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9月 28, 2019

歷史建築和時間觀念的形成

0. 原本是打算聽「國家興亡,翻譯有責:從鴉片戰爭談起」的講座(中大翻譯系王宏志教授),但到場才發現題目不同了。不知原講者有甚麼事,臨時改了找何佩然教授講歷史建築和時間觀念的形成。

1. 首先講的是時間球。(方按﹕她為多個政府部門寫「官史」,包括天文台,所以自然有話可說)
1833年格林尼治天文台開始有報時球
1876年香港測量官(即後來的工務司)建議設立報時球
1877年建議設立天文台,負責授時。因為海上一分鐘誤差就可以導致15海里的偏差,會導致海難。
要找一塊高地,而且對出入船隻收費,建議收費每噸半仙至一仙,就有足夠開支。

1885年元旦開始在水警總部放時間球,直到1933年7月1日取消。當時的年平均誤差已經很低,為0.2秒。
奇趣在不是每天都有報時,逢星期日和假期休息﹔天氣惡劣自然不能放。更有不少日子是「員工失職」、「遺失鎖匙」、「員工放假」之類就不放球。
1908年起增至一日報時兩次(下午一時和四時)。此時開始報時紀錄較齊全,而且亦搬到大包米(訊號山)的訊號塔發放。

2. 另一個是尖沙咀鐘樓。相比時間球主要服務船隻,鐘樓就是服務乘搭火車的公眾。
尖沙咀火車總站是填海而成,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通車,總站建築於1913年至1916年間落成,而鐘樓是1915年落成的。屬愛德華時期古典復興主義風格,並設有七米高避雷針。

總站於1978年拆卸,但鐘樓保留,至1990年訂為法定古蹟。
鐘樓的鐘是從畢打街鐘樓搬來,該鐘樓於1861-1862建築,高只有80呎(約24.4米),兼具觀察火警和導航功能。1913年拆卸。

3. 更新但已拆掉的就是天星碼頭鐘樓。天星碼頭連同大會堂和愛丁堡廣場,是戰後香港的文化中心,屬現代主義建築。
1890年建成第一代天星碼頭,是木建築。
1910年填海,1912年改置於現時怡和大廈旁,是維多利亞式建築。
1950年再填海,1958年重置於愛丁堡廣場。到2003年拆卸。
鐘是比利時王子送給怡和,再轉贈天星。

天星碼頭最出名的是蘇守忠絕食抗議天星加價五仙,導致暴動之事。
之後很多運動都是在這裡發起,例如爭取男女同工同酬。主要原因是整個廣場設計(連同愛丁堡廣場、皇后像廣場)都是作為城市的交通和活動中心。

4. 嘉頓鐘樓
1935年建立時,是深水埗最高建築(建築師為朱彬),從當時的深水埗碼頭上岸就可以見到。
嘉頓公司戰前已有,但戰後開始流行,1950年代起為英軍供應麵包餅乾。
1958年嘉頓中心重建加至七層,並加建鐘樓。
1980年閣樓開設酒樓,之後改為西餐廳。整幅建築包括了門市、餐廳、工場和辦公室。

6. 時鐘,是科學進步的象徵。
由原本航海專業人士用,演變成在火車站給公眾使用(但當時搭火車仍是人生大事),成為準時的象徵。
自此城市生活不再跟隨天氣,而是跟隨時鐘(「睇錶做人」),無法再借時間不準來偷懶。
時鐘也是工廠控制工人的工具,「朝九晚五」的節奏把工作和娛樂分開。

鐘樓亦成為地標。
所在點都是政治活動中心,和要人亮相的地點。是交通、人流的焦點,約會、拍攝的場所。

7. 之後講房屋。
一開始是天然物料(茅屋),逐漸改為木和磚建造,但地基仍然不穩。那些沙磚是以英泥漿打成、非燒製。

眾所周知香港大型屋邨是始於石硤尾徙置區。屬工字型樓宇,兩幢樓中間設水塔連接,作為廁所,亦讓兩幢樓可以互相支撐。
當時的徙置大廈每座6-7層,每層一邊31個單位,共62個,可容納約2520人。當時的居住標準是一個120呎單位要住五個成人(小孩兩個作一個計算)。
到1964年陸續於各區擴建,容納了約五十萬人。

8. 有獨立廚廁的公屋,始於華富邨。是廖本懷拿了一片其他部門用不著的墳場空地,重新規劃,造出高低有致的格局。裡面有齊交通、學校、街市、郵局等生活所需設施,是「一應俱全的地方」。
1960年代每名成人居住面積為24-35呎(2.23-3.25平方米)。
1970年代廖本懷再設計雙塔式大廈(方按﹕即「井字型」),樓高二十層。(方按﹕我住過,肯定不止二十層,我住那幢低座22層、高座24層。)

華富邨這種「一應俱全」的設計甚受歡迎,之後發展商也專注發展「地鐵上蓋、大型屋苑」。(同期1977年太古城、1978年美孚新邨。)

9. 由露天街市到室內街市
講者展1899年干諾道填海畫像,後方就是1895年建成的舊中環街市。形象就像尖沙咀火車總站。

香港開埠後最早的是1842年廣州市場(Canton Market,於閣麟街、嘉咸街交界)。
1850年改名中環街市,遷德輔道中。

現時的中環街市為1938年重建,包浩斯式建築,用了九十萬元,返二百檔口。日佔時期曾改稱中央市場,戰後又改回中環街市。直到2003年停運。
中環街市的特色是設置連續的「窗牆」加強採光。包浩斯式建築以鋼筋水泥建築、流線型代表速度,有工業化味道,配以大量生產組件。當時飛行是新潮、奢侈的象徵,於是建築亦模仿之。Art Deco裝飾藝術,由戰前的隆重風格變成簡約風格。
中環街市亦設中庭,加強通風,並確保人流物流暢通。

1960年代港督也會前往巡視,因為這是當時東南亞最大的肉類市場,甚至有馬肉賣。(因為當時豬肉貴所以間中有馬肉供應,講者笑說現在內地或者可以想想。)

10. 灣仔街市(1937-2008)位於皇后大道東和灣仔道交界。另一包浩斯建築,形狀像船頭、又像飛碟,落成當時周圍都是唐樓,看來十分前衛。有誇張的遮陽簷、和鋼結構(同樣用於舊匯豐總行、帝國大廈和金門大橋)。在照片可見到內裡很多柱子和固定間隔,相對開揚。
現在只剩下facade(立面)和四成面積得到保留。

11. 從歷史建築看城市管理
政府街市是衛生、空間到檔口種類、營業時間都受管理。檔口尺寸大小決定租金,而且政府曾經還會每日公佈售價,防止抬價。後來還陸續演變為加上熟食檔、圖書館、體育館等的市政綜合大樓。
政府街市本來不太受市民歡迎,畢竟街頭檔口比較便宜方便,但也漸漸接受了。

從歷史建築也可以看到市民生活演變。
社會的時間控制由交通到日常生活,造成香港人追求「快」的標誌(講者笑說見到在旅行過關時也在跑的,就是香港人)。為了追求交通方便,寧願犧牲居住面積和生活質素。
市場控制就體現於街市控制了空間、衛生和檔口種類。
西方文化觀念透過建築引入,形成了香港的符號和認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