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3月 30, 2019

《桌遊識中國》補充規則

近來很多不同部門都在利用桌遊宣作推廣用途。以往一聽到這類桌遊,印象總是模仿康樂棋(snake and ladders),擲骰鬥快途中「駕駛超速罰退兩步」之類非常沒趣的東西,所以退避三舍。

近期似乎有些部門終於找了懂桌遊的人來設計。前陣子聽見通識學會找屋宇署來介紹《樓宇檢測檔案》,因為想起以前那些悶東西 #我本來是拒絕的,但最後接受學生邀請去旁觀。發現這副遊戲在桌遊朋友眼中可能沒甚麼深度(因為沒甚麼複雜的變化和策略),但以短遊戲而言(一局時間跟大富翁DEAL相若)卻足夠簡單刺激,學生也很快學得會而且玩得高興。希望學生玩的時候會順便留意到樓宇檢修包括哪些方面(消防、渠管、鋁窗之類),大概已有教育意味。

中史獨立成科又加上一筆資助,自然也可能用來買桌遊當教材或者推廣活動用品,可是香港市面有售的桌遊,跟中史有關的似乎不多。畢竟中文桌遊發展不及西方久遠,西方開發歷史題材的桌遊會比較多。台灣桌遊發展得比較好,但也不是很多在香港市面有售。(如果看倌有好介紹敬請指教)

商務出了本《讀圖識中國》,其實是講地理多於歷史,當然也算是一種「國情教育」。他們還同時出了副《桌遊識中國》作配套,大概是就是讓人看了書順便玩遊戲的意思。不過見到那副桌遊,感覺倒是「搞的人不懂桌遊」。自己試了一次,感覺更是「他們真的不懂」。

首先,遊戲要求有棋子作代表物,但竟然沒附上。叫玩家自己拿個硬幣當棋子,其實是幾十年前我們小時候玩棋的克難作風(何況當年我買一副《海洋公園棋》至少也有幾粒小貝殼當棋子呀)。這年頭拿來賣的東西應該有點誠意,就算不落足工本設計一些「有特色」的棋子,至少也應該有幾隻棋子﹗

另外,那幅地圖就是一幅完全按比例的中國地圖。常玩桌遊的人應該會明白,要放置棋子的話,不同區域大小太懸殊根本做不到。看看 Axis & Allies 就會見到整幅地圖各區大小跟原本的大小很不同,香港甚至被誇大到像廣東省一樣大,就是為了放棋子用。一幅合比例的中國地圖裡面,莫說香港澳門,就算北京上海、甚至寧夏都會太小,一隻棋子已經遮了整片地方。如果說「中國地圖不容扭曲」的話,也倒不如不要搞桌遊,純粹出副遊戲卡牌好了。

更麻煩的是遊戲設計,詳細寫在後面。那堆有寫了省區名稱的卡,你一定要到那個省區才可以用掉。但交通卡數目相對很少不易抽中,就算你想逐格移動也要抽到鄰近省區的牌才走得動。結果每一回合都動不了,抽牌抽到一手是牌但沒哪張打得出來。那麼玩一兩小時後也沒人能出完牌,所謂「時間到了看誰手牌最少」就只不過是看誰好運抽到剛巧可用的牌而已,純靠運氣沒策略,那就沒甚麼好玩了。

結果為了讓這副東西可以在課後活動的短短時間用得著,我乾脆在原規則上「僭建」,改了原規則讓它可以在合理時間(十五分鐘至半小時)內完成。以下就是嘗試搞的補充規則。最後附上原規則簡介,熟悉桌遊的人可看看為何在下要被迫改規則。

----------(我是補漏的分隔線)----------

《桌遊識中國》的補充規則
—方潤

緣起﹕
《桌遊識中國》的原版遊戲設計不平衡,相對於需抵達指定地點的景物卡(45張)及物產卡(37張),交通卡(44張)數量太少以致無法在一小時內用完。地方卡(72張)因為只能在鄰近移動,亦很難用完。到最後變成大家一直出不到牌而抽了一堆牌的結局。這樣再比較誰手牌少並不刺激。
而且遊戲版圖完全以中國地圖原版使用,不符合桌遊圖版原理。由於地域大小不一,導致一些很細的地區(例如港、澳、京、津、滬、寧等)無法放下棋子,必須另行標示位置。
在此對規則作必要的修訂,以便把預計遊戲完結時間縮短至半小時之內。

額外道具﹕需有玩家代表物三至八個(例如大富翁的棋子)、骰子一粒、貼紙六張。
貼紙用作較細地區的代替地點,可寫上地區名稱,然後貼在地圖上該地點附近的空位,以遠離地圖、不妨礙鄰近省區放置棋子為準。貼紙應有足夠面積放置兩粒棋子。

(用貼紙給那些小省區放棋)

規則﹕

1. 決定出牌次序﹕以猜拳決定。由首先出牌者開始,按順時針次序出牌。

2. 每回合輪到自己出牌時,可從以下三種動作中,選擇其中一項﹕
2.1 出牌(可包括移動)(出牌放到棄牌堆)
2.2 擲骰(及移動)
2.3 從牌堆抽一張牌

3. 所有玩家由香港開始,鄰近省區為廣東及澳門。

4. 出牌及移動﹕
4.1 如果手上有鄰近省區的「地方卡」、「景物卡」或「物產卡」,可打出這些卡並移動到該省區上。
4.2 這三種卡亦可配搭適合的「交通卡」一起打出,交通卡可把玩家送到該省區,同時打出該省區的地方卡/景物卡/物產卡。
4.3 如玩家手上有多於一張屬於同一省區的地方卡/景物卡/物產卡,可同時打出。
4.4 玩家使用交通卡不一定要連同其他卡一起打出,可純粹到達某省區而不作其他活動。
4.5 玩家如有屬於現有省區的地方卡/景物卡/物產卡,可就地打出,但不能同時移動。
4.6 不同省區的地方卡/景物卡/物產卡,不可於同一回合中打出。

5. 擲骰移動,以骰點除以二計算(零數不算)。即是﹕擲一不能動、擲二三可移一格(鄰近省區)、擲四五可移兩格、擲六可移三格。玩家靠擲骰到達目標省區,要等下回合再出牌。

6.1 功能卡中的「聯合速運/聯合快遞」、「中國旅行社」、「滿漢全席」、「國宴」、「國家動物博物館」、「野生動物保護法」、「工藝品展覽」、「國禮」等卡須連同指定的景物卡/物產卡一起打出。除非這是玩家手上最後一張牌。
6.2 就算玩家不在物產卡所指定的省區,也可以「聯合速運/聯合快遞」上述的各種卡和指定的景物卡/物產卡一起打出。

7. 功能卡中的「衛生檢疫局」和「交通延誤」是在對手出牌時使用,立即令對手的回合終止,不計入自己回合的動作。
7.1 如果同時有多位玩家出這兩張牌,只以最快出牌者為有效。
7.2 如果使用「交通延誤」牌,遭針對的玩家不能移動。所出的交通牌作棄牌,同時出牌的地方卡/景物卡/物產卡一概收回手上,連同這些卡出牌(見6.)的功能卡亦收回。並按牌上指示罰抽三張牌。
7.3 如果使用「衛生檢疫局」牌,遭針對的玩家物產卡需收回,連同這些卡出牌(見6.)的功能卡亦收回。並按牌上指示罰抽三張牌。但如果這些卡是連同交通卡/地方卡/景物卡/物產卡(工藝品)一起出,後者仍屬有效,玩家仍可移動到指定省區上。玩家可於下一回合再出物產卡。

8. 玩家手上剩下一張牌時要通知其他玩家(如叫「LAST CARD!」)。如果最後這張牌是功能牌,就算牌上說明要求連同其他牌一起出,也可以直接出牌完局。

9. 最快出完手上所有牌者勝出。其餘玩家可繼續出牌,以完成次序定名次。

----------(我是原規則的分隔線)----------

原規則簡介﹕

1. 玩家三至八人,每人先派七張牌。
把小道具(如硬幣)放於「香港」,然後輪流出牌轉移位置。(方按﹕沒道具)

2. 猜拳決定第一位出牌者,然後輪流出牌(方按﹕次序呢﹖)。如無牌可出,在餘卡中抽一張。

3. 最快出完所有牌者勝出,或者在指定限時內(建議30至60分鐘),手上剩餘牌數最少者勝出。(方按﹕我試過玩了超過一小時也沒辦法出得完,手上的牌還越來越多。)

4. 地方卡(72張)﹕打出原位置鄰近的地方卡,才可轉移位置。(方按﹕抽到鄰近地方卡的機會其實很小,尤其當你在香港這個「鄰近只有廣東省」的地方開始。結果你手上有一大堆遙遠的地方卡,但原規則又沒說可以用交通卡配搭前往。而就算我中途已經改成可以配搭交通卡,交通卡也太少。)

5. 景物卡(45張)及物產卡(37張)﹕必須在景物卡或物產卡所顯示的位置上才可以打出這張卡。但也可以配搭合適的交通卡作轉移位置用。(方按﹕結果你只能靠景物卡和物產卡加交通卡轉移位置,但如上述,交通卡數目太少。)

6. 交通卡(44張)﹕分別有飛機、高鐵、公交巴士及郵輪協助轉移位置,條件各有不同。玩家可同時配搭景物卡或物產卡出牌。(方按﹕就是數目嚴重不足。而且限制很奇怪,例如高鐵卡寫明不到內蒙、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台灣、澳門、海南。但現實中高鐵已經去到內蒙、新疆、青海。雖然以鐵路部門的班次區分而言,時速不會超過300km/h的就當動車班次不叫高鐵,但如果這樣分的話,高鐵根本連甘肅都去不到,因為甘肅那段高鐵根本未提速到300km/h。又當然,如果純粹以設計桌遊要「製造不同限制」論,亦可理解。要不然高鐵卡跟飛機卡就分別不大了。所以不打算修改這張卡的限制。)

7. 運輸卡(10張)﹕可協助玩家打出物產卡。(方按﹕完全不明所以,因為規則根本沒寫過必須有這張卡才可以出物產卡,而且牌面只寫了「須連同一張物產卡出牌」。那麼一張只能跟物產卡一起出的卡,怎樣看都是負累多於協助。唯一可以把它變成「協助」的可能,就是規定有這張卡可以不在指定省區就能丟掉物產卡。)

8. 阻截卡(11張)﹕
—衛生檢疫局﹕如對手利用運輸卡連同物產卡(珍稀動物/風味特產)出牌,可打出此牌制止。對手需罰抽三張牌及收回「物產卡」,並由下一位玩家出牌。(方按﹕沒說清楚是否可以同時移動。)
—交通延誤﹕如對手利用交通卡出牌,可打出此牌制止。對手需罰抽三張牌,並收回「景物卡」或「物產卡」,當下位置不變,並由下一位玩家出牌。
—山海關/函谷關﹕禁止下一位玩家出牌一次,可累積禁止次數。(方按﹕即可同時出多於一張)
—萬里長城﹕禁止指定玩家出牌兩次,不可連續出牌累積禁止次數。(方按﹕但下一位玩家可以出同樣的牌針對同一人)

9. 快速通關卡(24張)﹕(方按﹕很多只是負累而非協助)
—一帶一路﹕自選一張牌給指定對手,並從對方牌中抽取一張作交換。
—中國天眼﹕指定一位對手觀看他手上的牌。
—大型客機C919﹕將一或兩張物產卡交給指定對手。
—中國旅行社﹕須連同一張景物卡出牌。
—中國旅行社(快證)﹕須連同一或兩張「景物卡」出牌。
—滿漢全席/國宴﹕須連同一張物產卡(風味特產)出牌。
—國家動物博物館/野生動物保護法﹕須連同一或兩張物產卡(珍稀動物)出牌。
—工藝品展覽/國禮﹕須連同一或兩張物產卡(工藝品)出牌。

10. 問題卡(7張)﹕可指定對手發問中國地理問題,答錯或十秒內未能回答者罰抽三張牌。

11. 補充﹕
11.1 可就地打出本省區的地方卡,位置不會移動。
11.2 同時有多位玩家出「衛生檢疫局」或「交通延誤」,只有最快出牌者有效。
11.3 當玩家只剩餘一張牌而且是功能卡,可單獨出牌。

星期六, 3月 23, 2019

地板會被書壓垮嗎﹖


地板會被書壓垮嗎﹖》西牟田靖著,劉向潔譯,台北﹕行人文化,2018

這篇比較不像讀後感,而是自說自話。

買這本書倒有點奇怪,是因為未遇到書之前已經有人問過這個問題,於是見到這本書很自然就會買。不過問的不是其他人,而是老媽。

因為我在舊居是睡在一張特別訂造的「高床」上(沒有暖枕),床底是儲物櫃,已有部分書塞在裡面,但還是不夠。於是有批書堆在床上陪我入睡(就算有女朋友肯坐上來也沒位了,好一個毒男,嗚嗚),差不多佔了三份一的闊度。這張床的材料質素其實頗差,只是好在放那麼多書也沒塌掉還算紮實。

幾年前搬屋,現在的新樓都有大窗台,人們通常都會訂製大床善用窗台空間,甚至整塊地板變成儲物空間抬高床墊到窗台高度。可是我們決定買預設大小的床不再訂製,另外也不想學其他人把床放到窗台上(因為一旦颱風過境,睡在一塊「嘭嘭聲」的玻璃旁邊很難睡得著)。那麼窗台位置是否浪費了﹖不會,因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所有書都堆上去算了」。

搬屋時去實惠買了十二個紅A大膠箱(特意找紅A的,料不夠靚的膠箱承受不到書重,疊起就會變形),其中四個照放入床底(比以前散放更方便抽出來),其餘八個就疊在窗台上放書。另外買了個實木書櫃(一定要實木,夾板放多了書就會彎曲)放常用參考書。
搬屋時把書按照賴永祥十大類分在膠箱裡了,但因為太耗時,結果幾年後還有一些書未分好。但窗台2X4的膠箱大陣已放了不少書。(所以現在女朋友有位置了,只是毒男仍然沒女朋友,嗚嗚X2。)

老媽得知大計後就質疑﹕這樣窗台不會倒塌的嗎﹖
我反駁道,人家設計大窗台就預期你睡在上面,大肥人睡上去都沒問題,書沒理由不成吧﹖

不過某天帶學生參觀書店,見到這本書的主題,不由得再想一想。畢竟人只是晚上才睡上去,但書全天廿四小時放著不動。而且書也的確可以重到壓死人,那麼書又會否重到真的把窗台壓垮﹖

當然,書中主要是指日本常見的木建築,作者訪問的日本建築師認為鋼筋混凝土沒那麼容易被書壓垮的。書中提供日本木建築法律上的承重上限是180 kg/m^2,鋼筋混凝土的商用建築為300 kg/m^2、圖書館為600 kg/m^2 (p.31, p.44)。

那麼窗台承重又有多少﹖在下試過問朋友,但似乎沒有誰告訴我答案,網上找也不容易(畢竟我沒讀過工程也不懂去哪裡找)。似乎只找到百度有篇討論,有人指窗台一般承重約250 kg。

敝房間窗台伸出屋外的部分為 500 mm X 2750 mm = 0.5 m X 2.75 m = 1.375 m^2。如果按照百度見到的數字,應該可以承重343.75 kg。因為分開八個大膠箱,所以每個膠箱平均可以裝載42.97 kg。

問題是我搬屋後未能完全更新藏書目錄(圖書館員為家中藏書編目錄,應該跟汽車維修員隨身有士巴拿一樣理所當然﹖),記下所有書籍的位置。只是把不打算放在書櫃當常用參考的書都按大類分到膠櫃中(另外還有四個在床底,一個在房中、另一個在廳還未能執拾)。窗台上唯一完成更新記錄的應該是500(社會科學類),這兩個膠箱未裝滿,已有160本書。我就估計裝滿不超過200本好了。除後即是每本書可以平均重 429.7 g。

按照另一些書商提供的估計概算,一本平裝書平均重 400 g,即是現在的載重應沒超出承重。但也已經差不遠,因為如果兩個膠箱載200本書,假設每本平均400 g的話,八個膠箱合共就是320 kg。換言之再加一個膠箱的書,都有可能超重。
(當然就算對樓宇不超重,對我也已經太重了,要拿出下面那排膠箱的書也不容易。只能先把上面膠箱的書搬出來,令上面膠箱重量輕到我可以搬走,然後才可以打開下面膠箱拿書。要拿起幾十公斤重的膠箱,我是沒可能做到的。大概是除非在窗台上方裝可以承重的路軌吊車﹖)

方宅的窗台倒塌危機似乎不會出現了。回到本書,卻真正有藏書多到樓層倒塌的事。
當然那都是木建築,而且事主似乎是斂物狂多於書癡,不過卻仍然有「真.書癡」令木地台爆裂或者彎曲要緊急修補的種種事件。

作者之所以用這個主題寫作,其實本身也是受害者之一。雖然他最終避過了地板塌陷,卻陷入了更悲慘的「家變」。為了藏書鬧家變,相信也是很多愛書人的痛。(雖然香港男人似乎為了收藏模型跟家人吵架的多,為藏書吵架的好像不大聽見﹖)

日本人面對藏書問題,似乎比香港人有更多方法。日本非都市區的地價較便宜,有些人乾脆自建書庫,只要放在鄉下就行了(雖然這樣就不能隨時讀到了)。香港人死後藏書似乎都會被賣掉或丟掉,日本人大概也差不多,但如果是名人的話,自己家鄉的院校機構出面接收這批書成立研究室也不無可能。甚至有位名人死後,很多受過他啟發的人特地來做義工,為他的藏書分門別類。也有人一邊從商賺錢、一邊收藏漫畫,最後乾脆自建大樓,地下做生意,樓上分別是住宅和漫畫圖書館,死後直接捐給大學接收營運。

除了紙本書,在這個年代電子書當然也是方案之一。可是對愛書人而言(尤其是我們這些老人家),紙本書的觸感和空間感仍然非電子書所能代替(其實不少人都提及過,因為紙本書有空間感,自己讀到哪裡比較有印象,電子書就一個檔案icon反而無法產生印象)。而且把紙本書掃描成電子本,往往就要把書裁切,整本書被「屠宰」拆散亦非大部分愛書人心理上可以接受到的(情況就像愛狗人無法接受別人屠狗吃狗肉)。更大問題是,如果想借電子書解決「現有紙本書」的擠迫問題,即是要做格式轉換(紙本轉電子),又牽涉到版權問題,作者也表明日本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結果作者只能把一些資料性書籍轉成電子書,其他藏書仍是此路不通。

就像作者的「家變」,其實如果只有一人居住,環境有多擠迫也沒人理會的(充其量像方某般,其他人沒法上我的床,嗚嗚X3)。但無論是家人或室友,就算是不同房,只要是同住,藏書就很易變成問題。因為書總會逐漸增加,只要自律不足,就會慢慢「佔領」屋裡的不同地方,直到最後對方忍受不了跟你割蓆為止。兩個都是愛書人,不代表雙方對環境擠迫的忍耐力相同,甚至有可能出現藏書互相「爭位」的情況。恐怕只有像書中提及的大文豪般,除了有極具耐性的女伴,還有錢到可以自己蓋平房,特地預備一間大書房給自己擠爆它,避免影響家人起居,才解決得到了。

地板未必會被書壓垮,但只顧躲在書中探索更大世界的書癡,卻有可能把自己和伴侶現實世界的生活壓垮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3月 16, 2019

那些年的公開試和放榜

近日medium的香港網友似乎都在「談拔尖」(遲幾年可能還會談育嬰 #爛gag出沒注意)。

本來中大也曾經有暫取生制(1982),類似於拔尖。會考生成績好獲中大暫取,讀完中六就可直升中大,其餘未獲暫取的也可以中七後憑高考成績報讀。但這已是前四年制時代的事,後來被迫四改三就沒了回事(雖然在下的學生手冊裡仍有遺留了中六入學和中七入學畢業所需學分不同的條款),在下考公開試時又未到後來學界重新「拔尖」的潮流,所以根本沒「拔尖」這回事。(儘管個人其實不喜歡這種制度,除非真的是天才,單看會考成績好而取錄其實不能確保是人才。因為相對於高考課程內容以大學一年級為本比較密集艱深,會考課程本身很基礎,成績好可以只是肯操練而已,考得好也不等於特別聰明。)

不過見朋友也寫了篇講放榜。雖然身處這行,如何面對公開試放榜這類話題,早在xanga年代已經談過了,但或許也有翻炒重寫的價值。至少可以把內容整理得比較有系統。

---

首先為了讓不同年代的讀者明白背景,有必要解釋一下我們那個年代的教育制度是甚麼一回事。朋友提到現在DSE下的學生畢業前大概無法理解「撲學校」是甚麼一回事。不過這其實不關DSE這個公開試的事,而是在於「平衡班制」。

DSE前的英式學制,是三年初中+兩年高中(會考)+兩年預科(高考)+三年大學。英式學制是精英主義,以篩選學術成績優良的學生進入大學為本。(所謂「預科」本身就是「大學預科」的意思,即是讓學生預備好讀大學的課程,所以預科課程的深度是以大學一年級為本。)

所以當時中學也有分流。大部分學校是「文法中學」,當年在下頗不明白為何注重學術課程就要叫「文法中學」,直到讀了《拉丁文帝國》才發現原來是基於歐洲精英教育都要教習拉丁文法的緣故(當年歐洲學生面對拉丁文和我們面對英文一樣苦不堪言)。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升讀主流文法中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會派到「工業學校」(如九龍工業學校)學習工藝學科,成績更差的就會進入「職業先修中學」學習職業導向課程。

一則因為學制本身是篩選為本,並不期望所有學生都會讀五年、甚至七年中學。「九年免費教育」政策只強制學生留校到中三。高中和預科課程都收學費(雖然金額不多),所以中三畢業成績不好的學生,要不轉投工業學院(即後來的IVE)學習技術課程準備就業,要不就直接投身社會出作。那個年代香港反正有很多工作不需要甚麼學歷就能做。(那時連樓下看更也可以幫人賣樓,現在保安和地產代理都要牌照。)

二則因為香港政府七十年代才開始大幅擴充中學學額落實九年免費教育,所以根本沒有足夠資源去開設足夠的高中學額。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百業興旺,而且通貨膨脹動輒一年十幾%(當時許冠傑的《加價熱潮》和後來林敏聰在《狂野的蕃茄》裡面加插「家得豉油公司宣佈,由午夜起,生抽每支加價兩蚊,老抽價格維持不變」就是在調侃百物騰貴),公務員加薪往往滯後。大學生投入商界有十幾個月糧和豐厚花紅,當公務員和教師會被人認為沒出息(跟現在公務員被認為是穩定鐵飯碗很不同,因為現在經濟沒以前那麼好嘛)。所以就算政府想擴充高中學額,也很難找大學畢業生來教。
(因為教師難找而且流失率高,所以幾乎甚麼人想入職都可以。政府為了留人推出了現在看來很優厚,當時則只屬雞肋的教師公積金制度。因為欠英文教師所以不是英文科系畢業的也會派去教英文,種下了九七後被垢病水平參差和引入語文基準試的伏線。)

(方按﹕那段移民潮下「水鬼升城隍」的年代,為現在留下了不少「穿起龍袍不像太子」的各行各界「精英」權貴,這是後話。)

結果當時的中學全部都是屬於「非平衡班制」,意思是不同級別的班數並不一樣。當年的母校大概跟大部分的文法中學一樣,舉例如下﹕

中一至中三﹕六班
中四至中五﹕四班 (兩班理科 + 兩班文商科)
中六至中七﹕兩班 (一班理科 + 一班文商科)

由這個班數安排,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篩選」是甚麼一回事,就是每一關都要篩走兩班學生的意思。

所謂理科和文商科是選科不同,DSE鼓勵文理兼修(雖然到最後很多學生還是集中選科),但英制因為著重精英教育,所以要求集中選科。文法中學學生中三後就會篩走兩班成績最差的學生,他們可能轉到收生成績較差的中學繼續讀高中(那些學校原校生被篩走的當然更多,否則哪有空位),又或者轉到工業學院就讀基礎文憑課程學一門手藝。

順利升讀中四的學生就要選擇文科、理科、或商科(除了專開商科的學校,否則商科因為科目組合較少一般以文商科或理商科的合併模式出現)。因為中六預科收生會考慮最佳六科成績的積點,所以一般會考課程要報考最少六科,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生修讀和報考七至八科,少數人會報考九至十科(最多十科,十科全部考獲A級的就是所謂「十優狀元」)。
科目組合並沒有強制規定,但學制目的是為了分流,而且日後報讀大學時,不同科系都有修讀科目的要求(例如我們當年生物化學系就要求學生生物科和化學科都及格,你沒其中一科的成績連報讀也沒資格),所以通常都會分開文理商科的「科目組合」。

在下當年會考報考的科目組合就是這樣﹕
全校必修﹕中文、英文、數學
理科必修﹕物理、化學、生物
選修﹕附加數(類似現在的數延伸)、電腦
(當年電腦好像是跟經濟同一組,即是學生需從中選擇其中一科,而不能選另一科。但我忘記了附加數是跟另外哪一科同組了)

文商科的安排大概差不多,只是科目不同。文科當然都是那些中西史、地理、中國文學之類的科目。奇就奇在地理科一直都當成文科,而自然地理的內容(岩石呀、天氣呀)很明顯都是科學問題。當年母校好像商科分別有會計和打字,「打字」這一科自從打字機被電腦取代後亦消失了。

完成中四中五之後就是會考,會考後要尋找中六學位就是朋友所指的「撲校」過程。因為預科是直接準備升讀大學的入場券,所以中六學位競爭很大(你看非平衡班制就明白有一半中五學生不會有原校中六學位),中六學位分配辦法也是一套十分複雜的程序,在此不贅。簡單而言,雖然會考最佳六科達14點(A=5點、B=4、C=3、D=2、E=1)有資格在第一第二階段報讀中六,但因為學生高考成績會直接影響學校畢業生升讀大學的比率,所以學校會盡量錄取成績最好的學生。有些學校如母校希望中六擔任領袖的學生是本校生(比較熟悉校內情況和有歸屬感),本校會考成績符合要求的學生也足夠填滿中六學額,所以通常不會招收外校生(這些事先都已公佈,讓外校生不用撲空)。有些學校比較希望揀蟀收到成績更好的學生、又或者本校生成績太差,就會寧願不要本校生而招收外校生。成績較好的中學本來就會篩走大量成績本身不錯(但因為有學霸同學所以沒被取錄)的學生,這些學生就會四出到學生成績較差的學校爭學位。中六學位分配辦法之所以如此複雜,就是因為這個「校揀生生揀校」(當然主要是學生求學位)的過程很容易出現貪腐或衝突的緣故,每年是否有學校偷步收生也是新聞關注焦點之一。

由於中六學位十分緊張,所以後來開辦了在會考生中鼎鼎有名的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只提供預科學位。由於沒有初中高中對老師任教科目造成的限制(這點較難解釋,教書的自會明白,一般資助學校因為老師數目有限、課時也有限,不可能開設很多選修科目組合),他們可以開辦很多一般中學難以開辦的科目(例如心理學)。所以除了在成績較佳學校被篩走的學生會到這裡報名一試之外,也有些人是因為母校預科沒有開辦心儀科目而特意轉來升學的。(後來新學制取消了預科,高中也變成平衡班制,再沒有「撲學位」這回事。此校唯有轉型為高中書院,找保良局的初中學校結盟。)

除了投身社會,無法獲得中六學位、或者不打算循預科升學的學生,亦可以選擇到工業學院或科技學院(現在都合併叫IVE)報讀高級文憑課程。高級文憑課程都是屬於技術和實用性質,修讀完成後可以投身社會工作,成績優秀者亦可獲大學取錄修讀相關的科系,直接進入大學第二年課程。(例如電腦高級文憑的成績可以用來報讀大學的電腦科系,但無法用來報讀其他無關的科系。所以相對於高考成績可以用來報讀所有相關科系、甚至是沒特定科目要求的科系,高級文憑在升學時限制較大。)

預科課程更麻煩的是區分了AL高級程度和AS高級補充程度課程,有興趣的自己看維基百科,在此不贅。母校當年理科班相對簡單,組合如下﹕

所有學生必修﹕AS中國語文及文化、AS英語運用
理科必修﹕AL物理、AL化學
選修﹕AL生物 (另一組是AL純數學)

文商科的組合大概差不多,但理科比較簡單全部人都會選修3AL,文商科則有AS科目。大學聯招要求的組合可以很複雜,理論上應該是中英文以外加2AL及格成績就可以,但這個成績也可以1AL+2AS達成。只要AL和AS的組合達到聯招要求就可以,所以文科大概可能是修2AL+1AS,又或者有些學校會修2AL+2AS之類。

(「中國語文及文化」即是我們這些老人家說的「中化科」。AS高級補充程度科目「理論上」等同半科AL的課程,這一點在其他科目而言大概是事實。可是中英文兩科雖號稱AS,但事實上無論課時、課業或考試卷數都比其他AL科目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兩科叫AS完全是騙人的。)

很多人會以為,因為DSE改為六年中學、四年大學的新制度,DSE以普及教育為本(乾脆變成十二年免費教學),所以非平衡班制才改為平衡班制。但其實平衡班制在DSE前已經出現,主要是基於初中人口縮少而縮班、高中擴班而來。那時的平衡班制例子﹕

中一至中三﹕四班(或五班)
中四至中五﹕四班(或五班)
中六至中七﹕兩班

所謂「平衡」只是指初中和高中之間班數相同。預科因為人手和課時需要太大,在一般中學都只能開到兩班。(這就是當年莊啟程受考生歡迎的原因)

---

教書就是長氣,講背景用了大半篇文的長度。就算是舊制考生,「撲校」亦與在下無關。倒不是因為像朋友般群A拱照,純粹就是成績過得去而已。

舊文說過,直到大學畢業之前,在下生活相當平穩。中學時一向懶於溫習,只管看課外書。雖然我看的課外書範圍遍及文理各科,所以預科前的內容對我而言大多都是「常識」。就除了英文、電腦和附加數真的不懂,在其他科目我都只是需要背英文生字和記一些要點就行,其餘內容自己讀課外書就學到了。所以也沒理會甚麼「讀書方法」、不用貼(tip)題,考試前隨便拿課本筆記讀一兩次就算。

中學時投放最多時間的就是圖書館,其次就是中四被小米奇拉下水搞聯校電子電腦比賽,幫手執頭執尾焊電路之類。母校校長著重學業成績,所以規定中五中七應屆考生不能報名參與課外活動,但中五時沒名銜的在下還是天天在圖書館走來走去。

最接近「撲校」的經驗反而在中五。

因為中五升中六校內理科班由兩班變一班是已知,而且中五每班四十人所以總共八十人,但預科一班只有三十人,所以「理論上」應該是理科班三十名內才能原校升讀。
方某卻偏偏是全級三十多名的邊緣狀態,懶得背書(亦背不到書)的在下成績往往都只是中游。

所以當時我有心理準備要「撲校」,放榜前預備了推薦信和所有身份證、成績表、證明等等的副本,準備原校不收就找附近的學校。

我沒想到的是,日常校內考試測驗範圍都是有限,所以同學背書比我在行,成績比我好﹔可是公開試要考那麼多東西,卻很難全部死背下來。結果並不真的很聰明或者很能背的同學,成績就會比校內差。可是因為這些對我都是「常識」,所以背不下都沒所謂,隨便「吹水」都可以吹得到,公開試成績反而比校內好。

派成績表時我一望,完全超乎我預期,竟然有25分﹗(1A5B,那五科只得B拿不到A大概就是因為懶背書少操卷之故,因為唯一一科A就是被老師抓了去操卷的生物科。)
(後來輝兄老是開玩笑叫我「一優和尚」。當然medium朋友們隨口說出來的A都比一副啤牌多,一優真的沒甚麼大不了。)

問題來了,雖然母校以往理科班收生底線是18分左右,25分當然是非常理想,但中六收生是人比人的遊戲。既然我在理科班只排三十多名,那麼會不會這年我們成績特別好,所以25分也留不下來﹖(後來我才知道25分原校升不到大概是名校才會發生的事,而八三只是校長口中的「青衣名校」——青衣本來就只有幾間中學,就算青衣第一只要離開青衣島就「識你老鼠」。就算只講荃葵青區名校,當時都未輪到我們。)

傻傻這樣想的在下,唯有向敬愛的陳老師問﹕「25分返唔返到黎架﹖」
陳老師雙眼一瞪,簡直不想回答我的樣子。

阿斯伯格如在下當然不會理解老師在幹甚麼,直到同班麥老兄走來補一句﹕「25分梗返到啦,你問黎都多餘,陳 sir 梗係嬲﹗」

所以我唯一要「撲校」的可能也消失於萌芽狀態。
後來預科,繼續在圖書館當大內總管、幫手搞聯校電子電腦比賽,也沒有怎樣落力溫習。高考反而比會考更不緊張,除了因為有經驗,更重要的是我想讀純理科,本來就被其他人視為「水泡科」。在下想升讀中大,收生更把會考成績作50%計算(即是高考計另外50%),我的會考成績已經不錯,只要高考表現穩定不掛掉,應該可以穩入中大理學院。所以就更不怕全力搞課外活動。
(那幾年高考生物科試卷改革,增加了申論題,對在下這種「吹水怪」又更有利。再次令我公開試成績超越了校內成績比我好的同班同學,又是後話。)

結果就連升大學也沒掙扎過,在大學「快樂」地四處選修不同科目。聽起來好像是「曬命」,其實不然。
塞翁得馬失馬,焉知禍福。例如高考後跟同年會考的師妹開始初戀,放榜時她成績不好我也沒經驗不知如何幫她,只能靠小米奇教她去報讀IVE。大學時還像中學般懶得溫習只看課外書和搞代表會,當然本科成績也就平平。到大學最後一年,老爸中風、失戀和無法讀研究院三大「慘劇」接踵而至,加上之後失業。那兩三年成為最痛苦難熬的年頭。禍要來始終要來,當年沒遇上問題,只不過是之後和其他問題同時一次過撲過來而已。

---

另一篇舊文不是講放榜,但講考試的「後勤」準備,雖然貼得遲一點,但也許也有點用﹕

我想「後勤」方面,有很多同學會忽略了。
平日校內考試,已經有很多學生忘記帶文具。連會考當中,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而且上年監考時,覺得現在考生入場平均時間,似乎比我們讀書的時候遲了。(倒沒留意遲到的人有沒有多了,因為當年應考,開考當然顧著作答,哪有空去理別人遲到﹖) 
或者在「後勤」方面,有些東西可以說說。
雖然無助於答考題,但至少可以維持較好的「作戰狀態」。 
當年,我收到准考證後,第一件事就是「實地偵察」。(搞不清楚交通和位置,就算找到的士,也白費錢、白擔心。)
所以當我開始放試前假,就抽出幾天去找試場學校。就算明知在哪,也要親身去一次(除非就在自己學校隔壁吧﹖)。除了對照地圖和實地、熟習環境外,還要測試記錄交通情況。
所以一定要在早上出發(和考試時間相若),以便親身體驗該時段交通所需時間。為了避免考試當天有意外,還要把測試所用的交通時間,加十五分鐘作緩衝
當年沒有上網,不過我一向有買地圖的習慣,所以找位置方便沒甚麼困難。
現在的學生,就算不買地圖,到網上已經可以查到所有地圖和交通資料了。再不然,各學校的網頁也有相關資料(但資料通常很有限,還是買一本地圖比較好)。
不過實際情況,仍然要親身去一次才能作準。
把由家中出發到試場的整條交通路線實習一次,到考試當天就不會因為焦急而影響心情了。 
第二件事就是文具。就算可以借到文具,也會花時間,所以可免則免。
早就過,老媽有一種「模組化」傾向,把各種物品分開一包包,再入袋的。考試用的文具也是一樣,各種所需文具找一個專用筆袋裝起,每天考試都用那個。考試前一晚,再檢查是否充足
所有文具(包括擦字膠、塗改液)都要有備份,以免臨場用完。(至於計算機,我見過有人多帶一部以防不測的。不過方某家貧,沒有這樣做。其實現在的計算機基本上很可靠,可以用超過十年。所以沒有兩部計算機,也不打緊。) 
第三件事,
當年還沒有八達通,所以零錢要準備充足。(「充足」的意思是指,從家中到試場至少來回兩次)
現在雖然有八達通,但除了為八達通「入足錢」外,還是要準備零錢,以防不測(有些交通工具不用八達通的)。
還要準備多一點錢(例如一百塊),以便臨時需要的士之用。
(據聞現在的學生「很有錢」,與方某這種窮學生不可同日而語。不過世上總有窮學生,還是要提醒他們準備。何況,在學校老是碰到學生八達通「乾塘」的,可見他們對於「控制儲備」,毫無觀念。) 
第四件事,
平時不努力,之前那晚也無謂死讀了。按上學時間作息,早點睡養足精神比較好。
臨入試場前還讀不讀,我沒定論。有些人說不好,但我也試過(因為沒信心)。
不過,如果可以的話,考試當天令自己輕鬆一點,考試表現應該比較好。
(進大學之後,我甚至試過,考試當天帶課外書去讀的) 
第五件事,早餐
一定要吃早餐。這一點父母親長總有提醒,但學生可以忘記的。
血糖不足,就算不昏倒,也保證令你大腦反應變得遲鈍,溫習得多好也沒用。
睡好覺、吃一個暖和的早餐(不要吃刺激性或太油膩的東西),精神飽滿去考試。 
第六件事﹕不要後悔
若然考得差,就算了。與其後悔,不如準備好下一科。
當然,考試過後,同學間總是忍不住要「賽後檢討」的。我也不能完全免俗,間中參加一下。
但最緊要記住,下一場考試才是最重要的

星期六, 3月 09, 2019

香港授時服務古與今

[香港授時服務古與今—許大偉科學主任]

1. 講者說自己設計了個熱身活動,需要找小朋友參與。但到場才發現科學館職員跟他說「這類講座通常都沒小朋友來」,現場的確全部都不年輕(包括方某)。

正當講者打算叫「現場自認年輕」的朋友出來時,竟然碰巧有家長帶個小男孩進場,眾人鼓掌。講者解嘲說「預測」正是科學主任的職責。(笑)

2. 科學館的宣傳用了電台「六響報時訊號」作引子,所以講者亦以此開場。電台那六響聲就是為了讓人準備把鐘錶同步對時。

「時間」其實有兩大元素,就是「規律」(穩定)和「同步」。

重量或者長度之類,可以靠五官觸覺去感受測量,那麼時間呢﹖
古人就靠觀測太陽決定日和年(測影子)、日和年中間就看月亮,所以古時測量時間就是天文範疇。亦因此相關的字如「晷」、「時」、「曆」字都有「日」字。

4. 1092年蘇頌的水運儀象台似乎是首個用了擒縱裝置的鐘,但未能留傳後世。
到1656年西方發現鐘擺,直到1930年代前還是最準確的計時裝置。

可是鐘擺是無法放在搖晃不定的船上準確計時,而無法確定時間就無法確定經度,誤差會令船隻容易撞上(本來已標注在海圖上可避開的)礁石遭難。直到18世紀,英國自學成才的鐘錶匹Henry Sully才發明了彈簧裝置的航海鐘,獲得英國海軍部的大筆獎金。這個航海鐘準確到每日只有幾秒誤差,一個月才有幾分鐘誤差。英國派船來回非洲長程測試最終也只差幾公里。

(方按﹕有本舊書《尋找地球刻度的人》介紹這個故事,但在下見過這本書沒空讀。)

5. 1883年天文台成立目的(岑台長稱為「開台三寶」)就是授時、地磁測量和天氣報告,其實這三項都是在服務航海需求。(校對時鐘確定經度、地磁測量用來校正羅更、天氣報告自然是用來避開氣旋)
(方按﹕有看官史《From Time Ball to Atomic Clock》的自然會知道,開台的錢也是向船隻額外抽稅而來,所以天文台一開始就是跟港務部門一起管的。對於天文台隸屬經濟科和商經局,根本不用套甚麼陰謀論。)

直到1885年元旦下午一時,天文台開始接管「降時間球」報時工作。當時做法是12:50會升起時間球,由於尖沙咀在海港中心所有船隻都會看見,可準備對時。到13:00就會降球,船隻就可以把時鐘校準。

1904年,天文台採用了格林威治平時
1950-1966,天文台以擺鐘為準,誤差為每天0.2秒。
1966年引入石英鐘,誤差為每天0.008秒,並以無線電波發放報時訊號。
1972年採用UTC協調世界時
1980年引入銫原子鐘(方按﹕原來比我年輕) 5071A,誤差為納秒(ns)級。(講者謂同一個5071A可以指同一公司的多種原子鐘,GPS衛星上的是最高級)
1999年開始網絡授時(NTP)。
2004年開始參與制訂UTC工作。
2016年開始支援IPv6網絡授時服務,誤差為千分一秒,如果使用專線可達微秒級。

6. 閏秒就是因為地球自轉不規則,而且因為「有人阻住地球轉」(講者開玩笑,其實是潮汐)大約每兩年會慢一秒,為了讓UTC和地球自轉同步,相差不超過0.9秒而引入。加閏秒由國際地球自轉局決定,講者笑言這個名字很像英雄片中出現的那類保護地球機構。
有人認為閏秒是不必要的,只要讓原子鐘時間繼續行走,會更加簡單。但對於一般人的生活而言,如果時間離日出日落的規律越來越遠也會造成困擾,所以繼續用閏秒。

7. UTC是由全球幾百個使用原子鐘的機構把數據交給國際度量衡局(BIPM)綜合起來,合成一個UTC,再交給各機構調校各自的原子鐘。而UTC =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這個寫法之所以不像英文,就是因為當時英國和法國各自想用自己語文命名這個時間(英文CUT、法文TUC),所以為免偏頗一方就乾脆用了英文和法文都不像的UTC。

8. 講者總結,GPS為我們準確引路,背後仍靠掌握時間。科學上無論是頻率、距離(如光年)、速度、電訊等各方面,都是關乎時間。現時世人重視的5G技術也是一樣。

Q&A﹕

9. GPS受相對論作用影響,如何校對時間﹖
基於板塊移動香港的位置每年都偏移大約32mm,那麼我們怎樣知識香港和衛星的相對位置﹖講者表示這要依靠星曆和GPS的準備軌道,然後跟地面基站作比對。而對時仍是靠GPS。

10. 在下則拿科學館那句宣傳來問,電台的「六響報時訊號」為何要是六響﹖而不是四響、五響、或者十響﹖
講者表示沒有確切答案,但從文獻看應是源自BBC,他們差不多百年前決定了以「每停0.9秒響0.1秒」的六下響聲預告報時,成為了標準做法。
(方按﹕維基百科說是1924年開始,首五下是預告,第六下是長0.5秒的正式時間。)

有人問六響報時訊號的準確度,講者表示由天文台到香港電台的訊號誤差是微秒級。而香港電台到收音機之間的誤差沒有測量,但應該少於一秒,對日常生活校準時鐘已經足夠。
(需要更準確對時的人可向天文台訂購專門訊號,除了香港電台外,還會向中環廣場送訊號以驅動樓頂以不同顏色顯示時間)

11. 持續有人問到5G技術爭術,講者強調各國科技發展之間必定有互相競爭亦有互相妥協,因為每個國家都求進步但亦要互相依賴。5G並不是唯一或終極的高科技,未來必定有6G、7G等等,而這些新科技都是要依靠時間測量的科技。

12. 有人問及其他的原子鐘。其實廿多年前已有更準確的「氫鐘」但太重,而且受環境影響大、不夠穩定,所以仍是以銫原子鐘為標準。其他機構亦有使有其他的原子鐘,但新型原子鐘要發展到夠robust(硬淨)才能普及應用於全球不同地方作標準時間用途。

13. 有人問到低頻時碼台,方某碰巧也買了隻電波自動對時錶而感興趣。
講者指由於商丘已有電波台(方按﹕香港可收到商丘訊號,但位處範圍邊緣相對不大穩定。日本有兩個台但覆蓋範圍不包括香港,香港只收到商丘一個站的訊號),而據知中國當局亦有計劃在華南地區加站。低頻時碼台使用AM訊號,例如香港的AM電台訊號就可以傳到柬埔寨,以往東南亞較貧窮的時間就靠AM收取香港天氣預報自用。既然如此,香港已受到覆蓋,所以不需自行另外搞一個浪費資源。

星期六, 3月 02, 2019

北歐女孩的日本文化衝擊


歐莎.葉克斯托姆(Åsa Ekström)作,
北歐女孩日本生活好吃驚陳盈垂譯,台北﹕台灣角川,2015
北歐女孩日本生活好吃驚(2),一杞譯,台北﹕台灣角川,2016
北歐女孩日本生活好吃驚(3)》,一杞譯,台北﹕台灣角川,2017
北歐女孩日本生活好吃驚(4)》,一杞譯,台北﹕台灣角川,2018
北歐女孩日本旅遊好吃驚》,一杞譯,台北﹕台灣角川,2016

文化衝突從來都是有趣的主題。
瑞典這個離日本那麼遠的國家,買本漫畫都難,被《美少女戰士》拉下水的御宅族女孩該如何生存﹖

這位瑞典女孩就追漫畫夢追到東京去了。對御宅族來說,日本有如天堂。只是正所謂「對岸的草比較綠」,從遠旁觀和生活其中始終不同。雖然日本生活帶給她很多煩惱和不解,但亦幸而她能在生活中每天發現驚喜,並陸續在博客推特上與人分享。

很多時候我們都對生活慣以為常,到了遇上文化衝擊才會發現其實也很不尋常。例如作者就發現她的日本朋友認為露出胸罩邊很不妥當、穿短裙踩單車也是「明益阿叔」之舉,但穿超短裙走光卻不當一回事。怎料與瑞典朋友重逢,才發覺原來瑞典人對裸體的看法也是十分奇怪,男人不介意女伴的裸體被人看了,女人在故鄉感到害羞去到日本卻不怕了。

另一個令作者驚訝的是日本人以眼鏡為萌點,因為瑞典人覺得戴眼鏡很老土。
但其實日本人也往往把戴眼鏡視為老土,如果在網上搜尋「地味女」或「地味子」,常見的模樣就是眼鏡娘,這點跟眼鏡娘變成一個萌點似乎並行不悖。
(當然在眼鏡控的在下眼中根本沒甚麼老土的)

對於到日本的外國人,旅遊時會覺得「日本人很有禮貌」(像書中提及,因為日本人習慣模糊對答、委婉拒絕,而讓外國人難以掌握Yes or No,以為「日本人很友善不會拒絕」,甚至不知道對方在拒絕而變成厚面皮霸王硬上弓),但要住下來往往會發現日本禮儀非常繁瑣,而且集體主義的社會壓力很大,日文敬語也很難掌握。
不過和我們不同的是,同樣身處漢字文化圈的我們往往把日文漢字當中文讀(雖然很易誤解但正確的話就可快速理解),來自拼音文字世界的作者卻覺得漢字很難認,以致買飯糰也變成賭博。相比百年前,現在的日本已經把極多西方詞彙直接化為片假名詞語(看《恐怖醫學》就可以發現他們連clear、quiz都當成日文去讀),但作者見到成分表的「乳酸」有「牛乳」的「乳」字,就搞不清那是不是素食。

《日本生活好吃驚》的第三集就是作者受邀和記者一起體驗日本不同的生活環節,甚至包括在街頭露宿﹔第四集延續這個主題,也提及一些瑞典本國的特色。

另外一本《日本旅遊好吃驚》就是作者受邀離開東京,到日本各地旅行的見聞和經歷。除了為異邦而驚訝,還往往可能對自己的故鄉有另一番認識。例如作者到日本鄉間發現農家讓人自助購菜,十分興奮,還告訴朋友瑞典一定做不到。怎料回國跟媽媽談起,才知道原來瑞典鄉間一樣如此。就像作者自我反省對祖國不夠信任,這固然是因為日本治安的確比不少先進國家好。但這其實也是都市人的偏見,城市人多互不熟悉,自然不如鄉下人那麼互相信任。

作者的老師認為描述「日本人無法聊的事情」是外來人的優勢,卻也有外國朋友認為既然想融入日本,要出賣「外國人才能寫的題材」就像「一個日本人因為仰慕哈利波特遠赴英國去寫作,卻被要求寫武士和忍者」一樣沒趣。這樣說也有道理,但東方人要在英國寫魔法故事和西方人想在日本寫武士忍者大概一樣難,而作者就靠突出「文化衝擊」而成功出道,讓日本人認識到她的作品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