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在前言交待得頗清楚,他本身有些親人因為大英帝國的關係散居各處,對於後來政治界或史學界把整個殖民主義歷史視為一片漆黑覺得不爽,你可以把這本書看成「平反」之作。
然,作者不至於一面倒稱讚殖民史的,殖民過程中發生的血腥和不合理行徑,書中同樣都涉獵到。作者的宗旨在於指出,「帝國」有其必要,大英帝國的出現對於全 球化(尤其是經濟一體化方面)有很大幫助,作者主張「帝國」的存在利多於弊。既然大英帝國已然末落,作者認為美國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帝國,「名正言順」 地推動全球一體化,反而會導致更多不穩定的局勢發生。
這種帝國必要論,恐怕會令左翼人士很痛恨吧﹖不過我想作者有一點沒說錯的是,要不是因為有大英帝國的存在,世界經濟未必會有第一波的全球化(當然這恐怕也是左翼人士所不喜),因為大英帝國比其他殖民帝國都更積極推動自由貿易。
又當然,我們可以公平地反問,自認「文明」的社會是否有強迫「落後」民族融入全球體系的權利。每個民族究竟是否要接受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和痛苦,甚至他們認為究竟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道義上「應該」由他們自行決定的。雖然,現實上總是強者替你們決定了。
如果純粹從「數字」看來,全球化對大部分民族都是利多於弊,就算是淪為殖民地的社會,這些民族的財富、物質享受和壽命大都有增長。當然前提是如果你願意臣服、沒有被人攻打得近乎滅絕的話。
就像當美國總統羅斯富質問英國奴役印度人的時候,邱吉爾反嘲的那句﹕
"Mr. Prime Minister, what do you intend to do about those wretched Indians?"
Winston drew himself up and replied: "Madam, to which Indians do you refer? Do you by chance refer to the second greatest nation on earth which under benign and beneficent British rule has multiplied and prospered exceedingly or do you mean those unfortunate India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which under your administration are practically extinct!"
(來源)
Winston drew himself up and replied: "Madam, to which Indians do you refer? Do you by chance refer to the second greatest nation on earth which under benign and beneficent British rule has multiplied and prospered exceedingly or do you mean those unfortunate India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which under your administration are practically extinct!"
(來源)
「羅斯福夫人指責﹕『Indians(印度人)在英國的壓迫下,受苦受了多年。』
邱吉爾不慌不忙地回應﹕
『夫人,請問你指的是啡色皮膚,活在印度,在英國仁厚統治下,人口繁衍倍增的Indians(印度人)﹔又抑或是,紅色皮膚,活在美國,據我了解,幾近滅族的Indians(印地安人)呢﹖』」
(譯文取自蔡子強《新君王論IV﹕曾蔭權的領導筆記》,香港﹕上書局,2006)
邱吉爾不慌不忙地回應﹕
『夫人,請問你指的是啡色皮膚,活在印度,在英國仁厚統治下,人口繁衍倍增的Indians(印度人)﹔又抑或是,紅色皮膚,活在美國,據我了解,幾近滅族的Indians(印地安人)呢﹖』」
(譯文取自蔡子強《新君王論IV﹕曾蔭權的領導筆記》,香港﹕上書局,2006)
不過就整個帝國史而言,英國人兩種事都做過。而且,被殖民所帶來的「民族自卑感」和文化震撼,也不是我們事後孔明所能彌補。
我們當然不可以世界的進步掩飾殖民主義壓迫之罪,否則跟那些聲稱六四鎮壓為中國帶來穩定發展的冷血者沒甚麼分別。但反過來,殖民主義的壓迫,是否又可以把它帶來的「進步」一筆抹殺﹖
沒有殖民主義和帝國,這些進步不會出現,這是作者的論點。這一點如果放在東亞歷史中去看,頗有說服力。畢竟如果不是列強來打開中日韓之國門,他們會很樂意繼續鎖國下去。如果不同意這一點的話,可能就需要另一本書來論述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就算是「進步」,也未必是那些民族想要的,在違反自願這方面,「進步」與否是沒有分別的。)
如果要批評這本書,我倒不認為是立場問題,而是翻譯標準不一,而且在一本台灣出版的書濫用大陸譯名。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6 「非洲世界關於賠償及難民遣返真實委員會」那個「Truth Commission」應為「真相委員會」吧。
p.7 「英國人何以會因盲目崇拜市場而犧牲『共同人性』﹖」
其實非英國人也差不了多遠。
p.11註 「我認為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與英國統治毫無關連,也不認為英國有系統地落實種族隔離系統。」
其實英國殖民地的俱樂部制度,一般都不容非白人參與,本身就是種族隔離吧﹖
p.34 「理查.格倫維爾爵士 (Sir Richard Grenville)」
p.164 「格倫維爾.夏普(Granville Sharp)」
p.331 「格倫威爾勛爵(Lord Granville)」
p.164 「格倫維爾.夏普(Granville Sharp)」
p.331 「格倫威爾勛爵(Lord Granville)」
譯名不一。
又,香港依街名會譯成「加連威老」。
p.38 「亨利八世於一五一三年在布列塔尼沿海就親眼目睹了地中海巨型艦輕而易舉地擊沈了一艘船隻,並損壞另一艘船,海軍部長也因而犧牲。」
海軍部長應該不會親自上陣的,我想原文應該是 Admiral ,指海軍上將。當時的海軍大臣是 Lord High Admiral。(英國也有很多這種「歷史原因」形成橫七雜八的官職名稱……)
p.40 「羅亞爾港 (Port Royal)」
其實我不明白那麼「白」的名稱為何不可直接譯成「皇家港」。
p.42 「大英帝國的崛起與其說是肇因於新教道德倫理或者英國個人主義思想,還不如說與英國人的嗜甜口味相關。」
經濟層面的解釋往往更為有力。
p.43-44 「詹姆士一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也超越了他的那個時代,這種燃燒的雜草『看上去令人生厭,聞上去令人作嘔,既損壞大腦,也讓肺部暴露於危險之中。』」
真的想講句﹕「王上英明﹗」 XD
p.44 「於此同時,英格蘭(尤其是倫敦)成為這些新型興奮劑在歐洲的交易中心。一七七零年代,八十五%的煙草和九十四%的咖啡實際上都於英國轉出口至其他地區,主要轉出口到北歐。這個現象部分反映出當時不同貨物在進口關稅上的差異,對咖啡徵收沈重進口稅限制了國內咖啡的消費,使得剛好萌芽的茶葉消費得以迅速風行。英國的特殊消費習慣多半與財政政策相關,在英國,飲茶文化總較咖啡文化略勝一籌,也是肇因於此。」
p.45 「英國消費者對新款服裝需求愈來愈多,原先一系列節制消費的立法規定民眾只能根據社會地位搭配合宜的穿著。」
這些法律不是為了節制消費,而是維持階級分野吧。(中國優而為之)
p.46 「早期英國進口貿易的經濟情況相對簡單。十七世紀的英國商人很難找到印度不生產的商品,因此英國人無法與印度人以物易物,
只能使用其他地區貿易中賺得的黃金向印度人購買商品。用當代的語彙形容此一進程是為『全球化』,意思是將全世界融合成單一市場……英國人海外貿易最大的威
脅並非來自掛著骷髏頭旗幟的海盜船,而在於其他歐洲人也試圖爭食同一塊大餅,亞洲即成為爭奪市佔率的殘酷競爭的核心。換句話說,當時全球化的形成得仰賴武力。」
其實第一點也跟後來的中英貿易一樣(只是中國要白銀),這也是英國人轉為賣鴉片的誘因之一。
p.47 「特許權稅(excise tax)」應為商品稅。
「荷屬東印度公司」應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解釋見下一段)
「皇家的壟斷授權」應為「專利權」
p.48 「英屬東印度公司」應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因為成立當時印度根本不屬於英國,當時歐洲列強各自成立「東印度公司」負責遠東貿易。所以應該是「英國(的) / 東印度公司」,而不是「英屬東印度(的) / 公司」。
p.49 「Hudson Bay Company,進入哈德遜灣進行貿易之英格蘭探險者所組成的尊貴公司」究竟有多尊貴﹖
p.50 「他們將商船海軍的規模擴大了一倍」
「商船海軍」應是英文 merchant navy 的直譯,merchant navy 又稱 merchant fleet,其實都不是軍隊(雖然戰時可能會徵用),中文應譯成「商船隊」。
p.51 「約克郡公爵 (Duke of York)」應為「約克公爵」。
p.104 「約克郡公爵詹姆士 (James, Duke of York)」亦同樣是「約克公爵」。
p.55 「多謝特 (Dorset)」似乎是個網上找不到的譯名,港譯「多實」、大陸譯「多塞特」。
p.57 「艾哈邁德沙.阿布達里 (Ahmed Shah Abdali)」
先不講「沙」字前面應該缺了個間隔號「.」,「艾哈邁德」這個譯名實在大陸之至。其實 Ahmed 讀起來只是廣東話的「阿乜」,不知大陸人為何可以譯出四個字來。
當然如果叫人家「阿乜沙鴨打里」(馬來西亞首相Tunku Abdul Rahman 曾被譯成「鴨都拉曼」,陶傑還用來抽水)似乎有點搞笑,不過譯成「阿邁德」就夠了。
p.58 「從一開始的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現在有了自己的殖民地、自己的外交官,甚至自己的軍隊,儼然形成了一個王國。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亞洲和歐洲的關鍵差別,歐洲列強間廝殺得你死我活,最後的勝利者還是歐洲人﹔但是,當印度各領邦開始互相廝殺,最後獲勝的可能是一個非關印度的第三勢力。」
日本人對這一點看得頗清,所以討幕期間避過了擴大內戰。可以說部分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令他們有機會先了解西方各國遇上歐洲人介入的後果。
「邦迪切里 (Pondicherry)」
維基譯「本地治里」我覺得頗有趣的,作者用的這個譯名反而在網上幾乎查不到的。
p.61 「戰爭由印度東南方的科羅曼德爾蔓延到加拿大」爾字應屬多餘。
p.62 「約翰.哈里森 (John Harrison)」我想通常譯「哈里遜」的,而最奇的是同頁稍後又變成「約翰.哈德遜」,譯名不一兼誤植。
p.66 「印度人自以為能夠拉攏國家統治階層中的要員,成為統治階層的友人﹔與此同時,英國人卻依自身利益與印度人簽訂了某些條約和協議。英國人一開始還算遵守這些條例,等他們摸清楚這個國家的政府和習俗,熟悉各黨各派之後,便開(始)訓練軍隊,想辦法獲得一個黨派支持以消滅另一個黨派,不斷複製這種模式以逐漸融入這個國家,最終征服了它…英國人看似順服,似乎甘願受人領導,實際上是驅動這個國家機器運轉的幕後黑手。」—(印度史學家吳拉姆.侯賽因.汗 Gholam Hossein Khan, 1789)
p.68 「我們要去的那些地方,詢問任何一位國王﹕『你想消滅敵人嗎﹖』接著,便向他展示我們最擅長的軍隊操練技巧。然後,等他消滅了敵人、擴大了勢力,我們就推翻他,奪取王位,建立新王朝。」—吉卜林《霸王鐵金剛》(Kipling,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
這也是殖民主義惹人反感的原因之一。
所以日本人在倒幕時避免了陷入列強資助的內戰,其實是展現出極大的智慧。
p.69 「從而為整個人類謀福利」應為「整體」。
p.70 「蘇格蘭阿蓋爾郡 (Argyll)」
Argyll 和香港亞皆老道的 Argyle 是同一名稱的不同拼法。
p.77 「每隻蠟燭」應為「每支」。
「收稅官 (Exerciseman)」因為指的是收 excise 的人,相信應為「Exciseman」。
p.85 「特許權稅 (exercise tax)」顯然也是「excise」的誤植,而這種稅是商品稅,屬關稅。
p.91 「瑪麗行政區 (Maryborough)」
因為 borough 實指自治市(原意堡壘),所以譯為「瑪麗市」或「瑪麗堡」會比較好。
「亨利.希德尼爵士 (Sir Henry Sydney)」
其實如果我們當成地名,大陸譯法是悉尼,台灣和香港譯法是雪梨。實在不需要另設譯名了吧。
p.94 「現名為基蒂霍克 Kitty Hawk」
老實說我見到這個大陸式譯名有點不爽。
Kitty Hawk 如果是航空母艦的話,會意譯成「小鷹號」。個人比較喜歡意譯。
p.95 「其他地方的農作物如小麥、水稻、甘蔗、香蕉和咖啡則可以被轉入美國」應為「美洲」。
p.100-101 「在拉丁美洲獨立之前,移民到此的一百五十萬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女性﹔大多數伊比利男性移民都是從當地的原住民或者迅速增加的奴隸中尋找性伴侶,其結果就是,他們的下幾代人中出現了大量的歐洲與印地安人混血兒及黑白混血兒(西班牙人和非洲人的混血)。相較之下,英國在北美的殖民者不僅數量上更多,而且由於當時鼓勵他們舉家來到這裡,因而多少保持了文化的完整性。因此,在北美與北愛爾蘭的殖民進程中,家庭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新英格蘭確實就像是一個嶄新的英格蘭﹔而新西班牙卻從來都不是一個新的西班牙。」
不同的移民政策,造成了不同的社會結構和歷史軌跡。對於香港會否有啟示﹖
p.103 「大屠殺在那時是斯空見慣之事」應為「司空見慣」。
p.106 「契約勞工 (indenture)」即是「賣豬仔」。
「另一類是因犯」應為「囚犯」。
p.108 「也是迫於現實不得為之的辦法」應為「不得已為之」。
p.110 「早在一六七五年,巴巴多斯島的議會就開始抱怨」
因為多讀台版書所以一看就覺得不自然,當然一查維基百科就知道﹕巴巴多斯是大陸譯名,台灣應譯「巴貝多」。
p.115 「他(John Newton)是用『它』來指稱同為人類的奴隸。同一天,他還記錄了『一個不錯的女奴十一號』的死亡。如果對牛頓而言,非洲人不過是一連串的數字的話,那麼在非洲人眼中,牛頓就是魔鬼,甚至是食人野獸。歐勞德.伊利安諾(Olaudah Equiano)是被運到英屬西印度群島並記錄下經歷的少數非洲奴隸之一,在他的記錄裡,證實了一項當時普遍的說法,認為白人(或者說紅種人)是『死神』的信徒,抓奴隸是為了吃掉他們,
一些被擄獲的奴隸們相信,那些抓他們的人嗜飲的紅酒就是非洲人的鮮血所釀,而船長餐桌上的乳酪則是非洲人的大腦所製成。牛頓手下的奴隸顯然也有同樣的恐
懼,他們甚至在船上的水桶中『放置家鄉的神物以消災解厄』,因為『他們相信,若不這麼做的話,所有從水桶中喝水的人最終都會死去。』」
p.116註 「因為水手們間流傳一首韻詩」應為「因此」。
p.118 「愛德華.朗在一七五七年抵達牙買加後沮喪地發現,莊園主人常在奴隸中找尋性伴侶,『許多男人,各種階層,各種素質和各類級別的人都有,他們寧願在聲色犬馬中放縱自己,也不願意在婚姻和相互的愛情中享受純粹而合法的幸福。」
除了因為人類本有的濫交傾向外,會否也是基於那些熱帶地方疫病橫行,令那些殖民者對前景沒有期望所致﹖
p.119 「阿空朋(Accompong)」、「阿科坡」,譯名不一。
p.122 「英國士兵第一次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被殖民者交火」
其實不是「被」殖民者,那些本身就是殖民者。
p.123-124 「該場競賽將由一一名倫敦球員對上一一名紐約球員」應為「十一名」。
p.124 富蘭克林﹕「在一個世紀或更長的時間內,定居美國的英國人將遠遠超過英國本土的數量,若因此擔心英國變得無用或者對我們構成威脅,我認為是杞人憂天、空穴來風。」
其實是否「並非」杞人憂天﹖
p.125 「英國新政府廢除了有新徵稅項」應為「所有」
p.125-126 「大多數人認為,(波士頓茶黨事件)這是為了抗議茶稅的增加,但實際上,由於在茶葉進入英國時關稅較高,因此英國政府給予東印度公司一定的回扣,導致當時茶葉價格過低,而茶葉自英國出口時享零關稅,到了波士頓也僅需繳交一筆很低的關稅。如此一來,新英格蘭的茶葉價格也受到抑制,可說是前所未見的低點。因此,這次『傾茶事件』並非由憤怒的消費者發起,而是由波士頓富有的茶葉走私者所發起,因為他們無法自茶葉買賣中獲利。當時人們很清楚這次冠冕堂皇抗議理由背後荒謬的本質,一位持懷疑態度的人寫到﹕『當我們的後輩聽到暴動的起因竟是議會取消了茶葉一先令的稅賦,降低為每磅三便士時,他們難道不會覺得詫異嗎﹖這種邏輯不通的憤怒豈不是比巫術更讓人無法解釋,更讓美國歷史蒙羞嗎﹖」
世事往往就是由那麼荒謬的開端開始。
p.127 「當時只有維吉尼亞被封為『皇冠殖民地』」
Crown Colony 的譯名應為「皇家殖民地」。(古鎮煌曾有篇文說「王冠不是王冠」(《鬼聲鬼氣》,明窗1993,p.122),正是用來解釋英文 Crown 很多時候用來指稱皇權,並非指皇冠本身。)
「一位王室官員於一七三九年曾說殖民地實際上已成為『獨立的國家聯合體』(Independent Common Wealths)」
印象中這個詞應該是 Commonwealth,不過維基百科說以前亦作 Common Wealth,所以沒錯。
(又,這篇文「皇」和「王」譯法不統一。嚴格來說,英國在佔據印度改號「印度帝國」之前,英國國王並未稱皇,在印度獨立後亦已放棄「印度皇帝」稱號。所以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後,英國只有「王」而無「皇」。)
p.130 「但是,殖民地的人又得到怎樣的待遇呢﹖他們不僅僅被視為附屬者,而且被視為『附屬者中的附屬者』,是『蘇格蘭、愛爾蘭和外國流浪者、囚犯後裔、可恥的反叛者等烏合之眾群聚的雜居民族』,就好像他們『不配叫做英國人,只能忍受遭到怠慢、約束、桎梏及劫掠』(富蘭克林)。」
香港似乎也是這樣。
「第一屆大陸會議於一七七四年秋天在費城的卡本特廳召開了」
Carpenters' Hall 似乎不應音譯,應意譯「木匠廳」為妥。
「格洛斯特區教長約書亞.杜克爾 (Josiah Tucker, Dean of Gloucester)」
教長這個名其實有點模糊,Dean 是教區座堂的主管牧師,聖公會稱座堂牧師,天主教稱總鐸。
(另外,Gloucester 香港譯告羅士打。)
p.133 「從某些層面觀之,實際上這是一場導致社會階層甚至家庭分裂的內戰,最深層的暴力鬥爭往往不涉及英國常規軍,而是在發起反抗運動的殖民者與那些仍然效忠於王室的殖民者之間的衝突。」
香港可能也是這樣。
p.134 「他(Jacob Duche)寫的《公禱書》就印證他在一定程度上對獨立的支持」
《公禱書》應是編輯,不應把某個牧師當作者,因為這部書是歷代傳承修改而成。
「雖然《獨立宣言》的簽署者之一還是杜謝一位姐妹的丈夫,但是當獨立戰爭正式展開之時,他又心生膽怯,回到英國國教陣營,成為一個保皇黨。杜謝的困境表明,美國革命甚至會讓一個人陷入四分五裂」
其實香港這些年可能都差不多。
p.140 「曼斯莓爾德勛爵在薩默賽特案例(Somersett's case)中就作出了出名的宣判,宣佈奴隸制在英國為非法。對大多數非裔美籍人士而言,美國獨立使得奴隸解放被推遲了至少一個世代,雖然奴隸制在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新澤西州和羅德島等北部幾州逐漸遭到廢除,但在大多數奴隸居住的南方卻根深蒂固。
對美國原住民來說,美國獨立並非好事。 在七年戰爭期間,英國政府迫切地想與印地安各部落達成妥協,只為了阻止他們與法國人結盟。最後,英國與印地安人簽訂條約,承諾英國殖民地以阿帕拉契山為 界,印地安人仍據有山脈以西包括俄亥俄峽谷在內的土地。當然七年戰爭結束後,英人便不再遵守合約,這也引發了一七六三年的龐蒂亞克起義 (Pontiac's Uprising),但事實證明,英國政府倒是比渴求土地的殖民者更願意承認美國原住民的權利。」
對美國原住民來說,美國獨立並非好事。 在七年戰爭期間,英國政府迫切地想與印地安各部落達成妥協,只為了阻止他們與法國人結盟。最後,英國與印地安人簽訂條約,承諾英國殖民地以阿帕拉契山為 界,印地安人仍據有山脈以西包括俄亥俄峽谷在內的土地。當然七年戰爭結束後,英人便不再遵守合約,這也引發了一七六三年的龐蒂亞克起義 (Pontiac's Uprising),但事實證明,英國政府倒是比渴求土地的殖民者更願意承認美國原住民的權利。」
Case 稱「案」便可,雖然它後來成為了一個案例。另 Somerset 新加坡譯森美實(不知為何現在變成索美塞那麼難聽),香港譯森麻實。
更奇怪的是到後面﹕
p.156 「龐蒂亞克(Pontiac's Uprising)……戰爭之名源起於眾多領導人中最突出的Ottawa領導人坤甸(Pontiac)。」
明明以為譯了「龐蒂亞克」,很難理解為何 Pontiac (以汽車牌子計被譯成龐蒂克)又會被譯成「坤甸」這個像緬甸深山地方名。再查才發現坤甸原來是印尼地方 Pontianak (又名 Khuntien),看來是譯者上網譯名查的時候看錯了。
p.141 「官方的第一反應就是將這裡作為一個理想的罪犯的關押之地」
應為「理想的罪犯流放地」。
p.144 「當他聽說要指派理事會協助管理之時」
我相信原文應是 Council,指行政局/行政會議。
p.147 「最後他們遺失了船隻,小屋也棄置不顧」應為「棄之不顧」。
「渴求土地的農民愈是覺得有必要的消滅他們」「的」字乃贅字。
p.149 「只對倫敦負責的立法委員會和總督常隨意忽略他們的意見。當時,英國也迷漫著一股恐慌的氣氛」
應為「立法局」和「彌漫」。
p.150 「殖民地顯然英國的人口過剩提供一條出路」應為「殖民地顯然為英國…」
「因為也們有權要求白人殖民地」應為「他們」
「杜倫伯爵為加拿大所爭取的權力,正是英國早期官僚拒絕給予美國殖民地的﹕
這樣的責任制政府體系有助於讓人民真正控制自己的命運…殖民地政府應該按照議會中大多數人的觀點來執行管理。」
這樣的責任制政府體系有助於讓人民真正控制自己的命運…殖民地政府應該按照議會中大多數人的觀點來執行管理。」
中共到今天還拒絕給予香港人呢。
p.151 「當閱讀杜倫報告時,我們不難發現,字裡行間充滿了惋惜,假若美國殖民者在一七七零年代呼籲責任政府得以如願,或者說,如果英國人能夠真正落實他們所標榜的自由原則,那麼獨立戰爭便不會爆發,美利堅合眾國可能也永遠不會出現,而當千萬名英國移民背上行囊時,他們可能會選擇美國的加州,而非加拿大為目的地。」
但其餘英國白人殖民地直到1860年代才完全實行問責政府,已是獨立戰爭九十年後的事。
p.155註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一七三五年十月三十日—一八二六年七月四日)」
「湯瑪士.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一七四三年四月十三日—一八二六年七月四日)」
「湯瑪士.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一七四三年四月十三日—一八二六年七月四日)」
看起來像劉關張結義般「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不過查起來倒真的如此,看來美國獨立宣言紀念日對有份起草的兩老來說都是「心理關口」啦。
p.164「即便在勢力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之下,奴隸貿易還是被廢除了」
應為「強烈反對」﹖
p.165 「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也被迫接受了奴隸貿易的禁令,即便在它們本國販奴是免於受罰」應為「她們」(行文習慣把國家當陰性詞)。
p.168 「千千萬萬像思雷爾福爾的人都是新的福音派帝國主義理念的先驅,他們隨時準備為了上帝而非一己之私犧牲,使得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不同於以往所有存在過的帝國。在每個傳教士背後,也可以說在維多利亞所有非政府組織背後,都有無數英國人的支持和資助。」
其實其他帝國也有些很熱衷傳教的吧﹖如果說有何不同,倒不如說是英國一般民眾都直接捐獻資助這些傳教工作﹖
p.172 「並取得串飾用的小珠子和槍隻等」應為「槍枝」。(p.403 重複了同一別字)
「允許向李文斯頓向他的子民佈道」第一個「向」字為贅字。
p.174 「但是那一位篤信耶穌的人會拒絕為主冒險……那個孩子會隨我平安返鄉﹖」均為「哪」。
p.175 「桑給巴島 (island of Zanzibar)」
大陸的譯法是「桑給巴爾」、台灣譯「桑吉巴」,一本在台灣出版的書應該跟哪個﹖
p.176 「李文斯頓得找到一個方法,讓自由勞動力將排擠掉非自由勞動力市場」的「將」字可刪。
「一八五五年十一月,他又成為首位看到也許是世上最偉大自然奇蹟(維多利亞大瀑布)的人」
他頂多是首位「白人」,當地人早就見過了吧。
p.177 「如同無數慧星朝著同一個方向飛奔,自慧核散發出一道道的水珠」應為「彗」,常見的天文別字。
p.182 「這就是為什麼東印度公司的牧師被明令禁止向印度人傳教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公司利用自己的權力限制傳教士進入印度,強迫那些希望傳教的人待在丹麥殖民地塞蘭坡(Serampore)的一小塊地方。正如一八零八年,公司駐印度的控制局主席羅伯特.鄧達斯(Robert Dundas)向總督明托勛爵解釋」
Board of Control在中文維基被譯成「管理委員會」,我認為後者比較合適。
p.187「地方調查官威廉.斯利曼(William Sleeman)最終你消弭了這個複雜而邪惡的神祕組織」的「你」字可刪。
「精於許騙手法」應為「詐騙」。
p.192 「當時最著名的東方者之一霍勒斯.威爾遜(Horace H. Wilson)」應為「東方主義者」。
「印度在地軍隊」應為「印度當地軍隊」。
p.193 「一八五七年兵變的起因是傳言即將發放的彈藥筒是靠動物脂肪潤滑的」應為「彈藥包」。
p.195 「安拉阿巴德(Allahabad)」,雖然其命名的確是「Allah+abad」,但令人思疑的是,它不會被讀成「Allah-habad」(阿拉哈巴德)的嗎﹖(這要問懂印度文的人﹖)
p.200 「原本旨在將印度現代化和基督教化的計劃完全走上了災難性的道路,讓英國人更顯得野蠻,實際掌管印度的管理者先前所言被證明為真,英國插手介入當地習俗只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但是福音派卻拒絕接受此一事實。在他們眼中,兵變爆發的誘因是基督教的傳播速度還不夠快」
因為心中有偏見的人,思想已偏向一邊,事實也改變不了。
p.202 「劍橋大學的參議廳(Senate House in Cambridge University)」應為「評議會大樓」。
p.203 「中非大學傳教團(Universities Mission to Central Africa)」應為「大學中非傳教團」,要不然會令人誤會有一間「中非大學」。
p.204 「亨利與剛剛被認命為主教的」應為「任命」。
「雷夫德.霍洛威.赫爾莫(Revd Holloway Helmore)」的「Revd」是牧師銜頭的縮寫(The Reverend),不應當成姓名一部分來音譯,稱為「XX牧師」即可。
p.206 「一六三年七月二日,探險隊被正式召回」應為「一八六三年」。
p.216 「正如有些人所說的,印度政府是『一個巨大的機器,管理著世界五分之一居民的公共事務,既不經印度人民的委託,也不需要印度人民的協助。』」
英屬印度政府也聘請了很多印度人執行職務,連軍隊也有大量印度人,怎可能「不需要印度人民的協助」﹖
p.219註 「加崙」應為「加侖」。
p.221 「到一八八零年世界跨海電纜總長一五萬七千零二十一公里(九萬七千五百六十八哩)」應為「十五萬……」。
p.229 「印度事務部部長斯塔福德.諾斯科特爵士(Sir Stafford Northcote)」
其實有個同姓的香港總督,譯名「羅富國」,好聽得多了。
p.230 「馬格拉達」應為「馬格達拉」(參p.228)。
「整個山谷回盪著呼聲﹕『上帝拯救了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應為「天佑女王」,被綁架的又不是女王,何需拯救。
p.231 「有些改變不過是舊瓶裝新酒」,似應以「新瓶裝舊酒」更妥。
「印度最高統治者的頭銜自Governor-General(總督)改成了Viceroy(仍為總督)」
雖然兩個英文名中文同譯總督,不過中文裡這樣譯其實不通順。應該指明「字面意思為副王,中文仍譯總督」。
「他是孟加拉工程師隊的准將」
應為「孟加拉工兵團」,因為軍隊中 Engineers 稱工兵。
p.237 「印度公務機構(India Civil Service)」
應為「印度公務員」,因為這個詞是泛指那一批為政府服務的公務員,而非一個政府機構。
「一個英國公務員能否照著咬國政府對地方官員的期待,有能力管理四萬四千零三十平方公里(一萬七千平方英哩)土地上多達三百萬的印度人呢﹖」
初看時以為寫錯了,若不是不只一個人管,就是被管的印度人應該有幾億吧。不過再看下去就知道自己會錯意,因為這段的意思是指這些英國來的公務員(嚴格來說他們是印度公務員而不屬於「英國公務員」之列),會被個別分派去管理各區,每一個人負責管理約三百萬人之譜(大概是平均數)。
p.239 「如果那位應試者承認權利能帶來快感,那他就註定被淘汰。」應為「權力」。
p.244 「政府抗辯人」應為「政府律師」。
p.245 「只能與當菁英合作」應為「當地」。
p.257-258 「就在反伊爾伯特法案運動最高潮之時,一位英國女性胡默就指控清潔工對她性侵害,但後來證明他們實際上是一對情侶,這項指控並不屬實。只不過在當時那種狂熱的氛圍中,這件事也被有心人士利用來證明當地男性對歐洲女性心懷不軌。
為什麼英國人總是將印度法官審判英國女性的威脅與印度男性性侵英國女性的危險聯結在一起﹖事實上,英國男性性侵害印度女性的案子也比比皆是,一八八八年之前,甚至還存在供英國士兵娛樂的合法妓院。伊爾伯特法案不僅僅撼動了總督府所在軍營的銅牆鐵壁,甚至有撼動普羅大眾臥室磚牆之勢,號稱統治了三點五億印度人的九萬白人,卻將性侵異族女性的自由視為法律面前的平等。」
註﹕「性焦慮的可能原因在於英國人意識到,原本在『白人和黑人』之間存在的明顯的界限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很模糊。在與歐洲人相處了二個世紀後,混血人群(所謂的歐亞人)在印度人口的已有相當的比例,他們常常受雇於公共部門的底層職位,特別是在鐵路局和電報局。反對異族通婚是維多利亞時代後期的顯著特徵, 吉卜林至少寫過兩篇短篇小說,指出一項『事實』——女性手指甲顏色是血統純正的最好證明,手指甲底部半圓若顏色黝黑代表血統不純正。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 位出生於印度的聲名狼藉的英國士兵,其父只不過藉一位緬甸女性的雪茄煙點自己的香煙,其母目睹此景後不由得驚呼﹕『正是這種放任的行為才導致西姆拉有三萬 名歐亞人。』白人男性和印度女性之間司空見慣、你情我願的性關係卻無法適用於印度男性和白人女性,社會主流意見因無法接受而繪聲繪影產生許多閒言閒語。」
為什麼英國人總是將印度法官審判英國女性的威脅與印度男性性侵英國女性的危險聯結在一起﹖事實上,英國男性性侵害印度女性的案子也比比皆是,一八八八年之前,甚至還存在供英國士兵娛樂的合法妓院。伊爾伯特法案不僅僅撼動了總督府所在軍營的銅牆鐵壁,甚至有撼動普羅大眾臥室磚牆之勢,號稱統治了三點五億印度人的九萬白人,卻將性侵異族女性的自由視為法律面前的平等。」
註﹕「性焦慮的可能原因在於英國人意識到,原本在『白人和黑人』之間存在的明顯的界限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很模糊。在與歐洲人相處了二個世紀後,混血人群(所謂的歐亞人)在印度人口的已有相當的比例,他們常常受雇於公共部門的底層職位,特別是在鐵路局和電報局。反對異族通婚是維多利亞時代後期的顯著特徵, 吉卜林至少寫過兩篇短篇小說,指出一項『事實』——女性手指甲顏色是血統純正的最好證明,手指甲底部半圓若顏色黝黑代表血統不純正。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 位出生於印度的聲名狼藉的英國士兵,其父只不過藉一位緬甸女性的雪茄煙點自己的香煙,其母目睹此景後不由得驚呼﹕『正是這種放任的行為才導致西姆拉有三萬 名歐亞人。』白人男性和印度女性之間司空見慣、你情我願的性關係卻無法適用於印度男性和白人女性,社會主流意見因無法接受而繪聲繪影產生許多閒言閒語。」
只准白人男性搞印度女人,不容印度男人跟白人女人混,這種心態其實跟唐人有點像(唐人也是以男人娶白人為榮,女人嫁洋人為恥)。而兩者的勢力恰好相反—當時英國人是優勢民族,唐人居劣勢。
既然白男印女的接受度比印男白女高,可見種族界線模糊其實也不算主因(否則兩者都絕對不容)。在下胡猜,在父系社會中「把我族血統伸延得更遠」的意識才是原因。
「二個世紀」應為「兩個世紀」,「在印度人口的」應為「在印度人口中」。
p.258 「康諾特公爵(Duke of Connaught)」,香港稱之干諾公爵。
p.259 「受過教育印度地方法官和他們的同儕們此時真正看清楚大部分英國僑民原來打從心底對他們心存蔑視,伊爾伯特的一位同事就不安的察覺到,媒體上反對伊爾伯特法案的言論愈來愈肆無忌憚,那些投書中『充滿了對當地人的謾罵和污辱的抨擊,鐵路保全人員或者靛青種植園工頭們似乎都在踐踏這些印度人,好似主人虐待奴隸之後免於懲處。』『政府原本蓋在兩個民族的脆弱關係之上的政治面紗,已經赤裸裸地在全體印度人面前,被一群揮舞著拳頭的暴民撕成兩半。』如今,就像他所憂慮的一般,伊爾伯特法案的真正重要後果將逐步顯現,『白人兵變』本身無足輕重,但白人兵變過程中所激發的種族對立卻逐漸在印度本土社群中發酵。」
種族歧視之毒,可以在短時間毒發。
p.261 「索爾茲伯里伯爵(Marquess of Salisbury)」很明顯是個大陸譯法,港譯「梳士巴里」。
「德貝郡(Derbyshire)」應譯「德比郡(兩岸) / 打比郡(香港)」。
「印度事務辦公室」應為「印度事務部」,英國的「Office」可以是一些內閣部門的名稱,通常都是較古老的部門。
p.263 「史都華.弗雷澤爵士(Sir Stuart Fraser)」明顯也是大陸式譯法,繁體字的譯法通常是「費沙」。
p.265 「腓特烈.盧迦(Frederick Lugard)」以香港譯法應為「盧吉」。
p.269 「當英國的特別行動小組突擊了加爾各答五個受人尊重的場所時」是哪五個﹖
p.270 「一九一一年時,英國作出了讓自己顏面掃地的決定——撤銷分割孟加拉,只不過諷刺的是,印度獨立之後,孟加拉又被分割開來。整個事勢發展只說明了一件事﹕單方面的示弱絲毫無法阻止恐怖主義活動。」
這不是因為示弱,是因為時勢不對嘛。而後來孟加拉之所以分割,也一直被一些人指斥為英國人撤走前的陰謀。但其實說是「陰謀」也有點不合適的,因為英國人對各殖民地原住民一直都是「分而治之」,這並不算是陰謀。回教徒和印度教徒不和只是分而治之策略的自然後果。
p.271-272
「印度人把錢花在英國人身上值得嗎﹖英國統治階層自然認為是值得的,但即便是寇松也曾承認英國人統治印度『也許對我們(英國人)有利,但並未給印度人帶來
相同的好處,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任何好處。』印度民族主義者對此深表同意,他們抱怨外國人擅自將印度的財富納為一己之私,但實際上,全面審視一八六六—一九三零年印度的外流資金與殖民地的貿易順差,外流財富不過佔印度國內生產淨值的一%,遠少於荷蘭同期透過其東印度公司在印尼所獲取的財富佔七%—十%的印尼國民生產淨值。
另一方面,英國也對印度的基礎建設、灌溉系統及工業進行大量的投資,至一八八零年為止,英國已經在印度投資了二點七億英鎊,幾乎佔其海外投資的五分之一﹔至一九一四年,英國在印度投資已達四億英鎊。另外,在蒙兀兒王朝時代,只有五%的土地受到灌溉﹔英國統治時期,英國人將印度受灌溉的土地面積擴大到了原來的八倍,當英國統治結束前夕,四分之一的印度國土得到灌溉。」
另一方面,英國也對印度的基礎建設、灌溉系統及工業進行大量的投資,至一八八零年為止,英國已經在印度投資了二點七億英鎊,幾乎佔其海外投資的五分之一﹔至一九一四年,英國在印度投資已達四億英鎊。另外,在蒙兀兒王朝時代,只有五%的土地受到灌溉﹔英國統治時期,英國人將印度受灌溉的土地面積擴大到了原來的八倍,當英國統治結束前夕,四分之一的印度國土得到灌溉。」
英國式的殖民主義一直是把殖民地當成一盤生意來經營,比純掠奪式的殖民算是「良性」一點。
p.273 「當然,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一般印度平民並未變得富裕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確實,在一八七六—一八七八間的飢荒,英國一心偏袒自由競爭經濟的作法實際上導致事態發展更為嚴重」
自由競爭並非任何時候都適用,歷史不斷有明證。只是那些市場原教旨不顧事實。
p.274 「即使英國統治並未大幅提高印度人的收入,但一般相信,如果印度兵變成功,蒙兀兒王朝復辟,情勢將更為嚴峻,正如當時的中國並未在中國人的帶領下而變得更為富裕。」
當時也算不上是「中國人的帶領」,畢竟滿人跟漢人是兩個民族,互不認同。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就算之後漢人奪回了政權,中國也不見得更富裕就是了。
p.283 「羅德斯(Cecil Rhodes)並
不僅僅滿足於位於金伯利(Kimberley)德比爾斯(De
Beers)鑽石礦場的鉅額獲利,他不僅想致富,更希望成為一個帝國的締造者。……在羅斯柴爾德銀行提供融資的挹注之下,羅德斯的德比爾斯鑽石公司併購法
蘭西斯公司(Compagnie Francaise),緊接著又進行最後一次重要的合併,收購了規模更大的金伯利中央公司(Kimberley
Central
Company),最後罜德斯的德爾比斯鑽石公司取得獨大地位。外界通常認為,羅德斯擁有德比爾斯鑽石公司,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納斯尼爾.德.羅斯柴爾德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才是羅德斯背後更大的股東,羅斯柴爾德一八九九年所持股份是羅德斯的兩倍。」
想不到 De Beers 的崛起也跟帝國主義有關係。
p.285 「那個裸裎的馬塔貝萊人經得起這樣的槍林彈雨﹖」應為「哪個」。
p.293 「亞歷山大港加強防禦,蘇伊士運河上築起了一座水壩」,我想原文應是「dam」,但水壩通常是指橫亙在河道上的壩,運河不是河不應有水壩(船怎麼行﹖),這裡應該是指運河邊的河堤。
p.296 「為了讓《總議定書》看上去無懈可擊,第三十五條又模糊地規定簽字各國『有責任在非洲大陸沿海佔領地設立權威機構以保護現有權力。』至於當地統治者及其人民的『現有權力』,顯然不在議定制定者的考慮範圍內。」
原文應為「authorities」,其實不是甚麼權威機構(聽起來很像指皇家學會是科學權威機構般),而是有權而且威武的「執政當局」。英文維基條目描述為「The word Authority with capital A refers to the governing body upon which such authority (with lower case a) is vested」
p.302 「據《聖詹姆斯雜誌》(St James Gazette)所刊登的消息表明,維多利亞女王管轄著『一個大陸、一百座半島、五百個海角、一千個湖泊、兩千條河流,以及一萬座島嶼。」
原本以為這個 Gazette 是憲報,但一查發現真的是本雜誌。
p.311 「《海洋或英國及其殖民地》(Oceana, or England and her Colonies)」,我原本想應為「大洋洲,或英國及其殖民地」。不過大洋洲是 Oceania,Oceana 好像沒有中文譯法,但顯然不只是「海洋」的意思。
我想基於再之前有 The Commonwealth of Oceana 的著作,似乎譯成「海洋國」比較合適。中文維基有一個美國同名郡的命名由來被說成「大洋國」,可是這個「大洋國」就被連到政治諷刺小說《一九八四》,這樣譯顯然容易令人誤會。
「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早年於伯明翰製造木質螺旋起家」,他是那個因綏靖政策知名的張伯倫的父親。
p.311 「與美國建立商業聯盟就意味著在美國和英國的自治領地之間實行自由貿易」
註 「一八六七年,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以及新布朗斯維克省(New Brunswick)聯合組成『以加拿大為名的自治領地』,而加拿大的其他省份也逐漸接受這樣的安排。自一九零七年起,自治領地的地位拓展至所有白人自治的殖民地。」
註 「一八六七年,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以及新布朗斯維克省(New Brunswick)聯合組成『以加拿大為名的自治領地』,而加拿大的其他省份也逐漸接受這樣的安排。自一九零七年起,自治領地的地位拓展至所有白人自治的殖民地。」
專門名稱應為「自治領」。
p.316 「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時代共發生了七十二次獨立的英國軍事行動」是英文語序,中文應寫作「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的時代,英國共發起了七十二次獨立的軍事行動。」
p.326 「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力,但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有繁衍後代的權力」應為「權利」,原文應為 right 而非 power。
p.330 「驅逐喀土木的埃及軍隊」
那些蘇丹回教徒不是埃及的軍隊吧。
p.335 「德國陸軍武官馬約爾.馮.蒂德曼(Major von Tiedemann)」
這顯然是譯者搞錯。因為 Major 是軍階「少校」,不能當成名字來翻譯,這人是馮.蒂德曼少校。
p.339 「天主教加爾都西會老教士、現任陸軍上校統領貝專納第一軍團的『史蒂夫』貝登堡。」的「上校」後面應該有頓號(、)。
p.343註 「一九三零年代英國駐柏林大使內維爾.韓德森爵士(Sir Nevile Henderson)回憶到有一次他向納粹德國僅次於希特勒的人物赫德曼.戈林抗議納粹集中營的不人道時,戈林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德文百科全書,翻到『集中營』這一頁,大聲的唸出﹕『英國人於南非戰爭時首次實施(集中營)。』」
因為自己先做錯了,之後就無法理直氣壯了。
p.349 「格萊斯頓於一八七五年下半年以每股三八英鎊」應為「三十八」
「又再加碼一點五萬英鎊」應為「一萬五千」
p.352 「雖然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英法聯盟有益處,但事後分析,但更明智的作法是與德國結盟」後一個「但」字乃贅字。
p.353 「這個想法解釋了英國於一九零五年及一九一一年支持法國抵抗德國佔領摩洛哥的不因,即便是事實上德國是有理的一方。」
大家都是在搶佔殖民地,很難理解為何可以判定德國比較「有理」……
「戰鬥艦以及作戰巡洋艦」應為「戰鬥巡洋艦」。
(後話,其實我所知的 battleship 中譯為「戰列艦(大陸) / 主力艦(台灣)」,不過既然台灣也有譯「戰鬥艦」的話,那就不能算錯。)
p.354 「愈來愈的作者開始描繪德國軍事力量對大英帝國的威脅」應為「愈來愈多」。
p.355 「一九零九年勒克蒂的《皇帝的間諜》(Le Queux, Spies of the Kaiser)」應為「德皇」。
p.361註 「阿弗列德.哈姆斯沃思,第一代諾斯克里夫勳爵(Alfred Harmsworth, 1st Viscount Northcliffe)」,Viscount應為「子爵」,當然子爵也屬勳爵之一。
p.363註 「哈爾庇(Harpy),希臘神話中的 身女妖,意為『搶奪』」應為「鳥身」。
p.366 「比利時對名義上『獨立』的剛果所實行的統治根本就是濫用人權的代名詞。」
Abuse不應直譯「濫用」,這裡是「侵犯」之意。正如 Child abuse 不是「兒童濫用」而是「虐待兒童」。濫用人權字面是當事人濫用「人權」概念圖利自己,而非被人虐待(反而像是虐待其他人吧)。
p.367 「莫瑞爾看到大量像膠從比利時運出」應為「橡膠」和「剛果」。
p.375 「只要被懷疑德國運送物資」應為「被懷疑為德國」。
「重新啟用尼爾森時代海軍部所熟知的護航系統後」,我想應是指那位著名海軍將領「納爾遜」。
p.376 「雖然徵兵活動後來在兩次澳洲全民公投中都遭到了否決,但早期的志願軍熱潮確實是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很大一部分的澳洲志願軍出生在英國,加拿大的志願軍也多半是相同的情況。」
可見身在外地但「心繫祖國」也不純是唐人才有的心態。(當然,這些軍人仍是效忠於移民國的軍隊,而非直接參加英軍。)
p.377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約有超過一百萬的印度人曾在海外服役,幾乎相當於四個白人自治領的派軍總數。」
後一頁四個白人自治領是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南非。
p.382 「藉由授予封地蘭卡斯特(Duchy of Lancaster)來打發邱吉爾」
我想就算邱吉爾再勞苦功高都不可能封他蘭卡斯特公爵,更不要說在加利波利戰役大敗之後。因為蘭卡斯特公國是屬於英國君王本人的采邑,這樣跟謀朝篡位沒分別。
這如果不是原文寫錯,就是譯錯,事實應該是把原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改任蘭卡斯特公爵郡大臣(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來打發他。這個職位顧名思義是為君主管理蘭卡斯特公國的地產和收入,但事實上沒甚麼事需要他去管(財務管理自有經理代謀),只不過是英國內閣中一個不管部大臣的職位而已。簡單點說,即是調任閒職以作懲罰。
p.387 「富藏磷酸鹽的諾魯則被兩個澳洲自治領和英國瓜分了」
令人奇怪是哪兩個,上網查其實是英國、澳洲、紐西蘭共管,那就不是「兩個澳洲自治領」啦,應是「兩個南太平洋自治領」。
p.389 「美國奇怪的共和制政府就是源於希臘」
應是羅馬吧﹖正如御宅王那本《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提過,美國連參議院也是直接用羅馬元老院的名字(Senate)呢。
p.393 「在一九零四年加入錫蘭的文員機構」應為「錫蘭政府」或「錫蘭的公務員行列」。
p.394 「他的父親是錫蘭的咖啡莊園主」上網一查才能確認錫蘭真是有咖啡出產的。
「甚至在沙漠中煽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應為「煽動」
p.395 「一九二四年出版的《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我們不是為了作出討人喜歡的行為才來印度。』」
這個譯法不是錯,只是讀起來好像不太通順。
p.396 「大衛.羅(David Low)」,我想香港觀眾一定會想起「盧大衛」 XD
p.399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工會力量的強代不僅激化了勞資雙方的衝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九二六年的大罷工,更代表工資削減幅度落後於價格降幅,而實際工資的增長導致失業率上升」
當然可以這樣說,不過實際(質)工資下降,也只不過代表更多人有工作也吃不飽而已。除非有低收入補貼制度,否則政局不穩自可預期。
「雖然英國與自治領之間的政治聯繫因一九三一年的《國會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而變得鬆散」
「國會法令」這個詞可泛指所有由國會通過的法令(Act),並不能準確對應這一種特別的法令,維基百科譯成「西敏法令」。
p.405 「聯合休業」應為「罷工」或「罷市」。
p.410 「獲取 民地」應為「獲取殖民地」。
p.419 「鐵路直徑穿過一塊長七十三公尺、二十五公尺高的巨石」應為「直接」。
p.420 「還有多處 傷和肋骨骨折,已幾近崩潰」是「瘀傷」﹖還是其他的傷﹖
p.422 「一九四一年帝國日的宣傳口號似乎是對早期納粹口號的拙劣模仿﹕『一個國王、一面旗幟、一支艦隊、一個帝國』,但是,這個口號多少也反映當時的情況。」
但英國每個殖民地和自治領都有自己的旗幟,那就不是「一面旗幟」了吧﹖
p.426 「一九四三年,美國起草一份《民族獨立宣言》草案似乎表達得更為明顯,一位英
國官員因此感嘆,『它的整個主旨就是期盼大英帝國最終分崩離析』。」
這個是基於羅斯福認為大英帝國妨礙了聯合國的理想和美國本身的利益吧。(一直到後來英國明顯衰落而蘇俄威脅更大為止。)
p.427 「羅斯福似乎也不認為廣袤的俄國歐亞帝國的基礎應建立於託管關係之上,英國官員稱之為『海水謬見』,意指若殖民地與殖民母國遭到海水阻隔,殖民地的待遇多多少少都會不同。」
p.437 「但是,大英帝國真正偉大及高貴之處在於它付出了沈重代價才獲得勝利,對大英帝國而言,這項勝利所帶來的效應卻是得不償失,最後,為了阻止德國人、日本人和義大利人建立他們的帝國,英國人不惜放棄自己的帝國,難道這樣的犧牲還不足以洗清大英帝國的其他罪惡嗎﹖」
問題是大英帝國並不是出於利他而與軸心國作戰,軸心國要建立帝國,自然就要消滅大英帝國才能成功。所以大英帝國是為了避免被消滅而作戰的。這當然不是說英國人就沒有貢獻,但並不能說成那麼無私,為了拯救世人才犧牲了大英帝國。大英帝國是為了抵抗想打倒她的敵人而不支的。
p.439 「日本統治韓半島的方式也因三一運動的影響」應為「朝鮮半島」。
「許多場戰場是在不尋常的潮溼天候下進行」應為「戰事」。
p.445 「如果沒有大英帝國,英國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德國和日本的進攻。」
德國方面沒錯,但如果沒有大英帝國,英國根本在亞洲沒有領土,也就不會受日本進攻吧。
「如果不是大英帝國,一八四零—一九三零年間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自由貿易,如果英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放棄殖民地,那麼這些市場的關稅勢必會提高,或者引發其他形式的貿易歧視。我們甚至不需要假設也能找到現實的依據,美國和印度獨立之後都採取了高度保護主義政策……考慮到一九三零年代大英帝國的權力削減後,全球經濟因保護主義的盛行導致了災難性後果,大英帝國自由貿易政策至少沒有造成全球貿易的損失,反而是帶來了不少益處」
我想貿易歧視這個詞在中文比較難明,用貿易壁壘比較易明。
p.446「大英帝國也促進了資本向低度開發地區的流動。雖然國際金融整合的某些評估指標似乎表明,一九九零年代的跨境資本流動比一八九零年代的規模更大,但事實上當今的許多海外投資都發生在已開發國家之間。一九九六年,只有二十八%的國外直接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而在一九一三年該比例為六十三%。再透過另一個更為嚴格的指標來看,一九九七年只有五%的世界資本投入了人均收入不到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二十%的貧窮國家,而一九一三年該數據是二十五%。」
簡而言之,作者的意思即是說,只有當落後地區直接屬於某個強國(當然尤其是英國),成為宗主國才會願意投入大筆資本來建設。獨立自主的代價就是未必確保到有足夠的投資去進行現代化。
p.446-447「上述原因說明,將大英帝國主義視為造成殖民地國家貧困的罪魁禍首的看法是相當有問題,這倒不是否認許多前殖民地極端貧困的事實,例如英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如今是尚比亞的二十八倍,代表尚比亞的一般國民每日只能靠不足兩美元過日子﹔但要將這一切歸咎於殖民主義,並無說服力,因為當殖民時代結束時,英國與甘比亞的收入差距並沒有那麼大,一九五五年英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尚比亞的七倍,反倒是獨立之後,前宗主國和前殖民地的差距才日益擴大。除了波扎那以外,撒哈拉以南的所有非洲殖民地都可見到一樣的情況。」
是甘比亞還是尚比亞﹖按道理不同無端端轉引另一國家的,所以相信應是尚比亞之誤。
p.447 「如果英國人像西班牙人一樣,征服的地區早就建立起了複雜的城市化社會,殖民統治的影響往往更趨於負面,因為殖民者更傾向於掠奪現成的財富,而非建立自己的體制。事實上,這也許是對有些社會在殖民後產生『巨大落差』的最好解釋,例如十六世紀,印度和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經濟體系,到二十世紀卻淪為貧窮國家之列,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英國能夠超越西班牙和葡萄牙,正是因為作為帝國競賽的後起之秀,英國不得不在維吉尼亞州和新英格蘭等前景渺茫的荒原上白手起家,而不是入侵墨西哥和祕魯等國更有掠奪價值的城市。」
p.448 「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對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管理就具備兩項不尋常的特點。首先,英國的行政管理的成本低而效率高﹔其次,行政體系相當清廉。英國管理出現的錯誤通常是疏忽所致,而非有意為之。對照起當今經濟的疲軟、政府的過度開支,以及公共部門的腐敗之間顯而易見的關連,人們還是可由英國在印度建立的行政體制汲取重要啟示。」
其實這一以古諷今,並不公道。畢竟古代政府的職能比現在少得多了,人民對政府也沒甚麼要求。正如中國的政府和考試體制也曾是英國人建立職業官僚系統時的參考。
「一九—二十世紀」應為「十九」。
p.449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英國的統治確實有其良性影響,根據諸如西摩.馬丁.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等政治科學家的著作,前英國殖民地在實現獨立後得以持續實現民主的機會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前殖民地。
事實上,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國家在擺脫殖民地統治後,不屈服於獨裁統治的國家幾乎全都是英國殖民地,誠然,還有許多英國前殖民地未能保有自由體制,例如孟
加拉、緬甸、肯亞、巴基斯坦、坦尚尼亞和辛巴威等,但在五十三個前英國殖民地中近二分之一的國家(共二十六個)在一九九三年仍是民主政體,其中的原因在於英國的統治方式,特別是在『間接』統治的情況下,鼓勵了菁英階層相互合作」
英國因為沒鏟除本土的權貴,所以獨立時通常比較容易接手。不過另一問題可能就是政府容易被這批權貴把持吧,當然這樣的半吊子民主(就算如馬來西亞那種朋黨政治,或新加坡的李光耀式威權主義),也許還是比國家不是陷入內戰就是極權統治比較好……沒有本土權貴階層,可能連假民主都搞不成。
「在此必須指出的是,如果沒有大英帝國,這個世界未必能穩定繁榮。後帝國主義時代的特點就是同時存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分裂兩股相互矛盾的趨勢—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經濟成長,但成果分配極不均衡﹔政治分裂主要與內戰和政治不穩定相關,造成原本貧困的國家更加貧窮。」
p.450 「一九一三—五十」應為「五零」
「只是前一個時期的全球化拉近了全球的收入水準,特別是在大西洋兩岸的經濟體間,而近期的全球化則導致了全球經濟發展的明顯分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特別明顯。不可否認地,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部分歸咎於經濟全球化的不平衡性,例如,資本流動主要發生在已開發國家之間,而貿易和移民仍然受到許多方面的限制,這些現象在一九一四年之前的全球化進程中卻比較少見,主要由於在帝國架構的影響下,政府往往鼓勵投資者投資開發中的經濟體。」
這說明了在殖民體制下,人和資本流動反而比較容易,因為政府想營造同屬一個大帝國的氛圍。
p.450-451 「這種政治分裂情況產生了兩個弊端﹕小國家往往是早期多民族政體內戰的產物,內戰是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常見的衝突形式,本身就具有經濟破壞性。以經濟角度觀之,即使在和平年代,小國仍必須建立起包括邊防哨所、官僚及其他機構以形成國家機器,所耗費的經費和人力將導致效率低下。政體的繁殖(或者說國家的分裂)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成本,往往成為戰後世界不穩定的主要來源。」
其實是否也可以說,這是政體未能跟上新時代對民主和自治的需求,所以導致這種「寧願效率低下也要獨立」的情況﹖
「這些趨勢恰好解釋為何歷史並未因蘇聯在一九八九—一九九一年的解體而『終結』,以及冷戰後的世界為什麼陷入了持續不穩定的局面,最顯著的事例無疑是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對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廈的恐怖攻擊。」
以為歷史會因為一個「邪惡帝國」的倒台而「終結」,本來就是過分樂觀或片面的看法。
以個別「罪魁」或「邪惡軸心」來解釋眼前的問題,通常只能當成政治口號,在大部分時間都不符合現實。因為現實中問題的成因通常都很複雜,解決了其中一個,不代表就解決到其他的,更不代表問題會得到終極解決。
p.454 「庫柏(Robert Cooper)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就是建立『一種新的帝國主義,關注人權和普世價值,這種帝國主義就像所有帝國主義一樣,旨在帶來今日依自願原則所建立的秩序和組織』。這種『後現代帝國主義』的確切本質,他暗示,我們也許可以看看現有的『建立在自願原則基礎上的全球經濟帝國主義』的權力,這指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權力,以及他所稱的『鄰國帝國主義』,指的是在鄰國的不穩定因素可能蔓延到境外的情況下,一國可干涉鄰國事務,歐盟其實就是實行庫柏的新帝國主義機構。」
矛盾在於,有多少國家會「自願」屈服於帝國之下﹖所謂「以力服人」,靠軍隊或IMF並不帶來本質上的分別(當然兵不血刃算是文明了一點)。
歐盟至少讓所有加入的國家都能參與政策決定,那跟IMF的強勢又有點不同了。
p.455 「或許布萊爾的演說和庫柏的文章都清楚地顯示,帝國思維還是深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菁英的腦海中。但這兩人的論點都存在一個突出的缺陷,即暗示理想主義將戰勝現實主義。現實的情況是,無論是布萊爾所說的國際社會,還是庫柏所說的歐盟,都無法扮演新的大英帝國的角色,因為這些組織既無財源,也無軍事資源。聯合國及其所有附屬機構的營運費用每年約一百八十億美元,約占美國聯邦預算的一%,而歐盟的總預算只不過稍稍高於全歐洲國內生產總值的一%,不到各國支出的五十%。就此看來,無論是聯合國還是歐盟,與其說像羅馬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倒不如說像羅馬教皇統治下的羅馬,史達林曾針對羅馬教皇提出了一個有名的問題﹕『他有多少師﹖』」
「占」應為「佔」。
p.456
「令人吃驚的是,英國在沒有高額國防開支的情況下,就能統治泰半的世界版圖。確切地說,一八七零—一九一三年期間,英國每年平均國防開支為國民生產淨值的
三%,在十九世紀剩餘的時間裡,這一比例甚至更低。這項經費可說是花在刀口上,從理論上說,帝國主義希望建立開放的國際市場,但實際上,全球自由貿易過去不是自然產生的,現在更不是,實際上,大英帝國強行推動了自由貿易。」
現在變成了美國以世貿組織推動自由貿易而已。不過以往英國推行的自由貿易,跟今日發達國家一邊強迫窮國自由貿易,自己又一邊製造貿易壁壘,是否有分別﹖
「今日的美國比世界其他區域都富裕得多,更甚於早年的英國。一九一三年,英國在世界總產值的佔有率是八%,一九九八年美國在世界總產值的佔有率是二十二%。至少從財政角度來說,即使美帝國通過像阿富汗戰爭那麼小規模戰爭進行擴張,沒人敢說它的擴張成本十分昂貴。二零零零年美國國防支出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一九四八— 一九九八年期間的平均國防支出佔比還維持在六點八%,即使在大幅削減軍事開支的情況下,美國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具有無可比擬的金融和軍事技術實力,國防預算是中國的十四倍,俄羅斯的二十二倍,與對手相較,大英帝國從未享有如此優勢。」
p.457 「今日的『盎格爾全球化』進程由以下三方面展現出與過去的不同。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實力可能並非是自然形成的帝國霸權,以前大英帝國的權力依賴於龐大的資本和人員輸出,但是美國自一九七二年以來一直是個資本淨流入國家,二零零二年的流入資本達國內生產總值的五%之多,而且,它仍然是受世界各國人民青睞的移民目的地,但美國人很少向外移居和殖民。大英帝國的殖民文化可追溯至伊莉莎白時期,在其鼎盛時期建立起一個泰然自若的帝國主義文化﹔反觀美國並不願意統治其他國家的人民,正如布萊爾的演講所暗示的,美國並非是從廢奴戰爭中誕生的,而是從反對大英帝國的戰爭中崛起的。自一九一三年伍德羅.威爾遜幫助墨西哥的民選政府重新執政開始,美國的行動模式大致上都是先有初步的軍事行動,之後介入該國事務、舉行選舉、迅速撤退,直到下一次危機來臨,最近的幾個例子是海地和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證明。」
p.460 「比大英帝國,如今統治世界的帝國有過人之處,也有不足之處,它有更強大的經濟、更多的人口,更強的武力。但是,這個帝國缺乏向落後地區輸出資金、人口和文化的動力,儘管這些地區十分需要協助,同時一旦其需求被忽略,它們將成為危及帝國安全的最大威脅,簡單地說,這是一個不敢稱自己為帝國的國家,一個否認事實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