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ith R. Harris《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The Nurture Assumption :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2nd ed.),洪蘭、蘇奕君譯,台北﹕商周,2019
有點奇怪的是,我先讀了後著。在2008年已讀了作者後一本書《基因或教養》,反而現在才讀前著。現在見到這本書當然也是「有目的閱讀」,但由於先讀後著,對本書的論點不會覺得奇怪。
作者認為「心理學界主張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成長後的人格有影響,並無根據」,只是一直混淆了基因的效應。正如前言,這點很容易被誤解為主張「父母對子女沒影響」或者「怎樣對待子女都沒關係」,而且社會(甚至她的女兒)也不接受這種想法。
(她唯有解嘲說,根據她的說法,她的教養本來就無法影響女兒。當然這是開玩笑,因為本書主旨是「教養並不影響人格形成」,而不是「父母教養不影響子女教養方式」。)
作者指「子女日後所有問題都被歸咎為父母的責任,是近代才開始的習俗」,這點對西方社會或許正確,但對於東方(尤其是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東亞)社會,顯然是一直如是。儒家講求「日新」、「勤能補拙」,不接受「自力不能影響結果」的被動想法,而且一直強調父母教養的重要(所以「沒家教」才可用來罵人)。
不過作者對人格形成環境因素的看法,又從另一方面呼應了中國傳統。她認為小孩是從朋輩同儕間學習、並形成自我觀感,於是學校和社區對人格形成才是關鍵。雖然我不太清楚這樣如何直接影響人格形成,但這點恰好跟「孟母三遷」的故事相呼應,也解釋了父母拼命讓子女考進傳統名校背後「不知其所以然」的原因。
看完兩本書,其實也不太明白人格形成的具體成因。當然可能有些看倌會歸咎於譯者的緣故,因為其譯筆歷來爭議甚多,而且前後二著均出自同一譯者,故無法比較。譯者序言自稱「力求完美」固然有點諷刺(連「美國醫學會」、「馬雅」和「公學」都譯錯了),但有沒有大規模影響文意以致影響理解﹖那就要留待有閱讀英文原版的看倌指教了。
不過無論如何,我想作者有一點肯定是正確的﹕
#6679 「大自然讓我們去做她要我們做的事,因為做這件事很有趣。假如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的話,你認為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得太過頭了。」
發達社會生育率越來越低,除了大家經常討論的種種經濟和環境因素外,「為人父母越來越沒樂趣」會否也是原因之一﹖
像舊時中國父母權力大責任小,甚至殺死子女也可以(大清律例中子女不聽教令、父母「非理毆殺」者,也只是「杖一百」﹔如果官府認為不是「非理」甚至直接判無罪),固然不能接受。
可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樣失諸中庸。雖然父母的確有責任照顧好、教導好子女,可是認為父母要為子女的「任何問題」負無限責任,其實跟舊社會認為「父母可以控制子女一切」的邏輯,有何分別﹖都是遠離了父母能力的現實。(只是父母的「控制一切」由權利變成責任而已)
近日小朋友在玩具店碰倒昂貴擺設的事件,網民爭議就反映出這種兩極化傾向。要不是認為「他只是孩子呀」而父母毫無責任般,就是認為孩子出了任何意外(這次的小朋友甚至不是亂跑或者故意推撞,只是不小心碰到),都是父母教導不善。一味講樂趣而放縱孩子固然沒有好結果,但社會對父母責任無限上綱、動輒得咎,會否也是令「為人父母沒樂趣」所以生育率越來越低的原因﹖
社會像鐘擺般左右搖擺,就總是沒法取中庸之道。如何令為人父母多點樂趣,但又不變成放縱子女的「無責任父母」,恐怕才是關鍵。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0gmrtD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33 推薦序「書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與其他同年齡孩子遊戲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係。因此很多天才都很寂寞」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73 譯者序「一個低層社會黑人的家庭搬到中產階級白人社區去住時,這家的孩子自然就變得跟中產階級的孩子一樣,溫文有禮,因為學校中每一個人都這樣時,孩子就有附和群眾的壓力,他自己就有動機想要變得跟其他的同學一樣。同樣地,白人的家庭搬到貧民窟黑人社區去時,孩子立刻也滿嘴髒話了,因為不是這樣,打不進同儕的團體,別人會排斥你,因為你跟他們不一樣。」
這樣不是暗含種族歧視﹖難道一個中產家庭搬去white trash社區就不會有同樣的問題﹖粗鄙因為那是貧民窟,不是因為裡面的人膚色白或黑呀。甚麼種族的小孩搬去任何一個種族的貧民窟,都同樣容易變得粗鄙,有必要強調那是「黑人」的貧民窟﹖
香港就連進地盤工作的工程師,也會被提醒要用點粗口,要不然那些工友會當你是外人不聽你講。
#76 「如今仔細校對,力求完美,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的教育界帶來一些新氣象。」
由洪蘭說這番話未免有點諷刺,看看在下挑的骨頭就知道離完美甚遠。
#152 二版前言「為人父母者仍然是依照他們的文化規範,以憂心忡忡、勞力密集的方式來教養孩子,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我善意的忠告,或是因此而鬆一口氣,就連我自己的兩個女兒也是以那樣的方式養育她們的孩子。不過,我怎麼能期待影響我的兩個女兒呢?」
正如東方盛行儒家思想一樣,因為我們不願接受自己無能為力。
#224 一版前言「《美國醫生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應為美國醫學會,沒人譯成「美國醫生學會」的。
#236 「不能去使用大學圖書館的確很不方便,不過可以克服。公立圖書館也很有用,因為透過它我可以借到大學圖書館的書。我特別謝謝紐澤西州密德鎮圖書館的瑪莉‧波克(Mary Balk)小姐及紅河岸(Red Bank)圖書館的珍‧艾琴勞(Jane Eigenrauch)小姐幫我做館際合作的借書。」
公共圖書館員真的值得多謝,因為館際互借手續很麻煩的。
「我也感謝佛蘿倫絲‧麥茲爾格(Florence Metzger),她使我的家窗明几淨,還附贈她的歡愉與仁慈給我。」
特別要感謝家務助理,因為作者是長期病患。
#305 第一章「父母認為成不了大器的孩子,最後果然成不了大器。」
這是教育心理學的慣常說法。
#312 「教養的假設並不是邏輯上的公理,它甚至也不是大家所公認的真理。它是我們的文化產物——一個我們文化所珍視崇拜的神話。」
但應該也是絕大部分文化的共同信念,沒哪個大文明會說家教不重要。
#359 「凱洛格夫婦(Winthrop and Luella Kellogg)報告了他們豢養靈長類的實驗」
我想這個姓直接像商品名般譯成「家樂」就好。
#400「在大多數的社會中,假如兒童的行為跟大人一樣的話,那麼這個小孩會被認為是目無尊長、沒有禮貌的。」
或者,老積。這是方某幼兒園老師的評語。
#473 第二章「教養的假設純粹是學術界的產品。雖然它瀰漫在我們的文化當中,但它並不是民間故事;事實上(你在第五章將會看到),民間本來是不相信它的。」
在華人社會則不然,我們一向認為父母教養很重要。
#555 「我們開始收集資料來「驗證」(test;翻成白話文即為「證明」)」
嚴格而言實驗也無法「證明」甚麼,而只能推翻不對的假設。
#559 「假如我們每個變項採取五種不同的測量指標,那麼我們可以得到二十五種不同的配對方式,得出二十五種相關係數。這樣的話,即使是「只憑機率」(just by chance alone),我們也會得出一、兩個統計上有顯著的相關。假如連一個顯著的相關都沒有時怎麼辦呢?不要怕,所有的辛苦還是沒有泡湯。我們可以把資料分成兩半,然後再從中尋找。就像我們在綠花椰菜的研究中做的一樣,把男性和女性分開看,便立刻增加相關的機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二十五一下子跳到百分之五十了。」
所以好研究不應有太多指標。
開太多指標就像開太多藥的醫生一樣,就是因為沒信心找到一兩種藥可以達到效果,所以才大包圍。
而「把男性和女性分開看,便立刻增加相關的機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二十五一下子跳到百分之五十了」應該不是這樣計的吧﹖
#676 註35「在研究上,相關是否達到顯著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你只要找星號(*)就好了,統計的軟體自動會把所有顯著者用星號標示出來,這個技術稱為「心理星象學」(Psychoastronomy):專找星星即可。」
笑了。
#599 「雖然這個方法在研究智商上有點道理,但是在研究人格上,這個方法就一點道理都沒有了。我們可以很合理地假設聰明的父母可以增加小孩子的智商,但是我們不可以假設專制跋扈的父母也會使小孩專制跋扈;或許有這樣的父母,反而使孩子畏縮、膽小、被動。」
但認為人格不可遺傳也不見得合理。
#619 「事實上,孩子和父母在性格上的相關係數通常低於 0.50。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關,已低到彼此基因的共同性就足以解釋所有的相關。」
其實這一點(父母子女間的相似是因為基因)才最重要。
#629 「假如馬克和他媽媽參加社會化研究的話,研究者會得到一個印象,認為馬克的媽媽太過保護。假如奧黛莉和她媽媽去參加社會化研究的話,研究者會認為她的媽媽管教很嚴。每一個研究者都只看到她跟一個小孩在一起」
不識廬山真面目。子曰由也兼人故退之。
#957 第三章註53「2008 年,研究者發現了同卵雙生子之間有著微小的基因差異(Bruder et al., 2008),而這些差異對於人格特質的不同是否有影響,仍待觀察。」
我原本以為這是指表觀遺傳學上的改變而非基因改變,但看論文原來真的是。
#768 「一定有基因以外的東西影響著受試者的人格。假如是家庭因素的話,它的作用方式跟我們所預期的正好相反。它是使兄弟姐妹們更不相似,而不是使他們更相似。」
這正如生物的輻射演化呀。為減少競爭,在同一地區的生物往往會向不同方向演化,佔據不同生境,例如各自吃不同的食物,那就不用互搶。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也許亦如此,各自找適合自己的位置,免得跟另一個一樣毫無特色也吸引不到父母注意。
(雖然在後一本書中,作者指生態位原則並不適用於人格差異。)
#859 「在他的書中,他說三分之二的母親承認她們確實會偏心、比較偏愛某一個小孩,但是他沒有提到的是,大多數的媽媽偏愛的是老么。」
廣東人有謂﹕孻仔拉心肝嘛。
「小孩們是受寵愛的,但是當下面的弟妹來到時,他們就只好讓賢。」
因為那個更小,更需要照顧。
#913 原本的「幾些」應為「一些」,電子書檔後來更新了。
#1111 第四章「一百多年前,威廉.詹姆士就描述了在正常的青年和成人身上的「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ies)」
其實只不過是「見人講人話」罷了。
#1337 「孩子也不告訴父母他們在學校被人欺負的情形。我在唸小學的時候,有四年之久,同學不跟我說話、排斥我,但是我父母一點都不知道。」
那麼我就不正常了。
「有錢人的孩子跟貧窮人的孩子一樣,都不願意人家知道他的家庭狀況,因為他不希望自己跟別人不同。」
牙刷仔小夫算不算特例﹖
#1585 第五章「其二是丹西克所稱的那個「意識形態的教條」(ideological dogma),亦即成人的生活決定於童年的經驗。所以相信這個教條的人,就相信與父母有關的童年經驗可以決定這個孩子的後半生。」
前者沒錯,後者也不全錯,但前者不直接導致後者。
「現代的家庭是一個私人的、核心的,而且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內生活。」
不是父母中心﹖
#1587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兄弟姐妹比較私密不為人知的一面,現代的家庭成員很少而房子很大,每個小孩都有他自己的房間,隱私權(privacy)變成了現代人最基本、最不可為他人侵犯,而且是受憲法保護的人權了。但是隱私權實在是近代才有的觀念,「私人生活」和「公開生活」是最近才劃分的」
也是歐美地區或者中產以上才成立,對很多歐美以外的基層家庭仍然不是這回事。(哪來有房間﹖所以吳敏倫才對那些禁止讓小朋友見到性交的法律嗤之以鼻,因為很多貧窮地區的家庭根本整家人睡在一起,怎可能避開。)
#1602 「所以嬰兒都是揹在背上直到他們會走路為止。」
故子曰「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當然現在小朋友比以往早了懂得走路。
「有些研究瓜地馬拉馬亞(Maya)社區的人撫養孩子方式的研究者,告訴馬亞當地的母親說,美國的嬰兒是被帶到另外一個房間自己單獨睡的,馬亞的母親聽完之後個個驚駭極了。」
「馬雅」不是人所共知的譯名嗎﹖
#1626 「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獨立,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在感情上與我們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現代父母的矛盾。
#1635 「當男人開始外出工作以後,婦女在照料家庭的角色上益形重要,養兒育女的重擔落到她們的肩上,成了她們的責任。」
那個年代男人在家裡也未必會照顧吧﹖
#1661 「有一個很合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那就是把他們當做成人來看待,用這種態度來替他們洗澡、穿衣」
古來中外皆如此吧﹖
#1715 「但是別相信這個鬼話,分娩絕對不是像這個樣子的。第一,對所有社會的女人來說,分娩是很痛、很困難的。」
除非是很早期,大腦未大幅增長的猿人。
#1814 「我一直不能忘懷當時我聽了這位年紀不比我大的老師所說的話,而沒有聽從我自己的良心,回去抱我的小孩,把她哄到不哭、陪她直到她覺得我可以離開為止。我聽從了老師的話,因為她是專家,她使我覺得她懂得比我多,她才是真正知道什麼對我的孩子最好。」
的確她經手的小孩比較多,至少經驗比較豐富。
#2012 第六章「有些人很會猜別人會怎麼做、怎麼想,但即使是沒有經驗的人也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
這可不包括在下。
#2090 「關禁閉是最嚴厲的懲罰之一」
所以中國古代流刑僅次於死刑。
「因為「社會本能」(social instinct)本來就不擴及一個物種中的所有個體。」
故墨子無法成功,因為兼愛有其限度。
#2120 「但是自私的基因並不表示有機體是自私的,一個自私的基因可以包含完全利他行為的藍圖,假如利他行為是這個基因可以繼續演化下去的必要條件。」
所以自私基因的利他行為通常局限於熟人(這在原始社會通常就是親人),如果要把利他推及到陌生人,只能靠教育。
#2130 「人能直立行走也是突然發生的」
也不是那麼突然,露西並非完全直立的。
#2157 「在我們跟猿類分家以後的六百萬年裡,我們過的是「吃了這一餐,不知下一餐在哪裡」的狩獵採集生活。狩獵採集社會應該是很和平的,因為遊牧民族沒有領域可以爭,所以就沒有打的動機。」
狩獵採集其實不是遊牧,因為遊牧要養牧畜,狩獵採集是捉野生的。但兩者其實都有勢力範圍可爭,不過狩獵採集社會可養活的人口密度較低,競爭應該沒遊牧社會或農業社會強。
#2172 「珍.古德就觀察到,當黑猩猩分裂成兩個團體時,一隻名叫葛來亞(Goliath)的雄黑猩猩就做了錯誤的選擇而賠上了性命。」
站錯邊原始版。
#2188 「新幾內亞的某個部落就有世界上最多的「麻瘋病例」,另一部落則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聾啞人,或是「男性陰陽人」,或是「過早老化」、「成熟過晚」等等毛病」
可能是河川地形太強,把團體分得太細了。
#2201 「沒有毛髮其實沒有什麼好處,它唯一的用處是區分出「我們」和「他們」
也不必然,過往學者提出了不少猜測,例如由雨林生活改為於草原奔跑方便散熱,或者水生假說(這似乎比較牽強)。只是要驗檢誰對誰錯就非常困難。
#2222 「假如耶利哥城、艾城、瑪基大城、立拿城、拉吉城、和伊磯倫城的人能夠聯合起來對抗約書亞的話,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不過這些城為什麼都有城牆是有道理的,這些城裡的市民需要城牆的保護,因為他們不信任鄰城的人。」
就是合作很難,所以被逐個擊破。
#2253 「不論年頭的好壞,多樣化擴大家族的技術和知識範圍,這對整個家族的生存是很重要的。」
正如李佩材家族的後人,由金融(李國寶)、醫學(李國章)到法律界(李國能、李志喜),建制到泛民都有。蔡子強曾謂,他們家族是有意栽培成員走不同專業。(沒提及政見方面,不過有可能也希望多方落注吧﹖無論哪一行、哪個派系跑出,都能保證他們有成員在其中。)
#2521 第七章「(分開兩組小孩出現嚴重衝突後)研究者想出了一個很聰明的法子,他們告訴兩隊的隊員說,營區的給水系統出了問題,他們懷疑有外人來破壞」
所以電影總要有外星人或者怪獸才能令人類團結。
#2542 「在自己的團體中確實存在著權力鬥爭和濫權的現象,但是一旦遠方地平線的敵人出現時,這些都會掃到地氈下去掩蓋著。」
所以政府和政客最愛煽動民族情緒。
#2593 「類別使得組與組的差異變得更大,而組內的差異縮得更小。這種使組內同志彼此言行愈來愈像的現象稱為「同化」(assimilation)。人類的團體都會要求某種程度的「從眾性」(conformity)」
圍爐正是如此。
「孩子的團體會有各種方法來強迫成員們遵行某些不成文的規定。那些不能或不願遵行,或是有自己想法的人是會被除名、趕出這個團體,或被取笑、捉弄的。日本有句俗語說:「伸出來的釘子會被敲平下去。」」
所以「槍打出頭鳥」。
#2635 「假如羅蜜歐(Romeo)和茱莉葉(Juliet)沒有自殺而且有了子女的話,那麼蒙太奇家族(the Montagues)和卡卜勒家族(the Capulets)就可能會在孩子受洗的那天一起出現、和平共存。當然,他們也可能不會。」
不會,因為「和親」並不包括私奔。「和親」是由雙方家長決定的,是有了和解的意願才會發生。
#2666 「人不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結婚不是因為法律的關係,而是因為他們不想要。在以色列的集體農場(kibbutz)長大的人,不跟同一農場的人結婚,因為在那裡,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樣。」
這說法常見,但解釋不到為何法律要禁止。
如果人們自己不想做的話,根本就不需要法律禁止。正如法律沒禁止吃屎。
要禁止就即是有人想做,但其他人(至少,統治集團)不想你這樣做。
#2891 註289「為什麼不是有雀斑的人和沒有雀斑的人、名字長的人和名字短的人呢?理論上說來,我們能夠歸類他人與自己的方法無窮無盡。平克(1994, pp. 416-417)從「相似性」來討論這個問題,做出結論說我們對相似性的感受一定是天生的。對於社會類別來說也是這樣,我們本來就會依某些方式歸類他人,特別是依年齡及性別。」
我想原因更簡單﹕因為年齡和性別會影響繁殖,雀斑和名字長度不會。所以以年齡和性別分類,比雀斑和名字長度更重要,亦更「顯著」。
#2718 「即使是猴子和猿類也夠聰明,懂得利用共同的敵人來削減組內的緊張。迪華爾曾經看到「野狒狒」(wild baboon)以發動對另一組狒狒攻擊的方式,來解決內部的紛爭。」
所以人類不可能沒戰爭。
#2929 第八章「我的小腿前面永遠貼著膠布。牛仔褲對我來說比較合適,只是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開始做女生穿的牛仔褲。」
我多傷就純粹因為手腳笨拙。
#2944 「珍.古德描述過一隻成年的黑猩猩守在牠受傷快死去的母親身邊達五天之久,替牠趕蒼蠅,直到牠傷重死去為止。」
孝之始也。
#3005 「小時候有母親在身邊的猴子,長大後沒有同伴可玩時,也會有行為上的異常。哈洛報告說,這樣的猴子不會跟別的猴子玩,牠們行為的異常程度只比完全隔離長大的猴子好一點。」
這是我﹖
(因為小時候家附近也沒小孩可一起玩,只有回到幼兒園才會見到其他小孩,所以被老師評為很「老積」不像小朋友。)
#3051 「另一個不幸的族群就是因疾病而使他們從小就與人群隔離的孩子,他們長大以後也很容易會有心理毛病的徵兆出現。」
這很難排除是因為疾病本身的影響。
#3076 「如果一個嬰兒拿起一個球,另一個嬰兒也會拿起一個球。假如那裡只有一個球的話,第二個嬰兒會想從第一個嬰兒的手上拿走他的球。」
模仿為劫掠之始﹖
#3190 「我是 X 組的人
我不是 Y 組的人
從這個簡單的前提開始,我們的演化歷史就使我們傾向於喜歡 X 而不喜歡 Y。」
也許是要很不敏感的人才避得開。
#3204 「團體意識和私人關係有時會相衝突。例如在戰爭的時候,人們必須要選擇留在所愛的人身邊或是離開所愛的人去捍衛他的團體。每一個人在解決這個兩難問題上的選擇是不同的。」
所謂忠孝不能全。
#3233 「取笑是團體的最佳武器,它使全世界不附和的人循規蹈矩。那些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或不願、不能改的人,則被趕出團體。那就是我小學四年級以後四年的命運。」
也是我的命運。
#3370 「年輕的公黑猩猩會強烈地被大一點的公黑猩猩所吸引,即使大黑猩猩把牠們推開、拳打腳踢,牠們還是要跟著大的。這個情況在小男生身上也是一樣。小男孩喜歡跟著大孩子後面跑」
這不像我,反而像我遇到的鄰居,就算我們都被大頑童欺負,他們還是寧願跟著頑童走。某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技安(胖虎)不會沒朋友。
「好朋友在團體中的地位通常差不多,所以地位高的人通常交的朋友比他年紀大,而地位低的人比較會有更小的朋友。」
這也很容易在我的朋友中找到例子。
#3798 第九章「義大利字 fiscale 是太嚴厲的意思」
還以為跟「法西斯」(Fascism)有關係,但看來不像。
#3827 「一個從香港移民到加州的中國父親感嘆他的女兒失去了中國人的認同」
「華人」吧﹗後面說的是交友和婚嫁,不是國家或政治問題。
#3926 「他們對拍獄卒馬屁或打小報告的人是十分看不起的。」
我被針對的原因之一就是會告發他們違規。
#3941 「最常帶的是玩具動物、火柴盒大小的汽車、糖果和口香糖。」
譯者似乎不知道「火柴盒」(Matchbox)本身是個牌子,所以相信原文應該是指「火柴盒」牌的玩具車,多於描述車的大小。
#3984 「葛林說:「公立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或是學到任何東西,它主要是培養人格和情操,對社會有正確的觀念,交到正確的朋友。」以及學得正確的口音。」
英國的Public School是公學,那是昂貴的貴族學校,不是公立學校啦。
#4393 第十章「在人體的四十六條染色體中,四十五條是沒有性別差異的,男孩、女孩都有,只有第四十六條叫做 Y 染色體(因為它的形狀像個 Y),只有男孩才有」
其實生物學上不會這樣說,因為女孩也有四十六條染色體(但那也是X),我們一般會說二十二對是常染色體,最後一對是性染色體。
而且Y染色體叫Y也不是因為像Y,正如X染色體並不因為像X也不特別像X。染色體在分裂時需要複製,複製後未被拆開前,所有染色體看來都像X字。Y染色體跟X的分別在於比較短,所以複製後如果較短的那兩隻「腳」黏在一起,顯微鏡下看來或者會像Y。
#4450 「在大多數的社會中,男人和女人的差異遠大於在我們社會中的差異,而這個差異的形式在全世界都一樣。男人居於領導和權力的地位,女人照管別人的需求。」
應該說,就算在母系社會(女性有領導地位),也不是女人去打仗,性別的社會差異仍然存在。即是說,男女的社會差異,不純粹是甚麼「父權社會」的建構。
#4468 「因為孩子沒有「男性」的類別,所以他們把自己放在「男孩」的類別裡,他們以其他男孩的行為來塑造自己的行為,而不是以男人的行為為模仿的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男孩子看到他自己的父親換尿片不覺得怎麼樣,但是假如要他做這件事的話他就認為自己完了。」
其實也會模仿大人,只是效果沒同輩那麼強。
#4503 「有娘娘腔的男孩處境特別困難,因為其他的男孩子會嘲笑他、捉弄他。一旦他們升到一年級,女孩也不跟他們玩了,通常他們是孤獨長大沒有朋友的。」
我就是這樣。
#4597 「當男孩子不在旁邊時,女孩子的行為就不女性化了。這是一些研究者在觀察十二歲的女孩打躲避球時發現的。」
女校亦然。
#4898 第十一章「老師的權力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她可以把學生放在大家注意力的焦點上;她可以使一個學生成為大眾的笑柄,或大家羨慕的對象。」
這倒沒想過。
#4910 「現在你可以了解為什麼能力分組會有它的效應存在了。當老師把全班學生分成閱讀能力好的跟閱讀能力普通的兩組時,好的就會變得愈好,而壞的就會愈壞了。」
Big fish small pond effect 的另一解讀﹖
#4960 「我認為這種同舟共濟的精神是為什麼亞洲的孩子在很多學科上勝過美國孩子的主要原因。當班上沒有反學校、反學術的心態,當每一個孩子的潛都能發揮出來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大展鴻才了。」
那麼日本當個人主義取代集體主義後就開始學級崩壞﹖
#4981 「美國的孩子在小班教學中學得比較好,這很可能是老師比較容易把小班變成一個團結的團體,小朋友也比較不容易分裂成相互對立的團體。」
新鮮的想法,也解釋到歐洲國家顯示「進一步小班」沒用的研究。因為團體只要縮到那個程度就夠小,再縮小也不會有「更團結」的效果。
#5084 「他在新學校的前一兩個月不會這麼有壓力、這麼辛苦,但是他的英文會學得一樣快嗎?」
但另一方面看,上學就只為了英語流利嗎﹖
「團體社會化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雙語輔助計畫會失敗。它會失敗的原因是它製造出另一組與原來的學生團體不同的學生,這組學生的常模包括不說英語或說得比較不好。」
正如中國人去到外國喜歡聚居以便不用講外語的習慣。
#5106 「學校中雙語輔助教學計畫使得小孩得以與他說同樣語言的人一起上大部分的課。」
教訓是不能讓他們一起上大部分的課,只能是少部分。
#5145 「假如他家的電視是從清晨一直開到深夜的話,這個孩子對閱讀的觀念就會跟家中有許多書和雜誌的孩子不一樣了。」
但我家是兼具兩者,而我同樣喜愛閱讀。
#5542 第十二章「同儕壓力不是逼你去附和大家,而是一種欲望,希望去得到一個跟團體認同有關的經驗;青少年很少需要被逼去附和團體的常態行為。他們在童年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看來阿斯伯格也有好處。
#5576 「媒體把抽菸塑造成反抗和冒險,好像是在說「我不在乎」,這使得抽菸對青少年更具吸引力。我看不出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除非電影和電視公司都願意停拍電影明星抽香菸的場景(不管他們演的是好人還是壞人)。」
所以香港就限制了。
「大幅提高香菸的價格可能會有一點效,至少這會減少嘗試的人數,上癮的人數也會相對減少。」
毒品也很貴。當然吸毒的人少於吸煙,但顯然減少也有限。
#5635 「童年期和青春期是行為養成的時候,而伴隨這些行為而來的內在思想與情感則會跟隨這個人一生。大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到了成年以後,有些人想去改變他們說話的方式或舉止行為,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氣,因為改變是非常困難的。這些大部分潛意識、不自覺的行為,就是本書所要談的;」
這令我想起徒弟。就算在青春期,要改變自己也不易。他是少有的一個。
#5691 註615「顯然對於媒體的影響我錯了。在我寫下那些文字後,媒體暴力持續增加,然而犯罪事件卻減少了。」
善莫大焉。很明顯大家一向都是把整個社會的責任推卸到某些事情上。
#5798 第十三章「在卡爾出生之前,麥克厄尼太太從早到晚整天看小說。她的腦海中充滿了犯罪的細節。」
咁都關事﹖胎教也沒那麼離譜。
#5811 「啊哈!書面的證據,所有會胖的食物都是爸爸叫你吃的」
懷疑譯錯,可能是直譯。但這裡文意顯然是指「證據確鑿」。
#5823 「胖和瘦的遺傳性,比人格特質來得高,大約是七十。但是重點是基因以外的體重差異,不應該怪罪到家庭環境的因素上。目前沒有任何的證據可以說明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有長期的效應,但卻有很好的證據顯示說兩者之間沒有這樣的效應關係。」
好像忽略了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研究﹖
#5878 「道德就像其他習得的社會行為一樣,是跟習得時的情境有密切關係的。」
所以像行為經濟學,在不同的情境就會不同。
#5902 「職業性罪犯通常都有我前面列出來的那些人格特質:攻擊性、不害怕、沒有同理心、尋求刺激,這種人在每個社會裡都有。」
「職業罪犯」,無端加個「性」字會與「性罪犯」混淆。或者叫「慣犯」更貼切,因為這些人不一定是以犯罪謀生。
#5911 「是不是有人生下來就是壞人,性本惡呢?比較委婉的說法是,有些人生來就有些個性使他不適任大多數的公義工作。」
也不一定,有研究說不少各界領導都有反社會傾向。反社會傾向可以是壞事,因為可以破壞規矩﹔但也可以做好事,例如打破常規開創新局面。一個反社會傾向的人更有能力打破其他一般人的慣性,只視乎他用來做甚麼事。
「演化有時所選擇的一些特質,當發展得過頭時,就變成損失(liability)而不是資產(assets)了」
這裡似乎應該譯成「負擔」或「負債」。
「職業性的罪犯不像是成功的狩獵人,他們的智力通常是在平均值之下。我認為這是有希望的象徵:這表示理智可以蓋過衝動的脾氣。」
又或者,找到法律漏洞來玩,做不犯法的狩獵。
#5925 「不跟生父和生母一起住的青少年輟學的機率比較高,而且遊手好閒、既不做事也不上學,女孩則比較容易在中學時就懷孕。」
也可能父母本身就這樣,所以把心理問題遺傳給子女,是否一起住也一樣。
「那些沒有父親而過得比較好的孩子是父親死亡了的。麥克拉娜漢說:「與寡母一起長大的孩子,比其他單親類型的孩子好得多。」事實上,在有些研究中,他們跟父母雙全的孩子一樣好。」
難怪香港女人愛稱丈夫為「死佬」。(笑)
#6097 「使他們自己的研究清楚地顯示出,除了基因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解釋,但仍然要去貶低基因的重要性,這點很令人不解。」
行頭之別,山頭主義。
#6199 「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比較會去做冒險的事,而這個人也比較會有不好的人際關係——不只是跟他父母,跟所有人都是如此。」
想起紐西蘭那個犯罪節目,有個殺人犯就是這樣。
#6225 「小孩會把外面世界的行為帶回家來,但是他們不會把家裡的行為帶到外面去」
我會,結果撞板。
#6490 第十四章「身為鋼琴老師的養母確實教了,但是沒有堅持孩子學下去」
也可以是堅持了反而令強子厭惡呢。
#6525 「我曾經談到為什麼在功能上家庭通常不是一個團體。我曾說過,在今天北美、歐洲的家庭中,「家庭」並不是一個顯著的社會類別,因為除了它之外,並沒有其他競爭的團體會帶出家庭的團體意識」
因為「家庭」本身沒敵人,所以「講家庭價值」的人才要找一個(如同性戀)﹖
「以中國而言,在民國以前,個人犯的罪就是全家所犯的罪,家中的兄弟姐妹及子女都被牽連(所謂株連九族)」
只是謀反之類的大罪才有株連,但犯其他罪也會令家人同被責備。
#6535 「童年時期在家中所做的事業、政治或宗教的選擇,是會影響一生的。這些可能會被帶到同儕團體去,但是不會被同儕所改變,因為小孩子是不會去注意或在意這些的。」
所以我應該令學生不在意成績嗎﹖
#6571 「孩子在聰明孩子多的班上學到的東西會比較多,在犯罪率低的社區中也比較不會惹事生非;但是一個智力在中等以下的孩子如果所讀學校的同學都是中上智力程度的話,比較會被同儕排斥。一個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處在一個大家都很有錢的地方會覺得不自在。」
直資學校的問題。
#6588 「我小的時候常搬家,也有過四年被拒絕的經歷,無疑地,假如這些事情沒有發生,我一定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我可能會成為一個比較會交際但也比較膚淺的人,不過絕對不會是一個作家,因為要成為一個作家的先決條件,是要願意花很多時間獨處。」
我也搬了三次。
#6603 「在密伍中學,科學是交朋友的一個好方法,有野心一點都不羞恥,這所學校許多學生是移民之子。他們把父母對教育重要性的觀念帶到同儕團體來,而且這些觀念都被保留住了,或許是因為大多數的同儕父母都有這個觀念。密伍中學的學生沒有分裂成兩個對立的團體——喜歡上學或討厭上學。像這樣的學校應該仔細地加以研究,看看為什麼它會成功。我無法給你答案。」
這種成功無法廣泛複製,因為附近的好學生都會給它囊括了。
其他學校收到較多不著重學習的學生,互動的生態就會回到慣常那種。
#6626 「一份對大學女生的研究指出,那些自尊高的女生常低估了懷孕的可能性;這些女生並不想懷孕,但是她們的自尊使她們相信「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頭上」。」
「冇咁好彩既」。
人本來就有自視過高的傾向,自尊太高的人只會更嚴重。所以有種說法,悲觀的人反而是估計比較務實的人。
#6655-6665 「嬰兒有著驚人的適應能力。大部分的美國嬰兒都可以適應得很好,能夠自己一個人睡;但是有些則不行。所以當你告訴為人父母者,嬰兒可以跟他們一起睡的時候,有些父母會大大地鬆一口氣。」
但會令另一些認為自己失敗。
#6679 「大自然讓我們去做她要我們做的事,因為做這件事很有趣。假如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的話,你認為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得太過頭了。」
所以現在生育率越來越低了。
#6711 「非洲的一個小男孩為了從黑猩猩的嘴裡把他的弟弟搶回來,自己卻受了重傷,差一點為了救他的弟弟而送掉自己的命。他的母親叫他負責看管弟弟,這是任何一個美國母親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但這個孩子很嚴肅地接下這個責任。在傳統的社會裡,兄弟姐妹不是敵人,他們是盟友。」
但兄弟鬩牆亦自古有之。
「不知為什麼,專家總有辦法把養育孩子的快樂和自主性拿走,把它變成一件苦差事。」
其實祖父母也可以。
#6884 第十五章「或許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現象:把事情推到極限,甚至超過了它邏輯的上限。」
自古皆然。
#6896 「下面是一些研究者應該要追問的問題:……形成一個團體需要多少時間?」
觀乎前面提及的實驗,應該很快。
#6904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主張身為父母的方法——根據他的能力來判定他的需求。」
雖然這裡的確是「按需分配」的意思,但有必要去引馬克思﹖
#6930 「我把社會化看成玻璃的漏沙計時器。開始時是一堆各不相似的人,在他們擠過中間的漏斗時,被團體的壓力變得很相似。到成年後,壓力減少了,他們又逐漸變回他們自己。人活得愈老,行為愈奇怪,因為他們不再去掩飾自己的不同點。」
即是那些廢老、老海鮮、怪叔叔﹖
#6942 「這個嬰兒在十二個月大的時候,就懂得說「奶奶」(Nai nai!),向她的父母要牛奶喝(這是個中國女嬰)。」
「華人女嬰」吧,誰知道她是否中國人。
而用「奶奶」(nai nai)指牛奶顯然是廣東話,普通話的「奶奶」是另一意思。
#7090 附錄一「(譯註:meta-analysis,收集多個同樣主題的研究,利用統計方法加以客觀的整理分析量化,將多個研究結果重新整合做系統化的分析,使其意義化)」
「使其有意義」吧。
#7203 「醫學研究者所謂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這個黃金標準是大型(至少一千個病人)、隨機取樣、雙盲法、研究者與藥廠或利益團體沒有任何的掛鉤。但是這種研究在我的研究領域中是很少見的!」
這很自然,因為醫藥比較受重視,較能取得資源做大型和複雜的研究。
#7586 附錄二「究竟是因為自信的女人比較美麗,還是因為美麗而產生自信?」
很難相信是前者。
#7599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在某些國家中,男孩和女孩的口音聽起來會略有不同?」
例如日本﹖
#7720 參考書目。很難理解為何這裡會全部變成截圖﹖像內文般讓人可以選取搜索有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