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6月 26, 2021

《國家地理》2021年5月號

本期是海洋特輯,不過我最有興趣的是報導馬友友的文章,身為知名大提琴家,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世界各地受忽略的群體合作、推廣被忽視的問題(例如在自家IG上宣傳),引起公眾注意和支持他們。

海洋特輯包括五篇文章。〈鯨魚的祕密〉講鯨魚歌聲令科學家認為牠們也是有「文化」的動物(不同海域的鯨豚有自家的歌聲和覓食方式,而且可互相學習),這應該是最好玩的題目,可惜的是方某對五線譜不甚了了,看了圖解也不太了解。不過攝影師連抹香鯨哺乳也首次拍攝到,是很珍貴的照片。

海洋星球〉是地圖,分別顯示海底地形、洋流和人類對各地海域造成的壓力。

搶救脆弱的珊瑚礁〉文如其名,講學者如何應對全球暖化加劇的珊瑚白化現象。選擇較耐熱的品種作混種、人工復育等。

海底為家28天〉報導四位潛水員,為了可長時間探索深海(每次上水減壓程序花費很多時間,如果每天這樣做,會令海底逗留時間非常短),乾脆擠在壓力艙中28天,每天像升降機般搭乘潛水鐘到達深海,探索由馬賽到尼斯、摩納哥一帶的「蔚藍海岸」大陸架各地。其中一張兩條海鱔交配前張大嘴互望和共游的照片,非常惹笑。

汪洋中的追尋者〉報導深海探險家羅伯.巴拉德(同時宣傳國家地理頻道的新紀錄片),他以直接觀察深海作研究方法,以尋找知名沉船(如鐵達尼號)和為美國海軍檢視沉沒核潛艇狀況的秘密任務,換取研究資源(海軍資助他開發遙控潛水載具就是為了找核潛艇殘骸)。

圖集〈採礦的痕跡〉高空拍攝德國煤礦的景象,猶如油畫,從另一角度揭示礦業對大地帶來的影響。短文〈保育人氣賽〉提及人們集中注意力在「明星物種」(這些多是哺乳類,學者認為是因為牠們同樣雙目向前,讓人容易拉近心理距離)上造成的保育資源不均,畢竟不是每個明星物種都能同時保護大量其他瀕危物種,而且有些瀕危物種賴以維生的環境亦與明星物種不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