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日, 9月 02, 2018

今期注意201808


《科學人》2018年8月號

開首曾志朗有篇〈悼尼安德塔人:小腦不足,大智慧不來〉,令我感興趣的不是尼安德特人,而是說小腦除了教科書一向說的身體動作平衡之外,還有短期記憶和語言處理的功能。這倒是有興趣看看誰可以多說一點。

有錢時較疼兒子﹖〉這個研究很有趣,雖然中國傳統是重男輕女,但從現在的網購資料也可以見到,現在中國人也有跟其他動物類似的趨向。
可是如果把眼光放到香港就似乎有點怪,因為雖然有說港男是長不大的港孩,但最矚目的似乎是公主病。畢竟被稱有王子病的人比較少,而父母不知為何是比較喜歡把女兒打扮成公主(較少有男孩穿王子裝的)。總不能說因為香港人都很窮吧﹖反而喜歡培養公主的似乎都是中產父母。難道這是出於香港中產心底裡認為自己資源不夠的一種集體焦慮嗎﹖(那就很多怪獸家長行為似乎都可以連結到這種焦慮。)

神經訊號是機械波?〉對我們讀了多年生物學的人比較震撼,因為教科書一向的理論說神經訊號是電脈衝。但原來在我出世的年代,已有個日裔科學家做過實驗,質疑神經訊號是以機械波傳遞(現在的後繼者認為是包裹神經元的脂質膜被壓力液晶化所造成)。只是因為他英文差、研究電脈衝的儀器又較易掌握,所以他的理論一直被忽視。現在又有科學家重拾這套想法進行研究,認為它可以解釋到為何各種麻醉藥分子相差那麼遠都可以同樣抑制神經、而它們都同時是脂溶性物質的事實。
可以想像真相有可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神經訊號同時以機械波和電脈衝傳遞,這一點對大腦和神經研究會帶來很大改變。

〈全能寶寶可培養嗎﹖〉可是給怪獸家長的一摑耳光,坊間林林種種聲稱可以培養孩子比人成功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偽科學。節奏太快的影片或玩具,甚至有可能令兒童出現注意力問題。(這種論調有點像方某一向懷疑﹕提供太多影音刺激,雖然有可能刺激神經發展,但更可能令孩子習慣了刺激忍不了悶,日後不是時時刻刻有刺激就受不了。忍不了悶的人是無法有深度思考的。)
到頭來就像營養問題一樣,對孩子發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親子互動,父母陪孩子一起玩比玩甚麼更重要。LEGO這類積木的確有助發展空間認知,但其實陪他玩球、玩車之類也一樣。

狗與貓誰聰明﹖〉是一篇infographic短文,雖然貓奴看了可能會不太高興。看來應該很聰明狡猾的貓,神經元的數目遠遠少於狗、認知能力也是狗領先。
同樣是獵食者的棕熊也一樣,腦袋比貓重得多,但神經元數目竟然差不多(密度低得多),作者甚至用小熊維尼那句「I have a very little brain」來形容了。科學家認為似乎食肉動物需要較多能量捕捉獵物,所以不能養太多耗能的神經元(人類大腦只佔體重2%卻用了20%的能量),而牠們也不用著「太高」的認知能力就已經可以獵食。

〈暖化把動物變小了﹖〉文如其名,但觀察到北海不同區域的魚穫都有變小現象(而且可以排除濫捕影響),就真的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糧食供應。

另一篇的〈致命感染是基因突變了﹖〉介紹新研究認為,某些人之所以突然染上一些尋常疾病(如流感)而死,未必是因為病毒本身變了種,可以是因為那人基因突變令他們特別危險。


《國家地理》2018年8月號

這期講睡眠的封面專題很值得看,介紹了現時科學界對睡眠的新理解,睡眠的每一階段都有其意義。如果受了干擾都會產生不同的壞處。

另一篇〈網路如何讓人變成酸民?〉的短文也很值得一讀,網絡匿名和不見面的特性,令很多攻擊行為失了控。作者認為網絡欺凌泛濫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我們沒明確地「說不」。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