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6月 03, 2023

故宮文化博物館

如果不是教師發展日學校免費帶去,方某是不會自己花錢去看的。原因請見文末「放在最後的先旨聲明」,為免妨礙看倌閱讀所以放到最後。

不知是否博物館建築的新模式,這裡跟藝術館一樣把入口放上一層。
(這裡稱「G/F」地下,而真正的地面層稱「LG」地下低層,後者只當演講廳和其他多用途廳使用。)

去到正門望上去,觀景台的金屬飾板已經出現鏽跡。是故意還是提早老化就不知道了。

如果看倌只想看故宮文物,九個展廳中其實只需看頭五個便成。入口後的展廳一是簡介,沒甚麼特別介紹。以下反倒是一些看了思疑出錯或者新不如舊的地方﹕

「御製詩兩節琮與琺瑯膽」右邊那個「兩節琮」的文字不是倒轉了嗎﹖是故意如此﹖還是不小心倒轉了﹖

青胎瓷「三足鬲式爐」兩個,前面的是南宋原品,後面的是清代雍正年間仿製品。可以見到仿製品裡面的鬲足處凹了進去,以往看展覽(例如藝術館有不少),真正的青銅器也是這樣的。但如果這不是純粹當仿青銅藝術品,而是打算實際使用的話,有凹位反而不如南宋的碗底平滑那麼易清潔吧。

這裡更離奇,展牌說中間那部是英國製「反射式望遠鏡」,但形狀看起來像是「折射式望遠鏡」呀。

反射式的話,人眼湊過去看的「目鏡」通常不會在對著物鏡的另一端,而會在鏡筒旁邊靠近目鏡的位置。當然你在維基百科也可看到,有些較複雜的設計如卡塞格林式甚至折反射式望遠鏡,目鏡位置跟折射式一樣,但鏡筒通常比較粗—畢竟反射式相對於折射式的優點就是孔徑容易弄得更大增加集光。如果製作一支反射式望遠鏡但孔徑跟折射式差不多,那不是有點多餘﹖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望遠鏡中間有一支螺栓,如果是折射式的話不知用來做甚麼(折射式似乎不需要中間再加塊透鏡),但如果這是折反射式望遠鏡的話,那就有可能是一塊可以調節的透鏡或反射鏡。
回家寫文時再看英文說明也是Reflecting而非Refracting或Catadioptric,即是並非翻譯出錯,而開館差不多一年好像都沒人問這個問題。

---

最令人感到整間館只顧「面向祖國」的,其實是扶手電梯。在地面上正門時已見扶手電梯是右上左落,屬大陸習慣,跟香港習慣相反。是否動線所需﹖進館後再看,每一層都是這樣。

而奇怪的是,大陸遊客去北京應該比來香港方便,但這裡也差不多一半都是大陸遊客(其餘就是本地屋邨團和學校團,外國遊客只有零星幾個)。可見這種「右上左落」沒押錯寶。似乎政府的盤算,有點像台灣搞一間「故宮南院」(當然這政治意味更濃),打算讓華南和「大灣區」遊客就近來香港的故宮博物館。

---

展廳二佔了整個1/F,而且以「皇帝的一天」作主題也算有趣,一般觀眾都能投入。

這個鐘其中一面寫上「TO MAKE IT PLAY」和「STOP PLAYING」字樣,不知是讓人撥指針調較是否響鬧和活動(你知這些鐘會有很多「公仔」郁動的),還是指針仍是跟時針行走,只是每天有半天會響鬧,半天不響鬧以免騷擾用者休息。

這串「數珠」本身不算特別,甚至沒有旁邊的朝珠那麼大粒和大串。只是以往讀書讀到有些官員奉迎高官,甚至把妻子送入邸中服侍,有人為詩諷刺。詩中有「轉數珠」一詞,字面上還以為是轉了數粒珠,現在看來是指大官在轉這串「數珠」。

這副屏上的篆文倒不是每句都看得懂。藍色那道「五穀豐登」人人都看得出來,最左邊那道「物阜民安」已經有些人看不出。綠色那道只看到「口王正口」、黃色「天口萬口」、最右邊「光口口泰」。展牌沒有說明。


對這套印章其實沒甚麼興趣,只是和坤在乾隆詩文中找120有「壽」字的(乾隆很愛附庸風雅,詩倒寫得不怎麼樣),找人刻了圖章用來賀壽。今日所見很多作為,亦不過如此。

這裡拍下不是說他錯,而是平時展覽或平面設計中一旦出現棋類,經常都是放錯(因為負責的人根本不懂得玩)。只是象棋和圍棋我都不熟,看不出有沒有錯,留待有識者注意。


(明明象棋圍棋這類東西,跟大富翁不同,就算不懂得玩,反正圖書館有大量棋譜,只要借本照著擺就一定沒錯啦。偏偏以往展覽出現國際象棋,我就見到連開局都擺錯的。)

這裡純粹興趣,拍下這段仿宮廷戲台片段的楹聯﹕

山水協清音龍會八風鳳調九奏

宮商諧法曲象德流韻燕樂養和


留意這副聯前後有點不同,前半部「山水」對「宮商」、「協清音」對「諧法曲」都對,但如果拿「龍會八風」對「象德流韻」、「鳳調九奏」對「燕樂養和」就不通。對聯老師有教,長聯容許「句內對」,所以是「龍會八風」對「鳳調九奏」、「象德流韻」對「燕樂養和」。

旁邊有個牌寫著「文官下轎、武官離鞍」,入宮規矩。
(所以賜「紫禁城內騎馬」是一種榮譽,《升官圖》也有這一格。)

古人吃生果也用叉,而且是那麼長的叉﹕

又見到皇家火鍋,而且鍋還要是琺瑯的。

北京冬天嚴寒,所以連硯台也要有暖硯匣(下面可能裝熱水吧﹖),要不然墨都凝掉寫不到字。

展廳最後部分有幾個屏幕讓人拿著支毛筆對電腦練帖。

這一層的觀景台向港島,但因為陰雨天所以景色麻麻。

---

2/F展廳三、四、五是故宮專題展廳,分別聚焦「陶瓷」、「肖像畫」和其他「工藝」。

展牌﹕明代洪武年間國家祭祀禮儀已不再使用金屬禮器,改用瓷器替代。嘉靖時更明確規定京城內「天」、「地」、「日」、「月」四處祭壇,須使用特定顏色的瓷器,分別為深藍、黃、紅和白。因具有祭祀性質,故其釉又有「祭紅」、「祭藍(青)」等名稱。

展牌說明「克拉克瓷」源自葡萄牙語「carrack」,巨型商船之意。

這套碗有趣之處,在於按後宮等級排列,最左邊的碗是皇太后和皇后專用(裏外黃釉),之後是皇貴妃(外黃釉裏白釉)、貴妃和妃(黃地綠龍),再到右邊的嬪(藍地黃龍)、貴人(綠地紫龍)和常在(五彩紅龍)。
低級的碗反而繽紛一點。



這表面上是漆碗,實際上是仿朱漆釉的瓷碗。問你怕未﹖(在下不明白為何要這樣仿就是了)

這是用瓷仿製海螺,倒也真的像。


一列不同顏色的瓷器,我倒覺得最有用是拿來教化學。
這朗窯紅是氧化銅﹕

這鱔魚黃釉是氧化鐵和氧化鎂﹕
(同類的「廠官釉」還有蟹甲青、茶葉末、老僧衣等色彩)


這是孔雀綠,倒令人想起孔雀石綠﹕
(但孔雀石綠是有機染料,釉中應無。而孔雀綠釉亦未必是孔雀石所做。)

淡黃釉又稱蛋黃釉(因由歐洲傳入又稱西洋黃),是氧化銻﹕

展牌說天藍釉是康熙朝首創,含不到1%的氧化鈷。法國人稱為月光釉。
旁邊那個「釉裏紅四魚紋水丞」的魚也很形象派。


這款胭脂紅因為歐洲傳入又叫西洋紅,稱金紅料,因為含氧化金。

左邊的叫玫瑰紫釉,沒寫成份。右邊的窯變釉,展牌說「鈞瓷深厚的藍色乳光釉加上氧化銅着色劑,在窯中燒成時,因所施含氧化銅着色劑釉的厚薄不同,加之窯內氣氛不同,燒成後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紫紅、深藍、粉紅等瑰麗奇幻的色彩與斑紋,稱為「窯變」。

展牌說這種在瓷器上加「絲帶」狀的「包袱」,是乾隆朝的設計。

廁所洗手盤這個位置不知該讚還是彈。水柱射落的位置有坑紋,似乎能避免水花四濺﹖但從清潔角度看,有坑紋的潔具只會藏污納垢更難清潔。而現在廚廁用具的仿石料有多耐磨也很難說。

展廳五專講工藝。這件瓷器一看,我們似乎會以為是香港藝術家把傳統理髮店那條紅白藍三色柱按故宮器具形象仿製的吧﹖但它竟然是乾隆朝的玻璃製品﹕

右邊這個筆筒用的是「文竹」工藝,把竹子內皮製成薄片,然後貼在其他器胎上。它不單用上中國傳統較少用的簡單幾何圖案,而且模仿了竹節的形象。
我還以為現代才流行用木皮貼夾板面,或者石皮鋪水泥面之類。

古代冰箱﹕裡面放了冰除了可冷卻食物,蓋面亦有孔洞可滲出「冷氣」宜人。

展牌說這是「樹圍」,用來保護庭院中的花木。想不到古人也有此需要。

古人一樣有折疊式擱書架,不過是臨帖時放字帖用﹕

大型手提餐盒,展牌說旅行郊遊風氣自明中葉起,貴族出行自然有下人幫手拿著。

展廳四講帝后畫像,面積最小,方某也沒甚麼興趣。這裡展出了各種顏料,只有藤黃和花青是植物顏料,其餘(硃砂、朱紅、赭石、石青、石綠、墨)都是礦石。

另一邊講解畫像裝裱分幾多層﹕


---

3/F展廳六可能是「香港興建故宮博物館」這個項目被人批評「離地」太多,要把「故宮」跟「本地」和「國際」聯繫起來的嘗試,專講本地收藏家。(畢竟各公私營博物館從收藏家處得益不少,專題展覽也沒少搞,但特別向公眾介紹他們就沒做過)
當然重點仍然想講「香港如何協助國寶回歸」,但也難得介紹到收藏家對本地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提供的支援。

這套藏家捐出的皇家禮器,跟前面提及的一樣,以顏色區分用在哪個祭壇。
黃色的用於地壇,左至右是鉶、尊和簠,分別是同治和光緒年製。
藍色的用於天壇,左至右是豆、簋和登/豆組合,分別是嘉慶和光緒年製。
展牌說登和豆用於醃菜或肉醬(都是醃物,肉醬古時稱「醢」,孔子的學生子路就是被剁成肉醬,孔子聞訊叫人丟掉家裡的醢),鉶用於盛羹,簋(「九大簋」的簋)和簠(音斧)盛穀物,尊為酒器。


基督徒朋友應該對這個有興趣﹕元朝景教鐵十字,是希慎實業捐給港大馮平山博物館的。館方六十件代的藏品手冊稱藏有「近千枚,為世界之冠」。

展廳七找幾個本地藝術家,嘗試把故宮文物和現代crossover。不過就像藝術館那些現代藝術一樣,完全看不懂。

---

4/F這層的觀景台向昂船洲和青衣,同樣看不清楚。

3/F展廳八是卡地亞特展,不要問我跟「故宮」有何關係。
4/F展廳九是「夢蝶軒藏古代金器」的特展(展廳六有介紹物主)。

兩個特展要額外付費才能看,正如前述(還未看的可見文末「放在最後的先旨聲明」),方某沒有付費去看。

雖然香港沒有舅父責備,但因為十時半後才開始參觀,一來「如前述」我沒打算很仔細看,二來不想沒時間吃飯,所以已是「走馬看花」式地看,並沒有每件展品仔細看。最後大概一時多才看完,用了兩個半小時多一點。如果是一般遊客,我猜一個半小時應該走得完。

進去之前,身旁同事討論「如何散水」,有人說之前來都是搭小巴。平素習慣行路的在下,心想這裡離九龍站不遠,行路應沒問題。離場時見到那麼短程的小巴,竟然收得($5)比觀塘地鐵站爬山路上敝校的小巴($3)更貴,更覺得一定要走路。怎料用Google Map看看路線,它竟然介紹我用十八分鐘繞一個大圈﹕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沒可能這樣巡遊路線似的走。因為博物館旁邊已是西隧出口,西隧出口明明有巴士轉車站的呀。沒理由要人繞個大圈那麼蠢的,除非這是迫人付費搭小巴的陰謀(笑)。
所以見到有零星幾個人在博物館外的馬路向前行向停車場入口,我就照行,行到路的盡頭就有個出口走進西隧巴士站。只要到了巴士站就好辦,再上天橋過去對面巴士站,再過圓方對出的馬路,再行一個路口就是九龍站入口。即是沿著紅線行,就算不用上班趕路的走速,十分鐘內都可以走完。

所以根本沒必要搭小巴。

---

「放在最後的先旨聲明」﹕其實在下不贊成興建這座博物館的。

留意在下並非反對展出故宮文物,以往其他博物館搞故宮專題展我都樂見其成。我不贊成的是香港「專門為了展出故宮文物」興建一所博物館。畢竟遊客要看頂級珍品的會去台北,要看建築的會去北京,香港搞故宮博物館沒有足夠吸引力。

而且香港興建博物館眼光也不應該狹隘到只看「故宮」。新加坡就有座「亞洲文明博物館」,但展品自然以東南亞或南亞為主,香港在收集東亞或東北亞文物方面顯然更有優勢。當年建館爭拗時,方某就曾公開反建議,香港也應該有一座亞洲或者東亞文明博物館,甚至是「世界文明博物館」。裡面設展廳展出不同地區的文物,其中一個展廳可以長期借展故宮文物,同時也可以利用其他外地著名博物館的文物搞展覽。那就不受現有博物館細小的專題展廳所限,可以長期展出更多世界不同地方的文物。甚至可以不時選擇一個主題,跨界展出不同地區的文物,讓觀眾得以比較各地文化。

既然政府自稱「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眼界本應如此廣闊。狹隘到搞一座「故宮博物館」,只做到「面向祖國」罷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