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2月 27, 2021

《科學人》2020年12月號

繼續追讀舊雜誌,科學人12月號也有肺炎特輯(本年2月號也有,上星期介紹國家地理中文版11月號甚至是整期專刊)。首篇討論台灣製疫苗因為法律制度而落後於人的問題。

新冠怪夢擾人眠〉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似乎因為疫情WFH令很多人多了時間睡覺(這其實是好事),於是就多了發夢(前幾天方某才又發了怪夢),有些夢可能是因應疫情壓力而來(方某的似乎不是),但也可能只是純粹因為「睡多了」。

這期特輯的重點似乎是「假資訊」,連續以幾篇文章討論,有很多內容其實是反思。例如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有色人種也懷疑疫苗,是因為歷史上白人主導的醫療體系忽略他們甚至剝削他們,造成了不信任。社交群體演算法有份鼓勵製造假資訊,他們卻一直迴避責任。早在去年二月的模擬戰中就有編輯嘗試玩總統大選假新聞(我有興趣知道他們如何分勝負,但文章太短沒提及),他們早就知道玩假新聞為何有效,但到了真的總統大選仍沒方法應付。這似乎也是讀完整個假資訊特輯的感覺﹕知道問題很嚴重、知道既有的fact check作用不大,但甚麼方法有效﹖不知道。

另一篇講述愛滋病研究和治療經驗,對現今疫情有何重要。除了奠定技術基礎外,另一教訓就是研究基金往往因為疫情減退而削減,令研發難以持續。另外相比起政客,美國軍隊反而很「務實」地面對疫情。而在列根年代,當總統不願應對(愛滋)疫情時,國會的黨友還夠膽出面反對,現在卻有很多人懾於民粹總統的淫威。更可悲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他提到現在美國抗疫負責人佛奇,當時也有份推動愛滋研究)提及,他們十一月到中國大陸開會後,之後(大概十二月﹖)就收到中國同事表達有可怕病毒疫情爆發的消息。可惜的是,這一點並沒有引起那個總統的關注和反應。

還有一篇文章討論用哪些數字取代單一的GDP量尺,其實對很多唯金錢是視的人是當頭棒喝,在此不贅。

最後一篇有趣文章討論智人的自我馴化,有趣在當人類自我馴化變得「更友善」只限於「自己人」,同樣會帶來(對外人的)攻擊性。而這點又跟俗稱「抱抱賀爾蒙」的催產素有關,在大鼠身上也證實到。更有趣的是,人類的「自己友」觀念極具彈性,所以才會有民族主義誕生(這是近代開始的觀念,中國傳統是地域主義,「同鄉」多少還能透過各自親友牽扯到一點真實關係,但「民族」卻是一批天南地北、本來沒實際關係的人產生了共同體概念),而同時可以彈性到利用「群體間不會造成威脅的接觸」來消除隔閡。

這點呼應了新加坡政府堅持組屋要有種族配額的政策(方某有篇2012舊文討論過這點),政府政策「迫使」不同種族住在同一幢大廈(當然不像某國迫少數民族接納一個外人住在家裡,這是製造威脅感多於消除威脅感)、同一學校讀書、同一部隊服役,讓不同種族的人「朝見口晚見面」,鼓勵日常溝通,可減少對異族的刻板印象,降低種族衝突的誘因。當然,這絕對要配合其他種族平等政策,和真正尊重各族文化的施政。新加坡政府在這方面不完全成功(正在讀一本討論這些政策的書,遲點再介紹),但至少會比某強國成功。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2月 20, 2021

《國家地理》2020年11月號

這年來《科學人》很多篇幅都用來討論疫情,《國家地理》也差不多。11月號是年度專刊,全本講疫情,甚至本年1月號2月號都是分別以疫情和病毒作封面。(但在下還在追讀一月的雜誌)

11月號年度專刊介紹了不同地方的抗疫情況,例如肯亞、印尼的窮人和約旦的難民如何面對疫症。〈抗疫100天〉則以幾幅圖表總結疫情和疫苗開發時程。

 (來源)

〈必須相信科學〉討論科學知識不停更新時造成的認知混亂,樂觀面和悲觀面。有趣的是,正如下一篇提及《科學人》2020年12月號介紹愛滋病疫情經驗的文章,美國的學者和科普作者對美國抗疫領頭人佛奇(香港隨大陸稱福奇)的評價,比香港網民好(看一些朋友口吻似乎乾脆把他當政客看),雖然他們也同時批評官方一開始對戴口罩的訊息混亂。或許是因為這人跟反科學的侵總統不咬弦,而且侵總統要用他抗疫又不時批評其意見的緣故﹖

(當然,他們當時為了讓醫護有口罩用而不建議大眾戴口罩,其實也是一種操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開誠佈公,告訴大家口罩可能有用、但對飛沫傳播的疾病洗手最重要,而且在有足夠外科口罩供應之前,應優先保留給醫護人員。一旦操弄公眾期望,誠信很容易受質疑,之後再講甚麼人家都未必聽進去。)

另一篇〈切莫浪費此刻〉講的是環境保護,疫情令碳排放稍有回落,當然與科學界建議的差很遠。我們還需要更多政策介入去降低碳排放,避免最差情況出現。

 (來源)

〈疫情的代價﹕貧窮蔓延全球〉如題所示,用幾幅圖表展示疫情對扶貧努力造成的打擊。能夠遙距WHF(在家工作)的大多是收入較高的工作,很多基層工人往往必須在現場工作,一旦遇上封城停業之類就會三餐不繼。(就是因為香港高官離地不恤民情,才出現禁止午市堂食後市民要蹲在路邊開餐的慘況,最後措施也不得不匆匆取消。)

更慘的是,各國為了振興經濟而放鬆銀根大印銀紙,往往都流入資產炒賣。能夠買金股磚頭的人,往往已是富人或中產。窮人在資產膨脹中工資不增反跌,追不上資產增值,生活只會更艱難。

〈病毒與社會動盪如何考驗人性〉引用了樂施會的數字﹕

「全球有近半數人口過著貧困的生活。世界前2153位富豪的財產總和,超過了46億人的財產總和。新冠病毒會如何加劇這駭人的不公尚未明朗,但樂施會在7月時估算,在今年年底前,每天會有多達1萬2000人死於和病毒有關的飢餓。這個數字可能比直接死於病毒的人數還要多。」(p.127)

另一段告訴你不肯戴口罩、咳嗽噴嚏又不肯遮掩口鼻的人有多可惡﹕

「已婚的哈葛羅夫是六個孩子的父親,在底特律市擔任公車司機。在這座有將近兩成居民仰賴大眾運輸的城市,他的工作是必要工作。3月衫,哈葛羅夫開始感到憂慮,他擔心這份工作已經變成太危險。

他說,就在一名中年婦女上了他的車,站在他身後不斷咳嗽且完全沒有遮住嘴巴後,他最恐怖的惡夢成真了。

哈葛羅夫在3月21日的一則臉書貼文中對這位不知名的婦女發洩怒氣,他在影片裡說﹕『我覺得被侵犯了。我為這件事發生時也在車上的乘客感到他們被侵犯了。』

貼出這段影片的11天後,哈葛羅夫在底特律一間醫院的加護病房過世了。他是大流行時期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承擔了一份危險工作的風險。」(p.127)

覺得那些嘲笑別人戴口罩、或者聲稱武漢肺炎和流感差不多的人(包括那個侵總統)只是愛惜自由沒甚麼問題﹖只因為自由屬於你,死的卻不是你。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2月 13, 2021

《科學人》2020年11月號

 

上篇提到10月號是175周年特集。11月號不是專題,不過也有值得特別推介的好文章。

有幾篇繼續討論科工界的歧視。例如〈正視科學偏見〉指出科學家本身有盲點,科學並不是必然會自行修正,而是靠互相批判而改正,所以科學家必需檢視科學過程是否隱藏歧視。另一方面,Siri因為採用標準白人口音作分析材料,所以難以辨識少數族裔的口音。更恐怖的是〈史前農夫西進歐洲〉揭示考古證據裡農業傳到歐洲後產生階級和歧視,原住的狩獵採集民族甚至可能被當成奴隸殉葬。

到現代也不見得很好,〈人道救援,文化海嘯﹖〉描述印度洋尼古巴群島在2004年南亞大海嘯後接受外界援助,卻因為援助方不了解島民生活模式,不合「島情」的援助反而摧毀了島民的社會和生活基礎,令他們變成依賴外援生存,失去自尊。

當然也有好玩的文章。例如不只龍蝦,昆蟲、鳥類和靈長類都懂社交距離,你還有甚麼理由要堅持不戴口罩又開派對、跳大媽舞﹖

新的無線電望遠鏡拍攝到遠方恆星的拱星盤,直擊行星誕生過程。照片可清楚看到裡面有多少大行星,實在令人驚奇。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吃軟不吃硬,好牙演化來不及〉,這篇文或許解決了老媽提出的問題。老媽在香港聽見很多人要剝除智慧齒,感到很奇怪。她認為是香港人有問題,因為她在星加坡時很少聽見有這類問題。如果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法,恐怕現在星加坡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所謂「爆牙」(暴牙)或智慧齒阻生,不是因為遺傳,而是因為飲食不同所導致。

作者指出,古人類頭骨很少會發現有蛀牙或智慧齒問題。因為人類祖先吃的東西較粗糙,而顎骨發育需要應力刺激。如果小時吃粗糙的食物,有足夠刺激,顎骨就會有足夠位置供牙齒生長。現代社會因為食物多精緻加工,刺激減少,於是顎骨變短,智慧齒不夠位置生出來,就會導致阻生和爆牙了。這一點已靠猴子實驗證實到。

另一方面,蛀牙變得嚴重的原因人人知曉,因為多吃糖,但原來少吃粗糙食物也有關係,因為粗糙食物可刮除牙菌膜。所以多吃柔軟食物,牙齒少了磨損,但同時容易聚積菌斑,於是容易蛀牙。而人類膳食柔軟多糖只是這幾百年的事,我們根本來不及演化適應。

作者認為這些研究有助牙醫發展新療法,幫助顎骨發育到所需的長度。
當然更簡單的是「多點咀嚼對健康有益」,想不到這點不只在腸胃科或者中醫的角度成立,連在牙科也成立。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2月 06, 2021

《科學人》2020年10月號

看現在才介紹你就知道方某人追雜誌追得有多慢,但讀過覺得很有意思還是非推介不可。

10月號的雜誌是《Scientific American》175周年紀念特集(編輯說原刊八月創刊),採用電腦分析各期用詞頻率,對照不同年代的不同焦點。另一些文章也提及了馬車時代他們的總編輯曾打算在紐約地底建造氣壓推動的地鐵,還有魔術師胡迪尼和柯南道爾的靈媒爭論

還有在麥卡錫主義盛行,反政府被一律視為蘇聯間諜的年代(口吻跟香港的「收錢論」很接近,有告密者聲稱購買雜誌可獲「神秘補貼」),他們也曾因為一篇批評氫彈的文章而被政府審查。當編輯諷刺道﹕已印成的雜誌拿去碎紙機也可以拼湊還原,不如燒了它。政府官員竟然沒想起納粹焚書這回事而同意了,結果編輯立即找《紐約時報》(對,又是他們)爆料,引起公眾關注,藉此避免遭控危害國家安全。

更有趣的是,他們用了整篇文章去講述過往雜誌如何散佈歧視女性和種族主義的資訊。在某些人看起來應該是「左膠」之至﹖我卻認為誠實面對自家的缺點,總好過自以為義只懂指責別人。想指責別人之時,最好也想想自己是否有同樣的問題。

(這不是說自己有問題就不能批評別人,只是至少你應該知道自己沒想像中那麼美好。如果自己沒嘗試去改善,指責別人沒做好就會缺乏說服力。道德領袖並不是沒有缺失,想裝成沒缺失的那些只是偽君子。真正領袖是可以誠實面對自身缺失,並著力改善,成為眾人模範的人。)

下篇繼續介紹11月號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