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很多人批評在外地作人道援助的非政府組織/慈善組織,因為害怕得罪中國政府影響大陸項目,而對香港狀況不發一言。
部分對環保組織和婦女團體的指責,其實是沒留意過對方立場而把自己的刻板印象套上去,並不公平。但亦有不少NGO的確如此,而最「知名」的就是無國界醫生造成的公關災難。
事實上,早在幾個月前已開始有人呼籲這些援助外地的組織關注香港。方某比較遲,也在十月向他們查詢。跟很多人不同,我不是想他們指責政府,而是既然抗爭者因為怕被捕所以不敢去公立醫院,而有些為前線抗爭者作診治的醫護表示他們已經「爆煲」,更有不少義務急救員在現場被警方濫暴。那麼以救治衝突現場為宗旨的組織,呼籲人手援助也很合理。
香港人不是沒錢,過去也一直捐錢支持援助外地,那麼到自己處理不到的時候,不需要錢但需要人也不算過分吧。
無國界醫生的回覆仍然是「正在評估中」。
---
在下一向每月向樂施會和無國界醫生捐款,也不算多,只是幾百塊。但沒有簽署自動過數表格,而是每個月自己網上銀行辦繳費手續。因為不想自己如果有天突然死了,銀行還每月過數要勞煩別人幫我取消。自己每月過數,喜歡捐多捐少就簡單得多。
除了每月定額捐款,我還留了一筆和每年捐款相近的錢,視乎當年情況捐給任一機構。
今年這筆錢全部捐給香港紅十字會,因為他們在很多遊行現場都有派義工急救員。雖然警民抗爭最激烈的現場他們不會逗留(機構畢竟無法承受風險),但也算有心,值得支持。
---
結果無國界醫生拖到十一月中,終於有遲來的回覆,內容也是說根據評估準則愛莫能助之類。
身為長期捐款者,其實我並非不能理解這篇回覆的邏輯。因為無國界醫生支援的地區,大多是公營醫療體系也撐不住的戰地或窮國。香港至少公立醫院還是正常運作(上周連伊利沙白醫院也中催淚彈,是後話),「只是」抗爭者不敢去看診,的確不是無國界醫生一般會支援的情況。如果香港分部提出要求外國派人來,反而可能會令外國分部覺得很奇怪「你們又不是沒醫護人員」。
可是,這樣的回覆在公關上完全失敗(本來就已經拖得太遲,就如林鄭那句「撤回」一樣),結果引來憤怒的取消捐款潮。甚至有人說熱線被取消了是為了阻止人取消捐款,我嘗試「同情地理解」,可能是熱線應付不暇被「打爆」了吧﹖
我倒覺得,如果他們說「香港警方對醫護要脅太大,我們不能冒險派人來」,大家可能還會服氣一點。(的確他們在外國有試過因為駐地被襲擊而撤出)
但顯然他們也不會這樣說。
---
事實上,基於義憤或者想「教訓」一下只懂向香港人籌款、怕得罪中共不敢站在香港人這一邊的各大組織,所以取消捐款,我認為很正常、也沒有問題。但寫這篇文的原因,是很怕大家變成犬儒主義﹕「慈善組織都是那麼混蛋,我們不要理外地那些人了。」
(覺不覺得這種心態很類似﹕「泛民不時都做了我們認為出賣我們的事,所以我們寧願保皇黨勝出也不要投給泛民」﹖聽起來好像保皇黨出賣我們不是比泛民多一般。)
當連登有人聲稱要改捐給香港紅十字會,就有人重提「血液運給大陸」的假新聞,可見基於仇恨的假消息一旦出現,不會有消失的一天,會有長遠的影響。
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忘記初衷。
當初為何會捐錢給這些機構﹖於我而言,是因為認為自己有餘錢,認為幫助貧困地區的人(聽起來很「左膠」吧﹖)。在下認同這些機構在當地的計劃,所以就捐錢給他們去做了。
我們可以因為「更重要的理由」去取消捐款,但希望大家不會忘記幫助別人的初衷。
現在香港的確有很多手足需要支援,這點沒錯,調整捐款先幫助「自己人」也是沒錯。
可是日後,在繼續支援「自己人」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忘記外地還有很多人需要支援。
我的意思不是說大家一定要恢復捐款給這些機構,捐給他們或者改給其他機構、甚至改用其他方式支援這些地區,是各人自行選擇。我只是提醒,不要因為憤怒,忘記去做我們本來認為正確的事。如果以這些機構的問題,作為支持自己離棄初衷的理由,那就更不能成立了。
---
我自己就決定會調整每月捐款的數額,把部分捐款轉移給香港紅十字會。
(這裡只計算慈善捐款,因為支持手足的錢本來就不能當慈善捐款扣稅,所以一開始就是額外支出,沒計進捐款總額內。)
本來打算來年增加給兩個組織的捐款,也會優先考慮給紅十字會和其他有支援抗爭者的機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