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4月 30, 2022

我們比黑猩猩還聰明﹖


Ben Ambridge《我們比黑猩猩還聰明﹖》,周沛郁譯,台北﹕天下文化,2018

書的內容其實不用在下多言,科學方面有趣,但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事。
說到尾,其實還是不出孟子這段話﹕

「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下》

不過是現代科學的版本,科學家扭盡六丑,用各種實驗揭示動物的思維能力。藉此與人類比較,人類也不一定勝過動物。

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時,民情還不大接受人類和動物有共同祖先(當然現在還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他在書末含糊其辭,只暗示理論對會人類起源的問題有所啟示。後來再發表《人類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才藉著比較動物和人的表情,側證人類和動物的共同起源。

很多人接受不到的是,自己跟其他動物,真的並非截然二分,而只是程度問題。這樣令他們心中的「人禽之辨」不成立了,然後就覺得人好像甚麼壞事都能做了。(雖然其實沒有這些研究主張,反正歷史上人們甚麼壞事都做得出啦。)

其實他們只是思想簡單,想得過分直接、邏輯跳步。(咦,真的好像不比動物好多少)
反而二千年前孟子就已經很清楚,「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跟禽獸並不真的有那麼大差異,而我們珍重的「人禽之辨」,並非必然擁有(所以「庶民去之」,小人讓自己活得與禽獸無異),是要靠每個人主動「存之」的。

人類思維的本能,是由跟其他動物擁有共同祖先時就開始產生,並逐漸發達。人類思維能力(廣度或深度)也許比其他動物強(觀乎書中實驗的比試結果就未必了),但這只是程度之別而非本質之別,其他動物或多或少也有我們的這些能力,只是通常簡單一點。所以人類思維的盲點,往往可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類似版本。

我們的本能,無論好壞,都是在這段演化歷程中累積得來。而人類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尤其是自我觀照、反省的能力,讓我們有建立道德的可能。就像孟子那番話所言,「行仁義」(做出看來合乎道德的行為)是禽獸都做得到的事(如狗和海豚救人的例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是我們「由仁義行」,君子是「出於道德理性的判斷」去做(正確的)事。

所以「庶民去之」讓自己活得與禽獸無異的,並不在於他們做事不道德,而在於他們只是憑自己的本能去決定怎樣做事。就算他們最後做了合乎道德的事,因為只憑本能去做(即所謂「鄉民正義」),其實沒仔細考慮是否真的合乎道德,所以和禽獸(例如狗和海豚救人)無異。(狗的本能可以咬賊人,也可以亂咬無辜的人,鄉民亦如是。)

所此可見,所謂「人禽之辨」不在於動物無思維,而在於道德理性、在於發揮人類自我反省的新本能,去檢視自己的言行是否真的合乎道德、有益於人。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erFJV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196前言「生物倫理學家衛斯理.史密斯(Wesley J. Smith)提出一個好問題:還有什麼物種(至少稍微)能夠控制自然,而不只受制於自然呢?」

河狸算是吧。

#217「椋鳥會編曲,牠們寫曲子用的音階和大部分西方傳統作曲家差不多(所以你可以在歌唱比賽和椋鳥尬歌,一較高下)。」

不上網查查也不知道甚麼是「尬歌」。

#239「其實直到二十世紀初,天擇和孟德爾遺傳學結合(成為所謂的現代綜合演化論)之前,用進廢退說都不曾完全遭到揚棄,《物種原始》不過是為該學說的棺材釘下第一枚釘子。」

其實到現在還有新拉馬克主義

「達爾文後來承認,這概念最早是由蘇格蘭的果農馬修(Patrick Matthew)提出來的,這個想法埋藏在馬修的暢銷著作《論海軍用材與樹木栽培》(On Naval Timber and Arboriculture)的附錄裡。」

其實不用說成好像是抄襲般,因為他發表時已承認了華萊士是共同發現者。而達爾文的貢獻除了提出天擇說,更大的貢獻是他不只讓這停留於「想法」,他用了觀察和實驗等不同方法,把一個想法變成科學理論。

#245來一杯卡布奇諾「我們再來看你的卡布奇諾,你選了哪一家咖啡館呢?很可能不是最便宜的,對吧?這種情境下,大部分的人只要負擔得起,其實通常會選最貴的那一家。為什麼?因為沒有其他資訊可以參考的時候,價格通常大致可以反品質。」

「反應」應為「反映」。
這說法有點怪,因為按Ariely那些行為經濟學家的說法,大部分人不會選最貴和最便宜的選項,而選擇中價位。因為貴的看來太貴、便宜的又好像不可靠(如文述,誤以為價格反映品質),最貴的選項通常會被當成支持選擇中價位的對照品。

#260「如果不是給猴子吃到飽,而是要牠們花代幣買點心,牠們一概選擇便宜的冰塊,讓有限的預算發揮最大的效益。」

因為你早就給他們試過,知道兩種冰塊味道一樣嘛。

#344「哺乳動物的大部分標記在生殖細胞的兩輪「重新程式設計」(re-programming)過程中會重設,這些訊息其實幾乎沒什麼曝光版面(沒有在生殖細胞保留下來)。所以如果你在報紙上讀到環境會使人類容易肥胖或得心臟疾病,而且會靠表觀遺傳標籤傳給下一代,抹恐怕可以確定那就像拉馬克學說裡長頸鹿的長脖子怎麼來的說法一樣,不過是個光怪「鹿」離的故事。」

為何會那麼肯定﹖當然並不是拉馬克想得那麼簡單,但人類的研究也不乏類似的報告

#390 請誠實作答﹕你沒找到那個詞「其他動物也會作弊或欺騙對方嗎?這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即使看在我們眼裡像「作弊」,那些動物其實只是做出自然的行為。人類以外的物種沒有所謂的「規則」需要遵守,所以不會「犯規」欺騙。」

其實人欺騙人也是很「自然」的。

#404 你有大頭症嗎﹖「這幾則跟魚有關的故事已經接近尾聲,我們來看看魚頭。」

好,我去看看。XD

#436 請選一度門「「改變選擇」永遠是最好的決定」

其實也不一定(大獎可以真的在原先那度門背後),只是概率上「改變選擇」比較有利而已。

#442「人類(呃,其實是大學生)進行和類似鴿子做的測試,不過他們是點觸控式螢幕,而不是用啄按鍵,經過200訓練之後,並沒有更常改變選擇」

所謂損失規避,可能是因為人類反而想得太多。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們聰明反被聰明誤。大多數人會設法計算維持原選擇和改變選擇這兩種情況的得獎機率,得到的結論是一半一半(但是算錯了)」

包括數學家﹖

#463 人鴿對決「一個攤販有一箱杯子,總共20個杯子,其中3個有嚴重的裂痕,2個少了柄。另一個攤販想用同樣的價錢賣你一箱12個完整無缺的杯子。」

問題是這個問題沒提及第一個攤販餘下那15隻杯的狀況呀。

#516「人類很難理解少即是多的效應,然而別忘了,大部分動物不會計數(至少計數的能力很差),因此牠們頂多只能判斷兩種(混合)食物來源的整體平均品質,而不是一一詳細判斷。」

可是會計數的人類一樣錯。

#541 錯過的選擇,真是錯的嗎﹖「在經濟學者法蘭克(Robert Frank)所寫的《經濟自然學》書裡」

這本我也看過,好書。

#555-572 再探猴子經濟學「實驗者A(確定結果)一開始展示三片蘋果,但得到代幣之後,總是丟掉一片,只把兩片給猴子。實驗者B(賭一下)一開始也展示三片蘋果,但得到代幣之後,會給猴子一片或三片蘋果(機率各半)。」

但猴子比人更「有尊嚴」,你不能讓牠全部損失,否則牠不跟你玩。

#572「選項呈現得像潛在收益時,猴子會規避風險(「好啦,我會得到兩片可口的蘋果;就別貪心了,免得少掉一片」)。但選項表述得像潛在損失時,猴子則會追求風險」

其實還是損失規避,只是一體兩面。(看起來像是確定收益,就不想冒損失的險。看起來像確定損失,就想搏一鋪避免損失。後者會否也是病態賭徒的心態﹖)

#602 球衣的顏色「英格蘭有92支足球隊,包括英格蘭超級聯賽、英格蘭冠軍聯賽、英格蘭甲級聯賽和英格蘭乙級聯賽的球隊」

竟然還要分一個冠軍聯賽出來。

#618「那為什麼黃色和橙色沒有更受歡迎呢?莫里斯認為有其他心理聯想的作用。黃色令人聯想到懦弱,而橙色被視為拿不定主意的中間色(注意一下絕大部分的球衣用的是原色)。……藍色受歡迎的原因比較難解釋,但莫里斯認為藍色對隊友有種鎮定的作用。」

但黃色跟藍色一樣都是原色呀。我覺得不如說黃色綠色都跟綠地接近,不易觀察所以不受歡迎吧。

#695 動物也有性格「你的狗是嚎文詠,聰明、能幹又嚴謹嗎?」

我知道譯者想開誰的玩笑,但不明白為何要開這個玩笑。

#833 物種、智人、演化論「不過幾年之前,許多專家還認為這種情慾交流足以讓兩個物種融合。然而,2011年和2012年發表的研究分析顯示,現代人類身上帶有的尼安德塔人DNA含量太低,表示兩個物種並沒有真的融合。」

但根據生物學上的定義,如果是兩個物種,就沒法交配並留下能繁殖(於是現在還見到其基因)的後裔了。融合是有,只是沒足夠多的交配讓他們完全融合罷了。

「原生的綠變色蜥逐漸往樹上高處爬,並且(重點來了)演化出更大的趾墊,趾腹上覆著的黏稠鱗片數目更多。所有的變化只花了20代的時間(總共經歷15年)。」

其實要有導致生殖隔離的變化才能產生穩定的改變。否則就像人類般,雖然不同地方的人樣貌不同,但又隨即「混血」,所以人類的基因其實相當混雜。大學時曾有個憤青師兄狂言要發明一種「專殺日本人」的病毒生化武器,我倒相信他不會搞得成,漢人和日本人應該不會有一個「只有他們有我們沒有」的基因。

#842 註2「全名是《論天擇下的物種原始,亦即在生存競爭中優良種族的保存》」

原名《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儘管維基百科也是這樣譯,但其實這裡Race不應譯成種族。中文「種族」是專指人種,而且不是單純生物概念,還牽涉到文化層面(社會一般公認的種族和按基因劃分的演化分支分別甚大)。生物學上的Race應該譯為「品種」。
(當然「種族」和「品種」相似之處,就是兩者都是沒有嚴格生物學定義,連亞種也說不上。人類卻用這種模糊的分類去區分其他人類,甚至用來當殺戮或奴役的依據。就像人類用品種決定養哪些牲畜、播哪些種子一樣。)

在下的譯法是《根據自然選擇—亦即在生存競爭中適種留存—的物種起源》。

#881 讓昆蟲規劃路線「有個方法根據的是遺傳學。首先產生一些隨機的路線,大部分沒什麼用處,不過最佳(也就是最短的)路線會和隨機的「突變」來「配對」(通常是取路線中的兩段互換)。大約100代之後,這個程序通常會得到很不錯的路線,即使數量遠比較大(例如25個城市)的問題也行得通。」

這通常是叫演化法

「個別的螞蟻很像腦中個別的細胞,只能執行非常簡單的任務」

大腦也是靠神經細胞集體運作的,單一個神經細胞也做不到複雜的事。

#959 數吱數吱「物體檔案系統(object-file system)系統是在記憶中為個別物體保留個別的檔案」後一個「系統」是贅字。

#1016 鴿子的錯覺(1)「沒錯,不知為何,女性一般而言比男性迷信,兩性的差異在最後三個問題特別明顯(最後三題牽涉到主動做什麼,而不只是避免什麼事)。」

大概是因為女性傳統角色更被動(可能不待甚麼「父權社會」,說不定狩獵採集時代已是這樣),所以更需要找掌握命運的其他方法。

「我們都知道迷言沒用,對吧?然而一般人每一題的得分都在量表的中位數左右。也就是說,一般人要不是會適度做表上所有的事,不然就是常做其中一些事,有一些事都不做。」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會形成習俗,有時人們隨俗可能是展示合群多於真的相信。

#1021「當然了,好奇的鴿子隨時都可以停止儀式,看看食物是否不再送來,但何必冒險呢?」

科學要旨所謂「可否證」正是如此,所以科學本身是「反常識」的。

#1078 鸚森森超自然活動「命中率5/10(機率0.1%)和6/10(機率0.01%)以上,機率變得太小,因此需要更理想的方式來表達。舉例來說,假設所有買這本書的人都會做一次這個測驗,那麼一般而言,出現一位命中率這麼高的讀者之前,這本書我得賣出幾冊呢?7/10,要賣出1,143冊;8/10,要賣出27,435冊;這兩個數字還可能達成。9/10,1,111,111冊,比較遙不可及了。為了找出一位命中10/10的讀者,我必須賣出整整100,000,000冊,那可是一億本書呢!」

那麼本書總會至少有一個讀者盲猜也可以猜出8/10啦,所以要看來「像」有特異功能其實不難。(連二萬冊都賣不出的英文書應該沒人會翻譯成中文出版吧)

#1217 我們為什麼不能和動物說話「畢竟沒人(至少是很少人)會對空盪盪的房間滔滔不絕大肆評論某件時事。」

你肯定﹖應該不少吧。

#1217-1223「兩歲的人類兒童處於類似的實驗設計情境時,會選擇讓友善的成人有東西吃,但前提是成人要提示兒童(「我喜歡餅餅,我想要一片餅餅」)。說來有趣,18個月大的兒童還不會這樣,表示人類對其他人的關心可能是後天學習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也可能只是時間未到,正如語言能力。

#1269 青蛙非蛙「即使你有些沒全大部分的人都難免有錯)」

漏了字和開括號,應為「即使你有些錯了沒全對(大部分的人都難免有錯)」。

#1282「目前有一件事很確定,「只有我們人類可以進行邏輯推理」這種想法很鳥。」

似乎字典上bird真的別有意思。

#1377 醉生夢鼠「究竟從哪種模式可以看出潛在的毒蟲?」

原文應是bugs,但這裡應該譯「癮君子」吧,直譯反而不太清楚。

「我們可以看看有一項研究,過程中讓快克成癮者和未使用這類藥物的人回答這類假設狀況。平均來說,未使用藥物者除了第一種情境之外都會選擇⒝,而成癮者只有第四和第八種情境選擇⒝,其他都選⒜。其實如果成癮者為了不需多等一週才拿到他們的30,000元,很樂意付出超過9,000元;也很樂意為了不要多等僅僅六小時才拿到他們的30,000元,而付出超過3,000元。」

但其實也要看那人對研究者的信任度(相信你會按時付錢,缺乏信心的人自然寧願立即拿少一點錢走)和是否急著要錢用呀(所謂財不入急門,有錢人比窮人更易進一步增加資產,就是因為他們有閒錢,可以在合適時間買賣資產)。

#1436 昆蟲閨中祕辛 表格第三項「雄性的陰莖有很多刺,會讓雄性的陰道產生小撕裂傷」顯然是「雌性」誤植。

#1458 你有特殊癖好嗎「比起一般的日本鵪鶉呢?這項研究讓公鵪鶉看過一塊毛巾布(用來做晨袍、浴袍等等的布料)之後,立刻有機會和母鵪鶉交配。公鵪鶉重複這程序30次之後,大約半數會發展出對那塊毛巾布的「戀物」,也就是會試圖與毛巾布交配。」

原來不只人類。不過也不奇,正如現在找公牛公豬配種也不需真的花時間送去跟雌的交配,《百姓貴族》提及在木架上披塊毛皮、灑上母牛/豬的尿液,牠們就會爬上去交配,然後就可以取得精液。

#1529 要走還是要留「大規模的電腦版測試發現,平均而言,人們因為過度採收(也就是應該離開時還不走),所以摘到的蘋果大約比應當摘到的少了10%。有趣的是,研究中出現一些極端的過度採收者,這些人幾乎根本不會找新的樹,他們會留下來摘眼前那棵樹上的蘋果,直到沒蘋果可摘。」

竭澤而漁/磨爛蓆的心理學。

「如果把摘蘋果任務的發現轉換到現實世界中,這問題的答案就是「應該要比大部分的人更快放棄」!」

現在離婚率高了只因為離婚的機會成本降低。現實世界中會被考慮為機會成本的事太多了。

#1573 誰先吃飯「有一項研究的受試者是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因此很可能得到偏自由派、平等主義的樣本),平均得分只有1.74。另一項研究則是比較20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得分。從優勢需求最高到最低依次為:塞爾維亞、英國(真丟人!)、印尼、臺灣、美國、瑞士、義大利、紐西蘭、荷蘭、土耳其、北愛爾蘭、愛爾蘭、中國、黎巴嫩、南非、西班牙、比利時、希臘、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波蘭。說來難堪,我們英國人居然「贏了」美國,我們一向喜歡嘲笑美國,覺得美國人(在我們看來)過度愛國。」

其實中國的民族主義還會被網絡審查放大了(因為看起來「不愛國」的言論很易被刪除,於是整個網絡環境都好像是愛國亢奮,不掛愛國口號在嘴邊好像不合群般),「反美是工作,留美是生活」。國人的民族主義很多時只是流於口水戰,(所以答問卷時會很明顯,但)現實生活中還是崇洋。

#1579「如果你正因為「人類沒有支配階層」而產生優越感,那麼這些結果應該會讓你停下來思考片刻。至少在群體的層次,我們這個物種有許多成員偏好有啄序。」

其實就跟有些人的「強國情結」一樣,縱然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低,但「我的群體」(管他是國家、種族、公司、學校…)有優勢就可以帶來一種虛假的優越感。某程度跟馬克思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意思差不多,只是這裡給你「止痛」或「幻覺」的並非宗教或教會,而是其他社會群體。

#1637 你是蝙蝠俠嗎「蝙蝠搜尋昆蟲時叫得比較慢,範圍可達15到20公尺。但是蝙蝠鎖定獵物時,會把叫聲的速度提升20倍,把範圍縮小到1公尺以下,確保獵物的精確位置每秒可以更新10次以上。」

其實就跟軍事上「搜索雷達」和「射控雷達」之分一樣。搜索需要遠距離、不定方向,所以會用較低頻率的電磁波。低頻電磁波波長較長,於是能散播較遠,但定位準確度低、分辨率差(情況有點像紅外線影像較易模糊)。當搜索到目標需要攻擊時,這樣的準確度就不足夠,所以會交由射控雷達接手。射控雷達用較高頻的電磁波,波長較短、分辨率高,但遠方會散射。只是既然是有限距離內開火,比較需要更新頻率高和位置標定準確,遠處散射就不是問題了。

蝙蝠可以同一個口發出不同頻率,傳統的雷達就不能。所以軍艦要分開使用不同雷達,船桅上可以見到。「神盾艦」的新型相位陣列雷達就可以用一個塊面板發射不同波束,同時負責搜索和射控,而且可以同時應付大量目標,比傳統旋轉雷達強得多。

#1644「或許最多人用的方法是把舌頭貼在口腔頂,迅速往後抽。讓舌頭中間(不是舌尖)與上顎分離,釋放吸力,就會發出聲音。別用舌頭去彈口腔其他地方,而且嘴巴要張大,喀答聲才夠尖銳。這很重要,因為低沉聲音的方向性不強,會讓人很難分辨出是從哪裡傳來的

正如前述,頻率與波長成反比之例。低沉聲音頻率低、波長較長,傳得遠但分辨率不高,所以比較模糊。尖銳聲則相反。

「認真練習的視障者,可以靠這種技巧,不用人幫助就這世界自由來去。」

現在戴口罩是否會有所阻礙﹖

#1674 大象的記憶「我們回頭來看大象:你知道有些象把鼻子捲起來的時候總是順時針捲,有些總是逆時針捲嗎?這是真的,但為什麼呢?」

就像人類有左撇子右撇子吧。

#1732 隔壁的小王不要來「擔心伴侶會對手被搶走」為「會被對手搶走」之誤。

#1765「只是因為演化讓男人在伴侶特別迷人且有許多可能競爭者時,天生渴望發生更多性行為。這些聽起來像一籮筐的性別歧視蠢話,似乎暗示每對伴侶的性行為頻率全權由男性決定。但研究者承認有另一種可能是,這些性行為都是迷人女性受到男性友人和同事的關注,被挑起欲望之後,由她們起頭的(不過,這話聽起來恐怕更像性別歧視,因為這暗指女性不厭惡男性友人和同事的關注,還因此慾火焚身)。」

我想其實還可以有另一種假設﹕就是女性外表迷人本身就是雌激素旺盛的表現,而雌激素旺盛同時導致性欲旺盛。

「一項類似的研究發現,人類男性對二男一女的色情照片自慰射精時(也就是精子競爭的情境),和只有三女的類似色情照片相比,也會產生更多活躍精子。所以啊,兄弟,如果你和另一半想要生小孩,現在或許正是提議3P的完美時機

這當然是開玩笑,但玩笑本身並不成立。因為受精其實不需要很多精子,但如果有多一個男人,就有可能令另一半懷的不是你的孩子。所以「沒其他男人」雖然你會射出較少精子,但「不用競爭」一定比較好。見到另一男人在場會令你射出更多精子,本來就是因為「不確定結果」所以要預備更多精子作競爭。

#1804 集合名詞大集合「用英文描述一群別的動物時,使用到的集合名詞真是五花八門。」

中文名詞比較容易混用。通常也就是一群、一窩、一巢、一堆,或者廣東話一

「一群殺人害命的烏鴉(a murder of crows)」

難怪希治閣要拍《》。

#1825「A convocation of eagles 一會議的鷹」

鷹看起來像開會麼﹖

「A parliament of owls 一國會的貓頭鷹」

貓頭鷹集合一起看起來應該像開會,不過議員可不像貓頭鷹。

「A wisdom of wombats 一群睿智的袋熊」

袋熊看起來很有智慧麼﹖

#1843「一群複雜的心理學家(a complex of psychologists)」

這恐怕是語帶雙關,因為complex同時指心理學上的情意結,所以同時可指「一群有心結的心理學家」。後者可能更是本意,因為論複雜,可不只是心理學家才會把事情或理論複雜化,不同學科的學者都有此傾向。

#1870 K歌情鳥「音量和顫音速度都很重要;母鳥喜歡速度快又大聲的顫音

跟歌手的「海豚音」有相似之處﹖

#1951 你比黑猩猩聰明嗎(1)「或許我們人類學到,人們有一小堆東西時,常會為了美觀或實際的理由而讓那些東西分散(例如蛋糕上的蠟燭、披薩上的鯷魚、一座城市裡的行動電話基地臺)」

這不是為美觀吧﹖而是本來就需要分散佈置。
當然原文可能其實在諷刺市內流動電話訊號塔太少、訊號太弱。

#2064 猩理病態「心理病態者通常會否認自己有問題,而會說一些例如「不為自己站出來,爭取自己要的,其他人就會騎到你頭上」的話,來合理化自己大膽、欺負弱小、小氣的表現。」

有沒有想起丁蟹

#2136 直搗蜂窩的科學家「火蟻(1.2分)

痛楚評分竟然那麼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