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2月 25, 2021

炒冷飯時間﹕The phantom of the Colony

(原文於2010-2-28張貼,看倌可以後來的事態發展跟作者論述作個比較。)


香港的殖民地幽靈—從殖民地經驗看今天的香港處境》劉紹麟,香港﹕守沖社,2005

(同場加映﹕《打倒符碌》)

本書所說的東西,大多並非沒有其他人說過(有些連區區在下也懂得說),但作者卻把所有不同現象綜合起來論述,給了一個大框架(殖民地思想模式)去理解這些個別現象的意義。

前陣子讀這本書,實在是令人讀得很不樂觀。因為這隻「鬼」太深入人心(包括上至阿爺下至市民),很難驅走。好像變成講甚麼都像 mission impossible 似的。

---

本書綜合的現象不少,我乾脆抄了一些在下面,大家自己看看﹕

《香港的殖民地幽靈》章節摘錄﹕

前言

第一部分﹕大格局
第一章﹕香港是個殖民地

殖民地施政帶來的最大災難,是社會結構與及人的思想的問題,輕者是政府及社會無力渡過難關,結果可能是發展停滯,引發社會不安﹔重者是從脫離宗主國當日開始國家已處於動蕩不安的局面,獨立之日即內戰爆發之時,甚至使外敵有機可乘,再次淪入他國之手。」(p.17)

第二章﹕大國夾縫中的殖民地香港

「內地對香港的矛盾心理,多少也是中國對西方矛盾心理的反映,而這種矛盾心理,又產生出種種古古怪怪的對港政策。」(p.27)

「在某種國際戰略、政治經濟環境下,香港或許是重要的,但『香港人』卻不見得有何重要性。……既在中國,想成為中國,又不在中國,不是中國﹔既屬西方,想成為西方,又不在西方,不是西方。既是左右逢源,也兩面不是人。

然而鮮有香港人為此而悲哀,我想這才是最大的悲哀。」(p.28)

第三章﹕香港政府,所謂(為)何事﹖

「香港政府常說自己『積極不干預』,又常被譏為『無長遠政策』,正是這種政治格局的體現。殖民地政府表面強大,卻只是以力服人,不是名正言順,天與人歸的浩然之氣。然而殖民地政府也深明箇中三昧,修修補補不妨做一點,到要定大疑、決大事的時候總是支吾以對,不肯承擔。這種態度不是八十年代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獨霸武林後才出現的,而是一貫以來的施政態度。反而是七十年代政府大搞公屋醫療教育福利,才是殖民地管治的異數。

到回歸了,港人治港了,殖民地管治體制的基本結構卻沒有改變,更使人痛心的是回回歸後竟有相當一部分輿論以為這就是好,以為香港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政府放軟手腳甚麼也不管。當然,回歸後政府『掂果瓣死果瓣』是個殘酷現實,但如果大家接受我的看法,則回歸以後一項急切推動的工程,便是使政府具備有實質推動政策的能力。這是一項巨大的政治改革工程,深具政治智慧的小豬麥兜一語道破了管治架構轉型的困局﹕點樣令隻雞變做鴨﹖」(p.37)

第四章﹕香港不設防之一﹕本土認同

身在香港心在鄉,很自然便以旁觀者的態度來看這裏的事物,在思想上、情感上都對這裏發生的事情保持距離、『都係唔好理咁多事』,只管做好自己的一角,其餘的既不由得我問,也不想問。人只向內望,向自己處望,說得哲學一點是一種『人與其生存環境異化』的狀況。說香港人自私、無本土意識、無社群意識,多少是這種狀態的體現。

換上是其他地方,這甚麼赤鱲角機場、負資產、政府瞎指揮、基本法廿三條等等事件,隨便一宗已足以鬧出民變拖垮政府了,可是香港人卻特別『忍得』,於是成就這萬年不變的厭悶局面。其實不是忍得,只是大家習慣以旁觀者態度看自己事情,明明是關乎自己生死存亡、食粥食飯的問題,卻懶得花時間精力組織起來作點甚麼事,這是『人與環境異化』的極端型態,中國政府、香港政府真要上香還神,感謝香港人『夠晒異化』﹗」(p.44)

第五章﹕香港不設防之二﹕建立我家﹖

「香港人幼承庭訓,以為保護主義是十惡不赦,自由經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美德,其實這只是新古典經濟學的一面之辭。且看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之後面對的困境,便可明白『開放市場』並不是那麼單純的事。」(p.47-48)

「百多年來『香港不設防』政策似乎也真使香港成了轉口貿易中心,資金流動的中心,使香港在貿易、航運方面賺了百多年錢。

『香港不設防』對一些需作長線投資的經濟活動,特別是預計首十年沒錢賺的那種,是非常不利的。沒有受保護的市場,缺乏政府有意識的培植,誰願意長期提供資金慢慢建立基礎﹖」(p.50)

「在『香港不設防』的根本大政之下,只有這種機動性高的經濟活動才可以生存。香港山寨廠林立,工業長期停留低科技、勞動密集的水平,以至最後宣告死亡,『香港不設防』是其深層因素。」(p.51)

「海峽兩岸風雲幻變,疆獨蠢蠢欲動,再在中國土地上的香港談這個(香港的自我意識),實是危險課題。但不應否認,集體意識是推動群體發展的動力之一,沒有這種意識,人只為利己而存,群體也難生存。這也是內地政府思考香港政策時也要面對的問題,因為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香港是不能自立的,恐怕到最後真要中央相救﹔而且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香港,也沒有任何獨特性可言,對國家難言貢獻。」(p.53)

第六章﹕1949

「雖然有了這點本土意識,但這個『本土』有甚麼內容﹖這種本土意識有多強承載能力﹖中國有萬里河山,千代人物,香港這個『家』除了『歡欣人面,遊人歡笑』之外,還有甚麼﹖香港人對這片土地發生了感情,但感情有濃有淡,隨著感情而生的責任及承擔也有強弱之分。懷念香港魚蛋牛雜,跟願意為香港拋頭顱洒熱血是完全兩回事﹔喜歡港式奶茶,不等於願意為香港的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坐十年大牢。有人心懷香港,於是移民到了溫哥華也要開一間『旺角餐廳』,夠愛港嗎﹖」(p.58)

「問題不是少了一門棍法或沒有人教怎麼泡茶,而是與文化的母體切斷之後,人陷於無根飄蕩的狀態,生存與發展也成了問題。只要到屋邨的公園仔看看日夕在乘涼、玩十五糊的阿伯,便會感受到傳統文化沒落,人如何陷於孤絕的境地。

人在這種陝(狹)窄的環境下長大,心胸也變得陝(狹)隘,化成心理病,名曰『器小易盈』。這是一個淺碗,很容易滿溢,也很容易淘空。只一點點成就便以為世界在我掌握『我至叻』,一點點挫折便以為天要塌下來要燒炭自殺了,其實是自己量淺,沒有緩衝,承受不了波動。器小易盈又導致缺乏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最愛甚麼東西也要抓到手裏。從『島民心態』當可見香港人性格之一二。」(p.60)

第七章﹕1997,變了甚麼﹖

「內地打壓香港民主化,是害怕進一步的民主化使香港不受其控制,甚至反過來對內地造成衝擊。這是一種怕香港『起飛腳』的防衛性考慮,多於要香港滿足某種內地的經濟及政治利益。」(p.63)

(方按﹕但在內地以國企為主的格局底下,維持對港控制其實可以滿足某些內地官員、部門的經濟利益。這並非中央政府本身的政策,但官僚群體可以利用這點搭便車。)

「特區政府是當今政治學的一項奇觀﹕既缺乏『刮籠陰謀』,但又脫離群眾,那麼她騎在人民頭上打算做甚麼事呢﹖又連她自己也說不上﹗」(p.65)

(方按﹕就算個別官員跟商家合作「刮籠」,政府本身也沒有這樣的政策,這是跟殖民地政府分別所在。)

第二部分﹕精神面貌
第八章﹕殖民人思考習慣之一﹕Admin思考法

以『方法』取代『目標』的最可怕之處,是無論提出甚麼改善策略、拯救方案,不久都會淪為一個又一個的生產指標,失卻原本目標的意義。以前認為學校要多搞課外活動,說是建立人格也好、變化氣質也好,總之是學生在課堂以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但在『admin.思考法』之下,課外活動很快便淪為另一個爭取分數的遊戲,於是便有人跟大家說﹕『嗱,參加多d課外活動呀,第時報大學都多d嘢俾人睇呀﹗』」(p.75-76)

第九章﹕殖民人思考習慣之二﹕當家作主的視野

公眾無從參與,自然不必想這些政策到底是甚麼,社會上沒有討論,那些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也就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我們甚至以為這些『方向性討論』是無必要的,是浪費時間的。當這些知識長期不為世所用,年青人不明白這些知識意義何在,即使有理想的青年人也不懂得選這一行,過得兩、三代人之後這些學問只能有兩個出路,一是在群體中消失,成了『絕學』﹔二是成了不斷追求細緻討論、精緻體系、仔細考據,卻脫離群眾、脫離生活的象牙塔學問。那邊廂大家都一股腦兒去學具體實用的知識,其實是大家都爭著在制度裏尋找一個安穩的睇檔、睇機的位置而已。」(p.78)

「在這種氛圍下,學術的努力只能塑造出一個鬼佬眼中的香港(或中國),而不是一個有自己文化歷史、有自己靈魂的香港﹔看來是金堆玉砌花團錦簇,其實全是『俾鬼睇』的 Hong Kong surprise。」(p.83)

第十章﹕殖民地德育課程

「『良好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要教人『分工合作,一團和氣』,這便是支持社會進步的高尚情操﹔按此邏輯推論,教人『爭吵互鬥』的教育便不是良好教育,甚至是危害社會的教育,因為『爭吵互鬥』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果如是,則孔孟之道很多教誨都不能列作『良好教育』了。固然兩位先聖不少教訓都是教人安於其位,不要以下犯上,但也談了很多『爭吵互鬥』,例如教人『擇善固執』,諒來這種人是常會跟人吵咀、意見不和的。孟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就是執著某些重要的價值,甘願頂著千鈞壓力,向群眾口味大聲說不。這種人最有可能大放厥詞發放危險言論,寫小說反黨……

如果我們認為上述的聖賢教誨著實有可取之處,則要問在香港只提『合作、包容、一團和氣』的道德,是否太偏頗了。我的看法是,在殖民地處境,獨立思考、批判、堅守原則等等的道德,對宗主國來說是危險的東西,最好講包容、講接納、講忍讓,大家安安分分,聽聽話話,我發命令你合作。在這種環境下,特立獨行之士會被擠走,堅守原則的會被目為不識時務,慓悍、堅強、冒險精神、擇善固執、一士諤諤等等,在統治者眼中都是危險的道德價值。殖民地的精神面貌是『求求其其』、客客氣氣、『唔好挖到咁深』,『唔好去到咁盡』,『唔好拿到咁緊』,持盈保泰,飲且食兮壽而康﹗」(p.87)

第十一章﹕文化沙漠 vs 文化傳統

「文化斷裂的問題在五、六十年代還未至嚴重,在這個年代『南來學人』仍處於壯年,整體文化土壤仍有老本可吃,甚至因為文人雲集,反而開出新局面,並產生出如岑逸飛、李怡、胡菊人、小思這類當時的文化青年。但到之後便是每下愈況,到我們這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人,已沒能繼承多少深厚文化了。如果我們不喜歡今天香港人的咀臉、不喜歡看香港的電視電影、聽港產的音樂,我敢說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香港已經沒了一套深厚文化的薰陶,以至我們的日常生活以至文化創作都出了問題。」(p.95)

「上一代人的生活世界被連根拔起,退休後便淪為在屋邨公園仔無所事事,終日飲酒吹水賭十五糊的阿伯﹔較『健康』一點的便學習『重新做人』,到老人中心扮後生仔學跳現代健扭呼拉圈。下一代也好不到那(哪)裏,放棄了二胡揚琴,並不代表我們能投入西方文化。中學過後恐怕再沒有多少人會落場踢足球,大學以後已甚少拿起結他口琴了。於是問題便來了﹕捱過一日上班的非人生活以後,回到家裏,閣下的世界還有甚麼﹖我們年青時嘲諷上一代老套過時,到今天回望自己脫離了文化傳統,又是何等孤懸、空白﹖」(p.96-97)

第十二章﹕香港人的「境界」

「自覺站在歷史舞台中心當主角的人,跟站在歷史舞台邊沿(緣)作『睇檔』的人,其精神面貌是相當不同的。一個半世紀以來香港人只有睇檔人的位分,即使六、七十年代開始有本土意識的萌芽,但仍未能跳出睇檔人的境界,連帶文化創作也展現這種特色。這種文化創作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從歷史舞台邊沿(緣)的角度去看事物看世界,其視野、胸懷及境界都受此局限。從香港人講科幻、講歷史、講思想性主題的故事,當可看到在這方面的局限。」(p.101)

這些科幻、冒險情節,與我們一般的『香港印象』是格格不入的,總覺得在香港出現這些情節是錯配的。……即使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出現一種人類首次發現的病毒H5N1,我就聽到有香港人的反應是『咦﹖乜香港會有人類首次發現嘅病毒咩﹖』就連香港出品的世界第一病毒,我們也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要在這種環境下講科幻冒險故事,唯一方法是隱去『香港』,否則只能當作搞笑橋段——『哥斯拉擒咗上灣仔碼頭呀﹗』」(p.103)

第十三章﹕香港這個韋小寶

「當人脫離了歷史文化傳統,或許有一點任意妄為的自由,但這種無歷史的狀態,使人有一種很空洞的、『I am nothing』的感覺,面對繼承深厚歷史文化的大國之民時是很自卑的。韋小寶遊戲人間,過著輕飄飄沒有重量的生活,與這種『非歷史性』很有關係。

無宏觀視野,無價值原則,無歷史,只有人際關係層次的義氣與恩情,這個便是韋小寶。

這也正是香港人。」(p.110)

第三部分﹕香港意識五十年
第十四章﹕香港意識五十年之一﹕匱乏、流離的五十年代

「戰後香港社會的一個獨特型態﹕出現一批『在香港』卻又『不在香港』的組織。在香港者,是他們實實在在的在香港活動,不在香港者,是這些組織受國共兩黨的相關機關遙控,他們並非以香港的發展為其存在目標,而是以香港作為戰場,延續國共內戰。在香港鬥倒對方才是最重要的事,香港的勞工利益、長線發展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考慮。」(p.118)

戰後來港生活的華人就落在這種在政治環境上『雙重抽離』的狀態之下﹕對香港處境保持距離,對具體的中國保持距離。這批內地來港者心靈的基調是一種命運不由自己掌管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使他們追求穩定,怕亂、怕變,非常退縮,非常抽離,並轉化為只向內望,只向自己望,公共事務少出聲,為家人掙得一口安樂茶飯作為生存的目標。」(p.123)

(方按﹕試對照呂大樂描述的「第一代香港人」。)

第十五章﹕香港意識五十年之二﹕去權社會

由殖民地政府來搞『我愛香港』,談『香港是我家,好好愛她吧﹗』,有一個先天的矛盾,就是殖民地可容許的道德高度限制……不掉垃圾,愛護林木小心山火,大家不會有異議,但既然『香港係我地嘅家』,我們有沒有權利參與家事,籌劃我家的發展﹖」(p.130)

這種發展不鼓勵人問『我認為甚麼重要』、『我做人的方向為何』,而是問『甚麼地方有得走位』、『我要怎樣使自己 fit 入這些位』。所以當制度對他們不再有利、經濟不再增長、專業不再是護身符、世界不再是無限『開位』、大學畢業後沒有一份好工等著他們之時,他們會非常困惑不知所措了。這不是青年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即使到九七以後香港人好像對政府非常不滿,天天罵政府,似乎真要與政府決裂了,其實只是與董建華決裂而已。香港人罵政府,潛台詞是『我唔覺得自己可以做到d乜,政府唔出手,我就一定無救﹗』,而不是『啋你都傻,我自己建立另一套遊戲規則,開過另一檔嘢﹗』」(p.131)

第十六章﹕香港意識五十年之三﹕建立主體

「香港『無君無父』的文化空間,既沒有政治權威的刻意經營,也不必拘泥於傳統文化,加上資訊自由流動,這環境短線而言是有利創作的,七十年代的香港在文化上出現一定的創新能力,當可從這裏來了解。」(p.136)

「香港七十年代的文化創作未能成為一股批判現況,深刻反省、覺醒的力量,更不要說挑戰當權者,提出社會及政治改革的訴求了。這肢本土文化的潮流未能統攝於一套更深層、更長線的議題,部分更只是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新浪頭而已,未及對香港人的心靈帶來轉化與更新。……流行文化對香港現況批判,就只以許冠傑的一聲『吹漲』為極限,出路也只有『求望哪吒,我望能生對翼,即刻飛上月球搵過食』,與及『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的接受現狀心態。」(p.138)

第十七章﹕香港意識五十年之四﹕六四至零三

從來沒有人為香港人提供心理輔導處理這恐共情意結,大家只是避而不談,把感受掃入床下底,彷彿不講、不想、當沒事發生過便沒有問題。心理學家說,這種壓抑了的恐懼是很危險的。一旦爆發起來會有嚴重後果。香港人表面上仍穿西裝結領帶,但內裏已變得語無倫次,行為怪誕。

六四除了強化香港人的恐共情緒外,更連帶把香港政制發展也一拼(併)推倒,引發之後關於政制銜接問題的爭議,今天香港的政治體制破落,可說是六四的後遺症。」(p.146)

(方按﹕可對照黃子華談回歸)

「本來香港人習慣了發生甚麼事也不吭一聲,但只是幾年前政府才叫大家齊心參與,連中方也擺出一副廣開言路的姿態,到最後原來又是一句『收聲』,這種從希望到失望的落差是很痛苦的。這還不只,內地為爭取支持,在香港大手買入啦啦隊幫忙敲邊鼓,於是孤臣孽子、忽然愛國、阿茂阿壽,只要掛上忠字牌便可入局上位……看著這一幕一幕指鹿為馬的政治鬧劇,以後怎樣教小朋(友)忠誠、說真話﹖

……不要問回歸以來為甚麼香港人這麼憤怒、犬儒、竭斯底里,心理學家說這叫『learnt helplessness』,患者長期處於一個自己不能控制的環境中,變得暴燥不安,兼且不再對環境有任何期望,不再對世界存有希望。」(p.148)

「『預咗講黎都冇用』,於是索性收聲。八十年代中似乎香港多了人關心政治,但到九十年代初這種關心即大幅冷卻。其中最明顯的轉變莫如是教會,八十年代中還大談關社大唱〈風雨香江〉、〈動力信望愛〉,到九十年代初便大講靈恩、靈修的個人修練功夫,之後更往神蹟治病、趕鬼、說預言的神秘主義路線發展。

……總的來說就是將所有關懷放在一室之內,向自己一家內望。事態發展至走筆之時(2004年),香港人更陷於將注意力集中看自己身體的境地……特首選舉、新移民、問責制、廿三條既然一概『唔到我理』,我便來個消極抵制跟自己玩,玩自己的胸、肚腩、『pet pet』。」(p.149-150)

第四部分﹕殖民地政治經濟學
第十八章﹕香港治權爭霸戰上集﹕兩個矛盾

雖然香港政府向有錢人的利益傾斜,但他們不是從有錢人之中選出來,而是由英國政府委任的﹔說得極端點,全港各階層(包括商人)起來反對她,只要有兵在手,她也可以繼續執掌政權。是以我們看到,在八十年代及以前,政府即使面對大財團的時候仍然是『夠惡』、『有牙力』﹔也正因為此,殖民地政府較諸回歸以後,反而較有能力推動政策。

……有人以為殖民地政府的『效率』是源於行政主導,以筆者之見,其實這是殖民地政權『夠惡』、『有牙力』而達致的效率而已……如果政府沒能力頂著反對意見,則行政主導一點效率也沒有……連公屋禁止養狗、改變的士汽油含鉛量也推行不了」(p.155)

「即使到今天,香港的民主運動仍是由一批早期為低收入人士爭取權益的人士作主力,以至香港的民主運動與民生議題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好像爭取民主就必然地反對資本家、威脅資本家利益,這是香港民主運動的性質之一,根源也是殖民地時代的政治經濟關係。」(p.157)

「『一個主題』,是指在這十多年間鬧得火熱的,歸根直底還是圍繞著一項主題﹕誰來管治香港﹖……骨子裏的問題是誰才掌握香港的『話事權』。……

『兩個矛盾』,一為香港內部的階級矛盾,即工人與資本家、有錢人與無錢人之間的矛盾,二為香港與中國的矛盾,即中國與香港分隔了半世紀,大家你不信我我不信你的矛盾。」(p.158)

「在1967至1999年的三十多年間,內地已不必擔心澳門『起飛腳』﹔加上澳門地方小力氣也小,要蠻幹起來力度也有限。種種因素之下,面對澳門的時候中央政府是較有安全感的。

香港可不是這樣,香港人掌握著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命脈,力量直指上海、北京。回歸意味著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將大大加強,從內地的角度看,把一個長期不受自己控制的高能量體納入自己體內,是有危險的。所以對中央政府來說,建立一個穩安聽話、在股掌之中的香港政治體制是重要考慮,香港政治體制不能給中央帶來麻煩,不會『起中央飛腳』是重要目標。」(p.160)

(方按﹕這段不完全同意,澳門人既然聽話,為何不乾脆讓他們更民主﹖那麼香港人就看到,原來要爭取民主最緊要聽話嘛。但現在的政制,仍然是香港比澳門更接近「民主」。可見中央放心,不代表你有自由,你越聽話,人家只會更放心踩多兩腳。)

「中港矛盾與香港內部矛盾結合,出現兩對夢幻組合﹕這邊廂是中國的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與香港的資本家結盟,要搞行政主導,抗衡民主﹔那邊廂是香港無產階級與老牌帝國主義的資本家政黨(英國保守黨)同一陣線,要在香港擴大民主,頂著中國的干預。共產黨跟資本家站在同一陣線,對扯本地基層社會運動與殖民政府的結盟,馬克思泉下有知,看著這忽左忽右,難分左右的兩對活寶貝,定必覺蔚為奇觀。」(p.163)

(方按﹕那只不過是早一點讓你見到中共「走資」罷了)

第十九章﹕香港治權爭霸戰下集﹕「慘勝」後的香港政制

「各派議員深知除非與政府口徑一致,否則在立法會的訴求一定不可能影響政府,於是出現一個有趣情況﹕既然不需要落地還錢,則政策訴求儘可以不負責任的漫天開價。爭得到甚麼便是『成功爭取』歸入自己的功勞,爭不到責任也不在我,而在政府不聽民意。議員可透過不斷找政府抬槓(名曰『監察政府』)而得分。……奈何立法會沒有實質影響全港大政策的能力,以至我們的民主只是『低層次』的民主﹕只能就自己屋苑附近建油站、某公眾地方白鴿屎為患等問題找政府麻煩,中低層官員為這些事疲於奔命﹔卻沒有能力制訂香港的發展藍圖,那些貨櫃碼頭、房屋政策、CEPA、監管公用事業等仍然是以類似黑箱作業方式推動。」(p.165-166)

「回歸後的政府便是向著荏弱與亢奮兩個表面對立,實質統一的方向發展,因為荏弱,所以亢奮﹔一時是雷聲大雨點小,有頭威無尾陣,一時是行政霸道,一棍子打死﹔表面現象是政府越來越橫蠻,骨子裏是指揮棒越來越不靈光,越來越鎮不住局面﹔短期來說政府好像『戰勝』很多人,長期來說是管治威信與能力循螺旋曲線下跌。」(p.171)

「政府開不出一個香港的遠象,也缺乏力量推動政策,但香港及國際大資本家都很清楚自己的利益是甚麼,他們都會在桌面桌底,循正門後門爭著向政府要這個要那個。從前殖民地政府『夠牙力』,能頂得一時,到特區時代政府無認受性的困境暴露無遺。政府面對普羅市民或能『蝦蝦霸霸』,但面對大資本家厲言疾聲『你試下唔聽我話吖﹖我即刻唔響香港投資﹗』還有甚麼符法﹖結果這個又軟弱又不知自己往那(哪)裏走的政府,只會向有財有勢的人傾斜,到最後政府收來的權恐怕不是用來對付反中亂港分子,而是替資本家鎮壓無產階級失業大軍。」(p.172)

第五部分﹕超昇
第二十章﹕力量來自回家

「任何重建香港的努力——不論是政治制度及民間社會的改革、文化及心靈的重建——都需要個人作出一點犧牲,從放棄自己部分工餘時間、捐一點錢,以至放棄穩定的生活、承受種種精神壓力等,也是這樣。如果參與者不是受著某種心底裏責任的催迫,願意放下一己私利去推動,則甚麼重建工程到最後勢必淪為『跑數』、『交數』、以至『造數』的官僚作業,甚或成了主事者乘機撈油水,在沉沒中的巨舟搾取最後一點可利用價值的機會。」(p.174-175)

(方按﹕又對照黃子華﹕「點解小小超要建設社會﹖……搵食啫﹗」)

「有說香港人靈活機變、精於『橫向思考』,應是香港的特性之一,我不同意。筆者認為這些靈活機變的背後,只是我們沒有往原則、原理處發掘,只屬 street smart,看來有很大的行動空間,其實是不認真處理大方向。我們要超越這種思考方式,否則只停留在『靈活機變』的小聰明,難有更大發展,甚至連原有的獨特性也保不住。」(p.179)

「香港人要面對『左』『右』兩個的障礙。來自左的,是內地對香港的恐懼,來自右的,是受『香港不設防』所累,連自己的家也像商品般善價而沽。」(p.180)

「中央要防範,香港人也不能做些甚麼。但香港人如能建立起一定的自我意識,對中央也是好事。換了我來當中央領導人,在香港不搞獨立的大前提下,我是寧可跟一個知道自己要怎麼走的香港打交道,固然這可能與中央的意見相左,但好處是有跡可尋,君子和而不同,總比一個不知自己要甚麼的人,平時老想不出自己要怎樣,到得甚麼時候便翻成怨毒來個大爆發,這是『小人同而不和』的禍害。」(p.181)

經濟自由主義要求香港藩籬盡撤,以為這樣便能建立香港﹔不少資本家也是抱著這種心態,只把資金調到最高回報的行業、最高回報的地區,建立香港甚麼的不在考慮之列﹔平民百姓,也只是把屋子賣來賣去圖利,不去想建立我家、建立社區的事情。」(p.182)

第廿一章﹕可累積發展

「類似事件在香港重複出現。話說1994年7月,港島東觀龍樓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暴露了香港其他斜坡也可能有崩塌的危險。政府有見及此,特地聘請加拿大一位國際斜坡專家麥根士頓來港進行研究。我到今天也不明白,加拿大有的是廣漠平原,何以能培養出國際斜坡事專家﹖香港大半個城市都建在山上,卻未聽聞本地的『斜坡學』有甚麼成就,有那幾位天下有名的『斜坡研究』權威。

過往香港人是睇檔人心態,不想自己解決問題,不會往高處、深處探究問題,更不用說自行研發出一套學問、技術,只是不斷『請外國專家』,或者以長官意志一言九鼎說了算,這樣子的群體只配作睇檔人。」(p.188)

第廿二章﹕制度上的改革

「還政於民、民主政制,既是建立人民對香港的歸屬感,也是鼓勵人建設香港的一個有實質意義的號召。

……其實除了爭取政制改革之外,民主政制的一個重要基礎,是要社會上具備一種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文化,有了這種參與的文化,社會上才會出現自發組織的關注小組,研究自己關心的公共事務、提意見、寫投訴信,有需要時作出行動,這是民主政制的社會基建。沒有民間自發組織的社會,難以管理自己的事務,也容易被當權者逐個擊破。」(p.192-193)

代結語﹕我可以怎樣
後記﹕寫在董特首掛冠後的幾句話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12月 18, 2021

又係怪夢夢

不知為何會跟中學同學身處一個像軍訓營的地方。
(我們讀書的年代根本沒這回事)

同組的有俊民同學、後威同學,和身為組長的浩基師兄。
(浩基師兄是當年八三圖書館的元老,因為很惡,所以大家都怕他。)

「軍訓營」的教官們公佈一個活動,要大家拿著一張密碼般的謎面,去找出教官藏起來的東西。

然後所有同學都在熱烈討論起來,但見師兄胸有成竹的樣子。他說自己知道藏在哪裡,叫我們即管跟著他走就是。於是我們組立即起動,走出街上。

一直在路上走,我們問師兄為何肯定自己知道藏在哪﹖豈料他說﹕

師兄﹕「剛才我偷看到他們的答案」

我們﹕(冷汗)

總之我們組一定找得到就是了。但其他同學見我們聞風即動之狀,感覺有異,都追了上來。如果這樣的話,難保到達藏寶地點時會被捷足先登。

到了路口,師兄示意我做誘餌,於是我和他們分頭而行,希望引開同學。

果然有部分同學被引過來,但我也不知該逃到哪裡,才能把他們引到越遠越好。(畢竟我也不知東西藏在哪裡呀﹗)

於是我躲進商場裡。(大概是希望裡面路線複雜可以消耗時間)

同學一直在追,我就一直向前跑,經過很多商舖,最後穿過一間餐廳,從後門走到街上。

---

然後我身在港島。

先前剛剛下了大雨,我就躲在一幢大廈門前避雨。

雨停了,我要起飛了(不要問我為何知道自己會飛),旁邊有個人(連男或女我都記不起)。我還心想電影裡的超級英雄總是很輕易就把人抱起,我覺得很難想像自己做得到。

然後我還是飛到半空,在半山的「皇后大道中」轉入「己連拿利」向下俯衝。
(地理上完全不正確,請無視。說堅道還差不多。)

穿進了一個看來很古色古香、奶黃色大廈的露台上。

---

突然間我正在旁觀一間新加坡學校的獎學金頒發儀式。(不要問原因,我也沒拿過)

儀式就在一個巴士站旁邊舉行,上頭還有巴士站的編號。

我還跟身邊的人在解釋新加坡的巴士分站收費制度。

然後就醒了。

星期六, 12月 11, 2021

致富的特權


陳虹宇、吳聰敏、李怡庭、陳旭昇《致富的特權》,台北﹕春山,2021

很少有留意到這樣主題的書。至少,香港批評金管局的文章不少,但也沒甚麼專門討論金管局政策的書(或者有學術書,但普及書就沒見到)。所以見到覺得有興趣就買了。

幾位作者曾任台灣央行的理事,卻認為央行會議沒甚麼空間給他們討論和研究政策,結果要在外頭寫本書來批評,本身已經是件很「奇怪」的事。不過在書後半見到他們央行開會和「表面委員會,實質總裁制」的行事方式,那又不算出奇了。

台灣制度與香港不同,雖然不如香港以聯繫匯率綁死美元,但為了便利出口產業,也會以維持目標美元匯率為目標,而且往往「許降不許升」,免得危害出口。結果跟香港類似,就是當美國聯儲局因為美國本身經濟需要而降低利率、甚至量化寬鬆「印銀紙」的時候,台港為了避免本土貨幣匯率上升,也「被迫」無視本土經濟需要,跟著美國維持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

結果這些熱錢沒有投入研發生產,而是投入資產(尤其地產)市場,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上升、超越工作人口收入增幅水平。最後就是早年有機會購入資產的人(通常就是嬰兒潮一代,或者之後的少數「成功者」),眼見資產價格不斷上升非常快樂,其餘的人(尤其是新一代)望著永遠追不到的資產價格,無法完成(往往也是上一代人訂下的)人生目標而越來越沮喪憤怒。政客經常把新一代多樣化的政治訴求簡化為「買不到樓」,固然是掩耳盜鈴、轉移視線之舉,不過資產價格與大眾薪金水平脫節,的確加劇了怨氣,成為加劇衝突的助燃劑。

甚至乎,原本被認為治國良方的逆週期操作,在歐美各國用多了,效果也開始減弱。央行只能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政界和商界卻未能把資金導引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研發和生產投資上,也令央行黔驢技窮。資本家利用熱錢炒賣自肥,令市場不穩,甚至危及民生必需品供應(例如令窮人和窮國買不起糧食),也是民眾怒氣累積以致產生反精英/反體制情緒的原因之一。

本來為了避免「政治化」而變成半獨立機構的央行,表面上逃避了政治爭拗,其實也是整個政治問題的一部分。某程度上也是Michael Sandel所謂官僚專家借「市場化」迴避倫理價值討論的一種形式。

如何解決經濟體系的複雜問題,當然沒有簡單的答案,但增加央行研究和政策透明度,刺激公眾討論,思考我們需要怎樣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始終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步。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7fksC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155央行與貨幣﹕「臺灣外匯存底的金額世界排名第六,僅次於中國、日本、瑞士、俄羅斯與印度。」

香港呢﹖(現在的排名是台灣第五、香港第六,俄羅斯跌落第七。可能是因為近幾年油價下跌和的緣故﹖)

#392利率﹕「葛林斯潘任期結束時,帶著極高的評價與聲望退休。不過一年多後,2007年,次貸風暴來襲

有些人就是「行運醫生」,好事都發生在他任內,出事就已離任沒人察覺跟他有關。

#587臺灣歷來的利率政策﹕「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

香港稱「銀行同業拆息」。

#638﹕「儘管央行曾公告,7天期定期存單利率可算是極短天期市場利率的下限,不過長期以來隔拆利率一直低於7天期存單利率。」

隔夜息不是應該低於七日息﹖短期失常還算了,長期是不正常的吧。

#814臺灣房地產﹕「太陽花學運似乎反映出年輕人對於經濟政策過度傾中帶有疑慮」

因為大量開放陸資,年輕人的境況會更差。正如香港的情況,零三年沙士後開放自由行,雖然帶旺經濟減少失業,但得益的主要是旅遊業、零售業和商舖業主(甚至主要是老闆和業主),基層得到的益處不多,卻要承受所有租金上升、處處迫爆等等的負面後果。結果就加劇了陸港衝突和厭中情緒,這點在台灣也一樣,甚至還加上安全憂慮。

#1499擁有龐大外匯存底的好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放款時,通常會加入附帶條件,要求借款國的政府須遵守特定規範,才能獲得下一輪的款項,例如要控制政府財政赤字、進行金融或財政改革、採用升息等措施防止資金繼續外流等等,讓該國度過金融危機的過程更順利,並降低危機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但這樣經濟會更差。

#1941臺灣央行政策檢討﹕「經濟學家的共識是,制度是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

整本《國敗論》都是討論這個。

#1974美國聯準會的運作模式﹕「(US Mon- etary Policy Forum)」

連字號不適用於電子書。

#2018臺灣央行現況﹕「2020年的臺灣央行,卻依然像國防部、國安局等軍事情報機關一樣,缺乏透明度,在民主國家又非情報體系的政府機構中,顯得相當突兀。」

所謂「國家安全」。

#2033﹕「臺灣央行近年來在面對央行透明度不高的批評時,時常宣稱「近期研究顯示央行資訊過度透明反而不利市場穩定」,但以上這類研究,多半是針對已經相當開放透明的歐美央行而言

等於特區政府和一些學者引用歐洲研究說小班教學沒用。但人家的「小班」是十個人或以下,香港教育界爭取講的「小班」是廿五人左右,其實只是歐洲的「正常班」水平。(即是說,人家研究說由廿五人減到十人以下效果不彰,但由三四十人減到廿五人的效果是另一回事。)

#2088﹕「其他貨幣政策決策相關參考資料以及業務局與外匯局的報告,更是在會議現場才發放。」

所謂「國家機密」。

#2117表7-1註﹕「臺灣央行研究論文數量係指優良著作申請篇數。其他各國央行的研究係指其網站上所列之工作論文(working paper)

這比較其實不大公平,因為台灣央行的數字只包括「優良著作」,別家的卻沒迢個限制。也許還有其他非「優良」的研究,不等於沒研究。

星期六, 12月 04, 2021

仲係怪夢夢

為了某包沒睡好的一晚,終於得睡著之後,又有夢。

上次是電車,今次繼續是軌道交通。(謎之聲﹕果然是鐵膠)

---

醒來的時候,就在一部很像電梯的東西裡面,但感覺到它不是垂直,而是橫向移動的。

然後它停了下來沒動,就像被困電梯一樣,令人有點幽閉恐懼。我還要趕著去上課(謎之聲﹕咁掛心返工,係愛定責任呀﹖),於是按緊急掣告訴學校自己被困。

(謎之聲﹕咩學校咁大要部電梯橫向移動﹖)

---

等下等下,去了下一個場景。我坐在一部有如海洋公園纜車的東西上面。

終於不用困在一部看不到四周的「電梯」裡面了。

然後纜車開始移動(當然是橫向),我發現自己在一座室內街市般的建築中穿梭,一直看著不同的攤檔(都是賣乾貨如衣服之類)在身邊飛過。


(類似這樣,但變成一部海洋公園吊車在室內街市出現。Source)

跟著看到後面有另一部纜車,上面有人,好像認識但看不清是誰。

拿手機出來打算拍下來再傳訊息問「可能的人」是否他們,纜車上面有幾排編號,很複雜。最上面的那行有很大的字寫著「194」。(謎之聲﹕不是193﹖)

又醒了。

星期六, 11月 27, 2021

第五風暴﹕一個失控政府,一場全球災難


Michael Lewis《第五風暴﹕一個失控政府,一場全球災難》(The Fifth Risk),卓妙容、吳凱琳、沈大白譯,台北﹕早安財經文化,2019

就是上次買《假裝是個好爸爸》時,找到這本我很有興趣的書。

上次介紹(碰巧也是Michael的)Michael Sandel新書《成功的反思》,就提到最近看的書當中有不少(還包括《在家不要談政治》、《自由的窄廊》和這本),都是在回應「侵總統上台」這件事,很多人在反思民主社會為何選出一個反民主的政客。本書的角度稍有不同,不是討論「為何」(如《成功的反思》、《自由的窄廊》),也不是討論「如何」(如《在家不要談政治》),而是借「侵總統上台」討論「美國政府」這回事。

因為作者發現,為何很多人會投票支持一個「令人很爽但不適合當總統的人」,是因為大家都沒想過「美國政府」是甚麼一回事。他們不知美國政府是幹甚麼的(甚至連國會議員和智庫中人也不了解),於是隨便選個喜歡的就好。作者也發現,相對於本地出生的美國人對公務員興趣缺缺,移民通常更有興趣當公務員,因為他們在原居國見識過「政府失能」有多麻煩,而本地人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對政府無感。

這樣說來,美國倒也像老子口中「太上不知有之……百姓皆為我自然」的社會。可惜的是,現代民主社會已經不容選民「棄聖絕智」,沒人關心的政府,最終會被人敗壞。所以作者借「侵總統接任」的混亂,介紹三個政府部門對美國人的重要性。作者認為,美國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並不是「服務國民」,而是「為國民迴避風險」。而侵總統的漫不經心(或胡亂操作),會嚴重削弱政府這方面的功能,為國民帶來莫大的風險(本書就是討論這些風險)。

更大的問題是,跟很多其他國家不同,美國是超級強國,政府要管的事特別多而且雜。例如農業部的業務繁雜到連部內員工也難以完全了解,以至「猜猜這件事是否農業部管」變成員工之間的遊戲。作者半開玩笑的說很多部門(例如本書介紹的能源部、商務部)管的東西都「名實不副」,單看名稱很難「顧名思義」想到它們管甚麼。所以公眾更難了解這些「無以名狀」的政府工作有何重要,作者要寫本書去解釋。

也因為原來「美國政府幹甚麼」是很多美國人不了解而又對民主延續極為重要的事,奧巴馬夫婦買下本書版權改拍成Netflix紀錄片(還找上《阿當話你知》的Adam Conover當主持)。

不過,雖然指出侵總統有多不堪,看倌可別以為作者就是「彈共和黨讚民主黨」。作者引述受訪者的說法,在準備交接方面,侵總統固然不堪,但奧巴馬上任時也不怎麼樣。甚至乎後來「奧巴馬醫保」推行不順,也是任人不當造成。反而是自由派心目中「邪惡」的小布殊交棒給奧巴馬時做得很好(也許是因為共和黨保守派執政經驗豐富),於是到奧巴馬要交棒給侵,也效法小布殊,盡早做好準備,希望讓侵總統團隊順利接手。

怎料幾個部門員工異口同聲的是,他們準備了一大堆文件和簡報,竟然等到侵就任典禮快到了,都沒人來了解。甚至乎舊官員要跟隨奧巴馬落任,也沒有提名新官員來接手,侵也沒有邀請舊人留任,結果重要公務也沒人跟進。

為何會搞得那麼亂,部分原因是侵本來就沒想過會當選,所以根本不想花錢去準備交接。而他又沒有任何執政經驗(奧巴馬也是,所以起初交接得不太好,但他至少當過參議員)、沒有班底,他也不願相信較有經驗的保守派,所以身邊除了家人就是一批激進但不懂執政的「騎呢怪」。

作者所指的「The fifth risk」,源於能源部第一位「風險長」(Chief Risk Officer)所作的介紹,風險長向作者歸納出能源部要面對的五大危機。核襲擊這類明顯的危機雖是其一,也很重要,但至少還不難想像。「第五危機」是更難想像的「系統危機」,關乎政府持續研究和管控危機的能力,詳情留待看倌自己參詳。但也正因為難以想像,所以更不為外人重視,在侵總統交接失手、亂砍預算下,為政府政策的「可持續性」帶來重大危機。而這種危機,就像我們不重視健康會產生暗病,變成不知何時爆炸的計時炸彈一樣。今天覺得砍了也沒所謂的業務,若干年後就會隨時變成致命一擊。而正如作者所言,選民不明白這些事有多重要,才是導致選出這樣的總統的原因。

當然,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靠「啟蒙」式的教育是否就能夠解決這問題,就不令人樂觀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ouENUY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28推薦序﹕「尤其,他以意識形態掛帥,混亂的政權交接,習慣用短線思考來面對長期問題,把整個美國(以及全世界)推向「第五風暴」──一種隨時可能爆發的新型態危機。」

別忘記政客本來就短視,即是說即是他比本來已經短視的政客更短視。當然民粹領袖這種特質會很受歡迎,因為快意恩仇迎合本來同樣短視的民眾。

#68-91前言﹕「因為早在二○○五年,克利斯帝還在紐澤西當檢察官時,庫胥納的爸爸查爾斯(Charles Kushner)就因為逃稅,遭到克利斯帝起訴並坐牢。……很顯然,這件事庫胥納一直記恨在心。川普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他與梅蘭妮結婚時,克利斯帝還是座上賓;庫胥納與伊凡卡結婚時,川普也硬要克利斯帝出席。「我參加他們的婚禮會很尷尬吧!」克利斯帝說,但川普回答道:「婚禮是我出的錢,我才不管他怎麼想。」

連自己女婿和親家面子也不理的人。

#111﹕「克利斯帝繼續帶領這個小組。他試著更低調,但效果不大,三不五時總會有媒體報導他募了多少錢,而川普只要看到這些新聞就會再度很不爽。在川普看來,任何人捐給他的政治獻金,都是他的錢。對他而言,還沒勝選就要為交接做準備根本是沒有必要的一件事。「克利斯帝,」川普說:「以你我兩人的聰明才智,只要早一點從勝選慶功宴上離開,給我們兩個鐘頭,就能搞定交接的事。」」

所以你明白為何會傳出,他借打官司推翻選舉結果籌款但錢用在自己身上的新聞,因為他真的當那些錢是自己的。
前文提到單是白宮已經要任命五百個職位,他又真的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兩小時就搞妥。(如果真的兩個小時搞妥名單才更值得大家害怕吧)

#133﹕「國家健康研究院」應為「國家衛生研究院」,這裡Health不會譯健康。
(中文維基不知為何有人改成把英文名直譯為「國家衛生院」,這其實是研究機構,叫「衛生院」人家會誤以為是醫療院所來的。)

「許多重大貢獻都是出自第一代移民之手,而且這些移民的母國通常政府治理非常糟糕。也就是說,那些曾經目睹政府失能的人,更明白政府的重要性,以及身為公務員的意義。相反的,從未見過政府崩壞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沒崩壞的政府」。」

簡單說,美國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為甚麼政治那麼爛因為你只想到自己)

#162﹕「對克利斯帝而言,他第一次感覺麻煩大了,是因為庫胥納。因為他聽到庫胥納說,川普採取的是「非正統選舉策略」,所以他不打算照過去的慣例交接。另一個讓他感到情況不妙的人,是彭斯。」 

奇在彭斯應該已是侵團隊中最有實際政治經驗的人了。

#182﹕「克利斯帝知道,這是川普的行事風格:他總是避免親自開除別人。這個在電視上飾演「Mr. You’re Fired」的主角,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另一種人。」

怪癖。

#295第一部﹕「其實,核能武器只是整個科學大計畫(研究的項目包山包海)的副產品。「我們的核武科學家都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是核武科學家,」能源部負責核武部門的副處長瑪德琳.克瑞登(Madelyn Creedon)說,她曾經向川普陣營的人簡報,「但是他們不明白,他們問:難道不能從小培養核武科學家、讓孩子從小立志當核武科學家嗎?我說,嗯,不行。」」

很多人都不明白科學是甚麼一回事,就當是工程般可以有特定方向。

#307﹕「我去了一趟能源部。那是一棟位在「國家購物中心」旁邊的長方形高腳水泥建築」

National Mall是國家廣場,不是怎麼商場啦。

#321﹕「後來在面對國會審查能源部長任命案的聽證會上,他坦承自己原先其實不知道能源部到底肩負什麼樣的任務,因此他很後悔曾經說過那樣的話。……自從提名獲得參議院通過以來,裴瑞的角色非常詭異。對外,他總是正面肯定能源部的各項計畫,對內,他卻一再砍預算、中止這些計畫。」

所以其實他沒後悔。

#329﹕「「你可以發現川普時代與歐巴馬時代有一個明顯的差異。」另一位官員說:「他們不把專業放在眼裡,很沒禮貌。他們似乎對公務人員懷著某種敵意,也不願意分享資訊,也因為缺乏溝通,很多事都無法推動,所有政策都停擺。」」

不出奇,因為奧巴馬是精英主義者,侵團隊是反精英的自命精英。

#341﹕「這也許是美國歷史上,觀察聯邦政府最有意思的期間,因為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時候像現在這樣一事無成。」

他有建邊境圍牆,但這從來不是對國家最重要的事,而重要的事他不了解也不理專家。

#378﹕「能源部一起工作過的同事都是高手,這裡的文化有點像軍隊。

也不出奇,核計劃本來就是軍隊管理,科學家執行,兩者都講求效率。

#378-392﹕「由於桶子裡的核廢料放射性高且不穩定,因此必須摻入貓大便(信不信由你)。根據能源部一位前官員說,二○一四年有一家在洛阿拉莫斯(Los Alamos)的承包商誤將「有機」貓大便當成「無機」貓大便放入桶中,結果造成桶子在坑洞裡爆炸,將核廢料噴得到處都是。」

我想了一會兒貓大便怎可能還分有機無機,之後再查確認應是「貓砂」(這倒分有機無機)。因為英文真的叫cat litter所以譯錯了。

#403﹕「B—戰機」沒說清楚是「B甚麼」,只是泛指轟炸機吧。(因為美軍轟炸機型號都是B開頭)

#431-456﹕「當時的跡象顯示北韓發動攻擊的風險正在提高,那些掉到海裡的北韓飛彈不是什麼瘋子的可笑行為,那是軍事演練。」

從國安角度而言,重點不是北韓「會不會」發動攻擊,而是他們「可以」發動攻擊。

#456﹕「換個方式說,所謂「伊朗核武風險」,其實並不是伊朗會偷偷研發或取得核子武器,而是美國總統搞不清楚自己國家的核能科學家其實有能力完全掌握伊朗不可能取得核武的情報,然後愚蠢地退出與伊朗之間的協議。這,正是川普做的事。」

看前文,這裡應是「有能力完全掌握伊朗不可能取得核武的情報」。
當然對侵粉來說就是既然可以阻止他們取得核武,何必還要協議。問題是伊朗核計劃本身就可觸發大戰。

#482﹕「奧瑞岡州」應為「俄勒岡州」。

#496﹕「為能源部調查這起事件的塔拉克.沙賀(Tarak Shah)說」前面是譯「沙」的。

#508﹕「這也正是為什麼莫尼茲要求能源部的人認真「想像」那些「意料之外的風險」。例如,他們曾經假想過一場對於美國東岸電力供應網的攻擊,迫使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必須遷徙到中西部。」

這其實也是軍隊參謀部做預案時要做的事。

#538﹕「一九四三年初,華盛頓東部一片相當於半個羅德島大的地區,居民被美國軍方要求撤離,因為美軍打算在這裡生產核子武器所需要的大量鈽元素。」

「華盛頓州」啦。一來軍方不會在首都搞核工廠,二來整個華盛頓特區都沒那麼大啦。

#558﹕「從一九四三年起,這一帶就禁止打獵,因此隨處可見各種動物──鵝、鴨子、獅子、兔子、駝鹿、麋鹿等。」

美洲獅﹖

#558﹕「馬里蘭大學歷史學家凱特.布朗(Kate Brown)在她震撼世人的著作《鈽托邦》(Plutopia)中,比較了漢福特與蘇聯的核武基地奧焦爾斯克(Ozersk),結果發現美國人對輻射線危害的認識,甚至還不如蘇聯。在蘇聯,至少政府知道真相,也知道如何守住祕密,但美國基本上是避而不談這件事。」

#569﹕「由於這座工廠是當地居民的衣食父母,因此爆料的員工往往被居民排擠。「愈接近危險的人,往往愈抗拒理解危險。」布朗在她的書裡說。」

有沒有想起黃子華論回歸(愛滋論)

#578-589﹕「莫尼茲發現,其實根本沒有多少人想弄清楚漢福特面臨哪些威脅:承包商怕萬一出問題,自己得負責任;負責監督整個過程的能源部員工,同樣怕給自己惹麻煩;至於那些仰賴聯邦政府每年三十億美元預算的居民,也不想知道這麼多。唯一想弄清楚這片土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人,是原住民部落。但究竟核廢料帶來什麼後果,至今仍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這一點,正中川普政府下懷。如果你一心只想極大化自己的短期利益、不在乎長期而言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最好的策略就是完全不去理會什麼是長期代價。如果你想跟棘手的難題保持距離,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去知道難題有多麼棘手。無知有時候是件好事,而知識有時候是種負擔──知識往往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對一個凡事想便宜行事的人而言,知識是一種麻煩。」

跟「不理政治」一樣,為何有人無知反智﹖因為他根本不想知,知了沒好處所以不想知。

#595﹕「剛成立時,負責帶領這個單位的人名叫亞倫.馬君達(Arun Majumdar)。他在印度成長……當他被邀請擔任ARPA─E負責人時,他向學校請長假搬到華府。「這個國家待我如己出,」他說:「因此當有人說國家需要我,我無法拒絕。」他唯一的要求,是希望能把ARPA─E設在能源部大樓附近的另一個小辦公室。「能源部的風水實在很糟。」他說。」

原來印度人也愛講風水。

#595﹕「助」應為「資助」,經常在拼音輸入搞錯的詞。

#641第二部﹕「有一天他參加哈佛兩位最知名教授的辯論,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另一位是當時擔任小布希總統經濟顧問的經濟學家格雷格.曼基(Greg Mankiw)。「有位聽眾起身提問,『如果你是商店老闆,在卡崔納颶風過後,你應該提高手電筒價格嗎?』曼基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應該。」」

市場原教旨以為提升價格可促進市場效率,其實必需品漲價只是促進搶錢效率,因為根本沒人可以選擇不用。

#664﹕「許多員工是在農場或農場附近長大,在他們眼中,農業部是個務實的單位,自認跨黨派,比較沒有鮮明的意識形態。」

既然農業區是共和黨票倉,許多農場子弟的部門如何沒明顯的意識形態﹖

#693﹕「結果,那天光是介紹農業部旗下的科學研究單位,就花了一個小時。一位前白宮資深官員說:「多數的聯邦政府單位不會舉行這種簡報,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了作秀,川普派這些人這麼做的目的,只是為了告訴大眾他們有在認真交接。」」

前面不是也有部門辦簡報﹖抑或是說不做研究單位的簡報。

#729﹕「美國境內廣達一.九三公頃的森林和草原」應為一.九三「億」公頃

#755-767﹕「二○一五年,補充營養援助計畫總計撥款達七百億美元,舞弊案件僅占五%。」

其實5%即是二十人有一個,已經不低吧﹖

#767﹕「有些地方比較容易發生詐騙事件,「在南達科塔與北達科塔這兩州,居民簡直是模範生,」康加農說:「但是,邁阿密州或是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就完全相反。」」

很明顯邁阿密不是一個州,而是屬於佛羅里達州。

#819﹕「首先,每一餐平均的補助金額,其實僅有區區一.四美元。其次,八七%的補助金是發放給有小孩、殘障人士或老人的家庭,「這些人本來就沒有工作能力。」

正如香港的綜援,拿騙取綜援的人為理由去開刀,最後受害的也是老弱傷殘。

#865﹕「南北戰爭中期,林肯認為必須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因此將農場過剩的人力,轉去從事其他工作──這正是當年成立農業部的緣由,換言之,農業部就像是一個由政府成立的大型科學實驗室。」應為「以便」。

#894﹕「被迫的雞隻只有數千萬隻,而非上億隻」應為「撲殺」。

#991﹕「美國資本市場一直有個現象,就是資金無法流向小型城鎮。」

舉世皆然。

#1000﹕「愈是居住於農村地區的美國人,愈需要依賴聯邦政府的補助;而愈是居住於農村地區的美國人,就愈有可能投票給川普。所以你可能會認為,川普上任之後會盡一切所能,重視「農村發展」這個小方格。結果?並沒有。例如,川普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根據美國農業聯合協會(Federation American Farm Bureau)估計,美國農民每年大約將因此損失四十四億美元。」

也不只是這一項了。

#1042第三部﹕「很多人(包括很多知識分子在內)直到現在都以為各種氣象資料是來自電視上的氣象頻道,或是手機裡的應用程式。曾有國會議員當面問她,大家都在用手機上的AccuWeather氣象服務,憑什麼納稅人還要花錢養美國國家氣象局?

後面提及,就是有些以販賣天氣預報為業的人,阻撓氣象局直接向國民發佈預報的後果(否則誰會給錢他們買﹖)。美國人以為事事可靠自由市場解決,氣象預報就是血腥的反例。
(他們只容許氣象局發放緊急警報,但就連搞手機app給國民接收警報也不准。一個平時大家沒聽聞的部門,緊急時誰會聽它的﹖跟香港天文台積極直接面對市民相比,更顯荒謬。)

#1106﹕「測試飛行員」是 test pilot 的直譯,一般會叫「試飛員」。

#1322﹕「「商務部是最受大家誤解的部門,因為每個人都以為它和做生意有關,」歐巴馬政府前任商務部代理部長、現任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校長莉貝卡.布蘭克(Rebecca Blank)說:「它提供的『公共財』(public goods)的確對企業幫助很大,但並不等於它直接負責主管商務活動。每一個來接任的部長,剛開始都以為商務部就是做生意的。事實上,貿易大約只占商務部業務的百分之十。」」

其實作者整本書都是在講,美國人看著幾個政府部門的名稱顧名思義,其實都是不大美麗的誤會。

#1253﹕「在地球上大部分的氣候狀態並未受到監測」應是「天氣狀態」。天氣(weather)和氣候(climate)是兩回事。

#1264﹕「「系集預測」(ensemble forecasting)」在香港叫「集成預報」。

#1288﹕「這時已經成了馬里蘭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的帕蒂爾,參加了一個由「威脅降低管理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舉行的座談會。這個隸屬美國國防部的機構,負責保衛美國對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攻擊。」

這不像中文,叫「降低國防威脅局」還好一點。

#1380﹕「就讓商務部長繼續假裝他是貿易部長好了。」

但美國已另外有個貿易代表

#1520﹕「「我們的問題是:警察武力不當使用的原因是什麼?」結果,綜合美國十大城的警方資料,來自數個美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一般人看不到的行為模式:一個剛處理過讓人情緒激動的案件(如自殺、虐待兒童、家暴案等)的警官,比較容易不當使用武力。換言之,之所以不當使用武力,也許問題並非他「就是個壞警察」那麼簡單,也許和警察當時的心理狀態有直接的關係。「派遣中心沒有給他們時間平復情緒就又叫他們出任務,」帕蒂爾說:「只要讓他們稍微休息一下,也許他們的處理方式便會大大的不同。」」

香港不要說這類分析,就連開放數據也未做好。(當然侵總統上台後令開放政策倒退,又是後話)

#1558﹕「「我們擁有的資料愈多,愈能精確計算出某一類的天災將來發生的機率,」弗萊柏說:「但是,AccuWeather 和TWC等商業氣象公司,並不樂意看到我們取得氣象資料,所以最後我們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達成協議,我們不會去拿『今天』的天氣資料,只會取用歷史資料。」」

跟前面說法有點不同(說TWC願意無償整理和發佈氣象局數據),大概TWC也想從處理數據中得到好處。

#1573﹕「這是弗萊柏創業路上的轉捩點。他發現受到天氣影響最深且最樂於掏出錢來買天氣險的一群人其實是農民。」

畢竟農民真的看天吃飯。

#1635﹕「舉例來說,交通意外死亡率飆升,為什麼?交通部目前就有豐富的數據等待著被分析。過去三十年來,美國因車禍死亡的人數不斷遞減,如今卻急遽飆升,平均每天有一百人因車禍死亡。」

 一般都是譯運輸部。

#1677﹕「「明明知道需要不只一枚人造衛星,卻還是只買一枚,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種做法更愚蠢的事了。」她說。她認為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應該為接下來所需要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枚衛星提前做好準備,擬定好預算,而且這一來還能發揮規模效益,可以降低某些較為複雜零件的成本。問題只是出在政府,可以日後才付的錢往往不願意今天就給。總之,最後她想到了方法說服國會,讓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一次就爭取到好幾枚人造衛星的預算。」

學校也是這樣,因為學校撥款來自政府,也是跟政府規矩。例如雜誌一次訂兩年明明便宜一點(我自己就是這樣訂),但仍然要逐年訂。

#1696﹕「當我告訴你風速將達五百毫巴,你很可能完全無感」

我不大想到原文怎樣寫,因為「毫巴」是氣壓單位而非風速單位,何況颱風氣壓也不會那麼低

#1757﹕「那些明明該找掩護卻沒有找掩護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相信自己住的房子過去從來沒有被龍捲風掃過、龍捲風才不會剛好就掃到自已的社區、警報聽了這麼多年也從來沒有真的發生什麼災害

聽起來就像那個子宮頸癌篩查廣告(「沒理由找上我喔」)。

#1798﹕「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正式聘請克洛柯擔任史上、也是唯一一位社會科學研究員。」應為「史上第一位」。

星期六, 11月 20, 2021

繼續怪夢夢

前陣子某一天總算睡得比較好,於是又有怪夢。

---

我正在開電車。(沒有拖卡)

(沒甚麼奇怪,方某本來就喜歡電車,小時候過海搭電車,總會站在車頭上層扮駕駛)

然後電車從主線轉入側線,像要進入北角總站調頭般。

可是轉彎後卻沒見到北角街市,而是像彩虹邨那種馬路在大廈底下穿過的模樣。


(From Google Map)

而且還是一幢大廈接著一幢大廈不停的穿過,場面就像千鳥居一樣。

過了幾幢之後,後面的大廈,底下的馬路竟然都有牆(﹗),然後我就開著電車不停把每一道牆撞倒……(這是電車、推土機、還是坦克﹖)

之後醒了。

星期六, 11月 13, 2021

國家圖書館故事


宋建成《國家圖書館故事》(卷一﹕發展史及館舍建築)、(卷二﹕館藏發展及整理)、(卷三﹕漢學圖書館故事),元華文創,2020

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原稱國立中央圖書館,是民國圖書館體系的核心。

當然是因為見到「國家圖書館」五字而買的電子書,但如果看倌只想了解國圖歷史,可以只看頭兩本,而不用理會卷三。因為本系列卷一是聚焦於「館」本身(設置、人員和服務),卷二聚焦於「書」(古籍善本收集保存經過、數碼化和自動化),卷三其實是介紹外國(主要是日美)如何收集中國古籍建立漢學圖書館,跟國圖本身關係不大(當然在收集古籍上算是競爭對方或合作夥伴吧)。而且內容接近「官史」模式,相當細瑣,看倌未必需要全本讀完,可以跳著看。當然如果你像方某對圖書館特別有興趣,自然會把它全部讀完。

學校圖書館同工讀本書還會發現熟悉的名字,「細細個就聽過佢個名」的賴永祥自不待言,原來在本行很知名的陳昭珍教授,九十年代已經參與(當時)國立中央圖書館的工作。的確是很有資歷的前輩,教授現在仍經常帶領台灣同工參與交流活動,爭取提升學校圖書館同工的認受度。

本書最奇怪的是,明明是台灣學者的著作,是中華民國的機構故事,內容也是以民國為中心,但行文卻不時見到「新中國」這類不符合民國立場的突兀字眼。就算是引用對岸材料,也應該要修飾一下才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0zBFJZhttp://moo.im/a/eisDENhttp://moo.im/a/3bjsz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卷一﹕

#391第一章一(一)﹕劉國鈞在1928年已在倡建中央圖書館。

劉按照杜威分類法制訂的《中國圖書分類法》一直用到今日,經賴永祥增修後為台灣各界和香港中學圖書館使用(小學普遍只用杜威法)。大概因為賴永祥法的增修太有國民黨色彩,香港公共圖書館繼續沿用劉國鈞法(大概有自行增修),所以兩者的綱目大致一樣,但細號有不同。

#463(八)「籌備處於1935年2月16日在《中央時事週報》(4卷5期)起開闢〈學瓠〉(比喻學識像瓠子一樣逐漸長大)專欄,每週六出刊」

方某胡說八道﹕難道不可以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之意﹖

#469第一章二(一)「10月8日籌備處即依該《綱要》編印《戰時國民知識書目》(油墨印)第1期,至1939年8月17日停刊,共出27期。本目錄重在實用,與專門目錄不同。內容主要為軍事相關知識及其問題,每期以一問題為主題,編製簡目,期引起民眾閱讀抗戰圖書的興趣,供給知識給民眾,動員民眾。先後在南京、武昌、岳陽、長沙、宜昌、萬縣、重慶等地,攜帶油印機隨時編行。9月25日採巡迴文庫,服務傷病軍醫院,訂定《傷兵醫院流動書櫥辦法》,11月1日編印《傷兵醫院流動書櫥圖書目錄》,與新生活運動促進會等團體合作,創辦流動書櫥10個,於11月8日起分送南京各傷兵醫院,輪流閱覽,俾受傷將士益智遣懷。」

有本《書本也參戰》講美國的,幫圖書館買了但一直沒時間自己讀。

#481「尚有77件由怡和輪船公司分批啟運」應為「箱」。

#489(三)「1937年10月至1938年1月,依財政部中央各預算及緊縮通案停發籌備處經費,由教育部民眾教育費項下勻撥維持。」應為「各機關預算」。

#493(四)「1938年4月10日籌備處以中央政府移駐重慶,亦為西南文化薈萃之地,而尚無規模完備的普通圖書館,因即計畫建立重慶分館,經呈准教育部,動用中英庚款會補助建築經費的部分款項籌建。5月14日,籌備處和教育部、重慶市政府,勘定重慶市兩浮支路新市街第一苗圃,作為國立中央圖書館重慶分館建築基地。10月1日重慶分館工程開工,1941年1月館舍落成。」

「因即」應為「應即」。又,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就算在剩下半壁江山四海困窮之下,仍不忘繼續大學教育和興建圖書館以儲才。而另一個不負責任的政府,就在大陸統一、四境無大事(周邊是有韓戰或中印邊境戰爭這類衝突,但基本不影響北京政權穩定)的時候,叫停教育,趕學生上山下鄉,再放任人們破壞歷史文物

#506(八)「1940年開始編纂分類表的工作,參酌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兼採歐美各家之長,並仍儘量保存圖書分類固有的系統,全表分40大類,各類均邀全國學者專家審定(國立中央圖書館,1935)。1943年又編中日文圖書著者號碼表乙種。」

真的有興趣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528-537「國圖於1942年6月奉教育部指示籌辦圖書館學補習學校,用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及便利有志青年進修。……7月15日開學,學生35人。9月20日結束,修業期滿成績及格者計17人。」

大概只有一半人能及格,如果不是戰亂令學生無法完成課程的話,要求似乎不低。

#542第一章三(一)「國圖「於6月1日將渝館改為辦事處〔國圖重慶辦事處,辦理復員未竟事宜及館舍移交國立羅斯福圖書館籌備處〕,並同日起在京正式辦公。」」

重慶圖書館

#547(二)「1945年10月27日國民政府公布《修正國立中央圖書館組織條例》(全14條)。依該《組織條例》,修正的部分主要有四:1.擴大編制,「置館長1人(簡任),組主任5人、編纂14人、編輯15-25人(均聘任),幹事25-40人(委任)」,「會計主任1人(薦任),佐理員2人(委任)」,「人事管理員1人,佐理員1人(委任)」。「得酌用雇員40-50人」。編制人員定為105-140人。」

「薦任」之誤﹖抑或是指全屬短期聘約,不是終身制公務員﹖

#600-606(四)「屈館長稱:「一個國家圖書館的職責,是收藏本國和外國的文獻以及各科的圖書,不應有所偏廢。但是國圖購書經費太少,與其兼收並蓄而一無所長,不如作重點的發展,使之成為一某方面的圖書重鎮。」鑒於「我國研究數理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人士,都集中在各大學和研究院所,其圖書設備,本已具有基礎;加以近年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的補助,重要書刊,多已應有盡有。國圖也不必以有限的財力,去複購這類圖書」。爰以「大量補充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圖書」為採訪書刊的重點,「以既有的14萬多冊善本圖書為基礎,再增購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的圖書,期使國圖成為全世界研究漢學的中心」。」

解釋了為何整個系列集中講漢學圖書。

#606「教育部爰撥100萬元用以收購所缺;並經各有關單位會商,在國圖設一特藏室,置大陸出版學術性書刊,國圖派妥人員負責管理,凡真正從事研究工作的學人,需要參考此項書刊者,經過申請及保證手續後,可以入室閱覽。」

白色恐怖年代的「匪情研究」。

#673(八)「當時因義務教育的普及,中學人數激增,採二部制,教室整天上課,中學圖書館容量不夠,於是中學生都前往公共圖書館,使其成為中學生的自修室。國圖在館舍建築初步改善後,自1962年度起,限制閱覽人年齡需滿20歲,方能進館。因為中學生減去,於是成年人增加」

這其實是自修室不足之過,就算在香港,學生到圖書館霸佔座位也是常事。不過限制未成年人不准入館,倒非圖書館鼓勵民眾入館之道。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因應方法,除了加強巡邏清走霸佔座位的雜物,就是開設特別閱覽區,要求民眾借用圖書館參考書籍,方可使用。

(當然也有人假意借用參考書,然後坐進特別閱覽區的。不過因為此區有職員看守,被人看著讀書畢竟並不舒服,而且霸佔座位長時間離開也不可能。所以真的厚著臉皮坐進去溫習的人很少。)

#717第一章五(一)「最後通過「《國立中央圖書館組織條例》,修正為《國家圖書館組織條例》」的「國」字重複。

#720「美國俄亥俄大學圖書館館長李華偉,向香港校友邵公權募集25萬美金,成立了「國際圖書館員培訓計畫」(Inrernational Librarian Intership),使得每年都可以多資助5位亞洲圖書館館員,到俄大圖書館接受3-6個月的在職訓練。」應為「International Librarian Internship」。

#737(三)「1952年應李石曾之邀,遠赴法國李昂籌辦中國國際圖書館。」應為「里昂」。

#742「1993年春,臺烏雙方達成協議,由我教育部提供美元30萬贈與烏國國家圖書館作為圖書館自動化設備經費,世界社開具授權書,教育部即於1993年6月派國圖編纂黃淵泉專程赴烏辦理藏書運回事宜。」

背景是烏拉圭於1988年與中華民國斷交

#759「雙方合作關係上最受到國際間普遍重視的則為「出版品編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CIP)、國際標準書號制度。」應為出版品「預行」編目

(方按﹕由於圖書館制訂書目時,通常只有出版社提供的基本資料,並沒有見到整本成書,所以CIP的內容僅供參考。尤其分類號,殊不可照抄,否則必然自誤。)

#863第一章六(一)「2000年1月3日國圖借調臺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副教授陳昭珍,擔任閱覽組主任到職。」

想不到讀書見到認識的人。陳昭珍教授對學校圖書館界是知名人士,因為台灣很多學校圖書館老師都是她的學生。原來她廿年前早已經參與中央圖書館工作。

#899(八)「酒精潔手。提供「自動手指消毒器」,供入館讀者使用。」

是「手部」吧﹖怎可能只消毒手指﹖

#917(十)「詮釋資料metadata)欄位分析建檔」

這個譯法真的沒聽見,因為一向用的是元數據。

#928「2007年10月17日UNESCO和美國國會圖書館簽訂發展「世界數位圖書館」協議備忘錄,並在巴黎共同舉行展示會;「展示會現場人員包含UNESCO主席、官員、美國國會館相關組織館員、來自美國國會館、埃及亞歷山卓圖書館、巴西國家圖書館、埃及國家檔案館、蘇俄國家書館、蘇俄州立圖書館等6個(合作館)館長」

2007年蘇聯解體十幾年了,哪裡還有「蘇俄XX」﹖按維基百科條目記載應是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國立圖書館

#1125第二章二(一)「4月22日該艦隊司令少將林遵……決定將在南京燕子磯芭斗山長江江面率艦隊起義投共。」

一本站在民國立場寫的書,應該用「起義」嗎﹖

#1133「油」應為「煉油」,以「鍊」作「煉」是日文用法(如《鋼之鍊金術師》)。

#1150(四)「杭立武乃陪同兩院理事蔣孟麟、傅斯年、馬超俊、張道藩、羅家倫等親赴3地視察,認為臺中縣霧峯鄉吉峯村(今臺中市霧峯區吉峯里)北溝山麓地勢較高,背後是山,而且附近沒有住戶,消防、警衛,都較方便,決定採用。」

應為「蔣夢麟」之誤。

#1250四(一)「「靜待塵埃落定」(wait until the dust settles)」

#1264(二)「美援對我國政府而言,在政治、外交、經濟困境中,美國提供援助的時機,可稱為「及時雨」」

之前內戰呢﹖

#1350第三章一(三)﹕「1961年11月14日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自製50瓦電視發射機在該館7試播成功。」

七樓﹖

#1361二(一)﹕「他曾設計建造在上野公園內博物館(後曾改稱「帝國博物館」、「東京帝博物館」;二戰後改稱「國立博物館」)」

應是「東京帝室博物館」。

#1483四(十三)﹕「2.推動圖書館自動作業」應為「自動化」。

---

卷二﹕

#360第一章一(一)﹕「胡適又於1923年1月,在《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揭示了「整理國故」的意義與方法。首先提到「『國學』在我們的心眼裏,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並指出「『國故』包含『國粹』,但它又包含『國渣』。我們若不瞭解『國渣』,如何懂得『國粹』。」」

是故全盤否定或全盤接納,均屬不當。新文化運動的大旗手有不少都飽讀舊書,明瞭這點。惟很多跟隨他們的年青人就不明白,例如胡適當年「全盤西化」就是說過了頭誤導後進。

#390(四)﹕「胡適在1928年7月上海東方圖書館舉辦的「圖書館學暑期講習班」專題演講〈中國書的收集法〉。他開宗明義說:「……如果要把他做終身的事業,就要懂得書。懂得書,才可以買書、收書、鑒定書、分類書。」「要懂書,有3個重要的辦法:愛書、讀書、多開生路。」……胡適贊同顧頡剛代表中山大學,拿了幾萬塊錢出來收書。不論甚麼東西,如果是書,就一律多要。胡適稱這個方法為「無書不收的收書法」。「這種方法是用歷史的眼光來收書,我們可以說『一切的書籍,都是歷史的材料。』『材料不在乎好壞,祇要肯收集,總是有用處的。』」胡適覺得「圖書館是應當要博的,而且從博這個字上,也會自然而然的走到精密的路上去。」」

這本來也就是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的目標。

#459二(二)﹕「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小屯南地甲骨整理小組以筆名蕭楠(諧音「小南」,成員有溫明榮、劉一曼、曹定雲、郭振祿),發表一系列與甲骨有關的報告文章」

中共習慣,為了突出集體,老是以筆名遮掩個人。

#480(三)﹕「2017年,甲骨文藏品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申報的收藏單位11家(藏量在1,800片以上),分別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社科院歷史所、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旅順博物館、天津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但台灣沒份。

#507三﹕「滿文老檔存放在瀋陽故宮,被內藤虎次郎盜拍照片回日本」

至少只是拍照,沒拿走原件。在那個年代(對比在敦煌鑿下壁畫神像之類)已不算太過分。

#509(一),甚麼是「紅本」﹖從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查到的是﹕「即經內閣閱批的題本」。

#540(二)﹕「內閣大庫檔案處」應為「大庫」。

#566﹕「北國民政府」應為「北平國民政府」。(雖然是引述中國大陸的著作,但始終那時正式名字是「北平」,不尊重歷史事實的描述不宜跟隨。)

#578(三)﹕「南宋時瓷器」應為「時期」。

#586 / #1128﹕「新中國成立」,作者好像總是忘記了這套書是站在民國立場寫的。假設作者不認同國民黨,也不等於自動認同共產黨史觀。稱「中共建政」較為中立。

#667第二章一﹕「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及國會圖書館等,對於方志、家譜尤為著意蒐購。」

為何美國圖書館要買中國人的家譜﹖

#725(二)﹕「50萬元由中央銀行匯到香港王雲五處,為謀由港匯滬妥善起見,由王氏將此款領出,以「圖記」名義,存入已遷到香港的中央銀行廣州分行,憑其印鑑開支;另由何炳松在上海商業銀行的上海總行,亦以「圖記」名義開立存戶,憑其印鑑開支存款。上海香港開戶後,有關搜購古籍費用的轉匯事宜,以「圖記」名義進行存取支出等事項。」

香港人有「拉記」,民國人有「圖記」。

#733﹕「鄭振鐸因購得《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感受到政府「即在被侵略的破壞過程中,對於文化的保存和建設還是無限的關心。」」 

#743﹕「總覺得有些對不起古人。但我所深有感者,乃在沒有國防的國家根本上談不上『文化』的建設。沒有武力的保衛,文化的建設是最容易受摧殘的。」

在面對強敵侵略,國之將傾時,這個獨裁政權還是注意教育和文化保存。渠料三十年後,另一個政權竟變成「有國防的國家主動摧殘文化」。

#778﹕「1937年受到抗戰的影響,上海淪陷後不到一個月,戰火即蔓延到南潯,日軍日人強行來書樓閱書、掠書、「借用」,損失了一些書籍,工作也立即停頓,僅留工友一二看守,書樓多次遭到日偽人員的騷擾,刻友顧克武、蔡紹祥被日軍槍殺

守書真的會被人殺。

#785﹕「1951年11月19日,劉承幹致函浙江省圖書館,願捐獻嘉業藏書樓及其藏書和書樓四周空地,并藏書書版連同各項設備……初劉氏曾希望藏書由政府收購,但依《土地改革法》及其補充解釋,劉氏藏書「應由浙館會同嘉興圖書館接收代管,代管後再相機發動其捐獻。」」

先收起再叫人捐,等同搶劫。

#983二(八)﹕「遇有可印之孤本,隨即攝照」應為「影印」。

#1004第三章一(一)﹕「中央宣傳部」是指汪偽政權的部門,應加「偽」字。

#1094四(一)﹕「主任也頻頻換人,業務能維持」應為「勉」。

#1108(二)﹕「考慮南方氣潮濕」應為「候」。

#1133﹕原來北平圖書館一批寄失的書,和著名的失物北京猿人化石,都是原訂由同一班哈里遜總統號運美。

#1236附錄(一)﹕「安平秋曾指出……存藏在海外的中國古籍,不管當年它們通過什麼渠道,怎麼流傳到海外的,事實上今天都已經成為國外眾多圖書館的重要存藏了,中國的文化財富成為世界的文化寶藏,恰恰彰顯了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我們完全不必籠統地、簡單地強調古籍必須回歸,更不必牽強地把古籍回歸與愛國、政治乃至民族尊嚴聯繫起來。……放眼未來,古籍回歸更多時候還應該立足於「複製」,根本目的在於為國內學術界提供更多的基礎性的文獻支撐。」

中國大陸難得務實之言。

#1244(二)﹕「公共書館」應為「公共圖書館」。

#1382第四章一(一)﹕「助」應為「資助」。

#1438(四)﹕ 「關於「中文羅馬化的工具」仍採「韋傑士(Wade-Giles))系統」。雖然1979年6月美國國會圖書館發表聲明,該館暫定自1881年元月改用「漢語拼音」(Pinyin)來編所有中文圖書資料」

Wade這人一般都是譯「威妥瑪」,連帶拼音方案也是叫「威妥瑪拼音」,未見過另譯的。
「音系統」漏了「拼」字。
「1881」顯然是「1981」之誤。

#1523-#1530三(二)﹕「1990年冬,學會分類編目委員會基於使用者認為若干條文有重新檢討的必要,爰開始著手修訂《中國編目規則》,由主任委員吳瑠璃主持,參與研討工作委員包括盧荷生、吳明德、鄭恒雄、江綉瑛、李莉茜、陳和琴、陳昭珍等,於1995年6月出版修訂版」

不只2000年,再之前已經在參與了。(當時方某還是中學生呢)

#1544(五)﹕「《中國圖書分類法》係由劉國鈞於1929年仿美國《杜威十進分類法》編訂。政府播遷臺灣後,臺大圖書館學系教授賴永祥自1964年首次編訂自行刊印以來,至2001年出版增訂8版,已通行於臺灣及香港、澳門等華文地區;國內各級圖書館據以作為整理圖書重要分類的依據。2001年9月21日賴永祥將該分類法著作權無償捐贈國圖

方某在中學時還請老師代購一本,當時還是賴老自行出版。後來的版本才交國圖負責。如果你明白這段歷史,也就會明白為何香港只有中學和大學會稱/用「賴永祥分類法」,而公共圖書館只會用「劉國鈞分類法」(由於公圖很少強調這點,所以其實沒幾個用家知道劉國鈞這個名字)。

#1662六(一)﹕「1987年1月10日國圖為早日實現「集中檔,資源分享」的目標」應為「建檔」。

#1717(五)﹕「1984年3月14日美國圖書館計算機線上中心(OCLC)自動化系統部門經理王行仁應國圖館長王振鵠函請來臺商談雙方合作的可能性。王行仁曾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到「當時並沒有Internet,因此王館長計畫要從臺灣拉一條電訊專線到OCLC,使臺灣圖書館的資訊服務,和國際打成一片。」

當時充其量是未有World Wide Web,已經有互聯網了,要不然怎樣駁去OCLC呢。

#1753(六)﹕「2004年8月,茲為擴大古籍書目資源,邀請大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加入」應為「中國大陸」。

#1761﹕「2008年舉行第6次會議,議決建立「中文名稱規範共享庫」,伺服器設在香港中文大學,系統需求提綱由香港提出,系統開發由CALIS承擔,建置了「中文名稱規範聯合數據庫檢索系統」(Chinese Name Authority Search System;CNASS)。」

中大早年做了香港互聯網中心,所以有不少相關項目都在中大。

#1785七(三)﹕「1995年國圖將「資訊網路系統」置於全球資訊網(World Wid Web)」應為「Wide」。

#1845(五)﹕「包括與政府施相關的新聞」應為「施政」。

#1932第五章一(三)﹕「即時手動掃描作業。國圖成立期刊影印掃描室,對於既尚未進行批次掃描,又還未上網的期刊,如有圖書館或讀者提出文獻傳遞的需求,國圖可利用期刊影像手動掃描,立即連結傳送的功能,作單篇文獻的掃描保存與傳遞。」

我還以為像香港中央圖書館的MMIS般,要館員On-demand手動拿影碟影帶去播放供遙距觀看,已經夠奇。

#1935﹕「以便視覺障礙者與明眼人同步得知圖形所呈現的意義」

香港不會用「明眼人」指視力正常者。

#2075(八)﹕「報紙方面因時多家國內報社已開始發售其報紙光碟,所以國圖以不與業界商品重複為原則,凡能價購者,皆不進行數位掃描,以節省資源。」

更大的不是法律和版權理由麼﹖如果報社本身有光碟合訂版發售,圖書館再自行掃描,就有侵犯版權之嫌了。

#2102(九)﹕「提供個別化服務」

他們是這樣寫的,但在下認為「個人化」是更好的寫法。

---

卷三﹕

#53前言﹕「中日兩國一水之隔,文化交流史可說是源遠流長。以孔孟儒家學說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對鄰國的影響最深的是日本。」

你肯定不是韓國﹖

#62「在思想、文化、經濟、社會、學術等領域,一直不斷地向中國爭奪主導地位,特別是在東亞大陸和中國學研究的學術領域發揮主導作用。妄想建立科學的東方學的正統在日本的學術地位。」

這評語很奇怪,為何是妄想﹖甲午之後很明顯中國衰頹、日本國力日上,漸居列強之一,想建立東亞文化學術的主導地位有甚麼出奇呢﹖

#74「因為西方列強蠺食鯨吞中國領土和擴張殖民地的野心,這種探險和考察的目的和動機,並不單純,使得即使是學術科學的考察活動,也往往兼帶有蒐集一般情報的使命。」

學術考察兼有收集情報,這其實不是侵略時代才有,而是和平時代都有的。要不然中共怎會事無大小都當成事關國家安全﹖
刺探機密才算間諜行為。透過公開途徑收集非機密情報,屬正常行為,各國駐外機構一般都會做這種「情報工作」。外國學者當然不一定協助本國收集情報,但就算順道向本國政府提供消息也不出奇。所以見到外國使館有情報官員也不用像那些大鄉里般大驚小怪,你以為人家搞間諜活動,會像007般公開身份讓你知道﹖

#365第一章一(一)﹕「不數十年」應為「不下數十年」。

#436(三)﹕「1933年(昭和8)第16代藩主德川賴貞(1892—1954)」

#439﹕「1977年(昭和52)第13代藩主德川圀順(1886—1969)」

早就沒有「藩」了啦,他們是叫「當主」。

#477二(三)﹕「包括唐鈔本1部、宋金元刻201部、明抄本和刊本146部、清抄本和清刊本14部」應為「明刊本」。

#567第二章二(一)﹕「明治維新「廢藩置縣」,武士瓦解,民間出現了所謂「浪人」,即無職業者。來到中國尋求出路的浪人,大多希望中日開戰

這應該跟是否來中國無關,反正那些都是武人,有仗打才有事做。

#594二(三)﹕「義團」應為「義和團」。
「一可以樹中國富強之基,可以固中日輯協之根」應為「二」。

#620(五)﹕「大本營陸軍省」應為「陸軍部」。(戰前日本政府內閣有陸軍省,但大本營直屬天皇,分設陸軍部和海軍部。)

#622﹕「調查要目、調查要目」重複了。

#622﹕「復依石井部隊(即惡名昭彰的第731部隊,由中將石井四郎領導)村上少佐,《教育資料 兵要地志調查研究ノ着眼》手抄謄寫本3頁,載:1.地形地質;2.河川湖沼濕地;3.氣象;4.宿營給養;5.給水;6住民地等6項的調查內容。」

為何細菌戰部隊要做地理研究。

#640三(二)﹕「《清職貢圖》」應為《皇清職貢圖》。

#643﹕「經疏通了奉天都督趙爾巽、奉天外務使孫寶縉,進行了竊取性照相拍攝了1778年(乾隆43)重抄本加圈點《滿文老檔》180冊」

這說法其實很奇怪,就算靠賄賂,他也是得到了許可才拍攝。

「日本學者關於中國(「支那」)研究的立場,是強烈主張所謂「滿蒙」地域的「特殊性」,以「中國疆域應限於長城以內的十八省」,將研究導向「滿蒙」與「中國本土」相分離的結論,為滿蒙「建國」樹立合理化的理論依據。」

其實跟中國學者強調「自古以來」、或者邊陲地方跟中原文化的關係一樣,都是政治主導學術。

#661(三) / #718四(三) / #737 / #895六(二) / #953七(三) / #1616第四章二(四)﹕「新中國」又來了。

#779五(三)﹕「滿鐵調查報告是為政府決策服務的產物,政治性高於學術性。」

「進行調查是為施政服務」(結果回饋影響政策),和「調查結果是為推動政策服務」(公佈的結果取決於政策)是兩回事。

#801﹕「戰時經濟經濟調查」重複了。

#839(七)﹕「隨即內閣會議決定物質的緊急處理」應為「物資」。

#851(九)﹕「18年(1929;昭和4)松岡洋右出任滿鐵副總裁」應註明「民國18年」,因為先前都是用西元年份。

#871﹕「1950年2月14日總理周恩來」

明明作者是台灣人,怎麼行文總是讓人以為是大陸人的﹖

#951七(二)﹕「吉岡安」應為「吉岡安直」,這個負責監視溥儀的「帝室御用掛」實在太出名了,有看《我的前半生》或電視劇《溥傑與王妃》的都會有印象。

#995第三章一(二)﹕「聖會英國傳道會」應為「聖公會」。

#1025二(二)﹕「由船長退役海軍上尉格林(John Green,1736—1796)」

Captain這個銜頭的翻譯經常出事,因為它同時可以指船長(或機長)、陸軍上尉和海軍上校。後兩者尤其麻煩,大家都是軍銜,卻差三級。網上資料提及這位John Green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是Naval Captain,那麼他的銜頭就應該是海軍上校而非上尉了。

#1047(六)﹕「他搭「羅曼號」(Roman)從紐約出發」

Roman一般應該譯「羅馬」﹖

#1056﹕「美國戰勝墨西哥,得到了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加里福利亞,開始積極的向東亞擴張

是擴張貿易吧,美國似乎沒在東亞佔領土地的意圖﹖

「被美東印度艦隊總司令海軍准將伯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49—1858)在澳門雇為首席翻譯」

雖然中文維基稱日本會稱之伯里,但中文一向都是叫「培里」吧。

#1085﹕「修訂《蒲安臣條約》,規定對華工赴美,美國「可以或為整理,或定人數、年數之限」,限禁來美華工,為美國排華政策奠下法律的基礎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權限制外勞入境,訂立這條文、後來的人據此排華,跟當日的草擬者是否排外是兩回事吧。

#1164三(二)﹕「管家丁龍(Dean Lung)的捐款,並認同他的理念,決定成立漢學系,1902年(光緒28)設立「丁龍漢學講座」」

背後原來有一段義僕故事。

#1164-1173「「韋傑士拼音系統」(Wade—Giles System)」

同上,一般都是譯「威妥瑪拼音」。

#1183四(一)﹕「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10)、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1913)等。」

我想美國人沒那麼玻璃心。人家機構名字本身無「美國」字樣,又不是在外國有分會(那就要區分「X國的某基金會」),那就無需在人家名字前勉強冠「美國」了。

#1191﹕「1929-1931年,費正清獲得羅茲獎學金(The Rhodes Scholarship)遠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東亞問題」

都是譯「羅德獎學金」的吧,未聽過譯羅茲的。

#1211五(一)﹕「1904年(光緒30)國會館得到清政府捐贈因參展美國聖路易斯萬國博覽會(Lauisiana Purchasl Exposition)的圖書198部、1,965冊,多為湖北省崇文書局、湖北官書處印刷圖書,及湖北洋務譯書局、湖北翻譯學塾譯書。」

送翻譯外文書給美國﹖

#1240﹕「2017年,居蜜、梁紹傑、王粹人、楊文信編《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古籍鈐記選萃》3冊,由杭州西印社出版」。

西泠印社,經常被寫錯的名字。(西冷就變成牛扒了,笑)

#1283(二)﹕「及至1926年燕京大學在中國教育部備案,依定規外國人在華設校不得自任校長,乃延聘清翰林吳雷川出任校長(Chancellor),司徒雷登為校務長,對外仍為President,採用所謂雙長制。」

這應該是雙方妥協,因為Chancellor不是校長,而是校監。

#1388(五)﹕「因為夏德「丁龍講座」的教學研究室在大學廳(University Holl)」應為「Hall」。

#1394﹕「國務院文化關係司對華關係處(Department’s Cultural Relations Divisuon)文官和駐華大使館特別助理。1943年費正清將該對華關係處取名為美國駐華大使館學術資料服務處(U.S. Embassy American Publicatuons Servicers)」應為「Division」及「Publications」。

#1401﹕「1886年於魯塞爾訂定國際條約」應為「布魯塞爾」。

#1475第四章二(一)﹕「從王道士手中以盜騙行徑(布施修繕洞窟捐獻為名)所獲大量的藏經洞文物」

其實算得上「盜 / 騙」嗎﹖王道士不知道他會拿走東西嗎﹖如果他知情的話,那充其量是「騙」他「不識貨」讓人隨便拿走。

#1483﹕「印度事務部圖書館(The India Office Library,1801年創立,1947年印度獨立,改隸英國對外關係部)」

外交部啦,何苦把 Foreign Affairs Office直譯﹖

「東方寫本與印本部(Dept. of Oriental Printed Books and Manuscripts)」

如果直譯,「寫本」和印本」的次序是否應該調轉﹖

#1561﹕「秋山光和調查,華爾納拿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編號335、329(7世紀末)、321(7世紀末)、323(8世紀初)、320(8世紀中葉)窟壁畫」

早就被剝走了的壁畫還可以編號。

#1566(二)﹕「蘭州制臺鑒:燉煌縣」,據維基載,早年是有寫成「燉煌」的。

#1653﹕「張大千臨敦煌壁畫」應為「臨摹」。

星期六, 11月 06, 2021

才德的暴政


Michael J. Sandel《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賴盈滿譯,台北﹕先覺,2021

中文書名其實並非直譯,推薦序有說明原因。當然,如果把《The tyranny of merit》直譯成《才德的暴政》,雖然意思明確,但出版社可能覺得對讀者不夠吸引。所以改了這個看起來更「大包圍」但無味的名字。

同樣地,meritocracy譯成「才德至上」在書中(p.37)也有解釋過原因。一般meritocracy會譯成「功績主義」、「績效主義」或「用人唯才」,指社會或機構不看出身,只看表現選人或拔擢。譯者指因為本書作者提及現今社會往往認為成功全因個人能力(才能)和努力(德性),故譯「才德」。所以這裡的「德」也只是純粹指「勤力」罷了,跟我們一般對「德行」包括道德行為的期望不盡相符。那些「精英」是否在大眾眼中真的「才德兼備」﹖恐怕不見得。

(又,維基百科譯meritocracy為精英主義。雖不過分,正如新加坡政府一向自認精英主義。但精英同時可以是另一詞elite之中譯,易生混淆。Elite的本義聚焦於權力和影響力,不必然才能超群,其實譯為「權貴」更貼切。)

最近看的幾本書(除了這本,還有先前介紹的《在家不要談政治》和稍後介紹的《自由的窄廊》,甚至《假裝是個好爸爸》作者另一書《第五風暴》),多少都在回應這幾年美國的一大問題﹕侵總統上台。一個自身道德基本白爛,對內蔑視弱勢社群和民主法治程序,對外不理美國外交基本國策、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竟然獲很多人支持(包括據稱很重視道德的共和黨保守派、和擺明無法從大幅減稅獲益的基層工人),令很多人開始反思「美國衰邊瓣淪落到畀呢條友上到台」(美國出了甚麼問題讓這廝上了台)。

本書作者就是延續於《正義》揭示的社群主義思路,卻把矛頭指向一個沒人想過的方向﹕meritocracy / 才德至上 / 用人唯才。當然如果你讀過《錢買不到的東西》和《反對完美 / 訂製完美》的話,對本書的論點就不會覺得驚訝,因為有些論點(例如官僚用「市場化」迴避價值討論、人們誤以為他們可以控制成敗之類)作者之前已提及過,只是挪用到新主題上繼續討論。

只是把「侵總統上台」歸咎於「用人唯才」仍然是個blow your mind (令人意想不到)的主張。畢竟正如作者所指的各路政客(不只保守派,也包括自由派/進步派,和他們最愛的奧巴馬)都強調用人唯才。就算有錢人私下走後門,也沒有誰敢公然宣揚回到教育和就業只靠家世、財產和人脈的年代。大家都覺得「用人唯才」是最公平的,怎會有問題呢﹖

就是有人認為有問題。而且不只作者,他指出二戰後早就有個英國工黨學者認為有問題。「用人唯才」這個規則本身很好、很公平,背後卻蘊含一個很可怕的理念。

這時候作者扯回歷史上的神學辯論﹕究竟神的救贖是無條件賜與,抑或是凡人可以努力爭取﹖史上多次有神學家(包括馬丁路德)強調救贖只能由上帝賜予,非凡人所能影響。任何聲稱凡人可以透過努力(無論買贖罪券、守禮拜還是傳教,本質上都是「依靠自力」)獲得救贖,都會減損了神的權威。可是,如果強調只能「因信稱義」,做甚麼都不影響救贖的話,教會的組織就很難維持了(既然甚麼都不做也能獲得救贖,自然會有人覺得「為何還要上教會、守教規做好人﹖」)。而且一生大奸大惡之徒臨終信主就自動上天堂,大眾可以接受到麼﹖所以這種神學理論,一落到教會實際運作就行不通,漸漸就會變回「人要努力(做某些教會叫你做的事)爭取救贖」的邏輯。

但神學家「某程度上」沒錯。對作者而言,問題核心不在於你信不信上帝,而是當你相信禍福是上天(哪管是人格神還是儒家講的「天道」)按照個人的表現(勤或懶、有德或失德)去賦與,那麼你就容易認為「禍福自招」,有福的人易自以為義(都是我或者父祖積德),有禍的人卻被視為於德有虧(所以報應「抵你死」﹔信輪迴更慘,就算今生人再好也是「前生不善」欲駁無從)。當你相信禍福是天意、跟個人賢愚不肖都無關係,有福的人就應該謙虛感謝運氣(或上帝),有禍的人也是純屬不幸(視為鬼神作弄或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就視乎角度),不是個人問題。

看起來好像跟主題沒關係﹖其實「用人唯才」的核心問題正正跟「神恩」一樣﹕你的成功(獲得取錄/擢升/出線/發達)究竟是憑你自己的努力﹖抑或是其他因素的影響﹖而這些想法又會影響你如何看待勝者和敗者、進而影響社會政策。

作者質疑,「用人唯才」因為「太過」強調個人努力(雖然叫人努力本身沒錯,努力也是合符道德),令社會很容易陷入「成功都是因為我才華出眾加努力,失敗都是因為他們無能兼懶惰」的可怕結論。

而事實上,我們應該知道,成敗的很多因素皆非個人所能控制。近者不少能力是天生的(例如智力、體格之類),仍需後天努力培訓,但先天基因「拿到好籌」才有優勢(否則只能「將勤補拙」)﹔遠者每個人其實都有不同長處,但擁有哪種「長處」才令人成功,其實要看不同年代不同社會的「市場需求」。作者舉例,勒邦占士如果長於一個沒籃球的社會,他的才能又有甚麼用﹖(方按﹕如果長於只推崇科舉的古代中國,苦練打球沒出頭,大概會被人嘲笑「新界的牛也很勤力」吧﹖) 他能成為籃球明星大發其達,除了因為個人能力出眾(如體力、彈跳力、肌肉準繩度等等)和努力練習,也是因為他「有幸」長於一個喜愛籃球的社會,才能靠這些能力成為「成功人士」。

(方按﹕蔡子強大概還可以舉另一個例子。《新君王論》提到,卡特之所以當選總統,其中一個原因是尼克遜這個「聰明人」搞出水門醜聞,令公眾反過來對「戇直老實」的卡特有好感。)

作者認為忽略了這些「非本人所能控制」的因素,把成功過度聚焦於個人努力,會令成功人士過於傲慢、認為所有報酬都是自己應得的(「勝者全取」﹕乘全球化之勢不斷剝削基層、拉大薪酬差距)。同時這樣的社會氛圍又會令社會上的失敗者(魯蛇)被卑視,認為失敗只是他們才德有虧(蠢呀、不夠勤力呀…),所以他們「應該失敗」。甚至就連魯蛇們自己也會這樣想,形成一股強大的怨氣,然後被民粹主義者利用,轉燃到弱勢社群身上。又因為憎恨「那些成功精英/專家」,變成憎恨整個體制、反專家、反科學、反對法治對民粹政客的限制,不理是嬰兒還是污水全部倒掉。但這樣不會令社會變得更好,反而會破壞僅有的好處。

(美國人把「反精英的精英」侵侵捧了上台,這點也是《自由的窄廊》作者所關注。納粹德國就是保守勢力 + 一班魯蛇支持民粹政客上台,把新生民主制度摧毀,令民族陷入滅亡邊緣的例子。)

「用人唯才」導致侵侵上台,這個說法夠令人驚訝吧。

當然,問一百個學者,可能有一百個「侵何以上台」的想法。就當這是真正原因,我們又能怎麼做﹖寄望拜登力挽狂瀾並不可能,民間又有甚麼可做﹖

書中提出了兩個方向,但看來也不一定可行。

第一個建議已算是最簡單的了﹕改革大學收生制度。
作者認為,頂尖大學太著重取錄「成績最好」的學生(所謂「尖子」),不但加強「精英傲慢」,而且也為學生製造太大壓力,令大學生態不良(越來越多大學生有心理問題)。能滿足大學基本入學成績要求的學生,已經有足夠能力修讀課程(這正是基本要求的定義﹔總有些人認為這些學生不行,那麼就應該提升及格線,而不是讓人及格又說不夠好)。既然如此,大可在全體報讀又及格的學生中抽籤填滿學額便可。那麼學生就會知道自己成功進入頂級名校,不是因為自己「特別」聰明努力(當然還需要一定程度的聰明努力),而是有命運的眷顧。

作者認為,就算不能在所有大學全面推行(100%抽籤),在頂尖大學中騰出部分名額作抽籤,讓「非精英」學生也有相近機會進入頂級名校,已有助紓緩「用人唯才」之弊。質疑「用人唯才」不等於要回到「用人唯親」的社會。

當然,在這個崇尚競爭(而且往往是零和競爭)的社會,不只是學生要競爭,院校之間也要競爭(看看香港的大學每年都宣傳自己收了幾個「狀元」、畢業生出路有多好﹖)。就算頂級名校,也不像五六十年前老神在在。如果連作者所在的哈佛(夠頂尖了吧﹖)也不敢率先這樣做,自然也很難有人具足夠號召力,能感召各路校長合作設置抽籤名額了。

第二個建議更難搞﹕重新定義「甚麼是值得尊敬的工作」。
現代社會在商言商,往往只看市場價值。賺錢越多的工作其實只是市場需求越大,卻被誤認為是「社會最需要的工作」,甚至是「貢獻最大的工作」。結果就出現「在投資銀行搞金融炒賣令市場大幅波動的人報酬天價高,疫情中每天為全體市民維持社會必要運作的清潔工、公共交通員工等人卻僅能糊口,前者被視為精英、成功者,後者卻是失敗者」的荒謬結果。作者認為這也是「用人唯才」觀念加上以「市場化」迴避公共道德討論帶來的後果。

作者認為,工作的價值應以「對公共福祉的貢獻」衡量。這一點其實頗易令人想起梁啟超那篇〈敬業與樂業〉﹕

「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裡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

不過作者比梁任公更「激進」。任公認為名聲有分高下、職業無分高下。作者卻認為貢獻有分高下,職業「有」分貴賤。有些職業(如炒賣者),就算報酬再多,對社會也沒多大貢獻(從經濟學角度言,炒家之存在也不過是活絡市場、便利交易而已,並非缺之不可)。報酬不高的工作(例如清潔工、司機),對社會貢獻很大,應尊之敬之。

問題是,所謂「尊敬」是很「虛」的事(每年看著「敬師日」紀念品都感無言),但報酬和生活質素的差距卻很「實在」。如果像現在那種貧富懸殊,所謂「有貢獻」的人過不上「有尊嚴」的生活,任公所謂「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也不過是空口白話而已,現實中挑糞還是賤業。

要縮窄貧富懸殊,讓「對社會很有貢獻」的人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現代社會唯一可行方法還是透過稅收重新分配收入。這種福利國家策略似乎只在北歐國家實行到,連英國式NHS醫療體系在美國這種地方也被視為社會主義,抽重稅分給窮工人應該會被當成是共產黨吧﹖

這恐怕也不是單單修正了「才德至上」思想就解決到的問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joKNS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星期六, 10月 30, 2021

讀懂孩子的情緒話


楊俐容等《讀懂孩子的情緒話﹕小孩不暴走、家長不失控的好EQ養成法》,台北﹕尖端,2018

又是有明確目標的閱讀。(笑)
抱歉本文並非內容介紹,畢竟看網頁也有簡介,看目錄就知道書中討論了哪些兒童心理問題(當然包括給家長的建議)。而且心理互動這類內容非我所長,更沒資格評論專業人士的建議是否適合,所以也沒甚麼評語好講。不如就只講講自己對「家教」的大致感想。

正如書中所指,「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的父母越來越多」(#847),不過這某程度上也是因為家長教育跟不上法律規範所致。舊時社會,父母固然不懂兒童心理、管教也是高壓為主(基本上就是體罰)。雖然也不理想,但至少不至於「不想管、不敢管」(充其量是「不懂得管」的「不會管」)。因為那個年代「沒家教」是很嚴重的指責,父母一般都不希望被人覺得孩子沒家教。方媽媽這位自認「也是方太但不懂煮菜只懂打仔」的緊張大師就是例子。

社會進步,不容虐待兒童,體罰因為物理上「顯而易見」所以一概被視為虐待而禁止。雖然家長體罰其實並未完全禁止(被禁的主要是教師,畢竟不是親生的,體罰更易被濫用),但也普遍被視為一種「不文明」的教養方式,一般父母都有忌憚變成「不敢打」(諷刺的是,真正虐待兒童的家長,根本不會理這點繼續打,只會怕被發現,把傷痕留在不顯眼的地方)。可是家長教育又不普及(至少社會其實不可能要求家長「考到牌才生仔」),家長只聽坊間「專家」叫「不要打、好好談」,但又學不到和平管教的有效技巧,於是就變成以「自由」為名「不想管、不敢管」的「沒家教」父母。

在下對體罰的看法沒那些「進步」的朋友那麼負面。家長如果可以不打,當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沒其他辦法,家長用打來管教,還是比不管教好。正如可以不罰就行,當然沒人想罰,但總可能有罰的需要。體罰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作為一種懲罰方法」本身,而是因為體罰往往在家長脾氣暴躁時實施,容易變成發洩情緒而非教導。這樣孩子沒有真的學到正確的做法,只知道你不高興。可是以此批評體罰亦有偏頗之嫌,畢竟就算沒體罰、不打在身上不代表就沒問題。就算用最「文明」的懲罰方式,也可以是(斯文地)發洩情緒和報復、甚至製造恐懼,不代表就是善導。「精神虐待」比「身體虐待」更厲害、又更難發現。

所以問題的重心應該是「怎樣罰」。體罰作為一種懲罰方法,如果是有程序、有節制地使用,跟「責備一頓」、「自我反省」或者「罰今晚不准玩遊戲機」並無本質上的分別。舉個例,小孩不小心打爛一隻杯,家長如果有耐心解釋打爛東西有何問題、有教導他如何避免打爛東西,用手打他幾下手板讓他記住教訓,不見得是虐待。反之你為這樣的小事大發雷霆,罰他一星期不准玩、或者寫自我反省一千字,難道只因為不打人就是文明、不算虐待嗎﹖

這裡要強調,在下並不是說打小孩好。我只是說可以不打最好不打,但就算打也比不教小孩好。前面提到「好好談」,能夠做到固然最好,但小孩也不是一開始就懂得聽道理,就算聽得懂道理也不代表願意聽道理。那麼遇上僵局,即場可以怎樣做﹖

作者們說的這番話當然沒錯﹕「親子不是買賣關係,教養不該談條件。『談條件』會讓孩子學會逃避、推託自己的責任,而且什麼事都想討價還價。以談條件來達到目標的利益導向,可能會形塑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這不是父母所樂見的。此外,當孩子另有所圖時,可能會使出渾身解數測試父母的底線,以違抗爸媽的指令來達成目標或換取他要的條件。最後看似達成共識,其實孩子學到的是另一種狡詐。」(#895)

可是,學術上的理想狀況到了現實環境往往未必管用。就算你想很「正向」地管教小孩,如果他看穿了你其實不能強制他做事(你要保持理性、正面嘛,就算鬧僵了你也不能/不敢打他、甚至連令他恐懼的事也不能做,因為專家說會令他有童年陰影,你也不想他怕你),既然是兩個平等的人,只要他堅持不理你就沒辦法了。那麼他又何必要聽你的﹖

(你跟老闆也是兩個平等的人,但你不聽話他還可以炒了你,所以你會聽他的。小孩無論如何好說歹說都不聽話,你可以怎樣﹖不讓小孩吃飯或者把小孩趕出家門,那是疏忽照顧+虐待,而且可能比體罰更邪惡。畢竟僱主僱員還有選擇,但父母和子女彼此無法選擇,所以才成為死結。)

換言之,社會叫家長不要打小孩,卻沒有告訴家長,如果有些事情是小孩必須做,他卻抵死不肯做,你如何能不用有負面後果的方法,就讓他聽話﹖現實上有些家長真的做得到,正如有些老師/上司也能不用責備或強制手段,就讓人服從。但這其實是很少見的質素,否則這種上司就不會那麼受歡迎了。做不到這地步的家長還可以怎樣做﹖卻鮮少有人顧及。

人夾人緣,不同性格的家長和小孩互動錯綜複雜。如果有人能提出廣泛有效的方法,讓家長不用頭痛,他大概不是發了達、就是等著拿諾貝爾和平獎了(也會發達,因為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

作者們以學理和經驗,提出一些面對小孩鬧情緒時,家長應注意的地方(當然首先就是自己不要情緒失控吧),還特別提出建議採用和避用採用的應對方法。當然這些建議效果有多大,就非方某現階段可以評價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aetyMP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207第二章分心不是他的錯。學前兒童(3~5歲)需要10~13小時,學齡兒童(6~12歲)則以9~12小時為佳。」

怎睡到12小時那麼多﹖我自己小時候也睡不到吧。

#843第八章我不是故意唱反調「媽媽惜惜﹗」

這是廣東話,香港人一般寫成「錫錫」。當然「惜」可以反映到愛惜之意。

#847「下次就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以更強烈的方式來「」,讓父母就範」

這也是廣東話「扭計」的「扭」吧。

#956第九章「因為沒有經過仔細思考,所以很容易反應過度,當碰到人際衝突時,就會不假思索地出手打人或出口罵人。」

這說法似乎跟文首的個案扯不上邊,如果是因為沒想清楚、衝動打人,事後應該會後悔而非堅持吧。

#1375心理師的話「世界越快,心則定。定心,其實就是專注。在這個容易分心的年代,協助孩子從小養成專注的習慣,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李筱蓉 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很幸運可以和這麼多位厲害的臨床心理師一起寫作出書,期待看過這本書的每位家長都能從書中找到與孩子相處最舒服的方式。」

前面是李心理師的話,後面其實是下一位心理師的話(雖然都是姓李),應該開新段但漏了。

星期六, 10月 23, 2021

教小孩理財﹖


Arun Abey, Andrew Ford《多少才夠﹖》(新編版),劉凱平譯,台北﹕天下雜誌,2021
Rachel Richards《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戴至中譯,台北﹕時報文化,2021

同樣地,是「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方某從來不看,現在才為了教小孩理財看的書。(謎之聲﹕又會不會看得太早了﹖)

《讓可愛的錢自動滖進來》的作者聽起來來頭很猛,是廿七歲就賺夠了被動收入可以退休,之後當理財顧問。這本書是教人跟著做的,利用儲蓄、區別債務、投資、減少預繳稅、保險等方式達到人生目標。當然如果你要學她廿七歲退休的話,支出大概要壓縮得十分厲害。之前的方某儲蓄再多,也不至於有那麼多被動收入,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多少才夠﹖》作者也是理財顧問,他們認為理財規劃重點不是「買甚麼投資產品」而是人生規劃,「其實是為他處理生活」(#146)。現代社會很富有,但很多人都不快樂。作者指出不斷賺錢不能令人快樂,反而是快樂的人會變得有錢。搞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才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理財。(《多》的譯者就提及,巴菲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和理財原則完全一致。)所以本書講的不只是投資,也包括心理學。知道自己生命中甚麼最重要的人,就會知道「多少才夠」,否則多少都不夠。

兩書比較,我認為《多》比較合用,因為真的討論如何培養小孩的價值觀。《讓》內容比較針對美國人,他們好像真的不懂儲蓄要人教。於是要「分四個桶」定義不同需要的儲蓄,甚至要逐步教讀者,哪些債務要先還、哪些儲蓄要先滿足、美國各種退休公積金計劃應該怎樣選。(有那麼多人拖欠那麼高息的信用卡債,究竟是真的不懂﹖還是像粵語殘片當棉被的人一樣,是別無選擇﹖) 可是對於習慣高儲蓄率的華人,還要學作者「分四個桶」儲蓄不是太麻煩了麼﹖

兩書作者對房地產投資的看法也有不同。《多》的作者認為台灣人(香港亦然)太著重房地產,而房地產回報率通常低於股市,但仍認為自住房貸作為「迫人儲蓄」的工具仍然很有用。《讓》作者則認為房貸只是「最不壞」的債,因為買樓太多隱性支出,除非長期持有並自行增值(例如自行維修裝潢),否則並不值得。於是《讓》的作者幾乎只會叫你投資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

不過《讓》對股市分散投資的實戰討論,在下也覺得有幫助。不過那就不是教小孩理財的事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7uBOPhttp://moo.im/a/fhmFSV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多少才夠﹖》

#158專訪作者「我在澳洲某次演講完,有個聽眾來找我,說他以前就是商務法律師,二十四歲決定放棄法律,改行當詩人。我以為詩人不能賺大錢,但他的財務狀況卻很好。他的詩集不賣錢,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場合都需要講話,像是婚禮、喪禮等,他於是替人寫講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賺了不少錢,每年有十萬美元收入。」

用來印證作者「不是有錢令人快樂,而是快樂令人有錢」的論點。
當然要找出自己嗜好和長處如何能賺到錢,也不是易事。

#425第二章「精神治療醫師史帝芬.簡金森(Stephen Jenkinson)則認為,金錢會撩撥人類的「史前欲望」、對安全與富足的渴求,以及永遠無法滿足的焦慮。金錢可以讓各種不可思議的複雜情緒及行為浮現出來,從貪婪到痛苦、傲慢、妒忌、背叛,以及強烈的欲望。這些騷亂讓傳統經濟學家為錢所下的定義「交換的中性媒介」,成為一個笑話。事實上,威爾森說得好,她認為與金錢相關的情緒,可不像法定貨幣的概念那麼單純。」

經濟學家或者一些喜歡談論經濟學的人,很容易會把理性人假設當成是現實。事實上人類對金錢或賺蝕有很多心理反應。這也是行動經濟學告訴大家的非傳統知識。

#439「艾琳的故事說明了同儕可能帶來的龐大壓力,特別是當小集團裡有成員相互排擠以爭奪地位的時候。這個現象代表大家的行為有多麼容易被別人的期望左右,而非來自內心的決定。」

亞斯伯格在這方面弱一點(所以不介意與人不同),但不代表沒感受到那種排擠的壓力。

#457「傑.迦納(Jay Garner)是個作戰經驗豐富的軍人,被指派接管伊拉克戰後辦公室。伍爾德在書中描寫,迦納首度在白宮簡報任務時,向總統及幕僚報告:「我帶領的小組在伊拉克負責九項任務,其中有四項完全超過我方能力所及,包括解除大型毀滅性武器、打敗恐怖分子、重整伊拉克軍隊以及重整伊拉克內部的安全系統。」迦納報告的時候,總統僅頻頻點頭,沒有人打斷,即使迦納在簡報中直言,他無法為伊拉克戰後的關鍵性任務負責,特別是包括當初美國決定出兵的原始動機,因為他的小組無法勝任這些任務。可是,迦納的關鍵諍言卻只被與會人士當成耳邊風。」

決定介入阿富汗時似乎也是這樣。

#465「「拉警報的人」有可能被貼上標籤的危險,足以讓好人卻步,即使他們的所做所為完全正確。……幾乎所有拉警報的人都表示再也不會那樣做了。因為下場不是被炒魷魚就是打入冷宮、受到孤立或是被指派閒差。許多人因此而開始酗酒或是憂鬱症上身。如果這就是站出來的代價,難怪會有許多人寧可選擇追隨團體,過著從眾的生活。」

感同身受。所以才需要有吹哨者法為他們提供起碼的保護。

#482「當你小時候問父母賺多少錢的時候,他們是否以相當開明的態度回答?」

老媽就是相當開放地(甚至打開存摺)說明錢有多不夠用,其實幾歲小孩看不明那堆數字的,只會感受到「錢真的很不夠」。

「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和孩子談性教育要比談金錢教育還自在一些。」

明明很多家長避性而不談。

#505第三章「樂透贏家在中獎之初,確實會經歷飄飄然的快感,但它消退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幾週之內,生活將又回到原點

我想重點其實不是那筆錢,而是那筆錢可以為你做到甚麼。例如你拿它去買奢侈品,當然沒多久就沒提供快感的功效,但那筆錢也可以是為生活提供安全感,那卻是長遠的。

「如果實現自我是人生的最終目標,為什麼不以此做為重大抉擇的評估依據?」

黃子華有云:因為大部分人的都是「潛能」而非「浮能」,潛能和自我、人生目標都是要尋找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怎樣活,於是就由旁人或廣告告訴他們。

#608「在教育大眾重視儲蓄方面,銀行曾經扮演關鍵角色,在放款授信業務上相當謹慎,還會鼓勵借款人儘快償還貸款。短短數十年間,社會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

也不全是銀行的責任,那年代沒有量化寬鬆大量放水。銀根不夠,存款利率也高,所以銀行還經常打廣告叫人存錢進去、連小朋友的利是錢也不放過(還向小存戶送個小錢罌)。現在就只會叫你去借錢,全因銀行錢太多,而可賺錢的機會太少。這方面銀行有部分責任,但更大的是央行的責任,因為大環境是它塑造的。

#625「買到渴望已久的東西,為什麼更失落?」

如同同姓師妹某年生日的感想,好想等待生日比生日當天還快樂。我答她,因為「期望」才是最快樂嘛。

#651「最重要的是,導致消費主義盛行的羨慕與妒忌等反應,就是現代式思路所造成的。比如,我們原來很可能領有年薪六萬元並過著快樂的日子;直到有一天,當我們發現家人或是鄰居竟然做著更輕鬆的工作,還能領十二萬美元年薪時,也許就快樂不起來了。對於會受物欲激發的人而言,一旦發現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其內心對話被啟動以後,會愈來愈大聲且難以停歇。」

此言謬矣,跟人比較、想取得優勢,是本能。反之,你一是要很欠智能(如弱智)、一是很有智慧,才不會(不懂得,或者懂得不)跟人計較。與人比較其實不是「物欲」的問題,套佛家概念,是「分別心」的問題。分別心太重,就算不講物質,你也會跟人「鬥虔誠」、「鬥黃」之類的。

#659「史瓦茲根據席娜.伊安格(Sheena Iyengar)所做的調查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大賣場僅販賣六種果醬時,果醬銷售量是販賣二十四種果醬時的十倍。同理,當儲蓄退休金的方案愈來愈多,人們儲蓄的意願反而下降。」

所以強積金提供「預設投資策略」才重要,否則有些人認為太麻煩就乾脆不去搞。

#881第五章「本書進行過一個實驗,請學生做些簡單練習,比較從各種物質享受中得到的愉快,和從事活動所帶來的長期喜悅。」

似乎是「本書作者」。

#896「今天的孩子很容易以為錢會源源不絕地從牆上的機器裡、或是超市結帳員變出來。」

不奇怪,方某小時候也曾以為「政府會每人發一張卡(提款卡),然後拿去銀行那部機器插進去就會有錢跑出來」。

#939「如果將這筆錢投資,以年均報酬率五%的月複利率計算,每天需要存下來的錢就減到三美元。換句話說,只要每天少喝一罐汽水,就已經往擁有自己汽車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汽水有一罐三美元那麼貴﹖

#961「最好的方法之一,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創意及適應力,這些能力在現今的職場會比其他傳納技巧有用。」

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傳納技巧」是指甚麼﹖就算當錯別字我也想不出原文是甚麼。

#987「高中時代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很幸運碰到教學生動的優秀老師,特別是經濟與歷史。」

這次譯者沒錯,是我錯,因為第一眼見到時想了一會為何要「教—學生—動」﹖(#兒子生性)

#1046第六章「在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企業所產生的報酬率如果低於銀行存款利率,企業終究會失敗。」

所以為何經濟不好的時候,聯儲局就推低利率。

#1093「從進入美國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向分析,發現和早年毀掉牛頓的南海泡沫幾乎沒有差別。隔了這麼久,有史以來最經驗豐富、受過良好教育、善於使用網路、通曉投資理財的一個世代,竟然完全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如果賺錢那麼容易,世上就沒窮人了。

#1150第七章「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考慮到現金的回報率及投資組合的風險之後,投資報酬率若低於七%時(等於初期投資價在十四萬美元以上),相對投資人所承擔的風險來看就不能算是理想的報酬率。」

正如作者在上一章所示(一般人投資股票型共同基金的年均報酬率只有4.48%),要達到7%的回報其實很不容易。

#1157「在第一個問題會選擇較確定的選項A;在第二個問題則會選擇賭博的選項B。」

作者指學者研究發現人們對收益希望確定(第一條選項A)、對損失卻寧願賭一鋪(第二條選項B)。我相信研究結果如此,但抱歉那不是我,我會寧願有確定的損失,總好過冒損失更大的風險,這其實也是保險的邏輯(以確定的付出/損失預防不確定的風險)。

#1210「投資人檢視投資績效愈頻繁,就愈可能做出不適當的短線決定。」

令人疑惑的是,那麼積金局還應該叫人每年注意投資表現嗎﹖(當然在下一章,作者指出每年檢視所產生的「雜音」少得多。)

#1255第八章「有哪位基金經理人真能做到的話,那是純屬意外而絕非其本意。」

經理人的「本意」當然也想成功預測未來賺大錢,應該說成功預測並非其「本事」。

#1276「二次大戰期間,南非有個戰俘對機率有濃厚興趣,據說他曾丟擲銅板一萬次,想確認看看正反兩面出現的機率是否真的會是一半,結果是真的。他把每次丟擲的結果記錄下來,很驚訝地發現連續一樣的最久紀錄是五十六次。」

機率再微的事,時間一長就有機會出現。

#1374第九章「艾金克里森(Elgin Crescent)」

Crescent是一條半圓形的弧路,在香港一般譯成「道」、「路」或「街」都可以。正如應該沒人會把Street音譯的吧。

#1768-1782第十三章「當傑福的女兒在兩項學科競試中獲得全洲首獎、取得醫學院入學許可時;比樂受到激勵,告訴傑福說他也想要念醫學院。……比樂九歲時,贏得了最佳進步獎;畢業前一年,每門功課都是第一名,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

那不是童工嗎﹖不犯法﹖

《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

#1341 第四篇14.退休「retire-ment」和「simp-lified」都是在紙本書跨行才需要的連字號,電子書不需要。

星期六, 10月 16, 2021

假裝是個好爸爸


Michael Lewis《假裝是個好爸爸》,陳重亨譯,台北﹕時報出版,2017

也是現在應該很有用的書(偷笑),而且看書名就知道作者很搞笑。

作者是知名作家,最知名的作品可能是介紹落後棒球隊如何以科學逆轉勝的《魔球》,不只拍成電影,而且方某在其他討論統計學的書上也看過介紹(否則很少看戲的在下大概不會知道有這個故事)。不過在下找到更有興趣的似乎是另一本《第五風暴》,借侵總統接任的混亂為背景,介紹聯邦政府公務員的重要工作,甚至奧巴馬夫婦買下版權改拍成Netflix紀錄片(還找上《阿當話你知》的Adam Conover當主持)。

扯遠了,回到本書,本書其實是作者於生下三個兒女期間,為雜誌寫的專欄結集。作者以惹笑的筆觸,記錄和老婆仔女相處的苦與樂。(可惜維基百科載,二女Dixie於本年五月遇車禍身亡。)

由於懷孕的是女人,所以生產時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為免被人覺得沒貢獻,在老婆旁邊只能像日本特攝片那些嘰嘰一樣郁動「扮」搏鬥中。新子女陸續出世後,母親要集中照顧嬰兒,父親就負責照顧較大的孩子。所以作者自嘲逃避了照顧新生兒的麻煩,只是「假裝」好爸爸。於是中文版改了個很抵死的副題﹕「抓住上場好時機,老婆小孩都愛你」。

而無論你自以為做了多少,別人(包括但不限於老婆)總會認為你做得不夠。作者甚至提出了幾條定律﹕

「你要是不知道老婆在生誰的氣,那肯定就是你!」(#303)

「如果你看不出有什麼問題,那麼問題就是你。」(#451)

「要是發現大家都在笑,但你不曉得他們在笑什麼,那一定是在笑你。」(#544)

「要是在教養孩子時你不感到麻煩、困擾,覺得它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那很可能就是你做錯了什麼事,而且有可能把你的孩子搞得一團糟。」(#1095) 

生了二女,又要應付大女的嫉妒。雖然用盡各種方法教導利誘,但這種妒忌心是天生的,始終避不掉。據聞方某很小的時候,老媽問要不要弟妹,我也回過很難聽的話。但正如作者的大女,其實第二天早上就忘記了。小朋友當場是會很不禮貌,但兄弟姊妹關係如何,還是看日後每天的相處。而無論你有多擔心,他們總會有自己成長的方式。

不過為求傳神,譯者使用了一些台灣俚語,例如「沒心情跟他五四三」(#917),不查一查還真的不知道在說甚麼。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15enyS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星期六, 10月 09, 2021

請問小兒科醫師


陳俊仁《請問小兒科醫師》,台北﹕尖端,2017

本文公開的時候,本書應該快用得著了。希望之後還會有時間寫文吧。
本書似乎應該不用怎麼介紹,因為看書名就知道內容了。會買來看的原因也昭然若揭,無庸贅言。方某之前買的兒科書籍,最遲的都已是九十年代出版,之後沒再看,因為沒需要嘛。(攤手)

不過本書對比以前讀過的書也有個好處,就是因為先前的書主要都是報章專欄結集,稍欠系統。本書則分門別類,按時序解釋,家長讀起來會較易。而且經過二三十年,醫學知識當然也更新不少。而在下讀起來也有不少新發現,或者值得記起來、隨時用得著的地方﹕

p.20 以尿尿的次數看餵奶是否足夠。

p.26 以吐舌反射決定何時開始加固體食品。

p.28, 30 應付過敏食物。

p.31 有關維他命D和鐵質補充營養品。

p.40 如何界定生長遲滯。

p.43 怎麼的大便才有危險。

p.46 便秘的處理。

p.66 如何算穿得太多。(這應該給老媽看)

p.67 千萬別吻初生嬰兒。

p.74 發燒現在還會探耳探額,所以也要留意標準。

p.81 初出生的嬰兒鼻塞可能是母親的荷爾蒙導致。

p.84 判斷腸絞痛的方式。

p.94 處理尿布疹。(不應用爽身粉這點也要給老媽看,醫生說才有用)

p.120 流鼻血需注意的情況。

p.127 「成長痛」這回事我真的從來沒聽過(當然也沒遇過)。

p.132 玫瑰疹的特點。

p.136 玫瑰疹和麻疹的分別。

p.153 腸病毒的處理。

p.164 腸胃炎時可喝無乳糖奶粉。

p.179 不同過敏症會在不同年紀出現。(雖然方某出的順序跟書中的剛好相反)

p.190 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位置會隨著年紀不同。

p.205 非過敏原。

p.222 需要延醫/送院的情況。

本書因為是「版式」電子書,是整頁圖像的形式打開,所以無法像先前的「流式」電子書般劃線(後來讀墨改進了app,現時已經可以在版式電子書劃線)。唯一好處是頁碼跟紙本一模一樣。

電子版最大問題是缺頁。第二章的標題頁錯了,重複了第三章標題頁(不過沒內容所以沒影響)。第153頁後變了重複的153頁,第154頁不見了。239頁也變了重複的229頁。這兩頁(p.154, 239)原先內容都無法看到,已在書中線上回報,希望盡快補回。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gjuxQ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挑骨頭﹕

p.40 身高或體重「下降兩個百分位」應為下降「兩個標準差」之誤。下降兩個百分位字面上是例如85th下降到83rd。只是在圖表上只會用兩條百分位線(85th>50th>15th)來表達兩個標準差,而不會每個百分位都畫一條線(因為沒必要)。所以家長需要看的是「有沒有連續跌穿兩條線」。

星期六, 9月 25, 2021

在家不要談政治﹖


Jeanne Safer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劉議方譯,台北﹕時報文化,2019

單看書名已經覺得很敏感﹖(不要談政治,談育嬰好未﹖#爛gag出沒注意)

過去這幾年,不少家庭都為了政見陷入分裂,甚至有年輕人離家出走、或者被逐出家門。如果家人的政見和自己相近、爭吵較少,固然值得感恩。如果家人政見真的相距甚遠,又該怎麼辦﹖

真的像書名般「不談政治」就行﹖

政辯成家變,不只是香港發生過,很多地方都有發生。九十年代在下還是中學生時,台灣已發生過夫妻為了藍綠之爭離婚的事。而本書作者討論的就是美國近年「兩黨惡鬥」的極致版﹕撐侵和反侵。(支持和反對特朗普)

不少美國家庭為了一個總統而分裂,作者卻跑出來說「問題不在政治」。作者本人很有資格這樣說,她除了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還是民主黨支持者,而她的丈夫卻是共和黨著名雜誌《國家評論》的編輯。兩人政見從來都不同,但又相親相愛多年。當然很有資格討論家人政見不同的相處之道。

作者引用不同個案,指出家人之間的爭吵,真正理由不在政見,而是在於一些心理需求(例如希望被聆聽、被肯定)、甚至是童年陰影的投射。只是政治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他們得以發洩那些複雜情緒。所以就算你不斷鑽研政治議題和辯論技巧,也不會令對方「棄暗投明」(你當然都認為自己才是「明」啦)。如果學網上那些「政治KOL」更加危險,他們本來就靠立場鮮明、激烈言論爭取收視,教人修補關係無法令他們脫穎而出。因為令你們吵起來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政治。只有正視背後的因素,了解是甚麼引起你們之間關係的張力,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方按﹕其實不只親友,陌生人之間的政治爭辯,往往也可能反映自身的心理甚至精神問題。只是你跟陌生人本來就沒關係也不怕決裂而已。)

這不是說政見與道德無關,書中有些個案,極端政見的確反映了某種人格缺憾。只是在大多數情況而言,選擇不同政治立場不代表必然帶有某種人格特質。對你來說是「敵營」的,可能也有好人﹔和你同一立場的,也不乏人渣。我們必須看穿這些政治標籤帶來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正確評價和自己政見不同的親人、欣賞他關懷親友的良善一面。了解這一點,我們把各種與政見無關的心理因素撇開,才有可能平心靜氣討論政見,而不是變成強迫對方接受的硬銷和情緒發洩。

《在家不要談政治》這本書其實沒有叫你在家中不要談政治(出版社改名譁眾取寵之過),作者也根據經驗提供一些「如何與家人討論政治」的建議,跟著做應該可以像作者姓氏一樣Safer。只是如果你們發現在某些政治議題真的無法達成共識,而又珍惜彼此關係的話,避而不談、聚焦在有共同話題的其他事情上,亦不以為過。正如有位當事人這樣說﹕

「我能在別的地方講政治,但我們之間所擁有的,別的地方哪也找不到。」

政見並非不重要,但搞清楚家庭關係的本質、了解對方真實的人格,不要讓政見淹沒我們,才是相處之道。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79gvBU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星期六, 9月 18, 2021

自主閱讀﹕讓孩子自選與自讀,培養讀寫力

(這是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寫的書介)

先前重貼舊文,因為這是同一作家的作品。雖是冷飯,但可以讓大家回顧一下。

自主閱讀﹕讓孩子自選與自讀,培養讀寫力》(Comprehensible and compelling: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free voluntary reading),Stephen D. Krashen、李思穎、劉英著,林俊宏譯,台北﹕親子天下,2017

筆者曾於2016年會訊介紹Krashen的另一本著作《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作者一向都推動自由閱讀,認為要學習語文,自由閱讀比教授文法的效果更大(當然這不代表語文課沒必要)。《閱讀的力量》引述了不少研究結果支持其主張。

這本書則與華人學者合作,引述他們在華人社會(包括中國大陸、美國舊金山華人社區)的閱讀研究,再加上其他研究成果,支持作者提出「迷人而可理解的輸入」(Compelling Comprehensible Input)對語言和讀寫能力發展的關鍵作用。

教科書一般都沒趣,而且所用的文字和句式不如實際讀物多和豐富。如果學生找到他喜歡的作品,就會一頭鑽進去﹔只要讀(輸入)得夠多,他們自然會建立語言和讀寫能力。對自己有興趣的文本,讀起來當然就更會深入心坎,不像上課般左耳入右耳出,吸收自然勝一籌。

為了推廣自由閱讀,作者進一步反駁常見的誤解。例如朗讀的效用被高估了、休閒讀物對培養讀寫能力也有好處、學生也不會一直只讀師長眼中的「垃圾」和簡單讀物。何況個案顯示就算看卡通片也有助學英語,香港師長認為意識不良的《老夫子》也有助美國華人子弟學中文,那麼又有何「垃圾」可言﹖真是「就算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佢既用處」呀。

對低收入戶的朗讀輔導計劃和PIRLS2016的結果,都支持閱讀可彌補低收入對讀寫能力造成的不利影響。PIRLS2016的結果更顯示,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可彌補社經因素的部分影響,教學時數反而不能。這點表示圖書館的質素非常重要,宜乎特別強調讓教育當局和學校管理層知道。

《閱讀的力量》和《自主閱讀》對圖書館工作都是有力的支持。雖然這不代表本人讀完後沒有懷疑和異議,以下將提出讓各位參考。

---

1. 「學生真的會選擇好書嗎﹖」

在各研究中,第五章的石頭湯研究,讓在下覺得可信度相對較低。石頭湯組(有自選閱讀時間的初中學生)和對照組(傳統時間表)相比,雖然對各種文類興趣普遍更高,但對教科書的興趣則較低。能自由閱讀的學生更容易覺得教科書很悶並不出奇,但對照組對教科書也不太討厭卻是很奇怪的事。

更奇怪的是,兩組學生對漫畫的評價也不太喜歡(至少都不及教科書),就連作者也認為他們因為覺得老師和家長不喜歡他們看漫畫,所以回答他們心目中「政治正確」的意見。而石頭湯計劃的老師和義工都確認相反狀況(學生很喜歡漫畫,並超過教科書)才是常態。

當然我猜想這些問卷應該是匿名的,其實學生答喜歡看漫畫也不見得會被罰,可是在一個著重政治正確、監控政見為常態的社會,學生「心領神會」回答「權威認可」的答案,並不令人意外。可是既然連「喜歡漫畫還是教科書」也無法真心作答,如果說這個研究結果能支持「自選閱讀的孩子對嚴肅作品興趣高、會選擇專家認定的好書」,恐怕是說服力不足。

同樣的研究似乎應該在較自由的社會重複測試。

---

2. 「學生不會老是讀垃圾﹖」

作者表示學生不會總是讀師長眼中的「垃圾」或簡單讀物,是否符合我們日常觀察﹖令人有點懷疑。

以個人經驗,自由閱讀的量多了、見識自然多了,要求也會跟著提升。例如在下小時候很喜歡看的常識小百科類童書,現在回頭再看當然是錯漏百出,長大了自然會轉讀專業人士所寫的書籍。當然這樣說並非貶低童書,它們的確成功引發和培養在下對各類知識的興趣。正如一個對歷史有興趣的小學生,總不能一開始就叫他去讀《槍炮、病菌與鋼鐵》吧﹖當中總需要有段由淺入深的過程。

可是,有時成績最好的學生不一定借很多書(當然可能他們家庭能提供很多書),每天在圖書館大量借書的學生反而成績平平。圖書館同工亦不難見到,由入學到畢業都只會借漫畫或通俗小說,沒有提升閱讀要求的學生。小學生身上大抵可見到由繪本到較多文字書籍的轉變,但中學生就不一定都會由漫畫和通俗小說轉讀更嚴肅的著作。

學生正如大人一樣,品味應該都是常態分佈(即是品味特別高和特別低的都是少數,大部分人中等)。就算我們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機會,也不是每個人最終都會培養出較高品味。但這並不是自由閱讀的不濟,因為它始終為部分學生提供了提升機會。如果沒有圖書館和自由閱讀,就連這一批人也無法提升自己。

正如體育課也不能令每個人喜歡運動、喜歡運動的也未必能成為運動健將。世上永遠只會有少數人能成為健將,對其餘的人培養運動興趣和習慣,就是體育課的價值。培養閱讀習慣和興趣,為每個人開一扇門,就是圖書館和自由閱讀無法取代的價值。能否把握這個機會,最終還是個人的責任。

---

3. 如何理解PIRLS2016看來矛盾的結果

對PIRLS2016的結果,作者的解讀和一些傳媒報導角度很不同。例如有篇報導就認為圖書館館藏對英國學生的閱讀分數沒有幫助。

作者對此的解釋,是基於社經地位才是成績最大的影響因子。在富裕國家,學校幾乎都會有圖書館,所以難以見到有沒有圖書館與成績相關。如果撇除了社經因素的影響、或者注意成績較差的學生,圖書館的影響就會較為明顯。如果我們直接看各國分別於「學校圖書館」和「課室圖書館」的數據,就可見在富裕國家往往看不到圖書館之有無或藏書量跟成績有關係,可是在較窮的國家就看得到差異。

讀過生物科的同工應該會記得有 limiting factor (限制因素)這回事,例如陽光對植物生長非常重要,但如果陽光充足了,再增加陽光也不會影響植物生長(不再是限制因素),反而水份和營養之類就會變得重要。同樣道理,圖書館在資源貧困的社會是閱讀能力的 limiting factor,但只要圖書館服務充足(例如富裕國家學生普遍較易取得圖書),不斷增加圖書館和藏書也無法進一步提升成績,而需要其他形式的幫助。這不等於圖書館在富裕國家就不重要,正如陽光對植物生長不會不重要。

另一個有趣的論點,就是本書的內容與一本著名舊書《蘋果橘子經濟學》相呼應。《蘋果橋子經濟學》是本在各方面顛覆一般人想像的書,學生成績方面亦然。《蘋》的作者引用研究指出,父母「做」甚麼(例如跟子女朗讀、帶子女去博物館)並不影響學生成績,父母「是」甚麼(社經地位)才影響學生成績。以致出現「家中有很多書」跟成績有正面相關、「父母陪子女朗讀」反而沒有相關的離奇結果。因為「家中有很多書」是父母社經地位高、受到較多教育的標誌。

PIRLS2016同樣得出「家中藏書」與成績有相關的結果,這點跟《蘋》一致,但「家中藏書」本身跟父母社經關係同樣關係密切,一旦控制了社經地位的變異,「家中藏書」就無法解釋學生成績。可是,作者認為這不等於「父母社經地位不高就買很多書都沒用」,因為有另一些研究(雖然這些研究規模不會有PIRLS那麼大)支持,控制了社經地位後,閱讀資源對成績仍有影響。當然,要教育當局和學校領導層信服,恐怕需要更多的說明。

更值得擔心的是,作者指出一個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香港和台灣PIRLS分數都很高、圖書館服務都頗充足,但學生的閱讀量並不多、而且對學習和閱讀的興趣也不高。作者認為(相信我們大家都同意),港台成績好只是因為我們慣於應試教育、老師多教導考試技巧而已。這樣揠苗助長可提升成績,但對於長遠提升閱讀興趣和讀寫能力卻是弊多於利。現時網上辯論多互相「捉字虱」而非了解對方論點之優劣,便是這種「閱讀理解應試教育」的惡果。

而在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的讀寫和思辨能力可長遠自行提升這方面,圖書館顯然非常重要。

---

註﹕因協會網頁搬遷,2016年會訊暫未能提供,可參見筆者重貼的舊文 http://fongyun.blogspot.com/2016/07/power-of-reading-insights-from-research.html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