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8月 07, 2021

戰時國民政府的參謀機關


蘇聖雄《戰爭中的軍事委員會—蔣中正的參謀組織與中日徐州會戰》,台北﹕元華文創,2018

讀理科的在下中學時暑假在書店特價攤買了本《中國歷史的興治盛衰亂亡》,回校後才發覺原來是中史科同學的指定參考書。

見到台灣閱讀馬拉松的宣傳,閒逛中買了這本書(雖然沒參加馬拉松,只喜歡依自己步伐慢慢讀),看完驚覺自己又買了本學術參考書(本來就是作者的博士論文改成)。書寫得很仔細,如果只喜歡看刺激作戰史的人未必有興趣,可是對軍事制度有興趣的人會喜歡。因為對蔣介石和其他將領的評論多的是,但對軍事委員會怎運作、如何幫助蔣介石決策和掌握戰局、成效如何的研究,倒沒怎樣聽見過。

後面抄了很多筆記,因為它真的很仔細。看完會對黃仁宇的話體會更深。中國當時是一個「未能以數目字管理」的國家,蔣介石在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只夠時間改造上層結構(政府架構、軍事組織等),但基層結構仍未能改動。如果單是對付中共,還可以迫到他們逃竄(所謂「長征」),但已完成現代化的日本殺到,就無法抵擋。要批評蔣介石不懂作戰或任用私人,並不困難,但正如李鴻章也面對同類指責(包括貪污),在那個年代、那種條件限制下,這是很難避免的事。

書中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批評蔣介石喜歡繞過指揮系統直接指揮前線部隊。作者首先指出這並非單是蔣介石個人的缺點,而是當時各級指揮官的共同缺點。更重點的是,作者在另一章指出,國軍當時指揮通訊系統落後,很多時候各部隊司令連手下部隊都聯絡不到。戰報由前線傳到中央隨時要幾天,蔣的德國軍事顧問聽香港新聞廣播反而更快獲得消息。參謀能力更加離譜,竟然出現參謀搞錯某個地名的位置,待蔣自己看地圖才發現是另一地方。這也不是蔣個人的問題,正如書中指出,國軍參謀部門出現到日本侵華只有五年,日本是六十年,根本沒時間培養足夠的參謀人才。

試想想指揮通訊不彰、連中央參謀質素也不濟,如果以「標準」做法,蔣介石決定大戰略,然後把作戰目標交給各部司令,待他們的參謀(質素只會比中央差)制訂具體戰術目標,再(不知花多少天)傳給最前線發動作戰,能成功嗎﹖旁人批評蔣介石插手壞事,蔣介石認為自己阻止了大潰敗,雖有自美之嫌,但亦不全錯。蔣介石不了解前線是事實,有時插手壞事也是事實。可是以當時通訊條件之劣,各部隊高司指揮官恐怕也不見得對「自己的」戰線很了解。

可見蔣介石處處插手的「問題」,其實正是因為中國未現代化,下層機構尤其未能高效運作,上下級之間亦缺乏信任。所以才衍生上級以「親自插手」來保證自己能控制大局的舉措。正如黃仁宇所言,國民政府的失敗其實是反映當時中國現代化的失敗,只是這些罵名全部由蔣介石個人揹上而已。

國民政府未能改造的基層結構,最後由中共以十分血腥的方式(如土改)進行。如果對照印度,他們就是基層結構還未改造,連種姓制度也廢而尚存,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中共的血腥改造,似為之後的經濟發展鋪路,但當時反而釀成更嚴重的飢荒和貧窮,而且到現在還未能通往全面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中共整個政治操作仍是封建皇朝式的,最高層仍要依賴任用私人去推動,甚至現在習總亦要像當年蔣介石般自兼一大堆名銜事事插手,恐怕並非習本人的性格問題而是中共本身的問題所致。甚至李克強連自己轄下統計部門的數字也不相信,可見中國離「數目字上管理」仍有相當距離。跟那些較細小、順利現代化的歐洲國家不同。兩個歷史悠久的大國都被困於守舊制度慣性之中,當中能否有中庸之道存在﹖頗令人百思而不解。

奇在這本書跟一般電子書不同,它把每個註釋都當成一頁。結果你看著底下那條進度棒以為讀得很慢,但最後整本電子書讀到結語也只是一半多一點,因為後面頁數全是註釋(笑)。

最後,電子書檔還有個問題,就是它的封底在iPhone的讀墨app無法顯示。用電腦打開可看到泥黃色的封底和文字,在app揭到封底頁只會變成全白,然後令app當機、無法退出。重開也解決不了,只有把app刪除重裝才行。這點已向書商報告,希望能夠解決。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evGKNV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

#830前言「易勞逸(Lloyd E. Eastman)」、「方德萬(Hans J. Van de Ven)」

兩位漢學家(方德萬是鄺智文的老師),譯名相當好。

#888前言「糾正過去貶抑國軍抗戰的史迪威――白修德典範(Stilwell-White paradigm),較能回到中國當時的實際狀況,來看國軍的表現。」

#1471第一章二「並授權委員長對黨政統一指揮。」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說法,開啟了蔣獨裁之路。

#2606第一章三「陸海軍或政府為了獲天皇支持,提供天皇的訊息,都是經過篩選,有時甚至相互矛盾。因此,天皇的決策,經常是以片面或帶偏見的訊息為基礎,並且是在近乎與世隔絕的狀況下,處理軍國大事。」

這樣還等那麼久才大敗,實因前線之戮力。

#2953「作戰進行中,主要由軍令部作出細部指示,惟蔣可藉侍從室越過該部直接指揮前線,使個人的決定,時而無法獲得緩衝;錯誤決策,有時也難以追回。」

「以後對前方戰事,應專責軍令部處理,而勿再直接平涉,更勿可用電話作口頭命令也。」

蔣介石信奉陽明學,所以日記經常在檢討自己(笑),只是檢討完仍然是獨裁。

#3114第三章二「李宗仁雖獲悉日軍總攻日期,卻沒有立刻將此情報電告中央。他是在日軍總攻前一日的5月4日,才將全部內容電告蔣中正,中間差了10天左右。所以如此,頗耐人尋味。」

「桂方情報除獲悉日軍總攻日期,對日軍於徐州會戰使用毒氣,也有所掌握。日軍當時將毒氣稱作「特殊煙」,事後並撰有報告,研究其效果。參與徐州會戰的第二十軍團湯恩伯部、第六十八軍劉汝明部、第三十一師池峰城等部,皆曾遭毒瓦斯彈或催淚彈攻擊。」

催淚彈都叫催淚煙啦。

#3187第三章三「東彌宮應作東久宮。」

我只見過「東久邇宮」沒見過寫「東久彌宮」的。

#3372第四章一「或是軍統局掌握了日軍內部討論過程、尚未決定的情報,於此可見軍統局情蒐具一定準確性。」

但以鄺智文的說法,同屬國民黨的中統在香港的情報做得不好,似於原港府中未佈爪牙。

#3639「這樣日本可能崩潰的情報,即便日後美國參戰、甚或日本投降前,皆未發生,但卻相當程度影響蔣中正當時的判斷,使之執意於前線持久消耗,反而對國軍戰力造成不小損失。」

鄺智文提及的假情報,對戰局影響甚大,不過是負面的。

#3872第四章二「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便曾批評第二十軍團長湯恩伯還沒打仗,便先報功

「主官以粉飾好看為判行唯一條件,承辦人員以捏造不漏破綻而盡思之能事

基本上皇朝時代衙門已是這樣。

#4339第五章一「滕縣保衛戰長期以來被宣傳有益後方增援部隊的集結,為國軍台兒莊勝利奠定基礎。……徐永昌反認為,川軍敗退過速,導致增援的湯恩伯部一旅幾乎覆沒,若國軍各部皆如川軍,徐州早已失陷。不過,徐永昌的判斷也非完全正確。……滕縣的失陷與否和湯部遭受打擊無涉;川軍的激烈抵抗,傷亡慘重,及第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殉國,對大局也影響不大。」

要死已經慘,死不死也對大局影響不大似乎更可悲。

#4532「蔣中正本就不主慶祝,認為「民間勝而喜則可,然驕則危矣」。其接台兒莊捷報,即令宣傳部勿事鋪張,免得日軍不得下場。惟下午武漢滿城鞭炮聲,自午至夜不絕於耳,蔣只得聞聲作嘆。」

#4647「蔣考慮日軍在台兒莊戰敗後,必圖報復,或將停頓攻蘇計畫,轉攻中國,故下令切勿鋪張宣傳台兒莊勝利,以免刺激日方。」

有些人覺得「唔好激嬲共產黨」是笑話,但蔣介石顯然不認為「唔好激嬲日本人」是笑話。

#4570「白崇禧等人的想法是否較法肯豪森恰當?時第二十軍團湯恩伯部正包圍稅郭日軍,展開攻擊,奉命撤圍後,易攻為守,所轄各部調離或歸還建置,兵力驟減,失其主動地位,反遭日軍嚴重打擊,精銳耗盡。可見轉攻為守造成之相當損失;日軍不久也的確捲土重來,發動大規模攻勢。惟當前局勢,國軍確難攻堅,法肯豪森以外的軍委會核心成員,多贊同終止追擊,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亦然。質言之,在中日兩軍戰力差距極大的狀況下,國軍不論積極進攻或採持久消耗,皆難避免相當傷亡,部署兩難。」

其實弱家經常遭遇這種慘況,只是好戰者通常看不到全局,只會指責別人厭戰。

#5001第六章一「蔣仍望藉由他的「函電督勉者數十通」來挽救戰局、固守徐州。711他電留守徐州的孫連仲部高級參謀胡若愚,轉在徐州周圍的于學忠、湯恩伯、盧漢等部,告以黨國存亡在此一舉,切望一致服從孫連仲的指揮,並告知已令主力即刻向東推進增援。」

這需要向東鄉平八郎交版權費嗎﹖

#5048「19日…11時,潰亂的守城部隊從東門和北門殺出,展開總撤退,日軍遂攻占徐州。此時,軍令部尚不知徐州失陷,法肯豪森從香港廣播獲悉徐州陷落,徐永昌聞知,尚謂「足見日人造謠能事」。」

軍部通訊,甚至慢於香港傳媒。

#5147「圖6-1:西歐與華東地理面積比較圖(已調整投影法可能造成的誤差,http://thetruesize.com/)」

原來有這個網頁。

#5249第六章二「戰況漸趨緊繃,前線戰事不再樂觀,各要地不斷失去。蔣中正感到各級指揮不行,隨著隴海線戰事趨緊,他開始越級指揮。」

#5279「徐州失陷後……大多為蔣中正的黃埔軍校學生,如此遂創造蔣越級指揮的契機。」

(蔣﹕)第一戰區截獲敵軍命令,明言其第十四師團主力集中於鉄鑪集,而我參謀平時不讀地圖,臨時妄加猜斷,以為鉄鑪集即是歸德站或民權站,待數日後我自研究,乃發現菏澤西南方有一鉄鑪集之大地名,惟此時敵之主力已南下至儀封附近。參謀如此作戰,焉得而不敗也?痛心盍極!」

#5297「蔣介石的一貫作風,常常不尊重指揮系統,有時甚至直接指揮到師、旅、團等單位。」

#5358「可見蔣的越級指揮,並未使戰局好轉,蔣也沒有怪自己指揮的問題,而是認為「指揮官不得其人」,並反認為他的督戰讓局勢沒有過度惡化:「若我不駐鄭,則大事去矣!」就蘭封附近的戰鬥來看,蔣的指揮確無問題,而由於國軍協同、戰力太差,他的越級指揮督促,難以發揮效果。越級指揮可能造成一些負面的效果,如「作戰被動」,「令打則打,令追方追,無令則一味觀望」,「完全倚賴耳目太遠之高級官命令」。至少在蘭封戰鬥時,這些缺陷看不出是蔣造成的,倒像是國軍長期存在的沉痾。」

#5515第六章三「越級指揮是許多將領詬病蔣中正之處。論者批評蔣不理解戰略上應抓關鍵性大事,且不理解前線情勢難以從地圖說明,又當時通信不發達,戰場情況千變萬化,蔣根據前方報告作指示,命令到前線時,情況已經變遷;就此而論,則蔣越級指揮,是國軍打敗戰之關鍵。姑不論越級指揮對戰事的影響,如學者張瑞德所指出,越級指揮並非蔣個人風格,它普遍出現在國軍各級指揮體系之中。而這個情況,常與上級對下級的瑣細指示一同發生。徐州會戰之後,各級官長的檢討,不斷指出此一問題。第一○二師師長柏輝章指出,各級指揮官多對下級有過甚束縛,碭山之役,部隊之分配,悉由上定,師長毫無活動餘地,致不能因應情況,反坐視國軍遭各個擊破。」

如果用黃仁宇的口吻評論,是中國未能從數字上管理,蔣介石只能改造上層組織,下層積習難改,上下級之間並無信任,故以越級指揮彌補之。

#5541「論者批評蔣中正個人越級指揮,實則軍委會與蔣作為一整體,本身即可能越級指揮,只是軍委會對外命令皆以蔣的名義發布,且蔣此一風格明顯,故越級指揮產生之諸多問題,日後多集矢於蔣個人身上。例如,台兒莊之役時、1938年3月21日,軍委會修正臨城保衛戰之部署,……直接規定到團一級的部署。又如,徐州失陷之後,為防日軍輕快部隊向西挺進至平漢線,5月27日,軍委會下令編組掃蕩隊,其編組細節,不交第一戰區擬訂,而由軍委會直接律定……這樣的規定,及於連的編組,相當詳盡。上述兩電,從署名可判斷是軍令部代蔣所擬的命令……因此,第四師師長石覺日後反省說:「統帥部命令太過詳盡,代替各級指揮官職權,因此狀況一有變化,常難適應戰機。」其所說的是「統帥部」,即軍委會,而非蔣中正個人。」

「除了透過軍令部發出的越級指揮命令,蔣中正也會透過侍從室直接越級指揮……權威高於軍令部以蔣名義發出者,前線部隊較不敢違背,進而可能導致前線推卸責任的情況。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便謂:委員長每好親擬電、親筆信或親自電話細碎指示,往一團一營如何位置等均為詳及,及各司令長官或部隊長既不敢違背,亦樂於奉行,致責任有所諉謝〔卸〕,結果所至,戰事愈不堪問矣」

#5591註840「日軍戰車,因受國軍小砲射擊及步兵破壞,大失效用;飛機除對守城部隊較有威力,野戰中效用亦不甚大;對國軍防害最大者,為日軍砲兵。「關麟徵台兒莊會戰之經驗報告」、「孫連仲魯南戰鬥之經驗教訓報告」,〈徐州抗日會戰史稿(五戰區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號:B5018230601/0026/152.2/2829。」

主要是因為日軍用的是輕戰車,裝甲較弱,縱裝備不足之國軍亦可破之。

#5913「國軍仍有可能發揮其戰術,如台兒莊之役時,日軍孤軍深入,使國軍抓到機會,予以打擊,就是戰術成功的一例,美國將校便稱日軍戰敗原因為「華軍戰術新奇」。」

「軍系雖多,在台兒莊之役時,頗能摒棄恩怨,協同一致,惟仍難免隔閡。第一四○師師長王文彥說:國軍各部隊對於互相策應協同動作之程度,常因部隊籍貫、語言、習俗及歷史等關係,而有差別。此種習氣固應設法消除,俾成全國整個之軍隊。然此次魯南戰役中,上述關係不同之部隊仍不免發生隔膜,甚有情況變化亦不通知,故陷友軍於困難,而圖自利者。」

部隊籍貫、語言、習俗不同影響協同,令人想起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

#6392第七章二「1937年8月21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締結後,蘇聯提供1億法幣的貸款(爾後續有增加),用來購買蘇聯武器,裝備國軍。」

其實是很搞怪的情況,因為蘇聯自己也要靠美國提供武器,卻拿武器去借給中國。

#6697-6719第七章四「各級幕僚以及補給機構,對於每一次會戰所需之糧秣、彈藥之種類數量,事先並未妥善估計,會戰之初,應各部隊長要求,隨便給以數量,及至會戰終了,部隊無力搬運,遂致毀棄。國軍退出徐州,彈藥毀棄,便至百萬以上。前述係各級指揮所附近之狀況,軍、師以下的中間補給機構,能力有限,到了最前線,由於後方聯絡斷絕,或任務迫促,部隊移轉過快,又或運輸工具、伕役缺乏,補給恆感困難,甚而徵發戰地附近之民食,造成與民爭食之現象。」

缺乏「數目字上管理的能力」後果極之嚴重,生產本已不足,因為管理不力,使用上也更浪費,兩者相加令物資更不足用。

即便獲得補給,食物亦可能酸壞,便有士兵手持之麥麵饅頭,非但外皮發霉,饅頭內亦酸臭不堪。如此後勤跟不上的狀況,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云:本軍作戰,關於人馬給養,及彈藥之補充,既無輜重及輸送部隊之組織,又無友軍及兵站之供給,又因時常移動,無固定之後方連絡線,故彈藥僅士兵之攜帶者,經過幾次戰鬥,即感缺乏,無法補充,至於人馬給養,時有終日不得一飽之事,每為就食之際,不能集結使用兵力,而影響作戰上之價值。」

那年代保鮮防腐技術不足,不適合預製食品遠距離補給。惟戰事激烈又難舉火自炊。

「第六十八軍二十七團第六七九營的檢討報告云:給養之運輸,時感困難,往往第一線血戰弟兄,竟日不食者有之,兼日不食者有之,原因兵站無定所,主官及軍需人員,恆不知兵站設在何處,往返索尋,煞費時間,又兼無輸送隊之設置,軍需人員俱跟在前方,領取給養,尚須由戰場上抽調士兵,來去担馱,既費時間,又減少戰鬥力。」

「地」應為「第」。

#6764「國軍便在持久消耗戰中,一方面維持己身戰力,節節抵禦日軍,一方面也不斷耗損自身資源。如此相持愈久,的確消耗了日軍,爭取到國際局勢變化的時間,卻也不斷削弱國軍的抗戰力量。至戰爭末期,國軍經商吃空、走私違紀層出不窮,可說是此情態長期積累的結果。珍珠港事變後,中美同盟,美軍大量與國軍接觸,對國軍有尖銳的批判。這樣的論述,深刻影響當時及戰後西方對國府的評價。」

「的確可以發現諸多問題或人謀不臧之處,但就如本章所展示的,作為最高軍事機關,軍委會將其觸角廣泛延伸至軍事各個層面,予以或強或弱的控制。其軍事動員或後勤工作問題百出,作戰屢戰屢敗,卻仍能維持全軍一定戰力而不分崩離析或全面崩潰;軍委會在戰爭中發揮的價值,即在於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