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6月 04, 2022

傳統倫理的盲點


Max H. Bazerman、Ann E. Tenbrunsel《盲點》(Blind Spots : Why We Fail to Do What’s Righ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葉妍伶譯,台北﹕先覺,2021

甚麼盲點﹖這不是平日視覺測驗揭示的那些盲點。
本書是講心理學,但不是講一般心理盲點,而是倫理相關的盲點。

自從企業弊案頻生後,各大學商學院回應公眾批評,紛紛加入倫理道德課程,企業也花資源設置合規系統。可是弊案卻繼續發生,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讓學生學過種種道德困境、企業又設置了操守守則和合規系統,仍然會出事﹖

作者是商學院教授,負責倫理課程。他們認為問題不純粹因為「他們貪心」,而在於所有人心理都有盲點。這些盲點令我們看不到潛在的道德衝突,而且忽視自身的道德缺失,明明有做缺德的事,卻仍然認為自己道德水平較其他人高尚。這並不是商界人士專利,而是人類共有。這些心理盲點本來是我們演化背景形成,讓我們保持心理健康,卻對社會造成諸多問題。

本書的內容,其實比推薦序所指的更寬廣。解決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重複中華傳統的「君子唯義」口號(這只會延續虛偽),而在於真正了解自己的弱點、組織的潛規則文化。讓敢於發現和針對問題的人(而非讓靠缺德賺到盈利的人)得到獎勵,領導以身作則並透過組織中的關鍵人物傳播合符道德的價值觀。如果管理層不急於求成,員工能從容策劃、不用只追趕指標,也可以減少道德問題。我們甚至可以借用大眾心理盲點,來推廣更合道德、對環境更有利的政策。

當然,這些聽起來還是有點「虛」。因為要企業合符道德,員工就要從容處事。員工要從容就要管理層自制,不下過分的時間和盈利指標。管理層之能從容,也要董事局或股民願意支持、不急功近利才成。如果我們膚淺得只看企業盈利或者機構的某些KPI,自然會對管理層造成壓力,管理層又會對員工施壓,員工為求自保就會便宜行事,損眾利己的弊案自然不能避免。

(同樣的道理,政治上一樣成立。正如《扭曲的正義》指出,選民喜歡看大騷,政客自然會投其所好,警方高層自然也就樂此不疲製造各種「專案」和「指標」交貨,讓基層員警不務正業。最終受害的仍是包括員警在內的大眾。)

問題是,我們大眾能否擺脫膚淺﹖這已經不只是「商學院」範圍的問題了。

正如學校。家長想小孩「贏在起跑線」、官方也愛「本埠成績世界第一」的新聞,自然就會向教育系統和學校施壓,然後校長向教師施壓,最後就是教師操練學生。最後家長投訴孩子功課壓力太大,又有何用﹖廢了升中試,就會有學能測驗﹔廢了學能測驗,又會有TSABCA……原本用意良好的制度,最終都會變成勞而少功的操練。有多少社會能像芬蘭人那麼看得開,自道拿世界第一未必好﹖
心態不改,在制度上小修小補,就像作者所言,只會被規避開去,不會解決問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3cgisG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74 推薦序「忽略了絕大多數不道德的行爲是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的。而作者提出要強化「道德覺知」,克服「倫理盲點」,才能有效減少不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爲。」

除了道德理性

「「獨善其身」才能「兼善天下」、先「內聖」才能「外王」」

關本書甚麼事﹖

「也是傳統道德教育無效的緣由」

如果推薦者把本書內容說成中華傳統道德觀已相通,那麼傳統道德教育又何以還有問題?那即是其實中華傳統道德教育本身也有書中指出的盲點囉。

#84 「尤其是去察覺「代表理想」和「代表欲望」的兩個自我。這兩個自我跟中華文化的「君子唯義」和「小人唯利」不謀而合

這豈不是走回頭路﹖作者有叫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嗎﹖
別忘記作者其實是為商學院教道德的,商學院就是要賺錢,你可以跟學生講「小人唯利」,叫他們不要賺錢﹖
把義利看成矛盾,只會令人虛偽,假裝利人實質利己。我們應該追求的是義利之合、利不違義。
其實孔子早有明訓﹕「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即是合義而富貴就不是浮雲,而值得追求。「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孔子只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沒虛偽到說「君子唯義、小人唯利」,好像君子不應求利般。

#417 第一章「這種種措施都是為了鞏固投資人的信心」

加強監管是鞏固投資者信心,然後有人(當然又是市場原教旨)說是降低效率。

「傳統的倫理觀和訓練方式都不理解我們無意卻可預測的認知模式,就是這種認知造就了不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

正如行為經濟學揭示了我們「可預測的不理性」(Predictable irrational,《誰說人是理性的》英文原書名)。

#435 「和另外一群不能把答案卷碎掉的人相比,可以碎掉的人平均答對的題數比較多

誰說人是誠實的》有提及。

#463「他不但拿自己的錢和家族的錢來投資馬多夫」

即是這人是為利障目,所以才「看不到」馬多夫有問題。

#466 「人震撼」應為「令人」

#483 「只有在移除部門間的界線後,才能清楚看到每個決策的道德影響力」

高層本來應該有跨越部門界線的視野,從宏觀角度去看整件事。
問題是很多時候身處高層的人也未必有這種高質素。

#512 「順勢療法的醫師相信你應該少用侵入式療法」

問題是他們根本不是醫生!

#528 「他們沒意識到自己所受的訓練、動機和偏好都會讓他們無法提出客觀的建議」

所以應該先去問家庭醫生?家庭醫生不是接受專科訓練,理應更能平衡考慮各專科方案的優劣。

「查克.葛拉斯里(Senator Charles Grassley)」

為何Charles會是查克﹖

#550 第二章「他們就要自問是否有權利把別人推下橋?」

書中指結果論主張「推一個人下橋可以救更多人,就值得推人下橋」。
但我也可以用另一角度講「結果」,「一個可以隨便推人去死的社會」是否我想要?
正是我主張「義利之辨是長線和短線利益之別、長線而言義利應當相合」,這裡所謂「結果論」其實也是短視遠見之別。當你把著眼點放在「長遠的社會制度」而非「某一件事救到幾個人」上,「推人下橋」就不是值得支持的事,因為我也不想有朝一日成為被推下橋的人。

#553 「當代哲學家認為哲學思考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公民,也會讓我們獲得勇氣,願意為正義挺身而出。」

哲學思考可能會令人更好,但不會令人更有勇氣,那是天生的。
一個人明白甚麼是「正義」,和他是否有勇氣去堅持「正義」,是兩回事。

#609 「道義倫理學」

道德倫理學﹖

#627 「儘管在兩個情境裡,總裁唯一的目標就是要賺錢,大家都是靠這個決定的「副作用」來判斷總裁的意圖。研究受試者讀了第一個情境之後,知道這個專案能改善環境,只有二三%的人認為總裁有意協助環境。相對地,八二%的受試者在讀了第二個情境之後都認為總裁刻意傷害環境。但明明兩個情境中,總裁的意圖都一樣」

因為「不顧環境會受損」而做事本身已屬魯莽的犯意。

#649 「研究人員發現「認知忙碌」的受試者說謊的機會比較高,思緒沒那麼龐雜的受試者比較不會說謊」

所以不要讓自己太忙,實為真理。
忙碌不只會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甚至會損害道德。

「受試者說謊多數是為了避免損失(賣不掉),而非為了收穫(賣掉)。」

又是「損失規避」的心理。

#679 第三章「在二○○八至二○○九的這個學年裡,權貴名單裡申請者的錄取率是七七%,而所有申請者的錄取率是六九%。這些需要關說的申請者,他們高中的排名和標準測驗的平均成績都低於其他被錄取的學生

不低於別人就不用靠關說了

「因為校錄取了」應為「校方」

#692「如果你有人脈,在伊利諾州,走到哪裡都有好處」

即是眾所周知的腐敗,還說甚麼美國夢?

多數常春藤盟校每年錄取的新生裡,有一○至一五%的比例都是因為家族中的長輩是校友。就算是在公立學校,資金來自納稅人,像是維吉尼亞大學也有這種世襲系統」

直資學校計分制正是如此。

#725「文章〈公有地的悲劇〉」

同一個故事,左翼看到重點是需要集體管理,右翼卻看到私有產權。尤其市場原教旨的口吻,好像把所有「公有」的事物化為「私有」就會得到良好保護。
先不說原本公物「為何可以」變成只供個別人享有的私產,其實私有產權主也可以拿得比環境所能負荷的多。當然,私有業主比較有動機去保護自己的產業,這是事實。但這不代表他們真正了解如何保護、也不代表他們自身利益出發而選擇的方式,真的就是符合大眾利益的方式。
退休保障是「私有」的吧,很多人仍會因為心理上的折現比現實的大,而忽視未來投資、只顧今日享受,所謂「私有產權」的「保護」,其實也可以一模一樣。坐擁私產的大地主或資本家,不見得比一個忽略退休投資的普通人聰明很多。

#729 「使問題惡化的原因並不是我們想要不公平的欲望,而是我們缺乏客觀面對資訊的能力

也不全然,人類的確不乏不公平(想比別人優越)的欲望。
只是同時我們又很習慣把自己(或自己人)「秤先啲」,總覺得自己要得多一點才算「公平」(而結果其實並不公平)。

「濫捕是另一個自我中心造成社會困境的例子」

還以為又在講警權呢。(其實是講捕魚)

#820 第四章 「到研究人員發現若讓大家在做了不道德的行為之後洗手,他們就不覺得自己那麼需要彌補那個不道德的行為了(例如,原本他們覺得要去當義工,洗個手就免了)」

所以不少宗教都有這類「淨身」儀式,就是讓人洗脫背德感。

#830 「我們之所以會膨脹自己的道德感,是因為我們傾向做個「竄改系史學家」

所以歷史修正主義(維基百科指應稱為歷史否定主義)大行其道。

#850 第五章「奈瑟在康乃爾大學的學生裡,只有五分之一的比例注意到了這個女人。當我們在企管碩士班和高階主管班播放這部影片的時候,注意到這女人的學生比例更少

專業訓練會收窄注意範圍,集中力提高了,但更難發現「不在計劃中」的事。
故曰愚者闇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

#863 「如果有個因素會讓你對於別人失德的行為閉一隻眼,那其實你根本看不到那失德的行為。「動機型閉一隻眼」就是在描述很多人經常都沒辦法注意到別人不道德的行為,因為看清楚了,自己就會受傷害

就像電視劇裡老公出軌的闊太寧願不知道

#879「童」應為「孌童」。

#921 「人類的不道德行為通常就像發生在斜坡上。當自己打出擦邊球,我們都會幫自己找臺階下,然後允許自己慢慢地做出愈來愈不道德的事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950 「「結果偏誤」指出我們在評估決策人員所採取的決策過程時,會把結果納入考量,但這做法在邏輯上說不通」

「殺一批人換來二十年繁榮穩定」這一類的結果論正是如此。

#965 「庫什曼和他的同事發現在美國多數州裡,麥特的刑期都會比強恩長很多。換句話說,法律重視結果更甚於犯意。」 

這是意圖謀殺對誤殺,重點是真的死了人吧。
總沒理由「想殺人但沒殺到」會判得比「無意但殺了人」重吧﹖

#975 「可是戰事告捷的時候,美國對於出兵的批評很少,等到戰爭一直拖下去,才開始有愈來愈多人質疑布希政府戰前的戰術,像是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就宣稱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正如日皇裕仁對戰爭的看法,只要軍隊打贏他就不介意軍隊越權行事。

「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不道德的行為──只有在發生傷害之後才加以譴責

尤其是傷害了自己。

#978 「立法委員」應為「國會議員」,這是美國耶。

「「可識別受害者效應」就是說如果受害者不是一串統計數據,而是活生生的人,那麼大家會比較關心和同情。可識別的受害者是特定的人」

故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因為鉤有物主,國無實體。

「國際基金會利用時差來爭取價差,這合法但違反了基金交易的規定,因為這種靠反應時間來獲利的方式犧牲了長期持有者的利潤。」

有這種規定﹖

#1004 「我本人與企業將受法律和合約所規範,我理解並遵守其中所有的文字與精神。」

如果你不遵守法律和合約,自有法庭執行,根本不用放進宣誓裡。

#1057 第六章「獎勵系統通常立意良善,卻沒有效果,因為獎勵系統的設計者在建構系統時,並沒有預期到員工會有什麼反應。獎勵系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只注意一項目標。若獎勵系統沒有考量到員工會如何達成列出來的目標,就會催生出意外的行為舉動

這根本是行為主義的模式。把人當成巴甫洛夫那隻狗,搖鈴就會跟著流口水。問題是人的反應通常沒那麼簡單,所以成功的立法者,通常不是方某這種一板一眼的人。

#1074 「除了合規系統會失靈之外,受到合規系統約束的人通常也會想辦法讓這些系統發揮不了作用

正如中國把衙役地位貶低,沒有令他們不濫權受賄。

「合規系統最危險之處在於扭曲了別人的決策過程。忽然間,員工不會想著要做出對的事,而是專心計算合規和不合規的利弊得失差多少──然後用計智取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也難怪寫推薦序的仁兄會認為本書在呼應儒家倫理觀。

#1101 「追溯到形成社會之後、人類演化出來的心智能力,相對地,因為正式系統和演化無關,就會比較刻意、比較沒有影響力

某程度上也是一種「教養的假設」,我們強調教育是順應人性,但同時一向也是跟本能作對。因為如果完全依賴本能去思考,那就不用教了。所以反過來說,教育所得的東西,未必有本能那麼強力。

#1120 「甚至還半夜排放污水」

美國的工廠也這樣,難怪強國五毛振振有詞用臭蟲論

#1122 「然後取得了報案電話的錄音。他把錄音帶去上班,「因為大家都想知道誰告密,」他在聽證會說:「我播出來後說,『就是他』。」隔天,十一月二十二日,孟非爾(指控偷竊的人)的屍體就被發現沉在紙漿槽的下方」

問題是為何他會拿到報案錄音﹖即是警方也很有問題,偏幫公司。

#1144 第七章「柏拉圖最適境界」(Pareto-optimal)」

帕累托/柏利圖不是柏拉圖(Plato)啦。
(就算維基百科顯示台灣是這樣譯,也不正確,因為這樣會導致兩個譯名混淆。)

#1147 「中國早在一六一二年就禁菸了,柏林在一七二三年禁菸」

那是鴉片煙﹖

一七六一年開始有人懷疑菸草和癌症之間的關連。一八五八年則發現了抽菸斗和口腔癌之間有顯著的關連

那麼早﹖

#1198 「企業不得雇用替他們查過帳的會計師」

恐怕企業也會互相介紹會計師,似乎由企業交徵費,證交會分發會更獨立。

#1211 「前總統布希為了回應這些弊案,在二○○二年七月三日簽署了《沙賓法案》,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許多種報告,很多高階主管都認為市政府過度監管」

應為「聯邦政府」。

#1213 「終於在一九三○年,全球氣候變遷被各界正視為一個新興的問題。可是當氣溫下降之後,大家對這問題就沒興趣了」

那麼早﹖還未有探測器上金星耶。

#1222 「「憂慮的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科學人雜誌另有個譯名叫「科學家關懷聯盟」。

#1224 「全球平均氣溫在下個世紀將繼續上升」應為「本世紀」吧﹖

#1234「如第六章所述,組織裡的獎勵制度會把員工的注意力引導去實現特定目標,導致他們忽略其他重要的目標。我們的政治制度也有獎勵機制,會產生類似的問題。許多政客都追求連任,而百姓會低估未來要付出的代價

問題是就算獨裁政權也不一定更有遠見,因為他們也要衝短線目標維繫支持者(通常是大企業或軍隊)

#1246「受創最深的人有時卻是最直言不諱為這些系統辯護的人

如藍絲和小粉紅,明明自己也是在鐵拳底下,卻誤以為替建制辯護可以分享趙家人的榮耀。

#1248「(一)鼓勵合理的懷疑、混淆視聽;(二)聲稱需要尋找確鑿的證據、(三)改變事實的觀點」

疫苗懷疑亦然。

#1274 「要達成結論來推動大規模變革不需要確鑿的證據,因為審計就是應該要獨立、吸菸的規範就是需要調整、氣候變遷就是需要有效的回應。如果我們花時間等明確的證據出現,通常會等太久」

正如你等到疫苗證實完全安全,已再用不著

#1314 第八章「社會上最聰明和最愚蠢的人數很少,那麼按照孔子的標準,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改變」

OK。

#1325 「菲律賓的農民把錢鎖在一個他們打不開的「保險箱」裡,就算扣掉了買保險箱的開銷,他們還是因此存下了不少錢」

豬仔錢罌與之焉,正如《金錢心理學》的啟示。

#1335 「要鼓勵抽象思考,有個策略很有用,那就是想像你死後別人會如何描述你和你的行為

「自由人,至少想到死」這句話似乎還可以引申出另一重意思。

「「媽媽牌石蕊試紙」。當你面對一個誘人、但可能是不道德的選擇時,問問你自己,是否願意把這個決定告訴你媽媽(或你爸爸,或其他你發自內心尊重的人)。你能輕鬆地走到你媽身邊說:「你知道嗎?為了得到那份工作,我騙他說還有其他公司要雇用我。」」

問題是媽媽可能真的不介意你為了工作講大話。

#1342 「找個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同事」

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1352 「道德「污水坑」」

有些人自詡的道德低地

#1391 「把價值觀傳遞給關鍵人物,尤其是能接觸、控制資訊和員工的人,例如行政助理通常是組織裡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也不只是學校如此。

#1407 「在預設不捐的國家中,器官捐贈同意率只有四.三%至二七.五%。而預設捐出的國家,器官捐贈同意率則在八五.九%至九九.九%以上

因為人多數怕麻煩(雖然只是填表,除非真的很反感要退出,否則懶根主導),也不想提起自己不願助人的事實。 預設不捐即是假設我們都是自私的?

#1414 「加」應為「加侖」

「每年兩輛都開一萬英里」

為何應該用「油量/距離」而非「距離/油量」表達耗油量,因為我們都有固定行程,但不是固定燒多少油。所以用後者根本就不方便消費者計算自己用這部車將產生的耗油量。

#1462 謝辭「甄妮(Janie Chan)」

這人姓陳的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