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2月 24, 2018

帝國的代價

《帝國的代價》(The price of empire)是一套澳洲製作的二戰紀錄片,由一戰結束開始追溯戰爭的起源和過程,內容算是相當豐富,亦很符合港台《戰火無情》系列(港台有片段重溫)。
不過令在下有興趣拿來討論的,是每集片頭都有的概述,那段文字原文本身不錯,翻譯成中文的版本(伍家謙旁述)也不差。
製作公司的網頁有片段但無法嵌入,而且也沒有英文字幕(連港台版本也沒有)。所以我用了別人上載到youtube的片段來抄英文字幕(雖然是電腦自動行成所以有些字肯定是錯的,例如首句的when就當成and),看倌可以一看,感受一下片頭的氣氛。但那片段的中文翻譯很差,所以無需理會。


英文原文﹕

War ravaging the east since 1937
when Japan's invasion of China
Reached Europe on the 1st of Sep 1939
with Germany's invasion of Poland
It became global on the 7th of Dec 1941
when Japanese aircraft attacked the
American naval base at Pearl Harbour
It touched every continent
and lasted for six years
It ended with a new weapon for a new age
This is the history of the greatest of all man-made events
These men are part of that history
They are eyewitnesses to the triumphs and tragedies
of the war whenever it was formed
Their testimony is part of the story of
how our world was made
by those who could pay
and those who could no longer meet
the price of empire
港台版中譯﹕(伍家謙讀出)

有說二次大戰始於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
東南亞各國亦都受到戰爭嘅蹂躪
直到1939年9月1號德國入侵波蘭
挑起咗歐洲戰爭
跟住去到1941年12月7號
喺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之後
戰爭席捲全球
戰事波及全球各大洲
維持咗六年咁耐
呢場大戰被一件新時代嘅新武器劃上句號
呢個係一個人類一手造成
最影響深遠嘅歷史故事
身處其中嘅人都成為歷史嘅一部分
無論戰場喺邊度
佢哋都親眼見證咗戰爭嘅勝利同帶嚟嘅災難
佢哋嘅見證叙述咗我哋嘅世界
點樣畀一啲領袖去塑造
喺佢咃當中有啲鞏固咗佢哋嘅帝國
但係有啲就未能夠如願以償
戰火無情之帝國的代價

對比兩個版本,看倌就可以發現中文的斷句和英文很不同,而且為了遷就片段原旁白的長度(讀同一句子中文會比英文快),中文版其實是補多了字句(否則冷場就會太長)。這就是黃霑的老師所教翻譯「刪存補調」口訣「補」的例子。
例如第一段就非常明顯。「有說」兩字就是補上去,原文並沒有這意思,很確定地聲稱戰爭就是始於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這點其實有點怪,因為要爭辯二次大戰是否始於中國抗日似乎是西方人的事,中國人反而一直都認為自己首先在打二次大戰的,只是西方人不承認。這裡補「有說」兩字除了塞時間之外似乎沒特別用處。
第二句就更明顯地把「War ravaging the east」擴張成「東南亞各國亦都受到戰爭嘅蹂躪」。但很明顯當時被日本蹂躪的只有中國和韓國,和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引發了小規模的泰法戰爭
第二段「Reached Europe」(戰事來到歐洲)變成「挑起咗歐洲戰爭」亦有「補」了些字。
第三段最有趣的是,中文翻譯選擇了「偷襲」這個原文也沒用上的詞。原文只用「attacked」,符合日方原本打算提交宣戰文書隨即發動突襲的計劃。「偷襲」則為美方觀點,因為日本宣戰文書遲了遞交,事實上變成不宣而戰。雖然,就算英文維基條目名稱都是簡單地用attack,畢竟在英文條目名稱直指偷襲似乎有點難。
第四段,不用說「咁耐」也是添加上去的,原文沒有評價長短只說六年。
第五段基本一致。
第六段「greatest of all man-made events」本來只是「最重要的人為事件」,添加了「人類一手造成」、「最影響深遠」的描述。當然這樣的描述比原文更有感染力。
第七段的句眼其實是「triumphs and tragedies」這對雙聲詞,但譯成中文(戰爭嘅勝利同帶嚟嘅災難)卻無法有同樣效果。中文把勝利和災難放在一起毫無共鳴可言,非戰之罪。(要與勝利相對,我會選用「悲劇」來譯tragedies,但讀起來也不見得有共鳴之效。)
第八段是最難譯的,因為英文原句太長,整段就是一句。原意指「這些人的證言是整個故事的一部分。這個故事是由一些人(即各國領袖)所塑造,他們當中有些可以付得起,而另一些就付不起,維持一個帝國所需的代價。」
如果看倌參考後面在下嘗試整句原文直譯出來,就會發現完全不像中文,甚至很難明白。因為中文本來就慣用短句,不像英文(甚至德文)般可以不斷加長來表達複雜關係。
結果港台的中譯就乾脆把整段斬開幾句,讓每句獨自都能讓觀眾聽得懂。直接丟掉「故事」這個詞,直接就說「佢哋嘅見證叙述咗我哋嘅世界點樣畀一啲領袖去塑造」。
然後因為「帝國的代價」是系列主題所以留在最後,不能放在句中,所以中間的「those who could pay and those who could no longer meet」就變成「喺佢咃當中有啲鞏固咗佢哋嘅帝國,但係有啲就未能夠如願以償」,這句跟原句其實相去甚遠。因為原文是指他們是否能夠付得起支撐「帝國」所需的嚴苛「代價」,何況聲稱邱吉爾「鞏固了帝國」也不符事實(因為英帝國在戰後崩盤,美蘇轉而稱霸),原文比較符合史實(邱吉爾付得起「代價」所以英國撐得過大戰沒滅亡)。
如果由在下嘗試譯,我會嘗試把這一句寫成﹕
「喺佢咃當中有啲人畀得起,但係有啲就畀唔起,帝國的代價。」
當然港台沒這樣譯,我猜正是因為原句太長,旁述讀起來會令觀眾只聽到「佢咃當中有啲人畀得起」的時候不明所以,「畀得起乜野﹖」還要再跳過下一子句才聽得到。
---

另一段很好的翻譯,就是邱吉爾對不列顛空戰的著名演說﹕「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如果直譯就是「在人類的衝突當中,從未試過有那麼多人對那麼少人虧欠那麼多。」這樣當然不像中文,同樣因為中文習慣不像英文把片語重疊變長句那麼複雜。邱吉爾旨在稱讚皇家空軍以那麼少的人手挽救了整個戰局,對全國人民作出巨大貢獻。
要翻譯這句,最難處理的是「owed」,因為這個字除了解「虧欠」,還可以解成「感激」、「歸功」的意思,全部都符合邱吉爾的文意(甚至本來就是同時包含所有意思)。」

港台的翻譯是這樣﹕
(「論將士之寡、功勳之巨、所濟之眾,)
(求諸戰史,得未曾有」)

似乎這位譯員作風有點像在下,喜歡玩古文。So few變成「將士之寡」,so much是「功勳之巨」,owed by so many就是「所濟之眾」(乾脆避開了「owe」字,直接講結果,妙譯﹗),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就是「求諸戰史」(簡潔),never就譯出「得未曾有」四個字。

不過如果你數音節,中文廿一個,英文原文大概也是廿三個。即是這段翻譯不只古雅,而且遷就了原片段的長度,令配音員讀起來剛剛好。這就是翻譯之功。

(﹕朋友指教,原來這句古風翻譯不是這套片的譯員翻譯的,而是來自輔仁大學李奠然神父之筆。)

---
P.S. 如果按原文,不理由旁白長處的問題只管文字,直譯似乎是這樣﹕
自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開始,戰爭蹂躪東方
到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歐洲亦陷入戰爭
於1941年12月7日,日本戰機襲擊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後,戰爭席捲全球
戰事波及全球各大洲,持續了六年
最後為一件新時代的新武器所終結
這是史上最重要的人為事件
這些人都是歷史的一部分
無論戰事在何處發生
他們都是戰爭勝利和悲劇的見證者
他們的證詞,是我們的世界如何被一些有能力和沒能力支付帝國代價的人所塑造的故事一部分。

星期三, 2月 21, 2018

文化博物館動畫及海報展

十二月去了文化博物館看彼思動畫、香港動漫和國際海報展覽,現在還在展出中(到三月頭),不妨介紹一下。

彼思動畫展﹕

家騮表示﹕佢係阿樂…
…而主人就似阿愁(定阿嬲﹖)

家騮﹕阿尖你似巴斯光年呀﹗

家尖與勞蘇合照

家騮﹕咦原來豬仔你有咁多錢架﹗

Patrick表示,主人成日搞爛gag,我地都住喺打冷鎮啦。

家騮﹕甴曱邊有咁可愛架﹖你呃人﹗

家騮﹕你同我好襯喎﹗

家尖巧遇熊大主人魚頭打個招呼。

家騮﹕我地主人唔係咁架喎。

港式動人動畫﹕(大部分都是播片,要花點時間慢慢看)

家騮﹕花生學咩人揸刀呀﹖

國際海展三年展﹕

百佳海報展沒有黃老太 (又爛gag)

主題是「悟念 / Every phenomenon is virtual」,但那些字形我只看得出「凡相__皆有__虛妄」。

識行路既枕頭相當好玩

用分類廣告拼貼出馬英九

家騮﹕參見大聖爺﹗

豬仔表示……

好彈既班戟

簡約到摺出狗耳就搞掂

拍這個只因為他用了保良的校裙。
(雖然我其實比較喜歡預科那套,不論冬夏。但DSE後就沒有了。)

-------------------

無關的海報﹕

家騮表示﹕連馬騮都戴眼鏡就萌爆仔仔啦﹗

星期六, 2月 17, 2018

英國「空降議員」和殖民地的政治轉變:港督麥理浩任內的政治改革

[英國「空降議員」和殖民地的政治轉變:港督麥理浩任內的政治改革—呂大樂教授]

1. 講者強調幾點﹕
—推動政治制度轉變方面,「社運中心」框架的局限
Metropole(宗主國)和殖民地的互動
—political opacity (殖民政治的不透明)
講者笑道自己會去研究檔案,其實是因為飛去英國開會有時差,而太早抵達又不能住入酒店。之後有人教路,直接去大英國家檔案館調閱檔案,等待檔案送來的時間可以到飯堂吃早餐,吃完就開始讀檔案,時差下未會有睡意。讀到下午開始有睡意,剛好就是酒店可以入住的時間。

2. 麥理浩管治的第一階段﹕1971-1974

2.1 在麥理浩來港履新前,香港官方已總結六十年代的管治經驗,但不同意改革立法局,或者只改革市政局(增加民選議席)。
2.2 FCO(外交及英聯邦事務部,殖民地部被併了進去)和戴麟趾關係很差(因為後者非外交系統出身而且於印度出生,被英國本土精英視為異類),關係差到戴麟趾臨走前竟然用「平郵」寄出自己的工作報告,差不多一年後才寄到FCO。FCO還發現裡面的內容基本上是照抄他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2.3 麥理浩本人則出身外交系統,所以他很早就在想主權問題。所以後來很多港人認為麥理浩不講政治(例如改革),只是表面印象,他表面上不講政治,但背後的考慮全是政治。
戴麟趾對港府管治的檢討,是市民對殖民政府沒好感亦沒信任。麥理浩認為所有要先提升民生水平,令市民對殖民政府有好感,然後才有本錢去跟中國談判。(麥理浩任內的政策,有不少在64-66年間已開始檢討)

2.4 18-10-1971給FCO的函件中,麥斑浩提及香港除了港督和輔政司外,其他官員都好像是一盤散沙,沒有整體視野也不會推銷政策,而委任議員又幫不上忙。(方按﹕所以後來有麥健時報告書的布政司署改革)
13-9-1973的函件,指出立法會任何的民選改革都會令親共和反共勢力進入舞台,非常危險。

3. 第二階段

3.1 30-5-1974麥理浩致FCO的despatch(講者指戴麟趾絕少寫這類despatch,麥理浩經常這樣做),指出要等到香港人的信心和支持,長遠而言必須增加政治參與才能有歸屬感。(可見他雖然沒搞甚麼政治改革,但並非看不到有必要,可是外交部和港府都認為在國共爭鬥的背景下這樣做很危險。)

麥理浩認為要建立responsible ministers,除了公務員本地化(方按﹕和布政司署改革)外,又不能搞政治改革的情況下,就只有搞互助委員會培養社區領袖(他認為街坊福利會已經乏力)。當時麥理浩接連搞了清潔運動和撲滅暴力罪行運動。(講者指出,雖然麥理浩就互助委員會對FCO大力吹捧為培養領袖的途徑,但港府內部卻明令他們只是個人受委進入諮詢組織,不能稱他們為代表。因為港府很怕這批人真的自以為市民代表去架空政府。)

3.2 8-2-1974尤德於FCO檔案中表示,千萬不要理會麥理浩提及的政治改革,因為一旦談及政治改革就會牽涉「中方代表」的問題,不提更好。
到了1974年12月,麥理浩自己也明白,在政治改革這方面只能等。

4. 第三階段(1975-77)

4.1 倫敦方面工黨得勢。非但左翼人士藉費邊社小冊子就香港缺乏勞工福利抗議(工會當然不喜歡香港廉價搶工作,他們自然會指責香港縱容血汗工場),連英國和歐洲的紡織企業都向英國政府施壓。
有趣的是那本費邊社小冊子《Hong Kong: Britain's Responsibility》的作者Joe England其實是講者的博士指導老師(因為原有的老師突然過世,大學卻沒有其他人知道香港的事,於是他找到這個作者當指導就算了)。講者發現自己老師原來被政府開了近兩吋厚的檔案,十分興奮。

4.2 再加上Callaghan(工黨首相卡拉漢)將往亞洲訪問,有可能前往中國(那就有可能涉及香港前途問題),令FCO十分緊張。於是1976年提出《Hong Kong Paper》文件,要求香港搞勞工福利和社會保障。他們甚至要求港督的1976年施政報告事先交給FCO評論,如果太緊迫的話就寫好一段交一段,可見其緊張。
最後連Callaghan本人也覺得香港應該要有政治改革。29-8-1975麥理浩在函件中以木球為喻(講者稱不認識木球規則所以不懂翻譯),因為FCO和港督都怕首相會就政治改革胡亂發言,要合謀令他在這方面收聲。

4.3 為塞首相之口,麥理浩決定提出訂立公眾假期/勞工假期和提前一年實施九年免費教育,用來搪塞英國要求他們搞社會保障(後來工黨大選失勢,這要求自然不了了之)。並增加立法會議席委任工會和草根代表(他要求政府在互委會中物色三個人)。
後來工黨在大選中失勢,換上保守黨戴卓爾夫人,來自倫敦的壓力消失。

4.4 23-1-1976麥理浩向倫敦表示要為香港建立「第四支柱」(香港政府、英國、中國以外,加上市民參與)。講者強調麥理浩不講citizenship(公民權)而轉講civic pride,作為國民身份認同的代替品(substitute of national identity)。

1976年立法局議員增至46位,有四位新議員,分別是一位耶穌會修士 Rev. McGovern、親台工團總會的 Leung Tat Shing、另一勞工運動者 Rev. Joyce Bennett (班佐時)、和九巴車長Wong Lam(王霖)。
聽眾可言當中竟有兩個是教士,其中只有王霖一個是跟互委會有關。可見麥理浩對互委會的作用確實是過度誇張。

5. 第四階段(1979-1982)的背景包括﹕
—英國工黨國會議員Parry等訪港
—市政局議員訪英(要求擴大權力)
艇戶事件(連結這篇文章裡的呂教授論點其實差不多)
—英國國會150名議員聯署Early Day Motion施壓

麥理浩反對改革市政局的要求(認為會製造兩個政府,方某剛討論過這一點),於是以成立諮詢性質的區議會(他計劃以此吸納互委會的人)「交貨」。

6. 結論

6.1 宗主國和殖民地互動的關係,往往是涉及宗主國本身的議程(例如歐洲廠商壓力、或者工黨上台)。而港督的角色亦很微妙,雖然他是代表英國,但他又有本地現實的獨立考慮。

6.2 促使改變往往是來自制度內部的受力點,外界壓力往往是和建制本身的盤算結合起來形成新政策(例如互委會的設立)。
(方按﹕有看講者在明報的議論當知他近年都強調「與建制互動」這點,但他似乎忽略了當年的宗主國是一個多元民主政體,和現在一鎚定音的獨裁宗主國,難以同日而語。昔日經驗亦未必合用。)

他說當年參與社運,曾經很看不起那些英國「空運」過來的議員,在現場竟然聞出他們有酒味。雖然後來到英國留學,就知道他們午後飲酒是閒事—甚至英國下議院也有酒吧、很多議員沒留在會議廳就跑了去摸著酒杯說事﹔但當時就會覺得花那麼多市民的錢付飛機票請他們來,還不知有甚麼用。後來做研究才知道,如果沒他們在倫敦推動,港府不會有任何改變。反過來如果香港沒社運在製造新聞,他們在倫敦亦無案可提。

6.3 殖民狀態之下,政治並不公開,平民往往只看見結果。例如民間普遍讚賞麥理浩提早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其實只是他用來推搪倫敦要求推行勞工福利的代替品。找基層領袖當立法局議員也只是為了應付工黨的要求。

6.4 冷戰背景之下雙方都願意模糊化和低調交流,港府也寧願國共在港並存而非讓一方獨大威脅自己。

7. 問答時間

7.1 講者提及學生埋怨傳媒沒有「自由的聲音」,但被問及是否願意付費訂閱時卻鴉雀無聲。
(方按﹕對香港人「口爽荷包澀」這點觀察當然沒錯,但以現時各派分裂,哪個跑出來搞獨立傳媒都會為另一派所憎,很難集合到足夠資源去搞一個具規模的「自由聲音」。)

7.2 英國是個貿易帝國,她只求殖民地可以財政自給、不為倫敦帶來麻煩、不用他出錢就可以。(方按﹕換言之不會有很多要求,例如要你「愛英國」、要人感恩,或者動輒指手劃腳指揮你之類。)
講者謂曾在大英檔案館找香港紅十字會的相關檔案,結果對方表示除了創立時期的文件外,就沒有檔案了。英國到越南難民潮時才發現原來香港紅十字會早已發展龐大、比英國搞得更大(功能也更多,連醫院學校也搞),不需要英國紅十字會去管、他們亦不懂得管。他們只覺得「很自豪有這樣的屬會」就好。
英國亦曾派專家來港研究建立綜援制度,但研究完報告交給香港政府後,也是搞不搞由你。

對比現在,其實「宗主國大權」這回事在制度上必然存在(呂﹕難道英國人會告訴你,他們沒權管你﹖),只是中國對香港的「關心」比英國多,而地理上又更近。所以磨擦就多。

星期三, 2月 14, 2018

重建香港市議會方案(六)﹕市議會劃分方案

(承上) 講完理論和職能問題,就要討論實際的劃分問題。
在下建議把香港劃分為六個市議會,為免太多爭拗,本建議直接參考區議會轄區,把相鄰的區議會合併成立新的市議會。

以下先列出各區議會轄下的人口和設施。
區議會議員數目人口(2016中期統計)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中西區15243266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3256nil
灣仔區13180123nil31162
東區35555034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612101
南區17274994nil4nilnil61
油尖旺19342970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4326nil
九龍城24418732nil4134nil
黃大仙25425235nil61542
觀塘37648541nil6nil28nil
深水埗23405869李鄭屋4nil45nil
葵青30520572nil31481
荃灣20318916三棟屋2126nil
離島18156801nil7nil164
屯門30489299nil3116nil
元朗41614178屏山3128nil
北區22315270nil41142
大埔21303926鐵路1112nil
沙田39659794文化41341
西貢29461864上窰3nil32nil

(註﹕各類設施如圖書館、公園或墳場,只以數目計,但實質相差可以很遠。例如離島區的七所小型圖書館自然不能與灣仔區的中央圖書館相比。所以本表只能反映服務單位的大概分佈,單看數字並不能代表服務品質的差異。)

具體的劃分,建議港島和九龍各成立一個市議會,新界地方較大、地區差異較多,建議每兩三個區議會轄區合併為一個市議會。第一方案如下﹕


無論哪個方案,因為歷史因素被歸入大埔區議會的西貢北都將重新劃給西貢。這分區人口只有13023人、產生一名區議員和一個鄉委會當然議員,所以對大局沒多大影響。以下分析時已把這上述差異計算在內。

為了擴闊議員的代表範圍、並精簡議員人數,所以每名議員代表的人口數目將會增加。可是按以往市政局每名議員代表約十萬人計算,新的市議會議員只有十幾個甚至幾個人,不足以有效運作。故建議市區改為每五萬人產生一名議員,新界地區每四萬人產生一名議員。新界原有的鄉事當然議員將獲保留,但因為鄉事委員會數目眾多(如果在西南市議會甚至有十一個,單是南丫島已經分南北兩個),如果像區議會為每個鄉委會保留一席,則非直選的鄉事勢力會佔市議會席位三份一,固改為建議按原有區議會數目設保留議席,由轄區內之村代表互選產生。(其實在區域市政局的39個議席中,也只為鄉議局正副主席保留三個當然議席,所以日後新界地區將設總共九個鄉事當然議席,在下認為他們沒甚麼好不滿的。)

(東北市議會因為人口太少,以四萬人一名議員計只會有15+2位議員,如果認為不足夠的話,略為放寬至三萬人一名議員就可以有20+2位議員。但這樣市議會議員的代表性就跟區議員差不遠—反正區議員也代表將近一萬七千人了,如此則改革效果不彰,東北市議會將變成區議會翻版。而且日後東北發展計劃完成後,亦預期可令東北市議會增加172300人和四名議員,固不建議降低東北市議會的議員代表人口。)

市議會區議員數目
(直選市議員數目+鄉事代表)
人口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港島80
(25)
1253417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1648284
九龍128
(45)
2241347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李鄭屋24516272
西南68
(25+3)
996289三棟屋1227205
屯元71
(28+2)
1103477屏山62314nil
東北42
(15+2)
606173鐵路52262
沙西69
(28+2)
1134681文化、上窰71661

第一方案最接近現有的區議會分佈,但有一個問題,就是九龍區人口太多,幾乎相當於新界區兩個市議會的總和。如果希望把人口平均分佈,可以考慮把深水埗劃入西南市議會,是為第二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各市議會(除東北外)的人口和設施分佈將較為平均。而深水埗撥入西南市議會後,西南市議會亦將按市區每五萬人一名議員的標準產生議員。
雖然深水埗撥入原屬新界的西南市議會,感覺上有點突兀﹔但也可以反過來看,此舉是把荃葵青撥入市區(反正它們很多時候都會被視為市區的擴展部分,例如規劃署就把荃葵青和港九都視為都會區),換言之九龍可以視為有兩個市議會、只是其中一個不叫九龍罷了。
除了感覺突兀外,這方案另一問題就是西南市議會改為五萬人產生一名議員後,離島區代表可能太少(四個減為三個)。為了提升人口稀疏的離島區代表人數,或者可以局部地降低代表人口至三萬人(即五個議員)。(但這一點並非必須,而原訂西南市議會28+3名議員中應該有3+1名離島代表。)

市議會區議員數目
(直選市議員數目+鄉事代表)
人口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港島80
(25)
1253417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1648284
九龍105
(37)
1835478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20512222
西南91
(28+3)或 (30+3)
1402158三棟屋、李鄭屋16211255
屯元71
(28+2)
1103477屏山62314nil
東北42
(15+2)
606173鐵路52262
沙西69
(28+2)
1134681文化、上窰71661

如果我們把「荃葵青撥入九龍」的概念推行到底,甚至可以乾脆把九龍分割為兩個市議會,然後把荃葵青和離島都撥入西九龍(油尖旺和深水埗)。這是第二方案的變種


市議會區議員數目
(直選市議員數目+鄉事代表)
人口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港島80
(25)
1253417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1648284
東九龍86
(30)
1492508nil16210162
西九龍110
(35+3)或 (37+3)
1745128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三棟屋、李鄭屋20513315
屯元71
(28+2)
1103477屏山62314nil
東北42
(15+2)
606173鐵路52262
沙西69
(28+2)
1134681文化、上窰71661

這個變種雖然令九龍分割得比較不突兀,但缺點就是西九龍會變成另一個「過度注中」的市議會,街市已有31個。分割後的東九龍甚至連一間博物館都沒有。(雖然博物館屬服務全港市民性質,本來就應該透過廣域連合統一管理,而不是由個別市議會各自管理。但如果東九龍連一間博物館都沒有,其議員參與博物館委員會時的發言權就會變得很尷尬。)

---

此外,還曾經有人指出,部分離島交通基本上只有來往港島的小輪,所以應歸於港島。換言之按此建議離島區將分割為二,大嶼山有大橋連接葵青可納入西南市議會,而其餘離島則歸入港島市議會。


本人對此建議並無意見,離島區應該一併歸入西南市議會還是分割,可留待離島島民自行決定(例如舉辦諮詢式公投)。但需留意這樣可能會影響鄉議局內的南約代表分裂於兩個市議會(當然按本人建議,大埔約的代表亦將分裂於兩個市議會),而且從來沒有鄉事當然代表的市政局,日後亦需於港島市議會內增設鄉事代表,否則那些鄉民可能會不滿於自己因為選民太少而被市議會忽略。

由於離島人口較少且分散,這個分割方案對各市議會的相對人口影響不大(反而圖書館的數目略有調動)。
只靠小輪連接港島的離島可能包括以下各選區﹕
—坪洲及喜靈洲選區6487人
—南丫及蒲台選區6014人
—長洲南選區11743人
—長洲北選區9213人
總共33457人。
就算按第二方案離島區三萬人產生一名議員的比例,這裡也只影響一個席位,並於港島市議會增加一個鄉事當然代表,由當地四個鄉委會的村代表互選。另區內有四間圖書館、三座街市、三個墳場。

第一方案的離島分割變種,會令設施進一步集中於港九兩個市議會﹕
市議會區議員數目
(直選市議員數目+鄉事代表)
人口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港島84
(26+1)
1286874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2048317
九龍128
(45)
2241347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李鄭屋24516272
西南64
(24+3)
962832三棟屋827172
屯元71
(28+2)
1103477屏山62314nil
東北42
(15+2)
606173鐵路52262
沙西69
(28+2)
1134681文化、上窰71661

第二方案(甲,九龍割出深水埗)的離島分割變種﹕
市議會區議員數目
(直選市議員數目+鄉事代表)
人口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港島84
(26+1)
1286874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2048317
九龍105
(37)
1835478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20512222
西南87
(27+3)或 (29+3)
1368701三棟屋、李鄭屋12211222
屯元71
(28+2)
1103477屏山62314nil
東北42
(15+2)
606173鐵路52262
沙西69
(28+2)
1134681文化、上窰71661

第二方案(乙,成立西九龍市議會)的離島分割變種﹕
市議會區議員數目
(直選市議員數目+鄉事代表)
人口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地大型公園街市墳場及火葬場
港島84
(26+1)
1286874視覺藝術、茶具、孫中山、海防、電影、葛亮洪、羅屋2048317
東九龍86
(30)
1492508nil16210162
西九龍106
(34+3)或 (36+3)
1711671太空、科學、歷史、藝術、文物、三棟屋、李鄭屋16513282
屯元71
(28+2)
1103477屏山62314nil
東北42
(15+2)
606173鐵路52262
沙西69
(28+2)
1134681文化、上窰71661


---

(重建必要篇非架床疊屋篇分拆篇廣域連合篇職能篇、地域劃分篇)

星期一, 2月 12, 2018

重建香港市議會方案(五)﹕市議會的職能

(承上) 那麼市議會應該管甚麼﹖

既然是重建市政局,那麼市政局原本管轄的「市政」,即是現時康文署和食環署管轄的公園和康樂場地、體育/藝術推廣、圖書館、博物館、食物安全、街市及小販管理、清掃潔淨及防治蟲鼠、墳場等等,都應該交回市議會管轄(只需視乎情況設立「廣域連合」式的行政機構執行)。

但如果要達到上述令立法會從「庶政」解放的目標,那麼我們還應該考慮把更多責任委諸市議會。參考歷史,「楊慕琦計劃」裡市議會可享有很多政策範疇的權力,而現實中生死註冊、醫療衛生、公營房屋和排污都曾是潔淨局/市政局的管轄範圍。

當然我們不必把所有這些工作重新委諸市議會,因為有些事務(如排污)已經過於專門和需要全港規劃,並不適宜分割到市議會處理。同理,現時香港政府很多事務都已需要全港規劃,同樣不會下放到市議會。一些執行上可能需要因應地區調整的政策範疇較適宜下放到市議會,本人認為可以考慮的包括﹕
—教育(中央可繼續設教育局協調全港教育政策,但具體事務交市議會管理,市議會亦可為區內學校提供超出中央劃定最低標準的服務和設施)
—勞工及福利(與教育相若,中央可繼續設局協調全港政策和立法事宜)
—公營房屋(整體規劃、建築及申請者編配等方面似乎仍以中央統籌較佳,但公屋管理和物色建屋地點等可由市議會主管)
—醫院管理(可設廣域連合機構主管,但醫院發展政策可由市議會而非中央負責)
—漁農及自然護理(可設廣域連合機構,但漁農和郊野公園這類服務由市議會主管應該會比中央管理更少磨擦)
—民政事務局除了法律援助、諮詢機構和華人廟宇委員會之外,似乎大部分工作都可改由市議會管理。

換言之,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食衛局和民政事務局的大部分工作均可下放市議會,而只管理餘下的部門和負責協調統籌全港政策和立法工作。這些也正是大眾接觸最多的「庶政」。
餘下由中央主管的主要是保安、運輸、工務、地政發展、商務財經經濟事務之類。

歷史中,市政局決議經立法局同意後,有權提高差餉徵收率。這一點亦可實行,令不同的市議會可因應需要調整財源,反正它們都是民選的話,加稅太多自然會失民心。

---

(下篇)

(重建必要篇非架床疊屋篇分拆篇廣域連合篇、職能篇、地域劃分篇)

星期六, 2月 10, 2018

重建香港市議會方案(四)﹕廣域連合多元一體

(承上) 其三,是市政局和政府機關之間的協調問題
這一點在兩個市政局年代比較不明顯。雖然也發生過市政總署署長鍾麗幗視市政局決定如無物,擅自更改中央圖書館設計的劣跡。但基本上市政總署都是市政局的執行機構。
可是在政府架構而言,出現兩個市政總署其實是很怪異的。因為市政局管轄的事務本來就很繁雜,由文化康樂到街市和食物衛生、甚至街道打掃和墳場都有。結果市政總署其實就只是為了「要有個部門向市政局負責」而把不同工作合併為單一部門,但這個部門並不主管單一政策,而是個大雜燴。香港純粹因為有兩個市政局,為了方便問責所以就設立了兩個市政總署,而不是把同類工作歸於同一部門。於是到殺局的時候,政府部門重組也同樣要保留兩個署長級職位,就把市政部門分割為「康樂文化事務署」和「食物及環境衛生署」。

由兩個市政總署變成兩個署,這是官僚系統最平穩過渡的方式,但不一定就是市政事務最好的安排。例如康文署掌管公園、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和演藝事務,究竟哪個才是重點﹖你看康文署這個名就會明白,康樂竟然是優先於文化的。當然同一部門主管演藝和體育場館亦非不合理,畢竟體育場館不時供演藝用途,但圖書館和博物館放在一起管就有點怪。同樣道理,食環署忽略街市管理,又是否因為政策偏重於環境衛生﹖

如果未來重建市議會,行政部門恐怕會帶來更大問題。尤其是如果我們要應付上述第二點,於是建立多於兩個市議會的話。以下將建議香港分設六個市議會,難道就有六個市政總署﹖
我認為這樣並不適宜,因為把同一性質的事務,只因為分屬不同市議會轄區就歸入不同部門,其實會妨礙工作(兩個市政總署應對禽流感未能一致,這也是當年殺局的藉口之一)。而且當市議會分割到六個,每個市議會下轄的同類設施也會相應減少,這樣每個市政總署都會變成「每個專業職系只有少量員工」的不專業部門

與其如此,我們不如放遠眼光,取法日本。
介紹《圖書館戰爭》時,在下就介紹過日本地方自治的「廣域連合」制度(連者聯也)。因為日本地方自治體有很多職責,但很多地方都不像東京都23區般動輒有幾十萬人口,日本郊區一個「市」往往只有幾萬人,甚至比香港區議會的人口少。這樣一個「市」要自行設立消防隊之類的事業就很不經濟,所以往往會跟鄰近的自治體合作共同設立和管理。他們舉凡食水污水垃圾處理、醫療福利、教育,甚至賽馬都可以合組營運。而就算東京都23區人口眾多,但各區地域細小也不方便事事獨立運作,同樣也有不少事業是合併處理。日本最大的廣域連合是關西廣域連合,甚至橫跨八個府縣。

如果日本由幾個市十萬八萬人到關西二千萬人都可以搞廣域連合,香港七百萬人的六個市議會沒理由搞不到。
簡而言之,市議會是分開六個,但服務市議會的公務員卻不一定要分為六個。除了市議會直屬服務的一般職員之外,一些專業性質較重、或者需要全港協調的工作,其實都可以廣域連合的方式組合
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由六個市議會組織單一的圖書館部門,就像現時的公共圖書館統一運作,免除以往兩個市政局圖書館不互通之弊。公共圖書館的資金由六個市議會提供、由六個市議會委派議員組成單一的「圖書館委員會」負責管理。在這個情況下,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地方政府的廣域連合機關,所有圖書館職員都是這個聯合機關的僱員,跟市議會直屬職員一樣是地方公務員。圖書館事業得以統一管理,各區圖書館系統繼續互通。
個別市議會可以對區內圖書館有特別要求,例如調整開放時間之類。只要對圖書館系統造成的負擔不超出該市議會付出的貢獻,均可自由辦理。(相比之下,現在公共圖書館雖然會聽取區議會意見,但其實開放時間還是相當統一的。)
如是者,不同的專業可以組成不同的廣域連合部門,由六個市議會合作營運,直接向六個市議會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如果大家認為設立太多部門很麻煩,要把這些廣域連合部門合併方便管理,甚至沿用現在分成兩個署的安排,同樣可以。
這樣就不會因為分成六個市議會,導致行政部門缺乏溝通協調、在禽流感中造成殺局藉口的事件重演。而同時行政部門亦可以針對地區需要實施不同政策,因為他們要向市議會合組的委員會負責,而委員會就要向各自地區的選民負責。

---

(下篇)

(重建必要篇非架床疊屋篇分拆篇、廣域連合篇、職能篇地域劃分篇)

星期四, 2月 08, 2018

重建香港市議會方案(三)﹕分拆免尾大不掉

(承上) 其二,政府官員支持殺局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市政局手握大權、尾大不掉
當然無論如何,重建一個有實權的立政局,就會令無法自把自為的政府官員感到芒刺在背,這點無法避免。這也是他們反對民主的主要原因。
可是,市政局之所以被視為威脅,其實還有另一因素,就是它們真的「太大」。整個香港界內,就只分為兩個市政局,換言之每個市政局都掌管接近一半人口。

回顧歷史,楊慕琦計劃中的香港市議會就是個單一的民選市議會,將會掌管大部分的「庶政」(除了後來的市政外,還包括消防、教育、福利之類,根本就等於外國的市議會了)。只要旁觀新加坡歷史,就知道這樣在立法議會下設立單一功能全面的市議會,如果在殖民政制下還好(因為立法議會本身缺乏民意授權),一旦立法議會建立問責政府後,(政府和市議會)兩者很難不起衝突、互相爭權。結果身為總理的李光耀還是要取消市議會以削「市長」王永元之權。
換言之,要減少官僚系統對重建市議會的阻力、並減少民主化後香港政府和市議會的衝突,就不要像九七前只設兩個市政局(分掌新界的區域市政局1986年才成立),更不要成立單一市政局,而應該分拆得小一點。如此則不至於對「中央」構成威脅,官僚阻力就會減少。

分拆還有另一必要之處,就是九七前兩個市政局轄區其實不無問題。
管轄港九的市政局財政豐富(因為市政局可直接得到差餉支持,以前人口和地價都集中港九),大部分的文康設施都在市區。當時區域市政局轄下甚至只有鐵路博物館、三棟屋博物館這類中小型博物館,作為新界區「旗艦」的文化博物館要等到殺局後的2000年才正式啟用。
而管轄新界廣大範圍的區域市政局,人口其實很分散,各地區除了都有鄉郊之外,其實需要各不相同。這樣令區域市政局的政策很難針對各地區的需要。
換言之,拆解港九地區的市政局,可以令「旗艦」設施不至集中於單一市政局手中﹔而拆解新界地區的區域市政局,可以令政策更針對各地區需要

---

(下篇)

(重建必要篇非架床疊屋篇、分拆篇、廣域連合篇職能篇地域劃分篇)

星期二, 2月 06, 2018

重建香港市議會方案(二)﹕市政局非架床疊屋

(承上) 重建市政局,我們要解決幾個理論問題。

首先是三級議會被認為架床疊屋
其實正如上述,市政局和立法會並存,並非架床疊屋,反而是互相分工、議政效率相得益彰。市政局有一批議員負責地區層面和日常市政事務的討論,於是立法會議員就可以集中研究影響全港的立法問題和長遠發展策略。當立法會能專注討論大政策,議員的識見和水平才能提高,政府官員亦不能鬆懈。

真正架床疊屋的,其實是區議會。因為區議會從來沒有實權,在政府較注重地區意見的時候,區議會還有一點影響力。當政府大權獨攬的時候,區議會就只是剩下一點社區康樂活動可以搞的「吹水會」。與市政局不同,區議會從來沒有指揮政府機構的權力。

而更大的問題是,相對於每個市政局議員的選區服務約十萬人(殺局前青衣和下葵涌合共選出兩名議員,即是一個議員至少代表半個青衣),區議會選區只有萬多人,往往就只是一條公共屋邨、或者市區幾個大路口的範圍(現在青衣分為十一個選區)。於是區議員就只不過是個街坊保長,既然他們不管政策亦不為政策負責,於是就只能代表自己那條邨或者幾個路口的街坊,向政府爭取一些瑣屑的東西充數(以致有民建聯成功爭取增設汽水機和捕殺兩隻流浪狗、斬掉木綿樹的「事跡」)。
甚至平日自詡支持政府建設的保皇議員,也為了向自己選區居民證明能保護他們利益,所以往往對影響選區樓價的建設大力反對,阻礙政府施政比他們口中的泛民毫不遜色。結果雖然全港市民都不夠骨灰位用,但政府增設骨灰位的建議卻往往在區議會被擋下來「議而不決」。

簡單而言,區議會因為無權無責、選區又過於細小以致議員利益狹窄,根本無法輔助施政,反而變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機構
所以要解決「架床疊屋」這個批評,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取消區議會,把區議會合併到市政局之中。令議員有實權實責改善民生、選區擴大令特定地區的既得利益不致妨礙議事。(議員選區夠大、代表人口夠多,就算為某些居民接受不利設施而談判交換條件,籌碼比較多、也比較容易。)
所以不需重建三級議會,只需要把區議會合併為市政局,重建兩級議會就行了。

---

(下篇)

(重建必要篇、非架床疊屋篇、分拆篇廣域連合篇職能篇地域劃分篇)

星期六, 2月 03, 2018

重建香港市議會方案(一)﹕重建市政局之必要

市政局是香港首個有民選議員的公共機構,一直都是各黨派培養後繼議員和學習施政的場地。這種民主機構對獨裁政權自然是眼中釘,所以1999年就被董建華政府以「應對禽流感不力」為由取消掉,而承諾下放權力予區議會自然亦不會兌現。自此泛民政黨年青區議員上位無望,加劇泛民分裂,而各大黨派(包括保皇黨)都缺乏施政經驗無法挑戰政府,正是獨裁政權所樂見的結果。

現時中共形勢較強,施壓日甚一日,香港民主前景自然黯淡。可是在這個時候,更要構思未來如何建設民主,以便時勢逆轉時不至手足無措毫無準備。

---

香港建立民主政制,首先莫過於重建市政局
無論香港成為一個民主中國政權下的自治體,抑或回歸英治甚至獨立,代表香港全體市民的立法議會都無法集中關注一些瑣細的民生事項(殺局後,立法會亦無法擔起市政局討論市政的角色,正因為有太多「更重要」的問題要處理)。所以另立市政局處理是必須的。

別忘記新加坡獨立多年後都只有一個民選國會,但近年為了加強與民眾溝通,也將組屋維修清掃之類的事務下放到選區管理。甚至把全島分為五個社區發展理事會,各委任成員處理社區福利等事務,為首的「市長」也是執政黨議員、部分更屬高級政務部長(Senior Minister of State,僅次於部長的職位)。
可見在一個現代化政體中(就算新加坡像香港一樣小),很難再靠單一議會處理所有大小事務,就算不從「建設民主」的角度看,單是效率上就應該分設不同級別議會處理不同層次事務。香港把所有市政權力收歸中央的實踐已證明缺乏效益,小販和街市政策與市政局時代相比更形失敗(庫大黃英琦),在沒有民意代表監督下,這些機構根本沒有顧及當區居民的需要。單是為了提供對市民負責的市政服務,重建市政局亦屬必須

---

(下篇)

(重建必要篇、非架床疊屋篇分拆篇廣域連合篇職能篇地域劃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