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2月 26, 2020

孤軍風雲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近來都太忙,買了書也沒空看,看了也沒空介紹。
有些我覺得沒讀完也可以簡單介紹一下的,就在這裡先介紹,另一些我還是想讀完才慢慢寫。


《孤軍風雲》(上下冊),谷學淨著,曼谷﹕世界日報,2019

在泰國的朋友辦代購,所以就支持一下。泰緬孤軍在史書上提及的不多,畢竟那不是主戰場,很多都是游擊隊性質的戰鬥。而且政治上,雖然孤軍替泰國頂住了中共滲透,但泰國政府都不會想多談「有一支國民黨部隊在抗共」的事。孤軍曾駐守的緬甸欲與中共交好,想趕走他們,另一邊寮國本身就陷共了,更不會為這支敵軍說話。

由於孤懸境外,也涉及軍事機密,而且那些部隊大多是地方雜牌軍、不是國民政府要人的嫡系部隊,所以甚至連台灣的人本來也不大知道這回事。後來柏楊以鄧克保為筆名寫《異域》小說,才引起公眾興趣,並推動了相關的慈善救濟活動。這套書是以孤軍參謀長谷學淨遺作手稿出版,自然有保存歷史的價值。

當然,既然是當事人遺稿,內容自然不會是史家較客觀的筆觸,而是完全站在國民政府立場的書寫角度。看倌抱著看八十年代台灣著作的心理準備去讀就好。

不過相比親國民政府立場,更一面倒的是對泰國(尤其「九世皇」蒲密蓬)的讚頌。當然撇除了「寄人籬下」不得不大力示忠的動機,真心感激也不出奇的。畢竟他們本來就是被趕出雲南、再趕出緬甸,有幸撤到台灣的人不多。只有泰國借重他們剿共,才讓他們歸化泰籍、又分配耕地。飄泊的孤軍可以落地生根,自然會感恩戴德,把泰皇讚頌得天上有地下無。

明白這點就可以對那些溢美之詞稍為過濾。例如泰國人民如果真的都如筆下那麼崇敬皇室,泰共又怎可能有人手延續多年﹖在譴責「外國干預」(只是這次的「外國」乃中共)之時,當然也是因為本國政策問題、致民有怨氣,人家才會煽得起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12月 19, 2020

地理怪夢

前幾天又發了個怪夢,發夢很多時是醒了回想才覺得荒謬。

---

開始時正在搭巴士,巴士轉彎上山時,我才發現過了站。原來我是要去李小龍博物館的。

(李小龍博物館﹖)

轉上山後下一個站已經在山上,在石硤尾東西邨之間。

(山上的石硤尾東西邨﹖)

落車後看看如何行樓梯落山,這時候見到助理和TA同工們在後面一邊談天一邊落樓梯,所以打了個招呼。

時間似乎太晚,也來不及去博物館了。拿出手機看看有哪些巴士路線可以回家。

(幼兒園就是在大坑東讀的,小時候就出入石硤尾、南山邨,如果人在石硤尾還需要找回家路線﹖)

然後我看到現正在九龍東北山腰位置,手機上寫著石硤尾西邨、石硤尾東邨。

(那是慈雲山還是富山邨呀﹖慈雲山我倒真的沒去過。)

好像也見不到甚麼巴士線可坐,全部都要坐落山然後轉車。

老媽和表嫂在身邊。

(何時走出來的﹖)

然後走進一條邨的巴士總站,樣子有點像大埔中心巴士總站的東西。

(寫文時上網再查,應該比較似廣福邨總站。)

然後在裡面找到小巴總站,竟然有去荃灣廣場的,那似乎可以跟老媽先回荃灣再轉車了。
表嫂也找到回家的小巴,雖然那個目的地像樓盤名,醒來都記不起名字了。

我們習慣坐較高的那排,一般十六座小巴,那排應該是尾二行,但這輛卻是尾行。不知為何那麼好運偏偏就是剩下這行。
當然小巴司機沒等老媽坐好就開車。

然後就醒了。

星期六, 12月 12, 2020

「死老公淨係請兩日假」有問題﹖

衛生防護中心每天主持疫情記者會的張竹君醫生,有兩天沒出席記者會,惹來公眾猜測。後來有新聞傳出是張醫生丈夫久病逝世,所以休假處理後事。

本來喪夫請假沒甚麼奇怪,奇在除了一片「竹君安好」的祝福聲中,總是有些人會眾人皆醉他獨醒,聲稱張醫生死了老公只請兩日假是無情的工作狂。然後就扯到她老闆、出名工作狂,近來聲稱自己沒跟老公談天的林鄭身上。

身為政府官員,行事當然永遠有可以批評之處。他們批評張醫生對警察私隱特別注重,連個案編號也不願透露,或者為政府無能的防疫政策護航之類。這類批評有多合理、有多合適,大可討論。我看不過眼的,是拿「死老公只拿兩天假」來批評人的犬儒心態。

升到部門首長級位置(衛生防護中心的各處主管已經是首長級薪點)的人,多少有點工作狂也不奇怪。可是「死老公只拿兩天假」,真的跟當事人是否工作狂有關係嗎﹖

因為我剛剛想起,自己「死老豆」也「只是」拿了兩天假。

先父當時久病,但病情時輕時重,沒可能一直不上班侍候。直到他離世那朝早,我還回到學校做事。收到消息趕到醫院,已經見不到最後一面。大概「幸運」的是那天測驗,沒那麼忙,跑掉也不大影響其他人。第二天還是星期六,方便辦事。之後出殯也是全方位活動日,又是比較不影響別人的日子。但是由老父去世、到送殯上山,總共也只是請了兩天假。

如果張竹君「死老公請兩天假」叫無情,那麼我「死老豆請兩天假」是否不孝﹖
在閣下想順道指責在下不孝之時,我想提醒你一件事﹕制度上,教師喪親的確只有兩天假。

教協告訴你

Q﹕(有薪事假)是否只有紅、白二事才可請假?

A﹕根據《資助則例》的規定,常額教師可因重要的緊急事故,向校方申請放取每學年最多2天的特別有薪事假,而此類假期是不可累積的。

其實,教育局並沒有規限放取這2天特別有薪事假的原因,如教師有緊急事情,他們須按學校既定的請假手續辦理,請示校長/校董會是否批准他/她放取這2天特別有薪事假,如教師需放取超過2天以上假期,額外的假期則以無薪事假計算。要留意的是,這2天特別有薪事假是酌情批准給教師以處理突發事件,而非必須要給予教師放取的。本會認為維持一個良好僱傭關係,校方應充分考慮教師申請事假的原因,酌情處理有關申請。

既然多於兩天就無薪,換言之,就紅白二事而言,政府根本沒期望教師一年放超過兩天假。

公務員有多少假期﹖方某沒研究,公務員事務規例似乎沒公開。現行公開的假期日數只適用於新制公務員。似乎沒見到有資助學校教員特別事假這類規定(畢竟公務員不如教師平時放假都要遷就學校假期)。張醫生「失蹤」那兩天本來就是星期六日,部分當是普通公眾假期也不奇怪。

當然,以張竹君的職級,應該有不少假期累積。她想放個長假的話,應該不難。
可是,現在疫情肆虐,負責調查疫情的「主帥」跑去放假,把工作丟給本來已非常繁忙的同事,又是否合情理﹖

教師行內常識,就是可以起身回校,盡量不會請病假。就是因為怕連累同事代課,而且代課後的課業還是要自己跟進,與其麻煩,倒不如乾脆避免要別人代課。(當然現在校方可能寧願你別回校,免得確診了全校要封閉。)
同樣的「人情道理」,我相信在同樣人手緊張、早就忙到不行的醫院或衛生署,不會有太大分別。

聲稱「死老公」不應該「只請兩天假」,背後意思是否指張醫生應該花多點時間留在家中哭喪﹖為何聽起來好像古代強制所有人守孝三年的「吃人禮教」﹖
死了父母不哭喪三年就不孝了麼﹖同理,死了老公不放長假就不行麼﹖

一個人喪親,想靜下來獨自悲傷,不出奇,應當尊重。
一個人喪親,不想靜下來觸景傷情,也不出奇,應當尊重。
你不是張竹君肚裡的蟲,你怎知人家對老公怎麼想﹖
繼續上班,無論在公(疫情嚴峻)、在私(繼續工作分散注意力),也沒甚麼奇怪,更說不上有違情理。人家對老公有情無情,豈能靠她放多少天假定論﹖

要批評政府、批評官員,有很多合理、合適的理由,用得著拿人家死老公請幾多天假﹖
拿這種理由去批評官員,豈不讓人認為你根本找不到她有做錯事,所以才要向雞蛋裡挑骨頭﹖

世俗固然令人憤嫉,但做人太憤世嫉俗、太酸、太犬儒,對世道無益,對自己也無益。

星期六, 12月 05, 2020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邱益彰@道路研究社著,香港﹕非凡,2019

四月就買了,但因為停課等到十月才能展出。暑假期間「成功推銷」給另一同事作好書推介,然後只有一個同學有機會借到,又暫停回校了。「不幸地」(不然應該有更多同學會借閱)自己終於可以拿來讀了。甚至未讀書就先看到作者的訪問﹕

對路牌的興趣,似乎在xanga時也沒怎麼提及,畢竟有興趣但沒研究(沒有像朋友那麼瘋去抄了整條青山公路的道路構築物編號)也沒甚麼好說。不過童年時買駕駛筆試手冊(不只香港,我還有本星加坡的),其實不是想學開車,而且為了那些交通標誌。裡面就有很多書中提及的梅培理格式標誌(另一網頁),雖然書中說香港七十年代開始跟隨英國改用禾貝斯式標誌,但那些舊道路標誌在我們童年的八十年代還是很普遍。

當然論方便和易讀,自然是新式標誌較好。畢竟舊式標誌是適合舊時代的人,那還是個報紙會把字印得密麻麻、圖片沒幾張,人們還有時間空閒一天讀幾份報紙的年代。那時的車也比較少和慢(或者應該說﹕沒那麼快),所以標誌圖案簡單(製作方便省錢)、多文字還是沒問題的。方某小時候看起來,還覺得相當古雅。可是到了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沒耐性的時代,那就跟黃霑在《廣告人告白》說九十年代報紙加價啟示還寫篇文言文一樣,不合時宜了。

---

如果有機會見到作者,我倒有個疑問﹕舊式標誌少圖多字,甚至幾段文字釘在一起,後來嫌難讀才全部改為圖案標誌。但近年似乎一串魚蛋式的圖案標誌又被人嫌複雜,我發現竟然有些路口不再用那些特定圖案,而是以「紅邊白圓+車長逾11米字樣+巴士例外字樣」代替,這豈不是走回頭路﹖


(Google Map街景﹕興芳路轉入葵富路口)

如果真的按照《道路使用者守則》,其實他們應該用這個標誌

(48. 禁止超過所示長度(包括貨物)的車輛或車輛組合駛入)

然後才加上「巴士例外」文字牌。甚麼都用「紅邊白圓」加文字,是懶到連梅培里都不如(梅培理格式雖然多字,但也有圖案的)。

「紅邊白圈」現在新版《道路使用者守則》是「32. 根據輔助字牌指明,禁止車輛駛入」,但其實在舊版的意思是「32. 禁止一切車輛駛入,特許車輛除外」。(這點因為自小看筆試手冊,我記得很清楚。你叫我考筆試,交通法例、泊車規限之類未必記得清楚,但交通標誌一定記得滾瓜爛熟。)
如果按舊定義,是不可能這樣做的,紅邊白圓只能用來加「例外」牌,其餘沒提及的所有車都不能進,例如巴士總站外豎立「紅邊白圓+巴士例外字樣」(小巴站的士站同樣)或者「前往此區者不在此限」。改了新定義後等於把紅邊白圓當成「萬能key」,可隨意加一堆文字上去,那就不用再搞那堆圖案繁複的標誌,省了工時但其實是倒退。

---

書中當然不只道路標誌,還有交通設計。這方面在澳洲留過學的作者,會比較容易留意到美系的標誌和路口設計跟香港英式設計的分別。自然補充了不少在下這只在英系地區(星港兩地)生活者沒留意的角落,只是在大陸遇過美系「紅燈可轉彎」的奇事,我還是覺得不能理解。作者說這樣適合車流少的路口,但廣州顯然跟香港一樣都不是車流少吧。

而那些公路交匯處的模式,如果看倌跟方某一樣是Simcity玩家(可惜現在電腦玩不到也沒時間玩),應該會覺得很眼熟。

不過在下更熟悉的是自己玩慣的OpenTTD (Transport Tycoon Deluxe),不過裡面重點不是道路,而是鐵路。當然很多設計其實也是類同﹕

另一重點就是字體討論,尤其是作者近年在搞「監獄體」計劃,不過方某自己對字體興趣不大(反正自己寫字就東歪西倒毫無形格的),也沒甚麼美感,所以也沒甚麼好說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73 作者提及香港的交通標誌標準不知為何跟禾貝斯標準有點分別,例如禁止標誌的斜槓方向不同。我猜香港標準比較好的一點是,如果細心留意,香港標準的斜槓方向似乎較為一致。香港標誌幾乎都是由「左上—右下」向,除了「禁止右轉」是「右上—左下」,禾貝斯標準有較多的標誌會採用相反方向的斜槓,這樣比較不一致。

p.85 「米埔護理區」見到時還心想是否把「米埔保護區」寫錯了。雖然我們通常是叫「保護區」,但的確政府是叫那塊地做「護理區」的。

p.277 「日本道路公團體」純粹多植了個「體」字,應是打字時電腦過分聰明自動建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