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五, 8月 22, 2008

Reflection from Finland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陳之華,新店﹕木馬文化,2008-7
(封面照﹕博客來)

為免看倌像作者所言,連芬蘭在哪也搞不清楚,還是提供一條維基條目好了。

方某讀書一向慢,Johncoal都寫了兩篇(/),我還有甚麼可以說的呢﹖

我倒是覺得應該全港每間學校下發一冊。
當然,最先看的其實應該是教育局和教統會那幫人。

如果要學芬蘭,不要說錢,就是「老師不評核」、「學生不穿校服」、「老師可以染紅髮」這幾樣,已經把香港的人嚇昏。(恐怕連司徒華都唔例外)

後來看得清楚一點,那個實習老師不單 highlight 紅髮,而且還穿低胸裝。這種人在香港恐怕一早被家長轟掉。
當然,在下不是說老師「應該」染髮和穿低胸裝,而是要指出香港人太習慣「理所當然」。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何不可以」﹖(Why not?)

(資料提供﹕三師會有個節目討論校服。)

其實也不是不想,通識教育也聲稱要教學生「批判性思考」。
不過,如果你要問「為何不可以亂倫/獸交」這種批判「性」問題的話,等著你的是踢出校和官司纏身
香港對於「多元化」和「批判」,只是葉公好龍。

就像我在 Kursk 那邊說﹕

那種教育模式不可能在香港實施,但足以令我們汗顏。

---

為何要汗顏﹖
因為芬蘭教育真正做到「平等」和「以人為本」。相比我們有一大堆口號,他們真正做到「求學不是求分數」、「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人的特色、發揮個人長處」。

作者寫這本書,並非一篇正規報告,而是一本「教育遊記」,反而更適合一般讀者。
她 的觀察,可能比一般去觀摩的老師更深入。一般老師觀摩,可能只是去幾場研討會、走訪幾所學校。而作者為了驗證芬蘭不同地區的學校是否真的「平等」,竟然來 個「芬蘭走透透」,由首都走到北極圈深處,把大校小校看遍。為外國教育界準備的研討會,她也去。而且她在芬蘭住了幾年、女兒們也在芬蘭讀了幾年書,有第一 身體驗。
所以,出版社說她是「最懂芬蘭教育的媽媽」,不一定。但應該可以肯定她是「最懂芬蘭教育的華人媽媽」。

作者的文筆和故事留待各位自行發現,我不想長篇大論,不如點列好了﹕

(芬蘭人沒有故意追求的)成果﹕
1. 學生在國際評估(PISA)中,各項成績排名相當高,數理方面亦與亞洲學生不相上下。
更可喜的是,芬蘭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最少(4.7%)、不及格率最低(<5 p="">
政策﹕
2. 重視平等﹕政府全力縮窄貧富、城鄉差距。不論市區、郊區、還是只有十幾個學生的村校,所有學校都得到相等的資源、應有的設施大家都有,不會因為學生太少而削減。
3. 提供教育是國家義務。學費全免、學生有免費午餐、教科書也由政府付鈔(學校循環使用)。村校因為太偏僻,政府甚至為學生提供計程車接送上學和回家。
4. 新學校由建築師特地設計,配合當地環境、讓師生活動和建築融合。
5. 同2,各地的圖書館都有充足的資源和藏書,就算學生很少的村校都一樣。而且市立圖書館由外(建築)到內(室內設計和傢具),都有專人設計。間間不同、各有特色。設計實而不華,務求方便讀者。每人可以借四十本書(或其他資源)、可借出一個月、和續借五次。
6. 所有電視台外來片集(除幼兒影片外)不配音,只配字幕。令學生訓練讀母語、聽外語能力

學生﹕
7. 學生沒有制服,要打扮化妝隨他去。
8. 學生上課時間最少(平均5400hr/yr,初中每周30-35小時)、功課少、考試少、假期長(暑假兩個半月)。考試屬持續評估之一部分,只顯示學生個人學習進度、不在學生之間作比較
9. 「功課」之一是「每天至少半小時自我閱讀」,鼓勵學生看自己喜歡的書,但不需要填寫任何記錄或報告。完全是自主建立的閱讀習慣
10. 學生時間表各不相同、每天上下課時間不同,要求學生自我管理
11. 沒有早會周會、沒有升降旗儀式。不提倡課後補習和留校活動,學生放學後去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班、培養嗜好。學校只是個「上課」的地方。
12. 學習「先見樹、後見林」,先培養興趣和認識概況,不會一開始就深入細節和培訓技巧。(例如游泳課就是先玩水,而不訓練泳式。)
13. 重視輔導落後學生(補底),不會特地栽培菁英(拔尖)。身心殘障學生可向政府申請個人助教和手提電腦跟身,新移民學生有助教協助翻譯、適應新環境。
14. 教育視人生為馬拉松,不是短跑,不需要「贏在起跑線」。芬蘭小孩滿七歲才入小學,學校鼓勵落後學生多修一兩年,先打好基礎再升學。
15. 重視母語教育(芬蘭語、瑞典語和薩米語都算),尊重新移民保留自身語言文化的權利(鼓勵新移民以其母語學習、並學習芬蘭語)。以多元文化為國家的「國際化」資產
16. 不以能力分班,只有分組上課時以能力分組教導。
17. 職業訓練不受歧視,不單同樣可以啣接大學,而且出路還很好。

學校和老師﹕
18. 芬蘭學校的班級人數,一般是十幾人。他們稱為「小班」的,是一班幾個學生。
(對照一下﹕香港提倡的小班,最終目標好像是25人)
19. 「教師」是最受芬蘭中學生歡迎的職業(26%),儘管老師的工資不算高,但在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力高。
20. 教育學院收生完全不看考試成績,改為以理解能力、性格、學習動力等評估取錄學生。中小學老師有碩士學位,幼稚園老師有學士學位,重視老師的研究、教學和思考能力。
21. 老師自主度高,自行決定教學方式、全權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和教科書。
22. 相信「每個老師都一樣好」,老師不用評比、沒有督學﹔學校之間也沒有評比。(為「名校」排名,新加坡優而為之)
23. 功課大多不批改,讓學生堂上互對答案、老師講解。學生可以自己買「答案本」核對答案,不明白再問老師。
24. 老師所花的時間,大部分在備課、計劃、休息、和進修
25. 學校追求男女教師比例均勻,讓師生學習與異性相處。(只要跟「中學派位案」相比,便可知他們對「男女平等」的看法與香港的很不同。)
26. 家長和學校鮮少互動。頂多是參加家長會、學校舉行的特別節慶和籌款活動。

---

做完點列,不如再抄抄文。

對於我們這些喜歡「爭第一」的社會,恐怕很難理解為何芬蘭只顧「補底」而不「拔尖」,整個社會都不強調「名校」。他們的學者、老師和官員這樣說﹕

每個人都有其價值。」
「每一個孩子,一定有性格與能力上可取之處,如果數學不好、理化不行,不代表必然沒有其他學習優點。如果音樂不強、美術不行,那他可能擅長運動。」
「我們不會一直去突顯或強調優秀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心底,或多或少都心知肚明。」
「我們不需要創造出一個無法融入社會的天才,我們要的是能與大家相處的人才。」
「聰明的孩子,可以選擇跳級,可是,他的社會適應能力準備好了嗎﹖他的情緒管理能力,夠成熟了嗎﹖」
「只有智力領先,但卻不夠全方位成長,那是不對的。」
「資優聰明固然好,但是只有一味的追求智力,卻缺乏與朋友、同儕互動能力的孩子,其實是失敗的教育。」

當中最激動的回應大概是﹕

競爭﹖會帶來什麼好處﹖妳可以證明給我看,過度競爭的優點在哪裡﹖其結果又是什麼﹖」

是囉﹗很喜歡「競爭」、聲稱「有競爭才有進步」、要求所有事都「市場化」的市場原教旨,不妨去跟芬蘭人討論一下。

連放假放長一點,也有人擔心,就跟香港的老師和家長一樣﹕

「在一次芬蘭教育的國際研討會中,日本教育界人士憂心忡忡的說﹕『你們暑假放了兩個半月,對我們來說,真的太長了,不可能仿傚,因為我們只要一放超過兩個星期的假,學校就會開始擔心孩子們無法收心唸書了。』
有趣的是,當時芬蘭地方市府的教育官員回答說﹕『法國一度就是擔心孩子週末放兩天假會玩瘋了,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週六還要上學。』全場一片抿嘴的微笑。
……
『夏天對我們是珍貴萬分的,兩個半月一點都不多,我們以前還放三個月呢﹗』另一位芬蘭教育官員,接過麥克風如此的答覆了日本高中老師。」

為何芬蘭老師少批改功課﹖

「教委會的講者們回答﹕『我們老師的工作已經相當多了,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在做課程與教學的策劃,實在不需要在這些枝微末節的事務上打轉。難道課程的規劃會比那些更不重要嗎﹖老師教學的目的,是帶大家去尋找一個思考和自我學習的動力,而不只是幫學生提供答案。」

作者常常說被芬蘭感動,筆觸令我這種「冷感」的人覺得誇張。
不過看到這一段,連我也覺得很感動﹕

「剛才走進教室時,班老師有點懊惱的跟我說﹕『哎,這次數學的單元測驗,孩子們考得不好。』
我在一旁跟著走,只點了點頭,不知該作何反應。
她接著說﹕『妳知道嗎﹖我不能夠就將這些成績發給同學們。我已經和校長說了,必須再想個方式,去瞭解一下為什麼大家沒考好﹖是考試題目太難﹖還是他們沒有弄懂﹖我們再來做一次,之後再測驗一回。
我聽著聽著覺得有些感動……
她又說﹕『考試不是要給孩子帶來挫折的,考試只是讓孩子和老師共同瞭解學生對於這門科目的認識到了哪裡。』」

以現有的課程、在一個四十人的班裡,香港老師有閒心做這種事嗎﹖
我再提醒一次,芬蘭的「一班」是十幾人。而且他們不介意學生留班慢慢學的。

有一位外國官員Mr. Schleicher這樣說﹕

「多數國家的教育,就像是汽車工廠﹔但是在芬蘭,老師卻像是真正在開拓的創業家(entrepreneur)。」

若是如此,香港想搞好教育,不妨想想「創業家」需要甚麼。
微軟、Google、Nokia(這是芬蘭的)這些大企業是怎樣創辦的呢﹖是靠一些擁有意念和用心的人,還是一批工商管理的工具(如外評)﹖商學院式的訓練,是讓學生成為管理人,還是創業家﹖
香港人要看到「中環價值」的局限,香港教育才會有出路。

我曾經說過香港最好的學生不願當老師,是因為老師的「工作滿足感、專業自主、以至社會地位」等等加總起來,待遇不及其他專業高。(按﹕在那篇文章後,鄭立大大有更深刻的評論)
那麼芬蘭為何最多學生想當老師呢﹖

「我在約瓦斯曲萊大學訪問時,教育研究院(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院長瓦里亞維(Jouni Valijarvi)教授也說﹕『和世界上許多國家相較之下,芬蘭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影響力是很高的。……從青少年對這份職業的選擇來看,教師會如此的受歡迎,多少反應(映)出我們整體社會對於教師的尊敬。』他再度強調說。
雖然在芬蘭社會裡,基礎教育的教師薪酬水準,遠遠比不上律師和醫生,但芬蘭普遍社會觀感和我所訪談的多數芬蘭男女老少,仍然認為教師是一份有尊嚴、自主權,而且很有人生價值的工作。」

與香港剛好完全相反。
上次我引述過作者的話,教授們說如果你要考核芬蘭的老師,他們「必定集體罷工!大家不幹了!」,他們說﹕

「如果一個社會體制對自己教師的最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那還談什麼教育呢?」

對於這一點,這幾段解釋得很好﹕

「他們相信評比與評分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扭曲與競爭,反而喪失了鼓勵老師們自我充實、進修的本質與意義。而且,每個班級、每位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老師既然不能選擇學生,就不需要強力去突顯自己的『教學成果』,更何況,成果又如何能具體的被評估呢﹖

「拉普蘭大學教育系附屬實驗學校校長瓦菈能(Eija Valanne)博士跟我說,我不需要去管老師,老師的教學如有任何的問題,最後一定都會反應到我這裡來,當我們去管老師,所有的表面功夫,又有誰不會做呢﹖你要什麼數據,人家就給什麼。你一來,人家就做個標準模樣給你看。可是那有意義嗎﹖對學生有益處嗎﹖對整體教育進展有幫助嗎﹖

喪失的不再只是人心的良善與互助,更讓長期社會發展趨向狹窄的功利與惡質競爭。乍看之下看似公平的能力表現評核制度,仔細推敲其實處處有著明顯的不公平。而芬蘭的想法是,資源、對象、起跑點都不同,為什麼要比﹖如何去比﹖」

試想,醫管局會不會比較醫院/醫生「醫好病人」的比率﹖(謝胡兄指正,原來連醫管局也變態如此,不顧病人差異以數字概括醫生的能力。這果然不只是教育界的問題。)
就是聘請大律師,也不能靠他們「打贏官司」的比率啦﹗
那麼,為何我們喜歡比較學校/老師「教好學生(成績)」的比率和「奪A」數目﹖

真正有心於「教育」的人(不限老師和教育官僚),宜深思之。

----------------

芬蘭的人口(五百多萬)和香港其實差不多,但地方比台灣還要大三十多倍。
我有時會想,我們對待「人」的態度,可能受「人口密度」的影響大過「人口數量」的影響。

當你身處於一個人口稀疏的社會,你才會重視個人(因為「物以罕為貴」)。反正人少,為學生「補底」的成本亦不多。
在一個人口密集的社會,你會嫌「人太多」。相對於為一批落後生「補底」而言,「拔尖」所需要的注意力和成本都少得多。
於是芬蘭選擇了重視「個人」和「雪中送炭」,我們選擇了重視「集體」和「錦上添花」。

雖然,無論在種個社會,把落後的學生放棄,最終導致的社會成本,必定比及早跟進更多。
香港既是人口密集,「非人化」的商業意識又濃厚,所以我對於香港的教育改革,比較悲觀。

3 則留言:

方潤 說...

patpatz﹕
謝謝你的分享,並用心將其中要點指出。

我今天二十五歲,在香港讀到中五,被莫名奇妙的扔到美國唸大學。
回港後在銀行工作,覺得很悶,大學讀的電腦課程並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當然,學多了用腦袋思考問題。

現在投身紀律部隊,是想收入穩定和尋求刺激吧!
我有朋友曾到芬蘭交流,那兒的學習氣氛滲透了自由的味道。

教育,沒有訓練人的道德勇氣,沒有指導人生理想,
倒是認識一班好同學,強記了不少東西,卻亦因為不常用的緣故,很快便拋諸腦後了。

香港政府把自己定為得太狹窄,所以除了從商外,最好就是入政府,或者教專上學院。
其實中小學的待遇比一般白領都不算差,不過壓力很大,當然,在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地方,競爭處處可見,容易分配資源嘛。
所以,芬蘭的例子,只能讓香港人好生羨慕而已。


hystericireul﹕
香港連創業家也少,更不可以希冀教育可以走這思維的路了。


醫管局會比較醫院/醫生「醫好病人」的比率的。還會比較不同醫生/醫院之間的手術成功率、感染率、醫治病人的經濟效益,就是連把病人由專科診所成功轉介普通科診所的成功率也會比較;更不要說醫學考試的合格率、病人短期重覆再入院率、以及不同部門受病人書信讚揚比率…

raymondwoo﹕
每年我們都在追逐這些數字,這些數字亦成為某幾個人續約的標準,因此,在香港做公立醫生越來越無癮。


bencrox﹕
很多時看到別人好的一面,未想清楚為何是好,只是相當羡慕。方生指出,芬蘭地廣人稀,尚未指出的是,芬蘭天然資源豐富,但氣候使人們容易患情緒病。是故,競爭的確不必要,乃至要避免。換了在香港,環境條件的確很不同。

說到芬蘭的老師像創業家,這點倒過來看,做創業者(而不是大企業老闆)的話,的確會格外珍惜每個員工。因為你給不了最好的待遇,你又需要僅有的員工都好好發揮,才能生存下去。職場上的師傅,比學校裏的教師,更加用心細緻了。

chestnut_girl﹕
悲觀得有理。
1) 沒記錯的話,香港好像曾經一度出現「老師荒」,於是將教育學位的報讀資格調低了。這是否就是造成今日種種評考的前因?據《經濟學人》報導,在芬蘭要取得教師資格可不是易事!所以一旦取得,自是受人敬仰,誰敢來查核閣下?
2) 今日香港的教育,基本上已淪為商界「作育英才」的工具。以前讀中學的時候,最受歡迎的是理科,因為出路廣;現在學生拼死要爭入的卻是商科!又或學校自行調節,縮減文理科班數,餘下的全變成商科班,以迎合大眾需要。年紀那麼少已要培養商業觸角,還有甚麼空間留給批判思考?
3) 當局給學生的考核 (TSA),對學生個人沒有影響,對學校存亡卻有直接關係;學校為了自保,自是要求老師日操夜操。從前也只不過是六年級要受難,現在連三年級也當災!方老師所見到的學生,我猜很多在小學時已飽受迫害,對讀書變得全沒興趣。
4) 其實在香港,學生也是「物以稀為貴」,只不過在香港的「稀」,令學生要背負一整個家族對他們的期望 (獨生子女尤甚)。中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芬蘭人應該沒有吧?


fongyun﹕
@raymondwoo - 謝指正。這點令我非常驚訝,因為我向來覺得病人個個不同,根本不能借他們比較醫生的醫術。

(當然,如果某醫生醫死病人特別多,那就很可能有問題。但「比率」本身不是重點,看那醫生診治的病人背景、和醫生怎樣醫,才是重點。)

正如法律界也會說「某人常常贏官司」。但如果看「比率」請人的話,你可能請到一個只會「揀官司打」的人。
如果靠一大堆數字來評核醫生的話,那即是等於把醫生當成電器廠的維修師傅。

@bencrox - 芬蘭的環境固然特別嚴苛,但我不認為現在香港人看來沒情緒病。滿街的人都像有鬱躁症。

@Ki_StarrySky - 如果這社會也不會這樣想,我也很難想像學生(大部分)會「識諗」。所謂「學習權利」只會變成另一種「顧客永遠是對的」。

@chestnut_girl - 1. 歷史的確如此。但如果看看胡兄的回應,原來連醫生也是這樣評……醫生資格夠難考了吧﹖

所以問題的核心,是在於我們對「專業」的尊重和「人」的信念。我們的制度和社會,並不把人當人。(當然這不只是「專業人士」面對的問題)

2. 香港一向都是商界行先。只是以往觸角沒伸得那麼廣。
現在有李天命所謂的「偽專管理主義」,於是種種量化工具,由商界滲入其他專業界別……這也是「商業化」或「市場化」的象徵之一。

3. 我早說過,要學生「愉快學習」,必先讓老師能「愉快教學」。
對學校/老師的評核,最終當然會變成對學生的操練。要有評核而無操練,是緣木求魚。

4. 或者應該說,芬蘭人比較「個人主義」,尊重子女的自主選擇。

chairrex﹕
北歐和東亞是兩個世界。

持書者﹕
類比一下. 芬蘭的教育方式是視學生為藝術品的材料.
他們希望帶出材料的特性. 最件成品都拿出最大的價值.
他們的老師就是藝術工作作一樣. 畫家的價值是難以比較的

西方教育理念是視學生為工業原料. 他們希望大部份的原料都在一定的standard deviation之內.
出品的也是.

那麽我看我們中國 香港的教育理念. 就是煉蠱...
所以無論人口再多. 出來的「成功人仕」都是有限. 因為所有失敗者都會成為成功者的血肉. 成功人士就是「十裏選一」甚至百裏選一 的蠱
所以不能奇怪這些成功人士的道德水平低 eq低.

更不能奇怪我們的老師奇奇怪怪 因為他們都是被視為「煉蠱」的.
人們認為學生出了甚麼問題責任都作他們身上..笑


mum﹕
各位,香港的教師一向批評本地教育政策,並不出奇,尤其是在教育女沙皇當政的時代。但大家不深入討論底因,就對芬蘭教育推崇備至,實有點意外。大家只是一味贊芬蘭教育,對芬蘭學生為甚麼在PISA能取得高分,只認為是有關政策如重視平等、提供教育是國家義務教育等的因素,唔怕得罪人講句,顯然是不專業的低層次思維。方老師及一眾fans,未能脫出此框框,令人可惜。

大家睇完以上一段,不要發火,因為其他國家的教育同工已有深入的相關討論。例如:在What’s Finland’s secret? (http://www.ynetnews.com/articles/0,7340,L-3478376,00.html) ,作者如此說:“The instruction burden and teacher salaries are therefore the only two factors that can explain the relative ranking of Finnish and Israeli students when it comes to the PISA tests.” 好明顯,是錢作怪也。作者認為以色列的中學教師每課時薪為27元,芬蘭為79元。相此香港,我粗略估計中學教師每課時薪為45 - 50元左右;另外芬蘭每班人數為28,香港平均在35左右,還未計算補課、課外活動、带隊比賽等不在課時內的工作。香港的PISA一向威水,就這方面來說,香港的教育同工實在物超所值,香港的教育一點也不輸蝕,為何方老師及一眾fans一再罔自菲薄,令人十分不解。如果教育政策不對,但結果咁好,起碼都算是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s,何罪之有?

咁香港的教育同工是否underpay?大家不妨睇吓Teacher Salaries -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http://threestandarddeviationstotheleft.blogspot.com/2007/08/teacher-salaries-international.html) 。如果以人均GDP計,韓國、土耳其、瑞典等最高,近2以上,即教師的平均收入是人均GDP的2倍。芬蘭是1.46而美國是1.01。以人均GDP計,香港教師的平均收入應接近2,屬高收入人士。

以上的計算及結論,是中、小學教育界的傑作。業界自已先有結論,再找例證、推論,一點也不出奇。但任何社會,包括英美、大陸,教育都必須注意資源的投入與產出的成效。否則只會做成浪費。有關教師的收入與工作條件,包括小班教學,大學教授有專著討論,見Teachers’ Pay and Conditions
(http://www.oecd.org/dataoecd/39/62/1840245.pdf) 。

教育是人人都識,但人人都不十分懂的切身議題,如果是理性討論,我樂意接招、候教。

方潤 說...

cs_omnibus﹕
@mum -
我無數據喺手,verify唔到你寫嘅數。但好明顯有一個漏洞,就係工時方面同工作分量方便。

另一個問題係,你引漏人下一句結論。「As it turns out, Finland discovered the secret of educational succes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s prestigious, appreciated, profitable, and therefore draws the best people. 」。香港當今敎師,唔覺得有地位,唔覺得受人欣賞,喺咁多嘢做下,都唔知叫唔叫做有利可圖,當然係吸引唔到最好嘅人。

我一向覺得香港敎育係超高效能,可以一個先生可以敎一班四十幾人。

申明:本人唔係敎師。



mum﹕
@cs_omnibus - 你唔講自已唔係教師我都知你係外行。就算你話係,都由你用「工時」忽視「課時」可知。「課時」係上課的時間,據”What’s Finland’s secret?” 芬蘭「課時」800,我估計香港一般在800以下;但香港教師的「工時」很長。點長法?你試吓問問方老師看,或隨便瀏覽教育人員專業協會網頁可知,苦水大片。

至於嗰個conclusion,是我故意抽起,估唔到俾你發現,好。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s prestigious, appreciated, profitable, and therefore draws the best people. 最殺食的因素係profitable。profitable喺呢度含有可見及不可見的元素:可見當然是利,金錢也;不可見是名譽。在歐洲,尤其是北歐,工種、行業收入的差異,相對於亞洲、美國,分別不大,再上稅率高、福利好,選擇職業不純以金錢掛帥,亦考慮不可見的元素,therefore draws the best people。

香港點解唔得?說來話長,有機會再談。


持書者﹕

香港的教育制度問題
其實就是「資源集中在各方面」的問題
既想要成績好. 又害怕有壓力. 想要給老師自由. 卻又要數字管理.

香港教育. 冇一個共同的目標. 同時想要做各式各樣的大事
做成整體上缺乏方向
加之教師根本就不被視為專業. 所以結果就是 沒有前線經驗的人 領導內行人

當資源集中在各方面. 再多資源只會令學生同教師更痛苦.


fongyun﹕
@mum - 我倒希望你再多講一些。

1. 早已說明,這本書不是甚麼研究報告,而是一本「遊記」。作者當然不會討論你提及的資料(如果寫這些資料,我倒懷疑書商肯不肯為她出版)。而且,我也沒讀過其他資料,所以也沒掌握到你提及的。所以你願意的話,很歡迎你再多講一點。
不過,我認為學術研究,和個人遊記,兩者各有其價值。我不贊成一切量化的作風,量化很有用(讀科學的人都知道),但人生不只是量化。一些qualitative的觀察也有意思。

2. 另外,我想你也有些誤會的。
首先,我(至少,我自己)沒說過香港教育很差(儘管有很多不滿)。正如你回應中所說,我們批評的主要是「教育政策」。這裡亦不是民粹論壇,我們不需要把教育問題全部推向一種人身上,無論那是老師、家長、官僚或校長。
在我眼中,教育是社會的再生產(算吧,其實我不懂馬克思的,你可以插我),教育問題必然與整個社會都有關係。整個社會不願改變,而只改變其中一部分(例如老師),結果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失敗。
你說香港教師「物超所值」,我想他們會很高興。好老師和壞老師處處都有,我相信芬蘭也不例外。但正如鄭立所言,一個好制度能讓壞人做好事,一個壞制度會迫好人做壞事。後者正是香港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惡果。

3. 其次,你引的那個800小時是學生的課時,不是老師的課時。
香港老師的課時,粗略計算應該是七百多小時,當然只計正式上課而不計任何課後活動或學校活動的時間,更不計算其他「工時」。
(當然,你提出這個數字也令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書中的5400小時不可能是「一年」的課時﹖我會向作者求證。)

4. 小班教育在學術界是有爭議的。我讀教育時,也有學者指出過,減少課室人數,不及減少教師課節的效果(當然,又是成績「增值」)那麼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減少課節後,多出的時間就可以做備課之類的工作。而減少班級人數,卻需要不同的教學方式,要對老師另行培訓才能帶來好處。)
這種研究也是政府不推小班的「理由」之一(又當然,政府也不會提「減少課節」)。可是,既然學生人數減少了,為何不乾脆順勢搞小班呢﹖殺校裁員省了的錢,去了哪裡﹖
而且,任何一個明理人都應該想得到,老師是不可能照顧到全班四十人的。我教電腦科是分組上課的,一班只有20人左右,但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無法「睇到」所有學生。一堂課裡總有幾個學生,我沒跟他交談過(當然,我相信一些優秀的老師可以應付多一點學生)。所以我認為小班其實不應該超過二十人,搞大班(>=30)其實不可能有充足的師生交流,只有傳統「我講你聽」的模式,才可以用大班。
(你說的28人是芬蘭高中的班級人數,小學是17人﹔我想初中也跟小學差不多,因為他們小學和初中往往併成一所學校。高中的lectures肯定較多,所以28人當然可以接受。但正如大學的tutorial,也不會有三四十人的,是嗎﹖我上的tutorial通常最多是十幾二十人而已。)

5. 如果你有讀過我那篇舊文,也應該見到我同意香港老師的薪酬不差。不過,問題是一份職業的滿足感,不只是錢,也包括很多其他方面。那些正是我提出,為何芬蘭學生想當老師而香港學生不想的重要原因。

6. 所以如果你說在下「只是一味贊芬蘭教育,對芬蘭學生為甚麼在PISA能取得高分,只認為是有關政策如重視平等、提供教育是國家義務教育等的因素」,我認為不是公道的批評。固然我認為這些很重要,但我顯然不只討論過這些。


cs_omnibus﹕
@mum -
無錯我係外行,我只係做緊義工同做過輔助工作。我之所以用工時,而唔係課時,係因為敎育工作唔只上堂咁少嘢。如果只係有課時,就係一大盲點。我做義工每個禮拜敎小朋友三粒鐘,我背後行政工作係好多,例如聯絡會方、家長、同事、以及成員,搞活動要做計劃、策劃、籌錢,課節要編排同器材、人力,課節要兼顧各小朋友進度等等。呢啲嘢課時根本表達唔到出來。

我無睇過本書,憑方先生講,當地敎師可以專心喺學生身上,唔使做咁多不必要嘅行政工作,例如唔使改功課。

你抽起就可以與你回文主旨一致,避免衝突,不過並不可取。我唔覺得prestigious同appreciated低過profitable。無尊嚴同無人欣賞嘅工作,一係要好高價錢搵人來做維持質素,一係搵啲無咁好能力嘅人來做,降低質素。可見大家係互補。


Charlotte的媽媽﹕

方老師
結婚就好
不要生孩子

我弟弟是我家唯一的男生
我們一樣勸他不要生孩子
一個都不要
不是孩子難養
是我們大人不會養
我們大人可惡
孩子可憐



Frostig﹕
記得曾經有一個芬蘭去我們學校 exchange 的同學...... 她年紀比我們大一點點,告訴我們芬蘭學生一般好像她那樣,會一面讀書一面工作(輪流吧?),所以會比較遲大學畢業。 

他們好像比較著重從經驗中學習,認為生活中真切的體驗更重要。  

另外,也曾經認識一個被芬蘭的 Nokia (總?)公司調派過去瑞士的 expat. ,可以拿到時間(日間課程啊!)學習、進修法文。我看,芬蘭人的心態比較...... 人性化吧?! 我也不清楚怎樣形容。可是,北歐的文化好像比較重視人,不是在數字方面競爭...... 越看/寫越羨慕呢! 


Frostig﹕
@cs_omnibus - 無尊嚴同無人欣賞嘅工作,一係要好高價錢搵人來做維持質素,一係搵啲無咁好能力嘅人來做,降低質素。可見大家係互補。 Exactly!可見現在香港的教師人工高不等於教育工作者在香港受尊重,倒是表明了「太厭惡,工資太低就不會有人做」...... 很可悲。


Frostig﹕
@chestnut_girl - 我們當年都只想讀理科,實在沒法理解現在的情況......

Re: 25.,香港男性當教師太太吃香了......


fongyun﹕
@Charlotte的媽媽 - 放心,在下連結婚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不會生孩子。

@Frostig - 香港老師的薪酬絕對不算是「好高」。(當然,部分高層也算「高」既。)



Frostig﹕
@fongyun , @bencrox - 同意方老師言。香港人何只心理健康有問題?!調查不是「發現」大部分人都是「亞健康」嗎?!  



Frostig﹕
cs_omnibus 的 「三角關係」。  當然,以「平均時薪」計算,在香港做老師一般來說不比當護衛員高薪多少......

我同意 cs_omnibus 說,現在如果教師更被尊重,可以薪金低一點點也能吸引更有心的好老師。


Frostig﹕
@chairrex - 這當然。所以我們更要觀摩別人的特色,希望完善自己。


Frostig﹕
忍不住要說...... 看到這方面覺得很「到肉」:

「我們不需要創造出一個無法融入社會的天才,我們要的是能與大家相處的人才。」
「聰明的孩子,可以選擇跳級,可是,他的社會適應能力準備好了嗎﹖他的情緒管理能力,夠成熟了嗎﹖」
「只有智力領先,但卻不夠全方位成長,那是不對的。」
「資優聰明固然好,但是只有一味的追求智力,卻缺乏與朋友、同儕互動能力的孩子,其實是失敗的教育。」  

香港人懂嗎,這些? 

方潤 說...

mum﹕


小班教學有點像母語教學,政治的考量遠多於教育專業的。因此我打算等你有專文討論時,才一舒管見。現在我還是先集中討論教師的問題。
在討論前,我想先回應一些小問題。
>教電腦科是分組上課的,一班只有20人左右,. . .。所以我認為小班其實不應該超過二十人. . 。
喺我讀書的年代,一些practical/technical/language subjects,例如電腦科、家政/工科(如果仲有) 、法文等,都是分組/分科上課的。政府會額外給予人手上課。我估計這種安排目前仍不變。如以此引申出小班的人數,似欠說服力,希望我睇錯。

cs_omnibus - 我說你是外行,是基於我的判斷,其間並冇任何褒貶的含意,希望你能繼續為教育盡力。但你說:「你抽起就可以與你回文主旨一致,避免衝突,不過並不可取。」似乎言重了。如果你再仔細審閱原文,當知我所抽起的句子,只不用來補充式或解釋我所引述的。再者,旣然我已提供了網址,是否引述全部句子,並不重要。至於你所說:「無尊嚴同無人欣賞嘅工作,一係要好高價錢搵人來做維持質素,一係搵啲無咁好能力嘅人來做,降低質素。可見大家係互補。」有對有不對,我在以下討論教師的問題時,一併作答。

在What’s Finland’s secret?作者說:“The instruction burden and teacher salaries are therefore the only two factors that can explain the relative ranking of Finnish and Israeli students when it comes to the PISA tests.” 我所以說作者專業,是因為他能準確地指出兩大問題:其一是instruction burden,其二是teacher salaries。後者我已略作討論。前者我認為須深入討論。

喺許多歐美國家,教師有公會(Teachers Council) 也有工會(Teachers Unions) 。前者負責專業事務,包括發牌執教;後者負責福利事務,包括同僱主(政府) 講數、罷工。香港只有後者。但無論何者,歐美國家的教師一般只做教育的專業工作,其他的非專業工作,就算佢肯做,家長未必多謝,其他行業的工會也會反對。這些都會列入服務合約之內。喺一些訴訟盛行的國家,教師可能需要購買專業保險。「按本子辦事」因此是穩妥的做法。

睇返香港,教師並無專業可言。一個行業要講專業,必須有專業的職前訓練、專業的入職要求,以及嚴格執行的發牌及除牌條件。喺呢方面,香港很落後。方老師年輕,當然不知道香港教育的發展慘史。


mum﹕
@fongyun - 香港喺上世紀70、80年代時,學位需求大增,合資格的教師供不應求,連會考畢業生亦湧入教育界,之後經過二年在職師訓,順利取得文憑教師資格,假以時日,有些甚至升為科主任、校長。再加上當時香港經濟全速發展,教師入行門檻超低,有師訓的要,冇師訓的也要。嗰個時候嘅小學,雖然都有縮班,但超額教師有政府幫手揾工;由於只做半日,薪高糧準,公積金優厚,又缺乏競爭,一些教師已漸漸失去教育熱誠,就好似清八旗兵入主中原之後,旣失鬭志,亦冇戰鬭力。呢個情景,在今時今日某些學校仍很常見。要尊師重道,真係從何說起。

中學旣情况都唔好得幾多。舉例,喺好長的一段時間裡,有些新開辦的中學經常揾唔到合資格的人去教英文。我聽過一個做校長的同學埋怨,由於到開學嗰日都唔够人教英文,佢侷揾個會考英文考得幾好旣理科老師頂上;至於佢自已,除咗要粉墨登場之外,更要長期兼任英文科主任。所以我認為「無尊嚴同無人欣賞嘅工作,一係要好高價錢搵人來做維持質素,一係搵啲無咁好能力嘅人來做,降低質素。可見大家係互補。」不全對,是因為政府出了好價錢,也不能維持教育人員的質素。

雖然教育人員不大受社會尊重,但激起社會對教師行業產生負面想法的轉捩點主要是語文基準試。本來引入嚴格的入職資格,是提升行業地位的不二法門。可惜主其事者急於成事,受影响的老師不以行業整體長遠利益着想,個别科主任甚至怕因基準露底,透過工會與政府力撑,最後兩敗俱傷,唉。


fongyun﹕
@mum - 20人的純粹是一個由個人經驗引伸的推論。我當然知道分班是另有規矩的(教育則例)。

又,那段教育發展史帶來的問題/後遺症,略有所聞。無論師生,都應該見過某些害群之馬。

不過我的堅持是,如果你嫌一班人「唔夠專業」而不讓他擁有「專業體制」,那麼他們永遠都不會「專業」。(讓教師無專業自主是否政府的如意算盤,則不討論)
就正如聲稱「政治人材不足」所以不普選,但不普選就更不會有政治人材。

芬蘭的教師,也不見得從歷史一開始就是「專業」的吧﹖


米搞﹕


噢,原來你也買了!我還以為只有很少港人知道這本書...

我也有寫了這點感想...

http://ricericemake.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03.html?showComment=1219263420000

fongyun﹕
@米搞 - 呵﹗那麼多人看她的書,作者肯定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