不過是挪用日文而已,而且要用五個字。(日文「交差點」即「路口」)
用中文來表達同樣意思,似乎應該叫「抉擇時刻」﹖

八十年代初,就是大陸作家阿城來香港的時候。他後來在明報月刊投了篇〈大陸是共和國,台灣是民國,香港是清朝〉﹕

「香港一八四零年由清朝租給英國,所以沒有經歷過辛亥革命,沒有經歷過歷次政治運動,沒有經歷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國習俗在保留上沒有過重大衝擊。中文偏緊,清朗,例如流行歌的詞中極難見到“的”字,律文中有時尚可見到“爾等居民”。新界婦女聽說還無繼承權。可以設計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随四時運行帝力與我何有哉的民氣,所以是清朝。」

在九十年代,舊餐廳往往還可以見到一塊牌寫上七言絕句打油詩﹕

「市政事務署告示奉香港政府籲
隨地吐痰得人憎
罰款二千有可能
傳播肺癆由此起
衛生法例要遵行」

到今天,恐怕也只會寫「嚴禁吐痰﹕違例罰款二千元」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