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日, 2月 02, 2014

the Library of ISF Academy

過年前去了圖書館主任協會的年會,其實都只是去湊熱鬧看門道。順道參觀一下別人的圖書館是甚麼模樣,感覺有點像大家去宜家的心情。

這次去了數碼港旁邊的弘立書院作會場。地圖上看完全不難,因為只要從深水埗轉970坐到總站,就在數碼港隔壁。這天出門遲了,改為趕乘東涌線到圓方外的西隧轉車站直接上車。

不過到總站就發覺完全不知方向,亦沒有指示牌,四周實在荒涼不辨方向。唯有在老麥吃個包兼問路,他們的經理還說有指示牌(我再看也看不到﹗),按照所指方向走過去,總算撞到。

弘立書院,據聞高錕也有份創立,私立學校一間,現任會長的任職單位。拿到介紹資料一看,學費貴到不行,讀一年小學比你讀三年資助大學學位還要貴。不過亦正因如此,才有可能建那麼大間圖書館(還分中小學部),而且每班「小班」到不得了(歐洲式的十幾個,別說教協那種廿五人當小班了)。

由於校方很重視閱讀,所以學校圖書館是很重要的部分,人手相對也多。除了會長身為圖書館館長負責統籌外,還編配了中英文科各一位「圖書館老師」負責協調閱讀課。文員方面則有一名圖書館主任(類似公共圖書館的文書主任職級,並非中小學屬於教學職系的老師)、三名圖書館助理,另加家長義工。
(這點倒不必羨慕,人手有那麼多,工作當然不會少到哪裡去。)

---

大會的內容和花絮,會方自行上載了。方某就只介紹一下自己注意到的部分。

這就是會場—小學部圖書館—的櫃檯,出掌跟其他學校比也算小的敝館(連千禧小學也比我們大),見到很難不妒忌的。我們沒可能有那麼開闊的工作環境﹕


校方也說很注重中國文化(雖然學生還是滿口英文就是),所以不忘放了些中式檯椅。


可旋轉的雜誌架,如果可以擴建的話,我倒對這個有興趣﹕

多媒體課本直接裝在袋裡,就像衣衫般掛起來,倒沒想過有這一著﹕

對文學和童書興趣都不大的方某,沒留意到繪本到文字書之間還有「橋樑書」這種分類﹕

倒沒想過可以把 Chapter books 直譯成「章回小說」,一查之下發覺兩者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地方夠大就是有這種餘裕,我也想把書放在百子櫃般的格裡攤開﹕

另一種地方大的餘裕﹕在敝校要把學生作品展示也要搶流動展板的。而他們把書一起放的做法,很吸引。不過如果真的受歡迎的話,肯定給學生怪我不給他們借。(我以掃瞄封面代替,不過吸引力一定差一點)

雀仔和馬騮出現﹗又,「圖書館聲音」我想稱為「圖書館聲量」比較像中文。


原來杜威先生是這樣的麼﹖那個小數點不是太像煤炭屎鬼了嗎﹖:P
(對這些前輩,就算不大認識他們,總是有種景仰感。)

也有教學生專題研習的方法,可惜敝校連牆壁也幾乎用盡,連貼東西的位置都難求﹕

中學部圖書館的雜誌架,這邊更「中國化」了﹕

連旋轉式雜誌架也一樣﹕

再看裡面就知道﹕

回望入口可見櫃檯,沒有小學部那邊寬闊,比較像我們的了﹕

地方大就是這樣好,不必全部用高書櫃,視野開揚。而且書架頂還可以放點展覽品(這是學生設計的書立)﹕


其實這個書架還未及敝館的高。會長已在嚷著說書架太擠迫,要向校方索款擴建云云……在下立即道﹕我們的書架比你們高,都全部塞爆了呢。
(在實務上,「塞爆」的確是不正常的,因為很容易令書籍損毀,而且沒有空隙作區隔也更易放錯而不被發現。看倌去公共圖書館看看就知道,通常一個「健康」的書架,大概應該留下三分一至四分一的空位。可見這裡的書架其實還頗「健康」的。)

這種軟膠書架標示,比教協賣的那種硬膠標示好用得多,至少沒那麼易被學生搞爛。八三圖書館是用軟膠標示的,可惜我一直沒能問到在哪兒買……

不少學校都會向公共圖書館大批借書給學生做專題研習,不過這樣貼大標籤還書時會不會較難撕去了﹖

這天其中一位得獎同工的閱讀報告範例,似乎值得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