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Miodownik《液體﹕流經生命的美酒、海浪、煤油、眼淚、液晶……》(Liquid : The Delightful and Dangerous Substances That Flow Through Our Lives),賴盈滿譯,台北﹕天下文化,2019
頗喜歡這類主題簡單,但以小見大的書。就像之前讀的《奇妙的塵埃》和《門牌下的真相》般。
本書內容範圍相對而言沒那麼「大」,也沒有網頁介紹說得那麼神秘。作者借一趟飛機航程為背景,討論行程涉及的不同「液體」。由燃油、酒精,到茶啡、水圈,以至大家沒留意到也算液體的柏油和地殼岩石。不見得像塵埃般講到宇宙,也不至於像門牌般牽扯何謂正義。但同樣有各類歷史和趣事穿插其中。
就像提到以前有個很好的科學節目《Connections》(當年方某訂上網計劃附送Discovery Channel,碰巧見到的),只要讓你找到關連,世上萬事萬物,無一不可連上。
讀書不一定要很有目的,針對特定的問題和資訊。這樣看似漫無邊際地探索、自由關聯,就像在街上閒逛般,只要善加觀察,亦必有可觀者焉。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4oryBP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但似乎銷售期完結了。)
---
筆記,或挑骨頭﹕
#279 引言「但水在宇宙是稀有品。」
水在星際空間未必稀有(現在相信小行星、彗星等有不少水份),但在行星上可能不多。
#318 第一章「「……現在我們將為您介紹本飛機各項安全設備及使用方法,請您注意觀看以確保安全。」我一直覺得起飛前來這一套很令人不安。這樣做實際上是作假,所謂的安全廣播根本就和安全無關。首先,他們隻字未提機上有幾萬升的航空燃料,裡頭蘊藏了大量能量,讓我們得以翱翔天際。」
或可理解為故作誇張之辭,但其實不應這樣說,會令人輕視安全廣播。正如一位機長說﹕
「把安全帶拉低並束緊。最令我火大的事,莫過於聽到某個乘客大言不慚地說﹕如果飛機墮機了,大家絕對死路一條。說這種話的人居心何在﹖並非所有的意外都能上災難新聞頭條,而且根據統計,大多數的意外都有倖存者。安全帶是否適當繫緊這類的簡單步驟,就有可能造成重傷和輕傷的差別。」(Patrick Smith《機長,我有問題﹕解開你對航空飛行的所有疑問》p.196-197)
空難不一定就會爆炸、就算有爆炸也一定全員死亡(看《Mayday 空中浩劫》就有不少飛機墜地著火但有人生還的個案),因為爆炸規模不一定炸爛整部飛機。
若然飛機遇上氣流,飛機本身可以沒損傷,但機員和乘客沒有綁好安全帶的話,就可能在機艙內變彈珠撞到重傷甚至死亡。
#345 「這就叫做毛細作用(wicking)」
雖然讀英文中學,但我們讀的都是正式學術名詞,不查不知道 wicking 就是指 capillary effect。
#473 第二章「這些酒通常由穀物(如玉米、小麥和馬鈴薯)澱粉發酵而成,先形成低酒精濃度的發酵液,再送入蒸餾器加熱精煉成高酒精含量的烈酒。從蒸餾器最先生成的液體就是高濃度甲醇,必須移除。有經驗的家釀者都知道這一點,但每年還是有初次嘗試釀製私酒的人死於非命。」
因為他們不知道發酵不只產生乙醇,同時會產生甲醇。(理論上葡萄糖發酵應該是製造乙醇,但原料始終不是純葡萄糖,而化學反應有雜質產生幾乎也是必然。)
而讀過中學程度物理化學或有機化學的話,你就會知道因為甲醇的碳鏈比較短,所以沸點比較高,會在蒸餾時先被分出來。
「這不禁令人好奇,機上安全廣播為什麼沒提喝酒的危險。緊急狀態下,喝醉的人顯然更不安全」
這點倒沒說錯(笑)。不過空服應該也不會讓你飲「太多」酒﹖
#498 「馬蘭哥尼效應(Marangoni effect),也就是酒像一道道眼淚滑落杯壁的現象。乙醇會降低酒和玻璃之間的表面張力,使得倒入的酒在杯壁留下一層薄膜。薄膜裡的酒精一旦蒸發,酒精濃度便會降低,表面張力提高,導致和周圍張力出現落差,薄膜因而撕裂,形成淚痕。酒的酒精含量愈高,馬蘭哥尼效應就愈明顯,因此只要觀察酒淚,就能猜測大約含多少酒精。」
方某少飲酒,倒沒觀測過是否有這個。
#519 「例如這酒曾經得獎,會讓我們覺得它特別好喝。對了,得獎的酒其實非常多。全球有大大小小的比賽,絕大多數的參賽酒都會拿到獎章。」
原來香港的「兒童比賽產業」是效法酒業。(笑)
#539 第三章「濕式防寒衣也會讓人更好浮,因為它等於替人體裹上厚厚一層密度低於水的物質。」
不是乾式才保留一層空氣麼﹖
#675 第四章「若你擔心現代的飛機飛高時會不會脫膠,我得指出伊卡洛斯的神話其實有違邏輯。他飛愈高應該會感覺愈來愈冷,而不是愈來愈熱。」
這其實不是邏輯問題而是知識問題。因為古人以為太陽距離地面沒那麼遠,所以飛得高接近太陽,越高越熱才合符邏輯。
近代才知道太陽離我們非常遠,大氣層少許高度並不影響冷熱。反而因為空氣的熱量是來自地面接收陽光後發放紅外線,紅外線無法穿透大氣層(會被空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這也是溫室效應的由來),於是在對流層中越近地面的氣溫越高。
「直到英國科學家卜利士力(Joseph Priestley)發現它能輕鬆擦去(rub off)紙上的鉛筆字,才算找到了它的賣點,也讓它因此得名。在英語世界中,橡膠被稱為rubber,意思是「能擦去痕跡的東西」。」
故廣東話稱「擦膠」。
#685 「這正是橡膠黏性極高的原因。它能輕易變形嵌入任何東西,甚至掌紋,所以你抓著才會覺得它吸得很牢」
但這是磨擦力而非黏力吧﹖黏力不是源自范德華力嗎﹖
不過再查,黏力的確是指流體內部的磨擦力。
#907 第六章「稀泥般的糞便很噁心,要是你不小心踩到了,而且還赤腳,感覺它擠過滑過你腳趾間,感覺更恐怖。相較之下,糞塊就幾乎不讓人討厭,尤其是羊或牛的糞便。」
You sure? 我不覺得呀。
#920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後者負責適當提供能量,並於你進食時分泌唾液。用完餐後,交感神經系統開始接手,協助你保持口腔潤滑,對抗感染和蛀牙,甚至連你睡眠時也在工作。」
但睡覺時通常會減少分泌,所以易口乾。
#930 「研究人員發現,較樂於嘗試新奇食物與古怪料理的人,對性實驗的接受度也比較高。他們甚至發現,整體而言,男性受試者的擇偶策略跟嘗試新奇食物的能力意願高度相關。研究人員推測男性可能藉由壓抑對某些食物的反感來討好可能的對象,證明自己身體健康、免疫系統強壯、是合適的性伴侶。」
顯威。換句話說跟孔雀開屏一樣。(難怪在下難討好異性)
#940 「就繁殖的觀點,你要是覺得濕答答很噁心就慘了,因為潤滑對性交很重要。做愛時不可或缺的體液在其他時候出現都令人噁心,這點正說明了我們對體液的反感有多受性慾影響。」
亦因為社會希望控制性欲表達的場合。(就算不用吳敏倫式陰謀眼光認為社會賢達想霸佔女性,如果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在表達性欲,那就沒空工作生產了,對統治者也沒好處。)
#953 第七章「不懂泡茶的人泡出來的茶比一杯爛咖啡還難喝。」
Really﹖
#965 「所有茶葉都是手工摘採,採下後就會開始枯萎,誘發酵素破壞葉裡的分子機械(molecular machinery),將葉綠素轉為棕色再轉為黑色。你如果曾經將藥草放在冰箱裡太久,就會看到一樣的現象。」
作者想指Herbs﹖
#1100 第八章「直到1850年代,英國護理師南丁格爾大力提倡清潔,新態度才真正被採納,從軍醫院普及到其他醫療機構。其中關鍵在於南丁格爾蒐集了充分數據,還發明新的數學圖表將疾病成因與死亡率的證據呈現給醫師和大眾看。」
所以幾年前醫護罷工要求封關抗疫時,反對罷工者大談南丁格爾精神前,麻煩先搞清楚南丁格爾在醫療政策倡議上的角色。
#1128 「減少泡沫很重要,因為泡沫無助於洗去髒汙,而且太多也會妨礙洗衣機運作,因為泡沫很難去除。事實上,清潔劑通常含有消泡成分,抑制氣泡形成。」
但有時又因為消費者迷信有泡有潔力而要把泡沫加回去。
#1150 「後來明尼通卡想到可以使用摁壓式容器。這真是天才之舉。這樣一來,過去不敢拿起前一個人用得濕答答的肥皂的人,都可以直接將洗手乳摁到手上,感覺自己是第一個使用的人。
這點很重要,因為肥皂始終容易沾上污跡。雖然事實上沒影響清潔效果,但感覺不好。
#1179 「直接擠出泡沫而非液體的容器,讓皂乳更好用。這種「慕斯瓶」其實很棒,不只因為它們一次只會噴出少量界面活性劑,正好夠你使用,還因為它們終於讓泡沫真正派上用場了。……你買肥皂是因為需要它,而不是因為你覺得它會讓你變得與眾不同,變得更成功、更迷人或更性感。」
其實肥皂和皂乳(梘液)本質上沒分別。但如果可以用噴泡的至少可以省用量。
#1199 第九章「西拉德和愛因斯坦想了不少點子,做出了幾款原型機,還申請了數項專利。其中一款設計用熱驅動液態丁烷在管線內流動,接著和氨混合變成氣體達成冷卻效果,之後再和水混合,由水將氨吸收,讓丁烷循管線回到原點,重新開始冷凍循環。」
這有解決了氨洩漏的可能問題﹖
#1208 「米基利本人就曾經在研發時中毒。「研究有機鉛化合物一年後,」他於1923年1月寫道:「我發現自己的肺部大受影響,不僅所有工作被迫停擺,還需要大量的新鮮空氣。」但儘管危害立即可見,他還是執著向前。經歷多年研發,其中遭遇製造工人鉛中毒、發生幻覺甚至死亡,最後他終於在1924年召開了記者會,示範四乙基鉛有多安全。他將四乙基鉛灑在手上,吸了一口蒸氣,結果再次中毒。但他還是執意量產四乙基鉛。」
為何執意量產﹖利之所在。
#1270 「1985年,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科學家,指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面積兩千萬平方公里的破洞,不久後更判定全球臭氧層都在變薄。基本上,氟氯碳化物是元凶,因此各國共同制定了蒙特婁議定書,禁用氟氯碳化物,並於1989年生效。」
為何那麼快﹖可能因為化工產業還沒有石油工業影響力那麼大。又或者,尋找替代化合物對化工產業的負面影響並不如替代能源對石油公司負面影響那麼大。畢竟替代的化合物也是化工產業生產的,但替代能源可以分散生產的話就會損害石油工業的利基。
#1304 第十章「幾乎所有人都將原子筆視為公共財,就算別人借去簽名忘了還,你也不會認為對方是小偷。你甚至不記得那枝筆當初怎麼到你手上,很可能也是借的。」
說笑嗎﹖
#1316 「製作鐵膽墨水時,首先要將鐵釘放入醋罈子裡。醋會腐蝕鐵釘,產生充滿帶電鐵原子的紅棕色液體」
既然帶電,就應該是鐵離子。
#1328 「因此(原子筆)筆尖外頭不會沾著墨水,我的手指還是跟剛才用皂乳洗完手一樣乾淨。維持乾淨的雙手,在人類書寫史上,這種情形其實絕無僅有。」
的確,連鉛筆也不行。慣用左手的人自會清楚,因為現代中文和英文一樣由左至右寫,所以用鉛筆書寫久了,左手的邊緣自會擦到很多鉛筆跡。
#1345 「直到1884年美國一位名叫華特曼(Lewis Waterman)的發明家改善了金屬筆尖的設計,讓墨水藉重力和毛細作用順著凹槽往下流,空氣反方向進入墨水管中,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直到今天還是一個著名牌子。
#1380 「就算筆尖朝上寫字也不例外。因為它不是靠重力流動,而是藉由圓珠滾到紙上。」
所以就算不用太空筆也寫到字的,太空筆之所以較適合在太空船中使用,並不是因為原子筆不能在無重力下使用,而是太空筆筆芯加了壓令墨水更易滲出來。
「就算忘記套上筆蓋,直接放在口袋,墨水也不會滲出來。」
這要圓珠沒損壞才成,大家都用過漏墨的原子筆。
#1409 第十一章「因此你可能會想,回到衣服上的水應該比風帶走的水還多。」
此處文意似乎應該是﹕回到衣服上的水「可能」比風帶走的水還多。
#1425 「1986年車諾比核災之後,俄國政府便靠種雲降雨來去除大氣裡的放射性粒子。」
但淋在土壤上也一樣是問題吧。
#1442 「葉門2016年由於給水不潔暴發霍亂」
是「爆」發。
#1483 「舊金山經常飄著大霧。這是因為地形氣候讓溫暖潮濕的空氣從太平洋湧入市區,冷卻後再遇上汽車廢氣,於是凝結成霧。」
應該未有汽車前已經多霧﹖
#1490 第十二章「機長關掉噴射引擎,飛機從落地時的兩百公里時速降到一百多公里,再降到六十公里、二十五公里,隨即緩緩滑出起降跑道。」
似乎著陸後應該也不會直接關掉引擎,就算沒有反向推力裝置的飛機,仍需靠引擎發電維持運作。在機場旁觀可見,通常飛機只把引擎速度降低,然後讓飛機滑行到停機點,之後才會關引擎。(然後就靠地面人員接駁供電機上使用)
「它也是一股破壞的力量,除了帶來地震與火山爆發,還會造成板塊隱沒。」
但正如以前讀《地球是孤獨的》所說,如果沒有這個又未必有生命。
「地球的核心確實是固體沒錯,由鐵和鎳組成,溫度將近攝氏五千度,雖然遠高於這兩種金屬的熔點,卻依然是固態,因為地心重力極強,使得液體形成巨大的金屬結晶。」
雖然越近地心重力越強,但地球核心的重力應該也沒有「極」強吧。金屬保持固態應該是因為大量金屬被重力聚集在核心帶來很大壓力的緣故。
#1504 「格陵蘭也是如此,三百萬兆公升的水結成冰層壓在地殼上,一旦冰層融化後,減輕負擔的北美板塊就會上升,若上升幅度大於海平面上升,或許就能避免大洪水。」
也只是北美避開大洪水吧。
#1552 第十三章「活在流動不居的行星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1927年,澳洲昆士蘭大學的帕內爾(Thomas Parnell)教授做了一個實驗,觀察焦油(black tar)倒入漏斗後的變化。他發現焦油起初完全像是固體,動也不動,但幾個月和幾年後就開始潛變,表現得像是液體,甚至流下漏斗形成液滴。」
還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1560-1565 「柏油受力過大有時確實會龜裂,但裂縫通常出現在石頭和黏合石頭的焦油之間。這時焦油的液體性質就派上用場了。它會流入縫隙中重新將之密封,讓馬路自我修復,比完全固體的路面更經久耐用。」
在香港卻不然。方某住在貨櫃碼頭附近,超重貨車經常把路面壓至凹凸不平,正是因為柏油是流體所致。(香港政府好像在九十年代陸續把石屎路面改鋪柏油,似乎是為了防滑和減噪音。)
#1612 「這樣一套關鍵網絡確實存在於我們的城市裡,而且所費不貲,即使像舊金山這種水源豐沛的地方也不例外。」
舊金山一帶水源不算很充足吧﹖
#1645 後記「直到最近科學家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才發現蓮葉表面大有蹊蹺。」
國語似乎愛用「蹊蹺」,粵語卻是用「蹺蹊」(通常被讀成QK)。
「或開發新式防水衣物,透過細管將打在衣服上的雨水蒐集到內袋供之後飲用。」
雨水其實很骯髒,把衣服上的灰塵都沖走後更骯髒。
#1684 「腦部、臀部、膝蓋或腳踝受過傷,或曾經診斷出癌症的人,幾乎都做過磁振造影。」
腦部在頭蓋骨內或者必要,但其餘部位受傷,通常只靠X光就算,除非X光片看不清楚才會靠核磁共振。畢竟後者貴得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