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9月 10, 2016

本土研究社的四本書


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香港﹕本土研究社,2013
供不得其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新視野》,香港﹕本土研究社,2015
水耕透視》,香港﹕本土研究社,2016
棕跡》,香港﹕本土研究社,2016

自從高鐵計劃觸及菜園村後,引來了一批保育人士聲援村民(包括現在剛當選議員的朱凱迪)。繼保衛天星碼頭運動引發公眾關注古蹟和集體回憶後,菜園村 事件再引發公眾關注土地規劃問題。大家開始質疑政府不敢動原居民就只會欺壓非原居民的菜園村,和為何一定要興建高鐵、而又要採用現行問題多多的西九計劃。 這些規劃問題背後隱藏了一大堆利益交換,亦牽扯到功能組別和原居民丁權等議題。

本土研究社(網誌/面書/獨媒/評台/立場)是其中一批民間關注者,但與一般關注者或表態或行動不同,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是以研究拆穿背後的問題。這幾本書就是他們的研究結果。

《不是土地供應》是最早的作品,旨在拆解政府「供應為本」的政策。他們認為現時政府手上有很多零散官地位處市區可以在短期內啟用,根本不需要急著開發新土地。 單純增加供應不單止是官員懶惰、也不單止帶來環保破壞,更大的問題是不停開發土地只是重複土地增值的循環,最後周遭的土地變貴(於是地主和地產商發達), 就算有部分土地用來興建公營房屋,基層始終不得安居,只能追逐不停增加的租金。作者提出他們的土地政策方案。

《供不得其所》可說是上一本書的續篇。本書主題集中於房屋政策,分析香港近幾十年來政府房屋政策文件的優劣,和實際政策的盲點。作者戲稱「供應為本」政策是「唯搵」(唯獨搵地)策略, 與「維穩」不只同音而且互有相關。本書另一特點是批判「以購置居所為主」的房屋政策,認為在全球化的新社會人們工作不穩,要他們買樓根本不切實際。他們認 為應該增加租住房屋比例、除公私營以外亦鼓勵合作社式租住房屋、重設租務管制(這點我倒很贊成,市場原教旨說會傷害市場,香港戰後實施了幾十年租務管制, 可不見得市場受損貧民租不到屋啊)、增加司法機構的靈活性以鼓勵業主出租、增設空置稅之類。

《棕土》是前兩本書的延續,前者也有提及棕土問 題,本書則集中於分析棕土的現況,利用衛星和實地訪查試圖了解棕土的實際用途。作者指出政府對棕土毫無概念、亦任由鄉紳破壞環境,不敢取締亦不敢利用這些 已破壞土地作發展用途,反而去動綠化地帶和郊野公園的主意。作者認為為免破壞環境,這些土地上的停車、貨櫃儲存、回收等業,其實可以集中於工業區的多層大 廈中,除了方便管理亦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至於已破壞的棕地其實可以發展以供商住等用途。

《水耕透視》表面上是講水耕,但在作者手上其實也是土地問題。曾有網友問及水耕資料,香港其實沒多少講水耕的書(公共圖書館目錄資料也不多,而且沒有香港出版的),而這本其實也不是討論水耕技術。
身為科學愛好者,我們對水耕或基因改造的看法,通常會跟某些環保人士(尤其是文科出身那些)很不同,亦很難認同他們的主張。在我而言,維持香港糧食自給是 最重要的,是否有機耕種或泥土種植反而不是首要問題。如果水耕可以合理價格提升糧食自給率,我不同意環保人士以耗能和污染去反對(耗能雖比耕田多但其實有 限、污染也有技術解決)。
不過這本書對水耕倒不像某些「有機耕種控」般一味反對,而是當成一個選項去討論,當然他們也指出了耗能和污染問題。這本書的重點,反而是「香港搞水耕的 實際做了甚麼」,他們質疑香港水耕場根本無利可圖,有些聲稱水耕場甚至不覺有經營跡象。作者懷疑某些在農地掛牌搞水耕的,只不過是為了破壞農地以便日後申 請改變規劃用途。如是者問題已經不是「水耕好不好」,而是水耕變成地主的一面幌子,並非真正在解決香港糧食自給問題。這樣的「水耕場」就不值得支持了,增加糧食自給反而應該考慮土地規劃,土耕和水耕不應互斥。
新加坡大多數的平地都用來住了,但人家在組屋區還可以找地方給居民種植作物、亦利用工廈作水耕,香港要做自然也做得到,只是做不做的問題。(當然不要學現政府般,鼓吹天台綠化卻沒理會承載搞出禍來。)

上次介紹《以銀為本》時說過,如果左翼朋友認為右翼本土主義在煽動民粹的話,他們其實應該提出自己的本土主張,講清楚他們心目中的政策如何能保障本地人,為本土主義提供族群政治以外的另一選項。否則兩邊互膠罵來罵去其實沒有意義,只會一事無成。
左翼投身這些研究是個好開始,有了具體的數據和政策主張,大家不一定同意,但至少有個以事論事的討論基礎。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或者更有可能找到共識。當我們真正討論起政策,能達致共識的通常不會純粹是族群政治或階級鬥爭這類舊套路,而會有更實在、更值得大家努力落實的方案。

所以我贊成做研究,讓大家可以討論實際的數據和政策。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