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9月 25, 2021

在家不要談政治﹖


Jeanne Safer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劉議方譯,台北﹕時報文化,2019

單看書名已經覺得很敏感﹖(不要談政治,談育嬰好未﹖#爛gag出沒注意)

過去這幾年,不少家庭都為了政見陷入分裂,甚至有年輕人離家出走、或者被逐出家門。如果家人的政見和自己相近、爭吵較少,固然值得感恩。如果家人政見真的相距甚遠,又該怎麼辦﹖

真的像書名般「不談政治」就行﹖

政辯成家變,不只是香港發生過,很多地方都有發生。九十年代在下還是中學生時,台灣已發生過夫妻為了藍綠之爭離婚的事。而本書作者討論的就是美國近年「兩黨惡鬥」的極致版﹕撐侵和反侵。(支持和反對特朗普)

不少美國家庭為了一個總統而分裂,作者卻跑出來說「問題不在政治」。作者本人很有資格這樣說,她除了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還是民主黨支持者,而她的丈夫卻是共和黨著名雜誌《國家評論》的編輯。兩人政見從來都不同,但又相親相愛多年。當然很有資格討論家人政見不同的相處之道。

作者引用不同個案,指出家人之間的爭吵,真正理由不在政見,而是在於一些心理需求(例如希望被聆聽、被肯定)、甚至是童年陰影的投射。只是政治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他們得以發洩那些複雜情緒。所以就算你不斷鑽研政治議題和辯論技巧,也不會令對方「棄暗投明」(你當然都認為自己才是「明」啦)。如果學網上那些「政治KOL」更加危險,他們本來就靠立場鮮明、激烈言論爭取收視,教人修補關係無法令他們脫穎而出。因為令你們吵起來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政治。只有正視背後的因素,了解是甚麼引起你們之間關係的張力,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方按﹕其實不只親友,陌生人之間的政治爭辯,往往也可能反映自身的心理甚至精神問題。只是你跟陌生人本來就沒關係也不怕決裂而已。)

這不是說政見與道德無關,書中有些個案,極端政見的確反映了某種人格缺憾。只是在大多數情況而言,選擇不同政治立場不代表必然帶有某種人格特質。對你來說是「敵營」的,可能也有好人﹔和你同一立場的,也不乏人渣。我們必須看穿這些政治標籤帶來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正確評價和自己政見不同的親人、欣賞他關懷親友的良善一面。了解這一點,我們把各種與政見無關的心理因素撇開,才有可能平心靜氣討論政見,而不是變成強迫對方接受的硬銷和情緒發洩。

《在家不要談政治》這本書其實沒有叫你在家中不要談政治(出版社改名譁眾取寵之過),作者也根據經驗提供一些「如何與家人討論政治」的建議,跟著做應該可以像作者姓氏一樣Safer。只是如果你們發現在某些政治議題真的無法達成共識,而又珍惜彼此關係的話,避而不談、聚焦在有共同話題的其他事情上,亦不以為過。正如有位當事人這樣說﹕

「我能在別的地方講政治,但我們之間所擁有的,別的地方哪也找不到。」

政見並非不重要,但搞清楚家庭關係的本質、了解對方真實的人格,不要讓政見淹沒我們,才是相處之道。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79gvBU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