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2月 28, 2015

Power grid official rules: using new power plants with expansions

[電力公司﹕於擴充版圖使用新發電廠卡組正式規則]

電力公司的新發電廠卡牌系列與原有的組合不同(謎之聲﹕廢話,不然買來幹什麼),但電力公司後來的版圖對(原有那副)發電廠卡組有特別指示(通常不是收起特定的卡牌就是有特別組合)。新卡組規則只提及當時已出版的法國/意大利版圖,並不包括後來出現的新版圖。方某於幾年前曾嘗試猜測,在擴充版上應該如何用這套新卡組。

方某是潮人,現在才發現原作者在過往幾年已陸續上載擴充版圖使用新卡組的規則,還解釋了理據。最新版規則已包括最新的澳洲/印度版圖,當然要向看倌報導一下。

對比舊文,在下完全猜中了巴西/伊比利亞版的改法,中國版則無法全部猜中。

---


全套新卡組﹕
(BGG)

新卡組與原卡組比較﹕
(BGG)

---

法國﹕

開局﹕
—資源配置﹕煤、油和垃圾按原規則、鈾由5元至16元 (方按﹕擴充版已說明)
—抽走第11號發電廠 (方按﹕新卡組已說明)
—放好原有八張初始發電廠後,把第19號發電廠和第三階段卡暫時抽出放在一邊,把其餘卡牌洗好面朝下放置。然後把第三階段卡放在牌庫底、第19號放在牌庫頂(都是面朝下)。(新規定)

理據﹕
法國版原規則把第一個核電廠第11號(1桶鈾供2城市)放在牌庫頂。
新卡組第8號已在初始市場,所以把第19號(1桶鈾供3城市)作為第一個核電廠放在牌庫頂。

意大利﹕(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比荷盧﹕(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中歐﹕(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中國﹕

開局﹕
按照玩家數目,抽走以下的發電廠卡片﹕
二/三位玩家 ﹕1, 2, 8, 12, 15, 22, 27, 28, 32, 36, 42
四位玩家﹕1, 2, 8, 15, 27, 32, 36
五/六位玩家﹕1, 2, 32

餘下的發電廠卡片按以下方法,面朝下放到卡庫﹕
35-50號﹕洗勻放到卡庫底
30-34號﹕(肯定沒有32號)加入「第三階段」卡一起洗勻,放到卡庫(在 35-50號之上)
3-29號﹕按照編號順序(3號在頂、29號在底)放到卡庫上(在30-34號之上)
結果是3-29號在頂、30-34號和「第三階段」卡在中間(隨機出現),然後35-50號在底(隨機出現)。

資源配置—煤 (5至8元)、石油 (5至8元)、垃圾 (7至8元)、鈾 (開局時沒有) (方按﹕擴充版已說明)

回合流程二﹕拍賣發電廠
在中國版裡沒有未來市場,所有出現的發電廠都在現貨市場。 (方按﹕擴充版已說明)

第一回合﹕
按照玩家的數目放置相應數目的發電廠(兩位玩家就是3、4號,三位玩家就是3、4、5號,如此類推)。玩家照常競投發電廠,每位玩家在第一回合必須買一座發電廠。 (方按﹕擴充版已說明)
(注意﹕在流程二中,發電廠被買走後不會抽新卡補充﹗只有到流程五才補充發電廠) (方按﹕新卡組規則沒提及這點,但原擴充版有說明)

理據﹕
原03號 = 新02號 = 最便宜燃油電廠
原04號 = 新01號 = 最便宜燃煤電廠
原09號 = 新12號 = 第一間只用1桶油的燃油電廠
原11號 = 新08號 = 第一間核電廠(1桶鈾供2城市)
原16號 = 新22號 = 初始市場以外第一間用2桶油的燃油電廠
原18號 = 新15號 = 第一間供2城市的風力電廠
原20號 = 新28號 = 第一間供5城市的燃煤電廠
原24號 = 新27號 = 第一間供4城市的垃圾電廠
原30號 = 新42號 = 第一間供多於4城市的垃圾電廠
原33號 = 新32號 = 第一間供4城市的風力電廠
原44號 = 新36號 = 最貴的混合電廠

韓國﹕(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巴西﹕

開局﹕
玩家排列好1至8號發電廠後,抽出所有餘下的生物能電廠(即垃圾發電廠),放在一邊,再按原規則在其餘的牌中抽走相應數目的牌。然後把21號發電廠放在11號之下,再把其餘的生物能電廠和其他電廠混合洗勻。

理據﹕
第21號發電廠是初始市場以外第一間垃圾電廠(=生物能電廠)。

伊比利亞﹕

開局﹕
首先抽出15、16、26號發電廠,面朝上放在一邊。
資源配置﹕煤 (1至8元)、石油 (3至8元)、垃圾 (6至8元)、鈾 (5至16元) (方按﹕擴充版已說明)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開始時,在15、16、26號發電廠按漸增順序放在牌庫頂 (即是15在頂、然後是16、26)。所以當第二階段開始時抽走市場中編號最小的發電廠後,就會抽出15號發電廠填補。

理據﹕
原卡組18、22、27號是第13號後首三個風力電廠(分開供電2、2、3個城市)。
新卡組則為15、16、26號。

俄國﹕

開局﹕
在牌庫中抽走6號和21號發電廠(都是燒垃圾的)。
市場中只有六間發電廠(二行各三間),1、2、3號發電廠在現貨市場,4、5、7號發電廠在未來市場。
準備好市場後,把8(核電)、9(燃煤)、11號(風力)發電廠抽出,其餘的發電廠按原規則處理(視乎玩家數目,移走相應數目的發電廠,等等…)。然後把卡庫最頂的三張牌抽出,和8、9號發電廠洗勻,放回卡庫之上。最後,如常把11號發電廠放在卡庫頂。

理據﹕
原卡組6號和14號是最便宜的兩間垃圾電廠,新卡組則為6號和21號。
原卡組10、11、13號是初始市場後率先出現供電2城市的發電廠,新卡組則為8、9、11號。

日本﹕(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魁北克﹕

開局﹕
除了把11號發電廠放在牌庫頂外,亦把15號及16號發電廠(都是再生能源)按順序放在牌庫頂(亦即11號在頂,然後是15號、16號)。如果只有二至四人局,隨機移走發電廠前先確保不會移走任何再生能源發電廠﹗
資源配置—煤 (2至8元)、石油 (2至8元)、垃圾 (7至8元)、鈾 (14、16元) (方按﹕擴充版已說明)

理據﹕
原卡組13、18、22號分別供電1、2、2個城市。新卡組則為11、15、16號。亦即是說新卡組裡還有10號可能作為額外的風力電廠出現。

巴登—符騰堡﹕(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北歐﹕

開局﹕
新卡組與原卡組的號碼並不對應,所以使用北歐國家的發電廠時,要按下表移走新卡組不同號碼的發電廠。在遊戲中,假如市場上出現兩個相同號碼的發電廠,把較後抽出的那張當成「較大的」發電廠。

波羅的海三國—18號,移走新卡組15號
波羅的海三國—22號,移走新卡組16號
丹麥—19號,移走新卡組27號
丹麥—26號,移走新卡組22號
芬蘭—32號,移走新卡組25號
芬蘭—44號,移走新卡組39號
挪威—7號,移走新卡組7號
挪威—46號,移走新卡組36號
南瑞典—10號,移走新卡組9號
南瑞典—39號,移走新卡組38號
北瑞典—21號,移走新卡組29號
北瑞典—25號,移走新卡組28號

理據﹕
新卡組移走哪間發電廠,是假設要找與原卡組移走那張最相似的。所以它們應該用同類資源,耗用的燃料和供應城市數目都應該相近,雖然無法完全相同。

原07號 = 新07號 = 最接近的燃油電廠 (3桶油供2城市 vs 2桶油供2城市)
原10號 = 新09號 = 最接近的燃煤電廠 (2桶煤供2城市 vs 3桶煤供3城市)
原18號 = 新15號 = 同等的風力電廠 (供2城市)
原19號 = 新27號 = 最接近的垃圾電廠 (2桶垃圾供3城市 vs 1桶垃圾供4城市)
原21號 = 新29號 = 最接近的混合電廠 (2桶混合燃料供4城市 vs 3桶混合燃料供5城市)
原22號 = 新16號 = 同等的風力電廠 (供2城市)
原25號 = 新28號 = 最接近的燃煤電廠 (2桶煤供5城市 vs 3桶煤供5城市)
原26號 = 新22號 = 最接近的燃油電廠 (2桶油供5城市 vs 2桶油供4城市)
原32號 = 新25號 = 最接近的燃油電廠 (3桶油供6城市 vs 3桶油供5城市)
原39號 = 新38號= 同等的核電廠 (1桶鈾供6城市)
原44號 = 新39號 = 同等的風力電廠 (供5城市)
原46號 = 新36號 = 最接近的混合電廠 (3桶混合燃料供7城市 vs 2桶混合燃料供6城市)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對發電廠卡片無特別要求)

澳洲﹕

開局﹕
移走第19號發電廠不用。(方按﹕跟原卡組第17號都是第二間核電廠)

回合流程五﹕行政管理
第50號卡是特大鈾礦,所以賣出時於鈾市場放2桶鈾。

印度次大陸﹕

開局﹕
移走第8號發電廠不用。(方按﹕跟原卡組第11號都是第一間核電廠)
由於第8號是初始市場其中一張,所以以第9號卡代替放於初始市場。

---

(方某對 Power Grid 的其他介紹文原版各地圖擴充版俄日擴充地圖新發電廠擴充北歐/大不列顛及愛爾蘭、魁北克/巴登—符騰堡擴充地圖試玩感想澳洲/印度次大陸)

星期四, 2月 26, 2015

Power Grid: Australia / Indian Subcontinent

[電力公司新擴充版地圖﹕澳洲、印度次大陸]

(方某對 Power Grid 的其他介紹文原版各地圖擴充版俄日擴充地圖新發電廠擴充北歐/大不列顛及愛爾蘭、魁北克/巴登—符騰堡擴充地圖試玩感想)

澳洲﹕
(BGG)

簡介﹕澳洲分裂了幾個電力網,只有人口密集地區(主要是東南部)才會互相連接,玩家可以給20元連接到任何城市。澳洲並不使用核能發電,但有採鈾礦賣給其他國家。

開局﹕澳洲只分五區,所以無論五或六人局都可以使用全部區域。而二至四人局則按規則選擇相應數目,但可以選擇不相鄰的區域。
移走第17號發電廠不用

資源配置—煤(1元)、油(3元)、垃圾(3元)。鈾市場全部十二個空位都用鈾填滿,代表市場飽和未有需求。
第一及第二階段時,只使用1元至8元的燃料區

回合流程二﹕競投發電廠
本版所有的核電廠都視為鈾礦處理,並非用作供電,而是生產鈾以供售賣。
拍賣和購買鈾礦跟發電廠相同,玩家在一回合中可選擇購買一座發電廠或一座鈾礦。但鈾礦並不計入玩家只可擁有三座發電廠(二人局則為四座)的限制。換言之,玩家可以擁有三座發電廠,另加不限數目的鈾礦。
於回合流程一決定玩家順序時,鈾礦亦計算在內

回合流程三﹕購買燃料
玩家只可購買煤、石油或垃圾。
澳洲政府於第三階段開始徵收「碳稅」,所有燃料價格+2元。把每種燃料中最便宜的六個移到9元和10元區,然後1元和2元區不再使用。於第三階段,最便宜的燃料自3元起。
鈾只用來計算鈾礦價格,所以鈾市場與燃料市場分開處理。玩家到回合流程五才處理鈾市場。

回合流程四﹕建變電站
玩家可連接到選定區域的任何可建變電站的城市。玩家可選擇支付城市之間電纜的指定連接費,或者支付固定的20元連接費,另加該城市的變電站費用。(玩家可以隨時選擇支付20元連接費,只要它比電纜上的連接費便宜、又或者根本沒有電纜連接的話。)
換言之,澳洲版圖中的所有城市都可以最多20元互相連接。其餘規定與原規則相同。
兩個大城市墨爾本和雪梨各有兩個「城市」(中間連接費為零)可供連接,每個玩家在每個「城市」中只可興建一座變電站。(見註)

(採用 Robot/機械人版需知﹕ 機械人遵循已有的建設規則,興建新變電站時永遠選擇接駁電纜最便宜的城市。如果沒有更便宜的選擇時,它才會以 20 元加變電站費用轉移另一城市。機械人會隨機選擇新城市。首先,各玩家隨機選擇一個可供使用的區域。然後,各玩家在該區中隨機選擇城市。如果全部七個城市都 可以使用,由最後一位玩家從中選出一個「不用」的城市,然後再由各玩家以全部六種顏色隨機選出一個城市。)

回合流程五﹕行政管理
除了發電賺錢外,玩家亦可從鈾礦賺錢。由順位最後的玩家開始,每人決定是否向鈾市場出售手上的鈾,玩家可選擇不出售。
(原規則於最後一回合不再發電賺錢,但鈾礦不同,最後一回合仍可售鈾。)

賣鈾的時候,每個鈾礦將生產原本核電廠卡上「供應城市數目」相同數目的鈾。玩家將這個數目與現時鈾市場上最高價格的空位相乘,便可收取相應的錢。然後玩家於鈾市場最高價格的空位上,放上與鈾礦數目相同的鈾(不是每個產生的鈾都放一個鈾﹗)。下一位玩家就按新的價格出售他的鈾。
(創作者回應﹕如果鈾市場的空格全部填滿,玩家就不能再出售鈾了。但這種情況很罕見。)

(舉例﹕保羅是順序最後的玩家,他擁有兩座鈾礦,11號和23號,總共生產5單位的鈾。現時鈾市場上最高價格的空位是4元。所以保羅獲得5x4=20元,並於市場上最高價格的空位放置兩桶鈾。下一位玩家只能從3元的空位開始售鈾。)

使用專用的資源補給表。
(BGG)
留意鈾是負數,即是會從鈾市場中移走鈾,從最低價格的鈾開始移除。(方按﹕即是下一回合鈾的價格會重新提升)

感想﹕
澳洲是一塊很擠迫的版圖,但由於西部城市特別少,率先選了西部的玩家反而可以享受一段「和平紅利」(除非有人故意挑機爭那麼少的城市),而大部分玩家很容易就擠在東部互搶。隨時可支付20元把新站建到任何地方,也令預測對手行動難度更高。
第三階段的「碳稅」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新規定,至少我們試玩時也疏忽了。
核電廠變鈾礦這一點顯然令遊戲有很大新意,玩法很不同。

印度次大陸﹕
(BGG)

簡介﹕印度次大陸總是面臨玩家擴張太快時發生大停電的危機。更有甚者,玩家須於資源有限的市場上購買燃料,並不一定買得到。而且垃圾發電廠燒的是動物糞便,效率較差,所以發電時需要額外另加一桶垃圾。

開局﹕移走第11號發電廠不用

資源配置—煤(1元)、油(2元)、垃圾(2元)、鈾(6元)。鈾市場只用八桶鈾,其餘四桶收起不用。

回合流程三﹕購買燃料
第一階段的燃料市場非常小,玩家只可購買1元至3元的燃料。到第二階段開始,就可購買1元至5元的燃料。直到第三階段開始,才可以購買所有價錢的燃料。
購買燃料時,從順位最後的玩家開始,每人每次只可買一桶燃料。輪流購買若干輪,玩家可中途停止購買,讓其他玩家繼續買,直到所有人買完為止。
垃圾發電廠需要額外一桶垃圾才可以發電,但儲存量沒有增加。例如垃圾發電廠第24號現在需要三桶垃圾才可以發電,但仍然只可儲存最多四桶垃圾。

回合流程四﹕建變電站
三個大城市班加羅、孟買和德里各有兩個「城市」(中間連接費為零)可供連接,每個玩家在每個「城市」中只可興建一座變電站。(見註)
當玩家興建新變電站時,先把它們打側放。到本流程結束時,點算所有玩家興建的新變電站總數。如果總數多於玩家數目的兩倍(例如兩人起了五間、三人起了七間,如此類推),則會引發大停電。將於流程五扣減收入。
點算後把變電站回復正常姿態。

回合流程五﹕行政管理
玩家必須盡力為網絡中的所有城市發電。如果有足夠燃料但仍有城市未供電的話,可以把它們移到使用同款燃料的發電廠中使用,直到它們發出足夠(甚至超額)的電力為止。除非有發電廠無需用來供電,則玩家可選擇不發電並保留燃料到下回合。
如果回合流程四引發了大停電,則所有玩家都會受罰扣減收入。玩家每個連接的城市扣減3元。例如某人擁有十個城市、發電只供應了八個,則八個城市的發電收入90元-罰款30元(3x10)=收入60元。

(註﹕假如最後一回合有大停電,則可進行流程五,讓所有玩家取得多一次收入。)

使用專用的資源補給表。
(BGG)
就算較高價格的燃料暫停未能購買,都要從最高價格的空位開始填補。

感想﹕
這個版本暫時還未跟朋友試玩,只是自己試過一次,但印度版的新規則太多,結果很多時候都會疏忽了。實在沒法說完整玩過一次。
最嚴重的疏忽是「每人輪流買一桶燃料」,這個規定會令原本順序較後的玩家,較難一下子把所有燃料屯積起來,其餘玩家多少也會買到一點。不過這疏忽應該是一人試玩時才會出現,跟朋友玩時別人自會提醒。
另一個很容易疏忽的是「大停電罰款」,畢竟罰款對所有人都不利,我猜就算是跟朋友玩時大家也很容易忽略了的。:P
這個版本比較麻煩的是燃料市場分階段開放,令玩家經常會處於很容易不夠燃料發電的情況。由於燃料是輪流一桶一桶買回來,所以要預算自己買到多少燃料的難度又高了。

---

註 ﹕原文是「A player may have a maximum of 1 house in each of the two cities.」,我理解為大城市分為兩個城市的話,「玩家在每個城市都只可以興建一座變電站」(即總共兩座)。但下面兩個網站都理解為「玩家只可以在這 兩個城市中興建一座變電站」。
法國版圖中,巴黎由三座城市組成,卻是容許玩家於每座城市興建一座變電站的。(否則如果只容許建一座的話,規則就不用警告玩家停留於巴黎並無益處了) 我認為新版圖的邏輯應該也是一樣。
我在BGG發問,回應的玩家也認同在下見解。但因為網上有不同意見,特此說明歧義,留給看倌自行參詳。

其他玩家的介紹﹕
ZZAS 桌遊小徑: Power Grid: Australia & Indian Subcontinent 印度次大陸&澳洲《規則》
Board Gamer(WayMau): 電力公司的地誌學 -- 下篇(The Chorography of Power Grid -- Part C)

星期一, 2月 23, 2015

學聯改革與聯邦政體之考慮

近日各院校「退出學聯」之聲甚囂塵上,方某在此不討論政治上是否應該「退聯」的問題,先討論一下「退聯」人士的一個訴求﹕普選秘書處。

「退聯」人士其中一個不滿,是認為學聯秘書處並非由直選產生,卻主導了學聯的決策,並不民主。
學聯同學的回應是﹕學聯代表會常委才是負責決策的機構,秘書處只負責執行。

---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學聯的組織架構。

根據學聯會章,學聯組織包括以下機構﹕

1. 周年大會﹕最高權力機關,負責選出學聯各主要職位、修章及通過報告等。
由本屆代表會成員及來屆各院校代表團組成。(簡單說即是本屆和來屆的代表)

2. 代表會﹕次於周年大會,負責任免學聯若干職位、通過計劃、預算及報告等。
正式成員包括代表會職員、各院校代表團成員及秘書處選舉職員。

3. 常務委員會(常委會)﹕代表會常設機關,負責任免秘書處的委任職員,及監察秘書處工作。
正式成員包括常委會主席(由代表會正/副主席出任)、各院校首席代表及秘書處正副秘書長。

4. 秘書處﹕行政機關。選舉職員包括正副秘書長及財務秘書,另設委任職員常務秘書及外務秘書各三人。

5. 學聯及學生活動基金﹕負責為學聯提供經費,就是前陣子有人說「學聯講大話」涉及的那個機構。
會章中的寫法是,由周年大會委出四名學生及兩名社會人士(即老鬼)組成董事會。(上述文章指現任董事全為老鬼,若為屬實,那即是說學聯有一段時間未有做重新委任的工作。)(﹕朋友提醒,「老鬼」不一定是「社會人士」,也可以是較高年級的前常委/秘書處職員。不過那篇文章指董事全是2003年前的老鬼。)(再補學聯常委同學對上引那篇文章的回應)

另外還有幾個以會章以外章程訂立的基金及機構﹕
6. 緊急儲備基金
7. 交流活動基金
8. 中國民主基金及管理委員會
9. 社運資源中心

由於本文並非詳細研究學聯章程,有興趣的看倌可自行參閱上述會章文件。

---

學聯組織架構上的本質,屬邦聯式政體。
最著名的例子是歐洲聯盟,不過以學聯同學的說法,學聯對院校學生會的約束比歐盟少得多(歐盟有強制的共同政策要遵守,學聯沒有)。另一例子是英聯邦,不過學聯各學生會共同行動比較多,而英聯邦則比較像聯誼會。

在學聯架構中,決定權在院校代表團組成的周年大會、代表會和常委會,秘書處為執行機構。這一點正如學聯同學所言,當然實際運作上我們可以預期掌握行政資源的秘書處亦有影響力,但仍受至少每兩個月開會一次的常委會節制。

在這樣的制度之中,理論上學聯秘書處是執行各院校代表的決定,而且無權強制院校學生會跟隨學聯的立場。
所謂「邦聯」就是指這一方面,各院校學生會仍保持自己的「主權」,可以擁有自己的立場,它們只是以學聯為合作平台開展共同行動

就正如學聯一樣,歐盟行政機關的職位,並不是普選,而是由各國代表商議委任的(要得到歐洲議會的贊成,這是歐盟唯一普選機關)。

---

至於學聯各院校代表團的組成,亦不是普選,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民選基礎。中大代表團是由中大代表會委任(以前是由書院學生會委派或直選,現在是必須直選),按慣例以中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為首席代表,再加幾位幹事或其他同學為代表。(其餘院校代表團的組成見學聯解釋)

在院校代表團中,首席代表通常跟隨院校幹事會內閣選出(如外務副會長),負責貫徹幹事會的政綱。其餘代表協助首席代表參與學聯的會議及活動,所以(在中大學生會)由幹事會提名、代表會委任。

---

間選產生聯盟執行機關被批評「不民主」並非新鮮,歐洲聯盟也一直受到這種批評。
方某個人並非「反對」普選,但有責任說明普選秘書處的後果。

普選秘書處帶來的即時效果,就是把學聯由邦聯制變成聯邦制
現在「學聯的政綱」是由各院校代表在會議上整合而來,理論上是各院校學生會一致同意的決定,才交由秘書處執行。秘書處負責運用資源去實現學聯的共同政綱。
可是,一個普選的秘書處不可能再只是一個執行機構,而必定有自己的政綱(否則如何競選﹖)。而這個「學聯秘書處的政綱」,因為它是面對全港各校學生的訴求,就會跟專注於本校學生競選勝出的「各院校學生會政綱」產生衝突

現在全香港,唯一一個「學生會中有學生會」的院校,就是中大。
方某就讀當時的中大學生會會章(暫時未找到現行那份,但基本原則應該沒變)已界定了中大和書院學生會的權限﹕

「第三條 權責
甲、本會之專有事權乃由各成員書院學生會共同授予者,其為參加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對外委派一切代表,對外發表一切聲明,收集會費。
乙、其他一切有關全體會員福利之活動都是本會與各成員書院學生會之共有事權,於本會未行使前,各成員書院學生會亦得行使,但在本會一經行使,各成員書院學生會與本會衝突者,則不能繼續行使
丙、本會有責任協助各成員書院學生會解決困難,而各成員書院學生會亦有責任協助本會工作。」

避免中大學生會和書院學生會的幹事每天為了各自權限吵架的唯一方法,就是書院學生會把「主權」(尤其是「外交」權力)「上繳中央」,讓中大學生會這個「聯邦政府」負責一切對外事務,甚至於校內事務(福利條款)也有優先權。
那麼書院學生會是否萎縮到只能處理校巴或飯堂這類「瑣碎事項」﹖也不全然,書院學生會仍然有它們的外務副會長,在中大代表會委派學聯代表時,幹事會通常把 書院代表納入提名名單內,算是分享權力的安排。但政策主導權必然是在中大學生會的幹事會而非書院學生會。(現在搞出九間書院,是否還能全數包括到中大代表團內,方某可不知道,要找秀賢BB答你了。)

書院學生會上繳權力,這就是中大學生會實行聯邦制的必要措施。
要求普選學聯秘書處的諸君,你們是否做好了要求「各院校學生會齊齊把權力上繳」的準備﹖(當然「院校學生會上繳權力是否可能」已是另一大問題)
如果院校學生會不上繳權力,這個普選的秘書處如何「代表選他出來的全港同學」做事﹖人言人殊,記者訪問應該問秘書長還是問院校代表﹖

到最後這個普選秘書長是美國聯邦大總統﹖還是無兵司令﹖還是每天跟院校代表吵架爭權度日﹖全視乎各院校學生會願意上繳多少權力。

---

其實在推上的討論,可以引伸出另一個改革方案。就是維持邦聯制、非普選秘書處的執行角色,但如同歐洲聯盟之有普選歐洲議會一樣,增設普選的學聯代表

普選代表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有如中大代表會,把原來「委派或直選」的書院代表一概改為直選。
這樣的優點是改革簡單直接。缺點是由於當選代表未必是認同院校學生會外務政綱的人,這樣會間接令院校學生會幹事會喪失外務主導權。(就算學生會幹事仍兼任首席代表,也很難確保自行當選的其餘代表執行幹事會的政綱,變成多頭馬車。)

要避免這個問題,另一個變種可能是院校代表團以「組閣」方式選出、甚至跟幹事會一直選出。(後者有點像中大各院系會,它們派到書院代表會/監議會的代表,是作為院系會候選內閣成員之一選出的。但院系代表只需一人,而學聯代表團人數多得多。)
當然這樣選舉,雖然制度上保障了院校代表團不會「自己打自己」,但我想反對者並不會滿意,因為他們正是不喜歡慣常參與學生會的人(aka左膠)主導學聯運作。而學生會也不會滿意,因為這樣可能選出一個沒有幹事在內的代表團,幹事會的外務政綱登時作廢。

第二種有如歐洲聯盟,設立兩個「議院」。歐洲聯盟有一個由成員國政府部長組成的歐盟理事會,另一個是普選的歐洲議會,所有提案要經兩院同意才執行。
優點是這樣院校學生會較易貫徹自己的政綱,亦可有普選代表直接反映民意(這類民意通常在幹事選舉較難出現)。缺點就是一個學生組織是否需要那麼複雜的議決機構和程序﹖傳統上「拗問題拗通宵」的決策過程是否會拖得更長﹖

當然,要增加議事效率,最簡單方法就是規定兩院「一起開會」。反正《基本法》已經有「一個議會分組表決」的「偉大發明」,何不借用﹖

當然我不認為這樣「反學聯」或「退聯」朋友就會滿足收貨。純粹是提出來給諸君考慮一下。在下章主生涯中,見盡各種隨便修章引致的亂事,就是因為很多人為了一時方便而修章,但沒考慮過章則條文的整體配合,和制度運作的原理。所以各位提出改革學聯時,務必仔細考慮各種不同方案的影響,然後才可以作出合適的決定。

星期五, 2月 20, 2015

材料科學展、沙俄與中國外交

這天約了朋友聽沈旭暉的講座,因為午飯吃早了,所以走去科學館打個轉。既然是「材料科學展」一定有不少東西給你玩,不過沒想到那天下雨還有不少小朋友(雖然已不算擠),所以我就沒得玩了。

一入來見到的是這條泡沫柱,我們那天見到比圓筒高了一半﹕
(科學館網頁)

可能沒甚麼人留意到的漫畫﹕

鐵磁流體,讓你把磁鐵升升降降製造「起釘」效果,雖然那塊磁鐵只能上上落落,但吸引很多人看效果﹕

這塊隨著角度變色(你看上半綠色下半藍紫色)是3M公司的新產品「炫彩膜」(Radiant Light Film)﹕

透過控制三條記憶金屬冷熱變形,去夾起波子,當然很多人會搶著玩了﹕
(科學館網頁)

展出一條很高(兩米以上)的單晶矽柱,因為夾在展板中間沒拍到,另外拍了這塊也相當大的單晶磷酸二氫鉀(KDP)﹕
(除了理科控外,有誰會對這些不是寶石的晶體有興趣﹖)

另外一件互動遊戲,但不知為何很多人(包括大人)去玩。明明只是不斷把保齡球絞上去,然後放下來撞那塊強化玻璃而已。
(科學館網頁)
明知不會爛又有甚麼好玩﹖不如找一塊會爛的,叫人猜猜打多少次才爛好玩一點。 :P

----------------------

[沙俄與中國外交—沈旭暉教授]

大家都知沈大師說話滴水不漏,所以開場之初就先說明﹕
—講者專長是國際關係,所以本講座雖涉及歷史但非專注於歷史
—會討論一些大家對中俄關係的見解與誤解
—討論中俄關係的framework
—討論這段歷史對現代中俄關係的影響
(所以下文如果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在下抄錯 :P )

所謂「沙俄」在歷史上可以指很多段時期,包括﹕
—Czardom of Russia (俄羅斯沙皇國,1547-1721)
—Russian Empire (俄羅斯帝國,1721-1917),本講座討論這段彼得大帝稱帝後的歷史
—Romanov Dynasty (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
正如俄國,西方文獻對中國清朝的稱呼亦有這類歧義,例如Manchurian就可以包括由後金到清朝、甚至滿州國。

1. 俄國東擴與滿清西擴的碰撞
—雷帝伊凡佔領了一大片遊牧民族的地方,對國力有多大幫助﹖
—俄國屬於早期殖民帝國(primitive colonial empire),重視從當地獲取資源。滿清則為朝貢帝國(post-tributary empire),旨在建立朝貢秩序和管制國際貿易。
—Federalist nature of later-day Russia﹕俄羅斯因為不斷擴張,但消化不到一大堆原住民族,所以一直帶有聯邦性質,直到今日都是危機來源。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曾有智庫學者構思把俄羅斯瓜分為三份(西部歐洲部分、西伯利亞、遠東)
—中國對俄國東部領土的影響力很大,因為有很多本來都是中國領土。

2. 尼布楚條約(1689)
—沈大師笑言大家就算沒讀過歷史,也有讀過《鹿鼎記》,尼布楚條約大概就是撇掉韋小寶後剩下的真實內容了。:P
—背景是俄國東擴時,清朝忙於平定內亂(如三藩),無暇理會這些偏遠北方的事。
—於是俄國建立了雅克薩城(Yagsi,不知為何slide這樣寫,維基的是Yaksa)為據點。
—滿清於雅克薩大敗俄軍後,雙方簽訂了中國首份平等條約。現時有些中國學者把尼布楚條約劃定的邊界視之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
—Russian compromising on rituals﹕與英國使節有禮儀之爭不同,俄使可不介意向清帝三跪九叩,自然令康熙龍顏大悅。
—問題來了﹕後來割讓領土給俄國的都是「不平等條約」,為何同樣是不平等條約,英國要歸還香港,俄國不用還﹖

影響﹕
Westphalian system (主權國家外交)首次應用於中國。中國亦首次訂定了明確邊界,因為中國與朝貢國或藩屬國的「邊界」概念相對較模糊。中國朝貢秩序由土司到朝貢國不等,朝廷的控制或影響力各有不同,並沒有明確的「主權」邊界。
—俄國未能得到不凍港海參崴,埋下了未來衝突的伏線。
—有些俄國人反而認為這條約是「喪權辱國」,俄國不合理地向滿清割讓所佔領土。
—反過來這平等條約也構成了後來中國「收復領土」民族主義的伏線。

3. 恰克圖條約 (Treaty of Kiakhta, 1727)
—由凱薩琳一世(Catherine the Great)主導
—背景﹕滿清剛「平定準噶爾汗國
—俄國承諾不幫助清廷邊境的叛亂、清朝則給予貿易優惠、並資助東正教於北京傳教(與天主教牽起禮儀之爭相比,俄國人身段較低)
—俄商壟斷北路貿易(經東三省),但相對於廣州貿易(1806),清廷仍不准俄商往廣州經商。
—由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代表清廷簽約,這是為了清俄國人被蒙古人侵略的心結。

4. 璦琿條約 (1858)
背景大事﹕第二次英法聯軍、太平天國、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此戰俄國慘敗,並與英法結怨)
—俄國趁中國為英法所敗,以調停外交「抽水」獲利(俄國所獲甚至比英法更多)
—重劃邊界,俄國佔領東北「龍興之地」,Condominium(共治)兩年(後來以另一條約代替)
—原住民仍可跨界貿易

影響﹕
—中俄地位開始不平等
—"Man on spot" theory (俄國的探險文化,前線人員不待後方批准,自把自為擴大成果)
—當時的人對俄國搶地反而沒太大反感(當時他們最痛恨英法),後來才產生反感。
天津條約和治外法權
海蘭泡轉移與屠殺(1900),全部中國在俄人員被殺害(數目較南京大屠殺少,約五千人,但比例是「全部」)。
—中俄對原住民也只不過是「共治」。

5. 1860中俄北京條約 (稱「北京條約」的除了英法俄,還有二十年後跟葡國)
—取消「共治」完全吞併璦琿條約所涉土地
—要求劃定西部邊界
影響﹕
—清朝與烏茲別克一帶中亞汗國的關係。
—俄國重興東擴運動,吞併中亞各汗國。
—導致現時中國仍視中亞各國為中俄間之緩衝。

6. 1864年西北邊界重定
—俄軍出兵先佔後劃界
—利用民族爭端削弱清廷在新疆的統治,令新疆成為俄國勢力範圍
—俄國建立了「突厥斯坦」概念,包括新疆,即日後「東突」獨立運動之始
—中國維吾爾問題國際化
—浩罕汗國(Khanate of Kokand, 1709-1876)被俄國吞併

7. 伊犁條約/聖彼得堡條約 (1881)
—背景﹕左宗棠鎮壓「回亂」、同治中興,當時中國少有的平等條約
—英俄於背後介入回亂,英國後來轉為支持清廷以制俄
—左宗棠與李鴻章之爭
—影響﹕西部邊界歸於穩定

8. 中俄密約 (Li–Lobanov Treaty, 1896)
—背景﹕中國甲午戰敗,徹底失去「大國」地位(因為這次是輸給日本而非西方列強)。
—李鴻章擅長「分而治之」(沈﹕強國這樣可以做很多事,但李代表的是弱國),但戰敗簽約後失意,並以日本為宿敵。俄國乘機邀請他參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禮,拉攏他「聯俄制日」。
—俄國賄賂李鴻章疑雲。
—三國干涉還遼,令中國人對俄國產生好感。
—俄國表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並反對日本再侵略(但並無答應協助抵抗)
—俄國建立中東鐵路,沿線並享有治外法權。(交華俄道勝銀行營辦,但實質等於交給俄國政府)(沈﹕以修建鐵路作控制計劃,與後來日本以南滿鐵路成立滿州國的計畫相近)

影響﹕
—滿州成為俄國保護國。
—日本因此視俄國為仇敵,導致十年後日俄戰爭。(俄國比中國強大得多,日本再一次挑戰更強大的敵人,這次更採用極消耗的方式去打仗)
—滿州問題國際化
—為了反制,日本資助中國留學生進行反俄運動(1903-1904),部分人後來參與了革命。
—今日中國修築鐵路西擴,與昔日俄日鐵路殖民化之對比。(當然中國並不旨在奪取殖民地,但借鐵路開發資源及擴大影響力範圍之目的則一致)
—事件成為李鴻章之污點。(中共因此視李鴻章為賣國賊,唐德剛則認為李鴻章、顧維鈞、周恩來是中國三大外交家。)

9. 1898旅大租地條約(Russia-Qing Convention)
—俄國租借旅順、大連
—背景﹕列強租地狂潮(例如英國即租新界威海衛),當時清廷唯一拒絕了的是意大利要求租借淅江三門灣。(因為連清廷都知道意大利並不強大,得罪了也不怕他們打過來 :P )
—中東鐵路進一步伸延至旅順。
影響﹕
—西方稱開始了「小冷戰」。中國複製了歐洲冷戰形勢,俄英於遼州半島(旅順大連)和山東半島(威海衛)對峙。
(中共則稱中國開始了「半封建半殖民社會」)
—「條約港」與現代中國「珍珠鏈」戰略之比較。(中國雖不開租界,但借港口拓展影響力則相同)
—清廷對日俄均厭惡,於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如果清廷倒向俄國,俄國有可能勝出)
—義和團之亂俄國也有份引發,而八國聯軍時日軍比俄軍更有軍紀。

10. 沙俄末年與民國交往(十幾年)
—1910立二次日俄條約,關係穩定了,於是又向中國落手。
—1911俄國以最後通牒迫清廷給予新疆、蒙古特權,引起公憤。
—維持一個弱勢的清廷顯然對俄國有利,故俄國於租界內協助清廷反革命。
—革命興起後,則支持南北分裂。又是玩「調停政治」那一套。(國共內戰時,斯大林也曾要求毛澤東與蔣介石隔江分治)
外蒙古獨立(1911/1914/1919),三次都是俄國支持,否則不可能成事。外蒙成功獨立後也一直依賴俄國。
圖瓦獨立(1911/1914/1921-1944),名義上主權獨立,但後來也併入俄國。
—1917帝國倒台後內戰,一些軍人來了中國參加軍閥。例如張宗昌就有隊白俄軍團。
—革命後列寧宣佈「廢除」與中國之不平等條約(領土當然沒還)

影響﹕
—中國一直在防範俄國煽動疆獨。
—俄國則一直在防範「黃禍」滲入遠東(尤其是遠東俄裔人口縮減嚴重之下)

問答時段﹕

1. 頭兩個阿叔阿伯問題的口吻,大概平日不是看方向報就是文匯大公之類,三句不離「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究竟美國是否中國的最大敵人﹖
沈認為外交離間這類事是任何國家都會做的,但美國高調「重返亞太」,其實批了幾多預算﹖至少大家見不到有大手撥款。是否比烏克蘭或中東更重視﹖是否這樣幾下板斧就足以顛覆中國﹖
就像拉丁美洲是美國後園,地緣政治的因素很重大。相對於就在旁邊,很容易滲透和製造既定事實的俄國,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要做這些事情相對會難得多。

2. 另一個阿叔倒有少許變奏,提及中俄都以美國為共同敵人,但沈生又提及種種中俄矛盾,是否影響了它們的合作﹖
沈認為我們思考時不應拘泥於「美國亡我之心不死」的狹隘國家觀念。中俄的確於中亞有競爭,而中美戰略上競爭、經濟上又合作,美日則戰略上合作、經濟上競爭(尤其是八十年代)。並沒有「全面地」「非合作即競爭」這回事。

3. 另一阿叔提及美國「星球大戰」令蘇聯解體。
沈認為不應該集中於「星球大戰」的單一因素,蘇聯解體涉及很多不同因素,單是學界就有各種論說,例如經濟論(共產經濟模式無法再支撐蘇聯的中央集權)、自由論(民眾渴求自由導致改變)等。
「星球大戰」很可能只是列根自吹自擂,因為事實上美國也沒有真的「訓身」去搞,不見得蘇聯就會真的中計。

4. 又有問及珍寶島事件是否真的曾有核戰威脅﹖
沈提及毛澤東是從不信任蘇聯,但認為這應該是林彪借來調動「老臣子」重整政治,多過是真實的威脅。國家行為是可以計算的,風險也是可以計算的。就如北韓看來瘋狂,但其實他們每次「瘋狂行為」都是有底線,所以其實是很理性的。

5. 如果遠東排華,將如何影響中俄關係﹖
—現代全球化也不再是全面的合作或競爭,而是兼而有之。
—當蘇聯解體、波羅的海三國搶先獨立時,其實中亞各國並不熱衷,後來跟俄國的關係也比較好。
—普京現在不再以佔領土地為目標,改為在四鄰挑釁出一堆「沒人承認」的獨立實體以削弱鄰國和增強俄國的影響力。

6. 「民族自決」獨立模式是否可以複製﹖
—中、俄、美、日均在爭取蒙古。
—俄國獨立時也有一些加盟共和國(方按﹕認為自治共和國)鬧獨立,例如車臣韃靼斯坦
—普京同樣以「反分裂」作為號召,削弱地方自治權。(例如參選人要經過「篩選」)

7. 歷史上俄國是否因為跟日本一樣貧困而擴張﹖
沈指俄國需要原料,更重要的是靠領土壯大門面,以跟西方列強相比。

星期三, 2月 18, 2015

Year of the mehhhhh


阿Round﹕家騮話不如我改名叫阿圓、你叫阿扁喎。

阿Flat﹕唔濟呀,一陣人地以為我貪污架﹗

咩咩﹕我地一齊祝大家咩~~年~~快~~樂﹗


我地代表方家animals祝各位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星期二, 2月 17, 2015

香江古橋探索

[香江古橋探索—李偉明先生]

作者是土木及結構工程師,加入古物古蹟辦事處。他的畢業論文就是古橋,亦於去年出版《香港古橋》一書,可說是寓興趣於工作。

作者將介紹四種橋﹕
1. 法定古蹟
2. 歷史建築(分一至三級,大部分都是源自1996-2000年普查所得)
3. 永訣的建築 (源自梁思成先生的形容)
4. 特色的建築 (未評級)

1. 「法定古蹟」例如﹕
—景賢里,屬中國文藝復興式,以鋼筋水泥屋仿中式型制。
—文武廟,正在復修清底油中。
—大潭水塘六道石橋,講者提醒拍照最好在冬天枯水期去,才看到整個橋墩。

2.1 一級歷史建築,例如﹕
—藍屋,之所以藍色是因為曾由水務署使用,水務署有很多藍色漆油,所以就漆成藍色了。而且「豬肉榮」的後人也有在樓下開跌打檔。
—灣仔洪聖古廟,其瓷脊飾非常寶貴,現在要修復也要回去景德鎮找人試製才成。
還有一點,法定古蹟是不容改建的。如果有些歷史建築改建過、或者業主不想受「古蹟」限制,那就不會成為法定古蹟,而只會是歷史建築。

2.2 二級歷史建築,例如﹕
—和昌大押
—城門(銀禧)水塘鐵橋,這道圓拱橋是香港唯一列表的鐵橋。(另一條堅尼地道鐵橋是候選歷史建築)

2.3 三級歷史建築,例如﹕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作者說改裝後見到有播出片段訪問劉丹,說他小時也住過。下面還有前皇仁書院的地基和麻石水渠。
—會仙橋,麻石平橋,往元朗十八鄉公庵廟。

3. 古橋的意義﹕
—中國古代以修路築路作善事,護蔭子孫。
—古代風水以修橋為首,其次才是墓地,再其次才是修宅。
—八鄉科達橋或十八鄉會仙橋都是以方便坊眾為主,亦是以積善積福、祈福祈壽之類為目的。
—高中功名的人也會回鄉築橋以光宗耀祖。
—有時獲罪者亦可以修橋抵償罪孽。
講者提及,很多沒留意唐英年也曾經回無錫故鄉修一條「梓良橋」通往唐氏宗祠。只是沒能保祐他「高中」特首。(方按﹕你也可以說就是祖先保祐他不用當特首呢 :P )

4. 香港列表的十七條古橋﹕
其中大部分(12條)於港島水塘,因為水塘受保護不開發所以少破壞。當時技術以麻石中填英泥。
其餘五條於新界,一條在城門水塘、三條於元朗、一條於蓮麻坑。蓮麻坑那條就在葉定仕故居附近,此君是泰國華橋,曾為泰皇造軍服,後來為孫中山籌款。因為支持孫中山,連這間屋也是仿照孫中山故居而建。

4.1 便母橋 (1710年,錦田水頭村,2010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是香港最古老石橋,但中途經過多次改建。使用至今的橋面算是奇蹟。當年是專門請福建師傅修建的。
可是,近年村民在旁邊另外修建了一條便母新橋,甚至沒問過古物古蹟辦事處。雖然方便村民出入,但對舊橋景觀有很大影響。連橋邊的亭也是仿唐式,與舊橋格格不入。(講者說如果村民來問的話,他們會建議放遠一點,而且不要搞太多裝飾,妨礙舊橋的景觀)

4.2 會仙橋
前面已提,是為了方便善信前往山上公庵廟而修建的。橋邊尚有碑記銘謝捐款者,其中包括何東捐了200元。

4.3 利達橋 (1903年,1970年擴闊,2010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4.4 蓮麻坑古橋 (1913年,2010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4.5 大潭六橋 (大潭篤是下水塘,這是上水塘)
—上水塘的石砌輸水道,建於1883-1888年,亦於2009年列為法定古蹟。服務中半山的豪宅。當時堅道對上,除了甘棠第之外不准華人居住。
—維多利亞式橋柱+生鐵欄杆。
—看起來跟西班牙著名的Segovia Acueducto (50 AD)也有點像。
—上水塘石橋(1883-1889,2009年列為法定古蹟),擁有分水尖(分水尖中國古代已有,例如福建安平橋)。橋底有枕樑,就是在橋柱兩旁伸出來承托橋面的部件,用來縮短橋面跨度。
—大潭篤水塘石橋(Masonry Bridge, 1907)
—石橋二號,四拱
—石橋三號,三拱
—石橋四號,50呎,是香港最大跨度的拱橋(三拱)。
—建築時是先用麻石砌外壁,然後在內以6:1 cement concrete回填。(這一點事後問答時間有人指水務署導賞說的是先倒石屎然後貼石。不過似乎土木工程師應該比水務署更熟悉建築吧﹖)
—築橋時也「中西合壁」,用竹棚搭起再加木樑架。可與1860 Rathdrum Railway Viaduct, Ireland 的建築方式比較。

4.6 寶雲道輸水道21孔拱券段(1885-1887)
—早年的照片很容易看到,因為當時山上沒甚麼樹木遮住。(本來寸草不生的荒山,有了人氣財氣就長起樹來了,有點風水師的味道。會否其實是英人植樹之功吧﹖)
—附近還有日軍「忠靈塔」遺跡

4.7 薄扶林水塘四橋
—這是港島最早的水塘。附近的地方都是教會用,例如伯大尼大學堂
—一號橋(1863-1871)所用的並非全拱,而是四分一拱,型式像教堂的窗。其麻石縫口亦如伯大尼一樣。
—看守員宿舍,現為林務站。

4.8 香港仔上水塘橋(1931,2009年列為法定古蹟)
—是港島最後一個興建的水塘
—採用了預製鋼筋水泥,是當時的新科技
—水塘大壩入口上面有「HKWW」紀念鐵牌,這是水務署(WSD)的舊名Hong Kong Water Works的縮寫。

4.9 城門銀禧水塘鐵橋
—採用窩釘
—因為名叫「城門」,所以連水塘大壩也特意建成城牆模樣,控制塔也是城堡外型。
—與悉尼(雪梨)跨海港大橋比較

5. 「永訣的建築」
5.1 鵝頸橋﹕連黃泥涌也被填到地下了,橋亦不復再。舊照片可見鵝頸橋附近有煙囪,是當時的電車廠,今時代廣場。
5.2 廣福橋(1896/1941/1951/1980's)﹕多次重建,1941年那道是鐵橋,曾見證日軍入城。1951年重建時保留了橋基。到八十年代重建成現代廊橋,舊橋址已成為陸地。

6. 特色建築
6.1 渣甸橋(1920's)﹕講者形容為「容易受傷的橋」,因為當時橋樑預留的高度不夠現有的雙層巴士通過,所以雙層巴士到橋下都要切線到路中心橋底高度最高點駛過。如果司機經驗不足的話就會撞傷橋樑。(按﹕有網頁說已列為古蹟是錯誤資料)
6.2 大澳涌吊橋(1996)﹕是香港唯一的鐵吊橋,用以取代橫水渡。居民於附近另建一條木橋新基橋。
6.3 瀝源橋(十一拱券)(1988)﹕採用清朝型制,拱券數目必為單數,兩邊小中間大(中間拱券象徵皇帝)。這亦符合水文,因為河道中間水流通常較大。另外橋邊設橋亭,也是香港少見。

7. 國際古蹟保育準則及憲章
確認和修護古蹟時,會採用國際間不同機構的標準。包括中國、加拿大、澳洲及國際組織等。

8. 古蹟保育價值(Heritage value)。跟大家耳熟能詳的「集體回憶」也相差不遠,很多因素大家都想得到的,例如﹕
—historic (歷史性)
—authenticity (真確性。就像古董一樣,如果改裝的部分越多,價值自然越低)
—architectural (建築特色)
—social & public (本地社區和公眾,「集體回憶」與之焉)
—rarity & associative (群組。例如大潭水塘組群,一群古蹟一起相得益彰,又有更大價值)

9. 特色構件 (Character Defining Element, CDE)
這一點只提到常規勘察,沒有時間詳及。

10. 會仙橋非法擴建
—有居民發現會仙橋遭非法擴建向政府舉報,傳聞是有人為了起骨灰位。
—他們急忙前去檢視,發現他們為了擴闊到可以行車,在原有石橋旁邊放鋅鐵板木板,非常危險。
—非法擴建自然沒有通知古蹟辦,對橋身造成很大破壞。幸而作者2011年已畫了草圖,所以他們可以用三個月作緊急修復(embankment reinstatement)。期間先在旁邊起臨時橋給居民出入,然後拆去非法擴建部分並修復橋身,最後把臨時橋拆去重開橋面。

11. 古建築保育展望
—私人業權和政府業權,如何東花園爭議
—都市發展和重建的影響
—鄉村城市化,成為新市鎮。
—現況﹕拆毀古建築、或保留部分建築、或完整保留(如雷生春)

12. 其他和問答時段
羅湖橋(指放在一邊保存的第二代「新鐵橋」,不是現在那條)現正修復枕木和清鏽中。
—水塘大壩常設spillway(溢水道)以洩走超出設計負荷的水位,但城門水塘設計不同,在水壩後方做了個「大喇叭」來洩水。負責設計的工務司就留名於軒德蓀道(Henderson Road)。還有漆咸道也是紀念工務司,講者笑說大家不妨考慮成為工程師。(方按﹕以工務司命名道路是英國人「自己益自己」,現在當然沒這回事了。)
—Management Approach﹕當古蹟建築與現行法例要求不符(例如不破壞古蹟無法安裝消防條例所需的設備),通常會以限制進入人數、甚至暫不開放以待日後解決,以避 免破壞。例子如和昌大押原有的欄杆並不符合法例(法例要求1.1m是西人標準,因為他們較高大,中國人的建築往往不夠),結果在欄杆上再加玻璃解決。
—英國人的設計往往留有餘裕,例如大潭一帶原本是很荒蕪,但道路卻容許兩架私家車並行。只是沒預算日後有巴士和大貨車通過,它們就要互相讓路了。行經該處 的巴士司機大多經驗豐富,有次講者見巴士未到彎位就停下,司機答曰已見到遠方有貨車不減速駛至,為免到時對頭車倒車麻煩,不如先停下。

星期二, 2月 10, 2015

從藝術到歷史﹕我的博物館生涯

[從藝術到歷史﹕我的博物館生涯](丁新豹)

這天先去了旺角教協買東西,然後走路去尖沙咀。到達時離開始還有十五分鐘,但演講廳已爆滿,去了旁邊的小室看轉播。之後還有加椅讓人進來,離開時發覺另一邊的小室也開放了做轉播。可見丁生吸引了多少人來。

相比起來,上次丁生和何生在藝術館的同類講座,只有幾十人,不知何故。(可能是因為藝術館的消息實在沒甚麼人留意吧)

---

丁生首先自稱已退休八年,以他的學歷現在應該連應徵二級助理館長也沒資格,因為無論藝術或歷史的學科他都修不足。但幸運遇上博物館的發展階段,當時就只是由幾個館長開始。

1869年,在匯豐銀行現址的舊大會堂博物館。連孫中山、康有為等人來港都曾經參觀過,康有為在《大同書》還說文明國家必須要有圖書館和博物館。
但這個博物館1930年代就拆了,藏品還下落不明。而且藏品跟本地也沒甚麼關係,當時的潮流只是展示自然史的石頭、標本,和各民族的物品。(方按﹕其實即是展示大英帝國不同地方的物品啦)

1962年現址的新大會堂落成。

1974年丁新豹畢業,投考Museum Assistant失敗。他說當時太天真,連面試題目也告知自己的師兄,結果師兄得了職缺。於是留校繼續讀碩士。

1975年藝術館和博物館分家,博物館租了星光行作臨時館址。
美術館的發展一直先於博物館,因為上流社會喜好之故。(藝術館於1991年遷文化中心現址)

1984年博物館遷九龍公園,現時文物探知館的館址。背景是英軍開始撤出,把軍營交給市政局,於是同屬市政局的博物館得到館址。

大會堂時代,九樓是美術博物館辦公室、十樓和十一樓都是展覽廳。十一樓只能上樓梯,所以展品大小和重量都有限制。
由於大會堂較低層數也有公開出租的展覽廳,不時有人在展出假畫,很多人都分不清那個展覽廳其實不是博物館的。

1977年春丁加入藝術館當臨時工,當時館長是譚志成、副館長曾柱昭。
首個展覽是鼻煙壺,然後就是廣東繪畫。後者要認識不同時代的繪畫和背景地點,對後來的歷史研究也有幫助。
之後再考Museum Assistant,這次又失敗,而且還是敗給師弟手下。敗給師兄還可以說對方比自己多工作經驗,敗給師弟就實在無話可說。

於是1978年春離開藝術館,回去完成碩士論文。九月任教慕光英文中學,怎料第三次報考才取錄,結果只在學校教到十二月就跑掉。而且那還是預科班,所以丁自覺過意不去,特別找幾個朋友幫這批學生課後補習,有幾個學生後來一直都有聯絡。

當時是藝術館首次開設多個Assistant Curator II (二級助理館長)職員,分為 Modern Art, Chinese Antiquities, Chinese Painting, Historical Pictures, Registration 多個職位(以前只是由一個Chinese Art大包圍負責所有跟中國藝術有關的工作)。而且之前的 Museum Assistant 並不能升上 Curator,現在的 ACII 總算確立了晉升階梯。

在藝術館中 Chinese Antiquities 和 Chinese Painting 是最重要的,而丁本人就入了去 Historical Pictures。

當時的展覽只是把畫掛起便成,連caption(說明牌)的內容也不多。當時的老師還教他們不用寫長篇大論,那是侮辱觀眾。因為當時預期來的觀眾一定懂得看,而不懂的根本不會來。這種想法當然跟今天的普及教育理念很不同,而現在的說明書資料也會豐富得多。

丁說永遠都會記得是1979年1月2日正式入職 Historical Pictures 的 ACII,直屬上司是 副館長 Cesar Numez (Modern Art + Historical Pictures)。是個不懂中文的人,還被朋友起了個很難看的中文名而不自知,在這職位上很易受騙揹鑊。他為人非常 artistic & academic,可惜偏偏在博物館界不能太 artistic,他不懂行政也是很大的缺憾。

另一位副館長曾柱昭負責 Chinese Antiquities,還有朱錦鸞負責 Chinese Painting。曾是個很「招積」的人,當時大會堂博物館的展出位置是要搶的,曾試過把展覽空間一下子搶光,不明就裡的 Cesar 當然被擺了一道。
不適合這個職位的 Cesar 未幾離職去了澳門,後來在利瑪竇學院做研究。於是丁的直屬上司變成他的師妹崔嫣霞(因為當時一級助理館長ACI開放直接應徵,要有教書經驗,於是師妹就成為了上司)。

1980年首個展覽「香港的蛻變」正是展出 historical pictures,要找幾乎唯一專門研究錢納利shorthands的港大出版社社長彭傑福(Bonsall)指教。此君為人十分英國紳士也頗為冷漠,很難請教,不過丁也同時學了寶貴的人際技巧。

鎮館之寶就是繪畫香港開埠初期海岸的AH64160。(不知是否就是徐兄拿來當封面的那幅)

1981年上司變了曾柱昭,每年做一個歷史畫展覽和寫簡介。這是很好的訓練,丁本來不是負責寫簡介的,只因為他上頭的ACI空缺沒有人補,所以本來應該由ACI負責寫的簡介變成由ACII的他來寫。
同時辦了「珠江十九世紀風貌」畫展,讓丁累積了不少歷史知識。這個展覽中的海珠島李昂英祠堂,其實跟大嶼山「李府食邑稅山」那塊碑的李就是同一人。

1982年辦了「晚清中國外銷畫」,開始對錢納利和「林呱」(Lamqua)的關係產生興趣。Lamqua 是十三行工作的福建人發音,qua 是「倌」,林呱其實即「林倌」,加「倌」是當時人的習慣。丁誓要查出這個「林呱」是誰,直到臨退休前終於查出是關喬昌,總算圓了心願。

丁同時要負責辦「雙年展獲獎作品展」(當代香港藝術展),丁自認不懂當代藝術,但辦這類展覽卻要練好如何擺平藝術家之間的要求。例如曾經有藝術家指他的作品 最適合放在入口的main panel,可是那個位是用來放展覽海報的,而且每個藝術家都會覺得自己的作品最適合,怎可能給你﹖答應你就得罪其他人,不答應又得罪你,如何婉拒就是一 大功夫。

1983年辦了「錢納利及其流派」(中國古物展)
辦這個展覽認識了Brian McElney,這人非常有趣,自稱「I'm ridiculously rich」,但他並不炫富去搶古董,嗜好就是去摩囉街找人家走漏眼的珍品。此君得了OBE,後來把他的藏品捐給巴庫,成立了博物館

1984年「伯明翰博物美術館珍藏拉斐爾前派作品」,丁自言不懂拉斐爾,更不懂甚麼「前派」。同年辦「東方瓷器與荷蘭德爾夫特陶瓷」(Interaction in ceramics: oriental porcelain and delftware)(海報的那個壺其實是歐洲早期的假青花,燒製溫度不夠),是荷蘭博物館的藏品,丁只負責譯荷方專家的說明,但學了很多東西。(方按﹕可以看《青花瓷的故事》)

1987年辦了幾個展覽,包括「十八及十九世紀中國沿海商埠風貌」,丁說自己當時把十三行對面的炮台錯當成海珠炮台。
還有「Scenes of two cities」(港澳歷史畫)、「美國國家畫像館珍藏近百年美國肖像作品」,和「徐悲鴻的藝術」。後者令丁認識了徐妻廖靜文(這是第二任妻子,另有一髮妻)。

1988年調任博物館館長,負責九龍公園館址的「香港故事」常設展。上司何清顯總館長就是他的中學英文老師。
同年羅屋民俗館開幕。

1989年六月上旬出差上海博物館及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古人類研究所。當時住在青年會酒店,六四後收到家裡電話才知道出了事,北京無法久留,於是南下上海並滯 留。由於當時上海所有店舖都關了門,酒店住客也很難自由出入,所以丁寄住在一位朋友家裡。當時大陸的博物館普遍環境很差,上海博物館也只是用舊銀行的建築。
當時上海也沒有飛機班次可以回港,最後唯有坐上海號輪船回港。

丁最氣憤的是,回港後AD(助理署長)說因為他在上海沒住酒店,所以不給旅費(大概是見他住在朋友家裡,當私人旅行吧)。

1990年辦「香港歷史資料展」並出版論文集。

1991年「香港故事」常設展開幕,首次跟傳媒打交道。(有張記者招待會的照片,背後牆上用寫成「常滿」般的正方形紙拼成主題,丁笑說很有大陸味道)

有天突然收到泰國公主來參觀的消息,急急去迎接。怎料有批泰國女士(丁說可能是泰傭﹖我倒覺得未必,香港很多泰國人,我媽的工友也有不少)更早得到消息,全部圍到博物館外,甚至有人跪迎公主駕到。
公主有學過中文,所以聽丁講解時還一邊抄筆記。不過丁就覺得她的題字其實水平一般,可能是被旁人吹捧太過。

1992年與上海博物館合辦「良渚文物精華展」。

1993年嶺南古越族出土文物展。

1994年立法局通過成立海防博物館,開始籌劃。

丁明言假如知道後來會通過為歷史博物館興建新館,就可能會放棄海防博物館的計劃,因為同時搞兩間新館實在非常辛苦。而且博物館使用九龍公園的軍營舊址,實在 過於陳舊,有鼠患和漏水(丁說「香港故事」的沙灘佈景就曾出現老鼠腳印,後來更見到老鼠跑來跑去),而且建築不是為博物館而設,其實不適合博物館運作。不 搞新館不行。(不過當成後話,丁卻說新館後來一樣有漏水,可見漏水是難以避免。)

不過也未必是丁可以推卻得到。因為丁也提及,之所以成立海防博物館,軍營空置尚在其次,主要是因為義勇軍無法過渡要解散,義勇軍其中一位patron就是前任布政司霍德,所以他想搞一間博物館放義勇軍的文物。可是在博物館而言沒足夠理由和文物單單為義勇軍成立一間博物館,所以就「發大」以「海防」為主題。
(方按﹕如果你看現在的海防博物館,其實義勇軍只佔用一個展廳,和辦過另一次專題展覽而已。究竟是文物不夠多,還是館方不想強調,就不知道了。)

同年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古人類研究所合辦「物競天擇﹕中國古生物化石展」。之後頻頻「添食」,每幾年一搞,因為展出恐龍化石總會有小朋友來捧場。不過現在就是科學館去搞了。

這裡不得不想起,方某曾介紹李逆熵《人類大追蹤》時提及先前展覽引來教徒攻擊的餘波﹕

「附錄記載了博物館舉辦《人類的故事》展覽時引起創造論者(=某些教徒)的抨擊。只要你留心去讀的話,其說辭與手段,與現時之『死光社』,實同出一轍。可見這批人其實跟胸棘魚一樣,都是千年不變的活化石。

這批人留下的惡劣影響(對,他們永遠會留下惡劣的影響)是,日後博物館但凡舉辦任何有關古生物的展覽時,都會在入口旁邊聲明『內容是基於科學家的解釋』云云,免得再予人口實。……
其實這塊牌子廢話得很,正如講疾病當然要找醫生,講古生物學不根據古生物學家的解釋,難道應該跟宗教家的解釋﹖(奇想﹕教會門口是否應該有警告牌,聲明他們對聖經的解釋也只是基於教會權威的演繹﹖)」

1995年立法局隨即通過為博物館興建新館(即現址)。何清顯離任移民加拿大,丁接任總館長。要構思如何填滿新館大面積展廳,而且市政局議員要求很多、招標很難。丁表示感謝博物館委員會主席莫應基的信任和支持。

當丁在訴苦時,廣州同行麥英豪(麥老)跟他說,有哪個館長有機會在生涯中開兩間新館呢﹖(怎料他最後竟然搞了三間—包括孫中山紀念館)

同年辦「市影匠心﹕香港傳統行業手工藝」展覽。

1996年與廣州博物館及廣東省博物館合辦「南海海上交通貿易二千年」展覽。

1997年「香港故事」內容和工程受質疑,需重新招標。
海防博物館工程則受斜坡問題延誤。(軍營原本只有一條小斜路可以上去,但開博物館卻必需方便民眾進出)
海防的設計師 John Dangerfield 是專做戰爭史博物館設計的(丁笑說此姓甚妙、與其工作吻合),同樣是很有性格的人。

同年與北京圖書館(後來改名中國國家圖書館)合辦「河嶽藏珍﹕中國古地圖展」。丁撞了大板。
首先是他們本來不是打算找北京圖書館,而是找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但對方不願合作,原來「借地圖」是很敏感的事。因為原來明朝地圖裡沒台灣,西藏新疆也不是「自古」已在地圖上,再加上跟周邊國家(如俄國緬甸北韓)的國界處處皆敏感(中共建政以來割讓了很多領土給「友好」鄰國),所以根本不可能借出來。只是第一檔案館拒絕後才找上北京圖書館。
另一問題是,這個展覽其實起因於有地圖收藏家說想把地圖捐給博物館,但要先搞一場展覽。館方認為沒理由單為一個人搞展覽,所以才想到借大陸的古地圖。可是 到後來,那個收藏家不單沒捐地圖,只捐了張複製品出來,而且還公開說博物館不識貨所以不捐,後來反而捐了給新加坡、中國、甚至聯合國。
館方自然非常氣憤,丁自稱已把那人的電話號碼記下來,那人打電話來,一定拒聽。

1998年,歷史博物館新館(現址)落成。
他們想搞個中國古代文明展,但未搞已撞板,發現沒有館長肯借。因為大陸每間博物館的館長大多有師承,沒人敢借展品給其他人講一個跟師父理論不同的故事。
結果他們改為跟中國歷史博物館合辦「天工開物﹕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
另外當年首次搞了個「林則徐與鴉片戰爭研討會」,惹火學者黃宇和被大陸學者圍攻。

1999年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辦「百年自強﹕近代中國的歷史」。
丁說這也是隨時中招之作,出自當時署長的手筆(方按﹕當時署長正是連議員通過的中央圖書館設計都改掉的鍾麗幗)。她竟然自己去跟革命博物館商討搞一個 「49年後的歷史展覽」,嚇了他一跳。因為有讀歷史、懂政治的人都知道49年後的歷史有多敏感,連中國的博物館也不敢碰。於是館方決定變成由1900年 代、甚至由洋務運動和義和團講起,那就比較合理。
丁說這次展覽最厲害的是連林彪逃跑墜機的那部飛機引擎都借了來展覽,可惜他們沒有出版圖錄。

當時的革命博物館館長是夏燕月,江澤民秘書的妻子。由於這些主要博物館館長都是三煞位,前任是畫家黃賓鴻的兒子,就坐不穩。直到換了夏燕月,一坐就穩了。

另一逸事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其實就開在旁邊,但兩間館的關係差到水火不容。當丁上京探訪之後,說想順道去中國歷史博物館看看。夏燕月就打電 話過去通知,然後把丁送到兩館之間的院落,兩館中間就隔著一條線等對方的人來接待丁。換言之,他們幾乎是隔著這條線不相往來。
後來兩館合併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因為革命博物館人較少,所以其實有如被歷史博物館吞併。丁聽到這個消息時也覺得奇怪,覺得他們關係差成這樣怎可能一起相處﹖

2000年海防博物館開幕。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製作中。
衛奕信曾回港參觀過海防博物館,當時由丁新豹向他介紹展品(有張相片是介紹火炮)。不過丁說衛奕信對展品可能比他更熟。
當年與戚其彰合作,開了第一次海防史研討會。

2001年,「香港故事」常設展開幕。很多各地館長都來參觀,所以鄰近地區各館都有「香港故事」的影子。
(方按﹕倒也有不少人質疑「香港故事」太著重「民俗」)

同年辦「萬里長城﹕歷代民族文化珍品展」,由多間長城沿線博物館借出展品。
此外,大會堂的經理升任助理署長(AD),很支持博物館又不會搞細節管理,很好。(相對以前那位,丁說有「晨昏定省」之稱,不是「反省」的「省」,而是罵人的「詵」,指一早一晚必「詵」一餐之意。眾笑。)

2002年,與陝西省文物局合辦「戰爭與和平﹕秦漢文物精華展」

2003年,辦「學海無涯﹕近代中國留學生展」,包括由容閎到楊振寧的留學歷史。相比起他們,丁指香港當時的留學生主要都是去英國讀法律和醫學,讀法律的主要是回來幫家族打理生意。

丁同時介紹張忠培,前故宮博物院院長,據聞因為六四鎮壓時不准解放軍進館,六四後被免職。而這個院長位置十幾年後才有人正式補上。

2004年﹕皇仁書院不知為何收藏了封孫中山的信,然後又有人不知為何拿了給博物館,於是成為博物館唯一的孫中山藏品。然後甘棠第成為古蹟,要籌備孫中山紀念館,並徵集展品。
丁說孫中山和宋慶齡的結婚證書,不知為何宋是簽「宋慶林」的,更怪的是「解放」後才重新出現。雖然宋本人確認是真本,但學界存疑。
另外他們從英國找到康德黎檔案,他把西醫書院所有的東西帶了回祖家。當中有趣的是其實當時兩位學生(當然包括孫中山)的答卷都水平麻麻,甚至有人回卷寫「I don't know」也算及格。但拿給現職醫生看他們就不願置評。:P

同年辦了「秋獵懷遠」(承德避暑山莊)和「獵鹿與剽牛」(雲南博物館)兩個展覽。被女署長(方按﹕當時是王倩儀)質疑「為何獵來獵去﹖」。丁笑說這些就是不懂文化囉。

「秋獵懷遠」丁說原本打算叫「木蘭秋獮」,不過為免「沒有文化」的人不懂讀又批評,所以還是簡化一點吧。這個活動還找康泰旅行社贊助活動,帶比賽勝出者去承德參觀。館長自然也有跟著去,但因為公務員不能受款待,所以他們是要自己申請假期和自掏腰包付款的。
承德還試過有整批文物失竊,這在大陸官方是極嚴重的事,事主最後被抓到槍斃。

丁說在中國的主要博物館,學者當館長大多沒好下場,因為裡面派系林立。故宮博物館尤其難搞。

為了雲南博物館的展覽他們也去了雲南接洽,到了才發現他們的館長馬文革搞了個很鋪張的歡迎儀式,還在機場搞迎接。跟香港公務員的習慣自然差很遠。

丁因為籌備孫中山紀念館,結識了孫家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孫治平(孫科子,孫中山長孫),但因為他在孫中山逝世時年紀太輕,所以也沒多大印象。可惜他在開館後不久即去世。本港也派人出席葬禮,但當日何志平突然離開了,於是丁無端代了何志平去扶靈。丁說孫中山後人大多在美國,幾乎都不說中文了,眾人感可惜。

2005年辦「東方印象﹕錢納利繪畫展」

2006年辦「鄭和下西洋」展覽,丁說這次示範了「冇料」如何辦展覽。(看來我的觀後感沒寫錯)
同年搞了世界盃足球展,但反應麻麻,「原來D人鍾意睇波唔等於鍾意睇展覽」。丁說應該是因為搞得太遲,等到開幕已經打完,人們就沒有興趣了。孫中山紀念館開幕,丁亦開始退休前休假。

丁有份籌辦的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於丁退休後開幕。丁說這個展覽館很不受歡迎,公園管理方不喜歡,附近的業主甚至因為認為「破壞風水」(方按﹕其實即是「影響樓價」吧)把他們召去罵了三個小時……

到這一刻,其實已經超了「五時」的限時,不過馬木池笑說這是丁生,所以博物館一定不敢趕(眾笑)。進入Q&A環節。

Q&A有人問有沒有打爛過文物﹖打爛了怎麼辦﹖
丁說「沒見過」在記錄中的文物被打爛。但他聽過有副館長當著館長面前打爛一件不在記錄中的文物。(大概說那是假貨吧﹖)

有問香港還應該開甚麼博物館﹖丁認為已經開了很多博物館,不過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集郵博物館(方按﹕新加坡的就不錯),香港也沒有自然史博物館,這是外地很多都會有的。
香港已有私營的海事博物館,做得不錯。可能是香港博物館的新趨勢。

又有問是否還鼓勵青少年在香港入博物館這行﹖丁說2010年是最好的機會,因為自從2000年凍結職系後首次招聘。但以後不會再膨脹,職缺很少但競爭很大。
丁認為,有些年輕人很發燒但入不到行,但也有些現職的抱著公務員心態。

星期四, 2月 05, 2015

不孝有三、臨歧

(先打廣告﹕有朋友做教科書出版,要搵人兼職做小學數學科。主要做 IT,間中要上廣州。有興趣請另行聯絡。)

---

面書有位舊生,訴說家中長輩倒行逆施,甚感不忿。方某不懂得說甚麼安慰說話,不過聽到其友諷刺﹕中國文化,長輩不對也不到你指正,這叫孝。

這倒要看是哪個年代的「中國文化」。到今天我們都很熟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很少有人去考究是哪「三不孝」。
讀預科時忘記了是誰問起這個問題(可能其實也是方某﹖),親愛的陳老師叫我自己查。於是我翻過辭淵倒真的查到解釋。

《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漢代趙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
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是指明知雙親有錯也不指正,還扭曲自己的意思(阿意)去服從(曲從),令雙親淪為罪人(陷親不義)。

「家窮親老,不為祿仕」比較易明,「啃老族」囉(笑)。留意原文「家窮親老」是前提,換言之如果家中富有、父母健壯,那就算不工作也不算不孝囉。(再笑)
「不娶無子」也是前提,換言之如果你娶了妻妾,真的生不出來,那不能算你不孝。(就只是祖上不幸而已 :P )

很明顯,雖然古人有「父子相隱」(孔子)不送父母入法網的人情,但並沒有要求子女扭曲是非,而且很明顯指出子女不應該「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因為子女阿意曲從,助長父母繼續做錯事,最後必然令父母身敗名裂,違反「揚名聲顯父母」的原則,這樣反而才是不孝。

同理,「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其實亦非聖賢真道。
孔子明言「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就是指父母輕輕教訓你(小杖)就順從,如果父母失了常性(大杖),隨時令你非死即傷,這時候應該快點走,等父母怒氣平息了再請罪不遲。任由父母殘害自己生命、又敗壞他們的名聲,這才是不孝。

很明顯,就像黃宗羲說的﹕

明夷待訪錄.原君》﹕「是故武王聖人也,孟子之言聖人之言也。後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窺伺者,皆不便於其言,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

為何朱元璋把孟子逐出孔廟﹖不外乎就是因為孟子主張太「反叛」,不合他們加強君子專制的意圖。歷朝歷代把道德越說越緊,最終搞出「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的變態,才得其所哉。

所謂的劣質「中國文化」,只是後世君權獨大、外儒內法,扭曲先賢原意助長歪風而已。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聖賢遺教。古聖賢根本就沒有那麼違反人性。

(見Chris兄講開,我又貼)

---

港台電視31不時重播舊片(稱《光影我城》),最近有個系列叫《臨歧》。
聽到「臨歧」這兩個字,突然有點感動。

這兩個字顧名思義已經表達了系列的內容(就是主角面「臨」「歧」途囉),但只用文言文兩個字,非常古雅簡潔。

港台說這是1983年的系列,如果遲到九十年代才拍,大概會用我們熟悉的「人生交叉點」吧﹖
「人生交叉點」也很直觀,不過是挪用日文而已,而且要用五個字。(日文「交差點」即「路口」)
用中文來表達同樣意思,似乎應該叫「抉擇時刻」﹖

八十年代初,就是大陸作家阿城來香港的時候。他後來在明報月刊投了篇〈大陸是共和國,台灣是民國,香港是清朝〉﹕

「香港一八四零年由清朝租給英國,所以沒有經歷過辛亥革命,沒有經歷過歷次政治運動,沒有經歷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國習俗在保留上沒有過重大衝擊。中文偏緊,清朗,例如流行歌的詞中極難見到“的”字,律文中有時尚可見到“爾等居民”。新界婦女聽說還無繼承權。可以設計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随四時運行帝力與我何有哉的民氣,所以是清朝。」

在九十年代,舊餐廳往往還可以見到一塊牌寫上七言絕句打油詩﹕

「市政事務署告示奉香港政府籲
隨地吐痰得人憎
罰款二千有可能
傳播肺癆由此起
衛生法例要遵行」

到今天,恐怕也只會寫「嚴禁吐痰﹕違例罰款二千元」吧。

星期一, 2月 02, 2015

香港教育發展與學校行政的挑戰

[香港教育發展與學校行政的挑戰—張國華博士]

張國華博士,在下讀教育時他是「教育改革」 選修課導師(兼教育學院副院長),後來他去了教育局當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議會,他說原本在港大停薪留職,但後來廉署開始關注「延後利益」問題,為免 批出研究合約給港大時被人質疑,唯有乾脆辭了教席),負責極具爭議的「德國科」諮詢。工作四年後他離開教育局,到了公開大學當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

所以在下有點興趣「八卦」他對教育政策究竟有甚麼看法。於是又坐進一場格格不入的講座中(方某經常如此)——這場講座是教育行政學會主辦,會員幾乎都是校長之類的高層。

---

1. 張博士開講時說自己因為既是學者,又進過政府,對政府運作有點public knowledge,希望這方面可以提供一點經驗。他指雖然不是叫人不要看報紙,但現在報紙見到的都只是已爆出的事,其實應該要見於事之未萌。而他本身是讀社會學的,在社會學凡事皆有脈絡。

2. 首先的新形態當然是佔中和政治化。在社會動蕩不安的時候,學校其實做了一個logistic的角色,就是透過不同活動讓學生認識和冷靜討論不同意見。
他說當時不在港,正送大女兒到英國留學,隨即攜夫人歐遊。出事時二女也說要去參與,他曾向二女學校的校方了解過校方工作,知道學校的努力。同時外國的朋友 認為香港很civilized,對他們來說催淚彈驅散人群是很平常的事。(當時他們大概未知後來有人借黑幫襲擊和平集會群眾和警方亂打人的事吧)

2.1 以往官員自認是公務員,都會避開政治糾紛。現在特首帶頭參與糾紛
他認為教育局長出的那份聲明仍是educational context,not political context,應是公務員同事擬稿。

2.2 以往只要不是選舉期,學校可以公民教育為由隨便請嘉賓入校演講(選舉期受法例限制,一是不請,一請候選人就要全部請)。現在社會日益政治化底下,恐怕你請哪個都會被人指責。

3. 另一新形態是身份認同問題。
3.1 港獨論和中港關係。他認為《學苑》文章根本不是真的想推動港獨,只不過認為要拿出來討論。而且香港人的心態跟學生一樣,你越不准我講,我越要講。但大陸的心態顯然就不是這樣。
3.2 雙重國籍華人/少數族裔和國民教育的衝突。他認為因此當年「德國科」諮詢文件甚至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方按﹕認為這樣就可以避免衝突是否太天真﹖),也不提中共(因為一提中共,就應該同時提國民黨和民進黨)。

4. 教育改革時,大家認為國民教育的重點是認識國家、明白事實。這種想法其實延續了殖民地時期教育的「非政治化」精神,不會要求你愛國家,只要求你知道現實。

前陣子陳佐洱批評教育局長的那段偉論,張認為是延續之前《白皮書》的精神。但他四處問都不見有學校真的拿《白皮書》教基本法,甚至連左校也沒有詳細講。
這種爭論突顯了中港教育制度的差異。

5. 家長、學生和社會人士對學校的信任度減低
張剛剛入教育局時,已經有人教他所有電話必須先讓秘書接。因為一拿起接聽就不能先掛線,否則會被人投訴。

全球化令個人(如學生)很容易得到老師也沒有的資訊,於是就會挑戰你。以往就因為知識不夠流通,所以受眾較少質疑權威,比較信從。
而各種institution authority亦因為種種爭拗而受質疑。

(張舉了一個例開玩笑,他說「德國科」爭議時他們呼籲公眾信任教育專業,學校不會洗學生的腦。到了現在,當有人批評學校煽動學生佔中時,反而輪到學民思潮黃之鋒呼籲大家信任教育專業。相映成趣。)

新聞系也經常有「新聞中立」和「文以載道」的爭議,教育界其實也有「教育正義」還是「有關正義的教育」之爭。
(他認為有些年輕教師比較重視「教育正義」,我倒覺得反而是老一輩比較習慣教大家「怎樣才是正確」吧﹖只是他們不會用「正義」而已)

6. 政府和教育界不只是「管理」和「被管」的關係,也有不同的合作關係。
因為政府、民間(學界)和立法會其實是三角關係,政府要靠民間認同才能在立法會排除障礙,立法會也要靠民間立場去反對政府。

幼稚園資助的讓步就是個例子。
中學校長集體穿黑衣去立法會表達「不服政府」,對政府來說也是煩惱。
另一例子是直資爭議,不過沒有時間談。

7. 政府和學校都要共同適應社會的急劇變化
7.1 人口下降。外國小班教育順利推行,因為他們的教師都是公務員,學生少了也炒不掉就唯有順勢搞小班。香港官校的老師也不會怕縮班,因為他們大不了回去教育局工作,不會被炒。但香港主流卻以資助學校為主,教師不是公務員,政府自然不想理你們。
7.2 中港關係。
7.3 少數群體/族裔、性傾向、生活態度等和主流的關係。張舉例說性傾向歧視立法,甚至連英國的圖書館購書也會被貿疑。

8. 經濟進一步為第三產業服務
香港的經濟發展早已超出了城市範圍。 在外國(如紐約)這些核心大城市可以控制到周邊地區,但香港卻有一國兩制界線所限。例如林鄭說讓長者在大陸用醫療券,一定在AO當中拗了很久,因為在境外 用香港的公帑(例如曾有建議在深圳資助開港人學校)是很敏感的事。(方按﹕我想他忘記了生果金已可以在廣東省領取。在下是反對這種建議的。)
知識經濟發展,最終變成「人人讀大學」。

9. 預期人口下降會到2020+才見底。
而十五年免費教育落實後,政府的教育財政格局已大定。(最重視教育的特首是老董,此後不復見)

10. 張推薦大家讀Roger Dale (1997) 的 From State Control to State Governance。
他把功能分為funding, regulation, provision/delivery,並以state, market(即學校)和community的互動關係去分析。

11. 政府雖稱「行政主導」,但仍有立法會制衡。他本人當年財政預算案就要負責答七十幾條問題,而當時課程發展議會的同工也要全體停工一個月,專門協助他回答這些問題。所以公務員會覺得搞財政預算案很討厭。

教育局也要先跟民間組織(學校)商討,才可以有底氣去立法會拿錢。

11.1 他認為所謂「中史必修」只可透過修法達致,不能靠行政指令去達成。因為修法難度太高,教育局不會做的了。
(方按﹕「德國科」又何來需要修改法例﹖)

12. 財政資源發放模式改變。
12.1 自從1998年新教學語言政策(MOI)後開始中中和英中之間的不平均資源分配(中中獲額外資源聘請英文教師)。以前但凡教育撥款都是平均分配的,後來就改為以派錢影響學校。
特別撥款還包括特殊教育、新來港居民、扶貧等,把資源導向特定群體。
但同時又有一些撥款仍是全部平均派發的,例如通識科、國民教育、以至最新的生涯規劃等。

12.2 當年曾蔭權以「關愛基金」繞過立法會的撥款監察,要求立法會一筆過撥款給關愛基金,但如何用就由關愛基金決定不由立法會批准。

12.3 現在產生了很多種不同的撥款模式,例如﹕
—審批式、主題式﹕如優質教育基金
—專題撥款﹕如生涯規劃
—競爭式撥款 (方按﹕UGC給大學的就是這樣)
targeted funding令學校差異變成常態,迫使學校特色化(剛開始有《學校概覽》的時候,大部分學校的介紹還是差不多)。因此學校做法更容易跟持分者期望不符,於是又招致爭議和投訴。但最後校方畢竟有其專業決定,不滿者只能選擇轉校。

12.4 張補充說,其實語文基金還有不少資源可供申請,不知為何很少聽見有學校連同學者去申請。相對於英文教育研究較多,普通話的研究應該很容易拿到資助。

13. 新管治手段
13.1 新法制,例如性傾向歧視立法、或者張超雄力推的特殊教育法(但其實普通法地區較少這樣特別立一條法例管特殊教育)。13.2 一筆過津貼﹕把學校發展津貼和其他合併撥款,帶來機會和挑戰。
政府自認無法事事管,於是推給校長做決定。(方按﹕現在連處理投訴都乾脆推給學校)
政府也不是事事不管,總之它不想管的就一筆過撥款,想管的就用特別津貼
13.3 例如「生涯規劃」就是局長最愛(大家都知道這個局長是人力資源管理出身),現在撥款竟然也沒有仔細規定怎麼用。那麼即是學校可以合併起來隨便用嗎﹖但政府日後只要喜歡,就可以隨時在審計時事後追究。
13.4 行政校本化﹕校內升職和招聘校長都由學校自己決定。於是校長權力大增。(以往校長只是負責行政管理)
現在政府管宏觀規劃,而學校則主管提供教育服務。政府把權力下放後再集中,只看它想看的重點

14. 教育新功能和持分者﹕學生多元出路、高中多元化、國民教育
14.1 鄰近地區都會在中三辦公開試,把幾成人(兩成或以上)轉去讀職業教育。甚至PISA也只聚焦準備升大學的那批學生。
14.2 只有香港幾乎所有學生都進入新高中。現在教育局不要學校公佈成績和為學校排名,對學校來說是挑戰(因為學生差異太大、很多人不適應)、也是保護(因為不硬性要公佈,公佈資料時可避重就輕)。如果我們要改變,又是否打算恢復中三公開試﹖
14.3 關於國民教育,他們堅持的是有「關於政治的教育」但不是「搞政治的教育」。他們也說服孫公公開說明,國民教育「要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

15. 趨勢
15.1 教育制度更強調選擇﹕學校揀學生、學生(和家長)也揀學校。
學校有不同定位,家長也有不同的教育觀念。如何促進知情的選擇﹖
張給校長的提醒,就是老師在課室裡的教學,是否真的反映學校的定位﹖(因為教育界一向有習慣,就是老師認為課室是他的舞台)
外評所做的,其實也是在比較校方和各持分者的看法,一致為之「好」,不一致即是「有問題」。
15.2 校長的管理工作,由純粹管理一所學校,變成推動學校轉變。

16. 不確定環境下的領導。

16.1 2014年DSE的數字﹕有40.4%考生達到大學學位課程入學要求(33222)、68%符合副學士入學要求(22222)。
16.1.1 張留意到,由2012年DSE開始考試,達到33222的比率逐年慢慢上升,反映各校老師已逐漸適應DSE的要求,訓練學生達標。雖然每間學校情況不同,但校長應留意自己學校的33222比率是否有同等的升幅﹖是否追得上全港趨勢﹖
(相對來說,考獲22222的比率沒有具體變化,似乎老師還未有照顧到。畢竟老師和家長都比較重視入大學率。)
16.1.2 可是,人口下跌得比DSE成績上升更快。遲早會不夠人入大學,雖說33222是入大學最低要求,但各位是否真的認為只有33222的學生可以應付大學課程﹖不過,人口下跌後大學就無可避免收這批學生。
張說立法會議員要求增加大學學額時,教育局回了這些數字。雖然傳媒沒有指出,但其實教育局同工是在嘲諷那些議員﹕面前有這樣的趨勢,你還打算擴張﹖
16.1.3 學校下一步工作應是提升22222的比例
16.1.4 我們應該留意,現在學生被分成三批﹕考獲33222可爭奪大學學額的學生、考獲22222只能爭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的學生、和連22222都達不到的「制度失敗者」。雖然大家注意力都放在前兩批,但第三批人於2014年也有32%,其實是很多人﹗

16.2 高中不分流的制度選擇(這點沒時間說)

16.3 公開大學的經驗
16.3.1 很多人都有誤會,但其實公開大學自從1991年後已要自負盈虧,不再有政府撥款,也沒有加入大學資助委員會(UGC)。
16.3.2 從遙距課程到兩條腿走路﹕公大一開始是搞遙距教育的,因為人口下跌,就決定轉為面授課程。結果發展下來,現在公大學士生的數目已是嶺大的三倍、也多過浸 大,甚至還多於香港教育學院(IEd,不計PGDE學生的話)。現在有7800個全日制學生、約18000遙距學生。
雖然完全靠學費營運,但現在公大學費其實也只是五萬多(資助大學學位是四萬多),他們只能靠提升效率應付。例如他們只靠十八個教員負責所有教育課程。
16.3.3 教育學士課程﹕公大的靈活度較高。港大的教育學士受UGC贊助,他們課程是五年的。IEd也是UGC贊助,於是沒理由不拿五年撥款只拿四年,於是也必須開五年的教育學士課程。公大由於不靠UGC,反而可以開四年制教育學士課程,以「快」標榜,代價是學生暑假也要上課。而且為了節約資源只教英文老師而不開中文教育的課程(畢竟教英文的比較搶手)。
16.3.4 雖然大家都要面對人口下跌,跟很多UGC資助大學教員的反應相反,亦與受政府資助的中小學要求政府推行小班教學不同,公大的教員反而不贊成公大加入UGC受其約束。他們寧願靈活應對。
16.3.5 政府估計到16/17年(即兩三年後),有45000人應考DSE。如果我們假設考獲33222的比率上升到45%。而UGC資助大學學額和自資學士學額23500不變。簡單的算術就可看到所有考獲33222的人都可以拿到大學學位
這樣對自資院校是危機,需各自建立特色。公開大學在這方面反應頗快,而很多自資院校到近年都已有反應,例如城大找人入主「合作」搞其專上院校即為一例。

17. 總結
17.1 校長不只是管理、更是領導。
17.2 校長需要想想,辦學團體在思考什麼問題﹖
以往除了教會學校較多要求屬校跟隨福音使命外,很多辦學團體對屬校未必有特別的要求(可能只要成績有交待、間中有機會讓校董出現剪綵就已經滿足了)。近年辦學團體多了聘請教育界人士(如退考校長)出掌他們的教育部門。可見他們開始有要求了。
校長應探討辦學團體在想什麼,這樣說並不是叫校長忖摩上意,而是校長應該參與政策,確保辦學團體的要求是educational。
17.3 還有一點要留意的就是,辦學團體將如何回應陳佐洱的論調﹖雖然傳媒上大家見到的就是陳佐洱在批評教育局長和教育政策,但其實他的討論反映出,中央留意到香港學校是由辦學團體管理這個事實。張說他自己寫了篇文回應,有興趣的同工可以電郵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