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日, 1月 05, 2014

Giant dinosaurs

約朋友去看科學館的恐龍展,選了元旦,幾乎釀成災難。
(是的,在下元旦沒有去遊行。因為聽見左右膠將互搏,我去遊行是為了反政府的,不是為了看他們泥漿摔角。)

因為假期已經多小朋友,再加上星期三免費吸引更多人(雖然恐龍展仍然收費但也減免了原本常設展廳的票價)。於是門前排了一條等待入場的長龍。

見常設展館無需排隊,朋友也有興趣看看,就先進去看常設展。到了大約下午五時再出來,發現隊伍(竟然)已經消失,才購票入場。

去看恐龍,當然要帶龍龍去啦。

 (龍﹕我冇佢咁惡架﹗)

(這一幕只會令在下想起多年前大陸動物園那些玩弄小動物的節目—我見過有人趕小豬走上高台抖震著跳下水,圍觀群眾包括香港遊客還很快樂地拍照留念—就是因為那件事令我沒興趣寫那次的廣州遊記。……雖然這只是自動模型,吾不欲觀之矣。)

(龍﹕呢隻同我一樣有兩隻角)

(龍﹕你個樣似騮多過似龍喎…)

小朋友破壞能力再次呈現﹕
(連大陸版塊都拗斷了)
(跟朋友提及,2009年就提及過小朋友死力敲打石頭,可以令花崗岩都打出石屑來。
結果到2012年的另一展覽,科學館學精了唯有用膠盒把石頭圍起來。)

一個互動遊戲,小朋友把不同的恐龍模型放在「池」邊的洞裡,偵測了就會在「池」裡投映出相應的恐龍﹕
(見到裡面好像有一塊塊的東西嗎﹖)
我原來以為「池」中有說明牌,俯身看才發現……原來是有人把幾本場刊跌了進去……

館外除了有兩隻大恐龍外,另一邊還有投射器,傍晚在科學館外牆上上映生物演化史呢﹕


---

傷心小發現﹕斜體應慎用
當我看第一行的時候,思疑真的有種小盜龍叫「Microraptor Alive」﹖種名沒理由用英文而非拉丁文,而且中文也沒理由譯成「翻生小盜龍」那麼搞笑呀。因為但凡生物種名,都是斜體書寫。
不過看第三行就很肯定了,第三行的寫法才是正確,「alive」沒有轉斜體。意義即是令Microraptor(小盜龍)變得alive而已。

---

在場內很多不同的恐龍名稱看來,還有另一個令人疑惑之處。
傳統的恐龍名稱,通常都是「-saurus」作尾,即是拉丁文的「龍」。當然除了「-saurus」還有很多其他的字尾,例如上面盜龍的「-raptor」。

可是,到了其中一塊展板,我們就開始疑惑了。
因為我們見到的是「寐龍」,英文名竟然就是「Mei Long」。
按慣例,所有生物種名都必須是拉丁名,就算原本不是拉丁文也要拉丁化(例如「李氏」的姓「Li」也會寫成「Lii」),維基百科的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條目解釋得很清楚。
拉丁文是科學(尤其生物命名)的共通語言,沒理由純用漢語拼音的,要不然外國人怎會知道這是生物種名﹖

這難道是剛剛發現還未來得及改拉丁種名的新種﹖但我們繼續看到有很多「-long」字尾的名稱……
迷你豫龍 (Yulong mini)、曰倫敘五龍(Xuwulong yueluni)、金城洮河龍(Taohelong jinchengensis)、白魔雄關龍(Xiongguanlong baimoensis)
它們的種小名都拉丁化了,但屬名卻只是「-long」字尾。

是否中國發現的恐龍全都「-long」字尾﹖倒也不是,例如﹕
澄江渝州上龍(Yuzhoupliosaurus chengjiangensis)、似大地懶肅州龍(Suzhousaurus megatherioides)、短棘南雄龍(Nanshiungosaurus brevispinus)

牠們有甚麼分別呢﹖回來一查似乎看不出「-long」是集中在哪一類恐龍當中,唯一看到的是,以「-long」命名的恐龍,都是在千禧年後才命名的。而之前發現的恐龍,仍是以拉丁文為字尾。

簡單點說,在下認為這是「中國崛起」、「以我為主」後的作為。這樣其實不尊重傳統的命名規則,破壞了命名系統的一致性。
當然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對這方面有研究的看倌,歡迎指正。

(﹕朋友提醒,澳洲在1980年命名的椎旁敏迷龍 Minmi paravertebra 已經沒拉丁化,蒙古的美足龍 Kol ghuva 也是一樣。所以這種做壞規矩倒不是由中國人開始。)

---------------------

同場加映﹕
1. (龍﹕仔仔話香蕉都有輻射,叫馬騮唔好食喎……)

2. 能量穿梭機似乎沒有維修,有些本來應該活動發聲的位置沒有動、應該亮燈的地方也沒有亮……

3. 食物和家庭電器的部分顯然也沒有更新,除了食物樣品看來很舊之外,很多新型電器(如LED燈)都沒有加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