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7月 31, 2021

懶惰主婦持家術


Dana K.White《懶惰主婦持家術》,吳品儒譯,台北﹕三采文化,2017

你會猜到為何我買這本書。(自殺中)
只恨電子書沒辦法也給老媽看看。

相對於不少書籍的書名可能是誇大或離題,這本書「懶惰」這兩個字真的很重要。正如作者所言,坊間很多家務整理或收納方法的書,但看了未必有用,因為寫的人本身就很勤力、很會整理。

情況就像我們聘請成績好的人當老師,但他們(其實是我﹖我成績不怎麼好呀)未必了解學生為何不懂。因為他們都是順利通過考試才能升學、再成為老師,但我們不少學生往往是考試不順利的人。仿傚托爾斯泰的名句也可以說﹕「正確的答案都是一樣,錯誤的答案則各有不同」。要理解到學生為何錯,才能引導他想出正確的答案。

所以由「懶惰過來人」分享經驗,似乎更有說服力。作者的方法不能讓你家窗明几淨、一塵不染,但跟著做至少能讓你家不再是亂葬崗。

書中的28日計劃,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點﹕以規律降低心理負荷。
懶鬼之所以成為懶鬼,不一定都是作者口中的理想主義者,倒不如話是因為想太多。計劃太多而沒做,只會讓家裡給雜物癱瘓。只要設定「簡單的」規律,就算只是「每天五分鐘執拾時間」那麼少都能達到效果。因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執少少」總好過「沒執拾過」。而且每天做一點,心理負荷不重、容易承擔,也就沒藉口不做。表面看起來「笨」的方法,能實際達致效果就行。如果老莊見到大概會說是大智若愚、守拙之道。

當然,對比香港這種特別狹窄的環境,外國要做整理始終容易一點。正如老媽是收納專家,但家裡仍然像亂葬崗,就是因為她收納技術太好、於是收藏了太多東西。方某也有大量藏書,搬屋前往往被她大包大包的包起來藏好,每次我都要大費周張撕開膠貼才能取出來用。這個時候反而會被她指責「收得好好的就給你拆了」,我的反駁就是「書就是要用才儲起,如果永遠不用的不如丟了它」。在下的心態毋寧說是比較接近作者的思路。但就算如此,我「要用的」相對於家裡空間,還是太多。

當然,至少你得依照書中的方式,先解決一些最急切的需要,免得像書中所示,連行路、衛生都成問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1eintL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77理家第一步﹕方法2一步到位永不到位「不是所有理想主義者都是懶鬼,但懶鬼通常都是理想主義者。」

因為這才有藉口懶。

#92「讓碗盤自然風乾是最衛生、最合適的方法,這可是我跟專業人士學來的。風乾不須用抹布,不用一個個擦拭,也不用馬上歸位。當然不能馬上歸位,因為它正在風乾啊!最佳方法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不是嗎?你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只是這個最佳方法並沒有考慮到碗盤有多麼佔位子。風乾要花時間,碗盤不會立刻乾燥,而且沒人有空看碗盤慢慢乾(尤其自以為超有效率的人)。」

這是洗碗碟機的廣告吧﹖(笑)

#152方法3做家事不是做專案「我實在不太能忍受第一次就做對的事情,還要再做一遍。可是,不管是家務事還是生活細節,隨便你怎麼說,這些都不是辦活動。它們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我把做家事當成做專案,事實卻並非如此。這種思考方式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168「辦活動的樂趣之一,在於活動辦完以後就不用再去管它了。……我必須接受現實,打掃並不是做專案、辦活動,而是無聊沉悶的重複作業。要是誰家一直都很乾淨,那是因為他們一直重複無聊沉悶的作業。」

這也是家務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成就感。那麼是否可以用遊戲化的方式處理﹖

#182「我把洗碗機塞滿,然後一一刷洗每個湯鍋、平底鍋,結果全部洗完後櫃子裝不下(反而替下一波令人崩潰的髒亂埋下導火線)。那時我還不懂得計算洗碗時間,一次洗完所有的碗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到了隔天……神奇的是,這些碗盤只要用洗碗機洗一次就能搞定。收拾只要五分鐘,放回櫃子也只要五分鐘。」

 「所以我的目標變成每天洗碗,以避免洗碗變成一項浩大工程。……每天洗碗(也可換做其他家事,但通常是洗碗)會比好幾天洗一次碗簡單許多

繼續是洗碗碟機廣告(笑),不過重點是分開每天洗反而比集中洗省時間。

#190理家第二步﹕方法4從哪裡開始做起「迷思﹕好多事要做,好累……把它們列成一條又長又詳盡的清單吧!現實﹕搞丟清單。」

所以對這種人就要用作者的方式,每天做簡單的任務,每天累積起來。

#282方法5關於習慣的真相「後來我將不容妥協任務改名為「每日任務」,我發現自己不用一直新增任務,只要找出自己家裡最需要做的家事,每天執行,整個家看起來就會差很多。」「如果有些事情一定要做,我就不需要費心決定到底要不要做,因為我知道不做不行。」

「差很多」似乎有歧義(也可以是「很差」之意),用「差很遠」會更好。

#331方法7預先做決定「平常你都怎麼減輕生活壓力?不值得佔用腦袋空間的小事,就別管了吧。如果有事經常讓你覺得煩,趕快做個了斷,免得之後陰魂不散。我決定再也不要拿購物儲值卡,除了卡太多、錢包關不起來,我真的很討厭花一小時打電話問客服哪一張卡片裡頭還有錢。現在結帳時被問到要不要拿新的儲值卡,我都會愣住,壓抑自己回答「好」的反射習慣,然後拒絕。」

所以我也很厭惡這些所謂優惠卡,至少不會全都要,要常用的、有幾張就夠。最好是直接有折的,只是儲分的根本不會記得用。

#502方法11洗衣任務「雖然不知道你家怎樣,不過我家人有個怪癖,他們每天都要穿衣服。」

爛gag不嫌多。

#638方法13讓晚餐準時上桌「在我幻想中都不會哭的那個小孩,只要我一走進廚房就開始哭。」

 爛gag不嫌多之二。

#708理家第三步關於眼前雜物你所不知道的事﹕方法14斷捨離之前先養成每日習慣「經驗告訴我,就算是實穿、合身的好衣服,也可能是雜物。只要是數量太多,多到我無法掌握的物品,都是雜物。」

對雜物非常簡單的定義。

#800方法16從最容易的開始「不要看一整堆東西,看單一物品。」

降低壓力的方法。

「會放在餐廳角落,是因為三個月前拆掉聖誕裝飾時,聖誕毛巾還沒洗。」

「餐廳」應為「飯廳」,這個詞之後還會多次出現。

#943方法18雜物數量門檻「如果你時常將東西移來移去,表示你的物品已經超過門檻。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減法生活。」

方宅日常。

#1033方法20關於斷捨離真正重要的兩個問題「每當有特定物品擾亂你的心神,馬上將它拿去歸位,才能幫助你繼續收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185方法23避免落入回憶「兒子會長出他痴心盼望的腋毛嗎?」

這其實不是爛gag,但看起來很爛,方某小時可沒「想」過要生毛。

#1198「她非常寶貝那個箱子。」應該寫「珍惜」,把「寶貝」當動詞不是好習慣。

#1228方法24雜物罪惡感「處理罪惡感的邏輯就是:你不要這東西,也別指望我會要。你想想,這東西之所以會被丟給你,就是因為某人要享受斷捨離。」

倒不一定都是「某人為了斷捨離把雜物丟給你」這種壞心眼,老媽和舅母就曾經有一鋪「見到好物買雙份,送一份給對方」的癮。

#1388理家第四步讓這次改變成為永遠的習慣﹕方法27讓家中其他人一起改變「他很樂意幫忙,但是幫忙像玩猜心遊戲,他得分析眼前這不甚明朗的情況,猜測哪一件家事最需要幫忙。他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洗碗,但這些小忙完全無助改善家中慘況。他的努力無法維持,因為他沒有把這當成天天需要做的例行家事,因為家裡本來就沒有天天在做例行家事﹗

#1403「多年前,我扔掉綠條紋T恤又被他撿回來,我的反應跟眾多主婦一樣,非常火大。現在T恤放回他的抽屜裡,只要關得起來,誰在乎抽屜深處有一件破洞T恤?

夫妻之道。

#1477方法28特殊情況「別為永遠做不到的事情內疚,才能做到你能力所及的事情。」

不只是對家務如此。

#1489「基本上,不管是否請人打掃,每天要做的事每天都還是要做。每天都要做到這些小事,如果生活方式和預算還有餘裕,再考慮請人來做比較累的每週大任務,比如刷浴室或刷地板。」

「如果不好意思把家人的內衣褲給別人洗,就留下來自己洗。」

「還要記得,東西少,家裡變亂的機率便會降低。趁著有力氣的時候盡量丟、經常丟。」

這是給長期病患的建議。

#1636附錄第10天「連續十天要用叉子就能找到,感覺如何?」

#有叉用

#1820第26天「他們看到乾淨衣服都不見了會很震驚。指揮他們去找一種叫做「抽屜」的東西,衣服都在那裡面。」

 爛gag不嫌多之三。

#1859致謝「部落格的讀者和夥伴:感謝你們讓我又驚又喜,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看世界,是你們讓我相信自己分享的東西有價值。」

我想這也是很多網誌作者的感想,至少在下是這樣想。

星期六, 7月 24, 2021

謝東霖的殺手和騙徒

謝東霖《殺手的戀愛相談》(上冊 / 下冊),台北﹕鏡文學﹕2020
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台北﹕鏡文學,2019

作者是台灣的創作人(他不只是作家或漫畫家)。若干年前在面書上見到有人轉載他的圖,好像就是這故事的第一幅圖(網站提供試閱)。在「這是一場普通的女子聚會」下面另一幅把「普通的」劃去,因為全部女生都在討論殺人。這個轉折很有趣,而且又有個眼鏡娘角色(……),所以就追蹤作者繼續看。

看下去會覺得他的作品頗有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味(這似乎是港台這一代共通),輕鬆惹笑。但再看下去,又會有懸疑(例如為何這批女生會成為殺手﹖),還有感人的情節(原來她們有老師,還跟其他人物串連起來,搞笑在那個身患絕症的妹妹也很有梗)。所以碰巧見到原來有電子書可買,就買來支持一下作者。(謎之聲﹕你根本是見到有眼鏡娘才買的,胡說甚麼支持作者﹖)

同樣在網上連載過的《我在詐騙公司上班》,描寫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小子意外加入詐騙公司的奇遇,也是十分爆笑。作者說自己在創作時想集中精神、推掉其他工作,所以請讀者小額贊助。可是漫畫主題本身就是「詐騙」,於是讀者笑著「甘心受騙」捐款贊助,漫畫才得以完成。
一開始買書時都忘了還有這本,之後才回頭補買。這本不只是無厘頭,而是非常諷刺,令人想起黃子華。以下抄幾個例子(當然原圖留待你自己去看)。

自嘲﹕

老闆﹕「你運動神經這麼發達怎麼沒有朝這發展﹖」 

主角﹕「因為 …我媽說,學體育沒有前途,會餓死,所以就改唸商學院了……」

老闆﹕「沒那麼嚴重吧﹔又不是學設計。」 

又玩殺手﹕

主角﹕「等一下﹗林董付多少錢讓你殺了我﹖我可以付你更多﹗」

殺手﹕「又是這種套路啊……不過很可惜,你是『無價』﹗當年林董在我週年慶購入買1送1專案,你就是那個送1啊﹗」

嘲警方﹕

老闆﹕「用變臉郵件就可以假冒成功了,林董看到電子郵件時,會以為是拍賣公司寄的,其實是出自我們的手筆。」

主角﹕「怎麼想得到這種招數啊﹖」

老闆﹕「165反詐騙網站上的案例給了我靈感囉。」

再自嘲﹕

秘書﹕「林董,恕我多嘴,您老是挪用公款買藝品,萬一又像之前公司那樣周轉不靈……」

林董﹕「五年前那次是意外﹗誰能料到那個謝姓畫家畫會完全賣不掉呢﹖」 

開名人玩笑﹕

主角的大學同學﹕「您好﹗我是全球連鎖汽車公司董事長、交通工會永久榮譽顧問、總統府資政的連和平連董事長之子。」

林董﹕「哦﹗你就是那位連董的兒子啊﹗」

神操作﹕

老闆﹕「我們請了三家藝品鑑定公司同步鑑定,還有指紋鑑證的證書。」

(回到先前)主角﹕「咦﹖你說……作品上面的指紋是真的﹖」

老闆﹕「沒錯﹗因為我寫完後拿去拜訪劉大師請他收我為徒,他在看的時候就摸到了﹗」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1jrDKL 、 http://moo.im/a/14fiCQ 或 http://moo.im/a/5ozGN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星期六, 7月 17, 2021

《國家地理》2021年6月號

本期相對而言篇章都較長,所以文章數目較少。

封面主題〈古羅馬鬥陣俱樂部〉文如其名講格鬥士,雖然現在考古發現當時的訓練場有暖氣溫暖地板、甚至可能有女士參賽是有趣的新知沒錯,但方某對這類「打打殺殺」埋身肉搏的事還是沒多大興趣。文章指這裡比賽其實不是一定要死人(所以會死人的賽事會成為賣點),但大概十分一的死亡率怎樣看都是太高。作者認為現代人批評古羅馬人暴力是自欺,畢竟現代人也很愛看暴力運動,例如美式足球、拳擊到綜合格鬥等等,不如承認人類就是想見到暴力以發洩內心感受。不過在下真的對這堆運動完全沒興趣、也不覺得見到人流血有甚麼好興奮的。(當然在下連一班人追著個球跑也沒興趣看,何況。)

〈說出你心底對種族的六字真心話〉是作者發起的計劃,原本以為題材敏感很少人有興趣回應,但發現大家很踴躍。無論白人還是黑人、原住民、伊朗裔、拉丁裔……各自都有他們的故事。黑人媽媽那句「I wish he was a girl」實在有杜甫「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的悲嘆。

〈世界盡頭的樹〉是講「世界最南端的樹」,科學家在南美洲盡頭合恩島的一角找到幾棵樹,是新發現。科學家打算用作南極圈附近暖化情況的比較基準。

〈魅力港都的里雅斯特〉顧名思義介紹這個意大利邊緣海港(少年時讀書只叫「的港」),情況有點像香港,都是身處在各方勢力之間,也是移民聚集之都。正在為了是否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爭辯中。

小文章〈玻璃海洋動物園〉拍攝一批陳年的海洋生物玻璃教材,非常漂亮,現在的膠模型沒有那種亮麗。

比較重要的是〈中華文明的新曙光〉,報導陝西省石峁遺址的發掘。新石器時代的河套地區遠離傳統中國歷史講的核心地帶(河南),卻有非常先進的石城、還有遠方運來的大批玉石和其他商品。文章說將更新考古學家的歷史想像(中華文明的起源「不一定」是河南),當然任政權解釋的官方史觀會否因而改變值得懷疑。
而這個地區被遺棄,也是因為環境改變。原來現在黃土一片的地區,當年是較潮濕的氣候,到公元前千多年開始乾燥,於是石城被遺棄了。而後來的中國歷史大事,也是在較南的地方發生。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7月 10, 2021

《科學人》2021年6月號

六月《科學人》有不少有趣的文章。

封面專題〈數學算出人與人的連結〉和〈數學建模對抗疫情〉講的是滲流理論。原先是用來研究岩層中的石油流動,現在除了流行病學還廣泛用於手機網絡或wifi的Mesh網絡。甚至首文的美國數學家,在第一段舉的例子竟然是﹕

「這兩類網絡(手機網絡或互聯網)都依賴集中式基礎設施,可能因自然災害而損毀或受專制政府阻斷網際網路。由於擔心國家的監控或干預,精通科技的香港抗議者便迴避使用網際網路,改用FireChat或Bridgefy這類應用程式,直接把訊息發送到鄰近的手機上。」

雖然人家突然提起香港作例子是令人格外留神沒錯,但數學理論還是不易理解。例如文中說一個方格水管網絡在水管有指定開關機率下,水可以由中心點流到邊緣的機率只會是0或1。

 (來源)

既然每一條水管的開關只是機率決定,那麼不可能在某個開關機率下,可以同時產生「水可以流到邊緣」和「水不能流到邊緣」的後果﹖例如上面的下一幅圖,就算3/4的水管都開了,但不可以「碰巧」中心點旁邊的水管全部都關上(水流不出去),而外面的都開了(但沒水流經)﹖這樣就算3/4的水管開了,也不會是100%必然可以流通啦(雖然「碰巧」起點旁的水管全都關上的機率會很低,但應該不是0)。可能要修數學的朋友指教一下。

後一篇文章邀請台灣學者補充了用數學模擬流行病擴散情況,並提及台灣另一位化學系教授以化學反應式預測疫情也得出類似結果(即是兩種不同的進路是等效的),十分有趣。

---

〈新冠病毒傷嗅覺〉報導新研究,肺炎導致嗅覺喪失,不是因為神經受損,而是因為鼻腔嗅覺上皮受損、纖毛消失。雖然這代表病人很有機會恢復嗅覺,但時間可以非常長,而且嚴重影響生活。

8招對付疫情假消息〉建議以下方法﹕

1. 找到有用事實並加入書籤
2. 切記科學既不完美也非永遠不變
3. 樹立良好榜樣以建立規範
4. 科學去政治化
5. 按「讚」之前先三思
6. 設定務實的目標
7. 以保護鄰居為名
8. 社區免疫才是目標

簡單而言,作者建議善用Factcheck和權威網站的FAQ,並要同時讓受眾了解科學的不確定性(科學建議不是永恆不變的教條),不要隨便按「讚」,與其費力跟死硬派辯論不如遊說游離人士,並訴諸人們對自家社群的關心。

過去幾個月的文章,不同作者都為福奇叫屈。例如這篇就提及「福奇叫人不戴口罩」的報導是斷章取義,沒有指出其發言中「當時口罩不足,醫護更需要口罩」的重點。當時我也認為這點是應該強調的,否則就會增加民眾的不信任。不過他們認為科學建議「只能」建基於當時知識,其實在香港人眼中會是「常識不足」、過分保守﹕

「當生活圈中有人說佛奇不可信任,因為他曾經說過『人們不應該戴著口罩到處走動』時,請提醒他們,正如FactCheck.org指出,當他提出這項建議時,他指的是未感染者,但當時科學家還沒有確認無症狀感染者確實存在,或者新冠病毒也會透過空氣(編按:氣溶膠)傳播。」

很明顯香港人不會等待科學界「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或者「病毒可透過空氣傳播」才去搶口罩,因為要等到「證實」才行動已經太遲(肯定是疫症爆發、很多人感染後才有機會證實到)。所以香港人只要認為口罩有可能降低感染機會(SARS的教訓),見到有類似的疫症重臨就會先搶購口罩備用。這就是被SARS蹂躪過的社群和沒有的分別。

從科學角度看,當時的確「沒證據指一般人戴口罩可防疫」,如果考試這樣答是正確答案。
可是決定人們行動時不會「只是」依靠考試答案般的嚴格科學知識,還有過去的經驗和對未知的估計。面對未知的疫症,科學知識當然必然滯後,要超前部署自然要依靠經驗和估計。

正如在下十一年前反駁施永青所言,要「肯定地球一定會繼續暖化」才肯減少碳排放,就跟要求醫生「肯定你高血脂高膽固醇一定會爆血管」才肯吃藥一樣荒謬。因為醫生只有到了你爆血管那一刻才能「肯定」你會爆血管。同樣道理,應付暖化也不需要「完全肯定」才去做,只要證據足夠強、夠顯著,因果關係可能性足夠高,就值得去做。就像我們有證據顯示高血脂高膽固醇會增加爆血管機會,就值得你去治理。因為現實生活要做的是預防最壞情況發生,而不是等待研究已經爆了的血管、已經崩潰了的環境。

如果他們記得這篇文章中「科學知識會不斷修正」這一點,就會明白為民眾作出建議時,不能只重申「現在的科學知識」,而不為自己留點餘地。就算致力科學傳播的人再多,大部分民眾接收資訊都會傾向「標題黨」,傳訊時不能不接受這個現實。
當時外科口罩確有必要留給醫護。但退一步說,就算只是戴香港人眼中「沒用的布口罩」,只要它擋下了部分飛沫、減少接觸到的病毒數量(於是染疫機會降低,只是降幅比外科口罩差得多),在防疫而言也一定比「不戴口罩」有用。預防工作,不需要確鑿無疑才去做。

---

自調光學看清前景〉講的自調光學技術雖然以前也有文章介紹過,但這次圖解比較清楚,而且本文除了觀測天文還增加了新用途,例如監控太空垃圾、量子加密等等。甚至原來連眼科也用得著,算是新知。

〈善用天然氣走向無碳未來〉討論現在的天然氣減碳熱潮。相對於燒碳,燒天然氣的碳排放是較低沒錯,但始終會排碳,而且鋪設了就會用上幾十年。那麼如何讓這些基建不會變成長期排碳的負累﹖作者提出幾種利用這些管道輸送低碳燃料,讓家庭和工業用戶直接利用的方法。

重新命名韋伯太空望遠鏡〉這種文章如果在香港刊登,大概會立即被批為「左膠」。因為是四位學者聯名,表示韋伯是推行恐同政策的NASA署長,不值得以命名紀念。可是要動一個已經決定的命名,不考慮「政治正確」的話,其實是件極之麻煩的事。因此就連共產黨也沒要求香港改掉那些有殖民地色彩的路名。試想得誇張點﹕華盛頓也有蓄奴,那麼首都和華盛頓州是否要改名﹖同樣地,當先前的計劃一直在叫「韋伯太空望遠鏡」,要改名等於所有公眾認知要重新開始,其實對推廣工作很不利。

要修正恐同政策的問題,應該是爭取現在有平權政策、政府為過去的歧視道歉賠償。也可以在宣傳太空望遠鏡時提及曾有這段不光彩的過去,更可以把作者建議的黑奴逃亡組織領袖用以命名下一個太空計劃。修改現名這種為求政治正確,把所有事推倒重來的做法,大可不必。

---

短文也有不錯的文章﹕

科學新聞的〈土衛六海洋深不見底〉報導卡西尼號太空船發現泰坦可能有三百米深的甲烷海。緊隨的〈借鯨之聲,測繪海底結構〉就很「環保」地利用鯨魚發聲的聲納反射研究海床,雖然清晰度不及人工製造的噪音、而且探測和分析較困難,但容易利用而且不會以高噪音傷害海洋哺乳動物,值得一試。〈真相就在血液中〉報導可於車禍或案發現場初步分析血跡是人血還是獸血的新技術。〈從血液監看心臟排斥〉就透過檢測接受心臟捐贈者血液中的捐贈者DNA(類似盧煜明發現可以孕婦血液檢測胎兒DNA),監察器官排斥現象,減少活體取樣造成的風險。而〈光學遺傳學展現醫療潛力〉則報導現時研究中,日後可能以基因工程加入感光基因治療疾病的技術。

〈全民接種,易事難行〉令人想起孫中山那句「知難行易」,都是逆轉常識的觀念。當很多人認為研發疫苗很難,其實接種才難,因為有一大堆政治和後勤問題。莫說美國,台灣自己不就是因為疫苗政策和法律束縛,浪費了把疫症拒於島外、歲月靜好的一年多時間麼﹖

(雖然孫那句「知難行易」其實是指「知難用易」,跟傳統「知易行難」講的道德行為很不同。其實就算是孫舉例支持「知難行易」的科學理論,真的要「行」也不易,你自己開發電廠再自製冷氣機看看﹖了解原子彈原理肯定易過自己弄一顆,否則應該很多國家都有原子彈。孫論跟孟子差不多,應視為政治雄辯而非真正的理論。)

迷你藝術家—檔案竊蠹〉是台灣本土昆蟲研究,講的是被稱為「蛀書蟲」的不同種類昆蟲,學者在蛀爛的檔案裡意外發現新種寄生蜂。現代的紙太「不自然」,所以現在的書已經很少有蟲患。這種題材除了書癡和昆蟲迷之外應該沒甚麼人有興趣﹖

書摘的《病者生存》其實就是以前介紹過《最衰者生存》的再版,我還是覺得台灣人未學乖,明明當年我已經建議過把書名《Survival of the Sickest》譯成《Sick者生存》了(笑)。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一, 7月 05, 2021

2021年第三號聯合報及2021年7月至9月博物館節目表

二零二一年第三號《聯合報》已出版﹕HTML版 / PDF版

博物館公眾節目逐漸恢復,但版面安排仍未能包括其他專欄,敬請見諒。隨著香港走樣變形,言論自由越見縮水,包括本報在內的各類媒體能否繼續令人憂慮。惟本報會盡力維持對讀者應有的服務。

知識版﹕
1. 節目預告

醫學博物館3D打印針灸銅人展出延至七月,星期一、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今季wishlist﹕

展覽﹕
文化博物館﹕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 (至29/8)
文化博物館﹕瞧潮香港60+ (常設展)
藝術館﹕南嶺之南—館藏廣東繪畫選 (至3/11)
科學館﹕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 (至1/12)

講座﹕
孫中山紀念館﹕革命家孫逸仙的科學素養(1887-1911) (10/7)
海防博物館﹕香港與週邊地區軍防遺蹟 (24/7)

孫中山紀念館﹕民初中國軍人戰爭觀 (21/8)
歷史博物館﹕從歷史檔案看身份證的演變 (4/9)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修復的啓示-在香港的角色 (18/9)
歷史博物館﹕大嶼山之歷史與文化 (25/9)

星期六, 7月 03, 2021

舊書刊招領

又是淘汰舊書的時候,有意領取者可私訊在下。

—《選擇》2019年1-12月號 (目錄見此)
—《國家地理》2017年1-12月號(不連附贈地圖) (目錄見此) (出版商目錄)
—《科學人》2017年1-12月號 (目錄見此)

其他舊書可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