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三, 3月 23, 2016

同禦鐵蹄—香港的抗戰歲月

襯放假有點閒,去筲簊灣清掉未看的展覽。

順道去「咪誅連」麵店食個遲來的午餐。明明我沒有帶方家animals出來、既沒拖拍又沒約人,為何這張單會寫「2人」的呢﹖
就在天后廟斜對面,員工應該不會見到「污糟野」吧﹖ :P

------------(我是邪惡鮮油多的分隔線)------------

實在這兩年看多了那些跟大陸合作,強調共軍、幾乎不講國軍的抗戰展覽,這方面已經沒甚麼期望。不過這次提供的舊影片頗多,所以英美視角都有。而且雖然還是較多強調八路軍和東江縱隊的事(東江縱隊畢竟在境內打游擊,倒是應該提及的),但國軍的事跡也沒有避,連蔣光頭的照片也不少。算是近年抗戰展覽中比較「平衡」的一次。
(沒刪掉歷史圖片中的民國旗,需要讚揚嗎﹖)

展廳入口外有個燈箱,展示日人《大同畫報》的「新香港十景」。極盡「語言偽術」之能事,把壞事都說成好事。人們擺明是因為戰禍缺錢和被趕回鄉,才把舊物拿出來變賣,也說成是當局便利民眾的露天市集。
倀傳媒」有多醜陋,不只這一次淪陷,上次也是一樣。

當年原來真的會宣傳「煉奶是嬰兒的恩物」。因為煉奶成份跟人奶相距太遠,所以現在已不可能再這樣宣傳了
老媽生於戰後,但當時物資仍然短缺(連出世紙也是日本人的),外婆曾在黑市買來那些戰時被藏在泥裡的煉奶,開水給老媽喝。據聞當時那些煉奶已經變了色(好像是綠色,我猜是罐的金屬變質溶在奶中吧),幸而喝了又沒事。那年代就是這樣,沒死就算好了。

日本佔領時的電費單。有趣在於因為燃料不足,除了宣傳節約和燈火管制之外,單上也附有另一張「御注意」,說明本月用電超過限量的話,要在下月用量中扣除。

見到「香島日報」有沒有覺得很熟﹖你沒搞錯,它在淪陷時就是叫這個名。助紂為虐,一脈相承。

「大東亞戰爭一周年」紀念封,純粹討論信封本身,印得頗精美﹕

愛國炒飯﹗

這幅幾乎每次抗戰展覽都要展示的加拿大徵兵廣告。
人家說 Remember Hong Kong,我們又有沒有 Remember Canada﹖博物館有,其他人呢﹖我倒認為除了邀請加拿大代表在港紀念重光之外,香港也應該派人去他們那邊參與紀念,例如Winnipeg,人家整團新兵送來犧牲呢。(奇就奇在,香港跟人家並不是姊妹城市)

勇武人士注意﹕不知現在用紙製防毒面具還有沒有用﹖

這幅圖唯一吸引我注意的是﹕青衣島顯示沒可能離港島那麼近。原來日本人畫圖也可以那麼「求其」。

日本投降後,英軍服務團給營內戰俘的通訊,讓他們大概了解在囚期間英國和世界發生的事。

這個互動圖片和漫畫瀏覽程式,不知為何有中文繁簡加英文,偏偏不弄個日文版。不期望讓他們了解祖先當年怎樣對待別人麼﹖

很面熟吧﹕「要不是有我們大日本,你們早就關門大吉了﹗」

這個展覽真的很邪惡。X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