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a K.White《懶惰主婦持家術》,吳品儒譯,台北﹕三采文化,2017
你會猜到為何我買這本書。(自殺中)
只恨電子書沒辦法也給老媽看看。
相對於不少書籍的書名可能是誇大或離題,這本書「懶惰」這兩個字真的很重要。正如作者所言,坊間很多家務整理或收納方法的書,但看了未必有用,因為寫的人本身就很勤力、很會整理。
情況就像我們聘請成績好的人當老師,但他們(其實是我﹖我成績不怎麼好呀)未必了解學生為何不懂。因為他們都是順利通過考試才能升學、再成為老師,但我們不少學生往往是考試不順利的人。仿傚托爾斯泰的名句也可以說﹕「正確的答案都是一樣,錯誤的答案則各有不同」。要理解到學生為何錯,才能引導他想出正確的答案。
所以由「懶惰過來人」分享經驗,似乎更有說服力。作者的方法不能讓你家窗明几淨、一塵不染,但跟著做至少能讓你家不再是亂葬崗。
書中的28日計劃,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點﹕以規律降低心理負荷。
懶鬼之所以成為懶鬼,不一定都是作者口中的理想主義者,倒不如話是因為想太多。計劃太多而沒做,只會讓家裡給雜物癱瘓。只要設定「簡單的」規律,就算只是「每天五分鐘執拾時間」那麼少都能達到效果。因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執少少」總好過「沒執拾過」。而且每天做一點,心理負荷不重、容易承擔,也就沒藉口不做。表面看起來「笨」的方法,能實際達致效果就行。如果老莊見到大概會說是大智若愚、守拙之道。
當然,對比香港這種特別狹窄的環境,外國要做整理始終容易一點。正如老媽是收納專家,但家裡仍然像亂葬崗,就是因為她收納技術太好、於是收藏了太多東西。方某也有大量藏書,搬屋前往往被她大包大包的包起來藏好,每次我都要大費周張撕開膠貼才能取出來用。這個時候反而會被她指責「收得好好的就給你拆了」,我的反駁就是「書就是要用才儲起,如果永遠不用的不如丟了它」。在下的心態毋寧說是比較接近作者的思路。但就算如此,我「要用的」相對於家裡空間,還是太多。
當然,至少你得依照書中的方式,先解決一些最急切的需要,免得像書中所示,連行路、衛生都成問題。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1eintL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77理家第一步﹕方法2一步到位永不到位「不是所有理想主義者都是懶鬼,但懶鬼通常都是理想主義者。」
因為這才有藉口懶。
#92「讓碗盤自然風乾是最衛生、最合適的方法,這可是我跟專業人士學來的。風乾不須用抹布,不用一個個擦拭,也不用馬上歸位。當然不能馬上歸位,因為它正在風乾啊!最佳方法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不是嗎?你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只是這個最佳方法並沒有考慮到碗盤有多麼佔位子。風乾要花時間,碗盤不會立刻乾燥,而且沒人有空看碗盤慢慢乾(尤其自以為超有效率的人)。」
這是洗碗碟機的廣告吧﹖(笑)
#152方法3做家事不是做專案「我實在不太能忍受第一次就做對的事情,還要再做一遍。可是,不管是家務事還是生活細節,隨便你怎麼說,這些都不是辦活動。它們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我把做家事當成做專案,事實卻並非如此。這種思考方式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168「辦活動的樂趣之一,在於活動辦完以後就不用再去管它了。……我必須接受現實,打掃並不是做專案、辦活動,而是無聊沉悶的重複作業。要是誰家一直都很乾淨,那是因為他們一直重複無聊沉悶的作業。」
這也是家務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成就感。那麼是否可以用遊戲化的方式處理﹖
#182「我把洗碗機塞滿,然後一一刷洗每個湯鍋、平底鍋,結果全部洗完後櫃子裝不下(反而替下一波令人崩潰的髒亂埋下導火線)。那時我還不懂得計算洗碗時間,一次洗完所有的碗得花上好幾個小時。到了隔天……神奇的是,這些碗盤只要用洗碗機洗一次就能搞定。收拾只要五分鐘,放回櫃子也只要五分鐘。」
「所以我的目標變成每天洗碗,以避免洗碗變成一項浩大工程。……每天洗碗(也可換做其他家事,但通常是洗碗)會比好幾天洗一次碗簡單許多」
繼續是洗碗碟機廣告(笑),不過重點是分開每天洗反而比集中洗省時間。
#190理家第二步﹕方法4從哪裡開始做起「迷思﹕好多事要做,好累……把它們列成一條又長又詳盡的清單吧!現實﹕搞丟清單。」
所以對這種人就要用作者的方式,每天做簡單的任務,每天累積起來。
#282方法5關於習慣的真相「後來我將不容妥協任務改名為「每日任務」,我發現自己不用一直新增任務,只要找出自己家裡最需要做的家事,每天執行,整個家看起來就會差很多。」「如果有些事情一定要做,我就不需要費心決定到底要不要做,因為我知道不做不行。」
「差很多」似乎有歧義(也可以是「很差」之意),用「差很遠」會更好。
#331方法7預先做決定「平常你都怎麼減輕生活壓力?不值得佔用腦袋空間的小事,就別管了吧。如果有事經常讓你覺得煩,趕快做個了斷,免得之後陰魂不散。我決定再也不要拿購物儲值卡,除了卡太多、錢包關不起來,我真的很討厭花一小時打電話問客服哪一張卡片裡頭還有錢。現在結帳時被問到要不要拿新的儲值卡,我都會愣住,壓抑自己回答「好」的反射習慣,然後拒絕。」
所以我也很厭惡這些所謂優惠卡,至少不會全都要,要常用的、有幾張就夠。最好是直接有折的,只是儲分的根本不會記得用。
#502方法11洗衣任務「雖然不知道你家怎樣,不過我家人有個怪癖,他們每天都要穿衣服。」
爛gag不嫌多。
#638方法13讓晚餐準時上桌「在我幻想中都不會哭的那個小孩,只要我一走進廚房就開始哭。」
爛gag不嫌多之二。
#708理家第三步關於眼前雜物你所不知道的事﹕方法14斷捨離之前先養成每日習慣「經驗告訴我,就算是實穿、合身的好衣服,也可能是雜物。只要是數量太多,多到我無法掌握的物品,都是雜物。」
對雜物非常簡單的定義。
#800方法16從最容易的開始「不要看一整堆東西,看單一物品。」
降低壓力的方法。
「會放在餐廳角落,是因為三個月前拆掉聖誕裝飾時,聖誕毛巾還沒洗。」
「餐廳」應為「飯廳」,這個詞之後還會多次出現。
#943方法18雜物數量門檻「如果你時常將東西移來移去,表示你的物品已經超過門檻。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減法生活。」
方宅日常。
#1033方法20關於斷捨離真正重要的兩個問題「每當有特定物品擾亂你的心神,馬上將它拿去歸位,才能幫助你繼續收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185方法23避免落入回憶「兒子會長出他痴心盼望的腋毛嗎?」
這其實不是爛gag,但看起來很爛,方某小時可沒「想」過要生毛。
#1198「她非常寶貝那個箱子。」應該寫「珍惜」,把「寶貝」當動詞不是好習慣。
#1228方法24雜物罪惡感「處理罪惡感的邏輯就是:你不要這東西,也別指望我會要。你想想,這東西之所以會被丟給你,就是因為某人要享受斷捨離。」
倒不一定都是「某人為了斷捨離把雜物丟給你」這種壞心眼,老媽和舅母就曾經有一鋪「見到好物買雙份,送一份給對方」的癮。
#1388理家第四步讓這次改變成為永遠的習慣﹕方法27讓家中其他人一起改變「他很樂意幫忙,但是幫忙像玩猜心遊戲,他得分析眼前這不甚明朗的情況,猜測哪一件家事最需要幫忙。他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洗碗,但這些小忙完全無助改善家中慘況。他的努力無法維持,因為他沒有把這當成天天需要做的例行家事,因為家裡本來就沒有天天在做例行家事﹗」
#1403「多年前,我扔掉綠條紋T恤又被他撿回來,我的反應跟眾多主婦一樣,非常火大。現在T恤放回他的抽屜裡,只要關得起來,誰在乎抽屜深處有一件破洞T恤?」
夫妻之道。
#1477方法28特殊情況「別為永遠做不到的事情內疚,才能做到你能力所及的事情。」
不只是對家務如此。
#1489「基本上,不管是否請人打掃,每天要做的事每天都還是要做。每天都要做到這些小事,如果生活方式和預算還有餘裕,再考慮請人來做比較累的每週大任務,比如刷浴室或刷地板。」
「如果不好意思把家人的內衣褲給別人洗,就留下來自己洗。」
「還要記得,東西少,家裡變亂的機率便會降低。趁著有力氣的時候盡量丟、經常丟。」
這是給長期病患的建議。
#1636附錄第10天「連續十天要用叉子就能找到,感覺如何?」
#有叉用
#1820第26天「他們看到乾淨衣服都不見了會很震驚。指揮他們去找一種叫做「抽屜」的東西,衣服都在那裡面。」
爛gag不嫌多之三。
#1859致謝「部落格的讀者和夥伴:感謝你們讓我又驚又喜,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看世界,是你們讓我相信自己分享的東西有價值。」
我想這也是很多網誌作者的感想,至少在下是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