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8月 27, 2022

科幻怪夢夢

很多時候發了夢沒時間記下,這次發了個很怪的科幻劇式夢境。

我身處一個隨時發生核戰的世界,世上好像剩下兩個國家(或集團)互相攻擊。
在這世界最恐怖的是,軍隊有了一種類似隨意門的裝置。不過不是給人用,而是給核彈用。

即是說,核彈可以不用再穿越天空射過來(這樣還有預警時間、還有反導彈裝置可用),而是可以突然在你的城市出現然後爆炸,把整個大灣區般大小的地方完全毀滅。

於是電視畫面就不時出現衛星圖下一個大城市中間出現爆炸,然後整片土地出現一個變回泥土色的圓圈。

我們周遭的人,都被迫活在地下場所中。但我也說不出是在那裡,因為如果有地下核爆的話,一般的地下場所應該也會被掩埋。

而在這種狀態下,你怎樣能抵抗入侵的勢力呢﹖

星期六, 8月 20, 2022

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


Emily Oster《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父母最關鍵的教養決策》(Cribsheet : A Data-Driven Guide to Better, More Relaxed Parenting, from Birth to Preschool),廖建容譯,台北﹕天下文化,2020

親子教育閱讀馬拉松中發現的。在下常說,教育在很多人眼中並非一門「專業」,因為很多人都有小朋友,於是人人都覺得自己懂教育,甚至比學校裡的老師更懂。因為養過小孩的人都有意見,於是育兒建議何其多。難得有人去爬梳論文,做meta-analysis(統合分析)看看研究結果支持哪種方法,對於不知如何是好的家長十分有價值。

本書包括哪些課題,看倌自己去看看目錄就知道。倒有兩個課題令在下特別有感覺,就是入睡訓練(11章)和看電視(14章)。

如何令嬰兒安然入睡這點,幾乎令所有父母頭痛。大概除了少數嬰兒一開始就是「懶瞓豬」之外,或多或少都有點「扭計」。有些嬰兒逐漸就拉長夜間睡眠、縮短全日睡眠時間、戒夜奶,有些像方包般快一歲了還睡不好而且晚晚在吵。

其實現在無論衛生署醫生,都會建議你讓嬰兒自行入睡的,只要確保嬰兒安全、吃足奶、不用換尿片的話,是不應該嬰兒一哭鬧就去抱,要讓他學會自行入睡。反正你忍一段時間他總會習慣,衛生署甚至明言﹕

不良的睡眠習慣是妨礙嬰幼兒順利學習自行入睡的最常見原因,例如,必要用吸吮乳頭、吃奶、抱他在懷中輕搖、輕拍或步行的方法來哄他才肯入睡。這些模式一旦成為習慣,寶寶便會過分依賴你的注意和陪伴才肯入睡,令家長花上不少不必要的時間和精神。」

可是這種「忍心」很多人都接受不到,尤其是自己懷胎十月的那個(畢竟嬰兒哭鬧本身就是演化成令人不耐的,而且媽媽大腦受懷孕影響會變得更敏感)。而在方家就連嫲嫲也不能接受,堅持要抱著入睡,結果方包到現在還要人哄、而且沒幾個鐘就會醒來吵鬧。而有些心理學家甚至會認為有害(例如有位朋友兼KOL引用的說法)。

本書厲害之處,就是分析了各種相關的研究,發現這種稱為cry-it-out的睡眠方法,根本沒發現甚麼壞處。不只沒影響父母和子女的關係(#2816,研究說孩子的安全感反而提高了,對比方包少抱一會就扭計喊),反映壓力的皮質醇水平也沒比較高(#2842-2861,即是孩子沒因為晚間沒人抱變得緊張),甚至追蹤到五歲都沒發現小孩表現有問題(#2842,這樣還不接受要不要觀察到五十歲﹖)。

而最大的好處不是在小孩,而是在大人,因為研究同時還發現媽媽的皮質醇水平下降了(因為睡得好嘛)。正如作者所言,產婦抑鬱也是傷害小孩的因子之一,可以降低媽媽壓力的方法,自然減少了抑鬱的機會。

當然不信者恆不信,朋友對此的反應就是「即係無結論,風險自負囉」,無視作者提出的要點﹕

#2861-2872 「一個相關的論點是,雖然孩子在五、六歲時看起來很好,但或許睡眠訓練的後遺症要成年後才會顯現出來。同樣的,這個論點也難以用研究證實。比較公允的說法是,如果能獲得更多資料會更好,資料永遠不嫌多!是的,如果得到了更多資料,或許會發現一些輕微的負面影響。我們能取得的研究並不完美。然而,基於這種不確定性就反對睡眠訓練,這樣的看法是有瑕疵的。因為你同樣可以提出相反的論點:睡眠訓練或許對某些孩子有很大的好處(他們非常需要不中斷的睡眠),不讓孩子接受睡眠訓練反而可能對孩子有害。研究資料無法支持這個論點,但研究資料同樣無法證明,睡眠訓練是有害的。你也可以說,產後憂鬱症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因此睡眠訓練會為孩子帶來長遠的益處。這個論點反而比較可能成立

總之,你必須在資料不夠完美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其實所有的教養決定都是如此,去怪研究教養議題的人吧!)。不過如果有人說,不接受睡眠訓練是「最安全的選項」,那就是個錯誤的說法。這是否代表你一定要做自行入睡訓練?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不同,你有可能一點也不想讓你的孩子哭到睡著。你必須自己做決定,每個決定都是如此。但如果你想進行自行入睡訓練,也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不自在。研究資料(雖然不完美)是站在你這邊的。」

真的要從學術角度看,根本沒人能「保證」任何一種育兒方法「就是好」,只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以為好的方法。(古人也說「棒下出孝兒」,還講了幾百年呢。)
你想抱著小孩入睡,當然可以,只是辛苦自己(如方宅)。嬰兒越長越大,總有一天你抱不到,近日連嫲嫲也開始手痛了,但抱慣了他就不准你不抱。這種結果我在第一個月就指出了,但正如很多事情(就如先父中風)一樣,我說了也沒人聽,而結果我預視的情況仍會發生。
至少研究結果很清楚﹕聲稱cry-it-out對嬰兒有害,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樣聲稱對父母製造內疚,和增加父母壓力(甚至影響產婦抑鬱),卻是很明顯的害處。

「看電視」自方某小時候都被視為「不好」。就像現在認為小孩用手機或上網不好,或者更早以前師長覺得看武俠小說不好一樣(當然現在金庸成為經典,現在的小朋友反而不讀了),都是反映了大人對新事物的恐懼。當然恐懼不一定毫無理據,相對於電視內容還有監管,網絡資訊的確可以有很大問題,演算法更會放大問題。就算解決之道是教導資訊素養,年紀太小的小孩似乎還是無需急於使用最新科技。正如我們先帶小孩去游泳池,而非一下子讓他去大浪灣滑浪一樣。

而對身為「電視精」自小早晚對著電視吃飯做功課的方某而言,書中提及的研究結果倒是頗切合方某的狀況。「看電視」本身並不帶來危害(當然「看哪些節目」還是重要),但如果父母只讓子女看電視而忽略跟子女溝通互動,那就會有很大害處。就像方某向來說﹕問題不在電視,而在於餘下多少時間、而那些時間你又跟孩子做甚麼。所謂「只看電視忽略溝通」,其實就像現在父母把手機當「數碼奶嘴」一樣,沉迷電視或手機都是父母逃避互動的表徵。扔掉電視或手機不等於解決到問題,因為沒電視沒手機不代表就有良好溝通。所以重點仍是「父母本身做甚麼」。

本書針對嬰幼兒,作者還有本新書《機智教養生活﹕經濟學教授媽媽教你做出最佳教養決策》針對較大的學童,有興趣的看倌可留意。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8bewJPhttp://moo.im/a/4klxA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125 推薦序「作者在書中明確提出研究文獻指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體罰有助於改善行為」、「有證據顯示體罰會造成負面影響」。」

但有沒有發現一個盲點﹖沒人研究父母沒管教帶來的負面影響
如果父母懂得不用體罰管教,固然最好。如果不懂,卻沒有任何研究去比較「以體罰管教」和「不用體罰也沒管教」兩者誰的效果更負面。

#237 序言「你的決定可能非常適合你,但未必適合其他人。為什麼?因為你不是其他人。每個人的處境和偏好都不同。套用經濟學的說法,你們的限制條件不同。」

但經濟學家有時也忽略這點變成唯金錢論。

#327 01章「有割包皮的男孩比較不會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沒有割包皮的男孩約有1%在童年期會發生泌尿道感染,有割包皮的男孩中,發生率只有0.13%。這是顯著的差別,而且大家普遍認為這種預防作用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就絕對值來說,這樣的好處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你必須為一百個男孩割包皮,才能預防一個男孩得到泌尿道感染。」

嚴格而言,是割包皮令發生泌尿道感染機會降低約7.7倍。原本一萬個男孩會有一百個感染,割了之後變成一萬個男孩有十三個感染罷了,即是割一萬個男孩預防了八十七宗感染,每割一百個預防到0.87個感染。

#340 「缺乏一種可以將苯丙胺酸分解成胺基酸的酵素」

其實苯丙胺酸(和分解後產生的酪胺酸)都是胺基酸。

#387 「當時我自己一個人待在醫院,腦袋還轉不太過來,也搞不太清楚狀況。我沒料到自己需要面對這種決定。我想給你的忠告是,千萬不要讓你先生回家去睡覺。」

慘,連回家睡個覺也不行。(幸好我不用)

#705 02章「這意味著當你的孩子逐漸長大(例如,進入學步期之後),你就不太需要經常用乾洗手幫小孩擦手,或是到餐廳吃飯時使用幼兒拋棄式餐桌墊。」

我要上網查一下才知道譯者是指酒精搓手液,只看字面還以為是濕紙巾。

#1035 04章 「她七週大的時候,我們去參加我弟弟的婚禮。我還記得我們待在餐廳後方的衣櫃裡,那裡熱到爆,而我試著餵她母奶,但她不斷尖叫,不肯喝奶。」

餐廳後方有衣櫃,還要躲在裡面﹖想來不大可能吧。
原文究竟是甚麼﹖如果是wardrobe,那除了衣櫃,還可以指保管衣物的地方,即衣帽間(雖然正式應該叫cloakroom)。如果是closet,那除了壁櫃,還可以指儲物室。
我想無論躲在儲物室或者衣帽間餵奶,都會比躲在衣櫃合理得多。

#1086 「品質比較不好的研究是,研究者只控制一、兩個項目,例如,只排除出生時的體重造成的影響。這種研究的結果就比較令人質疑」

越大型的研究(參與者越多),才越能控制到更多因素。因為要有足夠的樣本才能得到統計學上有意義的結果,而你要比較的因素越多,需要的樣本數就越多。

#1406 05章「但哺乳最令媽媽感到痛苦的是,努力也不見得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努力可以獲得回報的原則在其他領域通常是成立的)。你努力找工作,或是申請大學,甚至是努力懷孕,這些通常可以成功;然而面對新生兒,以及一些生理上的限制時,你的勝算就變得無法預期。」

其實育兒的大部分事情皆如此,現在科技發達很多人以為自己控制到結果,所以變成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

#1575 「你也可以上美國國家圖書館資料庫LactMed網站查詢,那裡找得到幾乎所有藥物的資料。」

那是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2155 07章「過期間相當長」

是過渡時期。

#2200 08章「平均來說,在教育程度較高的社群中,疫苗接種率反而比較低。這表示民眾不接種疫苗並不是因為缺乏資訊。」

沒缺乏資訊,但缺乏科學知識。

#2226 「許多資料是偽造,有些細節遭到竄改,使自閉症的症狀發生時間更接近接種疫苗的時間。事實上,症狀發生的時間是接種疫苗之後六個月以上,但那篇論文卻說是接種疫苗後一、兩週之內。」

其實我覺得相隔久一點,這個相關看來會更合理吧。畢竟如果你真的相信疫苗可導致自閉症,而自閉症涉及腦部複雜的病變,那不太像會在一兩星期內發生。當然,如果時間相隔越長,中間發生的事越多,就越難聲稱有關。這就是那人作假的原因。

#2579 10章「如果瑞典的大學願意提供我們工作機會,我可能會叛逃到那裡,至少待到潘妮洛碧上小學前。只可惜,我沒有等到那樣的機會。」

#這些機會不是屬於你的

#3054 12章「當然,你的孩子或許比較能接受米精,但紅蘿蔔其實比較有味道。芬恩覺得米精簡直是在開他玩笑,他唯一能接受的米糊類食物是中國餐館的米粥。」

通常不會是齋粥(白粥)吧﹖因為齋粥連大人都嫌味道太寡(縱使已加了鹽和油)。

#3361 13章「往好處想,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感冒次數會減少(每年二至四次),所以你不會一輩子與鼻涕為伍的。」

對鼻敏感的方某而言這是笑話。

#3628-3635 15章「以一歲大的孩子來說,表現最突出的人也只能說少數幾個字。而八個月大的孩子完全不會說話或認得任何手勢。我對最後一點特別感興趣,因為我婆婆一再堅持,傑西在六個月大時就會說「魚魚」(fishy)。」

大概只是發出近似音,不代表懂。(正如舍下「方曳曳」)

#3635 「值得注意的是,成長於雙語環境的孩子(父母或是照顧者對孩子說不同語言)通常比較晚才會說話,不過,一旦他們開始說話,就可以說兩種語言。」

在下是這種情況﹖但我的雙語並不靈光。

#3733 16章「我婆婆不甘示弱,她也堅稱,傑西在十八個月大就會自己上廁所,而且十三個月大就會排便在馬桶裡。」

華人對親屬的稱呼雖然細緻,但不同地區之間卻容易搞混,尤其北方。他們對家翁(/家公)和家姑稱「公公」和「婆婆」,但公公可以同時用來稱呼祖父和外祖父,婆婆也可以是祖母或外祖母,在廣東人看來十分混亂(不看上文下理怎知道你叫的是誰﹖)。因為廣東話叫「老爺奶奶」,祖父母是「爺爺嫲嫲」,外祖父母才叫「公公婆婆」,口頭上不會混淆。(當然也可以叫「外公外婆」,但其實我們不會叫祖父母「公公婆婆」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加個「外」字區分。)

#4090 18章「有一套名為「教你的寶寶識字」(Teach Your Baby to Read)的教材告訴你,可以在寶寶三個月大時開始教他識字。你可以運用這套價格不菲的DVD光碟和抽認卡來教孩子識字。」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

#4108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有些四、五歲的孩子能識字。以這個年齡族群為對象的研究顯示,教四歲孩子學會字母的發音以及將字母組成單字的概念是可行的。」

香港的幼稚園生都可以吧。

#4224 第四部「成為好父母不代表你要為了孩子完全磨滅自己的人格性(personhood)。」

維基百科是這樣譯的,但看起來很怪。Personhood是指身為獨立個體的特質,我想譯成「個人性」或者「獨特性」比較易明﹖(再不然譯成「個性」﹖又會被當成是personality,雖然維基百科指personhood也可以寫成personality,但personality在心理學又有另一意思,指人格/性格。)

#4455 20章「較晚出生的孩子在智力測驗的表現和教育程度上,都比哥哥姊姊差了一點。原因可能是父母能撥給他們的時間和資源比較少,而不是子女人數造成的。不論有一個還是兩個手足,排行老大的表現都差不多。」

那麼似乎是頭兩年比較重要﹖畢竟再過幾年子女就長定了,相對不需要父母那麼密集的照顧。

星期六, 8月 13, 2022

核災餘波展書讀

(本文原為大學同學的刊物而寫,但似乎連那份刊物也沒了贊助。事隔多年,不如貼出來立此存照好了。)

福島核災快三周年了(本文撰於2014年)。污水滲漏的問題仍未解決,也是意料中事,畢竟廠房早就被海嘯破壞了。

雖然與切爾諾貝爾的石墨堆不同,福島核災洩漏的放射性物質相對較少。不過加上海嘯的摧殘,日本東北沿岸地區的重建顯然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居民流離失帶來的問題甚多。而且繼續滲漏輻射污水,對東北沿岸和北太平洋的長遠生態影響亦不得不令人擔心。

在減碳熱潮之下稍歇的反核聲浪,理所當然也在核災後立即反彈起來,蔚為風潮。

反核擁核,都是個人考慮風險利害之後的選擇。不過在理科出身的鄙人看來,論據正確比立場更重要。擁核陣營常被指責有利益衝突,固然在所多有。可惜的是,眼看另一邊的反核陣營卻充斥各種流言,多於紮實的論據。

關於福島核災,最早傳出的流言之一,就是把美國官方的海嘯高度分佈圖,當成是污水洩漏的輻射分佈 (註1,2)。然後就是拿各種看起來「異常」的農作物圖片,說是福島核災輻射導致的,但不久後就有澄清 (註3,4),那些圖片不少攝自離福島非常遠的地方,甚至有些是在核災前拍攝的。植物巨大化和畸形並不罕見,並不能因此就捕風捉影說是輻射導致。

網絡上瘋傳「核電員工平井憲夫的控訴」(註5),其實早就被揭穿 (註6) 這人根本不是核電員工、只是負責興建核電廠的技工(那又何來會因為輻射致病﹖),而且內容很多細節都不符合核電廠的營運實況。而大家當然繼續樂傳而不疲。

又例如香港的反核之眾 (註7) 和雄仔叔叔 (註8) 聲稱「愛因斯坦也反核」,這點對於「科學人」來說頗為奇怪(因為愛因斯坦是反核武,但不是反核能)。其實只要去維基語錄(wikiquote)一查 (註9),就會見到唯一那句批評核電的說話是張冠李戴,根本不是愛因斯坦說的。當然這句話是誰說的,跟「是否應該用核電」並無直接關係。不過從中也可以一窺這些反核人士對「求真」有多用心、對「事實」有多尊重。他們打算用這句話批評別人「誤導公眾及學童」,結果反而親自示範了何謂誤導。

西方也不比香港好到哪裡去,衛報記者George Monbiot在2011年就已經指出 (註10),反核人士利用很多未經科學同儕審查的逸事來宣傳,甚至引用不相干或矛盾的數據。文中一位知名反核人士引用聲稱為紐約科學院的報告 (註11),指出切爾諾貝爾核災導致九十八萬人死亡——與之相比,世衛公認的數字只是數千人死於輻射相關疾病,自然被認為是「官方掩蓋真相」而不予接納。但作者發現學界早已有評論指出這份報告把與輻射無關的死亡都全部計算在內,手法不當。甚至紐約科學院本身聲明 (註12) 他們只是負責出版英譯本,不願為內容背書。2013年另一位作者詢問紐約科學院得到同樣答案 (註13),亦重新扯出這段往事,可見那位反核人士並沒有汲取教訓,繼續使用內容誇大失實的報告支持自己。

引述這一大堆反核流言,並不旨在否定他們關心環境和健康的意願。而是這種以流言煽動恐慌的民粹動員方式,無助於公民社會成熟。這樣流言四散,反而令科普人士的精力都耗用於辟謠上,多於支持有科學基礎的公共政策討論。

反而是以往被方某批評為譁眾取寵的綠色和平 (註14),這次站出來反駁網絡傳言 (註15),指出福島情況雖差,但並不如傳言所云那麼誇張。把基本的事實搞清楚了,我們才能平心靜氣地討論問題。在討論廢不廢核之前,恐怕更有必要的是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水平。

---

要討論核電,當然先要了解輻射是甚麼、核電廠的設計和運作方式。如果連這也不知道,就會出現一如三年前某些人把切爾諾貝爾事故模式,套在福島核電廠上的笑話 (註16)。介紹輻射和核能的科普書隨便在任何一間公共圖書館都應該找得著,敝人則在福島核災後為圖書館添了一本﹕


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核輻射‧無有怕》,香港﹕萬里,2011 (註17)

單看書名你就知道作者的立場,倒也夠坦率。正如前文提及,擁核人士有其利益衝突並不出奇,畢竟靠核能這一行吃飯的人,不大可能反對核能 (註18)。不過讀書不需要對作者立場照單全收,裡面有關輻射、核能發電和安全措施的入門知識寫得準確就好。敝人選這本書只因為它針對福島核災有所回應,而且因為於省港出版,也介紹了大亞灣核電廠的安全措施,對學生較直接有用而已。讀者不一定要讀這本,讀其他由專業人士編著的核能入門書也一樣,重點是了解正確的核能基礎知識。(註19)

如果不限於核能,亦有一本Richard A. Muller的《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從恐怖主義、能源危機、核能安全、太空競賽到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真相》(台北﹕漫遊者,2011) (註20),是物理學家為不諳科學者所寫的簡要介紹。

要了解核能,除了知道技術專家如何部署安全措施,當然也得了解這些措施失敗後的結果。這方面的書絕對不會比核能入門書少,福島核災後出版尤其密集,這裡只介紹兩本﹕


太田康介《被遺忘的動物們: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警戒區紀實》,台北﹕行人,2012 (註21)
太田康介《依然等待的動物們: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警戒區紀實2》,台北﹕行人,2012 (註22)

我們其實只買了第一本,是老師指定向學生推介的書。福島核電廠附近一帶被封鎖後,人們都撤出了,卻留下很多動物無人照顧。不單是貓狗寵物,連豬牛馬都跑出大街找食物求生,最後卻被政府撲殺(既然人不回去,也不知為何要殺牠們﹖)。這就是攝影師的照片紀錄,讓人們反思我們是怎樣對待牠們的。

另外還有本跟福島沒有關係,只是順勢推出的﹕


日本放送協會(NHK)「東海村核臨界事故」紀錄片劇組《千紙鶴的眼淚:核事故受難者83天搶救全記錄》,台北﹕天下文化,2012 (註23)

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註24) 是日本一處核設施為快中子增殖實驗堆添加燃料時,因為人為錯誤而達到臨界狀態,令工作人員暴露於中子輻射中,兩名人員因此死亡。快中子增殖爐和一般核電廠的運作原理其實很不同,技術上危險得多 (註25),所以至今未有實際投產 (註26)。這本書的價值在於詳細記錄了輻射病的情況。


鈴木智彥《黑道與核電﹕福島第一核電廠潛入記》(卓惠娟譯),新北﹕大牌,2013 (註27)

與市面一般不是繪影繪聲渲染流言的反核著作,就是一味表白「核電很安全」的科普著作不同,這本書其實並不直接討論核電技術本身,而是一本臥底寫實報導。作者於核災後潛入福島第一核電廠當外判合約員工(即所謂「派遣」),揭露黑幫和核電企業的複雜共生關係,黑社會為了賺錢自然也不會顧及員工安全啦。所以討論核電除了在「科學」的技術角度外,還應該看到這一層「社會」的角度,才能夠了解核電的實際影響。

只是對於一般人來說,有一批「不知何許人」被黑幫招聘到核電廠冒險 (註28),當然就比不上「核電好恐怖、整個太平洋都被輻射污染、四處都長出癌症和畸胎來啦」那麼煽情囉。你看看有多少反核人士繼續散佈那些已證不實的核電流言,和討論這本書的話題數目比較一下,就明白了。

所以在下一見到這本書,立即就決定買回圖書館,放在介紹核電技術的書旁邊。不能理性地分析事實,沒有實是求是的科學精神,就無法令世界變得更好。可是,如果不了解社會實情、對社會弱勢沒有關懷同情之心,同樣沒有改善現況的動力。所以兩者皆不可偏廢。

---

其實,對於核能的恐慌,基本上屬於風險錯估。以下兩本書,分別由「直覺」和「複雜性」出發,都討論到風險錯估的問題。


David G. Myers《你該不該相信直覺﹖》(章崇會譯),台北﹕漫遊者文化,2009 (註29)
Jeffrey Kluger《世界既簡單又複雜﹕為什麼我們總是做錯決定、擔錯心、看不清真相》(莊靖譯),台北﹕漫遊者文化,2010 (註30)

Myers那本書有一個生動的例子﹕我們死於開車去機場那段路上的機會率,其實遠高於坐飛機跨洲過海遇意外而死的機會。可是,害怕坐飛機的人遠比害怕坐車的人多。

風險錯估的原因有很多。演化賦予我們的直覺,是用來偵測原始生活中的危險,對於原始人而言,一些突然出現、具災難場面的事故(各位想像一下賣座災難片的經典橋段就好)才是最危險的,他們不大需要理會現代人面對的長期慢性危機(反正他們沒長命到看見問題),所以我們的大腦先天就會偏重「災難式」情況高估其風險。空難和核災這類災難場面,遠比每天都會發生的車禍或空氣污染、全球暖化之類恐怖得多了,儘管後者殺死的人多得多。

另一方面,本能也會迴避一些我們掌握不到的事。人們害怕空難多於車禍,是因為我們「自以為」可以控制汽車,但明知飛機不由自己操控。核電廠這種科技要求特別高,大家都不太清楚裡面發生甚麼事,甚至洩漏了輻射肉眼也見不到無法躲避,自然令人害怕。相對而言,燒煤殺的人更多,但我們認為自己控制到燃燒過程,又可以戴口罩阻隔霧霾,就沒那麼害怕了。

---

如果要比較所有數據,靠化石燃料供應能源,因為空氣污染、礦難、全球暖化等帶來的人命傷亡和損失,其實遠遠高於很多年才發生一次大型意外的核電。在下於福島核災後亦試過根據能源供應量和開採量估算 (註31),為了滿足同等的能源需求,需要開採的煤礦數量,比鈾礦多一個數量級 (註32),可想而知所造成的污染和傷亡亦應大有差異。

除了礦難和污染,化石燃料帶來的更大危機,非全球暖化莫屬。本地科普作家李逆熵就在福島核災之後出版一本綜合性著作﹕


李逆熵《喚醒69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香港﹕經濟日報,2011 (註33)

推介這本書,當然不純因為自己是李逆熵的擁躉(笑)。而是這本書的確很全面,先要確認全球暖化的真實性,然後討論各種應付技術方案,最後討論社會經濟和全球化的層面。在本地出版中,那麼全面的著作似乎只此一本 (註34)。而且作者還為讀者準備了大量參考資料,對於想備課或做功課的師生都很有幫助。

既然是擁躉,在下欣然發現書中對核能的評價與自己相近。在網上見到有人因為這本書指斥李先生是擁核人士,似乎對那些人來說,所有不跟隨他們反核的人都是擁核人士。

另一本書也介紹了一系列再生能源、節能措施和減少碳排放的科技應用﹕


Chris Goodall《不要核能,那我們用什麼﹖》(蘇雅薇、楊幼蘭譯),台北﹕大是,2011 (註35)

不過要留意,作者是個MBA商管碩士,沒甚麼科學背景,更不是書面介紹說的「專家」。這本書對可再生能源的評價是過於樂觀的,例如認為風力發電很穩定 (註36)、或者太陽能不會造成污染便是。(註37)

同樣地過於樂觀的,還有經濟學家。Levitt的思考方式別樹一格,很值得參考。他在這本書指出把二氧化硫噴上高空阻止全球暖化,簡單又便宜﹕


Steven D. Levitt、Stephen J. Dubner《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李芳齡譯),台北﹕時報,2010 (註38)

當時我就批評﹕他忘記了自己說過,如果自以為有個簡單方法,偏是別人都蠢到不會用的時候,首先應該想想是否自己搞錯了。既然別人都知道但不去做,即是可能沒你想得那麼好。

結果,在半年後我見到另一篇文章 (註39),說明火山爆發如何一面令地球降溫,一面令中國氣候變得乾旱。如果你現在想實行這個計劃,猜猜中國會否控告你危害國家安全﹖甚至令中國陷入饑荒﹖當然我不是反對科學家嘗試這類計劃,可是要對抗全球暖化,顯然不是Levitt想得那麼簡單。

---

停用核能,固然能避免核災發生,代價卻是繼續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不斷因礦難、污染和全球暖化帶來死亡。身處發達社會的我們,對這些通常只由貧困地區承受的惡果、或者頂多是熱浪加密來襲多死了人,只會覺得不痛不癢。相比起核災或者要安置長期輻射廢棄物,那就比較道德了嗎﹖

人類現在面臨的問題本質,其實是我們對能源的欲望超出了科技能夠長期安全穩定供應的限度。而我們沒可能叫停世界經濟發展,世人只會每天索求更多的能源。無論是靠化石燃料、核電、再生能源、厲行節約措施,短期內都無法避過諸多問題,我們只可以靠綜合方案去應付。要避免全球暖化加劇、導致最嚴重的情況出現(帶來的傷亡將遠多於任何一場核災),使用核電暫時還是不能避免的。發展再生能源應該優先取代「更危險」的化石燃料,待再生能源足夠發達 (註40)、或者核融合成功應用 (註41),才是現時核分裂發電方式完成歷史使命的時候。當然,在這幾十年的過渡時期當中,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和節約措施也是必須的。

核電並不可愛,但單靠訴諸恐慌,無法解決問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本文提及的其中兩本有電子版。經本文兩條連結 http://moo.im/a/1cgnvF 及 http://moo.im/a/28fhjk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兩條連結買的。)

---

註釋﹕

1. 〈反核哈哈哈(十六)--豪洨,不一定要靠字〉 http://mocear.wordpress.com/2014/01/30//


3. David Emery, "Fukushima Mutant Vegetables' Debunked" http://urbanlegends.about.com/b/2013/07/23/fukushima-mutant-vegetables-debunked.htm (連結已失效)

4. 〈畸形植物是日本核泄漏惹的祸?〉果殼網「謠言粉碎機」專題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221/?page=2

5. 已成書《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4490005429/

6. 「網路追追追/平井憲夫」系列報導 http://rumor.nownews.com/2011/06/20/515-2721574.htm (連結已失效) (可看其中一頁的網絡存檔 https://archive.ph/sltYZ)
(後話﹕snopes.com、果殼網謠言粉碎機和網路追追追,都有很多對網絡謠言的現成說明,需要查證時十分好用。)

7. 「抗議香港科學館借愛因斯坦吹捧核偉大,不提愛因斯坦也反核」,反核@中國香港 
http://www.greenpartypost.net/nonukes/Einstein.html (連結已失效)

8. 〈專訪雄仔叔叔﹕反核故事寫成一首詩〉,《陽光時務周刊》(簡介 https://plus.google.com/105389029463525925239/posts/Aihj7ybL5fk) (連結已失效)


10. "The unpalatable truth is that the anti-nuclear lobby has misled us all", The Guardian, 5 April 2011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1/apr/05/anti-nuclear-lobby-misled-world ,中譯可見「核能流言終結者」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40837119437209&set=a.126659630854958.1073741827.124383291082592&type=1&relevant_count=1
(後話﹕核能流言終結者在當年稍後也出了本《反核謬論全破解》,當然他們是擁核派,但重點是他們指出了反核派的論述沙石甚多。)


12. http://www.nyas.org/publications/annals/Detail.aspx?cid=f3f3bd16-51ba-4d7b-a086-753f44b3bfc1 (連結已失效) (可見另一頁面 https://www.nyas.org/annals/chernobyl/)

13. http://dotearth.blogs.nytimes.com/2013/11/06/helen-caldicott-chernobyl-and-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_php=true&_type=blogs&_r=0 (現有網址 https://archive.nytimes.com/dotearth.blogs.nytimes.com/2013/11/06/helen-caldicott-chernobyl-and-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_php=true&_type=blogs&_r=0)

14. 分別是扭曲蔬菜化驗方法誇大農藥問題 (http://fongyun.xanga.com/2006/08/03/1734/)、和穿著防護袍去搬基因改造木瓜 (http://fongyun.xanga.com/2006/03/21/1818/)

15. "Yes, things are very bad at Fukushima but it’s not the Apocalypse"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blog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en/news/Blogs/nuclear-reaction/yes-things-are-very-bad-at-fukushima-but-its-/blog/47984/

16. 切爾諾貝爾使用的是石墨堆,因為核反應失控爆炸起火,濃煙把反應堆裡的放射性物質直接帶到遠方。福島則使用沸水堆,海嘯當時核反應已停止,只因停電令冷卻用水中斷,導致堆心過熱融化,水份沸騰並產生氫氣。廠方把蒸氣排放出反應堆外減壓,氫氣卻在廠房內爆炸把樓頂炸掉,蒸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散發到外圍。福島的堆心不如切爾諾貝爾被炸毀和直接暴露,所以洩漏的放射性物質相對較少。主要是後來灌水進破損的反應堆降溫,漏出來的冷卻水把放射性物質帶進海洋。


18. 倒不會完全沒有,例如小出裕章《核電是騙人的:核工學者的真實證言》(台北﹕推守,2012)。不過傳說這位仁兄因為反核而只能當「萬年助教」,恐怕不是主要理由。看日文維基(http://ja.wikipedia.org/wiki/小出裕章)就知道,他只有工學碩士學位,這樣不大可能當上教授吧﹖

19. 其實新雅出版社在八十年代翻譯了西方一套《能源叢書》,每本介紹一種傳統或可再生能源的原理、發展和限制。童書有那麼仔細的介紹算是相當難得,方某當時就央求媽媽買了整套。現在於公共圖書館還有少量可借到,不過既然絕了版,只能當後話吧﹖




23.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6974 (連結已失效) (可另見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22732121970)


25. 還有核武材料擴散風險,惟近年俄羅斯正在向發展中國家推銷這類反應堆,見《科學人》雜誌報導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324

26. 另一座同類實驗爐「文殊」也因為不同事故而被暫停運行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ju_Nuclear_Power_Plant


28. 感動世人的「福島五十壯士」(Fukushima 50)當中有不少就是這些外判員工。




32. 一個數量級即是數字差一個數位,由於只是外行估算,不宜直接採用不準確的具體「倍數」。

33. http://www.etpress.com.hk/etpress/bookdetail.do?id=9789626786505 (連結已失效) (另可見 https://jacky.seezone.net/2015/04/28/7811/) (本人讀後感﹕http://fongyun.xanga.com/2012/01/01/awake-70-billion-frogs-realities-of-global-warming/)

34. 搜尋香港公共圖書館網上目錄結果。


36. 事實是依賴風力發電的國家,無不需要與鄰國聯網,購買鄰國的「不環保電力」(如丹麥)。又例如福島核災後德國停用自家核電廠,於是改用煤電和購買法國核電,非常諷刺。

37. Scientific American前陣子才剛整理了再生能源的碳排放數據,見中文版《科學人》2013年11月號〈再生能源背後的碳足跡〉。太陽能要用的礦產量最多,開採稀土礦之類對中國環境的污染也早就不是新聞了。


39. 王維強〈古籍.乾旱.火山灰〉《科學人》2012年4月號,詳細討論﹕http://fongyun.xanga.com/2012/05/09/sciam-201204-vs-levitt/

40. 有學者悲觀預計,再生能源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為主流。見《科學人》2014年3月號〈再生能源再等60年﹖〉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367

41. 美國國家實驗室去年(2013年)十月的核融合實驗,首先做到能量輸出多於輸入,被視為核融合發展的里程碑,當然離實用還有很遠距離。核融合比核分裂乾淨得多,它跟太陽發光的原理一樣,不會產生長期輻射廢棄物。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24429621

星期六, 8月 06, 2022

關鍵戰數


Eli Berman、Joseph H. Felter、Jacob N. Shapiro、Vestal McIntyre《關鍵戰數:當代衝突的資訊革命,大數據分析如何左右戰局》(Small Wars, Big Data: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Modern Conflict),李奧森譯,台北﹕聯經,2020

這本書是在軍事雜誌上看到廣告才想買的。正如政府其他部門,軍隊也是不停製造檔案和數據的單位。只因事涉機密(政府本身已有事事保密的傾向,軍隊更加,後者寧願公眾相信他們藏起外星人,也不想讓人知道正在搞新武器實驗),這些數據很少被分析。

《資訊自由法》非常重要,但出身軍旅、得到同袍信任的學者也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令軍方較放心把數據交給他們分析。運用各種統計工具,學者得以脫離純粹前線指揮官的個人經驗,分析各種作戰策略的整體效果。

而這些結果,對於曾經歷大型暴力衝突的我們,亦有所對應。對盲目相信暴力手段的人、盲信基建可改善就業減少衝突的人、甚至以為反抗者都是沒錢廢青所以背後必有外國勢力的人,作者都給予當頭棒喝。至於「反政府者」和「撐政府者」的社經地位,甚至是外國恐怖組織如何招攬死士,作者也讓我們見到與一般想像不同的畫面。

可是與作者的主旨不盡相同,這些發現雖然可以幫助先進國家協助落後國家對抗反民主自由的叛軍(可是對阿富汗來得太遲),但同樣可以幫助獨裁國家對付爭取民主自由的散兵游勇。

正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惡人讀書,適以濟惡。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57BIMX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353 前言「利比亞內戰後,崩塌的醫療體系導致傳染性疾症伊波拉病毒的興起。」

伊波拉不是在西非嗎﹖利比亞在北非呀。

「如果以樂觀的角度切入問題的話,削弱今日的叛亂事件等同於為全世界的民主帶來希望。」

對抗獨裁政府的叛亂呢﹖

#360 「而日益茁壯的塔利班與博科聖地組織則將對政府帶來威脅。西方國家可以幫助此類政府遠離眼前與伺機而動的悲劇。」

在阿富汗就失敗了。

#382 「藍健楊(Jian Yang “Lumpy” Lum)」

姓和名的拼音不同﹖
雖然網上資料顯示Lum是藍姓的一種拼法,那麼為何名會用了漢語拼音﹖說不定這是星馬地區人士,新加坡政府對我同輩的親戚都改用漢語拼音註冊,只有姓氏拼法沿用祖傳。

#386 「張太銘(Tai Ming Cheung)」

似乎是真,但我總覺得像是「張大明」﹖

#494 第一章「在非對稱戰爭中,勢力強大的一方可以隨時控制特定區域。但是佔領與治理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所謂馬上得之不能馬上治之。

「進而成功阻止伊拉克人民政府取得政治控制權」

又不是共產黨,無端端怎會加「人民」兩字﹖

#661 第二章「情境認知研究室(Situation Awareness Room)」

Situation Awareness台灣的軍事雜誌通常譯成「狀態認知」,指作戰人員對戰況的了解程度。但我想這不是甚麼研究室,只是用來研判敵情的地方,一般所稱的「戰情室」(例如白宮戰情室)。

#711 「此資料以數位方式儲存於和諧資料庫內,而學者與研究者則必須擁有安全許可授權,才能使用該資料庫。」

和諧是那個資料庫的名稱﹖

#741 「在巴拉德與巴格達之間的來回奔波」

上網找一找才知道這地方在哪。

#785 「問調查」應為「問卷調查」。電子版已更新。

#887 「因為不可能會有完全相同的城市可以做反事實條件(counterfactual)對比」

反例吧﹖

#891 「當時在伊拉克發生的「宗教肅清行動」(sectarian cleansing),當時遜尼派被趕出宗教融合區域,甚至遭到謀殺,因此部分區域的暴力事件大幅降低。」

不是反而會製造仇恨嗎。

#908 「以醫學為例,我們所需的劑量相當龐大,但僅有幾名病患願意冒險測試。」

那是「人數」。

#948 「我們也可以微觀的方式來思考上述說法。」

當然這樣也讀得通,但兩個「以」字撞在一起會很怪,改為「可以用」更好。

#1037 第三章「部落領袖,菲律賓語稱達圖(Datu)」

維基百科是這樣譯,但其實Datu跟拿督(Datuk / Dato)是同源,我覺得乾脆叫拿督亦通。

#1245 「諷刺的是,居住於衝突區域的平民們往往被剝奪了公民權,而若不是叛軍以戰略思維企圖贏得好感度,政府所提供的服務也相當落後。」

所以大城市通常有社會運動但少有叛軍。

#1277 「所以游擊軍的紀錄非常重要,如果你破壞了任何規矩,都可能會失去民意支持,那就玩完了。」

我猜「紀錄」應為「紀律」,雖然紀錄亦通。
自認勇武派的經常忽略這點。在沒紀律和依賴自組織這方面,他們和他們厭惡的左膠其實很接近。

#1291 「第一項命題,透過新科技改善平民與政府軍隊的匿名情報系統,可降低叛軍的暴力活動。此類手段往往與科技發展有關,而近年來衝突區域的手機覆蓋率提升亦為主要關鍵助力。」

難怪《烽火守書人》提及伊拉克叛軍會威脅殺掉上門接駁網絡的工人。

#1367 第四章「奈及利亞首都的聯合國總部阿布加(Abuja)」

地區總部﹖但聯合國好像只在東非奈羅比有辦事處呀。

#1738 「大規模襲擊事件往往殺害許多對人體盾牌戰(Al-Tatarrus)抱持異議的穆斯林與士兵,人體盾牌戰認為濺灑信徒的鮮血有其神學意涵。

那麼喜歡流血,流自己的血就好,別流別人的血。

#1863 第五章「最早的國際援助組織「紅十字會」,自1859年法戰爭之戰爭救濟後,就此發跡。」

應是法奧戰爭。1859年澳洲還是殖民地,未成立聯邦,更不會跟法國開戰。

「滿足人類需求之外」

應為「人民需求」,把human needs這樣直譯就像把美國的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譯成「衛生及人類服務部」一樣怪。(難道其他政府部門不是服務人類的﹖)

#2017 「成功有賴於馬來亞領導階層展現政治家風範,準備好以寬厚的條件,向其他種族提供馬來亞公民身份,並能進一步參與該國政治與經濟。」

真的「寬厚」嗎﹖你問當地華裔印裔恐怕就不是這樣想。

「政府藉由宣傳活動強力推銷其政治理念至叛軍端。電台廣播運用前叛軍與其家人享用中國新年宴席作為號召」

這裡Chinese New Year應譯成「農曆新年」或「春節」,畢竟這裡Chinese是指華人,不是在中國的人才過這個新年(那麼馬來西亞的華人就不用慶祝了)。

#2141 「最後,我們盡可能檢視最小的地理區分,即卡達(qada)或是地區。」

因為卡達通常令人想起一個中東國家,所以我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是源自土其耳的卡扎kaza

#2154-2172 「更大型的計畫資助(平均為67.8萬美元,相較於指揮官緊急回應系統平均為10.4萬美元),被認為有微小但顯著增進暴力的效果。」

指揮官緊急回應系統為小額的臨時、緊急性質的花費,有點像區議會那些地區小型工程撥款。本書認為這些小撥款比大筆撥款更有效減少暴力,因為大撥款較易滋生貪污,而發放小撥款的指揮官較接近當地長老和民眾,較了解地區需要,更具針對性。
香港區議會的小型工程卻多被恥笑,甚至較大型的工程也沒防止民眾反政府的效果,傘後泛民和本土派佔據後又被政府繞過,可見其機制嚴重失效,無法針對地區需要。

#2371 「1960年代晚期的奈及利亞比亞法拉(Biafra)內戰,叛軍領袖楚克沃梅卡.奧朱庫(Odumegwu Ojukwu)」

Odumegwu怎樣譯到「楚克沃海卡」﹖
再查維基百科才知道這人全名是Chukwuemeka "Emeka" Odumegwu-Ojukwu,維基的譯名是楚庫埃梅卡·「伊梅卡」·奧杜梅格伍·奧朱古。書中根本沒提Chukwuemeka,你卻拿這段譯名出來,只會令讀者看得混亂。

#2441 「「而且我們非常感謝穆克塔達.薩德爾實行這個計畫。」

上校愣了一會才理解,並說:「不不不。這是美軍,還有地方議會的計畫。我們實行了計畫。」

他們說:「不是。是穆克塔達.薩德爾實行了計畫。」

上校:「為什麼你這麼覺得?為什麼你覺得是穆克塔達.薩德爾?」

而他們說:「因為穆克塔達.薩德爾說,這是他的計畫。」」

政客「成功爭取」橫額和Whatsapp或其他社交媒體上的五毛傳認屎認屁文章就是為了這樣。

#2605 第五章「拉格曼省曾有親美的省長,及相對安全的首都

應為首府。

#2670 「經濟學家使用「加總可分」(additively separable)及「互補」(complementary) 兩名詞來解釋兩者的區分。若 X 單位和 Y 單位是加總可分的輸入端,則無論 Y 單位有多少,額外的 X 單位對輸出端都產生相同影響。若 X 單位和 Y 單位是互補的輸入端,那麼如果有更多的 Y 單位,則 X 單位將在輸出端有更大影響(如果讀者尚記得高中微積分,輸出的交叉偏導數〔cross partial derivative〕與 X 單位和 Y 單位分別為零或正)。」

我明白他這段話的意思(互補即是1+1>2的意思),但記不起微積分有學過這回事。

#2701 「即便歷史上最為險苛暴戾的反叛亂行動」

應為嚴苛。

#3072 第七章「史丹利.麥肯克利斯托指揮官曾發布一戰略命令(Tactical Directive)」

應為戰術命令,tactical不是戰略。

「三名阿富汗警方遭抗議者殺害」

應為「警察」,警方是泛指整隊警隊,不能指個別警員。

#3110 「克制破除了謠言,證明即使在受威脅的情況底下,美軍依然重視阿富汗平民的性命安全。此問題與執法相似。」

#3581 「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理解有些時候,最有效的子彈是尚未發射的那一顆。」

正如以前皇家警察有句處長提示﹕「腦筋勝於槍彈及暴力」(Brains better than bullets and brute force)。

#3148 「當政府造成平民傷亡,因此平民提升對叛軍的支持率時,叛軍可以發動攻擊的能力相對增強,而當叛軍造成平民傷亡時,則有反效果。其原因在於叛軍清楚知道當政府傷害非戰鬥人員時,平民將會容忍更多的叛軍暴力行為,並延緩通報行動;而當叛軍傷害平民時,則得到相反的結果。」

對照香港,你就明白為何抗爭運動後來會有所謂「和勇不分」,而原本和理非和勇武派就算不算勢成水火,至少也是互相看不順眼。

#3167 「破壞控制(damage control)」

一般譯為「損害管制」。

#3218 「此調查的結果相當令人意外,貧窮巴基斯坦人民對武裝團體的反感比中產階級人民更為強烈。」

呼應了以往有些文章指巴勒斯坦的自殺襲擊客往往是中產子弟。亦對照香港不少基層是支持政府、反對示威者,更容易覺得「示威者阻住我返工」。

#3343 「研究以色列國防軍發動的房屋拆毀計畫如何醞釀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所發動的自殺攻擊」

這是指哈馬斯吧。

#3368 「背後的主因為實證社會科學的勃發,以及資訊自由法案的通過。」

所以公開資料法檔案法都非常重要。

#3396 「雖然平民有數種提供資訊的方法,但是多數人選擇撥打匿名專線,除多國部隊於2005年建立並於2007年移交給伊拉克內政部的專線以外,也有數區域情報專線。」

應為幾「支」﹖

「在叛軍造成平民傷亡的中位數週,代表4名平民死亡,並可預見隔週將有額外的2件情報流向多國部隊基地。此為大略數值(約為每週平均值的10%)」

很難想像「中位數週」指甚麼,就算用英文median weeks都想不到。網上找median weeks會找到的是median weeks unemployed (失業中位週數),但在這裡也不通。

#3468 「儘管影響的幅度難以估衡,但是卻提供命題四之三相當充足的證據」

沒見過「估衡」這個詞,雖然可猜測是勉強把「估計和衡量」作簡稱。

#3514 「就此看來,塔利班似乎較有可能抨擊駐阿富汗維和部隊,而組織鬆散的伊拉克叛軍則很難將矛頭指向多國部隊。」

「抨擊」太斯文了吧﹖口誅筆伐才叫抨擊,會殺人的叫攻擊就好了。

#3534 「許多案例中較為限制性的交戰原則激起人們的憤怒,並指責麥肯克利斯托將阿富汗人民的安全置於美國士兵之前

其實正需要如此,只有令阿富汗人相信你們會重視他們的生命,才收買到人心。

#3581 「我們將呈現非對稱衝突中的經濟情勢與暴力之間的關係數據,顯現其與目前主流對稱衝突證據之間的違背性。」

「顯現其與……之間的違背性」這不是中文,「顯現其與……相違背」或「……不相符」比較通順。

#3744 第八章「研究顯示貧困人口普遍對政治較為冷感,對政治人物普遍不滿,因此或許該族群對叛軍的政治活動較不感興趣,而富裕人口的相關政治參與度較高

正與香港藍絲(建制支持者,正如前述有不少是基層)的想法相反。他們普遍認為參與反政府活動的人多是現實生活中失敗找不到工作才去搞事的「廢青」,因此同時推論反政府活動出現的物資一定是外國特工資助的,甚至製造反政府者去勒索店舖的傳聞。知道事實的人自會明白參與者中有不少是中高收入人士,要自籌物資也不難。

#3766 「當受訪者被告知巴基斯坦為相對動盪的國家時,他們對叛軍的支持更明顯地降低了;當受訪者被告知巴基斯坦為相對較不動盪的國家時,他們對叛軍的支持則稍微提升,但效果相當微弱,可說是近乎於0。然而,當告知受訪者巴基斯坦屬於較為動盪的國家時,確實可獲得數據上相當明顯的效果——受訪者對叛軍支持度降低10.7%

所以你明白新加坡政府強調國家脆弱的宣傳策略了,這宣傳不見得是假話,而且有效果。

#3778 「假如我們認為調查結果與心理學文獻都表示失業造成沮喪與焦慮,那麼或許失業導致平民排斥參與叛亂活動,而非鼓勵。叛軍非常目標導向,也可說非常樂觀。」

不樂觀怎會認為自己可以推翻政府。

「若使用媒體告知、動員貧民,並宣傳軍事組織所造成的暴力傷害,貧民對叛軍的支持將會降低。」

這正是政府廣告的目標。

#3854 「以省的層級而言,薪資與戰鬥之間有著負相關:越危險的工作,報酬越低。」

可能因為在越危險的地區,越欠缺工作,所以不用出那麼多錢就能收買人命﹖

#3938 「美軍的存在,以及他們所引來的衝突攻擊,讓市民無法前往市場。我們稱之為「反向因果關係」(reverse causality),因其說明了暴力壓制如何減少就業率。」

那麼高暴力地區又怎會如前述有高就業﹖

#3978 「當葛蘭離開馬來亞時,後來的行政長官發現了相當荒謬的反效果:高階的叛亂將領吹噓自己的懸賞獎金,作為榮耀的象徵。」

有如《海賊王》的海報。

#4059 「每份運用演算法選擇最貧困的區域率先實施全國農村就業保證計畫;然而,每實施門檻不一。」

印度應為「邦」。

#4071 「在隨後的7個月,受攻擊事件波及的人數增加1.6至2.2倍,而死亡數則增加1.4至1.6倍。這讓作者們將推理擴延至我們的(靜態)模式之外。在首波暴力衝突爆發之後(資訊促使政府壓制叛軍,而叛軍則對平民施加報復),政府壓制行動取得功效,整體暴力情勢緩降。」

這不是上升了嗎﹖

#4083 「杜彼、巴爾加斯運用橫跨18年、978個直轄市的衝突資料顯示哥倫比亞兩大出口商品:咖啡與石油的全球價格變化對暴力的不同影響。」

應該只是「市鎮」,沒那個國家有那麼多「直轄市」吧﹖

#4113 「2000年,一日本發展銀行放款2.15億美元予菲律賓政府」

日本有很多間發展銀行﹖

#4132 「若以此邏輯推測,政府保護私人投資計畫的動機很可能並非稅收收益。哥倫比亞私人企業相對積極,甚至資助政府部隊保護其企業利益。」

應該是因為哥倫比亞政府更腐敗和缺乏資金,所以才直接收受企業資金提供保安服務﹖

#4170 第九章「安巴爾省最大首都與城市拉瑪迪」

應為「首府與最大城市」。

#4191-4204 「電腦前方的縮寫「MWR」意味著士氣、福利與娛樂,也就是「寫信回家」的意思。

想不到原文「寫信回家」怎樣拼到W和R。(M很明顯是Mail啦)

#4263-4270 「和菲律賓相異的是,混合部隊的優勢在車臣案例似乎不可見得。當車臣部隊與俄羅斯軍方聯手執行掃蕩任務時,效果並沒有勝過全俄羅斯部隊。我們認為箇中原因在於,相對低階的俄羅斯士兵,無法以菲律賓特殊任務部隊的方式,善用當地部隊所提供的情報。」

而且車臣部隊本來就是聽俄羅斯人指揮,未必如菲律賓地方部隊可把訊息回饋給中央派來的特種部隊指揮官。

#4385 「我們在巴基斯坦的實驗調查發現,不僅是實質性的貧窮(低收入)與低叛軍支持度相關聯,透過實驗讓受訪者感覺相對貧窮(讓他們發現自己被歸類為低收入),也能讓叛軍支持度下降5%;若讓受訪者感覺自己居住於動盪的國家,更能讓叛軍支持度下降11%。」

藍絲的實質﹖

#4405 「約有9%至15%的計畫受益者不認為阿富汗政府與計畫有關。相反地,受益者認為外國組織或省級重建團隊才是計畫實施者。」

以阿富汗政府的能力而言,人民會這樣想才正常吧。

「研究菲律賓有條件現金給付計畫時發現,當地現任政客因計畫而得到額外選票,儘管計畫本身乃世界銀行透過隨選方式指派資金

有沒有想起「成功爭取」﹖

#4423 「故事得從2010年阿富汗國會選舉說起,此選舉為2002年塔利班下台後的第二回合選舉。」

俱往矣。

#4500 「並讓我們透過報復式暴力行動、情報市場與平民支持度市場等面向,厚實第三章中所發展出的基礎理論。」

台灣好像真的慣這樣寫﹖但應該寫「充實」,因為這是動詞。

#4892 第十章「脫」應為「脫歐」。

#4915 「社群網站包括擁有廣大Twitter追隨者的部落客和個人網站,不斷分享不符合正統新聞產製的資訊來源,不再擁有確實、客觀、公共取信度等標準,其結果讓政府組織與非政府團體擁有空前絕後的能力,不受新聞編輯或事實考證者的篩濾,直接向讀者拋擲訊息,宣傳其目的。」

然後有些朋友認為這就是「自由」。
別誤會,我沒反對讓人有自製訊息的自由(否則別寫網誌),但「迎合偏見和不理真假的訊息滿天飛,進而令公民社會無法達成共識」顯然不是一般人想要的結果。自以為在謳歌自由的人,卻沒有理會這些。

當然傳統媒體有其缺點、而且它們往往也在迎合偏見,造成民眾背棄它們的理由。但傳統媒體對訊息的「篩選」不是壞事(現在不是沒篩選,只是演算法代替了編輯而已),因為個人的訊息接收能力總是有限,需要有人幫你選擇(再強調,現在只是演算法幫你選擇,電腦和網絡強大給你「任看沒篩選」的假象),由《讀者文摘》流行的時代到大家不看讀者文摘的現在都是一樣。

問題不是「有人篩選」本身,而在於甚麼人、以甚麼動機準則去篩選才是問題。在一個(經濟或政治上)不自由的社會,訊息篩選是很大的問題﹔在一個媒體自由、百花齊放的社會,編輯篩選訊息未必是問題。傳統媒體的末落,除了來自網絡免費訊息的競爭,媒體大亨收購造成訊息單元化和迎合觀眾偏見也是種飲鴆止渴。

#4915-4932 「事情始於2013年伊朗選出溫和派政府,促成了這項協議,然而事實上,保守派政府在2012年任內期間就已展開相關協商,白宮在數位媒體上以連環砲火,破壞對手名譽並「重塑」故事。」

當然奧巴馬政府也會玩spin而且玩得很純熟。又,那些以為只有自由派想跟伊朗講和的人呢﹖

#4990 「這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解決關鍵的國家問題:如何勸誘什葉派主掌的中央政府為以遜尼派為首的區域重建服務性的治理。」

執政者需要有這樣的自覺,單方面給予民主制度通常失敗,正是因為當地人沒有協商民主和尊重少數的傳統。

#5077 「2007年伊拉克的勝利,往往被歸功於利用特種作戰部隊和無人機,針對高價值目標對象執行的攻擊性禁令。」

攻擊性「禁令」﹖指令吧﹖

#7586 第十章附註25「伊拉克首相」應為「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