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二, 7月 14, 2015

知日.和製漢語

知日.和製漢語》,北京﹕中信,2015-3

像之前台灣《網絡與書》系列或香港突破的《Breakazine》,屬於介乎於書和雜誌之間的「書誌」,每期一個主題。碰巧見到這個和製漢語專題,有點興趣所以買了。

反正不懂日文,只是讀來開開眼界,所以沒甚麼整體評語,內容也很有趣。不過有些內容看來,部分作者對和製漢語的了解似乎有限。

例如有人聲稱「便當」是從粵語傳入中國大陸,這一點也許不算錯(因為改革開放早期幾乎都是從香港引入新觀念),但香港人本來也是學台灣的嘛。是台灣人保留了很多由日本傳入的詞語,就連「歐巴桑」「歐吉桑」之類都是台灣傳來的(小時候在台版書可見到,當時看到也不明所以)。乾脆寫「由台灣傳入」就好啦。

另一個奇怪的是把「告白」當成和製漢語。以現時普遍把「告白」當「示愛」解的話,那當然是從日本傳入的意思。但中文本來就有「告白」,指「告知」(這跟示愛有關)或「告示」。由後者引伸而把廣告稱「告白」在粵語地區一直通行(「賣告白」),以至黃霑一本廣告業散文集還是叫《廣告人告白》的。以這樣的背景看,「告白」不算和製漢語,因為就連日語中的「示愛」意思,也是由中文的原始義(告知)引伸而來。

還有一段討論「扁桃」(書中說是杏仁,但維基百科杏仁的品種有不同,英文維基的扁桃是almond,杏仁是apricot kernel),自然會提起「扁桃腺」,但內文竟然說因為形狀像扁桃腺所以叫扁桃。這擺明是倒果為因吧,是扁桃腺因為像扁桃才叫扁桃腺啦。

另外有一段頗驚喜的,竟然是《Let it go》。原來這首歌不只有香港版(其實也沒留意),還有日本版,是松隆子主唱的。想起松隆子和這首音樂放在一起,不知為何就覺得應該會好聽。
(謎之聲﹕其實只是因為你萌松隆子演雨宮的眼鏡娘模樣吧……)

2 則留言:

Bartholomew 說...

yeayeayea
係日本見到好想買,不過三千幾。
音質都比港版好!

方潤 說...

Let it go?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