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Brooke-Hitching《怪書研究室》(The Madman's Library: The Strangest Books, Manuscripts and Other Literary Curiosities From History),楊詠翔譯,台北﹕墨刻,2021
書如其名,就是講怪書。最大的書、最小的書、殺人的書、讓人讀不懂的書……以至不像書的書,自然有不少故事可談。如果不是古董書商或任職大型圖書館,似乎不大有機會遇到這類書。以獵奇心態去讀,正好。
當然「文學騙局」提及那些胡說八道的書,撇除了「古董書」的話,倒是大家都有機會讀到。雖然裡面提及的非古董是純文學方面造假(例如虛構一個「作家」或「詩人」出來),未必是廣大讀者有興趣的讀物,但非文學的造假也有不少,例如下面筆記提及一本自稱福爾摩沙史地作品。
這類胡說八道的書就算沒接觸古董,現代也不難見到。方某就曾發現一本聲稱「止痛藥導致唐氏綜合症、食蛇膽生香港腳、食龜苓膏生性病」的奇書。裡面還說「維他命導致弱智、痴呆」,顯然作者應該就是吃得太多維他命了。本書介紹那麼多故意編出來騙人或者開玩笑的書(同樣地,現在也不少這類書,所以要增進資訊和媒體素養),出版自己也相信的胡言亂語顯然又是另一層次。(有時書商向學校推介的書,也沒檢查內容是否正常的,我們沒機會檢查內容就要下單,隨時就中招。)
電子書閱讀器不適合看這類全彩、畫面太豐富的書(漫畫倒是無妨),只能用手機或電腦看,必要時可以把畫面放大看清楚。(又,發現原來讀墨的手機app可以塗鴉,但原來電腦瀏覽器打開是看不到塗鴉的。)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56uKNS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p.9 「Google Books發起的計畫稱為『書海計畫』,其實2002年便已祕密啟動,目標是將人類史上存在過的所有書籍都數位化。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團隊成員覺得他們必須對需要掃描的書籍總數,有個大概的了解……最後,團隊終於得出人類史上存在過的書籍總數,總共是129,864,880本」
為了這樣去估計圖書數目,但準確性很令人懷疑。
p.10 「有時候在『恐書症』作祟下,文物也真的會進到人類的肚子裡,例如,中國古代精雕細琢的占卜獸骨(參見第23頁),就常遭誤認為龍骨,當成治百病的仙丹妙藥服用。」
雖然中藥稱為「龍骨」,應該還不至於真的認為是龍的骨。而且原本也是挖化石骨頭來當藥,不是故意吃文物的,清末才有人發現原來甲骨有文。
p.11 「會出人命的十七世紀書封。綠色塗料的部分富含砷,由裝幀師所加,一開始是為了掩蓋他們偷工減料使用舊的羊皮紙替代木頭,後來則用於殺蟲。世界上許多藏書都有這類致命的書封,只是沒人發現。」
所以看書時不要順便吃東西。
「現代的例子便是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參見第63頁)2000年出版的《血古蘭》(Blood Qur'an),這本以血寫成的《古蘭經》厚達605頁,耗時2年才完成,過程總共用掉海珊25公升的鮮血。」
當時是分開很多次抽血的,要不然早就死了。
p.22 「在古代的蘇美,建築工人會在新建築的地基埋入上千根刻有祈禱文的陶錐,猶如巨人的指甲,目的為祈求神祇保佑。根據年代及特性推斷,讀者可能會認為,這些陶錐應該跟中國的占卜獸骨一樣稀有,但事實上,當時每個建築計畫都會製造非常大量的陶錐,因此許多地區的考古遺址都常出土大量陶錐」
其實甲骨也不算很稀有吧,畢竟商人是時常占卜的。
p.24 「雖然目前發現的大多數咒語碗,上面刻的都是猶太亞蘭文,但也曾發現過刻著曼達安文(Mandaic)、敘利亞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等語言的咒語碗。然而,根據統計,大約有10%的咒語碗上寫的都是一些廢話,這類咒語碗應該是便宜貨,由騙人的抄寫員所刻,以敲詐不識字的顧客。」
這有點難明,無論咒語真假,要刻同樣字數,需要的時間應該沒分別。那麼抄寫員為何要刻一些廢話然後賣便宜點﹖
更大的可能是,假咒語碗根本不是正式抄寫員製作的吧。可能因為咒語都是一些難明白的語言(就如我們的文言文),不識字或稍識字的人就隨便抄一些文本在碗上當咒語碗賣。換言之即是冒牌假貨,正如有些大陸冒牌衣服就經常串錯英文字,但原廠不會出產串錯字的便宜版本去騙客人的。
p.34 「像是E4這頁就有一副由九個精巧部件組成的測量工具。」
頁數何來有E4﹖似是34之誤。
p.42 「在上個世紀的拍賣紀錄中,還可以找到臭鼬皮裝訂的《我的奮鬥》、蟒蛇皮裝訂的《資本論》、鯨魚皮裝訂的《白鯨記》、以及南北戰爭南軍旗幟裝訂的《飄》。」
恰如其分。
p.46 「《羽毛之書》……全書皆由羽毛製作。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圖書館員寫道﹕『我們完全不懂他為什麼要作這本書。』」
也不算難理解﹖他想展示自己的技術吧。
p.49 「常常會聽到讀者『狂啃』一本好書,奇妙的是,人類歷史上曾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反倒是書『啃』了讀者。」
懷疑是「作者」的誤植,因為只是「有人」被變成書的一部分,但讀者看書不會變成書的一部分呀。
p.56-57 「『人皮書計畫』已經在世界各地的收藏中,檢測了31本疑似以人皮作成的書籍,並發現其中18本真的是以人皮作成。」
我們應該奇怪有13本假貨﹖抑或奇怪有18本是真人皮﹖
p.60 「十指瀝幹終七軸」應為「瀝乾」(這裡指刺指放血當墨水寫書),簡轉繁常見別字。
p.90 〈文學騙局〉這段提到有本1704年的《福爾摩沙島歷史與地理的描述》完全是信口胡謅。你說活人獻祭或者住在地底那類引人入信還不奇,但「一年一度的大獻祭,則是會用上1萬8千名年輕男孩的新鮮心臟,烤熟的屍體供福爾摩沙人的祭司享用」也有人信,就顯然是毫無批判思考。
問題不是你自己不敢殺死一萬八千個男孩,而是哪裡有那麼多男孩每年給你殺呀﹖就算是大帝國,和平時期也很難每年殺一萬八千人呀。一年有多少嬰兒誕生﹖如果每年殺一萬八千個嬰兒,應該二三十年後就沒有年青男人了吧﹖
而且又有誰可以吃得掉一萬八千條屍體﹖莫說一萬八千個人心,就算一萬八千個雞心你也吃不完啦。這樣也不覺得很有問題﹖
嘗試找一找資料。1700年的英格蘭人口約為五百二十萬人。1800年才有人口普查,當時整個英國人口(不含愛爾蘭)一千零四十萬、英格蘭人口約為八百三十萬。1800年出生率約為36/1000。
假如1700年的出生率相若,即是一年新生嬰兒有十八萬多,一半為男嬰則九萬多。看起來很多,但1800年的五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率(夭折率)是329/1000,即是三分一的新生嬰兒無法活過五歲。假如1700年也差不多,即是只有十二萬嬰兒、六萬多男嬰能活到五歲。
由於祭司要求「新鮮心臟」,顯然不會是夭折的那些男孩,而是能活到五歲的那些。所以如果在英國做同樣事情的話,夭折率就會提升到530/1000 (超過一半男孩要死)。更大的問題是,那一萬八千個男孩都是在沒夭折的六萬多男孩中挑選,即是說大約每三個男孩就有一個要被抓去挖心。這種「暴政」別說英國人和福爾摩沙人,我猜連中國人也受不了。
後話﹕1800年的生育率大約為5 (即是每個婦女平均生五個,按上述比例即是幾乎至少有一個男的要被抓走)。假如1700年的生育率相若,而五歲後的六萬個女孩都能活到生育年齡的話,長大後大概可生出三十萬個嬰兒。(比1700年的出生率高,所以1700-1800才會有人口增長。)
而男孩只被殺剩四萬多。既然那本書聲稱福爾摩沙一夫多妻是常態,假如這些男孩還能活到生育年齡的話,平均每人能分配到一個半女孩。即是肯定有很多男人不能多妻,看來還不算很「常」呀。
p.91-96 「《牛津英國偉人傳記辭典》(The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這是誤譯吧,原文完全沒提及「偉人」,就算維基百科也只稱為《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p.98 「賓區沒有任何人聽過這個公爵」前面也只叫「伯爵」(正如告示上寫的是Comte)。
p.103 如果說純文字的胡謅還無法引證,這幅照片裡的「方形蛋」太明顯是骰子吧。
p.105 「最後是由雪梨的《週日太陽報》(Sunday Sun)踢爆整起事件,兩名士兵才沾沾自喜出面承認自己就是始作俑者。」
明明前面說是中尉和下士,說不上是士兵啦,叫軍人較妥。
「哈里斯因出版馬利的詩作被控猥褻罪,雖然法院甚至無法精確指出這些詩究竟是哪裡猥褻。不過負責起訴這起案件的佛格桑警官,仍堅持……」
可見香港或外地,所謂色情物品或猥褻物品的界定往往都是胡來。
p.125 相信有美人魚或七彩的魚都沒甚麼稀奇,但為何魚尾上畫了個笑臉也有人信﹖
p.131 當時的哈佛大學﹕「1788年12月9日﹕『……吃早餐時……老師們被餅乾跟茶攻擊,甚至還有一把刀。』……1788年12月16日﹕『維戈史沃斯博士的公開授課更加失控,他經過走廊時,被兩袋石頭砸到,左右各一袋……他都還沒走到下一個座位,走廊北邊又飛過來一袋石頭……博士跟其他兩位老師經過走廊時,小教堂的窗外飛進一顆石頭,把玻璃給砸破,噴得其中一位紳士滿身都是。』」
學級崩壞這回事對西方人似乎並不難以置信﹖我想今天最不受歡迎的教授也不至於有此遭遇﹖
p.139 「『基頓牌』音樂打字機,1936年由加州舊金山的勞勃.H.基頓首次申請專利,可以在短時間內複製大量樂譜。」
可真的沒見過打音符的打字機。
p.140 「不過《聖經》最神祕的魔法效用,還是為了求取其神聖力量帶來的療效,直接把文字及紙張本身吃下肚或喝掉」
可見「飲符水」這回事非中國獨創。
p.154 「巴塔克人的防彈護身符,背面刻有魔法符號,以水牛肋骨製成。」
不知原文是否真的寫「bullet-proof」,畢竟那條水牛肋骨那麼窄,看來不像是用來防「彈」。
p.164 「這本書可說是埃及地區盜墓活動風行長達數世紀的最大元凶,讓埃及各地被挖得千瘡百孔,1907年,埃及古蹟部部長加斯通.馬斯佩胡,為了抗衡本書一直持續至二十世紀的毀滅性影響,甚至特別下令印製廉價的阿拉伯文版及法文版,希望廉價的形象能夠減少其神祕的氛圍及可信度,但最終仍是徒勞無功。……《埋藏珍珠之書》對埃及文化遺產帶來的破壞,比先前所有戰爭跟自然風化加起來還多。」
多得作者唔少。
p.165 「根據大英圖書館及美國圖書館協會參照的權威指南,2002年的《編目的本質﹕基本原理》(Essential Cataloguing: The Basics),由作者鬼魂撰寫的書籍,應該要歸屬在靈體本人的目錄之下,而非負責記錄的靈媒。」
其實有點懷疑這個做法,不過查起來似乎是真﹕
「22.14 Note that the heading used is for the spirit (the form of heading is discussed in AACR2 Chapter 22), not for the actual person. This will therefore differentiate the items by the spirit from those by the living person, so that they are not under the same heading.」
但正如後面提及,後世聲稱由莎士比亞鬼魂寫的書是列入「莎士比亞(鬼魂)」的條目,所以也不致於跟原本的莎士比亞混淆。這個邏輯大概跟我們把傳記跟傳主姓名而非作者姓名排列一樣,因為找這些書的人,通常是對題目提及的那個鬼魂有興趣,多於對寫書的靈媒有興趣。
p.196 「而蓋倫對肺部系統的執著,其實是來自他執業初期,在巴格門擔任角鬥士的主治醫生時,曾看見角鬥士瀕死時還在跳動的活生生心臟。」
心臟跟肺是兩個系統呀,以蓋倫著名的範疇,應為「循環系統」。
p.199 那些胚胎畫像中,有幅竟然是個有乳房的女人……任何有見過女嬰的人也不會覺得女性胚胎有乳房的吧﹖
p.212 「倫敦惡名昭彰的伯利恆精神病院,大眾以諧音將其稱為『瘋人院』」
首先Bethlem Royal Hospital並非Bethlehem,似不應譯成伯利恆,不過其成立者的確是跟伯利恆有關。這串法是訛變,所以譯成伯利恆沒錯。
其次並非病院的諧音是「瘋人院」,而是病院名字的諧音Bedlam被大眾當成「瘋人院」之意。
p.213 「把(裝著貓的)籠子一個個排好,如此一來,壓下琴鍵時,機器就會將尖銳的釘子刺進某隻貓的尾巴,結果便是一首貓叫聲組成的協奏曲,曲調還會隨著牠們越發絕望而更顯高昂。」
可見變態虐待動物自古皆有。
p.216 「便遭到釋放」應為「便獲得釋放」,因為「遭到」的必然是壞事。
p.220 「丟了一個冷凍鹿肉派,從中跳出了45公分高、身穿迷你鎧甲的侏儒傑佛瑞.哈德森」
懷疑是45吋之誤,45吋即114厘米,在七歲男孩而言算太矮,已在生長曲線的底部。(但這是現代香港孩童數據,古時或者大家都矮一點)
但45厘米就連滿月嬰兒都嫌太小了吧,七歲不大可能還那麼小。
「本書約6公分大,分為兩冊,方便讓孩童在一邊口袋各放一本」
會不會也是6吋之誤﹖但6吋就是15厘米,只是一般袋裝書大小,又不算特別迷你的書了。
(以p.221的說法,「在袖珍書的世界中,公認的規則是書的大小不應超過7.6公分,這就是以袖珍書商暨收藏家路易斯.龐蒂命名的『龐蒂原則』。袖珍書正式的名稱則是『64mo』,表示將一張紙對摺6次,裁切出64頁」)
p.223 「十五世紀初的英格蘭袖珍年鑑,含有日曆、占星圖表、藥方等,能夠輕易放在手中閱讀。」
英國通勝,但細本得多。
p.226 「本書共32頁,每一頁都需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小心翼翼地排版,成果就是這本長達500頁,含有14,323行詩句的4.5公分小書。」
那即是32頁還是500頁﹖看前一頁的照片不像只有32頁,疑是32張紙之誤。
p.231 「理論上來說,世界上最長的書應該要由《十的一百次方》(Googolplex Written Out)拔得頭籌,但必須要先印出來才行,本書2013年時以數個PDF檔案的形式出版線上版,作者為沃夫岡.H.尼契,他完整打出了10^100這個數字。」
這譯名和10^100的表示肯定是錯,因為十的一百次方就只是1字後面有100個零,只要字體不大的話一張A4紙也印得到了。這個數叫Googol (Google就是衍生自這個詞)。
Googolplex是指十的Googol次方,即是1字後面有「十的一百次方」(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那麼多個零。
如果你不要用音譯的話,就唯有說是《十的「十的一百次方」的次方》。
p.240 「1827-1838年間出版的《美國鳥類圖鑑》(The Birds of America)『雙倍大象對開本』版,大小為99 X 66公分,作者為美國博物學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本書特別之處在於,其中的鳥類都是按照實際大小繪製。」
幸好他不是出恐龍圖鑑。
p.245 「《一根上流牡蠣羽毛的大冒險》(The Adventures of an Ostrich Feather of Quality)」
英文差如方某也知道Ostrich是鴕鳥吧,怎會譯到牡蠣﹖
(牡蠣即蠔,英文Oyster。牡蠣目為Ostreida,看來有點像Ostrich。)
p.246 「《如何和建築物約會﹕參考指南》(How to Date Buildings: An Easy Reference Guide)」
收錄在這裡顯然是取「Date」的「約會」義,但其實書名的「Date」是指「定年」,書名是指如何鑑定一座建築有多老。
p.248 「《層層疊疊的命運﹕用汽車引擎做菜的唯一終極指南》(Manifold Destiny: The One! The Only! Guide to Cooking on Your Car Engine!)」
《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曾經有一集就是以「引擎做菜」為題材。
這類Destiny應該語帶雙關,指目的地。上網查才發現書名似乎是向一篇數學文章致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