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四, 7月 23, 2015

古文物偵探筆記

[古文物偵探筆記]—鄧民亮博士

1. 重點是﹕每一手主人都會留下痕跡。就不說乾隆皇或文人雅士賞畫後會忍不住題字,就連瓷器,往往在底部都會留了貼紙,就像行李箱遊歷各地就會有一大堆各地貼紙一樣。

2. 例如一個明永樂年青花纏枝花卉紋魚簍尊,底部就有一堆貼紙反映了一百年來的流傳經歷﹕
2.1 Alfred Clark是Gramophone Co.的創辦人之一(這公司後來變成EMI),很有錢,也愛收集瓷器,加入了英國的Oriental Ceramic Society。所以留下了OCS的1954年展覽貼紙。
2.2 另一個Mostra D'arte Cinese-venezia (1954)貼紙,雖然講者自言不懂這語文,但經查知道是一個紀念馬可波羅的元朝古物展。這件花瓶顯然也有參展。
2.3 Spink & Son (1974)是拍賣行的拍賣會貼紙,這是Clark遺孀把花瓶拿去拍賣留下的。講者說英國發達時,有很多人都對中國瓷器有興趣,所以有大量的收藏,但去到經濟蕭條的時候就被迫賣出。OCS就是一個有錢佬組成的專業會社。
2.4 T.Y. Chao (1978)則是趙從衍家族基金會買入後的貼紙。講者說趙從衍大家未必知道是誰(他也是搞航運的),但他有個兒子大家都認識(雖然沒講明但應該大家都知是誰吧)。他是敏求精舍的成員(一如OCS,敏求精舍也是一個有錢佬的專業俱樂部),也曾參加1986和1987年的蘇富比拍賣。

3. 中東長期都是「混合文化」的輻心,他們的銅碗或陶碗都類似中國物品的樣式。
另一方面,中國青花畫法也出現「波斯化」,而青花顏料本身也是來自中東。(方按﹕《青花瓷的故事》有提過後者)

4. 另一例子是明永樂宣德青花花果紋入棱瓶,這個瓶的貼紙有﹕
4.1 1946 OCS,是戰後第一次復辦(戰時怎可能拿瓷器出來﹖),這主人應該也是會員。
4.2 1954 OCS
4.3 1954 Mostra D'arte Cinese-venezia
4.4 Brodie & Enid Lodge 相當有趣,因為他們就是靠以陶瓷作火星塞絕緣體而致富,購藏瓷器大概也是相關發展成興趣吧﹖
4.5 Eskenazi是另一間古董拍賣商。

5. 另一件北宋晚期汝窰青釉筆洗(羅桂祥藏品),反而在歷史中被隱沒了部分線索。
5.1 原本乾隆皇在碗底題了首詩,刻在釉面,但反而被人磨走了。磨走後就露出了胎釘(又稱芝麻釘,燒釉時用來隔開瓷器和底板用)。
5.2 磨走御詩已是怪事,但為何會知道﹖因為這隻碗連了份光緒丙午年(1906)文件。陳元輝說他的父親陳瑞安購得此碗,原本載了乾隆皇的詩「趙宋青瓷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釉,而今景德無斯法,亦自出藍寶色浮。」因為怕收藏御碗會招罪責(方按﹕那麼為何要買﹖)。
5.3 本品跟台北故宮的同類藏品相同,台北故宮載南宋周琿《清波雜志》﹕「汝窰宮中禁燒,內以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可許出賣,近尤難得。」瑪瑙為釉是個傳說,因為通常「御用」的東西會被看得神奇一點。碰巧瑪瑙的成份和釉料一樣都是二氧化矽,所以也不能說絕無可能。

6. 南宋/元官窰淡青釉長頸瓶(羅桂祥藏品)
6.1 奇怪之處在於,這瓶的釉色造型似被稱為「龍泉窰」的民窰多於官窰(北宋汴州、南宋杭州)的出品。
6.2 日本米內山庸夫是1928-32駐杭州總領事,但似乎對考古興趣更大(當時日本人也學英國人搞考古)。他發掘南宋的「郊壇下窯」,證實當地真的是當時的官窰,亦出土了大批陶片墊圈、墊餅、匣缽、支釘等。這批出土物都被標上「昭和五年」(1930)字樣。
6.3 他們使用了含鐵釉加氧化鈣助溶劑,這樣在氧化下呈黃色、在還原焰下則呈橙色。(窯變)
芝麻釘的存在也可以用來辨別真偽,因為這是當時燒瓷所需的。而且也可以觀察釉內的氣泡(這些氣泡也會影響顏色)。
6.4 於是日本人證明了官窰也有生產過類似的器件。

7. 龍泉窰青釉紙槌瓶(南宋/元)
7.1 這種瓶在日本稱為「雙耳瓶」或「花生」(大概是因為茶道室用來插花之故﹖),他們當成國寶看待,與其他國家的定位大異。他們連一些不太漂亮的也當寶,甚至破損了也會用黃金補釘。他們特別愛宋朝的,原因是這些物品引入日本,並反映了日本歷史上的流傳。
7.2 例如大阪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就有件「銘萬聲」青磁鳳凰耳瓶,銘萬聲是後西天皇借自白居易《聞夜帖》的詩句「擣月千聲又萬聲」而名。
7.3 龍泉窰其 實不只是指浙江單一地方的窰址,而是一大批同類風格民窰的稱謂。龍泉窰由浙江南傳到廣東和東南亞,北傳到韓國和日本。它們不限於一地,而且大量生產(民用 嘛),但不同地方的手工當然會有點分別。例如現存有些留了拉胚紋、或者釉色不齊等,如果是官窰早就會打爛重作,只有民窰才會當次貨出售而流傳至今。
7.4 這件瓶無法追查在羅氏之前的流傳狀況,因為在私人手上的瓷器較少記錄,通常只有文字記錄大小、形制,不如書畫經常被題字而留下痕跡。(故宮的藏品則由乾隆皇下令畫師為所藏瓷器畫像,以防調換。)

8. 1981年羅桂祥捐紫砂茶壺
8.1 這個茶壺壺底有「陳仲美」款。
8.2 茶壺其實來自李研山,廣東名畫家,戰時曾居港、淪陷時居澳門,晚年又定居香港。他在1942年畫了幅石溪壺館試茶圖,題款﹕「余得石溪沙壺,客來試茗,斯畫適成,因命為石溪壺館試茶圖。」
當時戰亂,很多人要變賣身家維生,而李研山在澳門教畫,生活仍算閒適。他在澳門時就在地攤「淘」了這個茶壺回來。
博物館方面本來也不知道這段歷史,只是當館長訪問李研山家人時,問及李研山是否很喜歡茶壺﹖家人說就只有收藏過幾隻茶壺,現在只留下一隻,就在你們茶具文物館囉﹗於是突然就明白了。
8.3 書畫仿畫筆法也會不同,但工業技術(只要師傅肯教的話)幾乎可以完全承傳(例如模具就能代代相傳),所以紫砂茶壺也有人仿製古物。

9. 外銷梨形小壺(約1750)
9.1 其實這只是「爛陶壺」一個,為何年份會那麼清楚﹖因為這個壺是從南中國海的沉船打撈出來,是羅桂祥託人在荷蘭拍賣買來的。
9.2 Michael Hatcher於1985年把這艘沉船打撈出來,船名Geldermalsen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由廣州載貨到雅加達再回荷蘭,途中沉沒。
9.3 沉船上122人只有32人生還。不幸的是,當年生還者回到荷蘭還要受審。因為這艘船還有很多值錢的瓷器和黃金,所以生還者被懷疑是否監守自盜。現在發現船上有很多黃金,算是遲了幾百年幫他們還個清白。
9.4 相比起瓷器黃金,這隻爛陶壺只是船員自己順道帶的「下欄貨」。究竟是用來賣、送給親友還是自用則不可考矣。

10. 沈右「行書送醫師沈伯新序卷」(北山堂書法藏品)
10.1 這幅字是少見擁有的題文可以完整地交待了整個流傳過程。
10.2 這幅字寫於1350年元朝「至正十年夏六月廿有六日」,沈右是蘇州人,以孝行出名,其後入了祠。他是父母雙亡,由祖母養大。祖母活到九十歲,得到官府賜宴 後卻泄瀉不止(大概是消化不良了)。延醫沈伯新,只著用臘月雪水煮小米粥餵之,就醫好了。為了酬謝名醫,又開一場飯局送行(方按﹕可見中國人都是吃吃 吃),席中又請了十八位名人入局。
10.3 這幅字的序言借西晉李密陳情表》自許(李密也是由祖母養大,被晉武帝征召時書陳情表,以照顧祖母為由力辭)。席中其他名人和應題跋,包括周伯琦顧瑛
10.4 周伯琦是元仁宗任皇太子時的老師,後領集賢院。顧瑛則為昆山望族,無心出仕。元朝前期對漩漢人壓迫太重,士多逃避,到仁宗始恢復科舉(講者說已中斷三十年,維基百科載七十五年),周出任監察御史。可以沈右這場飯局除了酬謝,也是有意把「出仕」和「隱逸」兩批人拉攏一起。
10.5 這幅字收藏了十年後,再次題跋,是由高遜志(1360)和吳洪(1362)。當時元末大亂,直到張士誠佔領江南後,人們才有閒情再賞字。但就在吳洪題跋後,朱元璋來攻打張士誠了。
10.6 朱元璋勝利後抑制支持張士誠的江南人,於是這幅字又沉寂百年。之後再曠跋的是吳歡,時值為母守喪三年。
10.7 到弘治甲子年(1504)人日,沈伯新的五世孫沈煦,請沈周(四大畫家之一)題跋。沈周文中除了自言「我小時已見過這幅字」之後,還添加了故事。說沈伯新原本無後,原欲購一女子為妾。怎料發現女子是友人之女,於是當場為她另行覓人改嫁。可見其不願乘人之危云云。
10.8 到嘉靖五年(1526),得祝允明(即祝枝山)題銘。(吳郡沈氏良惠堂敘銘)
嘉靖八年(1529),又得文徵明題跋。文徵明不單是畫家,而且對歷史也有研究,更為老師沈周的題跋補正錯字。
10.9 其後又中斷了幾百年,直至1821年才重新出現。其間有一個明末項元汴的印章,此人乃知名藏家,所以反而多人偽造其印章騙人。這裡留下了一個疑團。
10.10 (由南宋沈良惠算起)第二十三世孫沈文葉題「嘉慶間為族人失去越年餘,文葉於於市中見之,以重金贖之。復印『良惠世世子孫寶之』之章於…(這裡有四個字抄 得太撩草)…,俾後人慎守勿替」。即是說這幅字一直在沈家,直到嘉慶年間才「失年餘」,那又怎可能曾在明末的項元汴手上﹖這個印是嘉慶當中那「年餘」加上 的嗎﹖
10.11 之後又遇上太平天國之亂。期間有「玉生先生」、湯貽汾程庭鷺(1857咸豐丁巳)等題跋。湯貽汾應題於1849-1852年間,太平軍攻克南京前,因為後來南京城陷後他就投池殉難了。
10.12 太平天國中期,江南遍地戰事,經濟重心移至上海。期間又為蘇州望族禇德彜加「松窗秘玩」印。再到上海徐小圃中醫加「小圃所藏」及「五雲雙星研齋」印。再之後共軍南下,徐小圃也去台灣,大部分藏品都寄大名鼎鼎的太平輪付運,自然也就隨船沉沒矣。其餘物品再轉來香港,又是另一故事了。

11. 文物的「雙胞案」有不少,不一定就是偽造,有些同為真品。例子之一就是藝術館虛白齋的《亙古無雙》和中國書畫收藏的《百花卷》。
11.1 《亙古無雙》包含的畫家,由惲壽平王翬分別獲邀到某家花園畫成。雖然他們是朋友,但卻是分別受邀,事前不知道的情況下被畫主裝訂成一冊,名《亙古無雙》。
11.2 亙古無雙後來落入南海巨室黃氏手上,再到收藏家黃季度手上。但黃季度的後人將之分拆為二(方按﹕分身家吧﹖),部分落入鍾氏手上,另一部分由黃式之購得。 最後鍾氏那部分於清末民初時落入辛仿蘇之手,辛氏再向黃式之換來另一部分,將之復合。然後辛氏於北京辦戲班生意失敗,此冊又輾轉到何冠五、莫元瓚(二十世 紀中期)手上。到五十、七十年代歸入劉作籌「虛白齋」收藏,最後捐給藝術館。
11.3 至於百花卷,則出自溫其球。別人投筆從戎,他則於甲午戰爭後退役學畫,由於他是順德人與辛仿蘇同鄉,所以有機會可以臨摹藏畫。雙胞的畫應該就是在此期間臨摹而成。
11.4 講者指出,臨摹因為是有意仿傚,所以筆法很難自然流露。

12. 尋源﹕工藝本來就是代代相傳,包括稿件,所以歷代做出器物都相同。但一開始的「稿」從何來﹖工匠又不是畫家,新稿新品何來﹖
12.1 明末嵌螺鈿山水人物畫方碟,圖案就是來自顧炳的《顧氏畫譜》(歷代名公畫譜)。因為明代印刷業發達,所以這類畫譜流傳很廣。工匠就可以從中「借取」圖案。12.2 明後期百子圖漆器,圖案則來自程君房百子圖(現藏故宮)、《程式墨苑》百子圖。
12.3 透雕仕女窺簡圖香筒(17世紀)(葉義醫生捐贈),源自朱稚征竹雕窺簡圖竹筒(故宮藏),圖案來自陳洪綬(1598-1652)《秘本西廂》。明代中後期流行《西廂記》,故工匠亦將圖案用於這些流行商品中。

13. 留青山水臂擱(20世紀)
13.1 有「三吳一馮」之一的吳徵(1878-1949)題字「畫而自刻之」,難道身為畫家的吳徵還有竹刻留世﹖
13.2 首先要研究這幅圖是畫給誰,臂擱上的《鍥不捨齋圖》是畫給金紹坊(金西元,1890-1979),其兄金城亦為畫家。金本人原考上土木工程系,卻放棄而轉學竹刻,這個臂擱就是「以畫自刻」的成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