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撰稿找人問閱讀習慣,訪問已於22/7政變報刊登。不過當然有刪節,我想不如乾脆貼全文也好。(刊登了的內容標藍色)
1,最享受過難忘的一次閱讀經驗是什麼?
其實方某是先答其餘四題,這題留後,於是先回一句﹕
「第一條好難答(你等於叫大情人講邊一段愛情最刻骨銘心),諗緊」
點知佢將呢句放落稿印出黎,真正是「關注組最開心」。
不過童年時家貧,當時航行者一二號太空船在太陽系內傳來不同行星的彩色照片。牛頓出了一套叫《牛頓特集》的綠皮大書分類輯錄當時牛頓雜誌的文章,其中一本講太陽系的就叫《星星.月亮.太陽》。因為是精裝書,在八十年代一本也要賣一百二十八元。可能因為圖片實在精美,家母買了給我。就算當時有部分文章看不明白,也揭著當寶。感覺就好像整個太陽系都在自己手中了。(當然還有便宜得多的選擇,就是當時市政局太空館出版的《宇宙新貌》,應該十幾二十元就買到,但當然圖片沒那麼美、文章也沒那麼深。)
另外一套也是較花錢買的,就是新雅出版的《能源叢書》系列。以童書而言介紹得相當全面,就連給中學生做專題研究也夠資格。當然價錢就比牛頓那本實惠得多。
後來當然也有一些書是喜愛到讀完又讀的,例如畢華流談星座系列、一本講元素發現的《新化學趣談》(銀禾文化)、李逆熵的《三分鐘宇宙》、郭建的《衙門開幕》和完顏紹元的《到衙門上班去》、Jared Diamond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最後當然還有《圖書館戰爭》系列。自己的工作可以被寫得那麼刺激,當然是令人肅然起敬了。
2,喜歡看什麼書﹖
範圍不太揀擇,科學、歷史、社會政治文化都會看。只要題目看來有興趣的話。
3,喜歡在什麼地方看書﹖
甚麼地方都可以,較常是利用坐車走路、等開飯、甚至去廁所的時間……
4,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書嗎﹖
會,但地鐵會比較方便,坐巴士讀書很易暈車浪。
5,會不會因為封面或書的設計而買書?
應該很少。當然封面會吸引注意,但最終都會看內容是否感興趣決定。所以喜歡在書店揭開略讀才決定買不買,比較少單看介紹就買書、或者買完全包封的書,因為易中伏。
不怎麼喜歡特殊設計,這類書通常很難收藏、容易損壞。
但有些書在封面外衣裡面加額外資料和地圖/插圖之類,這樣會吸引人去留意看有甚麼被藏起來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analysis
星期五, 7月 29, 2016
星期一, 7月 25, 2016
海事博物館拆解丙午風災講座
未寫講座內容之前,先講題外話。海事博物館這張年票其實頗划算,因為本來入場費$30,$100年費去四次就已經回本了。因為他們講座是在展覽廳裡舉行,如果聽講座的話去四次也有可能的。而且年票是由申請當日起一年有效,政府那張博物館通行證,現在查看也是一樣,但我記得之前是有指定期間的,所以買的時候幾乎都無法真的用一年。再加上政府博物館收費本來就便宜得多,要回本的次數相對就多一點(現在又搞常設展覽免費,特備展覽有多少次﹖)。
再上一個星期六16/7也有另一場講座,講「颱風與航運」,由一位有海員資格的應用氣象公司員工主講。
不過海事博物館的講座與政府博物館相比,就略為太短,連問答時間也不過一小時,其實講不到很多東西。我認為政府博物館那些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的講座才夠。
這個講座內容也是太「大路」,很多東西小時候看書都讀過(都是颱風原理、危險象限之類啦),在下沒抄下甚麼。只抄了兩點﹕
1. 商船要平衡成本和風險,所以有時也要穿越颱風,但通常都會選取安全航線避開颱風路徑。一般都會保持於200海里以外(大約不用一天船程)的範圍。
2. 貨物中最危險的是原木,因為難以固定,風浪中鬆動了就會影響船隻穩定。就算貨櫃也未必固定到,所以船員的經驗和勤勉很重要。
----------------------
[拆解丙午風災—岑智明台長]
其實岑台長不是第一次講丙午風災,2013年也講過一次(雖然那次不只講單一颱風),不過這幾年又有新資料,特地講多一次倒是恰如其份。
1.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之所以值得探討,因為它是香港其中一宗傷亡慘重的天災。官方報告說死者超過一萬(亦有些報告只有幾千人),民間數字相信死了 二萬。相對而言同級數的1937丁丑風災,死者亦過萬(而且比丙午多),但那次是有預警的,人們主要是死於風暴潮。
2. 丙午風災之所以特別,不只在於多人死,而在於來蹤飄忽。當時First Assistant (即助理台長) F.G. Figg的報告說,17日晚風暴形成,18日早上8:30-11:00過境,只用了兩個半小時,期間還切斷了天文台和港島之間的電報線。
20日立法會通過召開委員會調查,結果認為當日7:44之前都沒有任何颱風襲港的跡象,所以天文台於8時掛風球已是最快的了,並無延誤。
1907年1月28日台長遞交全年報告,裡面提及如果能夠及早警告,應可保障生命財產。可是1937年丁丑風災已有預警,市民沒有準備也一樣會傷亡慘重。亦如近年菲律賓的海燕風災,和紐約在颶風桑迪下的表現。
3. 根據Prof. P. Kevin MacKeown的《Early China Coast Meteorology: The role of Hong Kong》,當時香港吹11級風,但澳門卻只吹1級風(台長說這應屬誤會,澳門當日也不只1級風,但也只是4級和緩風),可見環流之細。
4. 法國Fronde魚雷艇因此沉沒,上次已提過,本文不贅。這是展覽中展出的魚雷艇模型。
(可是說明牌說是驅逐艦。其實魚雷艇和驅逐艦的關係頗微妙,由於發明了魚雷所以建造了魚雷艇,然後為了避免魚雷艇威脅主戰艦所以衍生出驅逐艦。驅逐艦兼備火炮攻擊魚雷艇、又有魚雷可主動攻擊敵艦,本身就等於魚雷艇的放大版,後來甚至乾脆取代了魚雷艇。
此艦的大小的確像魚雷艇,所以香港文獻不少說它是魚雷艇。但它又有相當的火炮裝備,而且維基百科亦指Fronde為驅逐艦,同級艦的外型亦與風災後拍到的遺骸相似。
不過維基百科指此艦用到1919年,應該是在風災後打撈,然後修復了繼續使用。)
5. 如果看風力,丙午風災其實不算特別強,在戰前颱風之間只排第十八。之所以殺人甚多,是因為預測不到。
猜測這個颱風是16/9於巴斯海峽附近形成,但並不肯定。天文台於18/9早上八時才懸掛「黑鼓」訊號,代表發現有風暴於香港以東300里之內。(另有一個紅鼓訊號,代表於300里外,這次未使用)
但到8:40已經要放風炮,代表港內將吹強風至烈風。(台長說勉強把風炮當成八號風球,紅鼓當一號風球、黑鼓當三號吧。)
到午後12:10,已除下所有訊號。
6. 根據中國沿岸氣象紀錄(China Coast Meteorological Register),當日汕頭氣壓29.68吋(相當於1005 hPa)、吹東風2級。地理上汕頭是香港的「前哨」,颱風若從太平洋侵入,未影響香港之前就會影響汕頭。但當日汕頭竟然毫無打風跡象,亦可側證颱風環流很小。
當日香港只有天文台紀錄,山頂和Gap Rock(蚊尾洲燈塔)都沒有紀錄。
從天文台紀錄可見,颱風影響的時間非常短暫,當日七時後風力才突然增加,到十二時後就已經回復。
之前一直吹西北風,在短短一兩小時內依次轉為西風、南風,然後再轉為東風。可見颱風中心乃於天文台以北略過。
同樣地,看天文台量得的氣壓變化,亦可見颱風引致的氣壓下降只持續了幾小時。
(方按﹕一般而言,一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 hPa,以巴黎代表溫帶工業國家的基本氣壓。熱帶氣旋的中心氣壓通常會低於1000 hPa。)
澳門當日紀錄剛是四級(和緩)北風,而且整天不受颱風影響。這應該是颱風影響的下一站,但竟然不受影響,可見颱風很快消散。(以致甚至有人猜測這是龍捲風而非颱風,但他們分析認為不符合。)
7. 根據馬尼拉天文台的報告,這個颱風可能是來自太平洋關島一帶。因為先前幾天,關島和巴旦島先後有風暴和氣壓下降紀錄。但台灣和呂宋島都沒有受影響。香港天文台基本採納了馬尼拉天文台的分析。
台長說這是香港天文台最害怕的路徑,因為這樣颱風就沒經過任何陸地,直接穿過台灣和呂宋島之間的海峽直撲香港。颱風不單止沒有被陸地消耗能量,而且沒有經過台灣或呂宋亦即是香港無法得到預先警告。
更有甚者,這個颱風的烈風圈非常小(環流可能只有十幾二十公里,一般而言應有幾百公里),以致進入南海後汕頭也沒有受影響,颱風一直到香港才靠岸,於是殺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8. 以前曾說過徐家匯天文台與香港天文台的首任台長不和,風災後甚至多踩一腳,聲稱他們一早預報了有颱風只是香港疏忽(這報告令失去一艘魚雷艇和五名水手的法 國領事更火光,於是港府唯有立方尖碑悼念)。再翻查資料,可見徐家匯於15/9的確標示了台灣東南有低壓區、16/9到了台灣西南、17/9在汕頭以南。
但其實他們也沒有其他資料(如風力),更沒有標示那是颱風。低氣壓經常出現,可能只會下幾場暴雨,並不等於會變成颱風。知道有低氣壓和知道有颱風是兩回事。可見聲稱早已預測,只不過是馬後炮。
當時除了官方之外,亦有其他紀錄。例如有艘商船錄到氣壓變化但位置不詳,另一艘船因為於青洲下錨,可以確定位置,船上測得的風向和風速變化亦可與天文台紀錄互相印證比較。
另一紀錄則為一所於亞歷山大行開店的鐘錶儀器商,亦記錄了氣壓變化。還拍攝了當時海浪拍岸的場面。(台長說亞歷山大行前有其他建築,相信是有人跑上街拍攝了)
9. 於是天文台跟江君彥博士,根據各項紀錄和損毀情況,再次分析丙午風災的颱風走向。
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個侏儒颱風,這回事在未有雷達探測技術之前鮮為人知。1974年聖誕節侵襲達爾文的Cyclone Tracy就是被雷達捕捉到的例子。儘管偵測到,但因為突然轉向,也令達爾文損傷慘重,摧毀過半。
(維基也提及現時紀錄最小規模的熱帶風暴是2008年大西洋的Marco。另外他們也把1971年的T. Rose視為侏儒系統,但列出的衛星圖片看來,她的雲帶範圍比Tracy還要大。)
根據風向紀錄和港內受損情況,可以推斷風眼穿越香港的路徑大概如是,穿過了九龍半島的北部,然後從青山沿岸離開香港。
這一點亦跟當時聖公會主教(當時稱會督)遭難情況相符。根據事後生還船長向主教家屬說明情況,當日船隻載著主教和學生回港途中,突然遇上颱風,船隻就在大小磨刀洲附近沉沒。(他們曾到現場打撈,但主教的屍首始終無法尋獲)
再分析的路徑如下,可見颱風過境香港後再於澳門以北登陸並消散。但由於環流太小,所以澳門當日並沒有異樣。
10. 台長另外發現十年前《南華早報》有篇文章紀錄丙午風災百週年,作者Mr. Anderson提及當時市區以外的香港仔、長洲、坪洲、沙田、大埔等地其實也有災情,只是因為當時對政府而言是「鄉下」地方所以不太重視。台長說希望日後可以進一步了解。
11. 另一個問題是風暴潮。報告中北角的風暴潮「只有」3.35 m,不似是災難性的。
大埔的風暴潮報稱有6.10 m (台長指簡報打錯了,應是「風暴潮」一欄而非「最高海平面高度」,海平面高度是計算了潮汐影響的水面高度,風暴潮是另外疊加上去的),但根據他們日後再模 擬的結果,應該分別只有0.9 m 和 2 m,也應該不算是很嚴重。他們認為有可能是因為當時未有潮汐站,只看Tide poles(以尺量潮汐)和water marks(高水位留下的水跡),誤差較大。
12. 這次風災之後,1930年召開了東亞首屆天文台長會議,徐家匯和馬尼拉的台長(都是耶穌會神父)來港協商,統一東亞地區的預報警告系統。最後得出了結論。
當時有英、法、中文的圖表,讓所有人都知曉﹕
這套系統不如後來的一至十號風球那麼簡單,先分港內和港外訊號,除了風速還要包括方向。於是掛出來的就像照片中的那般複雜,共分三串。一串標時間、一串標位置、一串標狀況。
同時警告訊號亦新增了一個代表最嚴重狀況的「黑十字」,即後來十號風球的前身,還為各警告配備了夜間燈號(黑十字配的紅綠紅亦與十號風球相同)。而放風炮易與從前郵船到港的mail gun混淆,亦改用炸藥報訊。
(後者說得比較奇怪,因為放炮本身也是用火藥,照理分別不大。維基百科則指是原本鳴槍、改為放炮,這樣比較合理。維基引用的天文台官史則指鳴槍改鳴炮,但寫成「以槍聲、再以炮聲,繼而以炸藥爆炸聲的報風方法」,十分令人混淆。)
13. 另一個經常提起的傳說,就是「天文台長引咎自殺」這個連老媽都跟我說過的故事(她的版本甚至有「個風突然返轉頭」的情節)。事實上首任台長杜伯克的確被這 場風災搞得灰頭土臉、被徐家匯放馬後炮還惹出法國領事的外交風波。儘管獲港督力證清白,但大概意興闌珊,翌年就提早退休。不過台長說他之後仍有研究發表, 自然就沒有自殺了。
那麼這個傳說從何而來﹖暫時還未查到始作俑者,不過台長倒有朋友給他找到新線索,就是一份淪陷時期的《香島日報》(民國三十二年一月廿二日,即1943年),裡面已有專欄作家提到,天文台長無法預報這場颱風而自殺的傳聞。
雖然已寫了是傳聞,而且亦未必是始發者,但至少可以證明這傳說在戰前應該已經出現。至於在造謠這方面,倀傳媒似乎倒是一脈相承。(奸笑)
14. 最近尼伯特吹襲台灣,香港天文台獨排眾議,提出了最偏西的預測路徑,結果完勝。又有誰會去讚揚天文台慧眼獨具﹖(最後還是只有台長自賣自誇 :P )
15. 問答時間﹕
15.1 天文台新增了定翼機下投式探空設備,現時仍於測試中,可讓飛機於安全情況下傳回颱風中心數據,加強預測能力。(其實飛行服務隊的飛機也有搜救用途,所以他們的訓練已預備要飛入颱風之中。)
香港一年平均受六個風暴影響,預期每年大概會有十幾次飛機探空任務。(要向飛行服務隊預約,所以也不可能不停地出任務。)
執行探空任務都是在香港飛行情報區內,較易協調。如果要伸延至菲律賓外海或南沙群島之類的爭議地區,就要再協調才可以做到。
(方按﹕其實也不必要,因為不是接近香港的話根本就無需深入探測。如果是菲律賓自己希望香港協助於西太平洋提供準確數據,自然就會協調得到。)
15.2 近年歸納是多了颱風路經台灣、反而到香港的少了。這是否跟氣候變化有關,尚待研究。
有人認為近年少了穿越香港的颱風,是否因為都市化。台長認為颱風範圍巨大,受宏觀系統影響,都市化的影響應該不大。
(方按﹕我認為前提本身就不可靠,憑甚麼說穿越香港的颱風少了﹖單是讀大學的1999年就已經不止一次有颱風風眼穿越香港,甚至要掛十號風球。後來也有2004年圓規、2007年帕布和2008年鸚鵡。別忘記香港地方那麼小,要直接撞中已經很難,也已經幾年有一次還想怎樣﹖風眼在周邊刷過的還未計呢。)
15.3 衛星發達,令發現侏儒颱風的機會增加。
15.4 1870年代的風災也很嚴重,催生了香港天文台。而在天文台未成立之前,船政廳(Harbour Master)已要負責掛風球,他們主要是靠接收馬尼拉等地的預報。
----------------------
同場展覽也播放了不少當時的照片,方某香州官涌人也,所以故意記下一些油麻地附近的風災照片。
再上一個星期六16/7也有另一場講座,講「颱風與航運」,由一位有海員資格的應用氣象公司員工主講。
不過海事博物館的講座與政府博物館相比,就略為太短,連問答時間也不過一小時,其實講不到很多東西。我認為政府博物館那些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的講座才夠。
這個講座內容也是太「大路」,很多東西小時候看書都讀過(都是颱風原理、危險象限之類啦),在下沒抄下甚麼。只抄了兩點﹕
1. 商船要平衡成本和風險,所以有時也要穿越颱風,但通常都會選取安全航線避開颱風路徑。一般都會保持於200海里以外(大約不用一天船程)的範圍。
2. 貨物中最危險的是原木,因為難以固定,風浪中鬆動了就會影響船隻穩定。就算貨櫃也未必固定到,所以船員的經驗和勤勉很重要。
----------------------
[拆解丙午風災—岑智明台長]
其實岑台長不是第一次講丙午風災,2013年也講過一次(雖然那次不只講單一颱風),不過這幾年又有新資料,特地講多一次倒是恰如其份。
1.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之所以值得探討,因為它是香港其中一宗傷亡慘重的天災。官方報告說死者超過一萬(亦有些報告只有幾千人),民間數字相信死了 二萬。相對而言同級數的1937丁丑風災,死者亦過萬(而且比丙午多),但那次是有預警的,人們主要是死於風暴潮。
2. 丙午風災之所以特別,不只在於多人死,而在於來蹤飄忽。當時First Assistant (即助理台長) F.G. Figg的報告說,17日晚風暴形成,18日早上8:30-11:00過境,只用了兩個半小時,期間還切斷了天文台和港島之間的電報線。
20日立法會通過召開委員會調查,結果認為當日7:44之前都沒有任何颱風襲港的跡象,所以天文台於8時掛風球已是最快的了,並無延誤。
1907年1月28日台長遞交全年報告,裡面提及如果能夠及早警告,應可保障生命財產。可是1937年丁丑風災已有預警,市民沒有準備也一樣會傷亡慘重。亦如近年菲律賓的海燕風災,和紐約在颶風桑迪下的表現。
3. 根據Prof. P. Kevin MacKeown的《Early China Coast Meteorology: The role of Hong Kong》,當時香港吹11級風,但澳門卻只吹1級風(台長說這應屬誤會,澳門當日也不只1級風,但也只是4級和緩風),可見環流之細。
4. 法國Fronde魚雷艇因此沉沒,上次已提過,本文不贅。這是展覽中展出的魚雷艇模型。
(可是說明牌說是驅逐艦。其實魚雷艇和驅逐艦的關係頗微妙,由於發明了魚雷所以建造了魚雷艇,然後為了避免魚雷艇威脅主戰艦所以衍生出驅逐艦。驅逐艦兼備火炮攻擊魚雷艇、又有魚雷可主動攻擊敵艦,本身就等於魚雷艇的放大版,後來甚至乾脆取代了魚雷艇。
此艦的大小的確像魚雷艇,所以香港文獻不少說它是魚雷艇。但它又有相當的火炮裝備,而且維基百科亦指Fronde為驅逐艦,同級艦的外型亦與風災後拍到的遺骸相似。
不過維基百科指此艦用到1919年,應該是在風災後打撈,然後修復了繼續使用。)
5. 如果看風力,丙午風災其實不算特別強,在戰前颱風之間只排第十八。之所以殺人甚多,是因為預測不到。
猜測這個颱風是16/9於巴斯海峽附近形成,但並不肯定。天文台於18/9早上八時才懸掛「黑鼓」訊號,代表發現有風暴於香港以東300里之內。(另有一個紅鼓訊號,代表於300里外,這次未使用)
但到8:40已經要放風炮,代表港內將吹強風至烈風。(台長說勉強把風炮當成八號風球,紅鼓當一號風球、黑鼓當三號吧。)
到午後12:10,已除下所有訊號。
6. 根據中國沿岸氣象紀錄(China Coast Meteorological Register),當日汕頭氣壓29.68吋(相當於1005 hPa)、吹東風2級。地理上汕頭是香港的「前哨」,颱風若從太平洋侵入,未影響香港之前就會影響汕頭。但當日汕頭竟然毫無打風跡象,亦可側證颱風環流很小。
當日香港只有天文台紀錄,山頂和Gap Rock(蚊尾洲燈塔)都沒有紀錄。
從天文台紀錄可見,颱風影響的時間非常短暫,當日七時後風力才突然增加,到十二時後就已經回復。
之前一直吹西北風,在短短一兩小時內依次轉為西風、南風,然後再轉為東風。可見颱風中心乃於天文台以北略過。
同樣地,看天文台量得的氣壓變化,亦可見颱風引致的氣壓下降只持續了幾小時。
(方按﹕一般而言,一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 hPa,以巴黎代表溫帶工業國家的基本氣壓。熱帶氣旋的中心氣壓通常會低於1000 hPa。)
澳門當日紀錄剛是四級(和緩)北風,而且整天不受颱風影響。這應該是颱風影響的下一站,但竟然不受影響,可見颱風很快消散。(以致甚至有人猜測這是龍捲風而非颱風,但他們分析認為不符合。)
7. 根據馬尼拉天文台的報告,這個颱風可能是來自太平洋關島一帶。因為先前幾天,關島和巴旦島先後有風暴和氣壓下降紀錄。但台灣和呂宋島都沒有受影響。香港天文台基本採納了馬尼拉天文台的分析。
台長說這是香港天文台最害怕的路徑,因為這樣颱風就沒經過任何陸地,直接穿過台灣和呂宋島之間的海峽直撲香港。颱風不單止沒有被陸地消耗能量,而且沒有經過台灣或呂宋亦即是香港無法得到預先警告。
更有甚者,這個颱風的烈風圈非常小(環流可能只有十幾二十公里,一般而言應有幾百公里),以致進入南海後汕頭也沒有受影響,颱風一直到香港才靠岸,於是殺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8. 以前曾說過徐家匯天文台與香港天文台的首任台長不和,風災後甚至多踩一腳,聲稱他們一早預報了有颱風只是香港疏忽(這報告令失去一艘魚雷艇和五名水手的法 國領事更火光,於是港府唯有立方尖碑悼念)。再翻查資料,可見徐家匯於15/9的確標示了台灣東南有低壓區、16/9到了台灣西南、17/9在汕頭以南。
但其實他們也沒有其他資料(如風力),更沒有標示那是颱風。低氣壓經常出現,可能只會下幾場暴雨,並不等於會變成颱風。知道有低氣壓和知道有颱風是兩回事。可見聲稱早已預測,只不過是馬後炮。
當時除了官方之外,亦有其他紀錄。例如有艘商船錄到氣壓變化但位置不詳,另一艘船因為於青洲下錨,可以確定位置,船上測得的風向和風速變化亦可與天文台紀錄互相印證比較。
另一紀錄則為一所於亞歷山大行開店的鐘錶儀器商,亦記錄了氣壓變化。還拍攝了當時海浪拍岸的場面。(台長說亞歷山大行前有其他建築,相信是有人跑上街拍攝了)
9. 於是天文台跟江君彥博士,根據各項紀錄和損毀情況,再次分析丙午風災的颱風走向。
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個侏儒颱風,這回事在未有雷達探測技術之前鮮為人知。1974年聖誕節侵襲達爾文的Cyclone Tracy就是被雷達捕捉到的例子。儘管偵測到,但因為突然轉向,也令達爾文損傷慘重,摧毀過半。
(維基也提及現時紀錄最小規模的熱帶風暴是2008年大西洋的Marco。另外他們也把1971年的T. Rose視為侏儒系統,但列出的衛星圖片看來,她的雲帶範圍比Tracy還要大。)
根據風向紀錄和港內受損情況,可以推斷風眼穿越香港的路徑大概如是,穿過了九龍半島的北部,然後從青山沿岸離開香港。
這一點亦跟當時聖公會主教(當時稱會督)遭難情況相符。根據事後生還船長向主教家屬說明情況,當日船隻載著主教和學生回港途中,突然遇上颱風,船隻就在大小磨刀洲附近沉沒。(他們曾到現場打撈,但主教的屍首始終無法尋獲)
再分析的路徑如下,可見颱風過境香港後再於澳門以北登陸並消散。但由於環流太小,所以澳門當日並沒有異樣。
10. 台長另外發現十年前《南華早報》有篇文章紀錄丙午風災百週年,作者Mr. Anderson提及當時市區以外的香港仔、長洲、坪洲、沙田、大埔等地其實也有災情,只是因為當時對政府而言是「鄉下」地方所以不太重視。台長說希望日後可以進一步了解。
11. 另一個問題是風暴潮。報告中北角的風暴潮「只有」3.35 m,不似是災難性的。
大埔的風暴潮報稱有6.10 m (台長指簡報打錯了,應是「風暴潮」一欄而非「最高海平面高度」,海平面高度是計算了潮汐影響的水面高度,風暴潮是另外疊加上去的),但根據他們日後再模 擬的結果,應該分別只有0.9 m 和 2 m,也應該不算是很嚴重。他們認為有可能是因為當時未有潮汐站,只看Tide poles(以尺量潮汐)和water marks(高水位留下的水跡),誤差較大。
12. 這次風災之後,1930年召開了東亞首屆天文台長會議,徐家匯和馬尼拉的台長(都是耶穌會神父)來港協商,統一東亞地區的預報警告系統。最後得出了結論。
當時有英、法、中文的圖表,讓所有人都知曉﹕
這套系統不如後來的一至十號風球那麼簡單,先分港內和港外訊號,除了風速還要包括方向。於是掛出來的就像照片中的那般複雜,共分三串。一串標時間、一串標位置、一串標狀況。
同時警告訊號亦新增了一個代表最嚴重狀況的「黑十字」,即後來十號風球的前身,還為各警告配備了夜間燈號(黑十字配的紅綠紅亦與十號風球相同)。而放風炮易與從前郵船到港的mail gun混淆,亦改用炸藥報訊。
(後者說得比較奇怪,因為放炮本身也是用火藥,照理分別不大。維基百科則指是原本鳴槍、改為放炮,這樣比較合理。維基引用的天文台官史則指鳴槍改鳴炮,但寫成「以槍聲、再以炮聲,繼而以炸藥爆炸聲的報風方法」,十分令人混淆。)
13. 另一個經常提起的傳說,就是「天文台長引咎自殺」這個連老媽都跟我說過的故事(她的版本甚至有「個風突然返轉頭」的情節)。事實上首任台長杜伯克的確被這 場風災搞得灰頭土臉、被徐家匯放馬後炮還惹出法國領事的外交風波。儘管獲港督力證清白,但大概意興闌珊,翌年就提早退休。不過台長說他之後仍有研究發表, 自然就沒有自殺了。
那麼這個傳說從何而來﹖暫時還未查到始作俑者,不過台長倒有朋友給他找到新線索,就是一份淪陷時期的《香島日報》(民國三十二年一月廿二日,即1943年),裡面已有專欄作家提到,天文台長無法預報這場颱風而自殺的傳聞。
雖然已寫了是傳聞,而且亦未必是始發者,但至少可以證明這傳說在戰前應該已經出現。至於在造謠這方面,倀傳媒似乎倒是一脈相承。(奸笑)
14. 最近尼伯特吹襲台灣,香港天文台獨排眾議,提出了最偏西的預測路徑,結果完勝。又有誰會去讚揚天文台慧眼獨具﹖(最後還是只有台長自賣自誇 :P )
15. 問答時間﹕
15.1 天文台新增了定翼機下投式探空設備,現時仍於測試中,可讓飛機於安全情況下傳回颱風中心數據,加強預測能力。(其實飛行服務隊的飛機也有搜救用途,所以他們的訓練已預備要飛入颱風之中。)
香港一年平均受六個風暴影響,預期每年大概會有十幾次飛機探空任務。(要向飛行服務隊預約,所以也不可能不停地出任務。)
執行探空任務都是在香港飛行情報區內,較易協調。如果要伸延至菲律賓外海或南沙群島之類的爭議地區,就要再協調才可以做到。
(方按﹕其實也不必要,因為不是接近香港的話根本就無需深入探測。如果是菲律賓自己希望香港協助於西太平洋提供準確數據,自然就會協調得到。)
15.2 近年歸納是多了颱風路經台灣、反而到香港的少了。這是否跟氣候變化有關,尚待研究。
有人認為近年少了穿越香港的颱風,是否因為都市化。台長認為颱風範圍巨大,受宏觀系統影響,都市化的影響應該不大。
(方按﹕我認為前提本身就不可靠,憑甚麼說穿越香港的颱風少了﹖單是讀大學的1999年就已經不止一次有颱風風眼穿越香港,甚至要掛十號風球。後來也有2004年圓規、2007年帕布和2008年鸚鵡。別忘記香港地方那麼小,要直接撞中已經很難,也已經幾年有一次還想怎樣﹖風眼在周邊刷過的還未計呢。)
15.3 衛星發達,令發現侏儒颱風的機會增加。
15.4 1870年代的風災也很嚴重,催生了香港天文台。而在天文台未成立之前,船政廳(Harbour Master)已要負責掛風球,他們主要是靠接收馬尼拉等地的預報。
----------------------
同場展覽也播放了不少當時的照片,方某香州官涌人也,所以故意記下一些油麻地附近的風災照片。
(德國貨船Petrach號擱淺於九龍倉碼頭,即今日海運大廈一帶)
(後話﹕那隻法國魚雷艇其實也是沉於九龍倉碼頭)
(大浪侵襲中環碼頭)
(油麻地沿岸災後可見船和屋都被摧毀)
(木艇直接被風吹上油麻地岸邊)
(英國貨船Radnorshire號與貨船Monteagle號碰撞後擱淺於油麻地海岸)
(美國船Rozario號被颱風摧毀於油麻地海旁,後來被解體)
(Phoenix號被摧毀於九龍倉碼頭外)
星期三, 7月 20, 2016
新聞透視博物多聞之後話2
(謎之聲﹕有冇搞錯,你自己上電視要講咁多次﹖臉皮有冇厚了點﹖﹗)
為何會好像IQ博士般落差那麼遠﹖其實是因為器材問題。
來圖書館取景,當然是有專業的外景器材、甚至有打燈。(也是這天我才知道原來那個「無線咪」是要從衣服下穿線到腰間的發送器的)
有人問是否化了妝,其實新聞訪問一般都沒化妝的。如果上電視台或者會有化妝﹖我不知道,等上過錄影廠的(如世澤或推友艾焚蛇)答你。但在外訪問如方某就沒有了。(這也合理,誰幫你化妝﹖)
於是在高清加燈光底下,所有面部瑕疵無所遁形。(幸好方某本來就不是賣樣的,再笑﹗)
可是到當天才知道,原來他們沒有向館方申請拍攝許可(可能是嫌手續太麻煩吧﹖)。所以他們進館拍攝一直是沒法帶大型器材的,要不然會被人趕。當日拍攝他們就只是讓我戴著無線咪,然後攝影師哥哥拿著部手提攝錄機就闖進去了。當然也就不可能有打燈補光這回事。
其實呢,上一篇想講正經野,但已經寫得太長。這一篇想講不那麼正經的。
先不理通常人都是聽不慣自己的聲,因為自己的聲音經過頭骨,跟其他人只經空氣聽到是不同的。(簡單D講,我覺得自己把聲好難聽)
第一個問題是推友問的,為何大家cap圖見到的方某樣子都不同的﹖
見不同朋友都cap了「被舅父責備」這一幕,我猜除了用來作笑料,亦可能因為這個樣已是整段裡面「最靚仔」的了。
(來源)
有朋友甚至說方某皮膚好,雖然同事也有這樣說的,但對於被濕疹困擾的方某而言像個笑話。不過濕疹通常在手腳,方某頭油面油都多,上鏡倒是有點「油頭粉臉」的(笑),以至有學生說「上鏡靚仔咁多既」。
要拍到這一幕「型仔樣」當然也要多謝攝影師哥哥夠專業。(又笑)
要拍到這一幕「型仔樣」當然也要多謝攝影師哥哥夠專業。(又笑)
不過在圖書館取景的樣子,就一點都不好看﹕
(來源)
再難看點的也有,只要你對準時間cap的話﹕
(來源)為何會好像IQ博士般落差那麼遠﹖其實是因為器材問題。
來圖書館取景,當然是有專業的外景器材、甚至有打燈。(也是這天我才知道原來那個「無線咪」是要從衣服下穿線到腰間的發送器的)
有人問是否化了妝,其實新聞訪問一般都沒化妝的。如果上電視台或者會有化妝﹖我不知道,等上過錄影廠的(如世澤或推友艾焚蛇)答你。但在外訪問如方某就沒有了。(這也合理,誰幫你化妝﹖)
於是在高清加燈光底下,所有面部瑕疵無所遁形。(幸好方某本來就不是賣樣的,再笑﹗)
可是到當天才知道,原來他們沒有向館方申請拍攝許可(可能是嫌手續太麻煩吧﹖)。所以他們進館拍攝一直是沒法帶大型器材的,要不然會被人趕。當日拍攝他們就只是讓我戴著無線咪,然後攝影師哥哥拿著部手提攝錄機就闖進去了。當然也就不可能有打燈補光這回事。
所以在賽馬會環保廊裡面燈光收暗了,只有天花筒燈,給攝影師拍到文首那個樣子,的確就完全是攝影師哥哥的厲害。(一個宅男大叔都可以借光拍得那麼上鏡)
正是因為博物館內拍攝完全是靠館內燈光,所以像賽馬會環保廊那麼暗就可以借光線造型,但出到一樓,燈光和戶外光線都較強,馬上就差一截了﹕
(來源)
正是因為博物館內拍攝完全是靠館內燈光,所以像賽馬會環保廊那麼暗就可以借光線造型,但出到一樓,燈光和戶外光線都較強,馬上就差一截了﹕
(來源)
當然光線沒那麼強,總好過圖書館內那麼完形畢露。
另一問題,就是為何會帶記者去拍科學館那些常設展品﹖
其實記者約訪問時,問我想去哪間館,到圖書館拍完之後就直接去。人家的口吻是「你想去哪間我們陪你去」,但很明顯已預期要「讓專業的」決定取哪些景。所以我也沒打算去看還未看的特備展覽,免得看到一半被人打斷配合拍攝,那就沒法專心看展品嘛。於是一開始已經打算去已看過的展覽了。
海防博物館那個抗戰展覽,是近年比較「平衡」的展覽。因為之前(海防有粵港抗戰文物展和甲午戰爭展、歷史博物館有漢武盛世)展品都是向大陸借來,解說很容易偏向中共一方。這次算是比較平衡。希望不是因為大台迴避政治議題,而只是嫌雙程過海隧道費貴(笑),所以最後記者說去科學館。
粒子加速器展覽,看倌在前文可知在下意見如何。在下絕對會提醒記者,整個展覽都講「希格斯玻色子,但竟然沒解釋過玻色子是甚麼。還有特區政府有錢搞大白象基建倒不如拿去搞粒子對撞機(當然這句我猜會被剪掉)。
其實這個展覽最值得向「一般觀眾」介紹,而科學館方面卻「竟然」沒解說的部分,反而是研究室佈景裡那些科學家的幽默貼圖。如果我是館長,就算不想當場貼解說文那麼煞風景,也要在展區後方加塊板解畫,要不然大家走過也沒發現笑點就實在太可惜了。
不過要怎樣三言兩語向記者和觀眾解釋「薛丁格的貓」﹖倒真的有困難。
但原來先前太忙,到有空受訪那天,到科學館才發現原來特備展覽已經結束。嘿嘿,一切想像中的問題都無需理會了。
結果就變成要向那些常設展品「作狀」觀賞,幸好還有部頻閃儀要介紹一下(儘管也是未能三言兩語就解釋好,似乎還不算是真的理解),要不然都不知還有甚麼好說。
怎麼又回了去正經的題目上﹖
星期日, 7月 17, 2016
新聞透視博物多聞之後話
方某人六月曾接受《新聞透視》訪問,討論對博物館的喜好,上星期三剛播出了。似乎除了朋友外也有不少其他人留意到,可見無線收視還是頗高。如果沒看到的朋友也可以到電視台網頁重看,亦已有人放上youtube和其他影片網站,香港以外的朋友也可以看到。
似乎大家都很關心方某被舅父責備的情況,謹此致謝。(笑)
不過我想補充一下鏡頭以外的事比較有意思。
首先要更正一下鏡頭中可能引人誤會的事。
不知為何在鏡頭前會說小時候「博物館不收費」。其實我只能肯定小時候太空館是免費入場的(後來翻修後才開始收費),但當時在九龍公園稱為「博物館」的歷史博物館是否也不收費﹖不肯定,但到我小學/中學期間都肯定收費的了。
至於旁白說在下一年去博物館二十次,聽起來很多,其實只是約數。
至於說那份問題「全部答對」其實也有點水份﹕
當時記者有問我,其他人都不懂答而我全部答對有何感想,我就說如果不是有理科底子、又不是對這方面特別有興趣,(對這些資料題)不懂得答真的不出奇。
方某嚴格來說也不算「全部答對」。那些基本粒子的知識,其實我不參觀也懂得答的。唯一要看過展覽才答到的,是那部粒子加速器各部分有何作用的配對題。這些 基本知識我全對了,但後面有些問題是詞語填充,問粒子加速器對研究物理有何幫助。但要求填的並非專業用語而是一般形容詞,有如當年中史科那條「乾隆皇年輕時『頗有作為』」,這類形容詞我就沒辦法跟展板完全一致了。只是當我們去拍的時候,這個展覽已經完了(之前方某一直沒空結果拖得很遲才受訪),我是看完展覽幾個月後才答問題,可能記者同情以「言之成理亦可給分」才當全對。
我反而不太明白受訪的助理署長為何會說(大意)「發現自己一條也沒答對……他會再來」,因為那份小冊子設計的本意,並不是事後拿出來「考」參觀者,而是用來 引導參觀者留意重點內容的。只是記者借來表達「很多人看展覽其實沒留意內容」的現實而已。如果你在入場時就拿了這份小冊子,「理論上」你應該可以順利完成所有題目的,因為你只需要肯留意內容、再抄下來就行了。如果我是助理館長就會強調這一點,免得人家以為館方故意設計問題來留難觀眾、顯得他們很蠢般。
訪問當日用了一個早上,大概三幾小時,最後剪了兩分鐘出來。當然以無線廣告費那麼貴,留了兩分鐘給在下,算是感謝了。何況重點不是網友關注的在下(或舅父),而是這個博物館節目日曆,有興趣的看倌請善用﹕
「沒出街」的內容自然有不少,其中一項就是對政府宣佈「博物館免費入場」的意見。其實不只在下,就算是博物館的資深館長,也會認為博 物館有清靜的觀賞環境很重要,寧願去「拍烏蠅」的博物館。如果博物館逢大時大節搞「免費」宣傳,吸引平日不去的人進去看看,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年到晚 都免費,恐怕就像現時的星期三免費般,吸引一大堆沒心看展覽的人進去擾攘,反而令有心觀賞的人根本沒法靜靜地看展覽。一星期一天還好,避開就是,一年到晚都這樣你叫我避到哪裡﹖
何況人們不進館,最大問題其實也不是「博物館要收費」。現在大部分博物館入場費都只是十元(小孩老人半價),只有科 學館比較貴要廿五元,和部分特備展覽額外收費而已(而且也不貴,加起來通常都是三十元左右)。試想想基層家庭住在天水圍的話,他們坐車去博物館的來回車 費,肯定貴過入場費。我跟記者講,想鼓勵基層去博物館的話,與其免入場費,不如直接減車費啦。(當然,事後想,改為補貼基層車費也可以啦。例如憑當日博物館入場券,去港鐵客戶中心出示就直接減價行不行﹖)
另一個記者從在下口中也問不出甚麼的,就是節目中當成重點的開支問題。老實講在下雖然自 認「博物館迷」,但只是對展覽有興趣、而不是研究博物館本身(就像喜歡讀書不等於對出版界有研究),所以記者拿出一堆博物館開支簡表,在下也沒甚麼意見提供。所以他們最後報導在下,也只是提及「如何養成博物館迷」這方面,而不像其他受訪者般會橫跨幾部分。
公營博物館有九成開支是人工,是否真的很過分﹖我不知道。不過如果當成以圖書館的角度看,又不覺得很過分。敝館一年預算大約六至八萬,包括了所有購書、訂報章雜誌、推廣活動和文儀用品等開支,還未計水電費。我就當電費每月二千好吧﹖一年也不出十萬。但在下和助理的人工(還未計每天上來打掃的工友),十萬夠多少個月﹖這樣計的話,敝館人工支出也佔了總支出八成多呢。
為何文化博物館有三成多支出用於館藏的「最高比率」﹖我猜因為文化博物館是新館,而且他們的館藏包括現代文化(例如漫畫),可能要不停購買新藏品。不如歷 史博物館可以用較舊的已有館藏輪流陳展、或者外借各國博物館的藏品(像大英博物館基本上就是「賊贓」太多自己展不完,長年經常外借的)。如果像茶具文物館 這類主要藏品都是捐贈而來的,館藏開支自然就更少了。(當然茶具文物館不大吸引是事實,至少在下只去過一次。藝術館展出歷史文物時至少在下會去看看。)
跟外國博物館經常花錢買藏品不同,香港政府撥款不足(你看科學館那些被小朋友玩爛的展品外期未能修復就知道),藏品很多都靠各界捐贈的。所以我真的不懂評論究竟「九成開支是人工」是否真的很過分。因為怕校長見到會要求我減人工。(又笑)
似乎大家都很關心方某被舅父責備的情況,謹此致謝。(笑)
(來源)
其實「被舅父責備」的原因是當時舅父在聖淘沙工作,招待我們去參觀,甚至開了部車載我們上蠟像館。他以為我們好像旅行團般,在裡面打個轉就會出來,所以自
己留在外面等。怎料方某是那種逐塊板慢慢看的人,於是就發脾氣說方某像釘住在裡面一般。這其實是溝通不良之過。(又笑)不過我想補充一下鏡頭以外的事比較有意思。
首先要更正一下鏡頭中可能引人誤會的事。
不知為何在鏡頭前會說小時候「博物館不收費」。其實我只能肯定小時候太空館是免費入場的(後來翻修後才開始收費),但當時在九龍公園稱為「博物館」的歷史博物館是否也不收費﹖不肯定,但到我小學/中學期間都肯定收費的了。
至於旁白說在下一年去博物館二十次,聽起來很多,其實只是約數。
(來源)
當記者小姐問次數時,我翻看舊文點算。如果連聽講座都計算在內,去年去了十六次,前年就廿三次(這已經不計當年在星加坡連續去了那幾間)。如果聽講座不算
數、只計看展覽的話,去年只有五次、前年九次(同樣沒計去星加坡那幾間)。因為搬屋的事,今年和去年很多時都沒時間去的。至於說那份問題「全部答對」其實也有點水份﹕
(來源)
那份問題其實是粒子加速器展覽的教育小冊子,這類小冊子的設計是讓參觀者(當然主要目標其實是學生)拿著進場抄資料(所以內容幾乎都是填充、配對之類,沒有申述討論題的),那麼他們就知
道參觀完這個展覽之後,館方希望他們學到哪些東西。所以記者拿著問題去問參觀完的人(哪管是文科人葉建源),他們沒答對並不出奇。因為他們不懂物理,又沒
拿著這份問題進場的話,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留意甚麼。當時記者有問我,其他人都不懂答而我全部答對有何感想,我就說如果不是有理科底子、又不是對這方面特別有興趣,(對這些資料題)不懂得答真的不出奇。
方某嚴格來說也不算「全部答對」。那些基本粒子的知識,其實我不參觀也懂得答的。唯一要看過展覽才答到的,是那部粒子加速器各部分有何作用的配對題。這些 基本知識我全對了,但後面有些問題是詞語填充,問粒子加速器對研究物理有何幫助。但要求填的並非專業用語而是一般形容詞,有如當年中史科那條「乾隆皇年輕時『頗有作為』」,這類形容詞我就沒辦法跟展板完全一致了。只是當我們去拍的時候,這個展覽已經完了(之前方某一直沒空結果拖得很遲才受訪),我是看完展覽幾個月後才答問題,可能記者同情以「言之成理亦可給分」才當全對。
我反而不太明白受訪的助理署長為何會說(大意)「發現自己一條也沒答對……他會再來」,因為那份小冊子設計的本意,並不是事後拿出來「考」參觀者,而是用來 引導參觀者留意重點內容的。只是記者借來表達「很多人看展覽其實沒留意內容」的現實而已。如果你在入場時就拿了這份小冊子,「理論上」你應該可以順利完成所有題目的,因為你只需要肯留意內容、再抄下來就行了。如果我是助理館長就會強調這一點,免得人家以為館方故意設計問題來留難觀眾、顯得他們很蠢般。
訪問當日用了一個早上,大概三幾小時,最後剪了兩分鐘出來。當然以無線廣告費那麼貴,留了兩分鐘給在下,算是感謝了。何況重點不是網友關注的在下(或舅父),而是這個博物館節目日曆,有興趣的看倌請善用﹕
(來源)
反正每季要花一番功夫去搞,多人用當然划算過只有一個人用。「沒出街」的內容自然有不少,其中一項就是對政府宣佈「博物館免費入場」的意見。其實不只在下,就算是博物館的資深館長,也會認為博 物館有清靜的觀賞環境很重要,寧願去「拍烏蠅」的博物館。如果博物館逢大時大節搞「免費」宣傳,吸引平日不去的人進去看看,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年到晚 都免費,恐怕就像現時的星期三免費般,吸引一大堆沒心看展覽的人進去擾攘,反而令有心觀賞的人根本沒法靜靜地看展覽。一星期一天還好,避開就是,一年到晚都這樣你叫我避到哪裡﹖
何況人們不進館,最大問題其實也不是「博物館要收費」。現在大部分博物館入場費都只是十元(小孩老人半價),只有科 學館比較貴要廿五元,和部分特備展覽額外收費而已(而且也不貴,加起來通常都是三十元左右)。試想想基層家庭住在天水圍的話,他們坐車去博物館的來回車 費,肯定貴過入場費。我跟記者講,想鼓勵基層去博物館的話,與其免入場費,不如直接減車費啦。(當然,事後想,改為補貼基層車費也可以啦。例如憑當日博物館入場券,去港鐵客戶中心出示就直接減價行不行﹖)
另一個記者從在下口中也問不出甚麼的,就是節目中當成重點的開支問題。老實講在下雖然自 認「博物館迷」,但只是對展覽有興趣、而不是研究博物館本身(就像喜歡讀書不等於對出版界有研究),所以記者拿出一堆博物館開支簡表,在下也沒甚麼意見提供。所以他們最後報導在下,也只是提及「如何養成博物館迷」這方面,而不像其他受訪者般會橫跨幾部分。
公營博物館有九成開支是人工,是否真的很過分﹖我不知道。不過如果當成以圖書館的角度看,又不覺得很過分。敝館一年預算大約六至八萬,包括了所有購書、訂報章雜誌、推廣活動和文儀用品等開支,還未計水電費。我就當電費每月二千好吧﹖一年也不出十萬。但在下和助理的人工(還未計每天上來打掃的工友),十萬夠多少個月﹖這樣計的話,敝館人工支出也佔了總支出八成多呢。
為何文化博物館有三成多支出用於館藏的「最高比率」﹖我猜因為文化博物館是新館,而且他們的館藏包括現代文化(例如漫畫),可能要不停購買新藏品。不如歷 史博物館可以用較舊的已有館藏輪流陳展、或者外借各國博物館的藏品(像大英博物館基本上就是「賊贓」太多自己展不完,長年經常外借的)。如果像茶具文物館 這類主要藏品都是捐贈而來的,館藏開支自然就更少了。(當然茶具文物館不大吸引是事實,至少在下只去過一次。藝術館展出歷史文物時至少在下會去看看。)
跟外國博物館經常花錢買藏品不同,香港政府撥款不足(你看科學館那些被小朋友玩爛的展品外期未能修復就知道),藏品很多都靠各界捐贈的。所以我真的不懂評論究竟「九成開支是人工」是否真的很過分。因為怕校長見到會要求我減人工。(又笑)
星期二, 7月 12, 2016
星期日, 7月 10, 2016
新一期聯合報及博物館節目表
二零一六年第三號《聯合報》已出版﹕HTML版 / PDF版
知識版﹕
1. 節目預告
2. 雋語錄
---
今季wishlist﹕
展覽﹕
歷史博物館﹕海上雄獅—羅馬海軍與龐貝古城 (8/6-29/8)
海事博物館﹕風雲變色:香港早期颱風 (15/7至25/9)、聚沙成海:海上及陸地的古絲路貿易 (17/5-31/12)
孫中山紀念館﹕時評X幽默=辛亥革命前後的漫畫 (17/6-10/10)
科學館﹕古怪動物園 (1/7-2/11)
海防博物館﹕天子.公民—末代皇帝溥儀 (26/8-13/2/17)
講座﹕
海事博物館﹕颱風與航運 (16/7)
海事博物館﹕拆解丙午風災 (23/7)
科學館﹕探索中微子、物質終極結構的探索 (30/7)
歷史博物館﹕羅馬神話及其對文化與日常生活之影響 (30/7)
海事博物館﹕香港颱風政治經濟學 (13/8)
太空館﹕「新視野」眼中的冥王星 (14/8)
太空館﹕中國古天文學概述 (15/8-29/8逢星期一晚)
孫中山紀念館﹕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德關係 (20/8)
歷史博物館﹕古羅馬的偉人偉事 (27/8)
科學館﹕香港的古怪昆蟲 (3/9)
孫中山紀念館﹕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張之洞 (24/9)
歷史博物館﹕民國時期女性的身體和健康 (25/9)
今期嘗試加入海事博物館節目表,但節目太豐富,所以無空間所加入其他文章了。敬請見諒。
英國公投揭示了民粹操作的醜陋,但香港卻是連普選也沒有,又有甚麼資格去取笑人家﹖提升民智仍是我們永不過時的基本任務。
英國公投揭示了民粹操作的醜陋,但香港卻是連普選也沒有,又有甚麼資格去取笑人家﹖提升民智仍是我們永不過時的基本任務。
知識版﹕
1. 節目預告
2. 雋語錄
---
今季wishlist﹕
展覽﹕
歷史博物館﹕海上雄獅—羅馬海軍與龐貝古城 (8/6-29/8)
海事博物館﹕風雲變色:香港早期颱風 (15/7至25/9)、聚沙成海:海上及陸地的古絲路貿易 (17/5-31/12)
孫中山紀念館﹕時評X幽默=辛亥革命前後的漫畫 (17/6-10/10)
科學館﹕古怪動物園 (1/7-2/11)
海防博物館﹕天子.公民—末代皇帝溥儀 (26/8-13/2/17)
講座﹕
海事博物館﹕颱風與航運 (16/7)
海事博物館﹕拆解丙午風災 (23/7)
科學館﹕探索中微子、物質終極結構的探索 (30/7)
歷史博物館﹕羅馬神話及其對文化與日常生活之影響 (30/7)
海事博物館﹕香港颱風政治經濟學 (13/8)
太空館﹕「新視野」眼中的冥王星 (14/8)
太空館﹕中國古天文學概述 (15/8-29/8逢星期一晚)
孫中山紀念館﹕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德關係 (20/8)
歷史博物館﹕古羅馬的偉人偉事 (27/8)
科學館﹕香港的古怪昆蟲 (3/9)
孫中山紀念館﹕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張之洞 (24/9)
歷史博物館﹕民國時期女性的身體和健康 (25/9)
星期六, 7月 02, 2016
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這是為圖書館主任協會寫的書介,舊文見這裡)
Stephen D. Krashen《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台北﹕心理,2009
上一篇介紹范老師的《閱讀.推動力》時提過這一本,蒙編輯不棄舊書,這期拿來介紹一下。愚以為本書適合所有校長和語文科老師一讀,圖書館或教師參考圖書角之類亦宜乎放一本。
上篇曾說,如果自己是教局主事人,校長培訓課程一定要把眾多新校長關起來,讀完這本書才可以走。如果您喜歡范老師那本書,應該也會喜歡這本。如果有人嫌范老師那本只是個人經驗,這本就是專業研究的成果。
本書重點,其實是以研究結果說明,「自由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作者主張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閱讀,好處甚至比上課教文法之類更大。這樣聽起來,好像是指語文老師沒有用的意思,其實不然。因為縱使閱讀可以學拼字和文法,也需要正式課堂教學去「補漏」,而且語文老師對文學作品應有認識,可以為學生推薦合 適作品。這些能力是無法取代的。
香港人有個大問題,就是不懂欣賞「留白」。找醫生看病,不開藥、少開藥就會覺得吃虧,好像拿一大堆藥就很划算似的。就算放假也非要安排連串節目不可,似乎讓自己閒著沒事做,就好像無法面對自己似的。同樣地,老師上課不教學生一大堆東西,只讓學生看書的話,豈不是在「偷懶」﹖
可是,正如我們現在可見,不斷把東西塞進學生腦裡,不代表塞得進。就算塞進了,也不代表他身心平衡健康成長。人需要有「空閒」,就像人需要睡眠一樣,學生繃緊的弦鬆下來,他們才能在自由閱讀中領會到一般課堂上未必學到的東西。更何況,自由閱讀不等於沒事做,放鬆中學習也是學習。學生從書本中接觸到廣泛的知識和情境,難道會對他們的成長和考試表現沒幫助﹖單是作文和通識就肯定多了不少談資吧。
只是,要學校和家長信任「自由閱讀」的話,老師就要更加精進,磨練自己的文學觸覺、在閱讀這方面多點「備課」,才能把適合程度、又帶挑戰的書本帶給學生了。
除了個人經驗,在分析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書本程度方面,英文書已經有頗成熟的系統(如Lexile,有趣的是本書作者並不贊同這類系統,認為沒必要限制學生選書範圍,見註)。中文方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亦正測試一套「慧讀.會讀」系統,本會現正協助分發試用戶口,希望對研發有所幫助。
最後還是這一句拉丁諺語﹕In libris libertas (書中有自由)。就算有電腦分析能力,它還是無法兼顧學生興趣、文化背景和成長需要,語文老師和圖書館主任的角色始終是必不可少的。
(註﹕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xile#Criticism)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Stephen D. Krashen《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台北﹕心理,2009
上一篇介紹范老師的《閱讀.推動力》時提過這一本,蒙編輯不棄舊書,這期拿來介紹一下。愚以為本書適合所有校長和語文科老師一讀,圖書館或教師參考圖書角之類亦宜乎放一本。
上篇曾說,如果自己是教局主事人,校長培訓課程一定要把眾多新校長關起來,讀完這本書才可以走。如果您喜歡范老師那本書,應該也會喜歡這本。如果有人嫌范老師那本只是個人經驗,這本就是專業研究的成果。
本書重點,其實是以研究結果說明,「自由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作者主張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閱讀,好處甚至比上課教文法之類更大。這樣聽起來,好像是指語文老師沒有用的意思,其實不然。因為縱使閱讀可以學拼字和文法,也需要正式課堂教學去「補漏」,而且語文老師對文學作品應有認識,可以為學生推薦合 適作品。這些能力是無法取代的。
為求簡單,把內容歸納為二十三條﹕
1. 堂上自由閱讀的效果,優於(或至少不差於)接受傳統語文教育的學生。但自由閱讀肯定比傳統教學愉快得多,所以值得推廣。不過,靠自由閱讀學習拼字或文法不會完全準確,所以直接教學可以予以彌補。自由閱讀並不取代語文課,但可以互相搭配。
2. 堂上自由閱讀不單只對母語,對第二語言學習也有幫助。而且培養母語的識字力對增進英語識字力也很有幫助。所以閱讀母語作品對外語學習也有幫助。
3. 就算是暑期讀一些通俗小說,對小朋友的語文能力都有幫助。研究中(Kim, 2003)暑假多閱讀一本書,閱讀理解能力會增加0.03個標準差。
2. 堂上自由閱讀不單只對母語,對第二語言學習也有幫助。而且培養母語的識字力對增進英語識字力也很有幫助。所以閱讀母語作品對外語學習也有幫助。
3. 就算是暑期讀一些通俗小說,對小朋友的語文能力都有幫助。研究中(Kim, 2003)暑假多閱讀一本書,閱讀理解能力會增加0.03個標準差。
4. 認識作家名字的多寡,與識字能力有關連。(方按﹕語文老師宜乎留意)
5. 閱讀小說有助學習生字(可按上文下理猜),效果比單教生字好得多。
6. 越常讀到拼錯的字,拼字能力下降越多。
(方按﹕如是者老師的拼字能力應該不斷下降才是,一笑﹗除非他不停閱讀「正常」的書刊而非只讀學生作文。)
7. 閱讀對寫作的影響多於作文,寫作的量不會影響寫作質素,反覆練習只不過是「考試」而已。所以讀得好的人通常也寫得好。但寫作可以激刺我們思考更透徹。
5. 閱讀小說有助學習生字(可按上文下理猜),效果比單教生字好得多。
6. 越常讀到拼錯的字,拼字能力下降越多。
(方按﹕如是者老師的拼字能力應該不斷下降才是,一笑﹗除非他不停閱讀「正常」的書刊而非只讀學生作文。)
7. 閱讀對寫作的影響多於作文,寫作的量不會影響寫作質素,反覆練習只不過是「考試」而已。所以讀得好的人通常也寫得好。但寫作可以激刺我們思考更透徹。
8. 小朋友在生活環境接觸越多書,就會越多閱讀。學校圖書館館藏越多、開放時間越長、有計劃地帶學生參觀圖書館,都會提高借書率。住處接近公共圖書館的小朋友也較多閱讀。「討厭閱讀的人,只是沒機會接觸到書而已」。高收入家庭的孩子通常較易接觸大量書籍。
9. 圖書館有舒適的閱讀環境、准許在床上閱讀的孩子,較多喜歡閱讀。
10. 學生大部分的讀物,是來自圖書館。圖書館的品質(包括藏書與館員)都與閱讀成就相關。
9. 圖書館有舒適的閱讀環境、准許在床上閱讀的孩子,較多喜歡閱讀。
10. 學生大部分的讀物,是來自圖書館。圖書館的品質(包括藏書與館員)都與閱讀成就相關。
11. 有人唸書給他聽的孩子—甚至是大學生—會較喜歡看書。(方按﹕所以中學亦可一試)
12. 閱讀興趣可能只是一次圖書館參觀、或者遇上某本喜歡的書,就突然開始。
13. 見到其他人閱讀會令孩子較愛閱讀。但孩子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
14. 學生比較喜歡平裝書。(方按﹕畢竟精裝書較重,不方便攜帶。但圖書館考慮穩固,會偏向買精裝。)
12. 閱讀興趣可能只是一次圖書館參觀、或者遇上某本喜歡的書,就突然開始。
13. 見到其他人閱讀會令孩子較愛閱讀。但孩子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
14. 學生比較喜歡平裝書。(方按﹕畢竟精裝書較重,不方便攜帶。但圖書館考慮穩固,會偏向買精裝。)
15. 輕鬆的讀物可幫助所有人開始閱讀。
16. 看漫畫書跟反社會行為並無關聯,亦沒有證據支持看漫畫會阻礙閱讀發展。而且漫畫書的文字也可能很複雜。喜歡看漫畫的人讀書比較多。
(方按﹕這結果可能只因為漫畫資訊密度低於一本書。)
17. 讀愛情小說也可以幫助成人學習第二語言。
18. 閱讀雜誌也可以增進閱讀。
19. 可是,只讀輕鬆的讀物並不足夠。輕鬆讀物只是帶領人們去更深的閱讀。
16. 看漫畫書跟反社會行為並無關聯,亦沒有證據支持看漫畫會阻礙閱讀發展。而且漫畫書的文字也可能很複雜。喜歡看漫畫的人讀書比較多。
(方按﹕這結果可能只因為漫畫資訊密度低於一本書。)
17. 讀愛情小說也可以幫助成人學習第二語言。
18. 閱讀雜誌也可以增進閱讀。
19. 可是,只讀輕鬆的讀物並不足夠。輕鬆讀物只是帶領人們去更深的閱讀。
20. 給閱讀的孩子獎勵,有如告訴孩子閱讀不愉快、或者沒有獎品就不值得閱讀。閱讀是不需要獎賞的。(方按﹕這點宜乎讓所有校長知道)
21. 看電視對閱讀和語言學習「負面影響」的假設, 大多不受研究支持。只有看電視「過多」才有負面影響。(大概每天兩小時以上、四小時以上就會變得明顯。)
22. 看電視並不取代閱讀。但電視節目並不提供高質素的語言,連兒童書的字句都比電視節目裡的複雜。
22. 看電視並不取代閱讀。但電視節目並不提供高質素的語言,連兒童書的字句都比電視節目裡的複雜。
23. 結論﹕提升考試成績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學生愛上閱讀。
香港人有個大問題,就是不懂欣賞「留白」。找醫生看病,不開藥、少開藥就會覺得吃虧,好像拿一大堆藥就很划算似的。就算放假也非要安排連串節目不可,似乎讓自己閒著沒事做,就好像無法面對自己似的。同樣地,老師上課不教學生一大堆東西,只讓學生看書的話,豈不是在「偷懶」﹖
可是,正如我們現在可見,不斷把東西塞進學生腦裡,不代表塞得進。就算塞進了,也不代表他身心平衡健康成長。人需要有「空閒」,就像人需要睡眠一樣,學生繃緊的弦鬆下來,他們才能在自由閱讀中領會到一般課堂上未必學到的東西。更何況,自由閱讀不等於沒事做,放鬆中學習也是學習。學生從書本中接觸到廣泛的知識和情境,難道會對他們的成長和考試表現沒幫助﹖單是作文和通識就肯定多了不少談資吧。
只是,要學校和家長信任「自由閱讀」的話,老師就要更加精進,磨練自己的文學觸覺、在閱讀這方面多點「備課」,才能把適合程度、又帶挑戰的書本帶給學生了。
除了個人經驗,在分析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書本程度方面,英文書已經有頗成熟的系統(如Lexile,有趣的是本書作者並不贊同這類系統,認為沒必要限制學生選書範圍,見註)。中文方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亦正測試一套「慧讀.會讀」系統,本會現正協助分發試用戶口,希望對研發有所幫助。
最後還是這一句拉丁諺語﹕In libris libertas (書中有自由)。就算有電腦分析能力,它還是無法兼顧學生興趣、文化背景和成長需要,語文老師和圖書館主任的角色始終是必不可少的。
(註﹕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xile#Criticism)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